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学生公寓文化品牌 构筑莘莘学子温馨家园
2013年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
2013年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申报材料
打造学生公寓文化品牌 构筑莘莘学子温馨家园
——湖南城市学院“One Home,One Dream”主题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之路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
打造学生公寓文化品牌 构筑莘莘学子温馨家园
--湖南城市学院“One Home,One Dream”主题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上个世纪末有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了校园文化这一领域,开始从过去单一的倚重课堂教学灌输模式转向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熏陶并举,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教育部已连续7年开展评选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在我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我校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我们选择了学生公寓这一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课堂重要平台,作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广大学生的生活乐园、精神家园和学校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自2009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学生公寓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改进学生公寓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公寓服务质量,开启了以“One Home,One Dream,同一个家园,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之路。明确提出了将学生公寓作为学校的重点服务窗口,把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作为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点,突出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建设,树立“温馨的物质文化、健全的制度文化、文明的行为文化和高雅的精神文化”的学生公寓文化品牌。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一)工作目标:
以“One Home,One Dream,同一个家园,同一个梦想”为主题贯穿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全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宗旨,牢固树立“环境塑造人,制度管理人,服务感动人,文化熏陶人,精神鼓舞人”的管理服务理念。
最高目标:努力把我校学生公寓文化打造成为具有鲜明湖南城市学院特色、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
基本目标:
(1)通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觉遵守
学生公寓各项规章制度,寝室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相处;
(2)通过参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亲身体验,增强广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真正懂得“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的情感体验;
(3)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学校推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阵地;
(4)把我校学生公寓建设成为“居住环境优美舒适、管理制度充满人文关怀、学生行为举止文明礼貌谦让、师生员工精神朝气蓬勃”的生活乐园、精神家园和人才培养基地。
(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思路:
总体思路:方案高端设计,组织实施严密,注重硬件建设,强化服务质量 内容贴近生活,形式丰富多彩,参与广泛众多,影响深远流长 具体思路:
1.方案高端设计,在全校师生中有奖征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方案,邀请有关专家论证设计方案可行性、科学性,力求方案娱乐性强、参与面广、内容健康时尚,充分展现我校大学生公寓生活风采。
2.组织实施严密,成立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组织发动工作。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学生处、校团委、二级学院学工书记组成,由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注重硬件建设,物质文化是其它文化建设的基础,切实加强学生公寓的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广大学生住宿条件和住宿环境。
4.强化服务质量,加大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员工和学生会宿管部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
5.内容贴近生活,所开展的项目力求贴近我校大学生在学生公寓内的日常生活、精神活动和情感体验。
6.形式丰富多彩,方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注重吸取和融进当今大学生喜爱的时尚元素和湖湘文化及益阳地方文化特色。征集楼栋命名和楼栋主题对联,建设学生公寓文化走廊,出版学生公寓文化报,开展新生寝室设计大赛,举办学生公寓文化节等。
7.参与广泛众多,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向学生公寓全体住宿学生,动员所有寝室及成员积极参与,唱响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温馨家园--幸福共同创造”主旋律。
8.影响深远流长,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既要创新,又要继承。力求开展精品项目、举办
品牌节目,让公寓生活成为广大学生幸福、美好、温馨、浪漫的永远回忆与纪念。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启动创建阶段。
