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4分)头脑风暴法中,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的阶段是
A.准备阶段
B.热身阶段
C.畅谈阶段
D.解决问题阶段 答案B 2.(4分)以提高员工分析和决策能力、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技巧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是
A.技能培训
B.知识传授培训
C.态度转变培训
D.工作方法改进培训 答案A 3.(4分)集体合同是
A.约定要式合同
B.非要式合同
C.法定要式合同
D.口头合同 答案C 4.(4分)适当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体现例如()原则
A.对外具有竞争力
B.对内具有公正性
C.对员工具有激励性
D.对成本具有控制性 答案C 5.(4分)最具主观性的职位评定方法是
A.岗位参照法
B.排序定级法
C.标准套级法
D.标准评分法 答案B 6.(4分)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主要来自于
A.技术环境
B.经济环境
C.组织内部
D.组织外部 答案C 7.(4分)培训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是
A.组织行为的中心内容
B.一瞬间的行为
C.贯穿于全过程的基础
D.行动之前的准备工作 答案C 8.(4分)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的是
A.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
B.循环评估模型
C.绩效差距分析模型
D.前瞻性培训需求模型 答案B 9.(4分)工序划分的决定性因素是()
A.劳动分工
B.劳动协作
C.劳动生产率
D.生产过程 答案A 10.(4分)()是保证企业人员掌握新技术,学习新方法的有效途径。
A.招聘
B.激励
C.培训
D.开会 答案C 11.(4分)行为科学对于非正式群体的看法是
A.具有积极作用应予爱护
B.具有消极作用不予理睬
C.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D.具有破坏作用应予取缔 答案C 12.(4分)国家规定工人退休的年龄为
A.48岁
B.50岁
C.55岁
D.58岁 答案B 13.(4分)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性的是
A.满足
B.缺乏
C.动机
D.需要 答案C 14.(4分)按照考评范围与内容来分,可分为()A.单项考评
B.自我考评
C.诊断性考评
D.多项考评 答案A 15.(4分)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
A.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在个体劳动中与他人发生的关系
C.劳动者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关系
D.劳动者在家务劳动中发生的关系 答案C 16.(4分)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效果评估
C.培训计划设计
D.培训方法选择 答案A 17.(4分)职务等级工资制属于
A.组合工资
B.工作工资
C.能力工资
D.职能工资 答案C 18.(4分)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A.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B.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C.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答案B 19.(4分)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A.设备定员法
B.效率定员法
C.职责定员法
D.利益定员法 答案C 20.(4分)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人的主动精神,使其工作热情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出内在潜力。这种激励形式称为
A.工作周期长,任务不易明确的项目
B.工作周期长,任务比较明确的项目
C.工作周期短,任务很明确的项目
D.工作周期短,任务不明确的项目 答案C 21.(4分)下列招聘不属于借助中介的是
A.人才交流中心
B.猎头公司
C.校园招聘
D.招聘洽谈会 答案C 22.(4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答案D 23.(4分)薪酬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市场薪酬的()点处
A.25% B.50% C.75% D.90% 答案B 24.(4分)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为
A.2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答案C 25.(4分)员工主动提出离开组织,要求解除与组织劳动关系的行为称为(A.调任
B.资遣
C.辞退
D.辞职 答案D
一、单选题
1.(4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答案D 2.(4分)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A.设备定员法
B.效率定员法
C.职责定员法
D.利益定员法 答案C 3.(4分)下列招聘不属于借助中介的是
A.人才交流中心
B.猎头公司
C.校园招聘
D.招聘洽谈会 答案C 4.(4分)品质导向型的绩效考核,主要是考评员工的A.品德
B.知识)C.行为
D.潜质 答案D 5.(4分)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A.14 B.16 C.18 D.20 答案B 6.(4分)通过岗位资料分析和员工现状对比得出员工的素质差距、结论可靠性高,这种培训需求调查方法是
A.观察法
B.重点团队分析法
C.问卷调查法
D.工作任务分析法 答案D 7.(4分)我国主要实行的工资制度是
A.计时
B.计件
C.结构
D.等级 答案C 8.(4分)最具主观性的职位评定方法是
A.岗位参照法
B.排序定级法
C.标准套级法
D.标准评分法 答案B 9.(4分)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特点是
A.体现国家意志
B.非强制性
C.非国家意志
D.群众性 答案A 10.(4分)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赞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A.获得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保障成本 答案B 11.(4分)事先制定等级标准,然后再将待定职位及等级与之相对照,确定相应的级别。这是哪种职位评定方法?
