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博会产业建筑改造模式对旧区建设的启示
世博会产业建筑改造模式对旧区建设的启示
一、世博会产业建筑保留的起因和改造情况
这一重要的奇迹,给了我们传统的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极好的机遇。我们上海在这个方面,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走过了一个非常迅速的发展道路。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上海开始第一轮对这些老的工业厂房进行再利用。这个时候我们把它叫做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谈不上对这些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只是觉得这些房子拆掉可惜,可以先换一个形式,换一个功能用一用。我们有很多厂房被改造成为一些大的比如说是家具商店、大型的商业用途,大型的各种各样的用途。
但是很快,上海就意识到了,这些工业遗产不仅仅具有直接的、简单的,在拆以前被利用的价值,同时它存在着历史文化的价值。尤其是那些具有文化历史的理解能力的艺术家、设计师,他们更早、更快地意识到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所在。所以我们早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在苏州河边出现利用原来的工业厂房仓库做创意、画廊,及各种各样的创意用途,这些都在上海出现。
以前人们都很难从这些房子的外貌和内部感受到艺术价值,可是通过艺术家的改造加工以后,人们发现原来这些仓库也可以那么漂亮。比如说我们上海苏州河边的 “梦清园”。在改造之前是非常破旧的,但是我们认识到了它的价值,经过改造以后,它的历史面貌得以重现,历史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当然,在这个时候上海市政府开始主动地认识到,这些工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开始编制规划。实际上从这个时候开始,上海开始全面地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周边区进行编制保护工作,这个规划应该是走在前面的,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据我所知,国内外的学术界对它评价很高。
于是有了我们的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园区,经过改造被保留下来,成为新的创意产业园区。为什么要留在那里,为什么不可以拆掉变成城市新的开发区?时间一长以后,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政府,还是我们市民都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这些建筑的价值是很大的。而且这些价值通过适当的改造以后,是可以被重新地显现出来。
改造的特点基本上原样地保留了原来工厂的布局、厂房结构,但是经过加工改造,大家可以看出来,改造前和改造后基本上没有变,但是空间质量被大大地提高了。比如说上海原来的上钢十厂被改造以后,在国内外也非常的出名,每天都有国内外的游客去参观。
世博会园区跨江两岸、沿江布局,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特色。在黄浦江畔的这片土地上,有着中国最重要的大型船舶制造和研发基地、最早的民族钢铁企业、最早的自来水厂、最早的外商纱厂、最早的煤气供热厂、最早的大跨度厂房……在市民心中,杳杳晨曦中的巨大塔吊,盈盈夕阳下的壮丽船坞,长久以来一直是该地区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滨江风景。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不仅考虑了世博会在浦江两岸的整体功能布局,更是把工业遗产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有关工作涵盖了建设论证、投资经济分析、功能研究和后续利用等各个层面。如何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利用也将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
浦江两岸开发8年来,世博会一直扮演着开发推进器的角色。作为浦江两岸地区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世博园区堪称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典范。世博园区范围内原先集中了江南造船厂、浦钢集团等大型工厂企业和大量民房,在举全国、全市之力办世博的推动下,短短几年时间,272家单位和1.8万余户居民完成搬迁,带动了上海产业布局的调整。
如今,世博园区是黄浦江两岸功能景观最亮丽的地区之一。园区恢复构建了水绿交融的水岸生态环境,妥善保留、合理利用了历史建筑,集中展示了当代建筑文化,并广泛采用了绿色、环保、低碳技术。这些既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的集中演绎,也是浦江开发目标的生动体现。
产业建筑遗存曾是我国某一时期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代表,是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一环,是城市完整形象和历史沿革的见证。20世纪上半叶,我国完成了工业化积累的重要阶段,在积极地向世界科技先进国家学习的过程中,产业建筑的设计更多地受到西方新建筑的影响,较多地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代表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上海为例:原怡和纱厂的废纺车间在当时率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锯齿形屋顶;杨树浦煤气厂的炭化炉房采用了铆接工字钢构架结构;啤酒厂及密丰绒线厂仓库使用了无梁楼盖。从这些老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同时产业建筑亦承载了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特定历史年代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建筑遗存是城市历史的记忆载体,记载着我国近代产业发展历程的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流逝,产业建筑遗存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必将日益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精神审美意义。
近2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亦轰轰烈烈进行,产业建筑遗存由于既非古建筑又不是文物,往往被“大刀阔斧”地推倒、拆平,迅速地退出城市生活的空间舞台。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对大量的近代产业建筑、产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开发、再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是旧城更新改造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世博会产业建筑改造的模式和效应
三级分类保护原则
上海世博会规划对园区内工业遗产的保留与改造提出了三级分类保护原则:一是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二是保留历史建筑,三是其他保留建筑。兼顾建筑自身条件和世博会及城市发展的双向需求,规划采取不同的保护改造策略。
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属于法定保护建筑,同时也是永久保留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建筑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对于这类建筑,规划建议不得拆除,而应积极予以维修和再利用。