(1)广泛发动宣传。通过举办学生公寓文化讲座、召开学生公寓文化主题班会、开通学生公寓文化微博等形式广泛宣传学校开展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物质文化建设。一是美化学生公寓园区,建设花园式学生公寓,做好园区内绿化工作,补栽补种,及时修剪;二是对楼道污损进行“补装”,新生寝室在新生入住前进行统一粉刷,家居、水电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园区内添置晾衣架;三是设立学生会宿管部办公室和会议室及培训室;四开展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以新校区学生公寓1、2、4、5栋为试点,积极申报省级标准化公寓;
(3)加强学生公寓制度文化建设。制订或修订原则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制订或修订《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分配管理办法》、《湖南城市学院维修服务工作制度》、《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应急处理预案》、《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员工工作职责》《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门卫与保洁工作制度》、、《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寒暑假管理制度》、《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仓库管理办法》、《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公寓文明监督实施办法》等制度;
(4)举行2009级新生寝室设计大赛,提高学生寝室文化品味。大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组织奖等;
(5)初步开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提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层次,申报省教育厅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2.第二阶段: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提升拓展阶段
(1)进一步提升学生公寓物质文化建设的层次和质量。一是启动新校区标准化学生公寓园区建设工程,建设花园式学生公寓,“雅馨苑”园区申报省级标准化学生公寓园区评选;二是启动热水及直饮水进学生公寓工程。引资建设空气源热水系统,热水进学生寝室,彻底解决学生“洗澡难”的问题,直饮水进到楼层,彻底解决学生“喝水难”的问题;
(2)进一步提升学生公寓园区内的文化品味。根据所在园区学生分布特点、遵循“品学兼修,知行统一”校训和建设“温馨家园”主题将新校区学生公寓分为“德馨苑”、“雅馨苑”和“艺馨苑”三个区并立牌标识,各个园区主题对联分别为“学以成才才报国,悟
以养德德修身”(男生,管理、工程科类学生居住区)、“园美鸟语伴栋梁,室雅花香兴城院”(女生居住区)、“棋琴书画展才艺,经史子集承国脉”(男生,音乐、美术、文学科类居住学生);
(3)开展与学生心灵对话,构筑学生公寓精神家园,举办“温馨家园〃有你有我”心灵鸡汤沙龙,策划出版学生公寓内部刊物《梓园报》;
(4)举办2010级和2011级新生寝室设计大赛,更加注重寝室成员学习氛围的营造和高尚文化品味的提升。总结历届大赛经验,大胆创新。一是提交纸质寝室设计方案和PPT电子设计稿件;二是增加学生公寓手抄报大赛、学生公寓生活DIY作品大赛等项目;三是增设最佳解说奖、最佳设计奖等奖项;
(5)举办“联通杯”首届学生公寓文化节。要求热烈、浓重、简朴、时尚,力争打造学校校园文化节中的精品文化节(具体内容见策划书);
(6)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文化理论建设,提升申报省教育厅相关课题质量,做好已立项课题结题工作。
(7)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展,全面总结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第一阶段的工作,向全国同行展示我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
3.第三阶段: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总结推广阶段
(1)进一步提高学生公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创建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
(2)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零距离”。二级学院学工办全部搬迁进学生公寓,学生党支部进学生公寓,实行党员干部寝室挂牌制度;
(3)加强学生生命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安全措施。实施学生公寓大门改造工程,启动学生公寓门禁系统;
(4)举办2012级、2013级新生寝室设计大赛,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增设内务整理技能比武等内容;
(5)举办“移动杯”第二届学生公寓文化节。提升公寓文化节文化内涵,设计文化节“LOGO”、旗帜和标语(具体内容见策划书);
(6)创建学生公寓文化展厅。在学生公寓5栋600原多功能厅,面积约60M2,展出历届新生寝室设计大赛和学生公寓文化节有关优秀作品和图片,全面总结和展示我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一)工作成效
1.学生公寓文化已打造成为我校首批校园文化品牌。其中学生公寓文化节已成为我校三大品牌校园文化节之一,是我校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文化节。
2.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1)2012年我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2009-2011年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
(2)2011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展上,我校报送的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动发展研究》获得一等奖,学生公寓文化节策划方案《湖南城市学院首届“联通杯”学生公寓文化节策划方案》和论文《构建公寓文化体系,创建学生精神家园》获得二等奖,论文《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内容构建体系研究》获得三等奖;
(3)学校党委书记赵运林主持的《构建公寓文化体系,创建学生精神家园》获得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之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资助立项,学校主管副校长范志超主持的《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动发展研究》和《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构建体系与实施途径研究》先后被确立为省教育厅立项资助课题;
