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峰镇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第一
部
分
:
基
础
知
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ū jí biān pào yōu yǎ
kǒng bù()()()()
bō xuē zhānɡ dēnɡ jié cǎi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二、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划“—”。(3分)
喷(pēn pèn)香
剥(bō bāo)削
衣衫褴褛(lǒu lǚ)转(zhuǎn zhuàn)椅
店铺(pù pū)载(zǎi zài)歌载舞
三、查字典,填空。(4分)
“鼎”字是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六笔的名称是__________。“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器物,有三足两耳。B.比喻王位、帝业。C.大。请结合语境,给句子中的“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中国科技技术先进,现在已开始问鼎欧洲大陆,开辟了新的市场。()②在全国人民鼎力协助下,云南地震灾区人民正在重建家园。()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我又看到了 那熟悉可爱的乡音和爽朗的笑声。(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课文回顾(8分)
1、在 的日子里,在 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 的人,能比较,会 的心。
二、积累填空。(7分)
1、我总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因为我明白“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爸爸是个实干家,他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诉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邯郸学步”的比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积累(4分)
在你的课外阅读生涯中,你最喜爱的一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你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阅读在线
1、课内阅读:
2、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而射之。虽与之(),弗若之矣。为是其()弗若与?曰:非然也。
1、在括号里正确地填上课文的内容。(5分)
2、解释加点的字。(4分)
弈:
惟:
弗:
为:
3、本文选自,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
不同,所以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我还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4分)
3、课外阅读:
种瓜小唱
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惑人。春天,孩子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xiāo)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薰(xūn)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感受到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qínɡ)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 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我播种(),收获了();我渴望(),得到了()。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南方人不是很喜欢吃苦瓜吗?它的样子挺特别:好似披了青蛙皮的纺锤。颜色是绿中透黄,黄里含橙。剖开表皮,裹着种子的是血红的瓤子。是不是它浸了我的苦辛,吮了我的心血,才生得这般模样呢?也许是的。
忽然我的思绪飘远了:大自然有苦瓜、苦茶、苦菜、苦杏仁;人世间,一辈子在事业上苦斗,但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罢?他们为后人在岔路口插了若干“此路不通”的木牌。失败者生命的轨迹,为成功者提供了捷径。失败使后人变聪明。还有,谁能断言,苦后不甜?你瞧,在漫长的航程里,苦海、苦船,可远方总有彼岸。蜜蜂在哪采了苦粉,别歇翅,定会找到甜香四溢的花园。而且,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
噢,仔细尝尝自己种的苦瓜吧,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是一番滋味。苦味入心,清心明目,使人冷静地回味思索,也促人盼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来,跃跃欲试。是的,人不嫌弃苦味,它是甜的陪衬。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
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
1、请给下列画线字注音:(2分)
(1)谛()听(2)侍()侯 3)硕()大 4)撂()荒
2、选择下面合适的词填入第3自然段的括号里。(每词只用一次)。(2分)
希望
苦涩
失望
香甜
3、文章首段写到不知道种子“到底能结什么瓜”,为什么还是种下了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中的划线句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第二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语言形象生动,真切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6、最后一段中“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 就别让土地撂荒了”这句话包含的真正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第四部分:习作天地(30分)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音趣,又很有意思。你的童年也一有许多的趣事,请你选择一两件有趣的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题目自拟。
第二篇: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
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六年级期中检测卷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
(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一个阳光mínɡ
mèi()的下午,我和小丽一起去溜冰。突然,一个小女孩失去kònɡ
zhì(),xuán
zhuǎn()着朝小丽撞过来,俩人都bàn
dǎo()在冰面上。小女孩吓得哭了起来,小丽不但yuán
liànɡ()了她,还帮她róu
cuō()摔得红肿的膝盖。
(二)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音节,没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咽喉(yān)肮脏(zānɡ)
饭匙(chí)
B.纤维(qiān)
薄雾(báo)
山脉(mò)
(三)下面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元霄
板栗
书藉
原谅
万不得己
B.惊惶
凝视
袭击
眨眼
不可思议
(四)写出下面事物的寓意。
(4分)1.过年吃年糕:
2.中秋节赏月: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8分)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10分)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1)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
(2)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2.从下面的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8分)
鲜花 刮风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六)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1.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
2.《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不够用的无奈和惋惜。
()
3.《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以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
()
4.“耄耋老人”指的是100岁的老人。
()
二、积少成多。
(10分)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2.春城无处不飞花,。
3.少壮不努力,!
