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北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时间:2019-05-14 22:1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河北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河北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第一篇:2018河北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设计是试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试讲离不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对教学设计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学设计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2.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自觉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能力。3.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4.学会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铸就人生辉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难点】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情境导入

一位中学教师问一个尖子学生,有什么人生目标。中学生这样回答:我读好书、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

有多少人超越这种生命的简单循环呢? 其实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师趁机导入本课。环节二:新课讲授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探究: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材料: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辞世前,他并没有将林场留给家人,而是无偿上缴给国家。

问题探究:杨善洲的事迹启发我们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派代表陈述探究结论。教师总结: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没有劳动和奉献就无所谓实现人的价值。无论是物的价值还是人的价值,都是在人的劳动中创造的。可以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之一。人不能只为自己劳动,更要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探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朱光亚呼吁大家回国,“我们都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20多年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他庆幸自己当年选择回国,使他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

材料二:朱光亚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40多年来,他为中国特色核武器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问题探究

(1)朱光亚是成功者,但仅靠他个人的奋斗能成功吗?为什么?(2)朱光亚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最后讲解:

朱光亚的成功不能仅靠他个人的奋斗,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朱光亚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说明了要在个人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探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材料: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用脚弹琴是艰难的,他不断摸索练习,每天锻炼不少于7小时,脚指头经常磨破、红肿、抽筋,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世界。他说,“我深信,你们做到的事情我也做得到,你们做不到的,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我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现在演奏方面算是一般般吧,创作上正在学习,制作也学了一点儿。”

问题探究:刘伟的成功,主观上具备了哪些条件?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状态。没有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就无法克服困难,当然也无法实现人生价值。(2)实现人生价值要努力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才能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是指引人前进的航标器,失去了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就会迷失自我,甚至走上歧途。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小组竞赛

学生分小组比赛做题,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对。练习题:

1.“只有在突破自我关切的瓶颈,进而关切全人类的福祉时,人生才算真正开始。”马丁·路德·金的这句话表明()。

A.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B.高尚的人生是忽视个人小我而成全他人的人生 C.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D.奉献社会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世博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世博、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3.没有一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一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老年巴金就不会写下巨著《随想录》。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这启示我们()。

A.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支撑 C.能力卓越的人,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D.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

4.传说中的“愚公移山”、历史上的“卧薪尝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典故和格言,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

A.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

B.坚持“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D.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今天的知识: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作业:习总书记在关于中国梦的阐释中曾经这样说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有每个人都心存梦想并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怎样才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呢?大家思考一下,下节课一起交流。

五、板书设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第二篇: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课稿

学号:2015000394

《生活与哲学》4.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课稿

课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班级:2015级思政行知班 姓名:常思敏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讲课稿

【导入新课】

教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价值以及价值观对我们的导向作用,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价值相关的内容——人生价值。提起人生,我们总是不免的开始展望未来,而展望未来时,我们又会开始设想,到未来的某一时刻,我当初的“理想”是否实现了,那有没有同学想和我们分享一下,未来你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又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讲授新课】

学生讨论,书写板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师:刚刚同学们都讲述了自己的理想,老师也看出各位同学都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规划的,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深入学习,我们应当如何创造与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理想。

教师:我们都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关于人生价值,我们不仅要明确它的含义,还应该清楚它究竟从何而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则短片,一起走进视频里的主人公,看看他的人生价值从何而来。

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板书:价值创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时间关系,视频我们就看到这里,各位同学对视频里的主人公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黄旭华!

学生: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

学生:他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学生:他还被评选为社会道德模范。

教师:看来各位同学对黄旭华的了解还真是不少。那关于黄旭华,老师还有这样几个问题不是太清楚,想请各位同学帮帮老师,第一个:黄旭华是否实现了人生价值?

学生:实现了!

教师: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一样。那黄旭华的人生价值是从何而来的呢? 是父母给的? 是命中注定的? 是自封的?

是国家、集体授予的? 是用金钱换来的? 学生:都不是!