保留历史建筑,指的是除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以外,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人文历史等有明显特色的历史建筑。这一类建筑也属于永久保留建筑。对这类建筑,规划建议不整体拆除,而予以维修和再利用,进行扩建、改建时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并根据各个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以不同方式进行保留和利用。
其它保留建筑则是指建筑风貌一般,但在建筑结构与形式方面,符合世博会对于会展空间或配套服务设施的需求,尚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公共及市政建筑两部分。对这类建筑,规划建议参照相应类别的展馆建筑和配套设施的控制规定。
各工业厂区内的码头、桁架等设施
此外,除了各类保护、保留建筑,各工业厂区内的码头、船台、船坞、轨道、起重机械等大量地面设施与构筑物,也是重要的历史遗存,规划建议作为开放性展览平台、大型户外公共活动场所,或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构筑物。
世博园区的所在地,原本是上海重工业厂区,有着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上海钢铁厂、上海港口机械厂等一批代表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变迁的企业。上海世博会,直接改变了这一区域历史发展的方向,更引发历史和未来之间热烈的碰撞。
随着这些工厂被搬迁,遗存的二三十幢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以及散碎的钢铁部件,被可持续地更新,“改头换面”成各种不同的展示场馆和展品,为上海世博会平添了工业和绿色融合的文化基因。如今,园区内约有30多万平方米场馆是由老建筑改建而成。如此大规模的改造利用,开创了世博会历史的先河。
江南造船厂旧址 留住民族工业之根
根据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规划,素有中华民族工业摇篮之称的江南造船厂已于去年迁往长兴岛。但在世博园区的浦西片区里,仍有不少展馆是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改建而成。
江南造船厂,原名江南制造局,初创于1865年,1867年迁至黄浦江边。此后150多年间,伴随着黄浦江的潮起潮落,它经历了清末洋务运动,见证了日军的侵略与抗战的艰难,更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添上了浓重一笔。
历史的空间,承载了新的文化内涵;工业的文明,与世博的发展难分难舍。在这里,老厂房的改造,“顺从”地尊重了场地的文脉,新展馆的剪影,淋漓尽致地诠释着黄浦江边的世博情怀……
中国船舶馆的历史气质
中国造船业的根在此。利用原东区装焊车间改造的中国船舶馆,除了要体现世博主题、展示企业面貌和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场所的历史价值,延续场所的文化精神。
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特有的高大尺度和粗犷的空间气质,独具魅力。因此,中国船舶馆的设计针对建筑的结构潜能,突破惯常的方法,尝试性地将一系列新功能和构件,如景观斜廊、VIP连廊、屋面及立面装饰构件等,承载于老结构之上,使原有结构焕发出新的生命。
“这种布局方式,没有割裂原来的空间尺度,而是使游客臵身其中,时时感受工业建筑的震撼之处。”
改建的中国船舶馆尽可能地保留了江南造船厂老厂房的历史痕迹,减少对原有材料、色彩的干预。漫步其间,部分原始的斑驳地坪,幽幽地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深灰色锈蚀钢构件、船舶生产所需的记号,静静诉说着对场所文脉的传承。同一屋檐下的两种风格
世博会博物馆主要为收藏、研究、展示历届世博会文物、文献、盛典纪实和成就成果;综艺大厅则定位为非主流综艺表演场所。这两个展馆的改造前身,是江南造船厂的一个部件装焊工场。
要把一个工场改造成同一屋檐下两种风格的展馆,如何才能相互协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胡茸说:“我们在两个建筑单体之间形成共享的一个入口广场,顶部保留老厂房的网架,设臵成景观照明的“光云团”,从而营造出不同建筑之间共生、互动的关系。”
届时,观众从入口广场向左看便是世博会博物馆,这是一个以折线形橙黄色聚酯板包容展览空间,构建出“文化容器”的造型;而右侧的综艺大厅则是晶莹剔透的多边形玻璃休息厅,厅内“藏着”异形的红色观众厅,仿佛水晶盒中红色钻石熠熠生辉。综艺大厅分为休息厅、观众厅、舞台及化妆排练用房、餐饮用房。观众厅约1900座,舞台部分拔除了一根钢柱,形成舞台台框。常规演出时,边缘坐席不作利用;若需互动表演,可搭建伸出式舞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综艺表演的要求。
上钢三厂特钢车间保留历史温情
一个曾经钢花四溅的车间,现在成了一座“开敞景观式观演场所”。当你看到宝钢大舞台时,你会被这样绝妙的构思而折服。
在上海世博会庞大的场馆建设和区域改造中,宝钢大舞台是幸运而快乐的。正如设计师、华东建筑设计院建筑所所长杨明的描述:“它遇到一个出色的城市主题,遇到了一个尺度匹配的城市公园和沿江视角。作为工业遗存代表的闪光个性,它也给上海世博会带来了更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温情感。”
宝钢大舞台是由上钢三厂的特钢车间改建而成,包括2000年建造成的主厂房和1987年建造的连铸车间。据说,在改建之前,这些工厂车间的外立面多已残破锈蚀,内部仅有部分钢平台和屋顶3个标志性的高炉风帽仍然保留。
就是这些残存的记忆,正在被设计师“妙手回春”:主厂房顶部的3个高炉风帽,重新刷上了油漆,改造成带有风扇的采光顶棚,在弱风的条件下,这些屋顶风帽可以制造出内部拔风的效果。那些已拆除的外立面钢板与顶板,被仔细地整理与清洁,少量的仍被设计成外墙装饰面板和挡雨百叶。而原有的钢炉、冷却管、巨型螺栓等构件,则将被艺术家加工制作成不同尺寸的主题雕塑臵于室内外,成为保存曾经的工业文明的细节。
整个宝钢大舞台的设计,采用了文物保护中的“可识别性原则”———旧构件只进行基本清洁,保持斑驳的原貌色彩;新构件则明亮光洁,清晰辨认。人们穿行于建筑之中,既能看到工业遗存历历在目的痕迹,又能体会到更新所带来的对比和惊喜。
但起初,这种沧海桑田般的今昔比对,并不被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所接受。每次看到那锈迹斑斑的旧钢架,工人们就有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想给它刷上新油漆。一天,工人们终于忍不住了,所幸的是,刚开始动手就被到现场巡视的设计师发现并制止。望着整个连铸车间里唯一的一处新油漆,设计师心痛不已。那一刻,工人们忽然理解了设计师的初衷。后来,仅仅为了在连铸车间约5层楼高的屋顶上安装25只灯泡,工人们不厌其烦地在木质平台上,5次拆装20多米高的脚手架……
为实现开敞式的空间结构被动降温,宝钢大舞台设计了覆盖整个屋面的草毯系统和标志性的墙面植物遮阳板,有效阻止阳光的直接照射。而它独特的可活动墙体,则大大增加了穿堂风的流速。此外,观众区上部还设臵了一套直吹坐席的风管送风系统。作为极端高热天气的应急预案,该系统取风口处可摆放冰块,使送风温度从室外38℃或更高,降到28℃上下,再送入观众席中心区域,融化的冰水则流入景观水池内。
据悉,世博会期间,宝钢大舞台将成为各参展国国家馆馆日、各省市馆馆日、各主题馆开馆日庆典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百年南市电厂 铭记过去开启梦想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中,有这样一条时间轴线:“足迹—城市—梦想”。城市所留下的历史足迹,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借鉴;城市的未来发展,则为人类开启梦想的窗口。世博会主题分馆“未来探索馆”,正是一座浓缩着“足迹”与“梦想”的建筑。
