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表扬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9:2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表扬的误区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表扬的误区及对策》。

第一篇:浅析表扬的误区及对策

浅析表扬的误区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学生 身心发展 教师 意志品质 思想品德 个体间差异 误区 班主任工作 重要手段 班集体建设

表扬学生是促进班集体建设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见话题,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表扬也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不过许多教师对表扬重视程度不够,在表扬谁及何时、何地、如何表扬等问题上考虑不周,没有发挥出表扬应该发挥的作用。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他人接纳与称赞的需要近似于人的本能。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当然也不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融洽师生关系,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巩固。更重要的是,表扬能够使学生的那些受到表扬的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有利于学生获得符合社会要求的身心发展。

一、表扬的内涵及分类

现代汉语对表扬的解释是:“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一方面,“好”是一个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好”总是相对于“不好”而言的,换句话说,“好”体现出了一种个体内或群体间的差异。因此,表扬可以理解为:“对符合或者超出特定标准的人和事的赞美”,即对特定差异的肯定。

表扬可分为个体间差异表扬和个体内差异表扬。个体间的差异是表扬的基本依据,没有差异也就没有所谓好与不好的问题,也就谈不上表扬与批评的问题。就差异本身而言,一方面个体之间当然存在差异,比如成绩、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这种差异可以称之为个体间差异。另一方面就同一个体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或者说时间段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称之为个体内差异,比如某一位同学这学期与上学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通俗地讲,前一种表扬是在学生之间进行比较,是一种横向比较;后一种表扬是自己与自己的比较,是一种纵向比较。

根据差异的内容也可以对表扬进行分类。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性格、认知、意志品质、思想品德,等等,除了先天的长相、气质类型等无法或不应该进行评价外,许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比较和评价,然后根据这种比较和评价对学生进行表扬。比如对特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精神境界等方面的表扬。

此外,按照表扬的形式,可以把表扬分为口头表扬、书面表扬。根据表扬的场合和时机,还可以把表扬分为正式与非正式表扬、即时表扬和延时表扬,等等。

二、表扬的常见误区

表扬虽然具有如此大的作用,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运用的频率却相对较低。即使已经运用的表扬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论在种类、数量、时机、效果上都不尽如人意。笔者把相关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上的极端:吝啬或泛滥。许多老师轻易不表扬学生,“金口难开”,而更多的时候是否定、批评或者不置可否。学生难得从教师那里获得肯定性的评价。这样的教师往往缺乏亲和力,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往往怀有惧怕、紧张或拒斥心理。这种情况目前较为普遍。而有的学校或有的老师表扬得太多,如他们片面强调“赏识”、“肯定”,片面强调学生“成功的感受”,惟恐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轻易送出大量廉价的表扬和“高帽”。笔者驻地附近的一所小学,每到学期结束时,从大门鱼贯而出的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地捧着一张鲜红的证书,当然上面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却每人都有。于是学生、老师和家长皆大欢喜,可问题是这样的表扬还有什么意义?

2.过于重视个体间差异,而对于个体内差异较少关注和置评。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往往喜欢和习惯于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判断和评价,并据此对部分学生进行表扬。比如考试成绩的排名、各种竞赛成绩的排名、劳动表现甚至捐款数目等经常是学校和教师表扬和奖励的主要依据。但对于个体内差异即某个学生自己与自己的纵向比较,即某一时期与另一时期某个方面的变化和比较,学校和教师关注较少,相关的比较和表扬则更少。而对于那些在班级各方面相对落后同时又在发生积极变化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价和表扬方式最为合理,以此作为表扬依据无疑对这部分学生的鼓励和推动作用要大得多。

3.形式和时机上的单调。许多教师把表扬理解得过于古板、正式,基本上习惯于在班会课或者其他正式场合才进行表扬,而且表扬的时候,表情、语调、姿态等都过于单一,表述方式也局限于诸如“某某同学在某方面积极,表现突出,特予以表扬”之类老一套的方式。使学生哪怕是被表扬的学生也容易生厌。

