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共)
家 庭 教 育 的 误 区 及 对 策
原北京四中书记,现北京四中网校家长学校顾问 王兆骥
现在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我们家长的关注,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对教育子女有困惑。我也曾给四中的学生家长多次开过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感觉到家庭教育问题是个现实的问题,是个严峻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那么家庭教育的现状怎样呢?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对于目前的家庭教育,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在有心里话选择跟谁说时,很多孩子选择和同学说或好朋友说,选择和父母或老师的太少了。北京市的一次调查认为,有7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对孩子感到失望和灰心的家长很多很多。
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不满意和困惑呢?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1、教育观念有误区
如果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内容几乎全部是围绕着学习,其他的教育内容不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计划之内的话,那么家长的教育观念一定是错误的。
我们的家庭教育,其主要责任不仅仅在于直接帮助孩子学习知识。那些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不要担心和自卑,觉得自己帮不上孩子。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方面,更多是要孩子树立职业的理想和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如果孩子在高中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孩子考上大学,也还是问题。大学校园要比高中复杂的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主要靠自己安排,没有人去跟着学生提醒、督促他学习,所以孩子在高中毕业前就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美国人曾经一度相信“智力决定论”,但现在美国人不这样认为,他们更相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水平。智力因素是一个人能不能干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肯不肯干的问题。前者是一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后者是一个人发展的充分条件。家长不要把眼光老盯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应该更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培养,如培养孩子的诚实态度、合作精神等。
2、教育方式有误区 溺爱。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分,爱得无原则,无限制的爱超过了理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自私、依赖性强,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家庭教育应该坚持理性,否则孩子就会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习性。
专制。孩子没有自由独立的空间,家长搞一言堂,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样的家庭培养的孩子不是过于暴力,凡事喜欢暴力解决,就是过于顺从,听人呼来唤去,没有主见。专制型的家长不仅指父母采用打孩子的方式,也指家长用“我就是对的,你就得听我的”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严重一点说,这都可以说成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虐待。
放纵。有的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听之任之,不加管理。有的确实是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管理孩子,但大多数只是借口,他们嘴上说的是孩子最重要,可是在行动上是工作或自己的休闲娱乐最重要。
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什么?
1、树立全面发展观
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文化课,也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全方位的,既要有言教,更要有身教。
2、加强养成教育
加强对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孩子第一次和大人顶嘴,大人没有及时的教育和制止,不了了之,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和大人顶嘴的习惯。大人可能还很奇怪,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养成了顶嘴的毛病呢?其实就是在孩子的不良习惯刚开始萌发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没有足够的教育意识,让孩子逐渐形成了顶嘴的坏习惯。孩子的坏习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及时的纠正过来,在形成稳定的习惯以后,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孩子要担任班级干部,父母怕耽误学习时间,坚决阻止,这样的事不少。其实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当了班级干部,自豪感增强,他对自己的要求就高了,让自己的学习也要比别人好,成为别人的榜样,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一般也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4、家庭教育内部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二人对孩子的教育若有分歧,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商量好统一的原则,然后共同面对孩子。否则父母教育不一致,孩子就不知听谁的好。有的孩子可能还钻空子,谁的意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父母教育没有形成合力,长期下去,孩子肯定发展的不够好。
四、家庭教育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是沟通。与孩子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一个小孩,不管从哪个年级开始,不管他原来基础怎么样,如果家长与其沟通得好,家长跟孩子说得上话,那么这个小孩就会有进步。反之,不沟通,沟通不起来,就会有隐患。
那么我们怎么与孩子沟通呢?
1、沟通的前提:要明白家庭教育的观念和内涵
首先有个教育观念的问题。我们说沟通是家庭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家庭教育的整体,它是一种方法,一种技巧。它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里面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认识到沟通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里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对家庭教育的整体认识,你这个环节,也不能处理好。
所以有的家长问我:“我跟自己的小孩谈话,动不动就吵起来,该怎么办?”我跟他说:“你跟我说到这么具体的问题,我难以给你解决,我只能说你跟孩子的沟通不够好,已经不好到一定的程度了。我建议你倒着推,先看一看你家庭教育观念对不对,再查一查你以前和孩子沟通发生了什么问题”。
其次是家庭教育内涵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内涵,是指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是家长根据对自己孩子的希望和目标,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步骤,通过家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氛围、长辈言行、同辈榜样)来引导影响孩子,而孩子又以自己的言行反作用于家长。其中,沟通是这个家庭里面重要的一部分。
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法、沟通时家长的态度都是什么呢?
