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就业促进科工作进展情况5篇

时间:2019-05-14 23:0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3月就业促进科工作进展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3月就业促进科工作进展情况》。

第一篇:2010年3月就业促进科工作进展情况

丰台区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工作要点

201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年,是世界种子大会的举办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人力社保工作改革发展之年。区人力社保局将结合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突出民生为重、人才优先两大重点,抢抓丰台区承办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全面实施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以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大机遇,把握城乡就业重渠道、社会保障重规范、人才引育重实用、劳动关系重预警四个原则,提升城乡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险参保、社保基金收缴、劳动合同签订以及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五个比率。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开展服务群众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不服输的精气神,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阶段。在扩大就业增收、提高保障水平、强化人才支撑、维护劳动关系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上实现新的突破。为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丰台做贡献。

按照“十二五”时期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指标任务分解,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地区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用工需求,推进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围绕会展、物业管理、绿化养护等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城乡劳动力就业能力。三是强化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系统,加强对就业形势的研判工作,为城乡就业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四是加强就业资金管理。制定完善资金审核、审批岗位责任制度,对就业政策资金审批流程进行梳理,探索引入第三方复核、审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3.强化自主创业。实施“自主创业倍增计划”。统筹全区培训、实训资源,成立丰台区自主创业学院。设立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中心;设立大学生、留学生、城乡青年、复转军人四个创业园;结合高新技术、金融服务、服装、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整合辖区首都经贸大学、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一轻技校、二七技校、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国际企业孵化中心、北宫绿色实训基地等实训基地资源;组建自主创业导师志愿团队,开展“一对一”创业指导;深入实施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服务工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4.帮扶重点人群。一是提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对3540失业人员发放外出就业补助,鼓励企业招用登记失业人员,推进家庭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精细化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2.5%以内。二是提升河东农民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参保率。总结推广“三路居就业模式”,引导河东农民积极参与市场规范就业和自主创业,引导自谋职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运作,提高农民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三是提升河西农

步完善和丰富社保网上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实时上传新政策,及时更新业务办理指南,提高信息综合查询能力。四是按照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助服务区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对社保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进行整合,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五是针对特殊企业、定点医疗机构和社会群体实施针对性管理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8.提高社保基金监管水平。一是严格医保控费。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医保基金的总量控制、总额预付管理,加强费用数据筛查、分析和处理,通过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医保医师管理等措施,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工作规范化水平,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二是强化内部防控。完善内控管理办法,实行内控检查人员到业务部门跟班作业制度,利用数字档案系统定期与业务、财务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强化对经办过程的监督。三是构建监督体系。完善社会保障行政监督、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开发和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管理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资金补贴系统,继续运用社会保险监督系统、医疗保险费用审核监督系统、基金财务操作管理系统等开展非现场监督。四是深化家庭助廉。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家属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发挥好家庭监察作用。针对家庭助廉,开展警示教育、开展助廉承诺、开展读书思廉、开展谏言征集、开展“廉洁家庭”评比。五是引入审计监督。开展第三方审计,重点加强对就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专项审计,确保基金安全。

三、抓好人事人才工作

按照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

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影响力。

1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协调市人力社保局加大公务员与市对口部门的“上挂”和“下派”工作,强化工作沟通协调,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完善科级干部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指导党政群机关单位合理确定竞争上岗的职位、程序、规模,引导科级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三是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深化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切实提高平时考核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规范化管理;五是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岗位设置调整工作,重新梳理教委所属160余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指导乡镇所属事业单位及新成立事业单位做好岗位设置工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奠定基础。六是加快人事考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事考试组织与服务水平。

四、抓好劳动关系工作

面对当前劳资矛盾易发多发的实际,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积极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提升仲裁工作效能,继续加强劳动监察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区域劳动关系新局面。按照“拓展功能、动态监控、主动预警、超前调节”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两网化”信息系统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两网化”信息平台和劳动监察协管员的作用,加强劳动关系主动预警,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协调转变,减少拖欠工资引发的集体上访。

12.以“四个注重”为基础,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注重引导,加大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和活动载体,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开展法