4.对象范围的局限性。由于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主要根据学习成绩进行表扬——使得表扬的对象大多局限在特定群体,或者基本都在班级全体学生预期的范围之内,造成部分同学经常受到表扬,对于表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无动于衷,以致得不到表扬反而会生出对教师的怨气。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则极少甚至从未得到表扬,以致放弃了对于表扬的渴望。比如,许多班级的表扬对象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这部分学生身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积极分子等表扬或奖励几乎都加在这部分学生的头上,形成了班级里的“马太效应”。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哪怕某些方面表现特别突出也无法获得教师的首肯和表扬。

三、合理表扬的几个要点

1.表扬依据的多样化。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进行表扬。成绩优良当然值得表扬,但更值得表扬的是为了获得优良成绩而付出的艰苦劳动,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心和意志品质,相较之下,是否取得优良的成绩反而是次要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智商、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于智商较高的学生而言,获得优良成绩相对容易,而对于智商平平的学生而言,获得优良成绩就要付出超越正常水平甚至难以想象的努力。就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来看,高尚的品德、积极的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对那些意志坚强、积极进取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表扬,把他们在意志品质、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与变化作为表扬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表扬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表扬既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内差异。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的条件的限制,在学习成绩甚至性格方面与优秀同学相比可能会有很大差距,而且短时间内很难赶超。这样的学生恰恰更需要教师的关注与表扬。教师完全可以把学生自身的纵向变化作为评价和表扬的主要依据。教师的首肯对这样的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不可估量。

2.表扬形式和时机、场合的合理化。要根据对象、内容等方面的不同,恰当地在口头与书面表扬、即时与延时表扬、正式与非正式表扬等形式中进行合理选择。口头表扬相对简单、随意,主要针对的是偶尔表现出的或者是相对不太重要的良好表现。书面表扬,则显得较为正式和隆重,除了学校每学期的正式表彰之外,班级也不妨实行自己的书面表扬制度,采用固定的时间、格式对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即时表扬——学生表现出特定的思想和行为后马上予以表扬,对于相对而言不太重要的方面的表扬如小的进步不妨即时进行。延时表扬——拖后一段时间表扬,对于相对而言较为显著的变化和成绩,最好等到特定时间如班会时进行效果会更好。正式表扬包括各种集会、班会、晨会及课堂上进行的表扬,非正式表扬包括在课余时间及在非正式场合如走廊、操场及路上进行的表扬。正式表扬相对隆重、严肃,但有时也显得拘谨、死板,非正式表扬相对随意、突兀,但显得亲切、自然。教师应根据表扬的对象和内容灵活选择。

3.表扬既要对事又要对人。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般要求是要对事不对人,即批评的主要对象是错误的事实和做法及相关动机、思想,而不要涉及太广,尤其不要涉及对学生的定性评价。比如说“你这个人思想有问题”或者“你是一个坏学生”等。而表扬的时候恰恰应当相反,既要对事又要对人,不仅要表扬正确的做法和成绩,更要引出对学生相关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表扬,表扬的范围不妨广一些、多一些。得到教师肯定的某个方面更容易成为学生的优势方面,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重视,这样学生也就更容易获得相对较大的发展。

第二篇:中学教学中表扬艺术的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中学教学中运用表扬艺术的误区与对策

摘 要:心理学认为,表扬属于“正强化”机制,它可以鼓励学生强化良好的行为,抑制不良的行为。而表扬艺术在中学教学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表扬艺术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它所存在的问题与误区也就愈发的突出,比如:表扬时机选择不当,表扬对象把握不准,表扬方式运用简单,表扬角度过于随意。对此,我们提出在中学学教育中,运用表扬艺术的对策:恰当选择表扬时机,准确把握表扬对象,科学运用表扬方法,谨慎选择表扬角度。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表扬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而新课程改革也提倡教师多鼓励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同时也获得足够的自信,表扬之后学生能在原有良好表现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合理的运用表扬艺术对于学生来讲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许多的教师因为没有能够注意运用适当的、合理的表扬艺术,而导致表扬这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却没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甚至产生出相反的效果。杨名军认为,运用表扬艺术不要运用错误的表扬手段[1];徐久钰认为表扬应该有的放矢,切中要害[2];冯美香[3]、徐冰[4]等人认为表扬应该注意及时性;但是,他们却没有就中学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做充分系统的研究,对于中学教学中表扬艺术误区的认识还不够明显。针对以上观点,笔者就目前常见的几种表扬的误区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阐述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一 中学教学中运用表扬艺术的几个误区

