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九户中学:学校文化

时间:2019-05-14 22:5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邹平县九户中学:学校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邹平县九户中学:学校文化》。

第一篇:邹平县九户中学:学校文化

文 化 的 力 量

邹平县九户镇初级中学

九户中学原是一所曾在全县教育排名中垫底的乡村薄弱初中,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学校从2003年开始怀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坚定信念,从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实施“追赶、赶超、率先、名牌”四步走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工作积极性,凝心聚力,破空排难,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顽强的工作精神和扎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克服了重重困难,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短短五年时间,便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创造了农村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教育奇迹,2006年以57%的优课率被评为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是滨州市十佳示范学校中唯一的农村初中,成为邹平县、滨州市、山东省乃至全国农村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的快速发展、鲜明的办学特色、令人叫绝的精细管理、魅力四射的开放高效课堂、极具个性的校本研究、如诗如画的园林景色、浓郁昂扬的校园文化、活力四射的大课间和令人惊叹的教学质量,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和学访者以强烈的震撼。近两年,有全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研修会、全省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现场研讨会等二十余个国家、省、市、县级的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推广学校的成功经验。学校也先后在全国初中名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全省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研讨会等30多个研讨会议上做典型发言。这个被兄弟学校视为“不可思议”的教育奇迹,引起了国内许多教育专家的关注,山东省教科所亓殿强所长、山东省教育战略发展研究室主任陈培瑞研究员和全国和谐教学法创始人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多次到学校考察指导工作。全国各大报刊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学刊》纷纷到校采访宣传报道我校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在全国引起轰动。现在每天到九户中学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从全国各地20多个省份的教师到校考察累计已有300多个团队5万多人次。校长带领教师到全国各地讲学和上示范课,听众达3万多人。

学校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学校的目标被多数教师认可或变成多数教师的愿景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形成共同一致的愿望、追求、价值观,目标才能实现,说到底这就是学校文化的积淀过程,正是文化引领推动学校“追赶”、“赶超”、“率先”、“名牌”四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深入实施,提升了学校文化的品位和境界。九户中学沿着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名校之路凭借着文化的力量创造了农村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教育奇迹。

一、立校之本——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的塑造是学校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学校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统帅。以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教育哲学的研制,来引领、建构和形成学校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将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学校发展具有了重要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灵魂,而且使学校文化建设具有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学校如何超常规、跨越式、有个性的发展,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首先要找到影响学校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经过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关键是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干部的作风和习惯、教师的从业态度。因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就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推进思路,工作就没有了可围绕的中心,没有了抓手,没有了着力点,没有了方向,势必陷入盲目和无序,就无法聚集全校力量,那肯定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2003年,针对当时学校发展的实际,我们着眼长远发展制定了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设定了一个有层次的、递进的、系统的发展目标,即四步走发展战略:2003——2004学年实施追赶战略,即争取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方面进入全县中上游水平,争创亮点,打造品牌;2004——2005学年实施赶超战略,即争取学校在教育教学、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各项创建等方面跻身全县前茅,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2005——2006学年实施率先战略,即力争在学校文化、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能够代表邹平最高水平,在全县初中处于领先地位。每一步战略确定以后我们都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思路、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使战略规划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得到推进和落实。前三步可以说我们做得比较扎实和稳健,我们的战略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校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我们面对崭新的教育形势,如何实现学校更大的突破,更好的发展,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我们小成即满那就必然会固步自封,学校工作就会徘徊不前,这时我们提出了“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加油”这样的口号,我们瞄准了更高的目标,拿出了更清晰地发展思路和规划,我们大胆而响亮的提出了实施学校“名牌战略”,以此引领推动学校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实现更大的突破。

经过几年的磨练,我们靠着“勇于向名校挑战,敢于向第一冲刺”的气势锤炼出了的“昂扬向上,追求卓越”学校精神,我们传承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校训,发扬着“精细、扎实、创新、突破”的光荣传统,憧憬着“当精细管理典范,做课堂改革先锋”的愿景,向往着“创齐鲁名校,育华夏栋梁”卓越的办学追求,现在这些精神上的文化已经深入九户中学每一位师生员工心中,这些都是学校发展壮大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支撑,也是一所学校应该传承的文化。学校精神不断的鼓舞着全校师生的斗志,统一着全校师生的思想,使全校上下形成合力,产生动力,自我鞭策,提高效率。我们认为学校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更得益于这种深层次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二、兴校之措——管理文化、课堂文化、研究文化

