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必修1 4danyuan[定稿]
《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限时 35分钟
随堂检测)
第I卷(共7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60分)1.(2017·无锡市学测)陈旭麓曾评价某场战争是:“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 2.(2017•连云港市学测模拟)“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016·南京市学测)据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等有关资料统计,从大沽炮台失陷的第二天到6月15日,清政府调京师、察哈尔、密云、热河、黑龙江、吉林等处兵勇共14900名。其中调赴通州一带防堵的9900名,调赴南苑防堵的4000名,调赴山海关防堵的1000名。据以上材料判断,此次布防应发生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7•南通市学测模拟)《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A.英军割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太平军进行北伐 D.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5.(2017·连云港市学测)“特别值得珍视的是它„„要求根据新的原则,重新平分社会上的土地和财产„„使每个农民都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永远保持一份平均的财产。”这里的“它”应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2017·徐州市学测)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跨越六省,横扫城池数十座,斩杀清军7万余人,甚至一度逼近京畿地区,震撼清廷!材料描述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是()A.金田起义
B.攻占南京
C.决策西征
D.出兵北伐
7、(2017•徐州市学测模拟一)右侧图片来自《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图片反映的这场战役()
A.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刺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C.致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D.成为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8.(2017·徐州市学测)“书生忽戎装,誓保台南北,当时好意气,灭虏斯可刻。”与邱逢甲这首诗歌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17·南京市学测模拟)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战争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2017·苏州市学测模拟)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中说:“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唯恐不远,官僚是防之唯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这里的“我”“缺少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A.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 B.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C.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 D.民国初期,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11.(2017·徐州市学测)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其直接目的是()
A.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B.抑制袁世凯的野心 C.便于人民参政议政
D.满足帝国主义要求 12.(2017·无锡市学测模拟)“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3.(2017•镇江市学测模拟)梁启超曾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导致“北(洋)军阀末日已到”的“时局变迁”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国民革命
D.南昌起义 14.(2017•扬州市学测模拟二)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他的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5.(2016·镇江市学测)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指出:“如果毛泽东不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领袖,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就不可能掌权。”导致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中共领袖的事件是()
A.中共七大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6.(2017•无锡市学测模拟二)“蒋(介石)虽屡电诸将,要求‘努力截追’,‘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使漏网’,并未能克竞全功。……至一九三五年九月,自峨眉山军官训练团下来,知道追剿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南昌起义成功
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长征胜利进军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2017·南京市学测模拟)董保存《走进怀仁堂》中记叙了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这一事例说明()
A.国共两党始终团结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 C.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D.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 18.(2017•扬州市学测模拟一)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9.(2016·常州市学测模拟)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2016·泰州市学测)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型关战役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5小题,10分)21.(基础题)《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 22.(基础题)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 23.(2017届南京模拟·基础题)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挥师北伐,石达开率军在鄱阳湖与曾国藩交战,终因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 24.(2017届宿迁模拟·基础题)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 25.(2016届徐州模拟·基础题)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
第II卷(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10分)
26、(江苏省学测经典真题)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性历史。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分)(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3分)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四、简答题(10分)
27、(2017·苏州市学测模拟)国共两党曾经有亲密的合作,也有激烈的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2分)(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是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2分)(3)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列举国共合作的表现。(3分)(4)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关系破裂后,中共领导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性事件。解放战争对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的关系有何影响?(2分)(5)综合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1分)
第二篇:历史必修三
必修三1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宏观大背景是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
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主要的派别有哪四家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3、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是谁,生活时代是 孔子 春秋
4、孔子的主要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是 “仁” “礼”“为政以德”
5、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举二例)
“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并重
6、孔子编订的六经是
《诗》、《书》、《礼》、《易》、《乐》、《春秋》
7、孔子言论被编为 《论语》
8、孟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 “仁政” “民贵君轻”
9、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 荀子
10、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主要观点是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11、春秋时期道家学派代表是 老子
12、老子思想中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是 无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13、影响中国哲学和文学发展的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是 道家
14、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韩非子
15、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和严刑峻法、奖励耕战、主张变革
16、法家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的两大影响是 推动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确立和秦统一全国
17、墨家的创始人是 墨子
18、墨子的主要观点是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
19、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是以上哪一派 墨家
20、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百家争鸣
