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时间:2019-05-14 16:5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第一篇: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摘要

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市一直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工作,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

一、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卫生事业,却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原因,仍明显落后于我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基层卫生网络不够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业务用房紧缺,危房面积比例较大,已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群众“看病难”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卫生资源更是贫乏,由于设备简陋,业务水平低,业务总收入中的诊疗检查费只占少数,而药品收入比重奇高,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一)网络布局情况

全市规划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9家,已设130家,设置率为54.4%;规划设社区卫生服务站772家,已设359家,设置率为46.5%。市辖三区中心设置率为87.5%,站设置率为64.8%。截至2008年底,全市创建省级示范区2个(龙湾区、瓯海区)、省级规范化中心13个、省级标准化站26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单位12个,市级示范县1个(泰顺县)、市级标准化中心30个、市级标准化站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38个乡镇,占13 %,社区卫生服务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中心 55个,占 42.3 %。

(二)人员组成情况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共有卫技人员 972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663 人,占6.8%,大专3715人,占38.2%,中专3395人,占34.9%,无学历人员1518人,占15.6%;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36人,占0.4%,中级职称472人,占4.9%,初级7081人,占72.8%,无职称1966人,占20.2%。全市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卫技人员确定为责任医生人数5082人,每千人口配有责任医生为0.65人;责任医生中经全科医学培训2276人,占53.52%,经全科护士培训 42 人,占0.8 %。乡村医生为责任医生的1006人,占 19.8 %,经全科培训 171 人,占17.00%。全市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医生养老、医疗保险等经费的 1195人,占 23.5 %。

(三)经济运行情况

2008年底全市社区中心和卫生院,拥有固定资产64373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32280万元(面积44.97万平方米),专业设备22868万元;实际开放床位2085张,年床位使用率40%;出院人数50995人,门急诊人次845万次。2008年全市社区及卫生院财政性卫生经费支出25528万元(比2007年20131万元提高了26.81%),占医疗卫生经费的比例由2007年的30.66%提高到2008年的31.9%。总收入11.64亿元,其中业务收入8.89亿元,包括医疗收入3.36亿元,药品收入4.98亿元。2008年全市社区及卫生院总支出10.96亿元,其中业务总支出达10.5亿元,包括医疗支出为6.18亿元,药品支出为3.99亿元。2008年全市社区及卫生院

收支结余0.68亿元,共有107家亏损。若剔除财政补助、上级补助等部分收入,业务收支结余为-1.61亿元,全市除少数机构收支略有盈余外,352家社区中心和(或)卫生院中共有329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四)基础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市”的目标,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08年底,我市为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配置“新六件”装备共计1318件,市本级财政投入计1800万元。继续加强省200强和市50强农村示范卫生院创建,11家卫生院通过了省级200强评估,落实市级50强创建经费675万元;31家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额2322万元,其中市级财政第一期已投入348万元,卫生院综合水平逐步提高。20家卫生院改造工程项目已全面启动,其中已动工建设的15家卫生院,已立项处于设计和招标过程中的有5家。同时,各县(市、区)正积极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和《温州市标准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创建,认真进行信息化建设、科室布局调整、器械设备补缺、人员培训到位、服务功能落实等建设。目前我市292家建制卫生院中,业务用房已达标共有143家(面积计25.4万㎡),未达标149家,其中2008-2010年规划新建或维修146家(其中新建102家,维修44家,面积分别为17.13万㎡和4.43万㎡),目前已动工建设33家,113家未动工,计划两年内完成。剩余未达标3家(包括苍南中墩、括山以及乐清柳市镇三家)因征地困难计划未安排。

二、主要问题

温州市卫生事业,由于历史原因,欠债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基层卫生工作重视不够,投入过少,对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基层卫生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使基层卫生发展相对滞后。

