东北师范大学16春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答案

时间:2019-05-14 22:1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北师范大学16春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北师范大学16春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答案》。

第一篇:东北师范大学16春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误。(1)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消灭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解决。(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是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具体表现在: 1)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是物质过程,即 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不反对一般的资本主义。(3)这个革命的目的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决定自然、社会各种事物的存在,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肯定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不否认外部矛盾(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要通过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作用表现出来。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斗争性对推动事物的发展有重大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矛盾的转化即质变作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斗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结合中实现的。因此,只有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才构成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答: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三个不同机关行使,三个机关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三权分立”反映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形成的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关系。由于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议行合一制度,它不应该也不需要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

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0分)

答: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它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也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相适应的方面是主要的,相矛盾的方面是次要的。这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现实意义: i.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ii.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不能混淆敌我。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人民民主。

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15分)

答: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依据这个科学的认识论才逐步地形成了一条自己的科学的思想路线,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生动、具体的体现。其一,科学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在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中,只有坚持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的正确思想路线,才能够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否则,离开科学认识论,思想路线就会失去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其二,正确思想路线又是科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具体化。因为科学的认识论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实践本性的内在要求。人们从事实践活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工具,并把它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因此就必须使它转化为正确的思想路线。由此可见,坚持以科学的认识论为基础的思想路线,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党的这一思想路线从总体上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在我党的实际工作中的全面贯彻。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又是解放思想的必要前提。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保证,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具体表现,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才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才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我们要永远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

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分)

答:我国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决定的 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没有这样一个生产力比较充分发展的阶段。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状况决定我们今天仍然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还远没有比较充分地建立起来。经过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二篇:2018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对。从大的方面讲,因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也就可以说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人有思维和精神,但那还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界也是在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进化的,人类和生命有机体都是宇宙的产物和延伸,也是自然界的儿子,都代表着宇宙的进化和成长。

从小的方面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形态也是在自然法则的约束和指引下逐步演变的,人类社会的所有的规则、道德、理念都是自然法则的体现,或者说是经过自然界进化产物人类的升华后的产物,而且从总体来说也是必须符合自然法则的,否则必然遭到淘汰,也就是遭到自然法则的淘汰。

因此,社会形态的发展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对。邓小平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不要在探讨姓资还是姓社的理论模式问题。他结束了文革以后中国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的问题。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是因为它有先进的生产力,能使生活更加的进步。所以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相信会代替资本主义,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中生产力能被大大的解放。如果一直探讨社会主义的模式,认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走资本主义路线,我们就不能发展。如果不能发展生产力,那么什么社会制度也不会被认可。

邓小平的最带贡献就在于此,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大家大胆去做,解放思想。这是我们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76年文革结束的思想理论错误得到改正,改革开放,走向新的路程。在大家迷茫的时候,1992年的南巡讲话,坚定地大家发展的信心。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令中国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会。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从两个方面回答。

第一,革命的发起者。民族资产阶级为主导,由于缺少群众基础,革命号召力不强,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

第二,革命目的性。民族资产阶级的目的是推翻帝制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施行多党制。国家权力依然掌握在少数大资本家大财阀的手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没有任何参政议政的权力,依然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点,要用马克思的思想才能解释得通,用其他不同的哲学解释就不是这个答案,哲学就是解释这些东西的,关于世界本源的终极问题是哲学的主体研究中心,由此基础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等都是基于哲学的分支,现代科学起源于希腊,希腊的哲学家们一开始都是想弄清楚世界的本源,来于哪里,去向哪里,是什么,为什么,现在该做什么,进而研究自然,寻找答案,发展成自然科学,马克思的观点是,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的两种属性,为求得平衡,而不断的消长,因为不断受外界的刺激,平衡不断的被打破,产生新的问题,便不得不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发展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答:三权分立学说是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梦托斯鸠的一本著作,主要是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各自独立运转,相互制衡的一种政治体制探索。后来逐渐被西方各国完善。

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对抗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相适应,我们的政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如果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必然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其三,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使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国家最高权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

三、分析题(共40分。)

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2分)答:

1、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基本矛盾是总根源。矛盾的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

意义:

1、指导党和人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献。

2、丰富和发展了八大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国际共运解决了重大难题。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12分)答:两者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思想路线与认识路线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实践中知与行的统一。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这是确定正确思想路线的前提; ②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指导,而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并用以指导实践才有意义; ③实事求是:强调规律的客观性,指明认识的任务是探索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以指导实践; 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真理性的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发展等观点。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6分)

答:十六大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包括两层含义: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在我国的具体国情条件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决定的。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落后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从5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到现在,经过四十多年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十三年,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们公认,“这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篇:东师2018期末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答:民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另一时期有离开革命的危险。

另外,由于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或称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是分属于不同的帝国主义的,因此,当革命主要是反对某一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则有可能参加反对这一帝国主义的斗争,从而成为革命的暂时同盟者。

2、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答: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

足。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

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攀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

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

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和平改造。

第二,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第三,对资方人员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量才使用,适当照顾”,把企业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与科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是它的重要本质特征。

3、“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构想包含以下基本点:

①一个中国。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②两制并存。祖国统一后,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三个不变,即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

③高度自治。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财政独立;在不构成对祖国威胁条件下,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④和平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