大拖欠工资问题的解决力度。坚持抓好个案处理与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稳妥处置好每一起突发事件,推进强化“四个机制”。二是加强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充分发挥各种执法手段的作用,把日常巡查、书面审查和受理举报投诉基础工作做扎实,周密制定日常巡查计划和书面审查方案,在执法过程中将宣传法律、服务企业、规范用工和查处违法有机结合,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各项制度建设,确保每一件案件在执法程序、纪律和依据上都经得起检验。三是加大对舆情的关注,增强政治敏感性,对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反映的劳动用工违法事件要及时稳妥地处置,并正确引导舆论。四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案卷评查标准,做好每一个案卷。对电话举报、网络投诉、市局和区转件及时查处并按照要求答复。

五、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市委、区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加强和改进人力社保系统作风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聚焦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窗口服务优质化、查找不足多元化、问题整改机制化、服务措施便民化、基金管理安全化、岗位规范制度化,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人力社保事业科学发展。

15.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按照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定的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

第二篇:就业信息科2013年3-6月工作计划

就业信息科2013年3—6月毕业生派遣工作计划

一、毕业生登记表发放、填写。按照上报生源人数领取

时间:4月份。填写要求:无涂改,学院盖章,放入档案。

二、优秀毕业生证书、材料。(2寸照片一张)

发放时间:4月下旬。材料:放入毕业生档案。证书由学院统一填写

三、特困家庭毕业生服务卡,补贴。(账号)

四、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周报统计表

4月10、17、24日;5月8、15、22、29日;6月5日

五、就业方案编制、上报要求,派遣时间:6月初

要求如下:

1.按升学派遣的毕业生,需按要求填写升学派遣申请表,将调档函或录取通知书的将其附于表后,于 6月5日前交至学院。按升学派遣的毕业生无报到证。

具体操作方式:各单位于6 月5日前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栏目,选定该同学,点击“修改就业信息”,将该毕业生去向改为“升学”,并按照要求填写“升学单位”、“档案转寄地址”、“单位所在地”等信息。

已与用人单位签约并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 6月5日仍未在网上解约的,将按工作派遣。

2.毕业生已与用人单位签约但其就业协议书未经院部网上审核存档,则无法进入就业方案库。在省内就业且已在网上签约的(含毕业生使用网上“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功能签约的就业协议书),其就业信息由网上自动生成,各院部于6月5日前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学校签约解约管理”专区点击“省内就业协议书审核”、“省内(由毕业生本人录入)就业协议书审核”栏目,完成省内就业毕业生存档工作。协议书学院留存。

毕业生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约到省外就业的,由其本人录入就业信息,院部负责审核(主要审核是否符合该省接收要求),符合该省接收要求的,各院部于6月5日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学校签约解约管理”专区点击“省外就业协议书审核”,完成省外就业毕业生存档工作;不符合该省接收要求的,即毕业生与外省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但不办理户口迁移的,通过“灵活就业信息录入”栏目录入协议书信息,“申请类型”选择“非派遣省外签约”。协议书学院留存。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需将双方签字盖章的劳动合同首、尾页交至本院部,各院部于6月5日前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学校签约解约管理”专区点击“劳动合同信息管理”栏目录入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并将劳动合同按学号顺序交至就业指导处就业信息科。

4.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将营业执照复印件交至各院部;联合创业的毕业生,需开具合伙经营证明(院部党总支签章),并将营业执照复印件交至院部,各单位审核后,于6月5日前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学校签约解约管理”专区点击“自主创业信息管理”栏目,录入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营业执照复印件一并交至就业指导处就业信息科,其报到证,档案派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5.对于因种种原因不能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各院部要督促毕业生尽快签订灵活就业证明,各院部于6月5日前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学校签约解约管理”专区点击“灵活就业信息管理”录入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并将灵活就业证明材料按学号顺序上交就业指导处就业信息科。其报到证,档案派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6.对于出国留学的毕业生,需提供入学通知书复印件,并由院部开具出国学习名单(院部党总支签章);对于出国工作的毕业生,由院部开具出国工作名单(院部党总支签章)。申请出国的毕业生,其报到证将签发回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请各单位于6月5日前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使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栏目中“修改就业信息”功能修改“毕业去向”字段,录入毕业生的相关就业信息。