(一)基础设施落后、机构业务用房紧缺

基层卫生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瓶颈”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门职责不清、缺乏沟通,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以致审批手续繁琐,卫生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落后,覆盖率低,绝大部分为个体经营。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仅2671个村开设卫生室,覆盖率仅为50%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均是村医在家设点开设村卫生室,多数是利用自家房屋,房屋简陋、狭小,平均业务用房不到30平方米,达不到国家要求的独立“三室”(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并不少于60平方米要求,无法正常承担当地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工作,满足不了基层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无自身发展能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二)基层人才短缺,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据统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站卫技人员中, 中高级职称比例严重偏低,而低学历、低职称、甚至无学历职称者比例偏高,导致群众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度不高,影响基层卫生工作的开展。同时,人才的短缺也制约了医疗设备的利用,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卫生院尽管配齐了“新六件”设备,但存在无人操作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村卫技人员队伍总体数量不足与年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专业技术能力

普遍较差。二是因农村医生任务繁重、收入低、福利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医疗卫生专业的高等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三是一些自身条件相对较好的卫生院,也存在因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的进入。四是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由于全科医生培训设置周期长,培训期间无经济保障,且培训用费高,单位没有报销或报销比例低,影响了基层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较少组织基层卫技人员开展正规、系统的公共卫生知识免费培训,有时开展免费培训,却因基层卫技人员紧缺离不开岗位,造成到位不高。

(三)目标规划与现状差距较大,如期完成目标有困难

按实施意见的要求,到2010年全市需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1011家,用房面积至少35.7万平方米,人员编制8580-12480人,社区全科医生3900名。目前,我市还需转型或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47家,用房面积缺13余万平方米,人员缺2740-6640名,社区全科医生缺920名。如鹿城区12个街道卫生院中,有11个街道卫生院没有用房,靠租赁民房开展服务工作。况且,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达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现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状与目标规划的差距太大。据估算,要实现以上目标,各级财政三年内至少需投入15亿元。一些地方反映,无法如期实现目标规划。特别是苍南县,按实施意见要求需入编1600余人,新建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财政至少投入1亿余元,以苍南的现状和财力,很难在2010年实现目标规划。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到2009年底,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率达50%以上。但我市各地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由于基础和历史原因,进程相对缓慢,无法如期达到50%的要求。

(四)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未充分显现

按《温州市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实施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行动,30家县级以上医院与15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下派医生796人次,接受社区人员进修216人,承担指导任务医生587人,建立指导关系责任医生871人,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38人次。市财政对省、市医院支援社区医生每人次一年补助5万元,共落实经费350万元。在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暴露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城市公立医院业务繁忙,存在下派困难;二是下派医师可能因个人、家庭、子女等原因提前结束下派服务的现象;三是由于基层医疗设备条件相对落后,下派医师反应无法很好发挥技术专长;四是双向转诊制度“上转容易下转困难”现象未得到很好解决。

三、对策和建议

基于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应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以创建“卫生强市”为契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基层卫生设施配置,推进基层卫生工作持续发展。

(一)落实发展规划,明确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根据“温州市卫生发展规划”,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优先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的保障机制,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中,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用地,将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作为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进行同步规划、建设、投用。建立部门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发改委、卫生、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加强资金、土地等资源的宏观调控,安排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以保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如期开工、按期完工。各县(市、区)政府应仔细分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规划目标,制定具体的年度计划与任务,逐步逐项狠抓落实。

(二)增加投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新医改方案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并以公益性为主导,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确保卫生事业经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5%以上。建立向基层卫生服务倾斜的财政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财政要统筹解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备经费,特别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要完善以县(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专项资金投入,以本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援助,加快新建、改建、扩建基层卫生院舍建设步伐,加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配置,改善就医环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给予相应支持政策。农村卫生室的建设,可制定试点实施方案,计划每县先选择一定数量行政村作卫生室建设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要贯彻落实好《市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温政办[2008]136号)。一是开展招聘医学本科生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工作试点,探索“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做法。二是加大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从2009年起,市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并继续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三是制定适应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用人机制和激励措施,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福利待遇、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当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倾斜。四是继续做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鼓励城市离退体卫技人员到基层服务,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标准和培训基地建设。五是要重点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政策问题,稳步提高基层卫技人员待遇,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

(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管理一体化

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快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转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的人、财、物、药品及医疗业务的一体化管理。结合实际,与省厅协商,温州市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率目标调整为市辖三区达20%以上,县(市)达10%以上。在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40家中心、60家站)中,积极推行一体化管理。

(五)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信息化管理

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提高基层卫生管理水平和效率。实行新农合在定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计算机联网管理,开展参保农民在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数据自动传输和实时结报的试点,为逐步实现农民健康数字化管理打下基础。