3.通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学生公寓真正成为了广大学生的生活乐园、精神家园和学校人才成长基地。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学生精神面貌大大改善,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许。湖南团省委书记陈雪楚同志来校考察时看到我校学生寝室窗明几净、美观整洁、文化氛围浓厚时不禁感叹:“大大超乎我的想象”。
4.我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省教育厅宣传部和后改办领导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施情况,高度肯定我校所取得的成绩;
(2)先后有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兄弟院校来我校学习考察我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经验;
(3)2012年11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我校学生公寓工作--《湖南城市学院:学生
公寓温暖如家》;2012年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再次报道了我校学生公寓文化节等社团活动--《湖南益阳:学生社团文化节成为地方文化大事》;
(二)工作经验
1.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动发展效果良好。开展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更能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这种体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2.学生公寓物质文化建设是其它公寓文化建设的基础。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提出有近二十年的历程,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物质层面的因素制约,一个没有友好的居住环境、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保障的学校谈公寓文化建设无疑于纸上谈兵。我校在近几年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将物质文化建设放在首位,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3.学生公寓制度文化建设是其它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我校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把学生公寓制度建设放在核心位置,只有制度作保障,文化才能得以生根;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制度,其文化才能得以繁盛。
4.学生公寓行为文化建设是其它公寓文化的外在表现,我校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过程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公寓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5.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建设是公寓其它文化建设的灵魂。举办学生公寓文化节重在培养广大广大学生及师生员工朝气蓬勃的精神。
6.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拓展和丰富了高校学生公寓的职能。将“管理、教育、服务、发展”四大功能融为一体,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高度肯定和热烈欢迎,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7.开展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且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生命之所在。只有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大学生身心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发展,精神面貌也为之焕然一新,良好的校风学风才能树立。
8.“以人为本”和“品牌意识”是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两大支柱。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确立鲜明主题,崇尚健康生活方式,有机融合时尚元素和地方文化特色,只
有这样学生公寓文化才有生命力,大学校园文化也才能得以蓬勃发展。
9.举办“学生公寓文化节”是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展示舞台,也是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通过举办学生公寓文化节,可以生动地向全校师生员工全面展示学校学生公寓公寓文化建设的成果;邀请优秀企业参与赞助,既为文化节增添了活力,也为优秀企业宣传自身企业品牌提供了舞台,同时为参与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也为广大学生了解优秀企业文化提供了“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进行了一次“实战演习”。
湖南城市学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日
第二篇:构建家园文化 打造温馨矿区
构建家园文化 打造温馨矿区
在这里,无论井上井下你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家园气息。
进入采区,你会看到“家园·舞台·梦”的文化排版,这是企业愿景;走入井下,巷道旁的灯箱闪烁着温馨的亲情寄语,这是家人关爱。
这就是***煤矿,一个有着两千四百多“子女”的大家庭,一个生活着近万人的和谐家园,温馨矿区。
近年来,***煤矿始终以安全文化为主导,以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构建独具风矿特色的家园文化,建设和谐新矿区。
安全活动 关爱员工
安全是煤矿的永恒主题,***煤矿坚持“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平安是员工最大的幸福”这一理念,在加大硬件投入、完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设以亲情文化为核心的安全文化。
每年都有特色亲情安全活动,在***煤矿已然成了一个习惯。
在该矿的入井口必经之路竖着两块宣传板,一边是安全生产警句,一边是安全亲情寄语。“安全时时要牢记,保重身体是本钱。”“老公,你的平安就是我和儿子最大的福气。”等等朴实无华、真切动人的警句寄语都是该矿2010年安全亲情寄语征集活动中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或出自员工,或出自家属。