21、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是 百家争鸣
22、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的时代是 汉代
23、董仲舒提出的主张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春秋大一统”
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仁”和“仁政”民本思想
24、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是 兴办太学
25、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四个阶段 先秦“世官制” 汉武帝“察举制”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26、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朝代是 隋唐
27、科举制下的选官标准和考试内容分别是考试成绩、儒家经典
28、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表现在 理学兴起
29、“理”学之“理”主要是指 忠孝节义、三纲五常是“天理” 30、“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探索了宇宙自然规律和天人关系
31、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朱熹
32、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是 陆九渊、王守仁
33、南宋朱熹的主要观点是 “三纲五常”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34、心学集大成者是明代的 王守仁
35、王守仁的主要观点是
心是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
36、明清时期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是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37、明朝李贽反正统的主要观点有 “吃饭穿衣,即为人伦物理” “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绝假存真的“童心说”
38、明末清初的三个思想家是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39、黄宗羲的主要观点是 “工商皆本”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限制君权
学校是公众评价是非的地方 40、顾炎武的主要观点是
主张“众治”、改革弊政、经世致用
41、王夫之批判封建专制的角度是 唯物论
42、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中国四大发明是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43、在四大发明是影响最为久远的是 造纸术
44、秦汉时期主要书写材料是 竹木简
45、纸发明和改进的时代分别是 西汉、东汉
46、最早的“指南针”是战国的 司南
47、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什么时候南宋
48、指南针产生的世界影响是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
49、火药运用于军事开始于 唐末五代 50、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北宋毕升
5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长期领先、尊重自然和探求自然 重实用、重经验、重综合
52、商代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
53、“汉字七体”指的是(按顺序)甲、金、篆、隶、草、楷、行
54、秦代始创的富于图案美的字体是 小篆
55、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是,代表作是 王羲之、《兰亭序》
56、唐代书法中的欧体、顏体、柳体都是擅长(字体)楷书
57、宋四家指的是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或蔡京)
58、宋四家擅长的是(字体)行书
59、中国书法的特点是
是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60、按内容分中国画可以分为哪三类 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61、山水画的特点是
A、自然风光B讲究布局C意境深远 62、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是 文人画
63、文人画的特点是
抒情写意、强调个性、多方面文化修养 64、宋代著名的风俗画是 《清明上河图》
65、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 66、《诗经》奠定的中国文学传统是 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手法 67、产生于楚国的新的诗歌体裁是 楚辞体
68、《楚辞》奠定的中国文学传统是 浪漫主义
69、汉代的文学成就是 汉赋
70、唐诗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写两个)
李白、杜甫
71、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是(写两个)苏轼、辛弃疾
72、明清四大小说的作者分别是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曹雪芹《红楼梦》 73、明清四大小说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74、集中体现中国戏剧精华的剧种是 京剧
75、京剧产生的时间是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作寿(1840道光时期正式形成)76、京剧的最大艺术特色是 全面地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剧的精华 77、京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念、唱、做、打 78、京剧的四个角色是 生、旦、净、丑
79、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 林则徐
80、《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魏源
81、《海国图志》中学西方的主要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82、农民阶级(洪秀全)学习西方主要体现在“拜上帝教”、《资政新篇》 83、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是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84、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 19世纪60—90年代 8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86、洋务运动的四个内容是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海军、新式学校和出洋留学
87、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是 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88、早期维新思想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关系是 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89、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康有为、梁启超
90、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91、康有为代表作是《孔子改考制》 92、维新运动中理论贡献最大的人是 严复
93、严复阐述变法必要性的作品是 翻译《天演论》
9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归纳为三点 ①挽救民族危亡②实行君主立宪 ③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95、维新思想的主要作用(概括为四个词)爱国、进步、启蒙、有利
96、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思想启蒙、思想解放
97、维新思想推动的社会变革是 戊戌变法运动
98、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 三民主义 99、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00、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二层含义是 推翻清王朝和满州贵州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101、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二个缺陷是 大汉族主义倾向、没有明确反帝 102、孙中山的民权主义的含义是
推翻帝制(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03、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平均地权”
104、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方法是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涨价归公 105、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缺陷是 没有彻底反封
106、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哪些愿望(三个)
争取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国家富强107、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用是
辛亥革命
108、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努力是(三个)1913反袁独裁的二次革命; 1915反袁复辟的护国运动; 1917反段祺瑞独裁的护法运动
109、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时间是 1924国民党一大
110、新三民主义中的最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 突出反帝(明确反帝)
111、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 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
112、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提出(三个新内容)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善工农生活 113、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指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1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是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方法、途径
115、新三民主义与国民大革命的关系指导思想 11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新三民主义
117、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1924国民党一大
11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是 1924-1927
1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2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21、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袁世凯尊孔复古。妄图复辟帝制 12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是 1915
123、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民主与科学
124、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指导思想(核心)
马克思主义