2、沟通的内容一:教孩子学会感恩
小孩要有情感,懂得感恩,这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的课题。如果一个小孩不懂得感恩,他就会失去学习动力。
我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了,从六十年代开始,直到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明显感到,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比过去不知好多少倍,但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这些年来北京四中一直在加强情感方面的教育。我们告诉学生,尽管现在的父母养活你们已经用不着再为了养老、防老,但你们做儿女的要懂得孝敬父母,要知道感恩。我们的教育内容,也是我们的沟通内容,在这些方面大家可以达成一致。
有一次,一位家长含着眼泪向我反映孩子的问题,说他得病在房间里躺了一整天,孩子都没有到房间里问候一声,她伤心极了。我告诉这位家长,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孩子,但主要应反省一下家庭教育的不足。最基本的情感教育都没有完成,可见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不到位。“感恩”沟通是必须的,而且要使孩子在家庭里面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长辈的习惯。
3、沟通的内容二:增强集体观念,鼓励孩子多为集体做贡献
一个孩子当选班干部肯定要为集体工作而耽误一点学习,但是如果他真的优秀,他会因为是干部而更加努力。他会想我是干部,我是班长,我要做到全班最好。他会挤出时间,使他的学习更加优秀。这个动力是不可忽略的。
美国的教育不是全都好,但是他们有一条,绝不单凭成绩来衡量一个人。大学录取的时候,问他,在中学做过什么,策划过什么活动,有过什么能力,当过什么干部,特别看重这一条。因为这一条反应了合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奉献精神。
四中有一个传统,凡是国家有大事,我们就号召学生积极参加,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我们不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极其空洞的教育,小孩不知道爱国,就谈不上回报。所以什么“申奥”、大学生运动会和国庆等活动,我们都希望学生参加。如果一个学生真的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参加了表演,我想这件事情对他的教育将是终身难忘的。他就能感觉得到,他和国家是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的。同过这个实践,他就会加强对“祖国”二字的理解。
4、沟通的内容三:理想和信念最重要
一个孩子如果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不刻苦,学习遇到困难就往下滑,应该先找他没有学习动力的原因。你一天到晚在跟他唠叨,少看电视,少玩游戏,少干这个,少干那个,但你就是不从根本上去解决他的理想和信念问题。当然,不能只谈空洞的理想和信念,正确的理想等于理想+道理,理想+实践、理想+生活。理想要有产生理想的道理,理想要付诸行动,理想要有载体。从这些地方与孩子沟通,一定会有共同的话题。
5、沟通的内容四:职业理想
四中每到高二的时候,就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什么叫职业理想教育,就是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规划自己的前途,确定未来职业方向。一个人既要有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社会理想,也要有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教育,就是让同学们明白,你要从事这个职业,你准备好了吗?国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特点,什么样的能力,你现在哪些具备了,哪些还缺乏,应该怎么弥补它?过去的人谁说我要上某某大学,有些不好意思,好像吹牛,现在就是要营造出某种气氛,让大家公开地说,勇敢地说,我要追求什么,我要选择哪所学校,哪个专业。
通过沟通,让孩子树立起某种职业理想。
6、沟通的内容五:敢于负责
有一次搞问卷调查,问到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什么事情印象最深?”一个家长写了这么一件事,说孩子初二的时候,他的小孩在学校里,玩双杠的时候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踢了,缝了一针,对方家长非常生气。他的孩子回家居然什么也没说,后来老师打电话告诉家长,这位家长才知道。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有不足,还缺乏敢于负责的观念。应该教育孩子,发生事情要负责,而不是逃避。
7、沟通的内容六:明辨是非
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明辨是非的教育,这种机会在生活中是很多的。如在大街上看到乞丐,该不该给钱?孩子出于同情,可能要给。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是所有的乞丐都值得同情。这里面有些乞丐是因为好逸恶劳,有些是不参加工作以此为职业,有些是骗子,形色不一,不能盲目同情。遇到有关机构组织的赈灾捐款,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灾区的人,但我们不要鼓励孩子盲目的同情。
8、沟通的方法一:积极主动建立沟通渠道
与孩子沟通,你不能一无所知。
五、六十年代,凡是四中学生会唱的歌,我们老师全都会。到现在呢,学生唱的流行歌曲,老师不会,只有学生会。有的大人对现在的流行歌曲,不屑一顾,理都不理。我认为这就缺少了与孩子沟通的一个渠道。你不应该不会,你不会,就会有代沟。
我去过台湾三次,大礼堂里,学生唱流行歌曲,他们的老师和学生一块唱,跟我们五、六十年代一样,学生会的歌老师全都会。
当然我不能说你学习几首歌,就能沟通,而是说你要尽量融入孩子的生活中才能与他有更好的沟通。小孩喜欢的你全都不喜欢,像聊足球,你不懂;聊音乐,你不懂;聊时尚,你不懂;聊追星,你更不懂。那我们就要反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我们家长就懂学习呀,烦不烦啊。当然,孩子会的,我们不可能全会,但不能以此为荣,要积极主动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
沟通的方法二:善于抓取沟通的切入点
家长要有沟通的敏感性,要善于抓住最有力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沟通。很多家长说,我找不到切入点,跟他说什么都说不进去。其实只要你留意,处处都是切入点。
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学习较好的同学在班里有一个要好的朋友,这个朋友思想滑坡,甚至到了想休学的程度。学习较好的这个同学开始无动于衷,因为他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回到家他给父母讲故事,说:“班里有这么两个同学,一个同学学习滑坡,甚至想退学,跟他要好的那个学习较好的同学不闻不问。”这个孩子就问他爸爸妈妈:“比如那个学习较好的是我,你们是希望我做那个对同学无动于衷的人呢?还是希望我做一个热心帮助别人但有可能会影响自己学习的人呢?”