(一)表扬时机选择不当

在不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表扬。当学生已经做出了优秀的行为后,却没有能够及时的得到教师的表扬,于是便产生出失落感,并觉得做出的优秀行为没有价值,以后也就不会继续去强化这样优秀的品质。而在过去了许久以后,当教师想起以后才给学生以表扬,致使学

-0上的心态。”①所以,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愿望与行动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予以表扬。如果过时表扬,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时过境迁、莫名其妙的感觉,反而不利于产生好的表扬效果,更谈不上优化品质和行为的作用。

(二)准确把握表扬对象

准确把握表扬对象,是指教师在表扬的过程当中能够准确的找准学生的优点和学生的优秀行为,并且能够准确做出表扬。在上述表扬对象不准确的案例中,其实看似是教师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但是殊不知带给学生的伤害有多大,笔者认为,要走出这个不真实表扬的误区的对策是,深入调查、了解进行表扬的学生,以求做到表扬准确无误,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够张冠李戴。这样才能够让受表扬的学生信

[6]服,让其他学生们对这样优秀的事迹产生出积极学习的态度。

在把握表扬对象时,要注意: 1.应该表扬普通学生

普通学生是指在班级里占很大一部分的中等生,他们通常是属于听老师话,不犯大错误,学习上不求甚解的一类学生。而只要教师重视、把握好这类学生,适当对他们的实际进步、行为进行表扬,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会由中等生转变为优等生,而且这样还能够对整个班

[1]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

2.防治表扬扩大化

对于这一点,很值得注意。表扬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表扬会带给学生愉悦的积极效应,而过当的表扬,扩大化的表扬却会对学生产生相反的作用。表扬的面如果太广,那么表扬就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如果每次表扬的时候全班都有份,那么,就会对大家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反正都能够得到表扬,还不如不去努力,所以,在这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对每个应该进行表扬的学生进行表扬,才能够解决问题,起到相应的[7]作用。

(三)科学运用表扬方法

表扬的形式许多种,对于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表扬也不尽相同。

①许 冰.班主任表扬艺术研究[J] 《班主任手记》 第59页 的作用,他适合于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表扬。如果恰当的运用了媒体表扬这种表扬方式,可以说对他(她)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

[9]以,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媒体表扬,也是一种很好的表扬方式。

在面对中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用实物奖励来激励学生进步。在表扬这一方面,使用奖品对学生进行表扬也是一种很好的刺激进步的方法,对在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奖励,例如在每次的考试中发给全班前3名一张奖状,发给进步最大的前3名最佳进步奖,在期末的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则兑换奖品,对于这个奖品未必要追求高档精美,但给学生却有无比的激励效果,所以,适当

[10]的运用实物奖励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四)谨慎选择表扬角度

在教学活动中,有很多类似表扬不明确的案例,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认为,表扬要做到具体。具体化的表扬由于针对性比较强,更能够让学生所接受,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最佳的,比如该学生在学习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就应该就学习进行表扬,学生改正了上课说话﹑上学迟到的缺点,就要就其自律性的提高进行表扬,如果学生改正了抄别人作业的习惯,就要就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进行表扬。

1.表扬不要带有随意性

有时你的随意的习惯的表扬却会对被表扬者产生另外的不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表扬学生“你读的真好!”“你的声音真好听!”„„这种表扬没有把握好角度,随意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我读得真好,动作规范,是因为我的音色美,身体素质好,从而认为自己天生的优越,瞧不起别人。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对纠正了别人错误的学生表扬:“你真聪明!”这时,纠错者沾沾自喜,而回答错误的学生却情绪低落,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许他会想:太丢脸了,以后,还是少开口为妙!这样的表扬也是由于角度不当,赞扬了一位同学,无形中打压了另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大家都害怕成为那个被暗指为不聪明的学生。所以,类似这样随意性的表扬,既不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也阻碍了学生正常的思维活动。

2.表扬还要具有创新性。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区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区及对策