A.岗位参照法 B.排序定级法
C.标准套级法
D.标准评分法 答案C 12.(4分)以“任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在什么假设基础上提出来的?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答案A 13.(4分)根据生产总量核算定员人数属于
A.按预备定员
B.按岗位定员
C.按劳动效率定员
D.按比例定员 答案C 14.(4分)在培训中,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是()A.讲授法
B.研讨法
C.角色扮演法
D.案例分析法 答案B 15.(4分)劳动力与非劳动力的基本区分在于()
A.是否有劳动能力
B.是否年满18岁
C.是否进入市场
D.是否身体健康 答案C 16.(4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
A.保持人力
B.制定政策
C.预测目标
D.供需匹配 答案D 17.(4分)以提高员工分析和决策能力、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技巧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是
A.技能培训
B.知识传授培训
C.态度转变培训
D.工作方法改进培训 答案A 18.(4分)劳动合同一般都有试用期限。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A.4 B.6 C.8 D.10 答案B 19.(4分)划分岗类、岗群、岗系的依据是()
A.工作繁简难易
B.工作的责任轻重
C.所需人员资格条件
D.工作性质 答案D 20.(4分)员工主动提出离开组织,要求解除与组织劳动关系的行为称为(A.调任
B.资遣
C.辞退
D.辞职 答案D 21.(4分)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化的是
A.建工作小组
B.工作丰富化
C.工作扩大化
D.岗位轮换 答案C 22.(4分)人与职业相匹配的职业选择理论最早是由()提出的。
A.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
B.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霍兰德
C.中国人民大学萧呜政教授
D.中国清华大学赵平教授 答案A 23.(4分)下列奖金哪些属于长期奖金
A.超额奖
B.成本奖
C.员工持股计划
D.结构工资制 答案C 24.(4分)激励理论的类型中不包括()
A.内容性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D.需要型激励理论 答案D 25.(4分)对于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比较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A.人才交流中心
B.猎头公司)C.校园招聘
D.招聘洽谈会 答案B
一、单选题
1.(4分)劳动合同一般都有试用期限。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A.4 B.6 C.8 D.10 答案B 2.(4分)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性的是
A.满足
B.缺乏
C.动机
D.需要 答案C 3.(4分)关于发布广告,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广告是内部招募的常用方法之一
B.通常在大众媒体上刊登空缺岗位信息
C.发布迅速,一般一两天就能传达给外界
D.有宣传效果,可以展示单位实力 答案A 4.(4分)下列哪一项不是工作分析的基本要求
A.方法得当
B.力求创新
C.高瞻远瞩
D.明确目的 答案C 5.(4分)需求层次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赫兹伯格
B.弗若姆
C.马斯洛
D.斯密 答案C 6.(4分)工作性质完全相同的岗位系列称作
A.岗级
B.岗等
C.岗类
D.岗系 答案D 7.(4分)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工资报酬。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C 8.(4分)企业的“宪法”是指
A.企业管理制度
B.技术规范
C.企业基本制度
D.行为规范 答案C 9.(4分)适当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体现例如()原则
A.对外具有竞争力
B.对内具有公正性
C.对员工具有激励性
D.对成本具有控制性 答案C 10.(4分)最具主观性的职位评定方法是
A.岗位参照法
B.排序定级法
C.标准套级法
D.标准评分法 答案B 11.(4分)以提高员工分析和决策能力、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技巧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是
A.技能培训
B.知识传授培训
C.态度转变培训
D.工作方法改进培训 答案A 12.(4分)为了保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通过了解()的人工成本状况,决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
A.统计年鉴
B.国家机关
C.外资企业
D.竞争对手 答案D 13.(4分)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A.自然资源
B.人力资源
C.矿产资源
D.物质资源 答案B 14.(4分)岗位评价的结果可以是分值形式、等级形式,也可以是排序形式,但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是
A.岗位与职务的相关度
B.岗位的等级高低 C.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
D.岗位与绩效的对应关系 答案C 15.(4分)在性质上,人力资本反映的是()A.存量问题
B.流量与存量问题
C.计划问题
D.价值问题 答案B 16.(4分)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
A.关键人员
B.一般人员
C.临时工
D.一线工人 答案A 17.(4分)中国科学院研制的CPM评价量表属于绩效考核方法中的A.分级法
B.关键事件法
C.领导行为效能测定法
D.因素评分法 答案C 18.(4分)美国学者卡兹通过对组织寿命的研究,认为组织内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成果最多的最佳组织年龄区为
A.0.5年---3年
B.1年---3.5年
C.2年--6年
D.1.5年---5年 答案D 19.(4分)集体合同是
A.约定要式合同
B.非要式合同
C.法定要式合同
D.口头合同 答案C 20.(4分)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人的主动精神,使其工作热情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出内在潜力。这种激励形式称为
A.工作周期长,任务不易明确的项目
B.工作周期长,任务比较明确的项目
C.工作周期短,任务很明确的项目
D.工作周期短,任务不明确的项目 答案C 21.(4分)在性质上,人力资源反映的是()A.存量问题
B.流量问题 C.计划问题
D.价值问题 答案A 22.(4分)脱产培训可以看作是()
A.事假
B.有偿假期
C.公休
D.旅游 答案B 23.(4分)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法律规范
B.义务
C.权利义务
D.权力 答案C 24.(4分)“社会人”人性理论假设的基础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B.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D.霍桑试验 答案B 25.(4分)下列属于外部招募方式的是
A.选拔法
B.布告法
C.熟人推荐
D.档案法 答案C
第二篇:电大人力资源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是(A)。A.企事业组织形象
2.招聘中运用评价中心技术频率最高的是(B)。B.公文处理
3.甄选程序中不包括的是(B)。B.职位安排
4.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这种方式叫做(A)A.岗前培训
5.在招募、选择、录用和安置员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称为(A)A.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
6.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这种方式叫做(A)A.岗前培训
7.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A)A.职工
8.某企业对 10 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 5000 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B)B.开发成本
9.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A)。A。关键事件技术
10.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C)C.思想
11.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C.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12.岗位培训成本应属于下列哪种成本?(B)B.开发成本
13.在培训中,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是(A)。
A。讲授法
14.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人力资源的(D)特点。D.内耗性
15.在培训中,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 培训方式是(A)。
A.讲授法
二、简答试题
1.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2)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3)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4)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5)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2.工作分析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书111页
3.绩效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
绩效,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用在经济管理活动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指主体行为或者结果中的投入产出比;用在公共部门中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则是一个包含多元目标在内的概念
特点:
它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
多因性是指员工的绩效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技能、激励、机会、环境。