125、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的分界点是
五四运动
126、新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127、新文化运动的四个内容是 四“提倡”四“反对”
128、新文化运动中“旧道德”指的是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129、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作用是 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130、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是
新文化运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1、新文化运动对民族觉醒的作用是 促进民众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关心 13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是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133、新文化运动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是 白话文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
134、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是
对西方文化完全肯定,对传统文化完全否定 135、近代前期学西方的思潮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从学军事科技(“器物”)-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思想文化(民主科学)136、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贡献最大的是谁
李大钊
137、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三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38、五四时期各种思潮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 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外来思想、思想解放 139、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中脱颖而出根本上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科学性、革命性
14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理论指导
14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运动结合的结晶是
中国共产党产生
14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是(三个)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3、20世纪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四个)
①三民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是
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时期)14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46、毛泽东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三篇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7、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是 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148、毛泽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1945春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49、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 新民主革命理论
150、“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151、“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动力是
无产阶级(领导)
农民(主体,最可靠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联合)
部分大资产阶级(特殊条件下联合)152、“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最终前途是 社会主义
153、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文章有(列二篇)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54、建国前夕中共中央所在地是 河北平山 西柏坡
155、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体现在 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156、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有(四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社会主义时期的两类矛盾学说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理论
157、毛泽东体现建国后革命和建设探索成就的著作有(三个)
《论人民民主专权》、《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8、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三大内容 ①中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159、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是(三个)
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60、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最主要的社会影响是
解放思想
161、邓小平理论就是什么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62、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是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63、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4、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
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 16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6、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16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理论品质)是 解放思想
168、“三个代表”指的是共产党要代表 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9、“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0、1945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毛泽东思想 171、1997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邓小平理论 172、2002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3、毛泽东思想回答的问题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7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75、“三个代表”回答的问题是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176、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如何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社会
主义建设作了一些探索
17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指导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178、“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9、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180、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指 ①191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②1949~195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独立,推翻三座大山);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③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
1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两大历史飞跃分别在什么时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82、表明中国人民找到自已的革命道路的理论是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83、表明中国人民找到自已的建设道路的理论是
邓小平理论
必修三2
1、“双百方针”含义是 不同风格“百花齐放” 不同学派“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 1956
3、“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正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4、“双百方针”的目的是
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建国初我国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扫盲教育;工农识字教育
6、“文革”中教育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文盲、半文盲剧增
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现代化事业
7、“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哪一年 1977
8、为指明教育方向,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 “ 三个面向” 9、1995年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 “科教兴国”战略
10、我国教育实现的“两基”是指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 1964
12、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 1967
13、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是在哪一年 1970
14、袁隆平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是在哪一年 1973 15、1883后中国成功研究出每秒运算1亿次的 “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16、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方面的成就是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7、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政治因素是 新中国成立,美国敌视中国
