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职业角色转变问题探析
大学生职业角色转变问题探析
大学四年的生活转瞬即逝,如今我们已是快要迈入大四学习生涯的人,马上就要面临择业、就业等诸多问题,很有必要学习如何让自己成功地完成由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无可置疑这是一门学问,它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因为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实践应用将让我们受益终生。
进入职场之前,我们会面临很多挑战。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不愿意雇佣应届毕业生,就如宋三弦在他的作品《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里说的那样:毕业生们离开校园后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期望过高且不肯改变自己的要求与想法;就业心态浮躁,喜欢互相攀比;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还有频繁跳槽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应届毕业生的真实想法,而且他们对企业也有自己的择定标准:企业所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及美誉度要好,提供合适的薪金待遇,提供不断地学习、培训机会,为员工提供清晰的人生职业规划等。
当然企业和应聘毕业生是双向选择的关系,毕业生对企业有要求那么企业对毕业生也必然也会要求,而且不同的企业所侧重的内容页有所不同,但总的目的也是殊途同归。比如华为对员工的要求就是:具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改进了,还能改进吗?还能再改进吗?要对自己不断地督促、反问;具有献身精神,不能斤斤计较;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再如,联想的好员工标准:具有责任心、上进心和事业心,敢于承担责任,和对职责内的事做出决定,遇到问题不推委;有韧性,知难而进,不达目的不罢休;创新精神,不断创新和思考,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复合型,良好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既掌握技术,又擅长管理;学习型,善于学习总结他人的先进方法、经验,和借鉴业界的先进经验;善于沟通,强烈的沟通意识和良好的沟通方法;工作与生活的主人,把工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体会生活的乐趣。然而世界500强也有着自己的选人标准,即通用六个维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个性特征、求职动机、价值观;能力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包括领导力、沟通影响力、团队合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市场敏感度、创造力、清晰的目标性、学习能力、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工作态度,包括诚信正直、计划与自我管理、高效、职业化、充满工作激情。
要完美的完成角色的转换,不是一件易事,它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观念,完成从“要”到“给”的转变,从“索取”到“贡献”的转变,树立“不再可以随便犯错”的理念,这些说来轻巧,但做起来就知道它的阻力有多大了。我们之所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变,是因为大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点很多。比如,二者承担的责任不同,作为大学生可以犯错,只要知错能改就是好的;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上总是有可以依靠的人,是自己的承担责任的能力低下,因此为了能够跻身职场,必须学会服从,尽量少犯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二者面对的环境不同,大学生在学校是很简单四点一线,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而社会上是复杂多变的额人文环境和地域。二者所面临的人际关系不同,大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是很简单单纯的关系,很少甚至没有尔虞我诈的事情,而职场上是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考验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一个人的额智商、情商。二者面对的文化环境不同,前者是学习的氛围,讨论的是学术研究,而后者是多元化的。总之两个角色间有很多的不同,等着我们一个个去改变,一个个去适应。
完成角色转换的途径不止一种,它要求我们做到全面,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心里承受力,拥有积极地心态;要增强独立生活能力,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料理自己的一切;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伦理道德来规范自己,对待上级要谦逊有礼,对待下级要关爱且言传身教,对待平级要互利共赢;要培养应对挫折能力,不能知难而退,取而代之的是迎难而上;要增强角色意识,要知道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努力学习掌握社会规定的该角色的义务、权利和行为规范,最后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和素质准备之后,还要了解初入职场的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所要工作单位的文化,这是一个企业经营正常营运的准则规定;从小事做起,老子有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适时地表现自己,抓住机会,给自己一个施展的平台,也许那就是你成功的垫脚石;正确对待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辩证性的对待别人对你的评价,无论有意无意那都将是你的“财富”;不要随便踏入人际关系的漩涡,因为人心叵测,况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际关系的处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旦进入便要始终为其所累;善于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嘛,面对周围的良师益友亦或是狐朋狗友,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要注意细节,要知道,1%的失误可能会造成100%的失败,这是危言耸听,许多例子证明细节上一点点的疏失最后造成整个工作的崩盘,得不偿失,让人后悔莫及。
影响职业成功过度的关键点很多,其中包括:激励、艰苦的努力、梦想的确定、多种才能的展现、自身情绪的管理、所冒风险的选择。我们应该认真把握这几点,抓住成功的关键,让自己离梦想中的那方土地近一些、更近一些,要知道我们工作是为了自己,不是其他任何人,且摆正自己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坚持每天多做一点点,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每天一点点,日积月累后便后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为公司保守秘密,这是每个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在公司主动找事做,而不是被动的等着事做,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帮忙,甚至是帮倒忙,如此一来非但没帮上忙反倒招来别人的厌恶之感。做问题的解决者而非问题的挑剔者,尽力为他人排忧解难,实现自身的价值。努力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不能因为自身能力的缺失,使领导安排的工作变成一纸空文,这不仅给公司带来损失,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污点。
