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23:2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第一篇: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李烈编者按:近些年来,教师主体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师反思性实践等理论和实践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理论思考。教师不再只是技术理性主义观点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或思想的执行者和技术人员,而是以一种主人翁的方式来应对和反应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和造就这样的新型教师,北京实验二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但是,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素质?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促进教师成长的道路,是新时期对校长——学校管理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实验二小从1999年年底开始,在坚持“双主体育人”思路的前提下,在教师团队中、在学校管理中不断构建学习型组织,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和素质提升。我们主要从以下六方面着手。基本前提: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 一方面,我们淡化管理者单向管理的角色和地位,强调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模式。我们在每次全体会前为教师开设“精彩五分钟”,在会上鼓励教师“自由发言”,并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就某一专题开展“即兴论谈”或“深度汇谈”;同时,公开校长的手机、电子信箱,设立每月一次的“校长聊天室”,开展“校长我想对你说”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面对面和校长说心里话。另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互助、合作和共享,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依赖团队关系。学校自1997年起设立了“和谐团队奖”,强调团队整体的和谐和工作的最佳绩效,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之间建立这种积极依赖的团队关系。必要条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校长个人头脑中,必须将它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这既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也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我校“双主体育人”办学思路从最初的提出到最后达成全员共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逐渐发展的阶段。首先,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尽可能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我们先后多次组织了关于什么是“双主体育人”的讨论,以及“以爱育爱”、“以学论教”等各项相关主题的专题论坛。为了帮助大家领悟这一办学思路,学校还编印了《“双主体育人”思路实施手册》,同时请北师大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多次理论培训。这其中,我们的体会是: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要允许教师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在最初的学习研讨中,教师们开口后习惯说的第一句话是:校长说„„;而现在,在各种场合下,教师们的发言无不都是:我认为„„ 其次,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各种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实践中。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和领悟到的理念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三,我们在前两个阶段实现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教师拥有修改和完善学校办学思路和各种理念的权利,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在工作中的创造潜能。目前,我校的教职员工不仅能对“以爱育爱”、“以学论教”等“双主体育人”思路中的具体理念脱口而出,而且能在各自的工作中加以自觉地创造性地体现。关键环节: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习在许多教师看来是工作之外的一种负担,学习与教师日常工作相分离的现象非常严重。为此,我们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引导大家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在指导教师如何开展学习时,我们主要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改革过程学习;坚持结合大家的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与此同时,我们将这种学习网络的构建作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我校学习网络的构成主要包括“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的学习网络,在这一网络的建设中,组长是关键人物。在构建学习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组长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组长的培养。我校特别地提出了“小校长”、“小书记”意识,即:当学校任务下达时,组长们不是简单地复述或者简单地分派任务,而是把任务变成本组工作的再思考。组长要像校长一样全面负责,组织全组教师共同协商、决定,形成本组的行动计划,并带领全组教师自觉学习相关理论。同时,对于组里教师的各种反馈意见,组长不是简单地以群众代言人的身份上传到学校领导那里,而是能够如同校级领导那样,先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后,按照学校的教育理念先进行对话交流并加以引导。每学年我校都会召开有近50人参加的“组长工作研讨会”,旨在帮助组长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校长随时保持与组长们的密切沟通,以便为组长的工作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而对于出现的纰漏或者问题,校方则和组长一起共同承担责任,旨在解除组长拍板做决定时的后顾之忧,使得组长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工作。现在全校在岗教师135名,我们已经锻炼出了拥有26名“小校长”、“小书记”的中层管理者队伍。这批中坚力量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无疑为建设全校学习型教师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核心目标:构建发展性培训机制,鼓励自我超越 和很多学校一样,我校每学期都有传统的“凌空杯”基本功大赛。然而最初的“凌空杯”大赛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督促与检查。现在,随着教育和管理理念的更新,该项大赛已由简单的优劣评判或例行检查,巧妙地转化成为校本教师培训、学习和提高的良好机会。首先,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大赛是展示,大赛是交流,大赛更是研讨与提高。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发展进程的需要,每年大赛的主题、内容和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以不断促进教师实现自我超越。如我们最初的基本功大赛中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板书设计、硬笔书法,逐渐转变为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识;从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文本背诵,到结合教育教学实例谈,继而到根据实践和思考提出修改意见;从常规理论学习,到新课程标准分析与研讨;从事先准备,到现场随机抽签;从谈理论观点或者认识,到现场案例分析的临场应用,等等。就在这种开放、动态的大赛设计中,全力体现最新社会发展对教师培训的要求。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离不开四大要素: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目标、构建团队学习组织和引领自我超越。团队氛围、全员共识、学习网络和培训机制正是我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对这四大要素的再实现。根本追求: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 教师是有差异的,学校管理的重心不是对教师的优劣进行甄别和选拔,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各成员认识自己,找准位置,最优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认为这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为此,在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提出“快乐生命学说”和“适合学说”,引导教师重建职业内涵,重塑职业形象,挖掘“教师”这项职业内在无法替代的尊严、快乐和价值,帮助教师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在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体验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乐趣的过程中,我们以事实和实例同步使教师体悟到:成功属于那些比他人更快更有效地学习、思考和付出行动的人;自己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怎样去学,怎样去做,能掌握多少知识,是否能与人合作。同时,我们认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前提必须是建立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或位置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我们在管理中明确提出,强调优势、避免不足,以优促短,让“短处”在优势带来的积极体验中自然萎缩。在2002年聘任和转岗的人事制度改革中,9位教师转岗的方案得以平稳实施正是得益于这样一种观念。根本保障: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校长不能简单地靠传统的制度加控制的手段,校长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应该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管理素质以外,校长还应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校长的思想素质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并且具有把这一目标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共识的能力。校长的人文素质表现为:首先,校长应该具有亲和力。其次,校长应具有较好的沟通技能。我提倡沟通中应“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在与教师的沟通中牢记“扬长促短”的原则。此外,校长必须做到坚持倡导正气,并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最后,面对成绩时,校长要能做到“分享”而非“独享”,以给更多的教师和中层管理者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与此同时,校长应注重增加一些具有开放性、人文特点的非规范化管理策略。我校设立了每月一次的“烛光晚宴”,以倾听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心声;举办“我爱我们的家”新年联欢晚会,请来家属共同参加。在前一阶段取得的初步成果基础上,我们对实验二小教师的发展目标又提出了新的口号和追求:“不优不特不是二小人,不爱不乐不是二小人”,将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以及职业和生命价值的共同实现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6日第6版 《》