18、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世界背景是 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19、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何时开始 二战末
20、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21、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是(四点)加强了国防;促进现代化建设;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2、人文主义起源于(地点)古希腊
23、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 智者运动
24、智者运动产生的政治因素是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5、智者运动产生的经济因素
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成长)
26、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
27、普罗塔戈拉的核心观点是 “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
28、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的人是 苏格拉底
29、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 30、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具有 知识、美德(道德)、理性
31、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是 “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32、自希腊智者运动之后欧州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文艺复兴
33、文艺复兴的起止时间是14-17世纪
34、文艺复兴是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是 人 人性
35、欧州第一部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 《十日谈》
36、《十日谈》的作者是 薄加丘
37、《十日谈》讽刺的是 教会腐败、虚伪,歌颂的是 自然的人性
38、文艺复兴高潮时期代表莎士比亚
39、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 40、中纪纪宗教神学观点有哪些(列四项)神为中心;神权束缚;等级观念;来世观念;禁欲主义(体现蒙昧主义、神秘主义)
4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观点有哪些(列四项)
人为中心;个性解放;平等观念;现世观念;追求幸福、财富、享乐(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
42、宗教改革的时间是 16、17世纪(1517年)
43、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是 打破天主教权威(精神独裁);理性和思想自由
44、宗教改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罗马天主教会的反动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5、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教皇的搜括(1517年出售“赎罪劵”)
46、宗教改革发端于哪个国家
德
47、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是马丁 路德
48、德国宗教改革的矛头指向 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49、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是 因信称义(即信仰得救)50、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用资产阶级神学取代封建天主教神学(或: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51、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打破天主教权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52、启蒙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7-18世纪
53、启蒙运动兴起于哪个国家、高潮在哪个国家 英
法
54、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是
理性
55、启蒙运动的经济、政治、科学条件分别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与封建制度(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宗教神权、等级制度)的予盾。
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力学)
56、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二个主张 自然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专制”
57、孟德斯鸠提出的学说是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58、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确立影响最大的人是 孟德斯鸠
59、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是人生而自由、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说
60、对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直接影响的人是 卢梭
61、德国的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应当 “思想自由”
62、浪漫主义的创始人是 卢梭
63、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哪些新内涵 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宽容心态 64、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是 相互促进
65、近代自然科学的的奠基人是 伽利略
66、伽俐略开创的认识自然的方法是实验 67、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是站在哪三个“巨人的肩膀上”
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 68、牛顿运动三定律是指 惯性、加速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9、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包括哪些定律 运动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70、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于哪个世纪
17世纪(1687)
7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标志是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7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找到的行星是 海王星
73、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地位是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
74、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指的是
对自然界的现象做了系统的、合理..的解释,使科学摆脱神学束缚
75、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 量子理论、相对论
76、提出量子理论的德国科学家是 普朗克
77、量子理论产生于哪一年1900
78、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是谁 爱因斯坦
79、量子理论使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 80、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产生于哪一年 1905 81、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如何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指出时间、空间的可变性(时空的本质属性)82、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产生于哪一年 1916
83、奠定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的是什么原理
质量能量转化原理 84、20世纪初产生的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指的是 相对论
85、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否定;发展、概括(牛顿力学体系是低速状态下的特例)
86、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分歧是 谁创造万物 87、科学与宗教分歧的根源是 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认识有限 88、达尔文进化论创立的时间是 19世纪中(1859)
89、达尔文进化论创立的标志是 《物种起源》发表
90、进化论基本观点(核心观点)是 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91、赫胥黎对进化论的贡献是 促进 进化论的传播
92、进化论“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指的是 推翻了神创说,动摇了宗教 神学的根基
93、人类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 工业革命
94、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什么被称为“万能原动机”
应用广泛,用于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95、工厂大量出现的动力因素是 蒸汽机的产生
96、在电的发明和使用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爱迪生
97、交通运输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动力机是 内燃机
98、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99、1946年第一电子计算机产生于哪国 美国 100、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信息时代
101、网络技术带来的挑战有
信息泛滥、有害信息腐蚀青少年、网络犯罪、一些青少年沉溺网络影响健康和学习102、工业革命影响下的19世纪两大文**流是
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03、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什么时候 19世纪初(头30年)
104、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分别是
经济:工业革命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欧洲民族、民主运动 105、浪漫主义盛行反映了人们的哪种情绪 对“理性社会”感到失望;对现实强烈不满
106、浪漫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英 拜伦《唐璜》
107、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什么时候 19世纪中期
108、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经济、政治背景是
经济:工业革命完成
政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社会矛盾尖锐 ;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109、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110、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111、印象派绘画产生于什么时候 19世纪中期