今年,该矿党委开展了“温馨的家源于安全的你”安全亲情DV大赛活动,让员工拿起DV、相机拍摄身边的安全故事,拍自己的快乐生活,让员工以拍DV的方式去感受身边的幸福,体会安全的重要。这一活动形式新颖,是第一次举办,得到了员工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一时间,“你拍了吗?”成了员工的问候语。二采区员工说:“我们设置了一个包饺子的温馨场景,结果,我们这些‘土演员’吃了人家三顿饺子才拍好。”最终,活动征集了DV短片六十余部,选出了《安全是福》等12部优秀作品,制作成亲情教育专题片在班前播放。
同时,该矿工会女工部还开展了“好矿嫂考好矿哥”这一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将枕边风吹到班前,吹到现场,让矿嫂宣传、考问矿工安全知识,每逢节日还组织矿嫂、女工到井口一线送慰问品,为矿工缝补衣服。
文体活动 愉悦员工
走进***煤矿职工书屋,你会看到书橱里琳琅满目的图书,技术类的、文学类的足以满足员工的日常学习需求,而书橱顶上摆放的则是“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多年来,该矿文体活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曾先后获得全国煤矿全民健身优秀活动点、全国煤炭行业“百万职工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煤矿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尊重员工的文化需求,丰富矿区文化生活,满足员工多方面的文化、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让员工及家属切实感受到矿区的和谐温馨。***煤矿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工会组织文体活动不断线。为了配合安全生产工作,工会结合矿每季度安全中心工作开展趣味运动会活动,将安全知识问答与趣味运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每逢妇女节、劳动节、国庆节还举办拔河、篮球赛、排球赛等运动。今年9月底,***煤矿还隆重召开了第四届职工运动会,两年一次体育盛会充分展现了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也为矿区群众奉上了精彩纷呈的竞技盛宴。
每逢重大节日,***煤矿的文化娱乐活动是极为丰富的。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为庆祝党的生日,该矿开展了迎庆建党90周年“六个一”系列活动,红色之旅、“永远跟党走”红歌比赛和集歌舞、演讲以及技改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党员风采大赛,丰富了党的组织生活,也扩大了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在今年公司的红歌比赛中,该矿也一举夺魁。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风矿之春文艺晚会、风矿之美灯展、风矿之韵烟火灯谜晚会,一直是矿区员工群众赞赏和难忘的文艺节目。每年春节前夕,该矿举办歌舞晚会和灯展已经成为了习惯,元宵灯展迄今为止已经连续举办4年了。
第三篇:打造文化品牌
打造学校文化品牌,走规范办学特色发展之路
以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有效提升,是我园新一阶段思考和实践的重心。2013年7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师范远程教育学院组织的校长研修班,尤其是西安文理教育学院副院长杨泳所讲的《学校文化品牌的创建》,给了我一次深邃的思想洗礼,给全体教师指明了如何为学校品牌建设努力,如何在学校品牌建设中成长之路。
杨教授的讲座既有严谨的思维脉络,又充满了思想的启迪,同时还不乏轻松幽默。他提出一校一品,全力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办学质量的背景谈起,指出为了实现优质、均衡、人文、科学的教育发展愿景,要全力进行四大工程:人才建设、科研强教、校园达标、品牌打造,做到内外兼修,决战课堂,打造品牌。杨教授从打造学校文化品牌的路径谈起,指出在打造学校文化品牌过程中注重从评价、诊断、展示、引导、校本课程开发各方面进行机制保障,剖析了特色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杨教授指出: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品牌学科是进行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关键在于要聚焦有效常态课堂教学,追求精细化管理,要规范教学管理,从细节入手,抓好课堂新常规。打造品牌学科的核心是打造品牌教师,教师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最后,杨教授建议每一位教师:要感恩工作,感恩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老师。
杨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从宏观到微观,引人深思。当前从省、市、区到校,对于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都越来越深入,同时也越来越警醒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认真真地教书,踏踏实实地育人,教师的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命精彩与否。我们将以打造品牌学科,培养品牌教师为依托,努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走规范办学特色发展之路。听了讲座后,老师们纷纷撰写听后感,他们表示: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深刻领会有关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精神,努力从自身做起,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认认真真地、安安静静地、扎扎实实地沉下心来教学,沉下心来做事,让自己的教学生命与学生的学习生命同样精彩,为学校焕发出自己独有的文化光彩而增色添彩。
第四篇:创建特色品牌社区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创建特色品牌社区 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南京市江宁街道新铜社区创建“四心温馨家园”品牌工作综述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新铜社区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现有42个村民小组,人口1.44万人,今年以来,新铜社区在江宁区率先实行网格化管理新体制,遵循“美好家园全民共建、幸福生活人人共享”的服务理念,以便民、亲民、惠民、利民为目标,强化品牌依托,丰富品牌内涵,实现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顺民意、赢民心,着力打造“四心温馨家园”社区品牌新载体。先后荣获江苏省民主法制社区、南京市绿色社区、江宁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架起便民沟通桥梁 打造安心温馨家园