这个小孩问出这个问题来,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极佳机会。既然他问出了这个问题,说明他有点想法,有点同情心。这个家长抓住了这个机会,非常肯定他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要拿出时间去帮助这个孩子。我觉得这位家长做的就非常好。
沟通的态度一:家长要有平常心
与孩子沟通,要有平等平和的心态,不能用命令、指责的口气去和孩子谈话。好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即是长辈,又是朋友。
有一个家长说,她和女儿的交流话题包罗万象,几乎无话不说。交流的内容有学习、有生活、有考试、有学校里的各项活动,各种趣闻趣事,当然也包括孩子感到郁闷,烦恼的事。家长还有意和她谈起社会、人生、择业、交朋友等问题。那么这样的沟通对对母女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
沟通的态度二:家长要学会倾听
要善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学会倾听,让他把话说完。外向的小孩什么都说,内向的小孩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所以有的小孩,他不想跟你说话,你也要去主动攀谈。如果他以前特爱说,现在变得不说了,这要去分析原因。如果他的个性从小孩的时候,一直这样,就不要大惊小怪。个性的问题没有什么好坏的问题,内向的不好,外向的就好?不存在这个问题。教育孩子要让他学会与人交流,内向的孩子可以保持性格的内向,但要学会跟别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和勇气。
有家长说,我和孩子关系好,孩子愿意和我沟通主要是我能够很耐心听他讲述完每一件事。有时还会把没干完的活放下,让孩子觉得他说的话有人爱听,下次他才会说。有位家长讲过一件事,她孩子在初中时,一次考试回到家里说:“妈妈,我今天考试心情特别紧张。”家长问为什么?他说:“某某同学考试开始没来,我心理特别高兴,因为每次他跟我争第一。不一会儿他来了,所以我才紧张。”这是他真实的想法,如果家长听了他这句话,把他臭骂一顿,你说小孩还会说吗?这位家长好就好在听孩子把这故事说完,没有发怒,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他你这样想,我表示理解,但是你要得第一,你能让同学都病了吗?要用自己的本事力争第一,只要你付出努力,你没拿到第一,我也很高兴。家长既批评了他不对的地方,也使得小孩非常放松,你只要努力,就是好孩子。
沟通的态度三:家长要蹲下来与孩子对话
我听说正规的幼儿园有要求,要求老师跟小孩子说话,要弯下腰来和孩子说话。后来要求蹲下来,坐下来,因为只有大人坐下来的时候,正好跟小孩一边高,这种外在的姿态,使小孩感到你跟他是平等的,这才敢跟你说话。那么在家里边,你老是居高临下,孩子自然不敢跟你说话,你总是发脾气,他当然不敢跟你沟通了,这是沟通的技巧。
沟通的态度四:家长要换位思考
我们的家长有时候要从孩子的地位去想问题,善于发现和肯定孩子想法中的合理因素,不要忽视和小看孩子。有时候家长和孩子争执起来,多数错误都在孩子身上,家长一般不可能站在错误的那边去教育孩子。但有时候恰恰是孩子说话里边含有合理因素,没有被你发觉,而被你全盘否定,小孩心里头就不愉快。有时候他就叫这个理,哪怕有一句话对了,他也要坚持,这是年轻人的特点。你要看他有没有合理性,有一点说得对,即使他80%都是错误的,你也不能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各位家长,通过具体的沟通达到心灵沟通是我们家庭教育中的最佳境界,因为心灵沟通的作用远远超过语言沟通。
(根据北京四中家庭教育报告会录音整理,2004年10月28日于四中礼堂)
第二篇: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已成为每个家长都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心切而又缺乏必要的科学教子方法。他们往往凭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进行施教,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误区,甚至闹出了许多家庭悲剧,如浙江金华的一位高中生杀害母亲、马加爵杀害同学等。在家庭教育中误区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误区之一:家教观念落后。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看成是自家的私事。这种把子女当私有物进行培养的观念,使得一些家长对正当、合理、科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予积极配合,当家庭的教育价值观与之发生冲突时,常出于某种狭隘的目的而另搞一套。这常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价值观念。着名心理学教育专家蒋政华在一次专家报告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等式: 5+2=0。他这样解释: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由于在教育上的抵触和矛盾,实际的教育效果产生对冲,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的教育效果为“ 0 ”。家教观念的落后,使得许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任性、依赖、胆小、自私、注意力不集中等让家长苦恼不堪、头疼不已的“独生子女综合症”。
误区之二:家教内容片面。
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应涵盖孩子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但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片面,其主要表现为: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培养,轻心理培育等。在孩子上学以后,一个“分”字并涵盖了一切。《新课程与家庭教育》告诉我们:“孩子回家后,家长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天考试没有?得了几分?嘱咐孩子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上课要注意听讲,学习要独立思考。评价孩子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看×××学习多好!”这使得许多孩子腰圆膀宽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从特定角度看,一些孩子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
误区之三:家教方式单调。
在现实生活中,不科学的家教方式很多,其最大的特点都是单调。典型的单调式家教有三种:第一种是溺爱娇宠型。主要表现在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自理、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培养,对孩子的要求过于满足,过分的溺爱会使家庭的教育功能严重弱化,有专家指出:“娇生惯养的孩子最终不是社会的叛徒,便是家庭的暴君。”第二种是专制棍棒型。主要表现在家长信守“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子女严厉管制、压迫教育。一位学生在一篇习作中写道:“请不要再打我了!好吗?考试成绩不好,我也很难过,但挨打会使我更加难过„„”。第三种是放任自流型。主要表现为一些家长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子女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在家访时,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位家长,他把孩子锁在家里,自己在茶馆里玩牌。