112、印象派绘画受科学(光学)影响的艺术特色是 追求光色效果
113、后期印象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是荷兰画家凡〃高,其代表作是《向日葵》
114、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
以主观并置重叠的绘画风格叫 立体派 115、立体派绘画产生于 20世纪 116、立体派绘画产生的背景是 心理压力和科技发展(支离破碎感)117、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是西班牙的毕加索,其代表作是《格尔尼卡》 118、德国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 承前启后(把古典音乐推向高峰;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先河)
119、影响贝多芬的时代因素是 启蒙运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20、贝多芬充满着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时代精神的代表作品是(两部)
《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121、贝多芬以英雄为主题的交响曲是《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122、贝多芬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交响曲是 《第六(田园)交响曲》
123、音乐史上最早加入合唱的作品是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音乐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杰作)
124、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发展
125、电影产生的时间是1895年,发明者是(法)卢米埃尔兄弟
126、电影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两个过程 默片时代、有声时代
127、电视产生于何时 1926 128、1931年美兹沃尔金研制出 电子显像管
第三篇:历史必修第二册
时间检索-2
——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农业革命”使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的历史性飞跃,世界上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中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早期呈点状分布的独立文明群落,逐渐发展为五个较大范围的文明区域: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流域。
世界上五大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海岸、沙漠的阻隔,加上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是个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各文明区域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
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的普及产生了重大影响。);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
1492年:哥伦布驶抵巴哈马群岛时,哥伦布立即签署文件,宣布该岛为西班牙所有,船队所到的其他地区亦然
15世纪:(十五世纪以前,西欧各国主要通过传统的地中海上路到东方去。)15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这条商路;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开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晚期,通过圈地运动,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发展起来,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成为自由的雇佣商人。
16世纪:初期,英国的呢绒商兼工厂主温奇科姆把1000名梳毛工、纺工和织工集合在一个工厂内生产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了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随着社会经济交换活动的增加,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已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建立起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帝国;16世纪后期,尼德兰普遍兴起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斗争。1581年,摆脱了西班牙统治的尼德兰北部七省成立“联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1588年:随着“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商业资本主义发达的荷兰起而代之;1600年,荷兰商船多达一万多艘,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间的贸易;末期,英国开始参与殖民掠夺;末期,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航海业和国际贸易发达繁荣荷兰逐步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
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费吉尼亚。
1613年:英国商人在印度设立商站,逐渐向印度内地渗透
1622年:亨利.哈得逊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聘,希望找到一条“西北路线”进入远东与中国通商。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指向荷兰。
1652年:矛盾激化的英荷之间爆发战争,三次英荷战争之后,荷兰不但丧失了海上霸权的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
【后续——17世纪: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批海外贸易垄断组织,把持通商要道,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知识界殖民贸易牛耳;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商业迅速发展,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上半叶,英国海外扩张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另外,英国还在北爱尔兰进行拓殖活动;中期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对荷兰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法国在17世纪插足印度,同时向美洲和非洲扩张;下半叶,英、法之间在北美和印度的矛盾渐趋尖锐。(17世纪时,每个黑奴在非洲的离岸价是25英镑,而在美洲,每个黑奴可售150英镑,利润高达好几倍。)】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放出多根线的纺纱机,他将其命名的珍妮机,珍妮机的出现使纺织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
1763年: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英国获得“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巴黎和约》,英国不仅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还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769年:韦奇伍德开办的制陶工厂中,对工人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
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了,并且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的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1757年——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十亿英镑。
1798年: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机器零部件规格一致,可相互替换)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涉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的开展起来。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1835年:英国已有1262家棉纺织厂,1871年,议会调查的254万工人中有201万人说自己在工厂中工作。1842年:英国颁布《矿井法》。
1844年:英国颁布《工厂法》。
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
1847年:英国颁布《十小时工作日法案》。
1848年:英国颁布《公共卫生法》,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49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子八万英镑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览厅“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
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程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亨利.帕默斯顿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发动中英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为后来的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_—|||)
19世纪60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870年:起初,爱迪生开始研制电灯,十余年中,与助手试验了1600种不同的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终于发明了钨丝灯泡。
1889年:美国召集了第一次泛美会议,成立了“泛美同盟”。
1890年:电器产品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898年:4月,美国发动了美西战争,夺得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
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1900年:7月3日又重申“公平交易”原则,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巨型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能够)
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
1907年:德国23.3万多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电动机之首,占动力总数的30.6%。
20世纪20年代:美国依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实力,大规模的扩大生产,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经济一片繁荣。