多维性是指需要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和维度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评分析。不仅考虑工作行为还要考虑工作结果,如果在实际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员工完成产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还要考虑其出勤、服从合作态度、与其他岗位的沟通协调等方
面,综合性地得到最终评价。
动态性:绩效是多因性的,并且这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绩效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涉及到绩效考评的时效性问题。
4.薪酬的构成薪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基本薪酬,奖励薪酬(奖金),附加薪酬(津贴)、补贴薪酬、红利、酬金和福利。
5.培训计划制定的内容
这包括确定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达到什么效果)、培训课程、培训实施机构、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设施等。
6.招聘工作的流程
蓝册子 29页 48题
7.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特点
1.培训的本质是学习。2.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3.培训的直接任务是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4.培训主要包括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努力。
三、论述题
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为什么要进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深入的预测分析之后,需要根据两个方面的预测结果,进行全面的综合平衡。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平衡(包括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有三种情况:人力资源供求平衡;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结果是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或工作效率低下;人力资源供小于求,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也是一种浪费。人力资源规划就是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实现平衡。
一、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完全平衡这种情况极少见,甚至不可能,即使是供求总量上达到平衡,也会在层次、结构上发生不平衡,高职务需从低职务者中培训晋升,对新上岗人员需进行岗前培训等。企业应依具体情况制定供求平衡规划。
二、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当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未来可能发生短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以避免短缺现象的发生。
1.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
2.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部招聘计划。
3.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
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
5.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
6.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总之,以上这些措施,虽是解决组织人力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改进工艺设计等方式,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企业人力资源过剩是我国现在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现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难点问题。解决企业人力资源过剩的常用方法有:
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
2.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3.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对一些接近而还未达退休年龄者,应制定一些优惠措施,如提前退休者仍按正常退休年龄计算养老保险工龄,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一次性发放部分奖金(或补助),鼓励提前退休。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如制定全员轮训计划,使员工始终有一部分在接受培训,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准备人力资本。
5.加强培训工作,使企业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鼓励部分员工自谋职业,同时,可拨出部分资金,开办第三产业。
6.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这是西方企业在经济萧条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解决企业临时性人力资源过剩的有效方式。
7.采用由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和任务,企业按工作任务完成量来计发工资的办法。这与上一种方法在实质上是一样。都是减少员工工作时间,降低工资水平。
在制定平衡人力资源供求的政策措施过程中,不可能是单一的供大于求、供小于求,往往最大可能出现的是某些部门人力资源供过于求,而另几个部门可能供不应求,也许是高层次人员供不应求,而低层次人员却供给远远超过需求量。所以,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部门或业务规划,使各部门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层次等方面达到协调平衡
2.论述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有效的企业培训,其实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事实上,培训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受训者个人,而恰恰相反,企业组织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状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培训对企业好处有四点:
1、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2、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少企业采取自己培训和委托培训的办法。
3、培训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保持企业永继经营的生命力。企业竞争说穿了是人才的竞争。明智的企业家愈来清醒地认识到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本投资”,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
要是员工培训能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根据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并且对培训前后进行效果评估,推荐使用ATA选才做培训分析及培训前后效果评估,帮助企业更好的完成培训的预期目标。
第三篇:三级人力资源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专业能力》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情景模拟法的分类及特点
答:(1)情景模拟法的分类根据情景模拟测试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组织能力测试,事务处理能力测试等。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重于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演讲能力测试、介绍能力测试、说服能力测试、沟通能力测试等;组织能力测试重于考察沟通能力,如会议主持能力测试、部门利益协调能力测试、团队组建能力测试等;事务处理能力测试重于开叉失误处理能力,如公文处理能力测试、冲突处理能力测试、行政工作处理能力测试等。这些数字也是现代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要求。
(2)特点:将测试者放入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当中,让应聘者解决某方面的一个“现实”问题或达成一个“现实”目标,因而容易通过观察应聘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效果来鉴别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比较适合在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但是,由于这种测试方法复杂,且费时耗资,因此目前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使用较多。2.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问题。不要问带有提问者个人倾向的问题,例如以“你一定…..”或“你没….”开头的问题。不要让应聘者了解你的倾向、观点和想法,以免出现应聘者为迎合你而掩盖它真实的想法。(2)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引导应聘者做出可能矛盾的回答,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在面试中隐瞒了真实情况。(3)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一些应聘者往往把自己的真实动机隐藏起来,但我们可以对他的离职原因、求之目的、个人发展、对应聘岗位的期望等方面加以考察,再与其他的问题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判断。如果应聘者属于高职低就、高薪低求,离职原因讲述不清或频繁离职,则应引起注意。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通过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分析应聘者的价值取向,而不要轻信应聘者的自己说法。(4)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有疑问可马上提出,并及时做