它由原南市电厂的主厂房改建而成,并于近日被评上我国环保建筑中的最高奖项“三星级绿色建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工程师康月说,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电厂,一个世纪以来,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及电力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传统燃煤电厂也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随着城市改造及工业技术的发展需求,原南市电厂已退出历史舞台,而如何实现从“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煤电中心”向“绿色能源中心”的完美转变,成为主厂房项目改造的重点。
如今,改造后的主厂房已成为一个展现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超级展品”。绿色混凝土、可回收金属冲孔网板、透水砖块……通过建筑与能源生态技术的有机结合,综合应用江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动式导光等多项科技元素,未来探索馆已成为“国内第一栋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那就是江水源能源中心”,康月指着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告诉记者,“别看楼不大,但基座很深。地上建筑面积仅225平方米,底下却达到了9936平方米。” 这个充分利用原南市发电厂黄浦江取排水管道及取水隔栅井等设施,建立的江水源区域能源中心,服务半径约为1公里,可为浦西世博园区内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部分企业自建馆等15万平方米的区域提供空调冷热源。
此外,在主厂房阶梯式屋顶平台上,520千瓦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51.08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178吨标煤,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40吨。还有,主动式人工导光技术,利用太阳镜反射原理,变垂直光线为水平漫射光线,有效减少室内人工照明的使用量,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光谷”;膜生物反应器为主的处理工艺,有效进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正与工业文明的历史遗迹碰撞与融合。过去与未来的这两条平行线,在此处找到了“交叉点”。据悉,南市电厂的改建中也特地保留了部分设备,作为日后改建的记忆线索和传统火力发电的主题展示。例如,已确定保留的汽机车间内的大型吊车、9号发电机组,外立面房顶上的4组巨大的粉煤灰分离器……都呈现出强烈的工业时代特征。
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又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对于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不能仅仅流于静止的、消极的、“博物馆冻结式”[1]的保护方法,对旧建筑原封不动的保存,只能使其变成一具“木乃伊”。对其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的生命,让它成为旧城区新的兴奋点,从而带动其周围环境的复苏,这种改造性保护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我们不妨称之为“动态保护”。
但在我国,作为20世纪数量最大的建筑遗产——产业建筑遗存却因为既非古建又非文保对象,而且往往由于形象太“寒碜”,与飞快“长大、长高”的城市建筑显得格格不入,从而成了旧城改造的重点对象——往往是用推土机推平了事,这种处理方法和态度无疑是简单而粗暴的,毕竟,城市的发展不应以割断历史为代价。
三、世博会产业建筑价值多视角分析
历史文化不可复制,价值不可复制,是一张白纸所远远不能企及的--
“外滩源”附近商务楼租赁价格的激活,自然刺激了中央商务区价值的提升,但关于“外滩源”的投资成本,仍不能以目前的市场价格来比较测算
城市有生命?-来自于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的载体
城市的活力也来自于历史文化的叠加 对城区历史价值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大视野、大角度,可持续的效应,要使当政者知道这种价值产生的效应 发展起来非常顺手、左右逢源,历史脉络梳理好了,正如规划理论中“有机论”性很强,有机地生长,不是生硬扯拉、不协调的生长
有品质、有内涵(贵族不是一代产生的),是生搬硬套或简单地创造不出来的,现代的装修也要靠古老的家具、名画来提升文化价值
到了那里你会感到非常快乐,因为那里的建筑是建立在人的文化、历史、各方面的平衡之上的。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3]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兴盛和衰败的风风雨雨,而建筑却往往能够跨越时空留存下来,它们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前人创造的具有宝贵价值的文化遗产。
产业建筑在市民的眼中完全不是表面上的那种“眼中钉、肉中剌”,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市民对于本街区内的产业建筑遗存有着强烈而特殊的情感,这既因产业建筑遗存能勾起他们作为建设者对于时代发展的感怀,又因产业建筑作为他们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他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产业建筑遗存已经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的许多重工业城市,人们的这种情感尤为强烈:从国际上看,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正积极地循环利用已开发的建筑资源,而结合目前我国住宅严重紧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产业建筑遗存改造成为“转型住屋”的动态保护策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赋予产业建筑遗存新的生命,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新的作用,从而将其传续给后代,这种动态的保护策略不但节约了政府的财政开支,而且有效地再利用了原有的建筑资源,减少了拆除和重建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人力消耗,因而具有深远的物质价值、环境价值和精神价值。
四、对旧区改造的若干建议
黄浦区的特点,历史的独特性,三重叠加(老城厢+外滩+世博),梳理、分类、调研
优势更在,更有利于借鉴、创新、深层次利用,独特性 叠加世博概念,予以延伸,扩展效应
上海市的黄浦区,地处市中心,承载了700余年上海城变迁的渊源和150余年上海开埠的历史。其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秀历史建筑数量和质量,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外滩和民族风格浓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园,已成为上海的城市经典。
一、注重“保护”与“更新”并举,保持城区活力
“保护”与“更新”是在旧城改造中始终贯穿着的辩证关系,“保护”强调的是历史性与传统形态 ,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新”强调的是时代性与城市功能 ,它所代表的是现代文明与进步。老城厢地区,七转八弯的巷道,别具风情的石库门,甚至高低不平的台硌路,沉淀了上海几百年的历史,对其中比较典型的区域应该在开发中加以保护。二是要坚持成片保留的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但任何建筑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形成一定的氛围,具有特定的环境。所以仅仅保留单幢建筑是不够的,对历史风貌街区必须成片保留,连同保留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才能留住历史,留住文化。比如英国许多城市划定历史建筑保护区,对其建筑外墙、内部结构、附着物、周边树木等整体保护,很好地反映了该地的风土人情。