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旋风,我们要让自己拥有这样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心态、老板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学习的心态、给予的心态、空杯的心态、双赢的心态、行动的心态、包容的心态以及自信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的走上就业之路。就像威廉 亨利说的那样:无论我将穿过的那扇门有多窄,无论我将肩承怎样的责罚。我是我灵魂的统帅,我是我命运的主宰。
第二篇:大学生进入社会角色转变
有准备地走进社会
我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现在大三了,再过两年就该毕业了,现在也应该想想毕业之后走入社会的问题了,在《就业指导》课上,老师也给我们讲述了以后怎么找工作的一些问题,课后我也根据老师所讲的仔细想了一下我该如何进入社会,由一个学生的角色向一个职场工作者转变。我想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快更好的走进社会。
学生和职场工作者这之间的角色有很大的区别,初次进入社会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五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
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对于行动,我觉得主要做的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2、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3、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4、要不断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5、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6、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
第三篇:大学生如何转变职业观[定稿]
大学生如何转变职业观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大学生自身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大学生在职业观上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峻。所以如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迫在眉睫。
二、活动目的:大学生要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大学生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因此,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要学会勇敢地打破传统主义上的“就业就是选择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业观、就业观;要明白“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人在职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恰当定位,迎接挑战”等道理。
三、活动时间:三月二十五日(星期四)晚7:30
四、活动地点: 二教118
五、参加对象:学生处处长
七、前期准备:
(1)、准备邀请函,邀请各个主要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2)、制作横幅,以及适当布置活动现场。
八、活动安排:
(1)主持人:1名
(2)礼仪小姐:4人(负责指引参与活动人员入座)
(3)摄影:2-3人(记者团负责)
(4)签到:2-3人(组织部负责)
(5)活动策划:现场布置(策划部负责)
九、基本流程:
1、由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讲座开始。
2、请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3、由助学中心发言
4、请进行“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观”发言。
5、如果时间充裕的话,穿插一些学院勤工俭学的视频
6、活动结束。
十、活动经费预算
1、横幅:1条×60/元=60元
2、气球:1包×15/元=15元
十一、活动注意事项
由维持现场秩序以及场地整洁。
主办单位:学生处助学中心
承办单位:
2010年3月22日
第四篇:浅谈大学生干部如何尽快转变角色
浅谈大学生干部如何尽快转变角色
为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的整体队伍素质,在新时期消防部队发展以来,消防部队招收了不少地方大学入伍的干部充实到基层中队工作。本人为2011级地方入警大学生,在经过为期长达一年的艰苦培训后,我们满怀抱负走进基层中队的营区,想成就一番事业。然而,经过将近20天的适应和学习,我发现现实与想象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之前培训期间,我们也到基层锻炼过,但如今的身份、观点以及职责都有着很大的转变,许多客观问题渐渐凸显。如:
一对业务不熟悉,工作较为被动,工作压力大。
二对于中队日常管理及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有些力不从心,对于如何带兵的问题比较陌生,而且额待解决。
三专业“不对口”,特长得不到发挥。
作为一名刚走上基层工作岗位的入警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部队缺乏了解,工作、生活存在种种困惑和疑难,这是我们目前要面对也必须面对的现实。怎样才能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自我努力的同时也向中队主官进行了请教,指导员同志对我的困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反复思考总结,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入警大学生都是怀着满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部队,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然而真正到了部队,到了基层,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我们消防工作的特殊性,于是难免会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失落感,这样工作上就会陷入被动;再者,到了基层单位以后,由于专业不对口,有一种“门外汉”的感觉,感觉到自己的才能无施展之地,产生了消极怠工的思想,得过且过。因此对我们刚分到基层的入警大学生来说,一定要端正入伍动机,树立“扎根基层,献身消防”的坚定信念,甘于吃苦,勇于奉献,从思想上树立爱岗敬业。
二是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大局意识。不要只注重客观条件,而不讲主观条件。不要问组织为我提供了什么,而要问我为单位做了什么,要讲奉献而不应讲索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其次,要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尊重领导,认真完成领导所交的任务。同事之间相处,要谦虚谨慎,不懂之处,多向他们请教。古人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学多问总是有好处的。面对新的环境,也许会感觉到孤独,感到无助。这时,我们应该走到同事中间去加强与他们的交流,而不是固步自封。