好记录。并且,不要轻易打断应聘者的讲话,对方回答完一个问题,在提问下一个问题。(5)在面试中,除了要倾听应聘者回答的问题,还要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如脸部表情、眼神、姿势、讲话的声调、语调、举止,从中可以看出对方是否诚实,是否具有自信心等情况。3.简述劳务外派与引进的管理。
答:(1)劳务外派的管理:A劳务外派项目的审查。为维护我外派人员的各方面权益,我国政府要求经办劳务外派的公司必须具有劳务外派权的劳务代理机构,同事还必须能够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审查。B劳务外派人员的挑选。必须重视劳务外派人员的选拔工作,不能降低标准,不能仅仅把劳务外派当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二应该认识到外派劳务人员代表我国的形象,应在员工中选拔政治思想好、技术业务好、身体素质好的人员,或专门经过培训的人员出国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意向书。③你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④拟聘用的外国人的蠢事本想工作的资格证明。⑤拟聘用的外国人的健康状况证明。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用人单位只有从劳动行政部门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许可证明》,方可聘用外国人。B.聘用外国人就业的基本条件。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就业的岗位应是有特殊需求,国内暂缺适当人选,且不违反国家规定。除了要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标准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必须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②具有从事该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③无犯罪记录。④有确定的聘用单位。⑤持有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C.入境后的工作。①申请就业证。就业许可证是国家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的法律文件,其管理对象是用人单位。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入境后,还应办理针对其个人的《就业证》,这一般有用人单位代为办理。批准的就业证只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有效。②申请居留证。已办理就业的外国人,应在入境后的30日内,持就业证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居留证。居留证件的有效期限可根据就业证的期限确定。4.如何运用绩效差距模型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答:绩效差距分析模型是培训需求分析模型中的一种,是一种重点分析方法,运用绩效差距模型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环节如下:①发现问题阶段。问题是理想绩效和实际绩效之间差距的一个指标。往往其存在问题的地方,即理想绩效和现实绩效存在差距的地方,也就是i需要培训加以改善的地方。②预先分析阶段。通常情况下,对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和直接判断是很重要的。要决定一般方法的问题及应用何种工具收集资料的问题。③需求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传统上,分析工作的重点是工作人员目前的个体绩效同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随着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需求还包括分析未来组织需求和工作说明。因此,工作设计和培训就高度的结合在一起了。
5.简述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步骤和方法。
答:(1)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可以运用从纯粹的主观判断到客观的定量分析之间的各种方法。方法的确定依赖于对于整个工作中“哪些工作领域是最重要的”和“那种培训效果最好”的判断。然而,最可靠的需求分析基于实证性的数据。要尽可能客观的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在
此基础上决定是否真正需要培训。(2)工作说明。工作说明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熟练工的实际工作,收集熟练工自己的介绍等间接资料,等等。有些方法注意熟练工的外显行为,有些方法则注意熟练工进行工作时的精神活动。当工作说明根据实证数据来决定培训目的与什么有关,与什么不相关时,它才是最可靠的。因此,要尽可能搜集客观的、全面的数据。(3)任务分析。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而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分析他们的技术构成。另一种方法是理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活动,然后去分类和分析其技术构成。两种方法中,设计者既可靠主观定性分析,又可靠客观定量分析。究竟采用哪种方式,由时间、费用等因素决定。(4)排序。通畅,排序依赖于对任务说明的结果的检查与分析。任务说明的结果能显示出任务之间的层次、程序上的联系,这些是排序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些联系,在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排序就能完成。(5)陈述目标。方法:设计者依靠工作说明的结果进行转换,就成了目标。目标越精确、细致,设计者就越易于进行下面的活动。(6)设计测验。方法:“测试学”是心理学中一门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关编制测验的技术也相当先进并广为人知,这些都可在设计测验时进行应用。(7)制定培训策略。方法:设计者惠顾前面几个步骤的结果,分析必须适应的问题环境。任务说明、目标陈述和设计测验的结果规定了工作要求的类型,任务分析的结果规定了基于工作要求的学习目标,受训者分析的结果明确那些可能影响受训者达到培训目标的因素,排序的结果明确了实现所有目标的最优次序排列。培训策略就要适应这些条件,最好的策略能在这些条件和对应措施间进行最适宜的搭配。(8)设计培训内容。通常的方法是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的性质和类型,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细节,并根据受训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内容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个细节的先后顺序,再选择适宜的工具和方法来展现这些细节。(9)实验。方法:实验的对象要从将要参加培训的学员集体中选取。实验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内容形式、设备工具要尽可能和真正的培训一样。实验数据的收集要全面、真实、准确。也可以在多轮试验中变换方法和工具,然后将各自的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在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中要充分照顾来自学员方面的信息。学员关于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问题,培训方法,培训环境、教师,以及改进方式方面的看法,一定
要充分反映到培训规划的改进中去,在实践中,以上九个步骤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培训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各个步骤的先后顺序,也可决定是否跨过或重复一个或几个步骤。6.如何根据培训的目的和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准备工作培训的内容,选择培训方法。
答:培训方法的选择要和培训内容紧密相关,不同的培训内容适用于不同的培训方法。(1)直接传授培训法适用于知识类培训。包括:讲授法,专题将作法和研讨法等。①讲授法。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适用于各类学员对学科知识、前沿理论的系统了解。主要有灌输式将手、启发式讲授、画龙点睛式三种形式。讲课老师是讲授法成败的关键因素。②专题讲座。适合于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了解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或当前热点问题等。③研讨法。指在教师引导下,学员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的培训方法。包括以教师或受训者为中心的研讨和以任务和过程为取向的研讨。(2)实践型培训法简称实践法,主要适用于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培训。包括:①工作指导法。可用于基层生产工人培训。也可用于各层管理人员培训。让受训者与现任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后者负责对受训者进行指导,一旦出现管理人员因退休、提升、调动等原因离开岗位时,训练有素的受训者便可立即顶替。②工作轮换法。由于其鼓励通才化,适合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培训使用,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③特别任务法通常用于管理培训。④个别指导法师通过资历较深的员工的指导,使新员工能够迅速掌握岗位技能。(3)参与性培训法。其特征是每个培训对象都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开拓思维,转变观念。包括:①自学。适用于知识、技能、观念、思维、心态等多方面的学习。自学既适用于岗前培训,又适用于在岗培训,而且新员工和老员工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②案例研究法。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它将知识培训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到一起,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培训方法,可分为案例分析法和事件处理法两种。③头脑风暴法。其特点是培训对象在培训中相互启迪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参加者的创造能力,特供解决问题的更多更好的方案。④模拟训练法。这一方法跟侧重于对操作技能和反应敏捷的培训,它把参加者臵于模拟的现实环境中,让参加者反复操作,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比较适用于对操作