4.中庭地白树栖鸦,。
三、阅读感悟。
(20分)(一)课内阅读。
(8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huí huái)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báo bó)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音节。
(1分)
2.选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2分)
3.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饱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二)课外阅读。
(12分)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
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2分)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2分)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2分)
4.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2分)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2分)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四、习作平台。
(30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外出旅游,第一次受到表扬,第一次遭遇失败……请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期中检测卷答案
一、(一)明媚 控制 旋转 绊倒 原谅 揉搓
(二)A
(三)B
(四)1.万事如意年年高 2.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五)示例:1.(1)像丢了自己的魂魄一般(2)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2.(1)盛开的鲜花像一张张笑脸,在风中快乐地舞蹈。(2)我心中的酸楚,化作了花瓣上那一滴滴晶莹的露珠。
(六)1.√ 2.✕ 3.✕ 4.✕
二、1.针尖上一滴水 时间的流里 2.寒食东风御柳斜 3.老大徒伤悲 4.冷露无声湿桂花
三、(一)1.huái bó 2.匆匆 朱自清
3.比喻。既能形象地表达过去的日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含蓄地表达作者反省自己未能抓紧时间,有所作为的遗憾之情。
4.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饱含了作者追悔过去,反省自己的感慨之情,同时也饱含了警醒人们切莫虚度年华,要珍惜当下的勉励之情。
(二)1.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祸不单行,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引出下文作好铺垫。
2.B
3.不好。因为“说过”只是顺便一说,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坚定。而“定”表示已经决定了,更为恰当。
4.不重复。因为“再三”表示“多次”,说明父亲多次对“我”表示关心。而“仔细”是一种状态,二者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不矛盾。
5.B 6.C
四、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的一件事。
写之前,认真回忆一下:第一次做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做这件事情时,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或挫折?你是怎么克服的?写的时候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注意写好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写一些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明白的道理第三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口语交际]4分。
观点正确,理由充分;(2分)语句通顺、简洁、得体。(2分)请根据上述要求酌情给分。
[积累运用]26分
一、0.5×10=5分
揣摩御寒推荐过滤嶙峋
二、0.5×8=4分成语中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三、1×4=4分
1、逝世
2、牺牲
3、殉职
4、夭折
四、2×2=4分
1、“金坛教育报”引号改为书名号《》1分;在“这两种报纸”后加主语,例如“我”、“他”等1分。
2、把“正在做”改为“刚做完”或“刚开始做”2分。
五、1×9=9分所填内容中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阅读实践]25分
(一)《大江保卫战》(节选)(8分)
1、2分仿写的句子为排比句。
2、2+2=4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分)表现了战士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3、2分
(二)YES和NO(17分)
1、1+1=2分因为„„所以„„不是„„而是„„
2、2分 在一个听惯了Yes而不是No的世界里,不允许轻易而且如此大张旗鼓地No、No的叫喊。
3、1+1=2分YES指给予鼓舞、表扬;NO指批评、否定。
4、1×3=3分甲老师:表扬;乙老师:鼓舞;丙老师:批评。
5、4分小铁学会了反抗,不做“顺毛驴”,但在此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意思对即可。
6、4分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否则请酌情扣分。
[习作表达]40分
一类文(36——40)选材有新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流畅。二类文(32——35)选材较好,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三类文(28——31)选材符合要求,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语句较通顺。