1928年:美国的生产总量已超过整个欧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但是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导致无序竞争,是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过度的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也在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终于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1929年:(这一年胡佛入主白宫,政治危机前美国经济繁荣的顶峰。)10月,当美国人还陶醉在繁荣的美梦时,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一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美国本土爆发;10月24日,纽
约证券交易所出现了疯狂的股票抛售风;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跌风再起,导致市场崩溃。
1930年: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最终,胡佛顽固奉行的自由放任的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了“沟底”。
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这一年也是总统大选年,为了赢得连任,胡佛不得不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胡佛依然实行统货紧缩政策,消减政府来治,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在总统大选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由于工业、农业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在一起,经济危机不断深化,还蔓延到其殖民地和附属国,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值损失总额达到740亿美元,超过192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签署来执行该法。
1934年:资本主义国家有240多万人死于饥饿。【这场经济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永久繁荣”的美梦破灭了,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美国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美国人期待“救星”的出现,】
1935年:美国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美国《社会保险法》通过,政府规定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1935—1937年:证券价格出现上涨高潮;1937年,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1937—1938年:美国经济再次衰退,1938年的头几个月里,美国→增加了400万失业者,许多美国人只得再次从垃圾堆里找寻食物。
1938年:美国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小时40没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还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
1939年:美国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纪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业收入增加;美国,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价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没有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其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70年代以来,随着“滞涨”问题的出现,新的经济发展调控模式也逐渐产生。
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风靡美国,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避免经济危机的关键在于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困境。1979年:4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失业率达到10.8%,失业人口数达到1200万,面对严重的“滞涨”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她放弃凯恩斯主义,该行货币主义政策,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法国也开始了私有化浪潮。
1982年:里根上台后,在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但是,里根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
1993—1995年: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在逐年走低,这一特点是以前未出现过的
第四篇:历史必修一
1.I can't remember _____________ made the teacher give Mary the permission to leave the class earlier.A.that it was what B.what it was that C.what was it that D.that was it what
2.He let out an ______________ cry, “we've won!”
A.excited B.exciting C.excite D.excites
3.-Is football John's favourite sport?
--Yes.__________ football, baseball is his greatest love.A.Near to B.Except C.Beside D.Next to
4.Do you think regular exercise ___________ good health?
A.benefit from B.reach for C.make for D.go for
5.Have you applied ___________ Mr Black _____________ the post? It's worth a try.A.for;to B.with;for C.with;about D.to;for
6._______ the loud noise going on in the workshop, I can hardly __________ on my lessons.A.As;put B.As;concentrate C.With;rely D.With;concentrate
7._________, I've never seen anyone who's as capable as Kate.A.As long as I have travelled B.Now that I have travelled so much
C.As I have travelled much D.Much as I have travelled
8.The big fire lasted as long as 24 hours ______________ it was brought under control.A.after B.before C.since D.while
9.The discovery of new evidence led to ______________.A.the thief having been caught B.the thief to be caught
C.catch the thief D.the thief being caught
10.-Would you have helped her had it been possible?
--Yes, but I __________ busy with my work.A.was B.had been C.have been D.am
11.___________ on the small island, the tower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sea water?
A.Being lain B.Lain C.Being located D.Located
12.In this workshop, the output of July was three times _____________ of January.A.that B.this C.one D.it
13.-Well, where did you spend your night that day?
--At __________.A.where it is called Grand Hotel B.what is called Grand Hotel
C.which is called Grand Hotel D.that is called Grand Hotel
14.The thief was brought in, his hands ____________ behind his back.A.tying B.tied C.being tied D.having tied
15.The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took the old sailor nine months, __________ the sailing time was 226 days.A.of which B.during which C.from which D.for which
16.She stood on a brick to make herself ___________ a bit taller.A.looking B.looked C.to look D.look
17.Did your speech ______________ the audience?
A.get through to B.get across to C.get through D.get across
18.A Du's unique voice ___________ especially to young people.A.attracts B.draws C.catches D.appeals
19.The old woman stood still with her eyes ____________ the picture.A.fixing in B.fixing on C.fixed in D.fixed upon 20.I feel it is you who ___________ for the accident.A.is to blame B.is to be blamed C.are to blame D.are to be blamed 21.-Have you seen the film?--Yes.I __________ it three times when I was in Tokyo.A.saw B.had seen C.have seen D.was seeing 22.The thief was caught ___________ his hand into the pocket of a passenger.A.to put B.to be putting C.putting D.put 23.So many students __________ for the traffic jam, the exam had to be put off.A.were late B.been late C.has been late D.being late 24.Seeing her father come back, ______________.A.tears ran down her cheeks B.Her tears ran out C.she burst into tears D.She burst into crying 25.Columbus is known for the great discovery _____________ a new land-America.A.making up B.making into C.make from D.made of 26.This photo was taken __________ stands the Eiffel Tower.A.in which B.in the place which C.where D.which 27.With his money __________, he couldn't go home.A.leaving B.missed C.run out D.running out 28.It's __________ great fun to talk with you.A.a B.the C./ D.an 29.__________ I admit that she has shortcomings, I still like her.A.When B.As C.While D.Once
30.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__________ big changes in the way we work.A.about B.out C.up D.back
31.New technology is being __________ almost every industrial process.A.applied for B.applied in C.applied of D.applied to
32.-Who's the man talking to our teacher?