新铜社区有80%以上的住房拆迁农户转变为社区居民,先后经历了三次不同的新老政策交替,群众心理落差大、怨气多、矛盾大。针对这一现状,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亲情化沟通、保姆式服务,架起了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着力构建“有话您就说,有事我来帮”的亲情服务品牌。一是通过零距离接触倾听民声。为更多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社区把2100多户住户划分为7个网格、16个片区,实行社区干部分片包干,每人包干完成300户民情民意调查任务,保证每月走访不少于20户。对每户居民反映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与住户信息一并录入电脑,实行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向所有住户发放了《社区居民服务指南》和《便民服务联系卡》,开通了社区网站、社区信箱、社区热线,建立了居民QQ群,力求让每个家庭向社区反映问题有渠道、想提意见有机会、寻求帮助有人管、自身利益有保障。自社区成立以来,通过民意畅通渠道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60余件次,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50余件,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所应”。二是通过亲情化沟通知晓民情。为加深与居民的感情交流,先后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干部、片区楼长、民情信息员组成的“四级民情预报网”,健全了家庭访谈、楼院座谈等民情调查制度,还专门设立了服务室、心理咨询室和民事调解室,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说事平台。不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就社区服务管理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让群众有想法主动找社区干部谈心,有困难主动找社区干部解决,有委屈主动找社区干部倾诉。一些原本对拆迁等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的老上访户,放弃了对立情绪,主动配合社区工作。去年以来,新铜社区没有发生一起进京、省、市上访的现象,实现了“零上访”的目标。三是通过保姆式服务融洽关系。社区先后投入60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1800多平方米的管理服务站,设立8个服务窗口、2个便民服务台,配备了居民信息电脑查询系统、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扶持就业、劳动保障、民政优抚、公安警务、计划生育、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党群事务等八项工作全部进入社区。为更加快捷方便群众办事,社区还建
立了“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机制,实行岗位兼容制、错时工作制、一门受理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
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多项制度;同时通过发放亲情服务卡、服务监督卡,及时了解社区干部的服务情况,变社区工作人员为住户“家庭保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截止目前,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申请事项2000余件,解决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1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构筑亲民爱心银行 打造称心温馨家园
坚持把关爱群众、扶助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创建“四心温馨家园”品牌的落脚点,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以助困、助残、助老、助学、助业为内容的“五助”活动,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爱的温暖。一方面,突出暖心服务、互帮互助构建亲情港湾。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先后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商会协会、义工协会、残疾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10个社会团体组织,组建了老年和事佬、妇联知心大嫂、法律维权、家庭教育、治安联防、环境卫生以及家政服务、义诊服务等12个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贴心志愿服务团队,24小时为小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此外,举办亲情互助楼院、亲情大家庭聚会等系列活动,邀请中国药科大学“大风车”服务团举办关爱儿童健康公益系列活动,使居民走出家庭、融入社区、建立亲情,营造“无忧虑”社区良好氛围。据统计,类似这样的服务目前已累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50余件;协调邻里矛盾纠纷100余起;举办法制与您相约特色服务12场次、提供法律援助26件次。如今在新铜社区,缺德有人批、遇困有人帮、文明有人夸的文明新风已蔚然成行。另一方面,突出真情帮扶、传递爱心彰显人文关怀。深入开展社区党员干部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活动,社区42名工作人员和244名党员分别与90户特困家庭建立了三年结对帮扶脱贫计划。充分依托成立的社会组织和服务团队,主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贫困、就医、就业、养老等难题。依托社区商会协会开展“爱心助学”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助20多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大中小学学业。此外,依托社区诊所开展“爱心助医”活动,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送医送药上门,不定期开展义诊服务;建立就业失业人员档案,免费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5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200件;累计捐资助学6万元、22人次;累计帮助因病因残致贫特困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85户,帮助特困家庭申请各类救助资金10万元;帮助困难家庭安排人员就业50人次,帮助80名下岗和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真正将各项惠及民生政策落到实处。繁荣惠民文化大餐
打造舒心温馨家园
以创建群众精神乐园为目标,长年开展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努力营造宜居乐居舒心温馨氛围。一是重视文化载