以上这些家教误区的出现,使家庭教育的功能严重缺失。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把提高学生家长的综合素质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只有家长们都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他们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从而实现成功的家庭教育。其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对策之一:用先进观念武装家长。
我们要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子女既是为家庭培养后代,更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新观念。强调家长在履行教育责任的过程中,应充分灌输亲情,使情感倾注与家庭教育高度结合。要从小教育和训练孩子懂得记情、感恩、宽容、谦让和与人为善,并通过适当的奖惩,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只有文明礼貌的人才会受人尊敬和喜爱。要尽早让孩子生活到集体中去,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这种新型的家教观念,不但有益于提高家教的效果,而且有益于促进亲情,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关系的融洽。对策之二:用多元理论引导家长。
加德纳的多元理论告诉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牟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才能。我们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机会,引导家长学习多元理论,使家长明白:把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智力开发,尤其是把智力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要求家长注意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方式表示肯定和欣赏;根据他们擅长的学习方式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他们发挥自身学习方式的优势进行学习。我们应用 21 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规划今天的家庭教育,建立符合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规律的、具有超前战略的多元目标体系。
对策之三:用多种方式启发家长。
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多,但很少有家长用一种家教方式就取得了成功。因此,我们要启发家长经常改变其教育子女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的尝试,来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一种教育方式。我们常用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十种,分别是 1、说服教育法 2、行为训练法;3、家规制度法;4、激励评价法;5、实际锻炼法;6、自我教育法;7、榜样示范法;8、环境熏陶法;9、艺术熏陶法;10、心理暗示法。这种种家教方式还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家长与自己的孩子要多进行平等的沟通。家长一味的高高在上,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之间就会产生距离甚至是代沟。
总之,只要我们每位家长都能正视家教中的误区,切实转变自己落后的家教观念,学习科学的教子方法,真正掌握家教的艺术,全面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和家教素养,才能最终避免家教误区。愿我们的家庭教育开出成功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第三篇: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写写帮整理)
山东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 摘 要] 由于父母对亲子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孩子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我国家庭教育在观念和方式上都存在许多误区,父为子纲、不打不成才、树大自然直等等的教育理念还深深影响着当今的家庭教育实践。论文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出发, 分析中国父母对孩子及亲子关系的基本认识后, 进一步探讨家庭教育误区产生的原因, 并给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
家庭教育;误区;原因;对策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具有奠基性,导向性,终生性。现在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家长的关注,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对教育孩子有困惑。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对于目前的家庭教育,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在有心里话选择跟谁说时,很多孩子选择和同学说或好朋友说,选择和父母或老师的不多。聊城市的一次调查认为,有6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对孩子感到失望和灰心的家长也很多。
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两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观念有误区
教育观念的误区,指家庭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的一些失误。
1、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59%以上的家长期望孩子的学历为大学以上,89%的家长期望孩子从事脑力劳动, 文化期望与职业期望都较高。有的家长不惜耗尽积蓄送孩子读重点学校、“贵族”学校,有的家庭为孩子请“家教”、置电脑、购钢琴,并陪读陪练,而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诸如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等的培养, 却置若罔闻。只重视如何成才,却忽视如何做人。偏颇的教育观念加上不良教育方法, 使本是家庭教育重点的非智力因素的培育被忽视了。结果使孩子在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问题,反而有碍于智力因素的开发。
2、重分数轻品德。应试教育的以分取人,使家长盲目追求高分, 不是教育孩子掌握真才实学,做脚踏实地的人, 而是陷入“分数=知识=智力=人才”的怪圈。孩子得高分,家长就以肯定、奖赏。孩子得低分,家长便追究原因,甚至恶言相向, 拳脚相加。这就必然导致孩子对分数的崇尚与畏惧,以至考试作弊、涂改试卷上分数等事时有发生。
第 1 页 山东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3、重身体轻心理。父母溺爱娇惯使孩子身体营养过剩,而心理营养却相对匮乏。有的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外出怕危险,做事怕累着,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致使孩子不会克服困难, 不会处理问题, 严重地束缚了孩子的聪明才智。据国家教委对 12.6万大学生的调查,其中20 %存在心理问题。北京 16 所高校对本科生做了10年的统计,证实造成大学生退学、休学、中断学业的原因中,心理因素高居首位。事实说明, 家庭教育不仅应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愈孩子的心理健康。
