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及现状解析

时间:2019-05-14 22:4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及现状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及现状解析》。

第一篇: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及现状解析

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及现状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社区建设目标,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指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人类的共同体,社区是在社会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类彼此相互的基本需要。在本意上,它把个体连接在一起,个体通过参与共同体事务、为共同体服务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也是公民社会的形式和表现形态之一。社区发展程度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现状进行了解析,并提到一些相关解决策略。

一、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理论机理

(一)社会发展理论视角

社会发展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变迁规律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的学说。19世纪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新的理论进展,但缺乏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全面把握和概括;其后出现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以结构主义为基础,提出了现代化的理论及其在社会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城市规划理论视角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一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的原因和时间及其作用,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城市的出观以社会生产力除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

(三)公共管理理论视角 政府需要以主导者的身份,指导和协调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面人员和因素,将政府的服务职能真正地落实到社区这个基层社会单元中去。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需要各部门综合协调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当前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

(一)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关键是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包办过多、社区行政色彩过浓、社会参与力量不足的问题,逐步建立起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最终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根本目标。各地要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在活力,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理想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建设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标准

“建设自治型社区、建设服务型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生态型社区、建设平安型社区、建设充分就业型社区、建设共同富裕型的社区、建设文明型社区、建设诚信型社区、建设先锋型社区。”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姜力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社区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不相适应,社区服务还存在着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资源匮乏、服务受益面狭窄、专业化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乡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农村与城市相比,在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服务资源、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应该借助社会和政府关注和扶持,以我们提到的重要标准为目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三)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

1、推进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

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的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市、区(县、市)、街道(镇)和社区四个层次的帮扶救助和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做到工作有队伍,经费有保障,办公有场所,服务有制度。二是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2、健全社区就业服务。

构建组织健全、设施完善、程序规范、服务到位的就业帮扶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一是健全街道、社区管理服务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志愿者队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二是发展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和非正规就业组织,鼓励、扶持失业人员和残疾人自主创业兴办社区就业实体。三是增强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

3、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基本形成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发展社区文体科教服务。一是健全街道(镇)、社区文体科普骨干队伍,加强基层社区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团队和科普宣传队建设,举办社区邻居节、文化艺术节、体育健身节和科普活动。发展社区教育。市建立社区大学(市民学校),区、县(市)建立社区学院,街道(镇)建立社区学院分校(社区学校)或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建立居民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终生教育体系。

三、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障碍

(一)社区服务的对象不广泛,服务范围狭窄且单调。

有些地方现在还保持着单纯的社区福利性质,服务集中在对街道辖区内的孤、老、困、残、荣誉军人等特定民政对象的扶贫济困、助残帮老方面,主要是帮助他们解除、减轻生活或身体的实际困难。这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仅此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政府规划在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指导性作用未受到充分认识

社区规划“应理解为是对社区的形态和物质条件以及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做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 从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确定社区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合理布局社区设施, 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 方便舒适, 安全卫生的生活居住环境, 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社区建设本身也随着社区的地位和作用的日渐重要,人们也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即认为:一个社区即是具有一定同质性,具有相近的兴趣及利益诉求的社会组织;社区的发展及公共服务的提供要严格依据居民的具体需求而供给。这个认识的误区忽略了社区的个体性与公共性的结合、社区居民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共存的特点,也忽略了社区服务兼具多样性与共同性这个特征,这就为社区发展及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短视行为提供了一个土壤,也导致了团块分割社区功能的倾向,使得社区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是作为一些个人的松散集合的面貌出现,长此以往也必然损害到社区民众的共同利益。

(三)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规划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持

针对社区的政府规划实践之中,对政府规划的重要性、意义、作用、具体程序、评测机制、具体落实措施等重要问题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很多时候政府规划只是依托《城乡规划法》的基本精神作为指导,实际的规划方案出台常常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发执行,非但不能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也容易使政府规划出现无序化的倾向。