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培训。⑤敏感性培训法。适用于组织发展训练,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中青年管理人员的人格塑造训练,新进人员的集体组织训练,外派工作人员的异国文化训练等。⑥管理者训练。适用于培训中低层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原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一般采用专家授课,学员间研讨的培训方式。(4)态度性培训法。主要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具体包括:①角色扮演法。适用于中层、基层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培训。②拓展训练。适用于管理训练和心理训练等领域。(5)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通畅有网上培训,虚拟培训等方式。(6)其他方法。包括函授、业余进修,开展读书活动,参观访问等。7.简述提高绩效面谈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答:企业大量证明,要保证绩效面谈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和科学性,除了应做好绩效面谈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采取有效的信息反馈方式,并达到以下要求:(1)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针对性。在绩效面谈中,考评者所反馈的信息不应当是针对某个被考评者,而应当针对某一类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应当是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改进,可以克服的。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无法改变,以及一些性格上的不足和缺陷时,往往容易自暴自弃,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放弃在工作学习方面的努力。(2)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真实性。在绩效面谈中,反馈的信息应该去伪存真,是经过核实和证明的。不管上级主管出于何种目的、认识和想法,信息反馈总会给下属带来一定压力,极容易使信息接受者产生曲解和误会.此外,有效的信息反馈还应使其明确、具体而详细,防止过于简单化的表述。(3)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及时性。信息反馈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的及时迅速性,如果能针对被考评者的近期行为提出一些及时的有意义的信息反馈,将会对工作绩效的改进具有重大的裨益。(4)有效的信息反馈应具有主动性。无论是考评者还是被考评者,都应当提高采集和接受绩效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对被考评者来说,主动获取信息反馈比被动的接受更为有效。(5)幼小的信息反馈应具有适应性。这里所说的适应性,有多种含义。①反馈信息时要因人而异,因适用于被考评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需要,只有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方法,才能体现信息反馈的初衷。②有效的信息反馈是为了交流和沟通某种绩效的信息,而
不是给下属提出某种指令和要求。通过必要的信息交流,使下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能力,自主的选择适应性强的途径和方法,做出改进工作的决策。③有效的信息反馈应集中于重要的、关键的事项。尽管考评者可能掌握了大量的关键信息,但只需提供那些关键的特定信息就足以发挥引导员工的功能了。④有效的信息反馈应考虑下属的心理承受能力,上级主管所反馈的信息应强调瞎说所说所做,以及怎么做的,而不是要解析员工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心理动机是什么。(6)配套措施。不管采取了多么有效的信息反馈形式,为了使员工绩效达到要求,还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薪酬、提升、激励、惩罚等,最终促进组织与员工的绩效提高。
8、影响考评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替:考评的准确性是指采用的考评方法所得到的考评结果误差偏向的程度。在绩效考评的工作阶段、如何保证提高考评的精度是个极为重要的关键问题。正确的绩敞考评结果有利于人事决策的科学性,能有效的激励员工、鼓舞十气;不准确的绩效评分,不但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还会引起员工较大幅度的流失,给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通常人们将考评失误的责任归于考评者,并认为考评的偏误和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1)考评标准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2)考评者不能坚持原则,随心所欲、亲者宽、远者严;(3)观察不全面,记录不准确:(4)行政程序下和理、不完善;(5)信息不对称,资料数据不准确;(6)其他因素的影响。
9、简述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
答: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包括:(1)少而精的原则
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设计和选择应当尽量简化。结构精简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测定人员掌握和运用.可以缩短测量、比较、汇总。整理等项工作的周期,减少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的费用,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工作岗位评价的效率。
(2)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
对每个要素以及所包含的具体的评价指标都要给出明确的定义,使其内涵明确,外延清晰,范围合理。各要素及其具体指标的名称要简洁概括名副其实际,防止含糊不清、界限不明,避免产生错觉,影响测评的质量。
(3)综合性原则
要素及其所属评价指标的设计,一定要符合 “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可能多的内容”的要求,将若干相近、相似的项目归结为同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指标。有时,为了便于测量,对一个综台性很强的要素,也可以分解成2~3个子要素,并分别作出界定。
(4)可比性原则
在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设计上,一定要坚持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应当体现在:不同岗位之间可以在时间或空间上进行对比,各个不同岗位的任务可以在数量或质量上进行对比各个不同岗位的评价指标可以从绝对数或相对数上进行对比等。
10、简述人工成本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答:人工成本的概念
企业人工成本又称用人费(人工费)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可以看出,人工成本并不仅仅是企业成本费用中用人士的部分,还包括企业税后利润中用员工分配的部分。按照国际惯例,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支付并列入成本的人工费用。
(2)人工成本的影响因素 人工成本受以下几个因索的影响 ①企业的支付能力
企业的薪酬水平是由各种生产率所决定的,应当掌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生产率的增长先于薪资的增长。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有:
a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时期内平均每一员工的产品数量. b销货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时期某一时期内每一位员工的销货价值.
c人工成本比率,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销货额的比重,也可以说是企业人均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劳动生产率的比重。它是衡量企业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也是分析企业人工成本支付能力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d劳动分配率,足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净产值(又称企业增加值或附加值)的比率。该比率相对于净产值劳动生产率而言较高,则代表人工成本过高
e附加价值劳动生产率,又称净产值劳动生产率,指平均每一员工生产的附加价值或净产值,是衡量企业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f单位制品费用,指平均每件或每单位制品的人工成本。理想的情况是:平均费用比其他公司高,但单位制品费用比其他公司低;
g损益分歧点,指企业利润为零时的销货额,是企业盈亏的分界点。在损益分歧点中,人工成本是不能超额支付的,如超额支出,就会造成企业亏损。
②员工的生计费用
生活费用是随着物价和生活水平两个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用于保障员工某一生活水准的生计费用的工资,是企业“非支付不可的薪资”,是合理用人费的下限,而不管企业的支付能力如何。即使企业经营不善,也不能支付低于员工生计费用的工资。因此,企业应把按支付能力计算的所能支付的适度工资与员工的生活费用所需要的工资相均衡后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
③工资的市场行情
工资的市场行情又称市场工资率。所支付的薪酬即使在企业可支付能力的范围内,并且符台生活水准,但如果本企业支付的薪酬低于其他同娄企业有才能者就会外流。因此,确定台理薪酬还要考虑一般市场行情。确定薪酬水平要考虑工资的市场行情,这一条又称为同工同酬原则。
11、何为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答:(1)劳动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现现象,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事实,只有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带来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事实才能成为劳动法律事实。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①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等。②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例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等。
(2)劳动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
②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必须内容,残缺不全的,通常不能使法律行为成立;
③行为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的加以识别。12.工资支付应遵循哪些规则?