4、重物质轻精神。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全面照顾,精神需求却往往被忽略.在一个三口之家, 孩子的消费居首位,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40.7%,而物质生活消费又占孩子总支出的83.7%,集中在 吃、穿、玩三方面 ,其中以食品支出为最高。对孩子的精神需求许多家长却无暇顾及。聊城市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有3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谈;50%对父母的批评口服心不服;43%的学生感到家庭寂寞。以上可见物质满足太盛,精神交流却相对欠缺。须知,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里,人们更重要的是精神关怀!
5、重言教轻身教。言传与身教, 二者应该统一起来,而目前家庭教育中二者却常常割裂。许多父母说的多做的少, 口头教育多,以身作则少。不少家长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教育孩子说实话、做老实人,自己却盛情假意,投机取巧;教育孩子不要贪玩,自己却通宵玩麻将,抱着手机玩不停;教育孩子讲文明礼貌,自己却说脏话,对人尖酸刻薄;教育孩子孝敬老人,自己却不赡养父母,如此等等。许多家长忘记一个真理——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有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 至关重要的方法,不在于长篇说教, 而在于以身作则。
(二)家庭教育模式有误区
1、溺爱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为: 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要求一概满足;孩子犯错误一味迁就,父母甘为儿女做牛马。
对孩子的影响: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任性、自私、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他们只习惯于被爱,不懂得感恩,稍不满意就嫉恨在心。他们往往在家里胆大包天,在外面胆小如鼠。这样的孩子缺少物理性、缺乏坚强的意志,甚至好逸恶劳,将来难以直面艰难的人生,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严酷现实。
2、专制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家长居高临下,对孩子无所谓尊重与理解,只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操持,一切由家长说了算,孩子无权决定自己的事,从每天的时间安排,参加什么兴趣班,交什么朋友都由父母定。这也不准,那也不准,规矩很多,没有自由。一旦违抗,轻则骂,重则打,严厉有余,民主不足。
对孩子的影响——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生性懦弱的孩子,更加胆小怕事,唯唯喏喏,没有生气,缺乏创造性,他们心理脆弱,如踩钢丝,不知什么时候会摔下来。二是生性
第 2 页 山东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倔强的孩子,更加顽劣,不怕骂,不惧打。他们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长大,逆反心理强,对他人更具攻击性。长大后,容易对他人实施暴力。
3、放任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父母崇尚“静待花开”“树大自然直”的理论。只管养,不管教。对孩子的表现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孩子表现好不夸奖,表现差不批评。强调工作忙,事情多,没时间管,学校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完不成。把孩子的教育全推给学校。
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在这种无拘无束、自生自长的环境中生活,必然养成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的习惯,集体观念差,是非观念不强,对什么事都处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意约束自己。他们害怕困难,缺乏理想,做事拖拉,阻碍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4、奢望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太切,期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没有从实际出发。总爱拿其他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的孩子短处比,发展特长也盲目攀比,拔苗助长。对老师过于苛求。对教育孩子缺乏长远考虑,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担心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如履薄冰。对学习、比赛、考试深感恐惧。他们活得很累,心理很脆弱。整天担心受怕,一旦满足不了父母的要求,就自责、内疚,感到无脸见人,甚至轻生。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仇恨父母,感情上越来越孤僻,内心越来越空虚。
5、矛盾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教育有矛盾。父亲严厉,母亲放纵。两代人对孩子教育有矛盾:老一辈溺爱有加,年轻一辈严格有余。家庭教育过程前后矛盾。家庭教育情绪化,高兴时,放纵,心烦时,拿孩子出气。家庭与学校有矛盾:不配合学校和老师工作,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说学校和老师的坏话。孩子有了问题,只怪学校和老师。
对孩子的影响:由于家长和学校“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家长“有的唱红脸,有的唱黑脸”。产生教育内耗。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有的孩子还会利用矛盾掩护自己,并从中学会投机取巧,两面讨好,形成双重人格。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产生的原因
形成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分析 : 1、传统文化的影响。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着现代家庭教育。中国封建社会推崇忠、孝、节、义,从而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在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辈有绝对的权威。这种观念反映到家庭教育中, “奢望型”“专制型”等家庭教育的误区可见其影子。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理解、宽容,对孩子缺乏平常心。不明白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未成年人,他们有参与权、质疑权、出错权。