针对社区的政府规划实践之中,对政府规划的重要性、意义、作用、具体程序、评测机制、具体落实措施等重要问题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很多时候政府规划只是依托《城乡规划法》的基本精神作为指导,实际的规划方案出台常常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发执行,非但不能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也容易使政府规划出现无序化的倾向。

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不等同于社区发展规划,针对社区全面发展和建设的政府规划依然缺如,使社区的发展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持,这也是我国社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如何解决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障碍

(一)构建合理完善的社区运行机制

理顺街居关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作为上级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党建、城市管理、治安综治等工作的协调、组织、指导职能。解决政府行为与基层自治行为的矛盾,使社区居委自治性质得到体现。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促使各部门对待具体问题的认识相一致,真正应履行的社区自治职责和服务职能。切实发挥社区自治的功能,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身兼决策、议事和监督职责,给予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履行社区居委会的选举任务,对社区重大事项和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实现真正的管理和监督。在党领导下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需要综合协调。广泛动员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可建立由社区组织、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合作和信用联盟、草根组织等组成,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服务的志愿部门。由政府和志愿部门确定社区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志愿部门执行政府使命的能力以及管理资金的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个人提供工作、财政援助、生涯规划、就业培训等,为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场所、合作和资金等;为组织提供合作伙伴和资金、劳动力和劳动场所。保证居民为了他们的现在和将来的高质量生活而保证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一种机制建设,包括共同分享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观念,并促进这些观念的一体化。

(三)加强相关社区服务立法,依法管理

社区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我国的政府应该在法律法规上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完善社区服务立法,使社区服务发展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细化各项法则。只有细化现行相关社区服务法律法规,才能保障社区服务主体健康有序运行。比如对便民利民服务的项目作出明确界定,明确那些项目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对提供社区服务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等,同时明确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居委会三者责、权、利的关系。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居民法制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推进社会监督。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把实现好维护好成长好社区住民的根本好的起航点和落脚点,把住民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住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第一规范,真正把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住民、造福住民的民心工程。

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尚在建立完善过程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层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基础研究工作也需要持续开展,以完善政策,更好地指导我国社区发展。开展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让我们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己任,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城市社区卫生事业的新局面,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许义平.现代社区制度实证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 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3]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1 [4] 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二篇:解析: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现状

智能交通已完全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据博孜智能一卡通网业务总监李总介绍,其是物联网最高的价值之一。08年中国公路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超过220亿,此后5年仍将以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2011年一季度,我国智能交通项目数量825个,市场规模76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621个,市场规模23.5亿元,同比增长32.8%,高出2010年平均增长率一倍。

以区域发展情况看,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中西部地区主要还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城市内部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待于继续建设和完善。

第三篇:关于我市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市持续推进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大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覆盖,城市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但仍存在公共服务社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着社区服务效能的持续提升。市委政研室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当前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为提升城市社区服务供给能力,我市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创新实践,在强化党建引领、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网络、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建成社区“大党委”制度示范点*个;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便民利民信息化平台实现全覆盖,服务用房面积由“十二五”末的*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万平方米;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城市社区现有工作人员*人,社区社会组织*个,社区志愿者*人;社区服务内容逐步完善,城市区五级养老体系初步构建,社区体育公园体系建设高效推进,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满足。

二、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掌握居民需求不精准。

居民需求发现机制还不完善,对居民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社区服务需求掌握不精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服务供给不足和供需错配。比如,高密度社区对停车服务有需求,低龄儿童家庭多的社区对托幼服务有需求,老旧小区较多的社区对充电桩有需求等等,部分社区对这些需求掌握得不够、统筹考虑不足,社区服务尚不能满足居民现实需求。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居民需求的自主权不够。在社区服务内容设置上,以自上而下