答:工资支付遵循的规则包括:(1)货币支付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小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2)直接支付
用人单忙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领取者的姓名、支付付项目和金额、扣除的项目和金额、实发金额,以及支付时间等事项,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3)按时支付
工资应当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
按日或周支付。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拨时支付工资意味着不得无故拖欠。“无故拖欠”不包括以下情形:
①用人单位遇到不可抗力的影响,如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②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除上述情况外,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4)全额支付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在正常情况下工资应当全额支付,但是,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①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②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③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④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此外,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也不属于“无故克扣”: ①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②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③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④因劳动者请事假等原因相应减发工资等。
13、员工招聘渠道有哪些,简述各种员工招聘渠道的特点。
管;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渠道招募员工。(1)自部招募的特点
内部招募是指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企业内部人力资
源储备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
自部招募的优点包括:
①准确性高。从招聘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来看,由于对内部员工有较充分的了解,管理者对内部员工的性格、工作动机.以及发展潜能等方面也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使得对内部员工的全面了解更加可靠,提高了招聘的成功率。
②适应较快。从运作模式看,内部员工更了解本组织的运营模式,与从外部招募的新员工相比,他们能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
③激励性强。从激励方面来分析,内部招募能够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强化员工为组织工作的动机,也增强了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通过这种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影响,可以在组织中形成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氛围。
④费用较低。内部招募可以节约大量的费用,同时还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培训项目,减少了组织因岗位空缺而造成的间接损失。此外,从组织文化角度来分析,员工在组织中工作了较长一段时间后,已基本融入了本组织的文化,对本组织的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同,因而对组织的忠诚度较高,离职率低。避免了招聘不当造成的间接损失。
内部招聘的不足体现在:
①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内部招聘需要竞争,竞争失败的员工可能心灰意冷、士气低下,不利于组织的内部团结。内部选拔还可能导致部门之间“挖人才”现象,不利于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此外,如果在内部招聘过程中,按资历而非能力进行选择,将会又发员工养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也给有能力的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设臵了障碍,导致优秀人才外流或埋没,削弱企业竞争力。
②容易抑制创新。同一组织内的员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产生“团体思维”的现象,抑制了个体创新,尤其是当组织重要岗位由内部基层员工升任,就可能会因缺乏新人或新观念的输入,而逐渐产生一种趋于僵化的思维意识,这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③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如多数是由基层逐步晋升的,大多数年龄就会偏高,不利于冒险和创
新晋升的发扬。而冒险和创新则是新经济环境下组织发展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
(2)外部招募的特点;其优势体现在:
①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通过从外部招聘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专家,可以在无形中给组织原有职工造成压力、激发斗志,从而产生“鲶鱼效应”,特别是在高层管理人员的引进上,这一优点尤为突出,因为他们有能力重新塑造组织文化。
②有利于引进一流人才。外部招募的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能招聘到很多优秀人才,尤其是一些稀缺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可以节省内部培训费用。
③树立形象的作用。外部招聘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外部交流方式,组织可以借此在其员工、客户和其他外界人士中树立良好形象。
其不足体现在:
①筛选难度大、时间长。研究表明,仅仅依靠招聘时的了解,来进行科学的录用决策是比较困难的。为此,一些组织还采用诸如推荐信、个人资料、自我评定、同事评定、工作模拟、评价中心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各的优势,但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就使得录用决策耗费的时间较长。②进入角色慢。从外部招募来的员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培训和定位,才能了解组织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方式,增加了培训成本。③招募成本大。外部招募需要在媒体发布信息或者通过中介进行招募,一般需要支付一笔费用,而且因为外部应聘人员相对较多,后续的挑选过程也非常的繁琐和复杂,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还占用了很多的时间,所以外部招募的成本较大。④决策风险大。外部招聘只能通过几次短时问的接触,就必须≠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本组织空缺岗位的要求,而不像内部招聘那样经过长期的接触和考察,所以,很有可能因为一些外部的因素而做出不准确的判断,进而加大了决策的风险。⑤影响自部员工的积极性。如果组织中有胜任的人未被选用或提拔,即内部员工得不到相应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14、简述校园招聘的方法以及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校园招聘亦称上门招聘,即由企业单位的招聘人员通过到学校招聘、参加毕业生交流会等形式直接招募人员。对学校毕业生最常用的招募方法是每年举办的人才供需洽谈会,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除此之外,有的单位则自己在学校自己召开招聘会,在学校中散发招聘广告等。有的则通过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直接从学校获取所需要的人才。
对于应届生和暑期临时工的招聘也可以在校园直接进行。主要方式有招聘张贴、招聘讲座和毕业分配办公室推荐三种。校园招聘通常用来选拔工程、财务、会计、计算机、法律,以及管理等领域的专业化初级水平人员。一般来说,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专业人员约有50%是在校园中招聘到的。
采用校园上门招聘是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而的一些政策和规定。(2)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又脚踩两只船的现象。(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且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价。{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15、工资立付应遵循哪些规则?