第 3 页 山东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2、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一方面,家长的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长的道德水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从而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方法以及家长教育质量的高低。另一方面,家长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的职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间接决定着家庭的生活方式与心理氛围,从而使置身于相应家庭环境之中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家长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有的家长或信奉“不打不成才”,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或信奉“树大自然直”“静待花开”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发展。有的是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管理孩子,他们嘴上说的是孩子最重要,可是在行动上是工作或自己的休闲娱乐最重要。有些家庭还存在着价值取向多元化,家庭成员之间个性差异、文化差异、阅历差异在家庭教育中引发冲突,形成“矛盾型”家庭教育误区,造成教育合力的浪费。有些家长忽略家校携手优化育人环境的重大作用。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一切责任都是学校的。不懂得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破坏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或降低老师的威望,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和感情隔膜,从而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拒绝老师的教育,并迁移到憎恨老师所教的学科。
4、社会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导致一些不良社会风气逐渐蔓延,攀比之风也影响到了家庭教育。有些家长虚荣心作怪,不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的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为孩子制定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计划。在孩子教育方面进行攀比,费尽心思请家教拜师学艺,不能正确把握孩子的实际,缺乏一定的专业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自负性,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大多数家长儿时所受的教育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 的 “旧三中心” 教育体制。学校教育围着高考指挥追求升学率, 常常以语、数学科压体、美、劳。家庭教育仿而效之,家庭教育自然也就成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延伸。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价值观,也还左右着现代人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智轻德、重脑轻劳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家长们如果把握不好, 对孩子的教育就会走入误区。例如脑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高于一般普通劳动者, 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祟拜;加上现实生活中的升学竞争、就业压力、干部聘用导向等方面的影响,家长如不能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中就必然出现重智育、重技能、重分数而忽视德育的倾向,急功近利、选择成才捷径,重智轻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等现象,就很自然地发生了。
三、家庭教育走出误区的对策和方法
家庭教育要走出误区,必须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做到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同向。
1、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第 4 页 山东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家长应通过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而应对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更有耐心、决心和教育心智,创造性地、坚持不懈地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发展中的孩子,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不是从某一侧面发展,教育孩子学会学习;要不断反省自己,分析教育孩子的成功与失误,积累经验。
2、尊重孩子的意愿,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作为父母,应该摒弃传统的封建家长制观念,在家庭中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以平等的合作态度对待孩子, 帮助孩子成长。这种模式有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 有利于父母实施有效教育、对孩子养成健康人格极为有利。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模式,不是不要家长权威和纪律约束,要处理好民主、平等与权威、纪律的关系。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建立沟通渠道,要尽量融入孩子的生活中;要善于抓取沟通的切入点,要有沟通的敏感性,要善于抓住最有力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沟通;要有平常心,不能用命令、指责的口气去和孩子谈话,好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即是长辈,又是朋友。要善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家长要学会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家长很多时候要换位思考,要从孩子的位置去想问题,善于发现和肯定孩子想法中的合理因素,不要忽视和小看孩子。家长通过具体的沟通达到与孩子的心灵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最佳境界,因为心灵沟通的作用远远超过语言沟通。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上去,在活动中交朋友,与别人交流情感,从而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爱护,自己也在这当中学会关心、爱护他人。让孩子在与他人的友谊中,在集体生活中感到快乐,不孤独,得到他人的承认。不能对孩子采取命令或逼迫的教育方法,而应作为一个有心人去了解、去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帮助孩子自己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引导孩子学习和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既给了孩子安全感,同时又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够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