钟全仁韩爱平石柳宁

(河池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一些误区阻碍了就业指导的成效。要走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区,需要吸收西方国家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更新就业指导理念,加快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进程,构建全程化、立体化、深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功能,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大学就业指导误区对策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速推进。在高等教育的扩张和就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尤为突出,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社会体制的问题,也有毕业生本人的素质、观念的问题;既有高校方面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的问题。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误区和偏差无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找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积极寻找对策,对于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改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误区

高校的就业指导在大学生的整个就业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有业难就”,两难困境困扰着许多毕业生和就业工作者。这些情况都反应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不能跟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凸显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滞后性,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和实际操作上的不灵,还有不少的误区和偏差需要纠正。

(一)简单的给某个岗位(职位)下好与坏的结论。

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认识相对较肤浅,他们具有从众心理,往往把好岗位定位成大家争着去的、待遇好的、地处经济发达的岗位。就业岗位没有“好”和“坏”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不能以岗位的好坏来引导毕业生,要帮助大学生从家庭背景、知识技能等方面了解自己;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潜能有多大。“我”适合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岗位?适合什么工作环境?哪些职位能能使我就业成功?这就是就业指导要解决的问题。

(二)过分渲染“先就业,后择业”,没有全面深入地引导。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不能否认“先就业,后择业”是就业的初级阶段的主流,也不能否认它在初级阶段对毕业生就业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暂时选择就业,也给他们带来烦恼。因为,就业的盲动也带来改变工作环境的冲动,一旦有机会立马跳槽转职,企业成了铁打的营盘,毕业生是流水 1的兵。“骑驴找马看”的就业行为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诚信,也影响到就业市场的秩序。在大学生职业意识渐趋成熟的今天,提倡“先就业,后择业”显现就业指导方法相对滞后,苍白无力的口号得不到毕业生的共鸣。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的才能、知识、兴趣与所从事的工作相结合,人事相配、智能相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毕业生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三)对毕业生挥舞就业率的大棒。

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招生的时候考生选择学校的标准之一,因此各高校十分重视就业率。与毕业生谈就业率,会使之产生“为了就业率叫我们去就业”的逆反心理。就业指导老师要学会“倾听”毕业生的诉说,与之发生“共情”,沟通拉近距离,尽最大努力取得大多数毕业生的信任,指导大学生科学地、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

(四)就业指导工作着重学生择业技巧的培训,轻就业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各高校都纷纷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行就业讲座、开展就业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些指导多注重传授给学生履历制作、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笔试、面试等技术性知识和就业政策的宣传,即教给学生怎样包装自己、推荐自己的技巧,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和实战性,忽视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教育和思想教育,没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之中。就业指导过程中思想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在择业标准、求职道德、成才道路选择等方面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和行动上的不一致,引发了就业选择的迷茫、诚信的缺失、职业道德的缺乏。不注重法律教育,很多大学生不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对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相关法律知识十分欠缺,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强化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大学生有效维护自己的就业权益,使大学生及时、顺利、充分的就业。

(五)宣染毕业生过高的自我定位。

不切实际的自我定位,不利于就业的顺利实现。每个毕业生都想四年的苦读在毕业时就能马上转化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将自己的择业目标设计过高,其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出现期望值和能力的矛盾,不利于就业和职业的发展。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帮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择业意愿进行分析,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现行就业政策。让毕业生意识到要从偏重追求工作的好坏、薪水的高低到讲究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与人的匹配,个人能力与个人素养的兼修才是毕业生个体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长久动力。

(六)忽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引导和教育。

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压力、家庭、身边的同学、大学生自身心理与生理素质等,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就业心理问题,引起一些就业心理误区,导致了他们择业行为的扭曲。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依赖化倾向、从众化倾向和情绪波动化倾向等就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求职成功率,使他们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高校忽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引导和教育,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误区进行有效的疏导。在就业指导中,要根据大学生择业时所表现出

来的各种心理特点,开展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抗挫折教育与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和心理调节的能力,帮助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己,让毕业生顺利就业。

(七)重视共性的就业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共性的东西,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集体指导是必要的。但是,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多元化的,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也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择业观念、求职意向、求职技能、岗位需求等方面是有个体差异的。同时,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比较注重就业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群体性指导比较多,缺乏个性化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与当前就业工作人员的缺少,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是紧密相关的。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大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个体目标和定位、不同的就业期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二、走出大学生就业指导误区的对策