二、注重规划先行,推进整体风貌保护
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对现有的建筑进行分类,确定“拆、改、留、修”的具体范围。四是对其他有保留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结合规划的编制予以保留
三、注重功能调整,探索保护利用新路
正确处理好保护和改造的关系,引进市场化机制,允许让企业或个人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投资改造利用,从而达到历史风貌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和谐促进的目的,这已成为目前国外和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新亮点。黄浦区老大楼数量众多,据调查统计,本区共有老大楼216幢,建筑面积162.2万平方米,主要座落在在外滩、南京、人民广场和金陵四个街道,并有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尤其是外滩cbd地区,老大楼的建筑风格各异,也是“万国建筑博览”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在保护老大楼的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改造、设施更新和环境建设,再行转让或出租经营,综合开发与该地区定位相符的金融、商贸、旅游、文化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目前外滩3号、6号、18号等完成了产权置换和功能置换,利用外资开发,引进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已成为引领上海的时尚之地。下一步要加快老大楼的置换调整:一是要制订优惠政策,实施政策聚焦。积极争取老大楼置换调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公建配套等费用减免或部分减免的优惠政策,在税收上也给予优惠,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二是要加强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进行道路和交通整治,从而提高老大楼聚集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能力和道路通行能力。三是要创新老大楼置换调整模式,采用协议动迁安置方式、“投资入股”方式、解除租赁协议等方式,提高调整置换的速度。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加快我区老大楼置换,达到改造与环境改善相结合,改造与设施完善相结合,从而达到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上海有一个“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外来文化移植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反映了上海海派文化的特点。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不能为了追求热点,而“千城一面”,更不能让世俗、喧闹的事物破坏其本身的美好。历史建筑正是积淀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那种以为我们可以以拆代建,在城市建设中一味模仿国外建设什么英国城、美国城、意大利城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是搞国际化,实际上将会造成“千城一面”,缺乏文化底蕴,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篇:参观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关于旧区改造的感想
参观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关于旧区改造的感想
城市最佳实践区作为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独特展区,让世博会不仅使参观者拥有“不出国门,走遍世界”的体验,而且通过诸多特点鲜明的城市案例馆,了解各地不同的城市建造管理的经验,更真切地诠释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给我们不少城市管理改造方面的借鉴。
最佳实践区中的案例馆,在技术方面有雨水收集、垃圾收集、建筑节能等最新技术,也有在理念方面的“低碳”、“绿色文明”、“循环经济”等宝贵经验或创新尝试。但在城市最佳实践区里,关于旧城改造的思考却随处可见:威尼斯的“温故而知新”,巴塞罗那的“方格子”,苏州的“古城”,西安的“大明宫”„„从不同纬度向我们展示了各地如何复活失落的城市空间,更有一些城市案例馆,更是以旧区改造作为核心展示主题,例如巴塞罗那案例、利物浦案例,苏州案例等。
巴塞罗那案例馆中展示的老城,到处可见外墙斑驳的哥特式老建筑,老城区一直是政治活动的重心,在保护这些城市遗产时,对这些建筑适当添建与改建,或者被严格保留原样,例如将部分教堂改建成图书馆,更多的老建筑则成为社区中心,老年公寓,幼儿园等公共设施,旧有格局和富有特色的建筑街区被原汁原味地保留。而为了留出更多的空间,在城市规划方面,巴塞罗那用一个“方格子”展示了其在紧凑型房屋方面的成就,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空间紧凑,二是功能聚集,其作用在于通过在同一个区域内布满“方格子”,实现多种城市功能,满足人们居住工作、工作、交通、休闲等各种需要。
不同于巴塞罗那向我们展示的小空间大不同的神奇,利物浦则更侧重于使原本经典传统的世界历史遗产产生新的活力,化生出更大的价值。
当利物浦人“复兴”他们的城市时,并没有因为船坞和传统制造业日渐没落面临失去功用的状况去全部推倒重建,而是对许多原用于经商的老建筑和老港口进行大规模改造利用,最终使之成为城市复兴的基础。在过去数年间,利物浦将大量投资用于城市的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而在整个“复兴”的过程中,所有建筑物的新建、拆旧、整修都有严格的规定,保证了利物浦在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遗留的老建筑。正是利物浦人坚持历史遗产的“再利用”,使得许多老建筑重焕生机,在现代社会发挥新的作用。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绕不开的一道命题,也常常面临各种难题。
巴西阿雷格里港在改造中遇到了原居民无法适应新城区的生活水平而拒绝搬迁,为此当地政府拨款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竞争力,同时配套相应的帮助措施,最终成功复兴了市中心的繁荣;毕尔巴鄂市政府为了行使城市复兴大计,邀请弗兰克盖里设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古根海姆效应影响下,成功从工业型经济转型,成为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都市。
通过参观各个不同的案例馆,浏览不同城市的发展足迹,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触在于旧区改造不能单纯地总是采用推倒重建的方式,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或长或短的城市历史,而旧区则是这些历史曾经存在的证据,简单地拆除,无异于放弃了城市财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年梁思成的遗憾必将重演;但是,也不能打着保护旧区的旗帜,弃旧区于不顾,任其自由发展,则因为旧区人口结构,社会文化因素,容易成为城市中的一块伤疤。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交通的便利,上海城区的范围无形中在慢慢扩大,而在上海市中心,仍有不少老城区,它们各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社会需求,要更好地发展城市,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