“一刀切”的行政服务为主,社区作为执行者,很难根据居民需求自下而上作出调整。在工作力量分配上,受大量行政类“硬任务”的挤压,公共服务等“软任务”往往因无暇顾及而被搁置。二是社区收集需求的机制不健全。我市社区服务需求的收集方式主要以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为主,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等多渠道收集需求的机制尚不健全,导致部分社区发现居民需求不及时不到位。三是社区工作者发现需求的能力参差不齐。社区工作者来源多样,有原居委会留下来的,有社会招聘的,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在工作热情、服务意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差别较大,有的能够深入群众生活、敏锐捕捉居民需求,有的却对群众需求缺乏感知甚至麻木不仁。

(二)公共服务社区化程度低。

我市公共服务社区覆盖率低、服务质量不优,与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服务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比如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以上的社区缺少功能比较完善的健身中心或社区体育公园。比如养老服务方面,尽管已初步实现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但在管理运营、服务类型上还存在欠缺,尤其是老年人比较需要的康复理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还比较薄弱,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率不足*%。比如文化服务方面,往往是政府送戏、百姓看戏的单一模式,缺乏“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动式、点单式服务,导致吸引力不强、群众参与积极性不足。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共服务资源总量有限。当前,各级财政都比较紧张,虽然用于公共服务的支出占比相对稳定,但是绝对值和购买力比较有限,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整体不强,全市范围内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二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逐级递减,资金、人员、设施等下沉不足,社区能够得到的资源比较匮乏。目前,主城区建成大型体育中心*个、大中型体育场馆*个,而有的社区下辖十几个小区,却只有*套基本健身器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纳入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为私营性质,社区层面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三是社区承载能力不足。社区事情多、资源少的矛盾突出,服务半径过大,服务空间狭小,服务力量薄弱,无法承载越来越多的服务内容。*%左右的城市社区管辖面积超过*平方公里、服务用房面积小于*平方米、服务居民超过*户,部分社区平均*名工作人员服务*余户居民。

(三)社区服务社会化不足。

在社区服务的供给上,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较多,由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驻地单位等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的服务较少。比如,在社区公共服务中,通过市场化方式供给的占比不到*%,且相对集中在养老、医疗等领域,市场力量尚未形成对政府的有效补充。比如,绝大部分驻地单位的停车场、图书馆、活动室等服务资源在节假日期间处于沉睡状态,但是由于驻地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很少向社区居民开放各类闲置资源。究其原因:一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不健全。政府对公共服务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购买或补贴的项目较少,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内容尚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市级层面仅有文化演艺活动项目入围,区级层面仅有养老服务纳入。市场主体的引入、管理和退出机制不完善,服务标准不明确、进入门槛较低、考核评估缺失,导致提供服务的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且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不高。集政务、医疗卫生、养老、托幼、文化、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体建设滞后,市场化运营不足,社区服务供给方式还不够便捷高效。二是能够承接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少。目前,我市共有社会组织*家(其中专业化社工组织仅有*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量为*家,分别是郑州的*%、*%,开封的*%、*%,*的*%、*%。同时,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能力较弱,全市只有*、*、**个区设立了社区治理与创新办公室,负责孵化培育社会组织,但也因为本地缺乏专业孵化机构,只能从外地引入,导致工作连贯性和可持续性较差。三是社会力量动员力度小。社区根据居民实际需求,主动对接社会组织、慈善机构、驻地单位等社会力量,设置服务项目、筹措服务经费、募集设施场地的实践较少,社会力量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作用极为有限。

(四)居民自我服务效能不高。

目前,我市社区服务仍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居民自我服务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自治组织的数量不足群众性组织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向社区反映,自治作用发挥还不充分。比如,自乐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组织之间、组织与居民之间的协调组织能力不高,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自我、服务他人的能力不强。比如,志愿服务组织行政化色彩较浓,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确定、人员招募、活动开展均依托体制内力量组织完成,群众自发形成的志愿组织和自行设计开展的服务少,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不足,活动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不强。由于社区居委会均在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居民往往更倾向将其定性为一级政府,对其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一些社区居民以“单位人”为主,工作之余没有时间参与社会事务,“社会人”意识和社区融入度不足。二是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引导支持不够。一方面,对群众组织的扶持力度不够,对社区群众组织在活动资金、组织协调、活动场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发展需求解决还不彻底。另一方面,对社区服务专业人才培育不足,我市社区工作人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仅*人、持证比例不足*%,专业能力偏低。