体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目前社区相继成立了文体协会、健身协会、书画协会等6个民间文化组织;室内设立了群众文艺创作室、图书室、阅览室等10个群众文化活动室;户外设立了社区文化广场、健身休闲广场等多处文体活动场所,所有设施
均免费向社区群众开放。二是挖掘文化精品工程。以“两场、八室”为载体,组建社区夕阳红舞蹈队、健身腰鼓队等多支文化团体。先后自编自导了《喜看法律进社区》、《携手共建好家园》、《社区党旗分外艳》等16个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举办晚会、舞蹈等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深受居民群众的喜爱。同时利用这些文化活动,把对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融入其中,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守法律在社区蔚然成风。下一步,社区还将进一步挖掘富有自身特色的精品文化工程,比如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用群众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小康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三是丰富文化精神食粮。立足于寓教于乐,坚持一月一活动、一季一主题,推动社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开展。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戏剧表演、“五四”青少年专场音乐会以及送电影、送科普、送岗位进小区等14场次专题活动。搭建利民党员驿站 打造放心温馨家园
着眼于社区新的工作特点,突出“三争一创”主题主线,打破原有条线分割格局,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AB角”管理新模式,为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提供平台。一是科学配置网格党建资源。新铜社区现有党员总数244名,根据社区党员现有居住楼栋特点,社区实行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创新法,把16个片区划分为7个党支部,合理配置网格化管理力量,形成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建工作网络,达到社区基层党建与社区服务管理同步推进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按照基层党组创建带动社区管理创新的目标要求,及时完善网格职责,推动网格党组织和网格力量互补互助,让每位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责任田”,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找到自己的“负责人”,共同解决网格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实施党员亮牌示范工程。围绕丰富党员亮牌示范工程内容,实行社区党员干部“亮牌上岗”,广泛开展“党旗飘扬在网格”、“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系列活动,让党员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工作成绩干出来、把纪律标杆树起来、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让群众切身体会到社区党组织的关怀。此外,还挑选了96名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热心群众服务的党员,设立了“党员连心责任示范岗”,履行“一岗三职”任务,宣传政策,当好为民服务的联络员。三是构建群防群治平安体系。针对社区居民构成多元化、流动人口情况复杂的实际,打破过去行政隶属关系约束,全面推行同享组织生活、同享社会资源、同享便民服务“三同”服务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群防网络,主动肩负起查社
情、摸动态、解矛盾等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及时掌握辖区内各类人群、各种组织等社情社况,努力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现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同时,坚持社区服务与平安创建、法制创建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大调解格局,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行“有矛盾报纠纷、无矛盾报平安”的“零报告”制度;关注临时管理户、密切关注户、危安管控户等房屋出租动态,完善流动人口流入地、流出地联系沟通制度,对重点人员、流动人口实行动态掌握、跟踪服务管理,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群防群治体系,着力打造安居乐业的平安环境。
新铜社区在创建社区品牌工作中,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创建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严格标准、动态管理,打造了具有新铜特色的服务品牌。(蒋文彬 黄爱国)
第五篇:打造特色品牌社区构建和谐温馨家园.
打造特色品牌社区 构建温馨和谐家园 奎屯市委组织部
奎屯市现有5个街道办事处、36个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党总支3个,社区党支部44个。近年来,市委积极拓展社区党建领域,推进社区党建实践,抓特点、重实际,本着“立足区情、体现特色、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的原则,在全市社区中广泛开展“一居一特”品牌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引导、以点带面、榜样示范、重点帮扶,先后树立起了以文体型、扶贫帮困型、下岗无失业型、党员示范型、服务保障型、平安温馨型、环境优美型和学习创新型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社区,“一居一特”创建活动成为社区党组织、党员和社区内各种力量发挥作用的有形舞台,成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成为创建和谐社区的有力举措。
一、搭建创建平台,强化品牌依托
1、夯实基础,在阵地建设上求突破。
奎屯市采取“六个一”的方式,即向上级争取一部分,财政拨付一部分、援疆干部资助一部分,街道社区自筹一部分、党费投入一部分、结对部门帮扶一部分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强社区办公阵地建设。今年上半年专门召开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协调会,明确了建设任务和建设方式,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全市投入社区阵地建设资金500万元,通过财政出资、土地置换、联建等方式,将新建400平方米以上社区办公用房10个。同时,市委还为36个社区全部安装电话、有线电视,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柜180余套。
2、结对共建,在整合资源上求突破。