我们围绕学校内涵发展,积极实施文化兴校战略,以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校本研究为抓手,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管理文化——科学精细、雷厉风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对学校发展的卓越追求与名牌战略的实现,取决于具体工作的落实程度,只有全校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落实每一个工作细节,才能为我校名牌战略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实施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精细、落实扎实的长效机制,还是改造师生观念、提升工作标准、优化师生工作学习习惯、提高师生素质、积淀优秀文化、推动学校发展的总抓手。精细化管理已经成我校的管理特色、品牌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1.工作能否得到真正的落实,领导干部是关键。我校采取的是领导干部“一步半工作法”,即干好本职工作应该走在第一步,在思想观念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比一般教职工要领先半步;在遇到可管可不管的事情时,主动向前迈半步;遇到利益和好处时应该比普通教职工后退半步。努力打造出一支有人品、有能力、有态度,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我们以良好的“政风”带动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具体工作中做到思想上有活力,工作上有创新力,管理上有凝聚力,用领导干部良好形象去影响身边的人,成为学校工作的带头人,发挥学校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

2.执行力是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执行力的大小关键取决于领导班子能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天,值班校长总是学校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路走得最多的人。我们不放过每一个以身作则强化执行力的细节,教学楼门厅玻璃的保洁,由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亲自负责,连校长也不例外。我们时刻保持“精细意识”,值班领导每天必须至少发现五个问题,五个亮点。无论是学校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制定还是主要工作、重大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还是制度的落实、执行、检查、评价,无论是各处室、学区工作的计划落实、活动的组织开展评价,还是各个班级,各个学科,各个岗位的工作履行,都始终贯穿了“精细化”的理念和作风,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各个层面活动的精细化与高质量。通过积极开展校内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示范班、明星教师评选等活动,使精细优质的意识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位九中师生的心底,渗透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中,真正实现了“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把关,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检验”。凭借“关注过程,注重细节,重在落实”的精细化管理,学校为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文化——问题开启智慧,赏识绽放精彩

课堂是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课堂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成为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

1.我校以“问题开启智慧,赏识绽放精彩”为核心教学理念探索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问题导学”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顺藤摸瓜的框架,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心领神会,并不断扩展理解和创新能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问题为主轴,发展为中心,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导学是关键”,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个性展示,达标巩固”四个环节。课堂上我们主张必须突出年级特点,学科特点,教师个性,不能搞成八股和教条,理念是统一的。在教学中的特点表现为: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过程;在教材的处理上,突出了基础知识的发现过程和知识结构;在师生互动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放在首位。

2.抓住核心,聚焦课堂,努力实现一个升华,三个转变。一个升华就是课改理念升华。我们认为只有开放课堂,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此我们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空间组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平等的对话,3

给学生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空间环境。三个转变:一是教学方式转变,二是学习方式转变,三是评价方式转变。我们强力推行“问题导学”开放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矫枉过正的方式,狠狠压缩教师讲的时间,每节课教师讲决不允许超过10分钟,10分钟见真功夫,看真水平,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为了引导教师关注“变革学习方式”的问题,课堂评价指标的核心指向“学生的发展”,主攻的方向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评价我们坚持重心下移,不注重看教师的“精彩表演”而重点看学生表现是否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动口、动脑、动手,学习过程紧张兴奋;看教师是否充分利用10分钟做好穿针引线、点拨的作用;看老师是否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小组的合作学习,充分展开兵教兵,兵练兵,生生互动,夯实双基,学得扎实高效,不仅让好学生受益,更要让中游学生和学困生受益。

3.以赏识教育为主导,让每位学生能够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并照亮自己的认识,这是人本教育、生命课堂的根本。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要做到教与学并重,要允许有错误、有破绽、有差异,要重点关注学生所解答问题的教育价值,切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好奇心、好胜心,让学生在老师、同伴的表扬、欣赏、赞美中绽放自己的精彩。为了真正地面向所有学生,我们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和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课堂上我们本着“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量出一个人才”赏识教育理念,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抓好评价,具体从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注意力、学习热情、学习精神、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认真做好小组评价和学生个体评价,每节课都要多角度适时的评选学习之星、朗读星、书写星、积极参与星、表演星、讲解星、绘图星等,评选优胜小组、最具自信力小组、最具活力小组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结构的变化,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观念的更新,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学行为的变化,带来学生心智模式的变化;心智模式的变化,带来学习方式的变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文化正成为九户中学课堂上一道迷人的风景。

(三)研究文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开展专题化、案例式、序列化

校本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是的,大力开展校本研究,不但是使课改向纵深推进的有力保障,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和生命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学校狠抓落实,建立了专题化、案例式、序列化的校本教研长效机制,为课改保驾护航,为教师搭建了通向职业幸福大道的桥梁。