(六)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所占考核权重要适当加大,建立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进行年度目标评估,保证规划实施的质量与进度。对目标项目完成好的地方可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适当奖励,对目标项目完成不好的地方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促使各级政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卫生建设工作。

答复 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

你们在市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收悉,你们经过大量的调查,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很有深度,并提出了对策和具体办法,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予以重点考虑,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我市十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坚持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07〕77号),认真按照有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政策,加强对社区卫生机构管理,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群众提供了方便、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相继开展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六件”设备配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创建,到2009年底全市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5家,设置率为69.04%,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418家,设置率为57.89%,中心和站一体化管理率为24.57%。同时,我们还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新开工建设了30家乡镇卫生院,20家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4家乡镇卫生院通过了省200强农村示范卫生院创建验收。23家医疗卫生单位列入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落实资金3530万元。鹿城区通过了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验收,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了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验收。目前,全市已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3个、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县1个。

(二)创新基层人员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常抓不懈。基层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针对基层卫生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2009年6月2日,我们下发了《关于下达温州市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计划(2009年—2011年)的通知》(温卫医〔2009〕105号),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

乡(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此外,2009年我市还委托浙江高等专科学校为我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向培养34名卫生技术人员。

(三)落实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我们还出台了《温州市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双向转诊制度,大中型医院成立相应的内设科室或指定职能科室负责此项工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来的患者优先提供科室选择、检查预约、住院安排等服务,将适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的患者及其就诊资料及时转回社区。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目前6家省、市级医院正通过各种帮扶措施支援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0家县级以上医院与15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患者初治、首诊去社区,让常见病、多发病留在社区,这不但可以让居民得到便捷、经济的卫生服务,也可以使大医院在低水平的重复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攻克疑难杂症。公立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优先提供科室选择、检查预约、住院安排等服务。为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发展,明确了病人“上转”和“下转”的条件。许多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还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书》。目前共上转1983人,下转918人。

(四)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模式

实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五个转变”,即转变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转变知识结构、转变运行机制、转变投入机制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功能,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投入方式,结合农民健康工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基本医疗、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充分利用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做到服务网络化、责任网格化,开展入村入户上门服务,全力做好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城乡居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五)卫生信息化建设稳步开展。启动了2009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市、县两级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市级财政安排建设资金850万元。目前,市级卫生数据中心硬件平台已投入试运行并完成验收,软件管理平台和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正在部署实施。今年全市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79148份,城市电子健康档案81053份、农村电子健康档案498095份。县级卫生数据中心硬件平台除苍南县外,其余10个县(市、区)正在部署调试阶段。鹿城区、瑞安市、文成县、洞头县正在部署实施软件管理平台和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龙湾区、瓯海区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市、县两级卫生数据中心网络互联互通工作已完成。

基于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工作,但还存在着如您所提到的“基础设施落后、机构业务用房紧缺;基层人才短缺,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基层人才短缺,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未充分显现”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任重道远,针对这些薄弱环节, 我们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吸收提案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在今后几年重点围绕以下几点积极做好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落实发展规划,明确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2010年各地根据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加快基层卫生院的转型,使市辖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力争达100%以上,各县(市)力争达80%(2011年达90%、2012年达100%)。使市辖三区标准化中心达60%以上,各县(市)力争达30%(至2012年平均达50%)。进一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

(二)增加投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卫生院)为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实行差额拨款(鹿城区实行全额拨款)。明确社区机构人员编制按每万居民11-16名配备,农村机构人员编制按每万居民13-15名配备入编,人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都由财政保证。明确财政投入标准,即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经费、业务经费按原补助渠道不变,对基本医疗服务出现政策性亏损的,按当地财政给予补助,其养老等社会保险费用除个人负担部分外由同级财政补助。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用房由县(市、区)政府提出建设和改造方案并予以解决;对现租房的机构,租金由县(市、区)承担,市级财政对市辖三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租金补助50%。今年共给予2250万元补助,创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站50个。