教师:既然都不是,那他的人生价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则材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究黄旭华的人生是从何而来的。

教师:老师总结一下各位同学的看法,各位同学所说的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热爱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为了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等等,我们可以总结为劳动与奉献,也就是说,黄旭华的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与实现的,对不对啊?

学生:是的!

教师:那为什么说我们的人生价值可以在劳动中被创造出来呢? 学生:因为我们劳动之后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教师:如果我们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可以生产出来五个、十个面包,而我们自己只需要一个面包,那么余下的面包将去往何处呢? 学生:卖掉!学生:送人!

学生:谁需要给谁!

教师:同学们有很多想法,老师总结,无论我们选择了那种方法,最终都做到了既满足自身需求,有满足了他人的需要。教师:我们努力生产是为了生活水平更高,清洁工人的劳动为我们提供了干净美好的环境,医生护士的劳动保障我们的健康等等,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使我们更好的生存。而我们又通过劳动证明了自己,也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身上得长处与不足,查漏补缺,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我们说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个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教师:请各位同学结合刚才分析的内容思考:为什么“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学生:因为通过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又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证明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教师:那其他的同学也赞成这位同学的看法么? 学生:赞成!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劳动的理解很深刻。而我们通过分析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积极投身于为人们服务的实践。

教师:我们常说,劳动者是最美的人,也是最光荣的人,在我们的身边,劳动和奉献着的人也是随处可见的。灾难来临时,是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安全。生病时,是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健康。他们,也在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清晨,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清洁的环境。我们也许不能像黄旭华院士那样研制出核潜艇,也不会像武警官兵一样奋斗在前线,但是职业不分高低,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勤勤恳恳的工作,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我们也能在平淡的生活中体会到劳动和奉献带我们的充实与幸福。

教师: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从价值的创造角度来学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最后,请各位同学预习教材第104——105页内容,思考并回答核潜艇的成功研制究竟是黄旭华一个人的功劳还是整个团队合作结果,我们下节课共同分享与探讨。

下课!

第三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2)理解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3)运用

○例举生活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社会性,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抛开社会和他人的纯粹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因此,把自己放在社会中,放在集体中,放在和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2)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别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别总在黑暗中顾影自怜,唉声叹气,走出自我,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对命运说不,勇于向命运挑战,奋起冲击生命的制高点,同样能够与那些有条件的人一起搏击长空,铸就人生辉煌。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前面课程的内容基础上解决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节课的前面两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是价值、价值观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并且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释:第一,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第二,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之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问题顺理成章就提了出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本节课共分为三大块内容。

第一大块内容,在劳动中创造和奉献价值。这一块内容的逻辑顺序是: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人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努力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

第二大块内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一块内容的逻辑顺序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三大块内容,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一块内容的逻辑顺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三、教学教法分析

讲解法:讲解书本的重点难点内容,对书本所牵涉的一些关键性名词进行讲释。

探究讨论法:学生讨论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老师适时引导、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

2.价值观有什么导向作用?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

新课讲解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价值。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3.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1)人的生存条件由社会提供。(2)人的发展条件由社会提供。

(3)人的享受条件由社会提供。(4)人的工作条件由社会提供。

(5)人创造价值的条件由社会提供。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三、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课堂小结

课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在劳动中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3.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1)人的生存条件由社会提供。(2)人的发展条件由社会提供。

(3)人的享受条件由社会提供。(4)人的工作条件由社会提供。

(5)人创造价值的条件由社会提供。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2.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课堂作业

一、选择题

1.“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可能永存。”这句话表明()

A.人只能对社会作贡献,而不能有索取B.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D.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2.“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③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简答题

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怎样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成功?

第四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温故知新

1.人的价值在哪里?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如何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评价一个的价值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4.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猜一猜:【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人物介绍: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过渡:屠呦呦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呢?