三、优化城市社区服务的建议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内容覆盖、服务模式、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为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为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我市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着重在四方面下功夫。

(一)完善需求响应机制,提高服务精准度。

居民需求是社区工作的“指挥棒”,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及时准确掌握需求,积极回应需求,推动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一要进一步拓宽居民需求反映渠道。统筹用好“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发挥便民服务站、居民微信群等基层服务窗口作用,随时接待群众反映民情;完善社区定期接访、交流恳谈、实地走访等机制,主动挖掘居民需求;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作用,有效融入社区治理,精准发现居民需求。二要完善分类分级处理机制。对收集到的居民需求进行汇总研判,并依据轻重缓急和为民、便民、安民等服务类型分级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实现“清单式”管理。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的差异性,科学设计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完善设施、开展活动,不断推出个性化服务,避免服务内容“一刀切”,提高需求办理的精准度。三要完善服务评价机制。健全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估制度,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推广社区服务“好差评”评价激励制度,推动社区服务更精准地适应群众需要。

(二)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提高服务社区化水平。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增加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社区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公共服务社区化进程。一要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按照“人随事转、费随事转、权随事转”原则,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人财物下沉。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大力推进养老、托育、就业、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资源向社区倾斜,根据社区人口密度和服务半径等合理布局社区服务设施,充分考虑每个社区对各类服务的不同需求设置服务项目,确保社区服务资源供给更均衡,让所有群众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二要提高社区承载能力。通过改造办公大楼、闲置物业等现有楼宇或新规划建设等方式,积极打造社区邻里中心(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体),并在建成后引入第三方进行统一管理和商业化运营,促进社区服务集聚集群发展、项目化系统化供给。加快推动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科学规划公园功能区,通过阵地共享、错时使用等方式,促进空间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社区居民各类文体活动提供场地,充分发挥其作为公共服务进社区的载体作用。

(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提高服务社会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服务格局,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激励政策,利用市场化手段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源,提升社区服务社会化水平。一要加大社区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根据实际将公共服务政府购买、政府补贴等专项资金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明确购买服务项目立项、经费预算、信息发布、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等长效配套措施,引导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承接相关项目,广泛参与社区服务。二要加快完善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主体遴选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严格制定服务规范和收费标准,鼓励优质企业开展连锁经营,让居民能够享受优质可靠的服务。三要加快培育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扶持、整合高校资源等途径,重点扶持*—*家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本地社会组织孵化机构,为全市培育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依托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举办社区公益微创投大赛等方式,孵化、培育符合社区需求的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四要积极动员其他社会力量。鼓励社区“两委”加快对接驻地单位、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筹措服务资金,整合场地设施等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服务。

(四)培育发展群众组织,提高服务自主化水平。

多措并举培育发展群众组织,推动社区居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加大孵化培育力度。以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和居民互助类群众组织孵化培育为重点,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探索建立群众组织培育孵化机构,通过“接受申请

—筛选评估—孵化培育—跟踪服务”的模式,提供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对处在成长过程中的群众组织进行系统的培育和扶持,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充分挖掘社区退休干部、工人、教师等人力资源,探索建立社区专家库、能人库,筛选拥有一定人脉关系和资源、具有才艺、热心公益的居民骨干和意见领袖,引导支持其招募成员、成立各具特色的志愿组织、自治组织、自乐组织。二要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不断提升志愿组织、自治组织、自乐组织等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专业化社区服务的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推动志愿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常态化开展。通过开展居民恳谈会、见面会等活动,增强自治组织成员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不断提高居民对自治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通过提供活动场地、聘请专业教师授课等措施,支持社区文化合作社等自乐组织因地制宜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活动,壮大自乐组织队伍,增强社区文化阵地功能。加强社区社会组织人才培养,鼓励驻洛高校开展社区服务相关培训,引导社区从业者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着力培养一批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会组织运作、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业务骨干。三要加强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党建责任,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根据社区社会组织规模大小,完善分类管理制度机制,指导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自觉接受监督,推进内部治理、资金使用和活动开展规范化。