(一)吸收国外就业指导的有益成果,更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还处于自发探索阶段,不少就业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理念的认识肤浅模糊,就业指导观念陈旧,这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产生误区的重要原因,成为了制约我国就业指导发展的“瓶颈”。国外就业指导工作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经历了多次发展演变之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形成了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模式。

我们要积极吸收西方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从“授之以鱼”的就业指导模式转变为“授之以渔”的就业指导理念,把追求人职匹配、人职和谐和追求人生完美结合起来,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和理念。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平等、互动的模式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指向对人的终极关怀,帮助大学生追求人生的完美和个性化的生活理念。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加快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进程,加强就业指导的个性化。

目前,高校就业工作指导队伍建设严重落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步伐,落后于就业指导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在就业专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各高校就业工作指导队伍一般只包括学校就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和院系就业辅导员,有的高校也把毕业班的班主任纳入其中。由于就业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就业工作人员忙于应付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和全程服务远远不够,造成了就业指导无法实施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服务,无法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就业工作专职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就业工作经验的缺乏,使得就业指导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就业指导工作很容易走入误区。

就业指导专业化是国际指导的发展趋势,这要求就业指导手段方法、就业指导内容和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而就业指导老师的专业化尤为关键。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壮大充实就业指导队伍,建立一支职业化、专

业化和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对就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就业指导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就业知识技巧以及系统的就业伦理规范,用教师自己的学识、人格魅力和实践经验去指导和服务学生。有了足够的就业指导教师资源、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还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确立个性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个人特点加强能力培养,针对具体学生的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需求,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构建全程化、立体化、深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功能,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

大学生活作为人的生涯历程中一个关键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贯穿大学四年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开展全程化生涯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决策能力、创造性、潜能、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利用有用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铺垫。构建立体化、深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促进就业”的全员化工作创新机制。把就业指导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学生管理等各环节中,在学校思想教育、教学活动、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各项工作中融入就业教育,发挥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就业指导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要不断丰富创新就业指导的内容,把职业生涯辅导、就业政策解释、求职技巧培训和就业心理辅导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就业指导的内涵和外延。把“授人以渔”和“育人”两种功能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开展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白文龙.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J].辽宁教育研究, 2003,(4).[2]吴红.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术学报, 2004,(10).[3]李跃军.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误区[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4]高晓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刘配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6] 黄少波,张智昱.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及探索[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 24(4).[7] 孙秀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和实践模式之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版,2005,(9).[8]孙连海,赵志玲,陈立峰.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49-50.

第四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周霞更新时间:2009-3-27

摘要:企业文化热兴起之后,众多中小企业都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这其中存在着对企业文化认识与建设的误区。本文作者在通过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误区之后,分析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立足传统中国文化、东西融合,特色鲜明,重在建设、营造创新环境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等几个方面建设企业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误区对策

2001年起,中国重新掀起一股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中小型企业则跟随做一些跟企业文化有关的培训,担心落后于这股新的管理浪潮,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形,有的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只看到别的企业、社会舆论都在谈企业文化,就跟别人一样大谈企业文化建设,甚至请广告公司或者咨询公司来做企业文化,至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开展,则不是他所关心的内容。实际上中小企业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走入了某种误区,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一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找出其中的误区,以促进和推动中小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目前,有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个共同的误区,即把企业文化视为人为构建的外生物,认为企业原本没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人们为了使企业摆脱某种困境或是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而提出来的。因此,我们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多以文件、口号、标语等外在形式出现于企业,或是另起炉灶人为地重新构建企业文化,而企业的管理者及员工仍旧按照原有的企业运作模式行事。尽管也有一些管理者力图使企业文化能够落地生根,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然而结果却未能如愿,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文化建设的设计者们都有一个潜台词:企业原来没有企业文化,需要我们为它们设计并构建企业文化。总的来说具体表现在认识与建设两个方面:

(一)认识上的误区

1.扩大企业文化的内涵

认为企业文化无所不包。实际上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要素之一,并不是无所不包的东西,企业文化的内容虽然属于观念形态、精神领域,但是它对企业的制度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发挥指导、激励和规范的作用。

2.忽略企业文化内涵

忽略企业文化内涵,注重形式的现象并不是个别,而是在许多中小企业中所普遍存在的。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本来就是表面的和虚的东西,主要目的就是让员工更听话。让外部对自己的企业感觉更正规,更具实力感。这种认识决定了相关中小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会着重偏向口号、标志、员工服饰、行为举止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上,还有的企业通过编辑自己的企业文化刊物,似乎增强了员工们的团体意识和自豪感,以为就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实际上企业文化不单有物质文化层面,还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3.抽象企业文化的精神

热衷于提出“抽象化”的企业精神,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必须是从自己特有的创业、兴业的实践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应当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企业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在表述上不仅要精炼,而且要显示出企业的特色,避免空

洞和千篇一律。模仿出来的企业精神,必然过于抽象,很难有号召力。

4.认为企业文化独立于民族文化之外

实际上企业文化之根在于民族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同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一样,它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既受到社会大文化的规范和影响,又对社会大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企业文化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生根、发育、开花、结果,只有立足民族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吸取二者精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构建有个性企业文化的根本方向。

5.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领导者的事,缺乏主体参与意识

建设企业文化,虽然领导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刀切作风比较严重,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所倡导的,由专家策划、指导、设计的文化,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考、主导作用与广大员工参与的基础作用、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他们的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确定的。对于这种文化,员工只有被动接受,没有机会参与制定。在日常的行为中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文化所确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使企业文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6.认为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

许多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劳民伤财的事,把它与管理割裂开来,视企业文化建设为包袱,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花架子。有的企业甚至错误地认为,抓企业文化建设会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在一些管理者心目中,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成了互相对立的矛盾,在对待企业文化上或纸上谈兵,使企业文化形同虚设,或流于说教,仅仅当作一种宣传手段。

7.认为企业文化能“医治百病”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历史性和阶段性。一些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期望值过高,目标定得过高,思想过于超前,不考虑本企业的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和资金设备等实际情况,认为企业文化能医治百病,能解除困扰企业的一切麻烦和问题,使员工感到高不可攀,难以接受,往往事与愿违。

(二)建设上的误区

1.速成化

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的培养是一个柔性化的渐进过程。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其塑造是一个非常微妙而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而企业众多成员在个性、品行、气质、文化素质和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在如此复杂的个体当中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必须经过企业长时间的耐心倡导和培养。

2.公式化

认为建设企业文化有一般性的公式操作程序可以套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个性是它的生命力。适合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不完全适合于另一个企业。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存在一个一般性的公式或程序。

3.缺乏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实行拿来主义,模仿或克隆国内外其他企业样板,这使许多中小企业的文化带有雷同性和相似性,企业文化似曾相识,常见一些企业家描述企业文化的语言,总是共性多于个性,如为顾客服务,顾客是上帝,选题质量第一等,虽然这些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都完全违背了企业和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发展规律。建设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4.建设片面化

许多企业一方面把企业文化建设片面等同于企业的文体活动。在企业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娱、体育活动,有利于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团结广大职工形成凝聚力。但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内容和形式,并不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实质。另一方面,许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只注重建设物质生活环境和文化设施,忽视共同价值观、团体意识及建章立制的有效性。

5.盲目标新立异

许多企业企图标新立异,在缺乏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认为凡是新的就是现代化。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却敢于在自己企业里试行计算机管理业务;喜爱给自己贴上现代化标签,设立公关部,其工作和任务只不过是接待客人;身处内地的企业的对外宣传都要用中英文播放等等。

6.个人化、权力化色彩浓厚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很严重的家庭化、个人化色彩,不少企业主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只有一个——为自己及家族聚敛财富,缺少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史上*勤劳、智慧、诚信起家和发家的确实不少,但不容否认,也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采取融资欺诈、广告欺骗、商标侵权、合同虚订、产品伪造等方式来欺世盗名,甚至有的借用特殊关系或特定权利等非法手段谋取暴利,发财致富。此外,企业文化受到政治和权力文化的侵袭,权利色彩浓厚,比如有的企业家,就希望跟某个领导合影照相,然后挂在办公室最显要的地方。