7.报名参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预征入伍的毕业生,凭学校武装部)出具的入伍通知书,由就业指导处使用“信息网”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栏目修改相应字段。其报到证,档案派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特别注意事项:

1、省外协议书的申请,学院审核盖章必须严格把关,目前毕业生进入解约的高峰期。省外就业的,需要二次领取协议书的,与原单位解约后可再领取。

2、派遣后的遗留问题处理:毕业去向录入“升学”想改为派遣的,以下材料交到就业指导处:录取通知书,个人申请(学院审核同意)。9月1日以后需要录取学校出具“取消学籍证明”。二次派遣、改派的手续请按照就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办理。落实新单位省内的到当地市人社局办理(时间咨询当地部门)。新单位是省级的,或出省就业的,到省人社厅就业处办理。(时间7月15日以后)

第三篇:就业促进科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就业促进科2015年上半年工作

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根据安排,现将就业促进科2015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市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⒈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目标是3500人,目前完成3477人。

2.新增高技能人才目标是900人,目前完成191人。3.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目标是50人,目前完成106人。

二、常规工作

1、技能人才申报推荐

根据省厅、市局文件要求,积极向全县各有关单位宣传组织开展省“双创计划”高技能人才创新项目、省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申报推荐工作和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工作,目前有沭阳中专、宿迁经贸学院申报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有宿迁经贸学院的庄金雨同志、沭阳中专的胡闯同志报名参加。积极抓住时间节点做好对上争取工作,按时向市局报送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补贴申请人员名册。

2、职业培训学校管理

1月初,认真做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报表上报工作;3月24日召开全县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能力和诚信评估检查工作会议,全县21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全部参加会议,会上要求民办职业培训学校4月5日前报备材料,并动员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今年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年检工作,推动我县民办职业培训事业更加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5月5日—6日,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检查;目前综合21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情况、办学效果等日常运行情况及年检情况,针对部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存在师资配备不齐、生源不足、实训场所不达标等情况,就业促进科对12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通知书上列出整改重点并要求其限期整改。

3、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根据省厅文件要求,1月中旬到2月初认真做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检工作及年报上报工作,同时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表格上报工作;3月20日—4月20日,联合劳动监察大队,对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广场的职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现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82所,其中新申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7所。

按照市局人力资源市场处要求,拟定《关于举办2015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班的通知》,做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员的考证报名工作。(4月9日前报名截止,4月15日考试完毕,我县有106人取得从业人员资格证。)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后续监管工作

(一)部门联动,简化审批。根据文件要求,按照“先照后证”的原则,每天安排专人到江苏省证照联动监督管理平台认领已经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二)及时告知,高效履职。详细告知新申报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到人社局报备办理职业中介或人才中介相关材料便于做好后续监管工作。

(三)规范审核,监管有力。对于新申报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报备材料不完备或缺重要资金证明的,一律退回,并当场出具通知单交予相关负责人。

对于超过时限不报备任何材料的新申报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证照联动平台及时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以便做好管理,防止监管空白。

二、继续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监管工作

(一)日常监督。加强对区域内民办培训学校的日常监督,多种形式地定期对民办培训学校的内部管理、招生、教学运行、教师培训、学生登记注册、培训鉴定、广告备案、收(退)费、财务审计结果等情况进行监督。

(二)及时查处。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及时认真调查核实,督促行政相对人及时整改。在监管过程中,以遵循疏导、制止和教育为主,引导当事人主动遵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工作能力,并不定期对报备项目资料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做好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就业促进科

2015年6月12日

第四篇:(参考)促进就业

促进就业:我国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作 者】蔡则祥/刘银凤

【作者简介】蔡则祥,刘银凤,南京审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蔡则祥(1958-),男,南京审计学院教授,在职博士,长期从事金融和经济理论研究 ;刘银凤(1963-),女,南京审计学院副教 授,从事金融和证券投资研究。

【内容提要】从我国近年来实际经济运行结果看,物价平稳、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保持 顺差,唯有就业形势严峻,失业问题严重,当前应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为此,必须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小企业,加速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摘 要 题】政策选择