奎屯市委着眼于服务到位、引导到位,坚持纵向推动与横向联动相结合,在社区资源的整合形式、整合区域和整合内容上求突破。在整合形式上,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建协调会等机构,并依据各自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整合党内服务力量、社会服务力量和群众服务力量。在整合区域上,既注重对社区单位资源进行整合,又注重共享跨区域单位的资源。市委将36个市属单位党组织与36个社区党组织结成“一对一”共建对子,各社区又与辖区单位结对共建,实现社区资源全覆盖。在整合内容上,围绕打造和谐社区,突出抓好智力资源的整合,采取外引内联、上派下选,下派36名市属单位优秀后备干部下派到社区挂职副书记,为各社区广泛开展社区服务、搞好社区教育、培育社区文明提供智力支撑。
3、健全服务网络,在挖掘潜力上求突破。
奎屯市在5个街道建立了党员服务站,36个社区建立了党员服务分站,从提高社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出发,广泛开展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结对帮扶”活动,3644名在职党员组成了党员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保绿养护服务队、医疗保健服务队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157支,围绕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法制、社区文化、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社区经济等8项
重点工作,以“为民、富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为工作着力点开展“一人一岗”活动,通过开展美化环境、健康普查和义诊、实用知识培训、相关业务资询、慰问老党员等专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赞誉。
二、突出创建重点,打造品牌项目
1、以服务社区为主题,创建文体型社区。
为营造文明、温馨的社区氛围,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金桥里社区党支部每年都要召开多次社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邀请市文体局、街道办、驻区各单位领导、居民代表参加,安排部署本社区的群众文化工作。踊跃参加社区举办的冬季长跑、迎春文艺演出、“五一”社区运动会、庆“七一”文艺演出、“八一”慰问子弟兵联欢演出、“十一”广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周等活动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据统计,现在社区每年固定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就有20多次。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和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先后在社区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合唱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利用社区的地理优势,以市政府大楼前的团结广场作为社区文化平台,举办的春夏秋广场健身舞会,成为全市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每年的200天中,每晚都有免费舞会,成为奎屯市夜晚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社区月月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活动,春夏秋季天天有活动的良好氛围。党支部还根据奎屯市区域文化较发达这一特点,成立了戏剧票友队、豫剧演唱队等群众性业余文艺团体,邀请市文化馆的教师对这些群众业余团队进行辅导,利用这些文化活动载体,把对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融入其中。同时,积极推进“文明楼院”、“五好家庭”创建活动,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守法律在社区蔚然成风。近几年,社区各项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该社区呈现出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环境优美,安定祥和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4月由国家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共同命名团结街金桥里社区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2、以维护社区稳定为主题,创建服务保障型社区。
绿洲社区是破产企业集中地,社区居民存在“离退休人员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贫困人口多、残疾人多、享受低保人员多”“五多”的问题。社区党支部提出“用心服务、细微服务、上门服务、随时服务、全面服务”的理念,从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义务服务,经常为他们打扫卫生,买米买面送油,使他们得到了有效的照顾,无忧的生活;社区两个林带没人浇灌,党员自发的给林带浇水,对林带进行管理;社区的水管线漏水,党员们立即行动,查找漏水处,及时的修理;社区的卫生垃圾死角,党员们及时清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危房改造中,社区党支部积极的做居民的思想工作,逐门逐户的进行登记,保证了危房改造的顺利完成。通过
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情,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体现,社区成了居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贴心人。
3、以实现再就业为主题,创建有下岗无失业型社区。苏瓦特社区党支部依托社区内工矿企业多,用工量大的特点,积极与社区企业取得联系,掌握用工信息,达成用工意向协议,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就业服务卡,积极推荐介绍就业岗位,举办下岗失业技能培训班,采取“三个主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是主动深入下岗失业人员家中,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做到“六送”,即送政策、送观念、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爱心。二是主动帮助有自谋职业愿望的人在社区创办各类便民服务网点,实现灵活就业,帮助他们协调办理有关事项,提供服务。三是主动深入辖区单位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宣传,使他们积极配合社区搞好再就业工作。近三年来,苏瓦特社区有2617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实现就