1.我们认为一所学校校本研究要有一个统一的主攻方向,也就是要有一个共同的研究专题,才能将校本研究引向深入,做得扎实。因为只有大家围绕一个专题结合学科实际搞研究,才能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经验成果共享,智慧、技术共享,也只有专题才能便于搭建促进研究深入实施的各种平台。因此,我校的校本研究突出“专题化”。我们在校本研究中积极开展案例式研究,如:“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交流,问题如何把握”、“怎样展示才是最有效的”、“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如何做到教师精讲点拨”、“达标巩固设计处理方法”等等。这些案例的形成是根据平时听评课或推门听课发现的,通过广泛征集骨干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这种案例研究不是随意的杂乱无章,它的研究过程遵循序列化原则,具体方式为: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每周教研组集体围绕案例研讨备课,轮流执教研究课(每周一人),然后评课交流形成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月末学校组织全校性的观摩研讨交流活动,通过全校性的公开课、课改论坛,交流发言,产生碰撞,形成真知,实现备课组、教研组以至全校教师的集体攻关资源共享,经验成果智慧共享。老师们在案例式、序列化的校本研究中,确实解决了日常发生在自己身边最有意义的最管用的问题,有效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为了完善校本研究保障体系,学校建立了“教导处、学区、教研组、备课组”的协同管理机制。同时为了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研究的积极性,把校本教研与学校目标管理、学区教研组绩效考核、教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及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等直接挂钩,对学区、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统一管理评价考核。每学期评选一次课改功勋教师、课改明星教师、课改进步之星教师。评选办法采取学校、学区、教研组分级管理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课堂日常管 5

理、活动参与、科研成果、学生评教、教学成绩等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教研、培训、活动参与的情况等,通过进一步细化评价项目,强化过程管理与评价,逐步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团队考核制度以及涉及个人利益的惩戒制度等,形成约束机制,通过精细管理,保证研究效益的最大化,保彰了教学改革全员参与、全员推进、整体提升。

三、名校之举——运用特色发展战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形成办学特色和学校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并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战略可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应突出学校特色的形成,这是一种双向建构、双向促进、双向提升的过程。

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魅力的,更形不成品牌。那么,我们的特色如何定位?为此,我们展开了多次研讨,有些人提出,我们要“爆冷门”“出黑马”,要“人无我有”,这样容易形成我们的“特色”。是捷径,经过讨论我们否定这种观点,这是一种沽名钓誉的作秀心理,功利心态。最后,我们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特色”必须定位在学校已有的尝试、积累、积淀上,因为我们之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有一些经验或体会,同时,“特色”更要定位在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上,要在核心工作上求“特色”。打造这样的“特色”,我们就等于抓住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这样以来,“特色”打造的过程,品牌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变成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提升、跨越的过程,两者融为一体。我们应当在“人有我精”上做文章,应当说是“都有我精”上做文章下功夫,成特色,铸品牌,经过分析我们是这样定位,我们的“特色”①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和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精细化管理”在我们周边地市,我校提的比较早,经历了长时间探索和积累。②以“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抓手,努力打造精彩、开放、高效扎实的生态课堂,通过“专题化、案例式、序列化”校本研修机制,保障课改深入实施和庞大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课改实施水平大幅提升。这两个特色既符合我校的实际,又抓住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特色品牌打造与学校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我们把精神文化作为立校之本,把管理文化、课堂文化、研究文化、环境文化、学生文化作为兴校之措,把特色文化作为名校之举,引领发展。正是这些铸就了九户中学特有的文化品牌,也正是这种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的参观学习者。外校参观学习的老师说:在九户中学,流连于翠绿满园洋溢的花坛旁,盘桓在文化四壁张扬的校园里,阅读着孩子们脸上由 6

衷的自信,品味着老师们气质中的淡定与从容,欣赏着学校挺身教育浪尖的勇气,践行新课改的决心,雷厉风行的性格和比学赶超的作风,昂扬向上的精神、空前高涨的求知欲和团结协作的品格,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的厚重,你不能不承认教育原来如此的美丽!

()

第二篇:华峰中学学校精神文化

会宁县华峰中学学校精神文化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就读三年,受益一生。

办学理念: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

办学目标: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教师留恋的学校。学校精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奋发有为。

教师精神:非奋斗不可,非干好不可。

校训:厚德博学求是笃行

校风:博爱和谐严谨创新

学风:爱学会学博学

教风:勤教善教乐教

学校校歌:《我们从这里起航》

学校校刊:《华峰情》

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个性健康”合格初中毕业生。

第三篇:学校文化[范文]

第二节学校文化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其规范及影响。学校文化如果从其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类。

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比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学校面积、校园布局、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文化。

二、教师文化(了解)

三、学校物质文化

四、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

学校传统的形成受学生文化的影响较大,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

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

学校仪式一般是在学校的要求下产生,受教师文化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

总之,一所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地形成的,是该学校特色的鲜明表现。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四篇: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现代学者对文化进行了分类,大体上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狭义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

1、含义

对于学校文化,学术界和民间有着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构成(1)观念文化

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灵魂性的,精神动力)