1、试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及坚持这个原则的重要性。

答: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建立了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这一问题作了多次的论述。

第一,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决定的。因为民族斗争是主要的,所以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为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因此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第二,坚持这个原则,是巩固和发展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在统一战线中,只有尊重、保持各阶级、个党派应有的独立性,才有利于合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损害这种独立性,就会破坏统一战线,或者不成其为统一战线。

第三,坚持这个原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环节。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才能保存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力量,保证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曾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第四,坚持这个原则,也是为了克服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实践证明,在同资产阶级分裂时,党内容易出现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资产阶级合作时,党内容易出现右倾投降主义。为了克服右倾投降主义,必须强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后来,毛泽东还指出:由于我们党在抗日民族统一中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坚决地发展了自己独立领导的 人民革命力量,“这样,就不但保证了我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且保证了我党在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举行反革命战争时期,能够不受损失地转变到用人民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反革命战争的轨道上,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伟大胜利。

2、论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掌握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必胜信心。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向前发展,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实现,这是确定不移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同任何事物一样,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准备走曲折的路。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顺利时不忘曲折,在出现曲折时更要看到光明。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或中普遍起作用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已为大量的科学事实和社会实践所证实。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形式又是特殊的。第一,否定形式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第二,曲折发展的特殊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类是“回复”或“复归”,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形式;另一类是“倒退”,这是由特殊条件造成的暂时的现象。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是指符合发展的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

物。是否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生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抵抗的规律。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的,原因是:第一,新生事物是适应事物发展规律产生的具有必然性;第二,新生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有适合新条件的新内容,因而优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领或,新事物代表历史进步方向,得到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理论依据。要满腔热情地扶植和支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的开辟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新事物的正确态度。

3、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所说的“两个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

答: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问题上产生的误解和困惑,主要表现在:①

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人们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往往只注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把生产力排除在外,认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只有它们才是区分社会制度本质的根本标志;生产力没有阶级性,不能把它作为区分社会制度本质的根本标志。②

不加分析地用马克思主义创造人的某些论述来界定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应该具备的特征当作我国现阶段必须实现的原则加以固守;或者把某些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成了不可动摇的社会主义原则。③

非此即彼绝对化地理解社会主义。认为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资本主义,二者不可兼得,从而把一些不具有社会性质的,既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利用的某些形式,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反对和批判。上述错误认识说明,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摒弃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改变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条主义态度,赋予社会主义本质以科学的含义。这是现时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历史使命。

第四篇:2018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

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0分)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15分)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分)

一、辩析题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 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哪些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贡献。一是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的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不反对一般的资本主义。(3)这个革命的目的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答: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对抗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相适应,我们的政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如果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必然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其三,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使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国家最高权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只能通过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当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重视对西方分权制约思想的研究,但一切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

三、分析题

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基本矛盾是总根源。矛盾的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

意义:

(1)、指导党和人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献。(2)、丰富和发展了八大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国际共运解决了重大难题。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

答:两者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思想路线与认识路线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实践中知与行的统一。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这是确定正确思想路线的前提; ②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指导,而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并用以指导实践才有意义; ③实事求是:强调规律的客观性,指明认识的任务是探索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以指导实践; 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真理性的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发展等观点。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我国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是由其历史前提、现实国情以及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原来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而言,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 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其次,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尚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 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而且极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最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中国到21世纪中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它的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是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水平和标准更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必需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它.

第五篇:2018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误。(1)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消灭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解决。(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是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具体表现在: 1)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是物质过程,即 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不反对一般的资本主义。(3)这个革命的目的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决定自然、社会各种事物的存在,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唯物辩证法肯定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不否认外部矛盾(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结 合推动事物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要通过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作用表现出来。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斗争性对推动事物的发展有重大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矛盾的转化即质变作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斗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结合中实现的。因此,只有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才构成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

答: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三个不同机关行使,三个机关相互制约维持权力均衡。“三权分立”反映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形成的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关系。由于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议行合一制度,它不应该也不需要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0分)答:(1)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基本矛盾是总根源。矛盾的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2)意义:指导党和人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献;丰富和发展了八大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国际共运解决了重大难题。

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15分)

答:

一、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因为:一是该思想路线要求人们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获取真理的现实前提。如果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认识就会失去源泉,我们会闭目塞听,无法形成可靠的知识。二是强调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起到指引实践获得成功的作用,因此任何认识活动应以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认识为目标。三是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鉴别理论的正误或优劣,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促进其不断深化和完善,避免使理论僵化、停滞并导致实践发生错误或失败。四是任何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被证明是否是真理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检验标准。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它一方面强调必须努力使我们的认识、理论如实地反映实际、反映客观规律,从而保证认识、理论的真理性;另一方面,强调必须用正确的认识去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实践、行动避免盲目性而获得成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必须同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 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分)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原来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样,当我国通过新

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这表明,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出现,在人类进入 21 世纪时,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使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在这之前,我国只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下载东北师范大学16春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北师范大学16春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7春在线作业31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7春在线作业3。。。。。。。。。。。 1. 上层建筑的核心 是 A. 哲学 B. 国家政权 C. 政党 D. 政治法律思想满分:4 分 正确答案:B 2. 新时期教育发展......

    东师2018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2018年秋季东师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1、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

    东师2018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1季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