答: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为:
货币支付,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
直接支付,工资应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但需书面记录并传递领取者的相关资料;
按时支付。全额生付。
16、职业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职业病可以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17、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答案:员工满意度调查应针对以下项目进行:薪酬、工作、晋升、管理、环境。
第四篇:大学生选修课人力资源考试答案
大学选修课人力资源考试答案
个人SWOT分析
S优势:1.开朗乐观、志向高远、生活态度积极、擅于发现事物的积极面;
2.诚实稳重、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喜欢与人交往,强烈的责任心、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3.心思细腻,思考问题细致、缜密,学习认真踏实,喜欢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并有寻根究底的兴趣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4.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W劣势:1.性格不够成熟稳重,思想丰富而行动力不足,往往行动跟不上思想,从而无法让自己的想法发挥作用,不能立足现实,想法往往过高于现实,从而失去现实里的好多机会;
2.社会经验不足、知识范围过窄,视野不开阔,社会实践能力也较差;
3.有时过于理性,会忽略别人的感受,书面表达能力不强,思维比较程式化,不够灵活和变通;
4.缺乏自信,有时候还比较固执,性情柔弱,有时候想问题、做事情过于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以致错失良机;
O机会:1.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国人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产品很有市场,人才需求也剧增;
2.专业知识与营销技巧兼备的人才缺乏,所以我们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紧紧抓住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宝贵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到社会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样到我们踏入社会,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T威胁:1.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2.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工作经验而非学历;
3.研究生数量剧增,优秀的人很多,机会却不均等,这时就不单单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对个人发现机会、展示自己并把握机会能力的考验等。
改进战略:综合上面的分析来看,现在我们就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弥补个人劣势,抓住外部机遇,回避外部威胁,迎接挑战,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调查一家公司,谈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率? 员工流动成本很容易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正是由于高雇员流动率代价昂贵,许多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专家把雇员流动成本看作企业的利润陷阱。要降低员工流动率,企业要做到以下六个正确:
1.正确的理念
短期雇佣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它甚至不能带来上文提到的那些理所当然的好处。短期雇佣降低了工资率,但是很可能反而提高了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可以看作工资率和生产率的比率);它有利于吸纳新鲜血液,但是新员工带来的新知识可能因为较高的员工流动率而无法有效积累;它使员工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疲于奔命同时积极寻找退路才;如果实行短期雇佣制前预想的种种好处没有实现,那么它可能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柔性也就成了空中的楼阁。事实上,尽管许多日本企业放弃了终身雇佣制,但是他们并没有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转向了对雇佣期限进行妥善管理。比如,丰田公司实施“无保障终身雇佣”制度,在该公司的文件和管理人员的承诺中不断提到终身雇佣:“终身雇佣是我们的目标,即你和公司共同努力以保证公司成功的最终结果”。尽管事实上雇员和公司都可以因任何原因,在任何时间终止雇佣关系,但是丰田公司使雇员们相信,只要他们做好工作,他们的工作就有保障。
2.正确的工作 公司设置的每一个职位都应该有详细的工作描述和职务说明书,对任职者的技能、能力和知识要求都应该明确界定,这有助于公司将正确的人选安排到正确的职位上。以香港管理咨询学会驻北京管理咨询师为例,该职位对任职者的要求分为三大类,即技术/工作能力、一般能力和个人能力;每一类又分为几个子类,比如,技术/工作能力包含分析问题、陈述项目情况、设计咨询路径/方法论、处理和项目执行相关的事项、管理项目、具有文化感知力、掌握相关人际技能、利用信息及计划和利用资源等9种能力。每一能力子类下列出了该种能力所要求的行为,比如,技术/工作能力类别下列出了识别问题根源,区分问题的表象和根源等共计8种行为。
3.正确的薪酬 培训管理人员,帮助他们使用合适的方法确定雇员的薪酬水平,如有必要,改进薪酬结构。美国一家医院的经理发现,刚从学校毕业的护士往往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而跳槽,但是她们工作满五年后基本上就不再换工作了。依据这一发现,这家医院调整了薪酬水平和结构,大大提高了刚从学校毕业的护士在工作前五年的薪酬提升速度,结果显著降低了这一部分员工的流动率,节约了大量的员工流动成本。
4.正确的人选
目标市场上存在多种人格测试工具,使用这些工具测试应聘者的性格取向有助于企业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国内某咨询公司在2000年改制后聘请了一名部门经理,由于聘用能人心切,强调“能力第一”,并没有对应聘者进行全面考察。这位经理的业务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奇怪的是,他的部门的员工流动率自他上任后一直居高不下。公司领导经过内部调查发现,这位经理脾气非常暴躁,许多员工因无法忍受而离开了公司。
5.正确的沟通
对新加入的员工,真诚坦率地沟通能够帮助其迅速了解企业状况,形成适当的期望值;对决定离职的员工,沟通的目的在于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尝试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关系,改善人力资源管理。麦肯锡善待离职员工的例子是很出名的。该公司把离职员工的联系方式、个人基本情况以及职业生涯的变动情况输入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名为“麦肯锡校友录”的花名册。他们把员工离职称为“毕业离校”,现在这些离职人员中不乏上市公司CEO、教授和政府官员,他们与麦肯锡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随时可能为其带来商机。
6.正确的教育和在职培训 企业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变革。关键的人力资源问题是什么?怎样的招聘策略才是有效的?如何有效地和员工沟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必须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来更新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提高其人力资源管理技能。
第五篇:2004-2005人力资源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4-2005学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工商管理/小教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人本管理
2.定员管理
3.薪酬
4.就业指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人本管理的环境中,通常制约人们士气、创造力、生产效率和目标实现程度的组织气
候属于哪种环境类型()
A.组织外部环境
B.组织内部环境
C物质环境
D人文环境
2.期望激励理论属于哪种类型的激励理论()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综合激励理论
3.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A自然资源
B.人力资源
C矿产资源
D.物质资源
4.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A、企业人
B、环境
C文化
D.产品
5.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A关键事件技术
B.职能工作分析
C问题分析
D.流程图 6.考评对象的基本单位是()
A考评要素
B考评标志
C考评标度
D.考评标准
7.通过检查人力淘汰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
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哪项活动()
A.人员档案资料
B.人力资源预测
C行动汁划
D.控制与评价
8.为了使同一技能而实际劳动贡献不同的员工各得其所,可让技能工资与下列哪种类型 的工资结合起来使用()
A.结构工资
B.奖金
C.岗位工资
D.浮动工资
9.相对比较判断法包括()
A成对比较法
B.回忆印象评判法
C.加权综合考评法
D.目标等级考评法
10.人与职业相匹配的职业选择理论是由()提出的。
A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
B.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霍兰德
C中国人民大学萧鸣政教授
D.中国清华大学赵平教授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功能?