3、加强养成教育的意识
加强对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孩子第一次和家长顶嘴,如果没有及时的教育和制止,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和家长顶嘴的习惯。家长可能还很奇怪,孩子什么时候养成了顶嘴的毛病呢?其实就是在孩子的不良习惯刚开始萌发的时候,家长没有足够的教育意识,让孩子逐渐形成了顶嘴的坏习惯。孩子的坏习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及时的纠正过来,在形成稳定的习惯以后,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家长要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要帮助他们了解人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全方位的,既要
第 5 页 山东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有言教,更要有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中家长要避免只做“语言上的巨人”,却是“行动上的矮子”。
4、要注重家庭成员间的配合、家校教育相结合。
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发生矛盾时,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等孩子不在家时,相互交换意见,进行辩论。家里人在教育方面有矛盾,要通过加强学习去解决。一起去听家庭教育方面的报告,一起去学校开家长会,一起学习有关的文章,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化解矛盾。
家长要密切与学校教育协调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虽然各有侧重,但教育的对象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作为家长,首先要用多种途径与方式和学校的教师保持经常的联系,如遇到突然发现的问题时,要及时和老师交流,以使孩子一些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教育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尊敬老师,家长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长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情绪,要以适当的方式维护学校和老师的权威。再次,不要用“拉关系”的方法联系老师,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学习进步,还会在其心灵上制造混乱,埋下隐患。
四、结语
现在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使家长接触的教育多种多样,教育的多元化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多种选择,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成才与否主要不是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 而与父母自身的家教观念和人格素质密切相关。孩子的日常生活是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的。家长的品德、行为、言论、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和行为, 成为形成孩子理想, 道德, 情操, 气质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教子做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个家庭都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避免进入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
参考文献:
1、王兆冀,北京四中家庭教育报告会整理
2、陆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系列讲座
(一),2014
3、郑敏芝,论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8
4、李艳,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误区及对策探析,《现代阅读》2012.02
第 6 页
第四篇:家庭教育的误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家庭教育的误区
作者:刘畅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2013年第03期
学生成长过程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习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三种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顺利地健康成长。其中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发展中渠道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许多家长经过家长培训。但是素质还是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还存在一定误区。
1就业误区
在21世纪,新的就业体制下,各行各业都要求具有高学业,高素质人才的环境条件下,大学生、中专生不包分配,一些家长会认为: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只有去打工,初中毕业以可以去打工,同样是打工,又何必去多投资几年,还少去一些家庭开支,不玩早点去打工。即可以先挣到钱。我班的黄勇同学成绩,也不错,读完九年级上学期后。第二学期就没来报名,经家访得知,其父母说,黄勇的哥哥去年刚某一大学校毕业。通过几次招考也未被录取,之后到广东打工!家长说更他哥哥在一个厂,也不知道是那个厂,你劝说黄勇去读书了吗?也没怎么压他读,知识随便说他两句,没拿什么强制态度,问联系得到黄勇吗?家长给了一个电话号码,我通过电话联系到黄勇,黄勇说进厂太苦,年龄太小,还是想读书,我说那你还是回来读书吧!过了一个星期,黄勇终于又回到了班上。可想家长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孩子还不懂事,若任其发展,家长不耐心劝学,就会误了还以一生。2教育艺术的误区
现代农村,虽说物质文明建设在逐渐提高,但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本身家长的素质就不高,教育孩子缺乏艺术,一些不经意的言语无形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学习动力。我当八年级班主任时,学生李某一初次月经,向我请假在家休息,确难以启齿向家长述说,确招到家长的不理解,骂他在家装病。偷懒不上学,不如不读算了,最后更是恶语伤人。其实李某无论是学校还是纪律在班上都是很优秀的,从哪以后,李某的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在读九年级的时候辍学了,这么优秀的孩子,美好的前途就这样在家长的不经意间毁灭了。
可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的。很讲艺术和方法的一项工作,家长应该加强各种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让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