7.建设缺乏创新意识

许多企业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认为企业文化是一劳永逸的,建设一段时间后不去完善和继续发展,导致企业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无法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中小企业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之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在此,笔者针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提供一些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具体如下: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建设作用

针对中小企业扩大、忽略企业文化内涵,抽象企业文化精神的误区,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目前企业文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众多观点都比较认同的企业文化即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那种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本企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信念,以及一系列保证这种精神风貌和信念得以持久存在的制度和措施。换句话说,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企业核心精神等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制度和规范则构成了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和物化形式。

从科学的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人们根据变化了的企业内外环境,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修正、调整、补充、更新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内生物,它内生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所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有了相应的企业文化,就像政治一问世就有了相应的政治文化一样。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就等于企业没有自己的行为模式,企业的行为模式是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特定环境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适合于自身特点的企业动机、企业理念、企业目标、管理方式等的总和。

(二)立足本国文化,实现东西文化的融合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立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纵观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其终极精神价值几乎都指向和谐。和谐代表不冲突,是中国人对所有事务互动联系的观点,以和为贵,安和乐利,和谐主要表现于“安”字上,能干但会带来冲突的干部在组织里不会受到重用,有干劲但不冷静的人也是如此。孟子对于做人的观点是“修己以安人”,亦即通过自我超越让身边的人能安心,以企业而言,要能安股东、安干部员工、安顾客以及社会大众的心,感性代表将心比心,重视感情,重视感觉,中国人很讲感情,讲求感觉,感觉对,一切好办;感觉不对,没一件事办得了。所以一个中国人要了解别人的感觉,要将心比心,心理上要用关怀代替领导,用服务代替管理。因此我们建设企业文化时就要吸取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开拓我们的视野,使之赋予民族特色。当然。在发展运用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区分良莠。

其次,企业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企业文化的底蕴首先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兼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外商在携带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文化”。中外文化在企业里互相交融、互相激发,不断地产生出现代文化因素。诸如价值意识、民主意识、时效意识、效益意识、功利意识等等。

因此,中小企业要以开放、兼容的精神,主动学习、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民族企业的文化中,充分利用外语人才的语言优势,研究国外文化及文化背景,了解国外企业文化的形成、内涵和特点,并加以借鉴,以期不断丰富我们民族企业的文化。

(三)培育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以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本质特点。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是它的出发点,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也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人的素质、人的作用,一切为了人,一切依*人。企业管理的全部着眼点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需要、人的活动、人的能动性、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企业职工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全心全意依*全体员工,注意调动广大员工的创造精神,把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看成企业的总体部分,每个员工都有权利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经营活动,这样做有助于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把企业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努力方向和自觉的行为取向,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风险同担,使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可以说,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最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谁就可以成为竞争中的赢家。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其二,改革用人制度,合理选用人才;其三,健全民主制度,让员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总之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吸引员工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五)健全规范企业文化运行机制

规范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保证。企业要及时研究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方案,确定方法和步骤,明确组织机构调整、物质资料保障等措施。详细制定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监督、考核、评比、奖惩等制度,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企业员工中深入开展企业文化战略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标准和方法步骤深入人心,人人皆知;按照规章制度,定期抓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工作,做到持之以恒,推动企业文化工作顺利有效地运行,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六)强化企业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既包括企业产品的生产、管理、营销、广告和形象塑造,也包括企业的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创造,如文化设施、技术技能、工艺设备、销售服务等的添置和改善。企业环境是人们对企业外观的第一印象,良好的企业环境会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但是本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也给外来呆客户营造出一种亲和力。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都把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它们懂得,人们在看到它们的企业环境的同时,就想去熟悉它们的产品进而了解并喜爱它们的企业。因此,随着全球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和观念上已得到了充分重视,在实践上环境文化建设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七)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对任何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所做的全新设计,而是在继取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环境变化情况,对企业理念、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所做的调整和完善。只是因为企业文化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动态性和时代性,随着时代发展、改革深化、科技进步,它的内容会更充实、形式会更多样。