严德华
第三篇: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定稿)
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村建设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外新农村建设回顾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历史回顾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式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这段时期一方面韩国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日益扩大,使得农村问题成为韩国政府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取得成功,政府能够有财力支援农业和农村。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在交通方面,通过改善农村公路,全国都实现了村村通车。居住方面,通过改善住房条件,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工程,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电普及,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通过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兴建村民会馆、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使农民得到极大的实惠。
总结韩国新农村运动的运作机制,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村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设计,围绕总体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由自上而下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统一推动和实施;二是准确定位。韩国政府将农民定位为农村建设的主角,而政府在农村建设中只是充当引导、援助作用的配角;三是援助方式上,做到重点突出。资金以扶强助优的集中方式,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领域投入;四是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分类激励村庄、民选产生村领导、强化村民会议、资金用于民众相关领域的方式,调动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二)日本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
日本农村建设的历史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61年到1998年。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人口急剧减少,工农和城乡差距日益扩大。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从1961年开始,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等一系列法律,并修订了《农地法》和《农振法》等法律。基本思路就是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切入,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工农产业和城乡收入差距。这些法律法规虽然从农业角度涉及了农村发展问题,但并没有系统、专门的内容关注农村建设问题。
2.农村与农业并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99年以后开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农业面临食物自给率明显下降,生产成本较高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农户经营规模小,兼业农户占主体地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山区农村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在旧《农业基本法》的基础上,从1999年起,日本又出台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以及《山区振兴法》等配套法律,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这些法律和计划将如何振兴农村列为重要内容,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支持山区半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大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和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三是制定地域性的产业重振计划,推进农村、山村及渔村地区振兴;四是设立“农村建设专项费”,支持
农村个性化、亲环境型发展;五是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六是建立城市与农村共存及双向交流的机制。通过创建绿色观光事业及体验农村生活等活动,增强城乡国民间双向交流。
(三)欧盟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及措施
欧盟农村建设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以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62年到1991年。二战以后,为了实现欧洲重建,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在经济一体化带动下,欧共体成员引发了农业一体化要求。1962年法国、荷兰、意大利推动欧洲共同体建立了共同农业政策。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中规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体农村发展措施主要是实施落后地区发展补贴;利用欧洲的结构基金特别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为农村地区采用农业新技术、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2.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关注农村发展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从1992年到1999年。1992年欧盟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改革共同农业政策,把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降低价格支持水平,控制农产品生产和财政预算开支的过度增长,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发展。除了农业生产措施外,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支持环境保护;对55岁以上农业生产者实行提前退休制度,安置青年就业;扶持山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