【关 键 词】促进就业/政策目标/市场化就业 /社区就业

中图分类号:F04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0-8780(2003)01-0006-04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从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结果看,物价平稳、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以上,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增长7.8%,大大高出人们的预料。但是,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实际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莫荣,2002),甚至有人认为,十五期间我国失业率可能会超过12%,达到14%(张曙光等,2002)。对此,我们认为,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严重,当前应将促进就业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

一、促进就业目标的意义

促进就业目标是从充分就业目标转化而来,是针对我国失业问题严重,下岗再就业难度加大,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的实际提出的。宏观经济学所说充分就业,是指把非自愿失业率保持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的一种高水平就业,强调的是就业的充分性。而我们所说的促进就业是力求失业率尽可能降低,就业人数尽可能增加,全社会各种类型就业尽可能多的一种积极就业状态,强调的是对就业的促进和推动。从我国实际就业状况来看,我国在短期内还达不到充分就业,还需要促进就业,使之在若干时期以后达到充分就业。换言之,促进就业是比充分就业要求低一些但更为迫切的一个宏观经济目标。我们之所以认为应该把促进就业作为首选目标,是因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中的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都不会存在大的问题,只有就业问题突出,根据相机抉择原理,自然要将促进就业作为近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选择促进就业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人问题的需要。就业是指一个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工作的人找到了自己所适合的工作,从事创造和实现价值,服务社会。人,不仅是自然人、经济人,还是一个社会的人。就业不仅是人谋生、乐生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人纳入社会关系总和成为社会人,并保障人的本质,随着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和不断升华的基本条件(刘福垣,2002年)。对于个人来说,劳动就业是最基本的人权。有就业条件个人不利用是个人放弃就业权,而个人努力社会条件不具备是社会的责任,即政府的责任。一个国家失业人口超过自然失业率就说明资源分配结构过度失衡,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失业者的社会保障不过是保障其生存权,还没有满足他的发展权即就业权。选择促进就业目标是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需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宝贵的要素,人力资源是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失业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特别是超过自然失业率的失业更是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企业追求的是个别资本的效益最大化,政府应该追求社会总资本的效益最大化。社会总产值的微观成本和宏观成本是不一致的。微观成本的节约往往是宏观成本的浪费,尤其是活劳动成本,它是产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货币表现。活劳动是一种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能力,降低活劳动成本,微观经济效益提

高,但节约的活劳动如果不用于其他劳动过程,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浪费。因为产生这种劳动能力的必要生活资料从社会意义上说已经浪费了。只要劳动者继续生存,这种耗费就要继续下去。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是以社会资本运营为对象的,因而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失业人口,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不断降低社会成本,才能达到宏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政府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目标的首位。

选择促进就业目标也是解决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需要。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非农领域,不能充分就业。所谓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本质上也就是就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小农生产方式得不到改造,农业不可能发展,农民不可能富裕,全国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变农民为市民、农业现代化都需要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所以,我们应该把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指标体系中第一位的基础目标和宏观经济形势运行的定性指标。

二、选择促进就业目标的依据

选择促进就业目标,不仅有前所述的理论依据,更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和现实依据。首先,创造就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任务。当前,失业已经成为全球性发展的最大难题之

一,创造就业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最大任务之一。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长期性挑战;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大量的公开失业人口,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新兴工业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先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衰退的两次冲击,也导致失业率大幅度攀升。当今世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通货紧缩压力越来越大,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千方百计争夺国际资源,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以便直接为本国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大力发展出口导向贸易与经济,扩大各类出口商品和贸易服务的国际市场,以便间接为本国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我国总劳动力人口为7.51亿,占世界总量的26%,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总劳动力人口(4.35亿)的1.73倍,相当于欧盟国家总劳动力人口(1.36亿)的5.5倍,相当于美国劳动力人口(1.43 亿)的5.3倍(胡鞍钢,2002)。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为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而美国则用世界上16.02%的自然资源、31.1%的资本资源、34.93%的技术资源、24.24%的国际资源来为世界上不足5%的劳动力资源创造就业岗位。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中国进入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所谓结构调整就是创造性地摧毁,一方面在那些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的领域、新的经济成分中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在那些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旧的经济成分中不断摧毁大量的旧的工作岗位。当摧毁旧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过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就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其次,促进就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给增量由于人口因素的推动有所增加,而劳动力需求增量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加入WTO 等因素有所下降。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城镇单位就业情况表明,当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继续减少。2002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比去年同期减少4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6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同比减少462 万人;集体单位同比减少194万人;其他单位同比增加246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同比减少130 万人(向笑颐,2002)。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在岗职工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相当数量的国有和集体中小型企业转制,部分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减员增效以及各种原因产生了新的不在岗职

