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出体罚学生的误区
走出体罚学生的误区
——桃笑小学段洪生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园丁”、“蜡烛”等等,这众多的美誉都表达了对人民教师的崇敬,同时体现了教师岗位的重要和职责的神圣。这是让每一个教师为之自豪而振奋人心的赞誉。
处于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下,在施教的道路上,每一个教师都在苦心钻研,力求真正的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力争做好每一个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为他们做好人生道路上的做领路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在这条求索的道路上出现一些教学教法,造成了一些既使教师困惑又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现象。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体罚。
据《法制日报》报道,山东省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张猛在期末考试时做错了5道数学题,老师在放寒假时规定,考试时每错一道题,假期中每天罚做100遍,因此他每天要被罚做500道题,21天的假期总共要被罚做10500题。张猛没有完成作业,心中害怕,开学第一天便跳崖自杀了。后来又相继发生了四川教师蔡某罚学生吃塑料片,陕西教师崔某罚学生用针在学生脸部刻个“贱”字并涂上红墨水,贵州教师罗某罚学生吃大粪,云南教师罚学生吞下1000只活蝇等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如果上述所列举的只是个别极端例子的话,那么教师在执教过程中直接责打学生(教师打学生耳光,用教鞭抽打学生),让学生代行体罚(如让班干部体罚违纪学生)和让学生自罚(让违纪学生面对面互打对方耳光),罚学生劳动,罚学生做体育动作(如罚学生站立、跑步、做俯卧撑)等现象。这些都是教师在探索施教方法的道路上出现的一些认识不当的做法,以至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产生这些体罚学生的现象有些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看重人伦纲常、长幼尊卑,过分崇尚“师道尊严”,再加上“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存在,给体罚学生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时代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还是教育实践、教育对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罚学生”虽初意为善但却是时代所不容的。这样的做法不仅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还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心理学研究认为,表扬和批评作为性质不同的反馈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改变都是有效的,但是表扬的效果好于批评。其作用的好坏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权威、表扬和批评的频率、受教育者的性别和个性、表扬和批评的场合以及说服教育的可信度等因素。针对学生的过错或不良习惯进行的否定性评价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积极引导,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震荡,利于改正不良行为。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犯了一点错,或考试没考好,教师就对其进行各种体罚,当然老师的初意是好的,希望通过体罚来让学生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可体罚之后呢?学生就真的能如老师所愿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吗?那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灵上去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而不是进行体罚。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尽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外语需要的是情境,所以,教师就要设置各种运用语言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的课堂应变手段应该是积极的。我记得有个老师说过在课堂上学生睡觉,他就向这个学生投去了粉笔头,我不赞同这种做法,我遇到学生有困意,我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个适合他回答的问题,让他来回答,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是需要精力非常集中的,这样学生的困意立即就消除了,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消除了他的困意。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责任心是很重要的。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我教书近三十年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我一直奉行着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是我的学生,我就要为他负责。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给每一位孩子平等的教育和关爱。尽心尽力将每个学生培养成才。爱生如爱子,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够学到做人的道理,让每一个学生在将来都能真正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都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以上可知,要真正走出体罚学生的误区,我们应该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多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对于学生好的行为应进行鼓励,不好的行为则进行正面引导,不仅要做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让真正从心灵上接受老师,以至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有一颗关爱与包容的心。让我们摆正施教路上出现的偏坡,走出体罚的误区,用我们的爱去教育和感化每一个学生,用爱之露去浇灌每一朵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第二篇:教师如何走出体罚的误区
教师如何走出体罚的误区?