一步的答复函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今后几年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采取免费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基层、欠发达地区服务,今年开始,市政府将委托温州医学院开展定向培养面向农村的本科层次社区医生,计划定向招生30名,分流培养30名。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和在岗培训,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师。此外,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总结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验,深化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完善市级医院与市辖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牵手关系。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公立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和适宜技术下基层行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一体化管理。

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快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转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的人、财、物、药品及医疗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认真落实民生实事工作,继续把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作为2010年为民办实事内容。市辖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力争达100%以上,各县(市)力争达80%;市辖三区标准化中心达60%以上,各县(市)力争达30%。一体化管理率市辖三区达到30%以上,各县(市)达到20%以上。

(五)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信息化管理

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提高基层卫生管理水平和效率。实行新农合在定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计算机联网管理,开展参保农民在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数据自动传输和实时结报,逐步实现农民健康数字化管理。今年市政府已批准温州市卫生局市、县两级卫生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工程,市级财政将投入750万元。两级互换数据中心建成后参合农民将可全部实行门诊、住院实时结报,不用自已奔波于结报点报销,而只要定点医疗机构定时与各县(市、区)合医办实行资金结算,这样更方便群众,使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由于“历史欠债”原因,政府对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起步晚、基础差,尤

其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群众“看病难”现象仍较普遍,为改善这一现状,政府部门现已加倍努力,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当然,这项民生工程的完善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就,相信继续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二〇一〇年七月九日

第二篇: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摘要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市一直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工作,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

一、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卫生事业,却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原因,仍明显落后于我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基层卫生网络不够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业务用房紧缺,危房面积比例较大,已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群众“看病难”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卫生资源更是贫乏,由于设备简陋,业务水平低,业务总收入中的诊疗检查费只占少数,而药品收入比重奇高,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一)网络布局情况

全市规划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9家,已设130家,设置率为54.4%;规划设社区卫生服务站772家,已设359家,设置率为46.5%。市辖三区中心设置率为87.5%,站设置率为64.8%。截至2008年底,全市创建省级示范区2个(龙湾区、瓯海区)、省级规范化中心13个、省级标准化站26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单位12个,市级示范县1个(泰顺县)、市级标准化中心30个、市级标准化站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38个乡镇,占13 %,社区卫生服务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中心 55个,占 42.3 %。

(二)人员组成情况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共有卫技人员 972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663 人,占6.8%,大专3715人,占38.2%,中专3395人,占34.9%,无学历人员1518人,占15.6%;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36人,占0.4%,中级职称472人,占4.9%,初级7081人,占72.8%,无职称1966人,占20.2%。全市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卫技人员确定为责任医生人数5082人,每千人口配有责任医生为0.65人;责任医生中经全科医学培训2276人,占53.52%,经全科护士培训 42 人,占0.8 %。乡村医生为责任医生的1006人,占 19.8 %,经全科培训 171 人,占17.00%。全市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医生养老、医疗保险等经费的 1195人,占 23.5 %。

(三)经济运行情况

2008年底全市社区中心和卫生院,拥有固定资产64373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32280万元(面积44.97万平方米),专业设备22868万元;实际开放床位2085张,年床位使用率40%;出院人数50995人,门急诊人次845万次。2008年全市社区及卫生院财政性卫生经费支出25528万元(比2007年20131万元提高了26.81%),占医疗卫生经费的比例由2007年的30.66%提高到2008年的31.9%。总收入11.64亿元,其中业务收入8.89亿元,包括医疗收入3.36亿元,药品收入4.98亿元。2008年全市社区及卫生院总支出10.96亿元,其中业务总支出达10.5亿元,包括医疗支出为6.18亿元,药品支出为3.99亿元。2008年全市社

区及卫生院收支结余0.68亿元,共有107家亏损。若剔除财政补助、上级补助等部分收入,业务收支结余为-1.61亿元,全市除少数机构收支略有盈余外,352家社区中心和(或)卫生院中共有329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四)基础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市”的目标,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08年底,我市为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配置“新六件”装备共计1318件,市本级财政投入计1800万元。继续加强省200强和市50强农村示范卫生院创建,11家卫生院通过了省级200强评估,落实市级50强创建经费675万元;31家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额2322万元,其中市级财政第一期已投入348万元,卫生院综合水平逐步提高。20家卫生院改造工程项目已全面启动,其中已动工建设的15家卫生院,已立项处于设计和招标过程中的有5家。同时,各县(市、区)正积极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和《温州市标准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创建,认真进行信息化建设、科室布局调整、器械设备补缺、人员培训到位、服务功能落实等建设。目前我市292家建制卫生院中,业务用房已达标共有143家(面积计25.4万㎡),未达标149家,其中2008-2010年规划新建或维修146家(其中新建102家,维修44家,面积分别为17.13万㎡和4.43万㎡),目前已动工建设33家,113家未动工,计划两年内完成。剩余未达标3家(包括苍南中墩、括山以及乐清柳市镇三家)因征地困难计划未安排。