业再就业率达到了100%。2004、2006年被奎屯市评为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工作站,2005年被伊犁州评为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工作站。
4、以体现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创建党员示范型社区。“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服务在社区”,这是东绣苑社区党支部用心培育的“社区共产党员服务店”,提起“党员服务店”,社区居民无不交口称赞。共产党员服务店向社区三千多居民郑重承诺:以共产党员的名誉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区全体居民尤其是为社区的困难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特困人员提供低偿、无偿服务。几年来申报命名挂牌“党员服务店”的党员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梁胜钻医疗服务店和张爱斌修理部两个店,又增加了赵永知缝纫洗衣店、刘辉便民药店、张得江修鞋磨刀店、李加春粮油副食店、周丽霞幼儿服务园。2006年以来社区共产党服务店累计为7767人次提供便利、快捷、灵活、周到的服务。现在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看病、保健、修车、买药、缝纫、洗衣、托幼等服务,而且价格便宜,服务热情周到,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称赞。
5、以交流谈心为主题,创建扶贫帮困型社区。
湖兰布拉克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是社会各种矛盾的交织地,社区居民群众常遇到生活和工作的问题,邻里间经常闹矛盾。社区党支部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座谈,寻求解决改善邻里间关系的方法,开辟了“谈心角”,让党员和居民将不顺心难以解决的问题倾诉出来,由党组织帮助解决。61岁的党员曾玲慧,家庭生活困难,又有疾病在身,曾大妈来到“谈心角”倾诉苦衷。经过谈心,社区党支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次到家中探望,把曾大妈当做自己的老人来孝敬,关注她的衣食住行,每逢节假日,都会送上一份精美的礼品,送去
党组织的关心和祝福,还积极为她申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老人逢人就夸:“还是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社区居民王付合,由于家境贫寒,眼看考上大学的孩子却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报到上学,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了“谈
心角”,把心中的苦楚向社区党支部倾诉,随即党支部经过走访调查,把这件事摆上了党支部的重要议程,召开支委会,讨论帮助解决的实际办法。当党支部把4000元钱送到王付合手中时,他满脸泪水激动的说:“是社区党支部救了我的孩子,你们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啊”。社区“谈心角”的开设,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成为社区居民诉说苦闷、化解矛盾、扶贫帮困的“贴心角”,架起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6、以增进感情为主题,创建关爱型社区。
穗丰园社区居住着30多个单位的居民,现代忙碌的生活节奏,湮没了人与人之间的寒暄,凝固的混凝土也冷却了邻里之间原本温暖的情谊,但人的心中对这种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还是非常渴望的。为增进邻里间的了解,建立起相识、相知、相信、相近的新型邻里关系,搭建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穗丰园社区党支部在小区举办了一场以“设百家宴、展百家风采,纳百家言、谋百家事”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百家宴”活动,100余户300多名社区居民、辖区单位职工、在职党员参与了活动,活动年龄最大的居民70岁。面点、沙拉、炒菜、煲汤、凉菜等20余种100余盘,大家相互品尝,亲如一家。一道道溢满浓情的拿手菜,打破了邻里之隔,温暖了人们的心灵。人们不仅品出了百家菜的美味,还找回了渐渐淡漠出记忆的浓浓的邻里情谊。居民们围绕怎样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和谐小区建设,畅所欲言,居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以前
总是铁门一关,互相之间不了解不关心,感觉挺孤独的,这回都认识了,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真好!”
三、探索创建形式,丰富品牌内容
奎屯市坚持以满足党员群众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为目标,既注重传统载体的深化,又注重特色载体的提升,更注重新型载体的构建,为社区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功能和引导功能提供平台。在服务对象上,进一步放大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的服务功能,由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拓展到为全社区、全体居民、驻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实行“社区搭台,行业唱戏,无偿联系”的管理模式,围绕丰富品牌创建内容,广泛开展“党旗飘扬在社区”、“文明楼栋”、“未成年人教育模拟法庭”、“入户承诺签约”等系列活动,加大了“爱心”超市建设、文明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创建和科普进社区建设等工作力度。2004年海纳尔社区、同济里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社区;2005年芙蓉里西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静安小区,海纳尔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科普示范社区、自治区级十佳调解委员会;2006年东轩苑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社区、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金桥里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科普示范社区。奎屯市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目标,立足长远,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注重规范,完善机制,“一居一特”品牌特色社区创建活动活跃了社区党建工作,使社区成为居
民工作的助手、生活的帮手、服务的巧手,“品牌社区”呈遍地开花之势,描绘了一幅和谐奎屯的优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