第四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建议

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建议

城市物业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服务产业,是当前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和经营城市的重要环节,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行业发展初具规模,物业管理在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和构建居民群众和谐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市物业管理起步晚,行业内部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就东城物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现状

我市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始于2005年,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规模迅速膨胀,物业管理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现实基本情况。目前,东城辖区共有规模以上居民小区79个,常住居民13.6万人,物业公司14家,其中具有2级以上资质的5家,物业管理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规范化的物业公司管理;二是单位自管;还有极少数小区无物业服务。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

(二)街道已开展的工作。今年以来,针对辖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安居工程居民与物业矛盾突出的现实,街道充分发挥职能,为改善辖区物业管理现状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

1成立街道物业管理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协调、指导、监督物业公司做好服务。二是指导物业矛盾突出的安宁北区选举成立业主委员会,重新选聘物业公司,使小区管理走上正轨。三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帮助安居工程各物业公司修缮小区门岗,并督促其配齐小区公共秩序维护员,切实承担起小区治安维护责任。通过努力,辖区物业管理,特别是安居工程的物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三)存在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目前,东城物业管理中主要存在3个问题。一是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水平不高。由于我市物业管理行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规模小且发展不平衡,而近几年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一路飙升,客观上使物业管理企业短时间内就迅速发展起来,结果造成物业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良性竞争,市场化程度低,同时,部分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制度不健全,对管理服务的定位不准、把握不好,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管理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树立,重建设、重销售、轻管理,且从业人员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学习培训,在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用语、服务行为等方面不到位、不规范,直接影响了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二是居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居民对推行现代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对物业管理属有偿服务的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还习惯于计划经济福利房的统一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物业管理“花钱买服务”的思维模式,不按时交纳或不愿交纳物业管理费;还有部分居民不了解物业公司的管理职责和工作范围,将房屋前期工程质量问

题的责任算到物业公司身上,甚至以此为由拒不缴纳物业费,最终导致物业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下降。三是物业管理配套制度、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市的物业管理发展时间短,在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与管理机制的建设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出台完善的物业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明确的公共维修资金筹集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物业管理用房规划、建设、验收的监督机制等相关配套制度。

二、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东城物业管理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物业公司服务评价体系。以全面提升物业管理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为目标,建立完善科学的物业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指导,并逐步实行市场准入与末位淘汰制,引导物业公司树立“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的物业管理理念,摆正自身位臵,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方式,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切实转变服务不规范、专业性不强、企业运作透明度不够的落后状况。

(二)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根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选举产生的、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机构。在物业管理工作中,业主委员会作用发挥与否直接影响物业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对尚未组建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建议尽快组建完善;对已经组建的,引导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小区内的物业管理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三)推行小区服务“一卡通”制度。为方便居民,便于管理,切实提高物业费收缴率,建议政府协调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职能部门,实行“一卡通”制度,推动我市的物业管理尽快走上正轨,实现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第五篇: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调查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调查

——以临安、嘉兴市为例

(城市管理112班施祺炜201122010328)

【摘要】 社区管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当前社区管理的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加强和改善社区管理的过程中,需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社区职能转变,加强社区立法,创新社区管理工具和培育优秀的社区管理团队。

【关键词】社区管理 社区服务 政府

一、导言

城市社区管理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逐渐成为我们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当前,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性命题。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结合自身实情积极探索对这一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管理的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政府、社团组织、企事业组织及社区居民均有其各自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