二、主要问题

温州市卫生事业,由于历史原因,欠债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基层卫生工作重视不够,投入过少,对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基层卫生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使基层卫生发展相对滞后。

(一)基础设施落后、机构业务用房紧缺

基层卫生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瓶颈”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门职责不清、缺乏沟通,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以致审批手续繁琐,卫生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落后,覆盖率低,绝大部分为个体经营。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仅2671个村开设卫生室,覆盖率仅为50%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均是村医在家设点开设村卫生室,多数是利用自家房屋,房屋简陋、狭小,平均业务用房不到30平方米,达不到国家要求的独立“三室”(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并不少于60平方米要求,无法正常承担当地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工作,满足不了基层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无自身发展能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二)基层人才短缺,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据统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站卫技人员中, 中高级职称比例严重偏低,而低学历、低职称、甚至无学历职称者比例偏高,导致群众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度不高,影响基层卫生工作的开展。同时,人才的短缺也制约了医疗设备的利用,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卫生院尽管配齐了“新六件”设备,但存在无人操作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村卫技

人员队伍总体数量不足与年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专业技术能力普遍较差。二是因农村医生任务繁重、收入低、福利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医疗卫生专业的高等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三是一些自身条件相对较好的卫生院,也存在因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的进入。四是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由于全科医生培训设置周期长,培训期间无经济保障,且培训用费高,单位没有报销或报销比例低,影响了基层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较少组织基层卫技人员开展正规、系统的公共卫生知识免费培训,有时开展免费培训,却因基层卫技人员紧缺离不开岗位,造成到位不高。

(三)目标规划与现状差距较大,如期完成目标有困难

按实施意见的要求,到2010年全市需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1011家,用房面积至少35.7万平方米,人员编制8580-12480人,社区全科医生3900名。目前,我市还需转型或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47家,用房面积缺13余万平方米,人员缺2740-6640名,社区全科医生缺920名。如鹿城区12个街道卫生院中,有11个街道卫生院没有用房,靠租赁民房开展服务工作。况且,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达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现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状与目标规划的差距太大。据估算,要实现以上目标,各级财政三年内至少需投入15亿元。一些地方反映,无法如期实现目标规划。特别是苍南县,按实施意见要求需入编1600余人,新建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财政至少投入1亿余元,以苍南的现状和财力,很难在2010年实现目标规划。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到2009年底,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率达50%以上。但我市各地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由于基础和历史原因,进程相对缓慢,无法如期达到50%的要求。

(四)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未充分显现

按《温州市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实施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行动,30家县级以上医院与15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下派医生796人次,接受社区人员进修216人,承担指导任务医生587人,建立指导关系责任医生871人,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38人次。市财政对省、市医院支援社区医生每人次一年补助5万元,共落实经费350万元。在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暴露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城市公立医院业务繁忙,存在下派困难;二是下派医师可能因个人、家庭、子女等原因提前结束下派服务的现象;三是由于基层医疗设备条件相对落后,下派医师反应无法很好发挥技术专长;四是双向转诊制度“上转容易下转困难”现象未得到很好解决。

三、对策和建议

基于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应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以创建“卫生强市”为契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基层卫生设施配置,推进基层卫生工作持续发展。

(一)落实发展规划,明确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根据“温州市卫生发展规划”,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保障机制,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中,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的建设用地,将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作为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进行同步规划、建设、投用。建立部门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发改委、卫生、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加强资金、土地等资源的宏观调控,安排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以保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如期开工、按期完工。各县(市、区)政府应仔细分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规划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与任务,逐步逐项狠抓落实。