第二篇:构建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成长

构建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成长

李烈

内容提要: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如何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素质,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需求。通过学习“学习型组织”这一

管理理论,我们深感该理论的核心理念与我校的实践极为吻合,对照该

理论的合理内核,我们将已有实践进行总结,并蒋“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我校的管理理念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探索促进我校教师全方位成长的有效管理策略,有了愈发深刻的体会和可喜的效果。

主 题 词: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如何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素质,已成为教育实践的呼唤及学校发展的需求。

1997年我校提出“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育人”的过程中更要重视“自育”和“互育”,即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师间的相互促进与发展。从此,促进教师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台铺路,成为我校管理工作的重心。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素质的提高绝不是单一地通过组织培训就可以实现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还在不断地提升和变化。因此,有必要寻找和建立一种能够不断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的机制和手段,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素质获得持续发展和稳步提高,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变化和要求。

2001年我们学习了“学习型组织”这一当前最前沿的组织管理理论,我们深感该理论的核心理念与我校的实践有着极为吻合之处,对照该理论,我们将已有实践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该理论与我校的管理理念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探索促进我校教师全方位成长的有效管理策略,有了愈发深刻的体会和可喜的效果。

一、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

氛围是基本前提

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在人才培养

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道德情操、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的塑造和成型。因此,注重氛围建设,强调情感的交流和民主的沟通,从而给予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是我校一个基本的做法。

良好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创设的基本前提。而团队氛围主要源于人际交往,对于教师而言,与管理者之间的交往和与同事之间的交往是学校教师团队氛围的两大主要构成。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抓起:

(一)鼓励教师与管理者平等对话,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我们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强