体罚教育是百害而无一利,它是一种极端愚昧、变态的非正常行为,存在着极大的不科学性和危害性。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体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是学生走下坡路的开始。有些学生遭体罚后觉得无脸见人,干脆不再到校学习,有的甚至为此逃学离家,以致在一些不良外因的引诱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过早地为自己年轻的生命画上句号。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冷漠孤僻、敌视和心理闭锁等畸形变态心理。体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扩大了师生的感情距离。要想避免这些我们要注意: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作为教学认识的主体,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取决与其积极主动的认识。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教育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学习倡导“爱”的教育,转变落后方式,通过学习、思考、剖析,使教师不断提高认识,形成观点,从而获得他律到自律的效果,告别体罚,杜绝体罚,自觉用“爱心”来教育学生,诲人不倦。
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常常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老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以体罚学生来发泄自己的感情。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教师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三、学习课堂控制艺术
缺乏科学的教育艺术是产生体罚的重要原因。学校、教师应该运用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素养,使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避免体罚。课堂上老师的目光要辐射到每一位学生,目光所到之处,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我,这样学生们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尤其是学生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当他与老师的目光交织后,会回头继续认真地听讲,比大声训斥更有效,这就是老师眼睛会说话震慑力。
四、培养良好的性格
教师应该加强个性修养,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习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与学生做朋友,做“平等中的首席”;要做到“心肠热”而“头脑冷”,要有热心、信心、恒心。这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既善于看到并发扬自己性格中的优良方面,也勇于发现并克服自己性格中缺陷,从扬长避短,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性格。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把学生看做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做事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但愿以后教师能“远离体罚”,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幸福快乐地工作。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
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
当今世界,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读书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语言文字工具,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阅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据实践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预防“功利性阅读”,坚持一个“博”字
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我经常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他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为了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辅导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
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像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很不利。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
1.给学生讲清道理。教师可向学生介绍那些学有所成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作家的治学经验,也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身边的例子启发学生,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弄清读书与做学问,写作、生活、做人的关系。
2.教师推荐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相结合。推荐书目是为了保证学生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定期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这些书籍的内容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有利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除要求他们完成指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外,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经常交换读物,阅读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就可能读到种类更多的好书,视野也才会更为开阔。
二、控制“休闲性阅读”,实出一个“悟”字
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
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当然,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后,适度的休整是必要的,休闲性阅读应该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以休闲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期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所以,当学生读书有了兴趣的时候,就要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
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读
小学生阅读与成人阅读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成人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获取社会生活的信息。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教者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2.让学生抱着研究的目的读
美国的教育十分重视研究性阅读,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研究专题,主动地搜寻和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并写出研究
论文。这种“做学问”式的阅读不是以囤积知识为目的,而是着眼于知识的发现、运用、整合甚至创新,因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可以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3.让学生变“眼读”为“心读”
所谓“眼读”,就是一般性的看书,只用眼睛扫瞄即可;而“心读”,指的是入乎其内,心无旁骛,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仔细咀嚼品味作品的思想内涵,科学人文魅力和出色的文笔。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好文章、好诗词,就要让他们用心去理解,去领悟,从“眼读”升格为“心读”。
4.让学生自觉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图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空白处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像、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三、改变“一次性阅读”,讲究一个“熟”字
读书方法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现在的课外阅读,多数的情形是精读不足,一味略读。读某一本书,阅读或摘抄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谋面。这种一次性阅读,在大脑中留下的往往是一些朦胧的印象、飘忽的意念和肤浅的感受,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烂熟于心。但长久有效的记忆不是通过一次性阅读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不断“温故”和“强化”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间接认识、体验社会和人生的学习活动。人们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总要打上个体经验的色彩,而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读解就可能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由此可见,关于某一作品的认识也不是一次性阅读就告完结的,需要经历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反复磨合、碰撞的过程。读特别好的作品,一定要改变一次性阅读的习惯,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将语言的精品、思想的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经“发酵”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迁移运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为了能够达到“熟”的程度,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精选一部分,让学生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阅读。
总之,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两者结合得好,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会让学生养成自觉获取知识的习惯,而且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意志,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此一来,学生才能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在宽阔无垠的“书山”“学海”中畅快遨游!
参考文献:
1、崔峦〃当前阅读教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小学语文教学〃2002〃10
2、杨再隋〃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第四篇: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小林,你带了好多吃的东西没?哇,这么多啊,你是我们班零食带得最多的。”“小丽带了80几块钱,是我们班最多的呢。哎,就是我爸爸小气,不给我钱。”这是最近我们班学生春游出发前的一段真实对话,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他们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漂亮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比长相,比谁在班里的官大„„