(2)规范文化

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制度性的)

(3)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的物资形态,实实在在的东西,包括学校的环境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

3、特性

(1)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由于每一个组织的内外环境、构成因素和历史传统等各不相同,因而经由其自身的动作,会形成独特的文化模式,(2)整合性文化

从文化整体上来讲,都是整合为一的,有着整体性的特点。因为它有着明

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它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位动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它明显对违反预定价值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排斥,对于符合者给与接受,褒扬,因此学校文化及其成果大多是在一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完成的。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学校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又是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的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与教室活动中介的教材,是千百年来文化的积聚,它所呈现的知识经验,是人类文化已有成果的提炼和概括。

(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校风是学校物资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校风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对师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形成(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原有文化的传承和改造的过程

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发展起来的。它一点形成巨大的惯性力量,总以“传统”或“习惯”的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崭新的富有活力的学校文化总是根植于已有的文化土壤之中,是对原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所以创建学校文化,首先要检讨学校已有 的文化,注意甄别,正确取舍。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优良传统。对学校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和优化。

(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

学校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众多要素有机结合构成的整体。整体不是部分相加的总和,而是一种有部分之间独特的组合和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新实体。因此,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整合的过程。从外部构成上看,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整合形成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融合时代主义文化的精神,同时也要吸纳其他亚文化,如社区文化,地域文化,教育文化的养分。唯有如此,才能使学校文化充满活力,才能使学校特色深厚持久。从内部构成看,学校文化的整合,要注意培育,启动观念文化,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规范文化、物资文化的建设,事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彼此融合的有机整体。

(3)学校文化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

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都是学习文化的主体,同时又被这种文化所包围,他们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而又成为反映这种文化的载体。

关键人物:校长领导者、组织者,校长的理想,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会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使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主力军:教职工学校文化的核心广大教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思路应当是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对象:学生既要注意到学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又要注意到学校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并运用多种途径,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强化或引导。

(4)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良好的行为要与管理常规相结合,要注意文化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良好的文化行为要与常规建设相结合。一种学校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在反复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规范,这种强制力量也是形成群体规范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文化行为要与校园环境相结合。

第五篇:三汊港中学学校文化的核心

稳健前行追求卓越

——三汊港中学学校文化的核心

办学宗旨:为农家子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办学目标:创办农村特色高中,培养现代全能人才

办学思路:低起点,高落点

治校方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以质兴校,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全面发展

教育理念:以三汊港中学五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文化积淀为

根基,结合学校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克服困难,创造机遇,严谨务实,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锐

意进取,不断创新,追求高效,追求卓越

校训:养德笃学唯实创新

校风:严谨务实创新和谐高效

工作态度:你只要对工作尽心尽责,你就会千方百计,百计千方

教师价值观:优秀教师可让学生幸福一生,蹩脚教师只会耽误学生前程

学生发展观: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学生评价理念:会求知、会办事、会共处、会做人

师生荣辱观:校兴我兴,校荣我荣

师生价值观:学校以我为荣

下载邹平县九户中学:学校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邹平县九户中学:学校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中学学校文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文化立校、文化治校之路,全面加强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师生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究学校文化建设的教育性、全......

    XX中学“廉洁文化进学校”活动总结

    XX中学“廉洁文化进学校”活动总结根据XX“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月”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的通知,及《XX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月实施方案》,我校在XX教育系统的组......

    杭锦旗中学“红绿蓝”三色学校文化创建方案

    杭锦旗中学“红绿蓝”三色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

    学校标识文化

    标识文化:给力学校特色发展 ——掘港小学容和生态文化的校本化实践与探索 如东县掘港小学 骆舒洪所谓标识,是指表明特征的记号。学校标识就是带有鲜明学校特征的特别记号。某......

    学校管理文化[定稿]

    探究真理,发现幸福,举止优雅,心灵高贵——让每个孩子都能于自己的成功 一、反思一下我们学校的管理模式:权力、制度,还是文化。 1、权力:校长的权威,也可以是魅力。民主与平等的社......

    学校文化简介

    站在新起点,建设新未来 ——渝北区统景中心小学校迎检自查报告 渝北区统景中心小学校创办于1902年,原名桶井崇德小学,1940年更名为桶井中心小学,解放后改名为统景中心小学校。......

    004学校文化

    湖北省孝感市玉泉小学办学思路校魂爱事业 爱学校 爱学生 校训人品如玉知识如泉 校风仁爱 诚信 好学 尚美 教风敬业 爱生 严谨 创新 学风勤学 守纪 文明 求真 办学思想 全面......

    学校办公室文化

    学校办公室文化: 严谨细致和谐高效务实创新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严谨细致 学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综合行政部门,起着联系上下、沟通内外、带动整体、服务各方的重要作用。其事务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