(二)增加投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新医改方案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并以公益性为主导,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确保卫生事业经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5%以上。建立向基层卫生服务倾斜的财政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财政要统筹解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备经费,特别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要完善以县(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专项资金投入,以本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援助,加快新建、改建、扩建基层卫生院舍建设步伐,加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配置,改善就医环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给予相应支持政策。农村卫生室的建设,可制定试点实施方案,计划每县先选择一定数量行政村作卫生室建设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要贯彻落实好《市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温政办[2008]136号)。一是开展招聘医学本科生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工作试点,探索“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做法。二是加大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从2009年起,市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并继续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三是制定适应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用人机制和激励措施,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福利待遇、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当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倾斜。四是继续做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鼓励城市离退体卫技人员到基层服务,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标准和培训基地建设。五是要重点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政策问题,稳步提高基层卫技人员待遇,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

(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管理一体化

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快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转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的人、财、物、药品及医疗业务的一体化管理。结合实际,与省厅协商,温州市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率目标调整为市辖三区达20%以上,县(市)达10%以上。在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40家中心、60家站)中,积极推行一体化管理。

(五)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信息化管理

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提高基层卫生管理水平和效率。实行新农合在定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计算机联网

管理,开展参保农民在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数据自动传输和实时结报的试点,为逐步实现农民健康数字化管理打下基础。

(六)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所占考核权重要适当加大,建立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进行目标评估,保证规划实施的质量与进度。对目标项目完成好的地方可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适当奖励,对目标项目完成不好的地方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促使各级政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卫生建设工作。

第三篇:怎样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怎样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加大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上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减轻国有大中型医院的看病压力, 降低群众就医费用;政府也可以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在广大基层群众身上,使群众充分分享改革成果,真正得到实惠。

随着社区医疗工作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的需求与服务模式、服务与管理体制间的矛盾开始制约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一是医疗设施老化或不足,难以适应诊疗需求。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不足,原有的设备严重老化,检查手段受限、准确性降低。由于人员、设备条件限制和社区医院服务不到位,致使就医人群大量流向三级医院,增加了三级医院的负荷和有限资源的占用。二是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参差不齐,有些地方政府将经费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受利益驱使,仅注意于医疗收入,“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多数流于形式,造成群众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产生偏见和不信任。三是医保政策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表现不同步。尽管医保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在药品和诊疗方面的费用只略低于大型医疗机构,又由于医疗质量及服务等问题,因此目前的医保政策还不能起到就医的导向作用,仍然存在大医院挤、小医院空的现象。四是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具有全科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梯队建设没有形成;医、护、技、药人员比例失调,护理人员数量和层次达不到要求;医生普遍存在未经过规范的全科医师培训阶段,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影响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由于医疗条件、收入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医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吸引人才留在社区医疗机构服务。五是“双向转诊”难以形成机制。首先,担负首诊的一级医院由于条件有限,很容易转出患者,而三级医院的诊疗标准又以患者的康复为依据,同时患者对转回一级医院康复也没有信心,社区医疗机构的护理水平不高,很难再把患者转回,不能实现“双向转诊”的目的。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大力倡导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有三个职能,包括掌握本辖区居民的详细健康状况,指导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正确的饮食方式和锻炼方式;负责诊治辖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监控居民的大病征兆,让居民在大病

初期能得到尽早治疗。在社区开展首诊能够合理分流门诊病人。大家现在说看病难,最突出的是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实际上在国外,大医院几乎没有门诊部,到大医院看病都是社区医生的转诊,这样,社区医生能够帮助病人找到更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作为一个居民,不可能对各大医院的特点、哪一个医生怎么样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作为社区医疗机构,医生会根据每个居民的实际需要进行转诊。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目标。

其次,要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转诊方面,如果是经由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病人的报销比例可相应扩大,并将医保病人在社区获得慢性病药品的报销比例和范围扩大,药品集中配送,减免部分挂号诊疗费用等。卫生部门要和医保、物价等部门进行协商,力争在相关的一些政策上对社区卫生机构有所倾斜。