3.农村与农业共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第三次更彻底的改革。欧盟提出建立欧洲农业模式,将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将农村发展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注重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欧盟理事会1999年制定了“关于欧盟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支持农村发展条例”。该条例围绕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境和农村遗产保护、农村地区竞争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先资助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落实了相应的资金。此外,还有欧盟地区发展基金、欧盟社会基金和渔业指导财政资金,也支持农村发展。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启示
从国外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从韩国、欧盟和日本的经验来看,找不到适用于所有地区的标准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多种要素。欧盟、日本以立法为主要手段,采取温和的渐进方式,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则以行政运动为主要手段,采取迅猛的激进方式,推进农村发展。尽管各国农村发展道路不同,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我国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各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地域差异更大,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比上述三方更大,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国外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不可复制,必须根据我国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统筹规划,找出适合我国各个地区发展特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当前许多地方组织大批干部到韩国考察农村建设工作,回来后生搬硬套,使得新农村建设走样。如有些地方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
庄建设,搞大拆大建,严重损害农民利益,违背了中央提出的农村建设的初衷。
(二)准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各个主体的角色
从韩国、欧盟和日本的农村建设实践看,政府组织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要合理划定政府公共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界限,双方在其职责范围内密切协作,共同实现农村繁荣的目标。应该明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使得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切实发挥。其中采取的每一个涉及农村的措施、制定的每一项涉农政策都必须以农民的意志为出发点。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只是新农村建设的配角,只是起到引导、统领、服务作用。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韩国将农村分成基础村、自主村和自立村,只对后两种给予奖励和补助,这是一种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我国一些地方存在“奖懒罚勤”的现象,使得一些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因此,在今后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基层地方政府应该进行充分科学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村庄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划分村庄类别,制定差别化的奖励和补助政策,充分做到“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和维护使用的长效机制
韩国新村运动中走的弯路之一,就是重蹈中国“大跃进”时期的覆辙,建了许多集体性质的公共设施,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办法,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最后不了了之。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化导向。除了道路、饮水、医疗、教育等公益性特别强的公共设施外,社区文体娱乐健身类准公共设施尽量由农民自己出资或市场化,政府最多适当补助一点。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政府的财力有限,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大量补贴;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全部包干,就会使得农民产生等待意识,增强懒惰思想,也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
新农村建设行动要逐步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这一点从欧盟、日本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还很滞后,我国现在采取的农村建设的做法主要靠行政推动,制定一系列政策进行。长久来看,必须制定和完善保证我国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的法律法规,如有学者提议将“农业基本法”修改完善为“农业和农村基本法”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此外还可以制定诸如“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投入条例”等,这样通过法制化途径,可以使得新农村建设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六)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弱国,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这样一个国家搞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必须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因此,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从现在起,就可以制定农村建设的长期规划,然后有步骤的推进。在计划推进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七)要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要想使得新农村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必须有科学先进的理论进行指导。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理论还很不完善。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方向,但是没有给出具体实施细则。事实上,由于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制定出适合于全国所有农村具体情况的实施方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该如何去建,着力点究竟该放在什么地方,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都还有待在理论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实践上进行大胆尝试和摸索。