四类文(24——27)选材基本符合要求,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语句较通顺。
五类文(24分以下)选材不符合要求,内容欠具体,语句欠通顺。
说明一:习作评价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1、内容与选择;
2、语言表达基本功;
3、特色与个性。
4、错别字每3个扣1分,扣满3分为止,不重复扣分。
说明二:关于书写分:书写分由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派专人统一评价。
1、能熟练地用硬笔书写楷书,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5分)
2、能熟练地用硬笔书写楷书,基本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3—4分)
3、书写不够熟练,写字不够规范、字体不够端正、书写不够整洁。(1—2分)
4、书写不熟练,写字不规范、字体不端正、书写不整洁。(不能得分)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自行研究解决。
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5年4月28日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ɡaiɡuān chénɡdù yīlài huànxiǎnɡ kònɡz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héxué ɡuīɡēndàodǐ ténɡyúnjiàwù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辨字组词。
懒()联()架()幻()核()
赖()连()驾()幼()该()
三、扩词。
改()()耕()()驾()()
四、词语填空。
()风()雨 出乎()()()()深海
()云()雾 探索()()()()到底
五、问句有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判断下列问句属于哪一种。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2、难道不是人类在呼风唤雨吗?()
3、你知道是谁在呼风唤雨吗?()
4、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5、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6、人类不是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吗?()
六、连一连
美好的 世界 创造 生活
神秘的 发现 改善 奇迹
出乎意料的 变化 寄托 技术
巨大的 生活 利用 愿望
七、选词填空。
发现发明
1、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了大油田。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造。
改变改观
3、由于天气原因,学校()了开运动会的计划。
4、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大有()。
八、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检测
一、填空
20%
1、493÷4商是()位数。329÷8商的最高位在()上。
2、估算74×59的得数比()大、比()小。
3、教师节在第()季度,这个季度有()天。
4、1998年的二月份有()天。这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5吨=()千克
3000克=()千克
2时=()分
40米=()分米
添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课桌宽约7()
1袋面粉重45()
一本数学书约重20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5()
7、□÷☆
=
……
6的算式中,☆最小时为(),这时□是()。
8、□36÷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大填()
二、判断
5%
1、凡是单数的月份都是大月………………………………()
2、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3、小华10分钟能跑100千米……………………………
()
4、小明身高142厘米………………………………………()
5、升国旗是平移运动,开锁是旋转运动…………………()
三、选择
5%
①
6□□÷8
商的十位可能是()
A.6
B.7
C.8
D.7或8
②
1吨钢材比1吨棉花()
A.重
B.轻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③
一个月中至少有()个星期日
A.3
B.4
C.5
D.6
④
一节火车厢可以装货()
A.60吨
B.6000千克
C.6000克
⑤
□43÷6的商可能是()位数
A.1
B.2
C.3
D.2或3
四、计算
(33%)
1、直接写得数
6%
4800÷6
50×80
840÷4
303÷3
70×30
43+69
40×60
0÷20
690÷3
32-16
240÷3
20×502、用竖式计算(加☆要验算27%)
536÷4
423÷5
620÷6
☆62×25
33×21
70×28
134+89
341-165
35×60
五、操作题。
(12%)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下面立体图形
6%
A
B
C
D
① 从上面看到的有()和()
②
从正面看到的有()、()
③
从侧面看到是的有()、()
2.按照要求将下表完成(6分)
六、解决问题
。(每题5分,25%)
1、我和3位同学共搬了360本书,平均每人搬了多少本书?
2、暑假里小利坚持每天写36个大字,八月份,她一共能写多少个大字?
3、三年级3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
4、小明用150元买3个热水瓶,营业员找了6元,每个热水瓶多少元?
5.兰兰从7月15日去夏令营,到下个的9日回来,夏令营共有多少天?
附加题 10%
公园路小学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86人,教师24人,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团体票每张6元,30人(含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
请你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