三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高超的管理水平以及部队凝聚力、士气、技能和勇敢精神,是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平时的军队管理能力是保证战时提高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中队干部,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加强培养管理的基本功,树立新形势下的科学管理观念,提高部队管理效能。首先,我们必须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加深与战士的感情,和战士打成一片;其次,要有知人之明,用人之能,容人之度,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从严、从
细、从实,坚持依法带兵,以德带兵,以情带兵;再次,注重用知识带兵,发挥自身优点,带动战士的学习热情。最后,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在战士中的威信。
第四是发挥自身特长及优势去建设中队。我们入警大学生的思想
活跃,知识面比较丰富,这些是加强开展警营文化建设的最好资本。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挥自身特长,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多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中队警营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干部树立以队为家的思想,把建设中队当作建设自己家一样尽心尽力,把中队全体官兵当做是自己的兄弟一样去相处。
与此同时,我们自身对基层工作生活的认知也存在一些误区,在自身上有以下几点问题明显突出:
一思想上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大。
二工作上急于被领导和同志们认可,导致急功近利的现象产生。
三带兵上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普遍较差,组训能力弱。这些都是些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忽视的自身问题,他会影响到我们适应基层生活的进度,甚至会影响到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呢?我认为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之前一年我们完成了从一名地方大学生
向一名合格军人的转变,现在需要我们尽快完成向一名合格警官的角色转变。从一名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角色转换中,最重要的是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牢固树立军人意识,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知识面广、文化水平高的优势,将科学理论应用到工作
实践相结合,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努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要找准定位。与部队生长干部相比, 我们地方大学生入警干
部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时间较长, 文化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 但实践经验不足;思想活跃, 理解、接受能力及创新能力都较强, 但吃苦精神差;思想品德好, 但大多数出了校门就到了营门,社会经验差, 人际交往能力很弱。地方大学生入警干部要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学历高并不等于能力强,要彻底抛弃大学生的架子,谦虚谨慎,虚心学习,既要将自己放在大的社会环境和相应条件下认识自己的能力、作用、责任、地位等,也要将自己放在小的环境下,放在基层的具体工作中,从中体验自己的能力、作用、地位、责任,从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这样会对入警大学生构建理想的自我、正确地发展自我和处理人际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 我们地方大学生入警干部要摆正自身的位置,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要多向各级领导学习, 多向部队生长干部学习,多向老兵学习。要与部队生长干部互相理解, 互相包容, 取长补短,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是要制定目标,建立自信。我们对于自己文化层次高,知识面
广的优势不能得意忘形,对于自己涉世不深,实践经验少的劣势要有一个充分清醒的认识,找出问题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给自己制定一个远期目标和近期阶段性目标,通过目标的实现来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四是要脚踏实地的干实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部队是强调集体的地方,地方大学生到了部队,要切忌个人主义。在生活上,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在工作上,要脚踏实地。我们许多人来部队的时候,都带着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但事实上,一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等着我们去干,我们能干的,就是身边的小事情,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是小事,但足以体现一个人的作风和素质,能把小事干得有条不紊、干净利索,就是能力的体现。要知道,小事情都干不好,领导是不会把大事情交给我们做的。
我们既然选择了军营,来到消防部队工作,就要服从组织的管理,在中队安心工作,发挥优势,克服不足,用自己的最大热情来建设消防部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的融入到消防部队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警官。才能做到捍卫祖国的繁荣昌盛,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用我们的热血青春铸就现代化消防铁军的荣誉丰碑!
第五篇:大学生进入社会角色的转变
社会角色的转变的深化认识
由一个学生的角色向一个职场工作者转变。我想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快更好的走进社会。
学生和职场工作者这之间的角色有很大的区别,初次进入社会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五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对于行动,我觉得主要做的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2、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3、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4、要不断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5、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6、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