第四篇: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
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
陶爱祥
译者:
国外新农村建设回顾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历史回顾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式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这段时期一方面韩国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日益扩大,使得农村问题成为韩国政府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取得成功,政府能够有财力支援农业和农村。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在交通方面,通过改善农村公路,全国都实现了村村通车。居住方面,通过改善住房条件,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工程,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电普及,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通过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兴建村民会馆、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使农民得到极大的实惠。
总结韩国新农村运动的运作机制,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村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设计,围绕总体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由自上而下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统一推动和实施;二是准确定位。韩国政府将农民定位为农村建设的主角,而政府在农村建设中只是充当引导、援助作用的配角;三是援助方式上,做到重点突出。资金以扶强助优的集中方式,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领域投入;四是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分类激励村庄、民选产生村领导、强化村民会议、资金用于民众相关领域的方式,调动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二)日本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
日本农村建设的历史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61年到1998年。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人口急剧减少,工农和城乡差距日益扩大。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从1961年开始,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等一系列法律,并修订了《农地法》和《农振法》等法律。基本思路就是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切入,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工农产业和城乡收入差距。这些法律法规虽然从农业角度涉及了农村发展问题,但并没有系统、专门的内容关注农村建设问题。
2.农村与农业并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99年以后开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农业面临食物自给率明显下降,生产成本较高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农户经营规模小,兼业农户占主体地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山区农村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在旧《农业基本法》的基础上,从1999年起,日本又出台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以及《山区振兴法》等配套法律,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这些法律和计划将如何振兴农村列为重要内容,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支持山区半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大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和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三是制定地域性的产业重振计划,推进农村、山村及渔村地区振兴;四是设立“农村建设专项费”,支持农村个性化、亲环境型发展;五是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六是建立城市与农村共存及双向交流的机制。通过创建绿色观光事业及体验农村生活等活动,增强城乡国民间双向交流。
(三)欧盟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及措施
欧盟农村建设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以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62年到1991年。二战以后,为了实现欧洲重建,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在经济一体化带动下,欧共体成员引发了农业一体化要求。1962年法国、荷兰、意大利推动欧洲共同体建立了共同农业政策。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中规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体农村发展措施主要是实施落后地区发展补贴;利用欧洲的结构基金特别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为农村地区采用农业新技术、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2.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关注农村发展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从1992年到1999年。1992年欧盟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改革共同农业政策,把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降低价格支持水平,控制农产品生产和财政预算开支的过度增长,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发展。除了农业生产措施外,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支持环境保护;对55岁以上农业生产者实行提前退休制度,安置青年就业;扶持山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