--A professor __________ a visit to our school.A.pays B.is paying C.has paid D.paying
33.Our bodies are strengthened by taking exercise.__________, our minds are developed by learning.A.Probably B.Likely C.Similarly D.Generally
34.I _________ some English when I was working in a foreign bank.A.picked out B.picked up C.picked from D.picked at
35.I'm sure all will go well as _________.A.being planned B.to be planned C.planning D.planned
36.-Are you afraid of rats?--__________.A.Yes, but not a bit B.No, not a little
C.Yes, never D.No, not in the least
37.I think the English song is _________ worth _________ again.A.very;listening to B.very;listening C.well;listening to D.well;listening
38.The students carrying books come in first, ___________?
A.don't you B.don't they C.will they D.will you
39.___________ and we will complete the task sent to us.A.Another hour B.An hour later C.After an hour D.In an hour 40.My watch __________ five minutes a day, so I have to set it back.A.wins B.gets C.loses D.gains 答案:BADCD DDBDA DABBA DBDDC ACDCD CDCCA DDCBD DCDAD
第五篇:历史必修1期末试卷
2005—2006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人民版历史试卷(必修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西周时诸侯国的国君相对于周王来说应是 B
A.大宗B.小宗C.关系是相对的D.不确定
2.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3.清设军机处弊端多多,稍可称赞的是C
A.军机大臣无法弄权
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进行裁决 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负担
4.促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因素包括 D
①自然地理环境②城邦制度③商业与贸易的繁荣建设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古代雅典城邦的公民由男性构成,准确地说是C
A.全体成年男性国民B.所有男性
C.有公民身份并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D.男性贵族
6.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C
A.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C.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B.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④制度
7.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英国议会发生的变化是 B
A.革命前议会拥有行政权,革命后议会拥有立法权
B.革命前议会受国王的控制,革命后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
C.革命前议会和国王共同执政,革命后议会单独执政
D.革命前议会为国王服务,革命后议会为首相服务
8.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对这句话的正确解读是D
A.要改造人的思想,使人更加高尚以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B.要始终对政府持不信任的态度,因此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政府
C.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要让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同时需要被人民监督的政府管理人民
9.19世纪中期美国内战被称为“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主要是指国家统一于B
A.一个政府B.联邦宪法C.两党政治D.三权分立的政体
10.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多次斗争后确立共和制的国家是B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11.关于19世纪后期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
A.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经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B.议会的权力与英国的相当 D.皇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2.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3.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4.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C.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抗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15.义和团运动开始于
A.反专制B.反割地赔款C.反洋教D.反八国联军
16.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最主要的理由应该是
A.推翻了帝制B.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当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
A.建立了民国B.否定了封建专制C.确立了民主政治D.结束了清的统治
18.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民主B.科学C.解放思想D.爱国
19.第一次较为完整的、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献是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劳动者》D.《马克思主义》
20.导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落后与贫困②专制③战争④没有开展工业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1.下列各项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22.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基本原因是
A.政治目标一致B.利益趋同C.国际形势的变化D.共产党的领导
23.抗日战争胜利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
A.美苏直接参战B.共产党的领导C.中国军人的献身精神
D.全民抗战
24.关于1949年的中国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D.国共和谈,讨论建立联合政府
25.下列关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建立之初具有中国历史上最广泛的代表性B.其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C.反右派斗争后人大制度建设趋于停顿D.“文革”期间其制度名存实亡
26.我国现今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区域共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27.在现今中国,公民因政府部门的怠惰、错误造成公民个人损失的,可以依照法律起诉政府相关部门,其依据主要是
①《行政诉讼法》②《刑事诉讼法》③《行政复议法》④《民事诉讼法》
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8.毛泽东与蒋介石对海峡两岸关系认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A.互相承认对方的合法性B.都主张两岸和平相处
C.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D.都主张两党共同执政
29.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崛起诸因素中不包括 ...