2.工作分析有哪些内容?
3.员工招聘的途径。
4.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在题前的括号中划√,错 误的划X)
1.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包括计划配置机制和市场配置机制两种形式。
2.衡量一个组织或企业各项活动的效果如何,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助于组织或企业目标 的实现。
3.如果要在生产过程中做出自己的判断.而另——个人只要提供某种帮助,显然前者所
需要的工作经验要比后者多。
4.用人单位招聘者和应聘者直接进行接洽和交流,能节省企业和应聘者的时间。
5.“终身学习’’已不是一种义务或特权,而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试述如何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s分
实例:一名退休人员返聘后囚3-死亡补偿的争议
梁某原在深圳市某设计院任高级工程师,1994年?月退休,同年9月由该设计院返聘继
续工作,她的丈夫还是该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当时她同设计院双方约定,梁某如因工致残、死亡,按正式员工的待遇处理。当月梁某因公到广州出差,遇车祸死亡。梁某的母亲当时侨居 美国,她的父亲是香港人(1995年10月去世),梁某的兄弟姐妹也很多(约lo多个);梁某有2
个女儿,次女在梁某死亡时已年满18周岁。经该设计院、设计院主管单位某总公司以及死者 的亲属与交通肇事者交涉,肇事者赔偿梁某亲属10.6万元。该设计院及其主管单位共同对梁
某的死亡待遇作出如下处理:第一,让梁某的长女曹某到市社会保险管理局按退休员工死亡的
保险标准领取抚恤金4338元,丧葬补助费2037元;第二,垫付治丧期间梁某亲属的机票费、治丧费10091.6元;第三,给梁某亲属补助12000元,并扣除已垫付的机票费、治丧费,实付其亲属补助2000元。曹某对此处理不服,1995年11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诉请求: 第一,粱某的死亡应按因工死亡处理,用人单位应补差(现待遇与因工死亡待遇之差);第二,根据深圳市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梁某的直系亲属包括其父母亲(侨居海外)、子女(最小的次女
已满18周岁)。这些人应享受抚养生活补助费。
仲裁结果:1.该设计院补发申诉人的抚恤金、丧葬费差额11000元,差额一年期利息1000
元;2.该设计院主管单位——某总公司负连带责任;3.驳回申诉人抚养梁某父亲、母亲、次女的申诉请求;4.仲裁费490元,申诉人承担190元,被诉人承担300元。
问题:申诉人的申诉和仲裁机构的裁决是否合理?请用劳动保障的有关理论分析。
试卷代号:105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工商管理/共教业
人力资源管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答对给每小题4分,共16分)
1.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
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
2.定员管理,简称定员。指企事业组织在用人方面的数量界限,根据企事业工作目标、规
模、实际需要,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一定人数的过程。
3。薪酬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它主要以工资(含奖励工资)和福利两种形式表现
出来。
4.就业指导,就是由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帮助择业者确定职业方向、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过程。
二、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2分,共20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B
2.B
3.B
4.D
5.C
6.A
?。D
8.C
9.A
10.A
三、简答题(答对每小题7分,共28分)
1.答案要点:
首先是管理功能,在这里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相对组织管理与发展的基本作用。人力资源
管理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社会稳定功能:
(4)其他功能。2.答案要点:
(1)岗位责任
(2)资格条件
(3)工作环境与危险性
3.答案要点;
招聘的渠道大致有: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传统媒体;网上招聘;校园招聘;员工推
荐;人才猎取等。
4.答案要点:
在现实中,不同组织可有不同的薪酬制度。但不论组织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薪酬制度,都必
须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1)按劳取酬原则;(2)同工同酬原则;(3)外部平衡原则;(4)合法保障原则。
四、判断正误(每小题判断正确给1分,共5分,漏判或错判均不得分)
1.√,2.X
3.√
4,√
5.√
五、论述题[本题1s分。理论依据正确,问题分析清楚者可给分:评卷者也可参考标准答案,酌情给分]
试述如何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答案要点:
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
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
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
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组织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组织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六、案例分析题(基本观点正确准答案,酌情给分)
答案要点:
此案争议的焦点在于:
所用理论恰当,案例分析清楚者,可给15分;评卷者可参考标 1.粱某的死亡是否应按因工死亡的待遇处理 2.梁某的抚养生活补助费应如何认定。
关于焦点一,根据梁某与设计院之间的事先约定,应享受因工死亡待遇。
关于焦点二,设计院提出:第一,梁某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侨居美国,次女在梁某死亡时已年满18周岁,不属抚养范围;第二,梁某的兄弟姐妹很多(有10多个),梁某的丈夫在设计院任副总工程师,有固定收入,因此对梁某其直系亲属的抚养责任应予认定。经仲裁委员会调查:梁父于1995年10月去世,曹某提出供养请求时,其法定代理已终止;梁母侨居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申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委托人代理诉讼应在其所在国公证机关办理证明,并经我国驻该国领事馆认证后方才有效,即须补办手续才能受理曹某的代理诉讼。梁某的次女已超出国家规定的抚养年龄,不属于抚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