根据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理论,“比”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使这种“比”指向积极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这是一门学问,也是教育者的职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们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
学生这种攀比心理是一种狭隘、片面的心理现象,小学生自我认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受社会腐败奢侈等不良之风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不少家长的溺爱,助长了孩子攀比心理的形成。小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如果学生错误地把比吃比穿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不清楚作为一个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努力学习,这将会影响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教师要注意从小引导教育,努力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比的观念。
1、故事教育
低年级学生普遍爱听故事,用讲故事来引导学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骄傲的孔雀》这篇童话,主要讲一只孔雀以为自己很美丽,到处与人比美丽,但因为别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没有功夫也没有心思与它比美丽,她很伤心,老马告诉它一个人只有外表美是不行的,要做对人们有用的人,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富有趣味的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哪些东西才是值得我们去比的,达到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比的效果。
2、班会寓教
利用班队会进行教育的好处是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往往是最生动、最有效果的,记忆也最为深刻。我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教师节的礼物》、《夸夸我的爸爸妈妈》、《我跟同学比什么》等主题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设计《我跟同学比什么》这个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互相攀比物质享受、长相外表之类东西的弊端,教育学生懂得互相比学习、比进步。活动第一步故事引入,一个聪明的男同学,家里比较有钱,父母对他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他却无心读书,每天与同学比零食、比玩具、比穿着,学习成绩一直在后面原地不动,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有一次还从家里偷了五百元钱挥霍一空;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这位同学的行为是否正确,他错在哪里,我们要如何帮助他;第三步,每个同学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或想法;第四步,再次讨论,我们同学之间应该比什么;最后小结,并开展手拉手互帮活动,同学之间约定比的内容,如比上课积极发言,书写进步,比体训更刻苦等等。通过这次活动,全班同学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了盲目攀比的坏处,明白了同学之间应该比学习、比进步、比能力、比努力,这才是有意义的。
3、榜样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上开展评比活动,如卫生之星、劳动之星、进步之星、刻苦之星,还可以评班级小画家、小小书法家、小小歌唱家等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榜样的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犹如一盏无形的指明灯,照亮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二、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
一般来说,小学生攀比的内容更多地集中于表面的、外在的、物质的、即时的东西,如,从比吃、穿、用到比成绩、比分数、比名次、比交友。这些都是外在的攀比,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品德修养的提高,学生攀比的内容会逐步向内在的、深层的、精神的、长久的方向发展,如比知识、比智慧、比品格、比奉献,这类攀比是教育所追求的,也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成长的。当然,攀比现象由表及里的变化不是必然的,需要教育者设计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攀比的愿望,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讲,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就是引导学生“向上攀比”,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向下攀比”,即拿自己与“较差”者相比,就会陷于浅薄和萎缩;而“向上攀比”则是与“较好”者相比,它能够比出风格、比出水平、比出进步。正如古人所言:“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攀比的真谛即在于此,学校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攀比现象,根源就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攀比的内涵,为攀比对象表面的浮华和荣耀所迷惑,而不能领略其内在的真谛,这正是教育引导所要关注的。
总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教师责任重大,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引导和教育学生认识盲目攀比的危害,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论文题目: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联系电话: 彭 芳
长沙市开福区植基小学 ***
第五篇:走出幼儿美术教育误区
走出幼儿美术教育误区
------------------
近十年来,幼儿美术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幼儿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上教师们对新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的认识还欠透彻,因此,目前幼儿美术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如何走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笔者认为,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准确把握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定位上存在的问题是:(1)过于强调目标的阶段性。长期以来,教师以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制订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教师的眼光总是盯在孩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注意孩子实际上是怎样的。如:小班幼儿在作画选用颜色时,只能是红、黄、蓝、绿色,如果有幼儿提出选用其他颜色作画,多数教师会说这些颜色我们以后再用,缺乏鼓励孩子探索的意识,抑制了幼儿的发展。(2)目标预设的重点仍然在知识与技能上。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大多明确要求幼儿学会或掌握某方面知识或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先示范画,然后用较长的时间讲解画面的内容、布局、色块、画法,最后才让幼儿绘画。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有的教师巡回地看幼儿作画,有的教师则干脆坐着看幼儿作画。这种只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幼儿美术教育,不符合未来社会人才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孩子的终身受益上,而不能只限于年龄阶段。年龄特征强调的仅仅是此阶段幼儿的一般规律,我们应该从每个孩子具体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目标的定位指向塑造个性、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上,使孩子终身受益。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还应该把培养能力放在比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位置上。当然,没有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知识和技能应是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多方面的经验,而不纯粹是通过记忆储存起来的特定的知识与技能。所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应该整合在一起。
二、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儿童发展的新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却有很多教师把握不准,往往出现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不能融为一体。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完成“作品”的愿望非常迫切,会用较长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示范,而幼儿则坐着听老师讲,看老师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假思索地模仿。幼儿的主动性、主体性难以发挥。有时教师为了突出所谓的“主体性”,干脆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只供给孩子活动材料、一幅范画,完全由幼儿自己去折腾,而自己则袖手旁观,在“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幼儿美术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跟其他领域一样,确是一对比较难以处理好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就是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坚持在支持中引导,使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具体地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要从孩子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孩子的发展中把握“教”。让幼儿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探索发现中去理解知识、学习技能。
三、正确处理“即时效应”与“终身发展”的关系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有些教师不是从幼儿的需要和幼儿园的实际出发,而是从教师、成人的需要出发,看到别人在搞什么就要求幼儿学什么,盲目地赶时髦。如,让孩子在幼儿园花大量时间进行线条画的强化训练,在某些家长看来,幼儿的线条画很像样;幼儿园也容易取得“即时效应”。可谁知那一幅幅凝聚着老师心血的作品的背后,却剥夺了幼儿许多游戏的时间。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我们应根据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幼儿选择既贴近生活又让幼儿感兴趣的美术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教师可以让幼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
四、正确处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十分重视作品的效果,而很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其实,幼儿美术活动的意义在于活动的过程,至于结果,无论成功与否,在幼儿看来都是“最好”的。教师只用一个预设目标去评价幼儿,有悖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我们以为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过程评价。首先,要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其次,评价中要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教师应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再次,要重视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样,我们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