A.西方国家的扶植B.民主化改革C.重视科技教育D.主动改善对华关系
30.1990年德国统一采取的方式是
A.联邦德国以战争方式消灭民主德国B.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C.民主德国以战争方式消灭联邦德国
二、非选择题:根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第31、32题各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31.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构成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特点。简要概括汉武帝、宋太祖执政时这一矛盾的基本表现及解决矛盾的措施。中国古代中央当局解决这一矛盾基本的策略是什么?分析这一基本策略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利与弊。
32.阅读教材上关于古代雅典公民大会的两则材料: D.联邦德国并入民主德国
材料一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其中10次“主要会议”有一项固定议题:审查在任公职人员的表现,就其去留问题进行表决。
材料二(发言人在公民大会上)不能就同一问题发言两次,说话不能模棱两可,不能诽谤、谩骂他人或讲下流话,不能打断他人讲话,不能攻击会议主席,必须上台发言,等等。
请回答:材料一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用简明扼要的词语解读材料二。(举例:“发言人不能一次提出两个问题或讨论两件无关联的事”可解读为“发言人只能就一个主题发言”。)用
一、两句话写出你自己对现今会议发言的感受。(注:同学们,你的感受会很多,但请你用心写一句可能成为经典的话语;请老师们将同学们最经典的词句记录下来,一是作为同学们对老师的告诫,二是在方便的时候转告校长,三是上传给命题人。)
3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有关史实,选用适当角度评述这种观点。
三、选做题:请根据学校的要求或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第34、35题各15分,第36题20分,共50分。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到形成多级化趋势的演变。概述其基本过程和原因。
35.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列举这一时期外交成功的三个重大事件,简要分析这一时期外交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36.阅读三则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材料二孙中山在1903年《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中说:“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材料三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改组问题》中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请回答:孙中山在上述三则材料中分别表达了什么思想?在当今的中国为背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就“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提几条建议。
参考答案(评分要求)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BACDC6—10 CBDBB11—15 ACCBC16—20 ABDBB21—25 DBDAB 26—30 BBCDB
二、必答题:第31、32题各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31、表现及措施:西汉武帝时,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武帝的措施主要是在各地设刺史和实行推恩令;宋太祖执政初期,国家经过长时间的藩镇割据局面,宋太祖的措施主要是皇帝直接控制军权,派文臣做地方官,地方财赋的大部分交给中央。(6分)策略:强干弱枝,加强皇权。(2分)利与弊:利的方面主要在于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不利的方面主要在中央权力过度集中,由此助长专制腐败,地方权力过度削弱也不利于地方的发展。(4分)
32、信息:会议多,主要审查公职人员,公职人员要多次接受公民大会的审查;(3分)解读:发言人不能重复发言内容,讲话要明确,注意尊重他人,要文明、庄重;(意思接近即可给分,5分)感受:请老师们灵活处理,只要写就必须给分。(4分)
33、本命题只有一个主题:如何评价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要求也只有一个:史论结合。阅卷老师以包容的、开放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回答至关重要。大体要求如下:
标题:1--2分,无标题该项0分;
观点:是否明确0--2分,是否独特0--2分;
史实:有无史实0—3分,所举史实能较好的说明观点0—3分;
文字表达2—4分。
三、选做题:第34、35题各15分,第36题20分,共50分。
34、过程:“二战”结束,杜鲁门主义,美苏合作结束,“冷战”开始,形成美苏两国称霸世界的格局,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对峙,间或发生朝鲜和越南等
局部战争;西欧重新崛起(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振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9分)原因:“二战”后美国独大,苏联不甘示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两极对峙对世界和平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各国经济和实力的增长,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6分)
35、三个事件: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4分)原因: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赢得以亚非拉国家为主的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许多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难以解决,美国霸权地位开始受到挑战,联合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日等西方国家开始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领导人采取了务实的外交政策。(11分)
36、思想:材料一:学习西方,维新;材料二:推翻满清,实行共和;材料三:学习俄国。(5分,材料一写“人地”等记1分)
建议:3条或以上,即每一条建议的满分为5分;
5分的分配:建议本身2分,合理性2分,表达1分;
没有“将当今的中国作为背景”者,属跑题,该题或该项记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