工。另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全国78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信息也表明,当前国内劳动力市场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状况,失业人员占求职者的比例持续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且将持续较长时间。2002年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登记招聘各类人员129万人,而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近176万,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劳动者所具备的素质不符合新增就业岗位的需要。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2年一季度全国78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看,劳动力市场对学历、技能要求有提高趋势,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68%以上,而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要求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四级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16岁到34岁之间的劳动者。总之,我国劳动力供需缺口较大,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创造而来的体制性失业,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周期性失业交织在一起,使失业矛盾错综复杂,就业难度突出。因此,促进就业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三、实现促进就业目标的政策建议

(一)选择以增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但却未能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是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就业的增加。为此,应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增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采取九大政策措施(胡鞍钢,2002):实施就业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工作行动计划;建立更加富有灵活性与流动性的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实行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加快调整正规就业结构,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采用鼓励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工时、降低劳动参与率的政策增加就业机会;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旨在扩大就业、缓解失业、提高低收入人群就业能力的良治;促进城乡就业统筹,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纳入国家的就业规划;积极实行有利于就业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科技政策,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

(二)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政府不能对就业问题完全承包,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应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实现劳动力自主择业,用人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调节就业的新机制。首先,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城镇职工下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我国工业化中期所特有的就业矛盾,随着城乡壁垒打破,歧视性的地方就业政策被逐步清理,城乡劳动者互相竞争就业岗位的趋势愈益明显:农民兄弟进城打工,城市工人下乡承包。为此,政府只能疏导,制定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鼓励城乡劳动者流动。同时,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适应国际就业竞争需要,构建世界制造中心,扩大国内就业。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也意味着有限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内在含义之一,就是中国正在参与对世界范围内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争取把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地配置到中国来,将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再次,促进就业市场化的发展,必须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证。一是在设计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时,保障水平要量力而行;二是要加大发展补充保障,用补充保险来弥补基本保险保障水平的下降;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将乡镇企业的职工和城市中的民工纳入到基本社会保险中;四是要积极探索解决养老保险空帐问题的有效办法,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五是要建立由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新型的养老模式,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和医疗压力。

(三)大力发展小企业,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密度。小企业、大就业是一条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大力发展小企业,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也有利于就业机会的持续增长。首先,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进一步扩大小企业市场准入的范围,简化办事程序,清理有关税费,使各项工作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为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要适度放宽对小企业的某些限制性标准,在外贸政策方面,应扩大小企业的进出口权与进出口服务代理权,使小企业享受间接的退税待遇与便利;在国内市场准入方面,应放宽小企业进入传统的公共服务领域的限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场,增加就业。同时还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小企业主群体。大力提高小企业主的素质,主要途径有三个(杨宜勇,2002):一是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的培训,提升小企业的发展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小企业倒闭,而且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二是鼓励大学生创办各类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大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开设小企业创业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国家可考虑通过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创办小企业提供实际经验。三是引导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或去小企业就业。国家可以出资,由政府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获得一技之长,促进更多的下岗者自己创业、自己就业。