二、调查研究

通过对临安市市民及对嘉兴市府南社区书记的访谈,笔者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城市基层社区管理范围内主要存在两大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它们作为基层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区居民的自治性,但在当前社区业委会和居委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导致其并没有能够发挥其应该具有的功能。

(一)业主委员会

对于业主委员会来说,它们面临的问题有:首先,在部分的物业小区内,根本就不存在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需要一定繁琐的程序,如果缺乏社区物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社区业委会的成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业主委员会的日常运转增加了社区业主的经济负担。业委会作为业主们的自治组织,其日常运转经费来源于全体业主的缴费,这无疑

增加了业主的经济压力。如果业主不愿意缴纳费用,业委会则根本无法正常运转。再者,通过对于居民的访谈,当前业主委员会存在五大难题:业主大会召开难、业主委员会筹建难、正常运作难、司法维权难以及对业主委员会及其成员监督难。

(二)社区居委会

对于社区来说执法权的空白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社区干部对于居民的种种不良行为只能进行劝说,这样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也不能解决问题。其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卫生情况也不容乐观,治安也比较差。再者,社区工作者人数不够,往往一个8000户的大社区只有寥寥9个人管理,管理力量严重不足。

(三)物业公司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居民往往对于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不甚了解,但是对于物业公司的服务却了解的一清二楚,并且能够提出很多的意见和建议。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对于居民而言,物业公司服务的好坏,决定了他们对于小区的满意程度。然而物业公司的选择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地方是由业主委员会公开招标,有的是上级街道指派,有的是房地开发商在前期委托的物业公司。不同的渠道进入的物业公司的情况导致物业市场混乱,管理良莠不齐。其次,由于物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有些年代久远的小区往往没有物业的管理,同时也因为社区居委会人手不足,使那些小区环境相当糟糕,居民反应很大。再者,管理层次不不清晰,有些物业公司表示社区区委会是自己的上级单位,而社区则表示自己和物业公司只是协作关系,管理略显混乱。

三、对策研究

(一)积极推进社区职能转变

社区职能转变的前提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目前的社区是在传统行政职能影响下的半政府运作状态,在各级任务的落实与执行中,社区成为各种政府职能的汇集点。在推进社区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需要认真确定社区的职能范围,明确界定哪些职能必须由社区承担,哪些职能不需要由社区承担,并且通过法律法规等途径将其固化;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尤其是需要严格限制和规定具体管理职能的责任主体,打破上级给下级,一级给一级的不良现象,切实减轻社区的负担。

(二)加强城市物业社区共同体意识建设

社区本应是居民的生活共同体,本应是邻里而居、守望相助,但由于居民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难有交叉汇集,加之居民的社会地位、教育和职业经历亦各不相同,故难有情

感交集,难以形成共同意识。因此加强物业社区共同体精神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是促进社区物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需要增强社区业主的主体性意识。物业小区是业主的小区而不是物业公司的小区,物业管理本质上是业主行使共同管理权利的体现,业主作为物业的所有人,是物业管理的主导者和物业服务的消费者,并通过业主大会行使物业管理的权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构建具有社区特色的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使得居民小区真正成为亲密无间、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的和谐物业小区。

(三)培育优秀的社区管理团队

社区管理工作团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要提升社区管理的水平和质量,首要的关键的任务是提升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一般来讲,需要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方面注重培养和提高,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融入居民的能力、服务居民的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选拔社区管理人员时,要进行公开的招聘与考试,社区服务人员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同时对现任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管理环境。

四、结语

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但其核心问题是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在这一个根本问题上,西方的理论无法解释更无法指导我国的实践。根据西方流行的理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建设一个与国家和市场对抗的公民社会,即让国家(政府)走开,也让市场走开,让“社会”,即“公民社会”、“能动社会”,来主导整个社会的秩序。而我国各地的实践则表明,将国家与社会对立起来是行不通的,这既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实践,又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郑杭生教授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伟大实践,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大背景,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把分散的经验材料提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形态,为其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这是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使命。”笔者衷心希望中国的城市社区管理能吸引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让中国城市社区管理越来越现代化,系统化,效率化。

五、附录

嘉兴市府南社区书记访谈整理

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服务群众,上情下达。具体来说就是向群众宣传政府的政策,向政府反映政策的实行情况和群众的意见。同时社区居委会也要关心帮助社区的弱势群体,维护社区的治安。

平时有没有群众会来居委会反应问题?具体是哪方面的问题?