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体现时代的要求、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才能使企业始终保持活力。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学习,时刻注重研究创新工作,改造旧的,创造新的,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再造。其次,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改造、补充企业文化内容、形式、工作制度等,使之始终能够引领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三,要下力气推进企业文化工作手段的信息化,努力健全信息化设施设备,建立企业统一的互联网络和企业文化网站,创造条件办好企业报刊、广播电视,为信息化打下良好基础。第四,要实行鼓励企业文化改革创新的激励制度,使创新思想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深处,并转化为大家的行为习惯,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三、结语

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更为企业提供丰厚的无形资产。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显然是非常不利于企业科学、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不利于正确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因此,了解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误区,对于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也就是帮助企业能够对市场竞争进行加速、有效地反应,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创造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内部优秀氛围。清楚这一点,中小企业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认识这些问题,走出误区,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手段,树立企业形象,培植企业的文化资产,创造企业的文化资本,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资本运营,提高企业稳定的、长期的综合实力,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更高的效益。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及对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及对策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产生规划误区的表现

(1)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更是为数不多。据网易网上问卷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时,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20.1%。

(2)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其过程包括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八个步骤;而职业选择,单纯的讲就是找一份工作,实际上职业选择本身也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显然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3)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所以在校与放假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少考虑工作的事情,社会活动也不想参加,怕影响学习;部分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的考证或参加培训;更有见异思迁者,一看到社会某种职业收入高就想从事该职业,看到别种职位收入高就又从事那别职业,把自己的规划抛到脑后。

二、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原因

(1)社会原因。其一,随着我国培训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由分配式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却难以深入细致;同时,高校和社会本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实行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欠缺、得不到有效指导。其二,片面强调职业的经济收入[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开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据着最重要位置。人们在评价大学生就业情况时,往往以大学生从事职业经济收入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论,导致大学生容易急功近利。其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非公不选”等观念严重影响青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自身原因。其一,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社会中心转向自我中心,追求享受,不愿奉献;其二。自身重视不够,很多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精力没有专注在自身的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中,或者把时间浪费在上网、玩游戏或者谈情说爱上,或者把时间放在准备考培训或者各种社会活动中,再草草搞一下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却不再修正;其三,青年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整体而言缺少社会经验,因而缺乏规划的宽广眼界;其四,自我认识不够,不少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要么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轻而易举;要么自认为自身条件好,素质较全面,工作能力强;要么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进入社会感到胆怯,所以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趋利避害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大学生避免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对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确定志向、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等五个步骤[4]。首先是确定志向。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纵观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远大的志向。所以,确立志向

是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生涯规划最重要的一点。其次是自我评估,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是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社会工作还是愿意经商搞企业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优点、弱点。再次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生涯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如毕业后进入国际知名管理培训公司从事研究分析、咨询工作。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或有用证书或考试的通过和获取。

将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如一年级初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培训能力,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等,由于此阶段学习任务不重,可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学习。还须考虑是否要获得双学位、考研等。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培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强化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多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联系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

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找工作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寻找,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培训中心和院系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下载浅析表扬的误区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表扬的误区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内容提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自主学习......

    浅谈教师表扬的误区、成因及对策幼儿园评价论文(精)(精选5篇)

    浅谈教师表扬的误区、成因及对策 幼儿园评价论文 幼儿园评价论文浅谈教师表扬的误区、成因及对策 滨海镇中心幼儿园 陈君素 【摘要】当前学校教育更多的是提倡对学生的鼓励......

    孤儿感恩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孤儿感恩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对孤儿进行感恩教育是我校育人的重要理念之一。要把这些不幸的孩子培养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长大之后知恩图报,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我校目前在校......

    新课改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新课改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张 吉 林 (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甘肃 金昌 7372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出现了片面地依靠新教材,忽视通过“备学生”对教材的灵......

    高中英语作文讲评课误区及对策

    高中英语作文讲评课误区及对策 刘远平摘要:本文总结了高中英语作文讲评课存在的四个误区,并对各个误区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英语作文讲评误区对策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

    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教学观念的改变。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误区及对策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误区及对策 射阳县初级中学 孙昌会 随着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施以来,这几年我们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了很多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但是,在新课改下......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随州二中 杨 伟 语文是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洞察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