(四)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农业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之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这个大前提,第二、三产业的大发展必须以城市化为根本依托,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的升级,是解决我国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由于中国目前是一个低度城市化国家,因此必须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削弱中国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壁垒,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政策,继续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解决国内需求在城乡分布不对称现象,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就业不仅不会出现大问题,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全社会就业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城市化真正成为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五)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社区服务、餐饮、商贸等服务业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领域。近期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是发展服务业和社区就业。根据服务对象和内容不同,社区就业岗位一般包括三大类:一是便民利民服务类;二是公益性服务类;三是后勤保障服务类。当前,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问题的加剧,社区就业逐渐成为再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区服务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由于社区就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成为今后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城市就业新的增长点。为此,我们建议:一要重视发展社区就业。十五期间各级政府要把降低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政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要把发展社区服务业纳入本地区经济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社区就业的全面发展。二要积极倡导灵活多样的社区就业方式。社区就业大多属于非正规就业,它们既是正规就业的重要补充,又是就业的一个蓄水池。在肯定非正规就业的同时,要设计与该种就业形式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方式,以减少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从而真正促进社区就业的发展。三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微利服务项目应落实各种税收和减免行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鼓励人们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业;努力提供灵活的社会保险入口,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人员,可以较低费率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大对社区服务小企业和个体户的贷款支持。四要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社区服务产业化是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社区服务产业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社区服务多元化;社区服务市场化;社区服务规模化。五要加紧完善社区就业管理。实施分层管理,即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就业管理体制,使社区就业逐步走上正规;建立公益性载体,即社区服务机构,所有管理和服务均免费,其

经费开支由政府解决;协调合作,简化手续。社区就业所涉及的工商、税务、计划、劳动保障、城管、卫生等管理机构应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协调配合,简化手续,为符合要求的经济实体提供方便,从而使社区就业真正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选择就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N].南京日报,2002-5-25。

[2]向笑颐.2002年4月份宏观经济形势月评[N].金融时报,2002-5-24。[3]陈淮.就业岗位正成稀缺资源[N].南京日报,2002-6-10。

[4]袁钢明.把再就业放在突出位置[N].南京日报,2002-6-10。

[5]刘福垣.就业是首要目标[N].中国证券报,2002-5-28。

[6]莫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R],汝信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杨宜勇.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2001-2002年.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R],刘国光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张曙光,赵晓,高清辉.经济增长超预期,内在动力仍不足[N].中国证券报,2002-7-24。

[9]杨宜勇.以促进就业为国家重要责任[N].中国证券报,2002-7-20。

[10]杨宜勇.社区就业:中国城市就业新的增长点[N].光明日报,2002-6-11。

第五篇:促进大中专就业

河南7月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月 办8场各类招聘会

2014-06-27 07:10:17.0 本文来源:大河报 点击查看跟贴

分享到

本报讯 本月底,绝大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都将走出校门。据河南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河南人才市场将开设“七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集中举办8场各类招聘会,每场招聘会均有110家企业报名参会,提供各类岗位3100多个,招聘会举办之前,会提前公布岗位需求信息。

河南省2014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启动

就业创业服务将实行实名登记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10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记者惠婷)11月9日上午,河南省2014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暨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原工学院南校区举行。副省长徐济超出席并宣布启动2014年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河南省将采取多种措施促进2014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其中包括就业创业服务实名登记。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面向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为其办理求职登记和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摸清就业服务需求。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提供一次职业指导和三个岗位信息;对有就业见习意愿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对就业困难的,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从今年11月到明年5月,全省教育系统将举办27场省级双选会、133场校级双选会和3000多场校园专场双选会,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培训、帮扶、送岗活动。具体举办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可在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查询。

据了解,今年河南省共有高校毕业生51.4万人,较上年增加2.9万人,总数居全国第三,截至9月1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16%,高于全国同期2.76个百分点;普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初次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

下载2010年3月就业促进科工作进展情况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3月就业促进科工作进展情况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一、就业概述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社会物质财富并进行社会分配的过程 劳动者的谋生手段 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

    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2011年工作总结(范文)

    促进就业与失业保险科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区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

    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就业促进科在局党委、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和区政府实事项目为工作重点,认真履行职责,有效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

    就业科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二)学期就业科工作总结 今年3月份学校新成立就业科,全新的人员,全新的工作,摆在学生科5人的肩上,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主管领导郝校长的亲自督导下,一学期的工作逐......

    科创就业

    科创就业 学院毕业生除拥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本、专科毕业证书外,还拥有管理师、工程师之类师(员)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就业时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与200多家中、外大中型企......

    就业培训科

    就业培训科一、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政策,为 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二、 摆正自身位置,做到换位思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 急,切实为广大服务对象办好事,办实事。三......

    2011第一季度年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1年第一季度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始终 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按照2011年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求高起点开局、高水平工作、......

    课堂教改促进月

    “课堂教改促进月”活动总结 兴化海河学校邹飞2014-06-24 本学期,我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好课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