答:主要反应的是关于政府政策的,比如政策中的有些疑问或者不理解的,例如这次的合作医疗,群众都会到我们这里来了解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小区的管理,治安情况也会来找我们。

现阶段你认为居委会的工作难点在哪里?

答:新居民(新嘉兴人,指外来务工者)的入住,居民素质不高,小区里饲养家禽,乱挂晒衣物等问题严重,卫生情况也不行,流动人口过多,治安也比较差。按照300户/人的标准配置社区工作人员的话,我们社区理应由27、8人,但是实际情况只有9人。

希望得到政府哪些帮助?

答:这个总的来说希望政府能够支持,主要的还是希望执法权进社区,现在社区干部对于居民的种种不良行为只能进行劝说,这样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也不能解决问题。

社区资金紧不紧张?

答:这个不紧张,我们经济开发区的做法是给下面每个社区600万的资金用来投资优质资产,比如商铺,再利用商铺等资产的盈利补充进入社区的管理,文化氛围的建设,群众的服务。

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答:这个大体上可以算作是协作关系,是协作单位。物业公司主要是管理小区的环境和治安。临安的物业告诉我们是社区的下级单位?

答:这个应该是模式不一样。嘉兴的物业公司分前后期,前期是有房地产开发商雇佣的物业公司对房产进行管理,后期,业主入住,再有业主委员会选择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我们社区和物业应该还是协作关系,共同管理小区。

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关系?

答:实际上有点上下级关系的意思,但是理论上应该是协作关系,因为社区居委会是最基础的居民自治组织,下级应该没有单位了。

居委会的成员产生?

答:这个都是选举产生的。(候选人的产生?)这个有很多种形式,有党员联名推荐,组织推荐,居民直选等等,但都是民主产生的居家养老?

答:这个主要是面对城市低保户,农村5保户的高龄老人,是一种低偿的养老模式,是低偿,不是无偿的。家中子女上班工作去了,把老人送到社区这里来,我们对老人进行一种日托管理,老人在居家养老中心可以上网,看报,看书,聊天,社区还提供送餐服务。现在嘉兴市还在试点中,不过之后会铺开。

六、参考文献

《新时期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现状、思路与方向》邱玉婷2012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郑杭生黄家亮2012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组织功能提升》马纯红2012

《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柳玮

《社区管理学》娄成武2006

下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及现状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及现状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组织在建设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建设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的作用① ——基于居民参与型社区社会组织的视角 陈洪涛/王名 2012-11-19 16:21:06 来源:《行政论坛》(哈尔滨)2009年1期 【英文标题】The......

    城市社区建设:现状、问题及主要对策(修改版)(精选五篇)

    城市社区建设:现状、问题及主要对策 摘要:社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管理工作和城市民政工作的重心,及时把握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长沙市各城区社区建......

    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论文)

    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内容摘要:城市贫困作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正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制度变迁的结构调整与转轨,以及流动人......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大全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及相应工作机制的建设,促进社区管理服务有序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城市管理的基础。随着城市......

    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近年来,我社区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促进了社会的和......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2011-02-03 19:17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打印本页 关闭民政部1月31日发布《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面......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编者按: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2013年10月份报名,11月底或12月初笔试,目前国家公务员局暂未公布任何有关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政策,建议......

    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现状以及举措.陈

    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现状以及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 老年人由于饮食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面临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