最后,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等资金投入、补偿方式,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投入。要明确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功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服务。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合理调整和配置社区卫生资源。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管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项目的准入,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推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积极探索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城区社区卫生大部分归市卫生局管理,属船山管理的有5个,分别是高升、育才、凯旋、龙坪、灵泉,除凯旋外,其余4个均通过省检验收合格,社区卫生服务站 1个(顺城);占地面积x,设备总额x万元,开设床位x张,有人员x人(其中执业医生x人,执助x人,注册护士x人,医技人员x人,公共卫生x人)。目前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在装修建设之中,除育才、凯旋两个未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凯旋未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其余xx个均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初步建立起了以城市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二、主要成效

1、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制定了社区卫生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加大了财政投入,前两年区财政每年安排x万元用于社区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今年为支持医改,公共卫生经费按服务人口x元/人年预算,基本药物试点按x元/人年预算,同时在育才、灵泉、龙坪x个社区卫生基本建设都安排了匹配资金。

2、健全规章,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市卫生局也下发了《xx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服务实施准入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同时还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社区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等规章制度,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保障。

3、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区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和《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及时出台了配套文件及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整体规划。

4、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近两年,先后举办和参加省市社区卫生管理及技术培训学习,培训x人,有效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5、完善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精神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融为一体,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9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服务情况见附表)。

三、存在问题

社区卫生自建立以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但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及运行体制不顺。社区卫生设置、规划、管理由市卫生局负责,目前船山所辖的6个街道办事处仅有高升、育才、凯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我区管理,其余镇江寺、介福路、南津路的社区卫生属市局管理,不在船山行政区域的灵泉、龙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归我局管理,管理及运行犬齿交错。

2、全社会对社区卫生支持配合不够。街道及居委会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不够支持配合,社区卫生工作开展被动;社区居民保健意识淡薄,对社区卫生工作不理解,认识上存在偏差,对卫生知识了解较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健康投入意识差,给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难度。

3、缺乏全科医疗服务人才,知识更新缓慢。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合格的全科医疗人员,现在的20名全科医生是专门负责到社区居民家收集信息人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社区人员业务培训机会少,新观念、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匮乏。

4、社区卫生人员待遇缺乏保障。社区卫生全是公益性质,无法创收,财政又没能全额保障社区卫生人员基本工资,且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自今年10月1日起在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新增经费315万元,财政压力较大。

5、社区卫生人员编制较少。未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核定社区人员编制。

6、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危、急、重症患者转往上层医院,但上层医疗机构受利益驱使或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很少甚至没有将患者返回社区康复,双向转诊能上不能下,既不能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加大了大医院诊疗压力,更加重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三、对策建议

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精神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八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采取政府主导,广泛宣传,力求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2、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将社区卫生工作纳入街道、社区目标考核,推动社区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3、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一是工作经费。市、区两级政府要建立稳定的筹资和投入分摊机制;二是对其设备更新和业务培训给予专项经费补助;三是工资及绩效。社区卫生人员工资及绩效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公开招聘全科医学、护理学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从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川编办[2007]4号)给予落实,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鼓励医务水平较高的离退休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并给予相应待遇。

5、进一步完善大中型医院对口帮扶社区卫生制度。通过设备援助、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医疗协作等方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

谢谢大家!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第五篇: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一、二ОО五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

二ОО五年我区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精神,出台了《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工作意见》,制定了《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在全区各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成了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了覆盖我区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框架。

一是调整落实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总体规划。通过与各街道(乡镇)充分沟通、征求居民意见、实地勘察等调研形式,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勾画出了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蓝图,初步形成以滨湖区医院为中心辐射西片和以太湖新城中心医院为龙头辐射南片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2005年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其中城区4个、农村8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区域,由中心合理设置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城区16个、农村27个。城区河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以水秀医院、荣巷剧场、原西园街道卫生所为基础改建,蠡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原蠡园镇卫生院异地迁建;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由乡镇卫生院承担。撤消村卫生室39个,妥善安置乡村医生208名。二是认真按照省、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制订了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在房屋面积、人员结构、医疗器械、基本药品和抢救药品都