材料一:屠呦呦作为中国一位普通的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美好时光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通过她和同伴的辛勤研究,历经艰辛,青蒿素这种抗生素出世,挽救了非洲几百万疟疾患者,被称为“中国神药”,被问及获奖感言时,她说研究的时候没想过要得什么奖,这是祖国交代的任务,就努力去做好它。

问题:材料说明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提示: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谈一谈:作为中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可以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比如: 可以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尽管时间不长;

可以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尽管非常简单; 可以为灾区捐一次款,尽管不是很多; 可以帮同学一次忙,尽管事情不大;

在我们身边,劳动和奉献着的人随处可见。(如清洁工等)材料二:屠呦呦强调,抗生素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国一项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她说对于这个贡献,除了她,还有很多人应该被记住!

问题:如果没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科研设备,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

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应该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辨析】:有人认为: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提示: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并不否认追求个性的发展,但表现为对他人,社会的独特贡献。材料三:提取青蒿素的实验过程漫长而复杂。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甚至勇敢地在自己身上首先进行实验。

问题:经过190次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我们只有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成功。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课堂小结:(略)

课堂提升:如何创造并实现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练一练

判断并说明理由:

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对)2.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不一定没有真正的幸福。(错)

3.人生的价值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也可以在自我感悟和升华中实现。(错)

4.只要个人努力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错)小试牛刀:

1、爱迪生一生的科学发明共有2000多项,不少发明是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才取得的。他说:“什么是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C) A.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 B.必须提高个人的科学素质  C.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 D.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2、有人提出“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C)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④只要埋头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国家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体现了:(D)

 A.人生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 B.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他在精神方面 

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 C.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才能  D.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4、下列对人生价值认识不正确的是(D)

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 B.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实践

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D.人生价值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5、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A)

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 B、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C、一定的人际关系  D、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

6、实现人生价值必要的主观条件不包括(B)  A 个人素质 B 社会道德水平C爱岗敬业,发挥聪明才智 D 顽强的奋斗精神

第五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井大附中

廖荣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3、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并运用这一道理分析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自觉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思想觉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人的价值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情景探究法、投影、学案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经典视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引入有关人生价值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进而引入新课:一起探讨人生价值的问题。

【讲授新课】

老师:(展示图片:住房药品等)请说出下列事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 都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老师引导: 因此它们是有价值的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属于客观范畴)从价值的哲学含义进而分析得出事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是价值的两个构成方面。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一):人的价值和是物的价值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呢?

讨论:姚明的价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讨论回答:

2、人生的价值的内容: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既然人生价值包括贡献与索取两个方面内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人的价值呢? 请学生结合事例神七三位航天员(思考与探究二): 在学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得出: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进行价值评价是在一定的标准基础上进行的,而进行价值评价的标准就是:价值观。引导出第二标题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属于主观范畴)请学生联系前知:价值观与社会意识有什么关系?

价值观与社会存在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价值观属于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唐诗:“观祈雨(唐.李约)

桑 条 无 叶 土 生 烟,箫 管 迎 龙 水 庙 前。朱 门 几 处 看 歌 舞,犹 恐 春 阴 咽 管 弦。”

农民和有钱人对天旱无雨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分析基础上老师归纳: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请学生再来分析一则材料:“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伊利、蒙牛、光明等纷纷被检查出了三聚氰胺,这些国家免检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生产令人痛心的“毒奶粉”,作出危害人民健康的事,最终也危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学生讨论:三鹿奶粉由“国家免检产品”变成令人痛心的“毒奶粉”,从中得到什么哲学启示?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错误的价值观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请学生结合两个典型人物(徐本禹和文强)的事例(思考与探究三):

第一种人永远活在别人的心中,第二种人活在别人的谴责中。为什么他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学生生讨论得出: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并请学生围绕“趁年轻,我们应该„„”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学生热烈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来交流发言。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时作出人生价值观的正面引导。肯定学生的树立的目标,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并强调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当前的实际行为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课堂小结:

(一)人生价值

1、价值的含义: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2、人的价值的内容:贡献与索取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下载2018河北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河北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2、......

    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4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种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2、能力目标:通......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学习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创......

    4.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种实现价值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2、能力目......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_说课稿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章丘七中 王兵 各位评委大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哲学......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_说课稿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是必修3《文化......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优秀范文5篇)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人物事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通过精心设置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