3.农村与农业共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第三次更彻底的改革。欧盟提出建立欧洲农业模式,将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将农村发展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注重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启示
从国外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从韩国、欧盟和日本的经验来看,找不到适用于所有地区的标准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多种要素。欧盟、日本以立法为主要手段,采取温和的渐进方式,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则以行政运动为主要手段,采取迅猛的激进方式,推进农村发展。尽管各国农村发展道路不同,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二)准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各个主体的角色
从韩国、欧盟和日本的农村建设实践看,政府组织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要合理划定政府公共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界限,双方在其职责范围内密切协作,共同实现农村繁荣的目标。应该明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使得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切实发挥。其中采取的每一个涉及农村的措施、制定的每一项涉农政策都必须以农民的意志为出发点。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只是新农村建设的配角,只是起到引导、统领、服务作用。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韩国将农村分成基础村、自主村和自立村,只对后两种给予奖励和补助,这是一种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我国一些地方存在“奖懒罚勤”的现象,使得一些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因此,在今后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基层地方政府应该进行充分科学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村庄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划分村庄类别,制定差别化的奖励和补助政策,充分做到“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和维护使用的长效机制
韩国新村运动中走的弯路之一,就是重蹈中国“大跃进”时期的覆辙,建了许多集体性质的公共设施,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办法,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最后不了了之。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化导向。除了道路、饮水、医疗、教育等公益性特别强的公共设施外,社区文体娱乐健身类准公共设施尽量由农民自己出资或市场化,政府最多适当补助一点。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政府的财力有限,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大量补贴;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全部包干,就会使得农民产生等待意识,增强懒惰思想,也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
新农村建设行动要逐步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这一点从欧盟、日本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还很滞后,我国现在采取的农村建设的做法主要靠行政推动,制定一系列政策进行。长久来看,必须制定和完善保证我国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的法律法规,如有学者提议将“农业基本法”修改完善为“农业和农村基本法”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此外还可以制定诸如“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投入条例”等,这样通过法制化途径,可以使得新农村建设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摘于商业时代,2011年6月
第五篇: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七点启示
1、注意吸取新的发展理念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例如,零排放、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等,不仅成为国际上新型的企业经营观念,而且逐步演化出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新型产业链。这对我们开辟新的增长路径有借鉴意义。
2、注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强只是产权保护,完善资本市场、政府采购和风险投资等机制,促进资助科技创新。
3、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全面有序开放的结构调整机制。合理发挥我国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避免损害市场机制。综合运用技术政策、竞争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完善法律手段、强制性规范和激励机制,促进产业升级。
4、处理好扩大就业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系。把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协调起来。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和区域导向,促进加工贸易升级。
5、注意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既要承认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阶段性特征和结构性特征,又要认清重化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别,避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6、促进产业升级,应当着眼于提高各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率。既要加快发展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服务业,也要注重发展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
7、迫切需要加快国内体制改革。我国已经签署《京都协定书》,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也基本结束,将会遇到国际规则越来越多的限制性要求。只有加快改革才能应对新挑战,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回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