1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提高了省、市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设置标准和可操作性,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设置、功能承担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减少了盲目性,增加了针对性。三是进一步加大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不规范的情况,全年完成了54名全科医生、15名中医实用技术医师、4名专(兼)职康复医生、15名社区护士的培训。至今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培训率达90%以上,进一步缩小了居民和农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四是在加快搭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框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统一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识、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和21种社区卫生服务台帐,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要做到依法建设、又要做到规范服务内容;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证质量。五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有效载体,扎实开展精神病防治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与市、区残联合作,为城区每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配备价值35000元的康复器材25种。六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健康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无锡市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估验收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情况细分为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六个子项进行量化评分,采取中心、站一体化考核方式,根据最后得分拨付社区卫生服务专项建设奖励经费,并将街道、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作为评估考核和拨付奖励资金的前提条件。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了

各各街道、乡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2005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无论是建设进度还是内涵质量,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都走在无锡市其它区(县)前列。

二、二ОО六年工作措施

二ОО六年,根据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关于加快发展全市社区卫生工作的要求,为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全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同时为完善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包括:

1、坚持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程。通过去年一年的建设,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发展不平衡,质量不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必须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指导下,坚持以政府主办为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在公平、择优原则下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社会力量举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乡镇、街道的支持下,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对照《滨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定点工作,落实业务用房、社区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加快建设步伐。2006年还需建立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城区9个,农村18个。二是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要认真对照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标准,在硬件设施、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服务流程、制度建设、功能完善等

方面寻找差距与不足,并努力改正,全面达到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要求。

2、健全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各镇、街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整体功能。蠡湖街道应撤消蠡园镇卫生院,人员、职能统一进入蠡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调整水秀医院职能,实行统一管理;荣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强化医疗、康复职能;其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从原来医院功能向中心的功能转变,统一按照中心的功能开展各项服务。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强化“三个服务”:一是强化综合服务,中心一定要按照“六位一体”功能,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生指导、医疗和康复等卫生服务,特别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突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施综合预防和群体性干预,控制和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二是强化连续服务,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在区统一部署下,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实行不间断的健康管理。三是强化主动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主动深入社区,送医上门,努力位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全面推行责任医生制度。要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设置中医科,7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开展至少四种中医药服务。

3、完善队伍建设,逐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特别是新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缺乏。一是要落实现有政策,积极吸引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工作,培养新生力量。二是在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进行整合,有的从医院改建成中心的,人员比较富余,通过人事编制部门的统一调度,中心与中心之间可以进行人员重新整合,达到均衡和谐的目的。三是开展岗位培训,加强对现有人才培养,到2006年底,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岗位培训率达到100%,并持证上岗。四是配合市局开展全科医生培训,确保每个中心每万人常住人口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五是开展规范化培训,充分依托市级医院技术优势,每个中心每年至少选送一名医生到市级医院进行为期不少于6个月的业务进修,同时利用市卫生局的政策优势,积极吸引市级医院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挂钩扶持工作。

4、加强制度管理,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是要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医政管理制度、人员的准入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和法律法规,规范医疗行为,依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二是要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认真按照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规范,与上级医疗机构签定双向转诊协议,真正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入社区”的社区卫生工作新局面。三是建立责任医生制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社区医生进行分工,做到每个社居委、每个村委均有一名责任医生,定期为责任地区居民提供服务,包括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慢病监测、协助开展传染病的访视和调查、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和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四是记录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台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分工,有针对性地记录好工作台帐,不得漏项、缺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要按时准确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报表,使卫生行政部门能准确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动态情况,做好评比通报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5、制订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工作的考核力度。

区委、区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列入了两个文明考核内容。以镇、街道为单位落实目标责任,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成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管理率达80%以上,对完成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任务的,给予适当加分。市、区财政将对社区卫生服务给予适当补助,对完成任务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奖励配套资金50万元;对完成任务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奖励5万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奖励2万元。有关职能部门要制订奖励考核实施细则,严格考核程序,把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落实。

下载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五篇)

    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德城区人民政府———(2011年6月30日)尊敬的李主任、钟主任,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德城区视察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对......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王学熙(南京图书馆)会议感言1: • 1、如果说几年前图书馆界有人提出”建设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问题,还只是一 个理论问题,并不会引起社......

    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大全5篇)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推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

    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县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推......

    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为落实胡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

    陕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陕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是实现全......

    温州市旅游业利用外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温州市旅游业利用外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与房地产业的影响论文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我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我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 造“看病就在家门口”惠民服务 自2008年起,我区不断加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以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