第五篇:家庭教育论文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家庭教育论文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提醒你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各方面无不受到家长的影响。由于家长的年龄层次及文化、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并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循循善诱,引导自己的孩子快乐地参与各项活动。但也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关爱不等于溺爱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这是孩子的思维特征。但是,有些家长对这种情况没有把握“尺度”。事事顺从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在家长的“翅膀”下,这些孩子逐渐形成“我想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的思维逻辑,这种越来越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同伴渐渐远离了她。如果长期缺少同伴交流,这些孩子社会性方面的发展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从表面上看,家长很爱孩子,但从终身发展来看,其实是害了孩子。比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跳蚤市场上发生了这样的一幕:, 小昕小朋友带来了许多自己的玩具、童话书等,还邀请了妈妈来参加活动。活动开始了,小昕和妈妈带着自己的物品去活动了。小昕喜欢上了小晴的一个洋娃娃,一定要,小晴提出要小昕用玩具交换,小昕不肯,小晴也不愿意。小昕得不到洋娃娃便大哭,妈妈无奈,便与小晴商量,到小晴这儿买下了洋娃娃。小昕得到了洋娃娃,破涕为笑。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妈妈又帮助小昕买来了机器人、小汽车„„小昕护着买来的玩具不让别人碰,渐渐地,小朋友都远远地离开了小昕,小昕自己带来的玩具一件也没有交换掉。
对策:
1、给孩子一个空间。家长是作为孩子同伴交往的管理存在者,并不是保护者、救生员,不能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什么都管,什么都干预,代替孩子解决人际冲突。家长应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孩子发生困难时,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2、塑造宽广的心灵。可通过故事、诗歌等形式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帮助孩子了解别人的心理感受。家长要做好榜样,让孩子明辨是非,让他们知道耍赖哭闹是没有用的,好的玩具应该与小朋友分享。
3、授孩子一种技能。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与朋友交往的机会,教会孩子一些交往语言,如需要别人手中的玩具时,可以这样说:“借给我玩玩好吗?”“我用这个和你交换行吗?”
二、严格不等于专制
有些家长认为,我是一家之主,孩子应该唯命侍从,孩子有一点不合家长的意思就横加指责,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比如在一次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观摩孩子上课时,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很开心,到了实践操作的时候,小朋友都纷纷动起手来了。有的拿尺子,有的拿小棒、铅笔开始测量了。这时,豪豪小朋友正埋着头,还没有动手。他妈妈坐不住了,立马从教室后头冲到了教室最前面(豪豪坐在第一位),上来就打孩子的手,边打边指责:“你在干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开始了,你还不快点!你的手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豪豪一紧张,就更不知所措。从上面的例子看出,豪豪的妈妈的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从豪豪的表现可以看出,妈妈平时比较重视知识灌输,而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家庭教育并不局限于教会孩子认字、背古诗或算数学题,如果家长们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智能发展水平,一味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塑造孩子,这种不当的期望与要求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使孩子缺乏自信,养成不良性格和习惯,达不到家庭教育的真正效果。
对策:
1、了解孩子。家长应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解放孩子。从书本上走出来,家长可以利用饭后休息散步或带孩子外出旅游的机会,引导孩子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商店里的商品、田野里的花草树木及季节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让孩子在实际的观察体验中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3、锻炼孩子。家长鼓励支持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思考,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所谓心灵手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的多种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放手不等于放任
有部分家长受到家庭教育思想的片面影响,认为从小要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可以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将来长大了自然会有出息。或者有部分家长认为,我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管孩子。所以,这部分家长就采取放任自由的方式。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
比如:一次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活动通知家长在下午1:00左右到公园门口接孩子。到了下午1:30的时候,只剩下小强一个小朋友没接走。他左顾右盼,显得有些着急,他还告诉老师:“爸爸说要来接我的”。老师耐心地和小强又等了半个小时,他的爸爸还没有来接。小强急哭了。老师边安慰小强,边电话联系他爸爸。过了许久,才接电话,小强爸爸在电话中回答老师:“我在撮麻将,很忙,没时间接小强,你让他自己回家吧。”老师听后,无可奈何,只能告诉他:“我送小强回家吧。” 确实有这样一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其实,家庭教育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儿童时期的教育其程度和重要性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进入学校之后,教育孩子仞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事,双方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家长要为孩子作好表率,同时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国际拓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