调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模式,鼓励教师在各种公开或非公开、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中与管理者大胆互动、平等交流,在各个方面强调教师的参与。我们组织教师通过教代会等多种形式研究学校理念,参与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定;在每次全体会前为教师开设“精彩五分钟”,围绕某一个主题大家阐述观点,并形成台上台下自然的互动;经常的大会或小会前不指定发言人,而鼓励教师“自由发言”;时常就某一专题开展“即兴论谈”或“深度汇谈”,运用“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此种会不允许有针锋相对的批评,营造了畅所欲言的会场氛围;同时,公开校长的手机、信箱;设立每月一次的“校长聊天室”;依不同年龄分别组织“校长我想对你说”集体谈心会;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面对面进行交流,和校长说心里话;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地激励教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主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教师在参与中,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见解被重视的喜悦,获得与学校发展共荣辱的归属感,从而激发起教师主动要求进步和提高的内在动机和愿望。因此鼓励平等对话、强调教师参与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步。这其中我们的体会是:贵在坚持。

(二)同事间强调团队意识,倡导教师自主发展

学习型组织的一大特点即开放性。

在学习型组织中,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专家培训和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建立同事之间横向的平级交流与分享,这也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间互助、合作和共享,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依赖团队关系。学校从1997年起设立“和谐团队奖”,强调团队整体的和谐和工作的最佳绩效,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之间建立这种积极依赖的团队关系,奖励团队的优秀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优秀,鼓励教师之间要学会合作。我们引导教师认识到,合作不是对与错的简单较量和交锋,合作更多需要的是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接纳,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并吸纳彼此的长处而形成有效的团队合力,从而带动整个团队和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这其中我们的体会是:重在改善教师的人际沟通理念与技能。我们引导教师们清楚地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好坏同样是一个人优秀与否的表现,它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尤其强调教师要做到当面沟通,杜绝背后议论。这种人际沟通理念和技能改善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基本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是每位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的过程。

二、将办学理念转化为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必要条件

一位好的校长必须有先进的理念,必须能为学校建立起明确的发展远景、目标和规划。但仅此还不够。好校长还需要将先进理念、远景目标和规划转变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和追求,这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当个人对集体的目标有认同感以后,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态度,就能自觉担负起责任,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天才,离开了集体,也是微不足道的、无所作为的”,所以在学校内要形成教师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样一支统一的教育力量。一所学校如果有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集体,那么,这所学校就有了办好的基础。

例如,我校主体“双主体育人”办

学思路从最初的提出到最后达成全员共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逐渐发展的阶段。

首先,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

教师尽可能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1997年,我们提出“双主体育人”理念与思路,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成长”;以及其思路的主旋律“以爱育爱”即:以教师自身的爱育出学生的爱,重新诠释了爱的内涵,将爱不仅作为教育的手段,而且作为教育的目的;“以学论教”即:以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师教学和以学生的发展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对此我们先后多次就“双主体育人”,以及“以爱育爱”、“以学论教”等各项相关主题展开专题讨论。为了帮助大家领悟这一办学思路,学校还编印了《“双主体育人”思路实施手册》,同时请北师大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多次理论培训。这其中,我们的体会是: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要允许教师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在最初的学习研讨中,教师们开口后习惯说的第一句话是:校长说„„;而现在,在各种场合下,教师们的发言无不都是:我认为„„

其次,以行动研究法,引导教师将

学校的各种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和领悟到的理念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种理念不再是本本主义,教师们不但能谈:我认为„„,而且还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工作实际来举例说明或论证这些观点。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又不断丰富着“以爱育爱”的内涵,强调“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艺术”,并在师生各自层面强化对爱的理解、体验和付出。而在“以学论教”理念的实施中,陆续总结提出了“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课堂教学三段式。

再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全员参与

重新编写学校《“双主体育人”实施手册》,对其思路中具体理念、原则、途径、措施等,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修改、补充及完善的意见。学校的理念和规划不应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忠实执行过程,它需要转化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行动计划,并且在教师创造性的实践和共同参与的智慧中获得生长、发展。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教师更加充分发主体作用,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使校长的理念和教师的理念完全一致,真正成为了学校的理念,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激发了教师在工作中的创造潜能。教师们在各自的工作中自觉体现,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发生着变化。

当全体教职员工强烈认同学校理

念、形成共同愿景时,每个人真正的自我就会和学校的任务完全融和在一起,就会改变被动与遵从的角色,就会激发教师新的思考方式与行动方式,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可见,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既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

同时,在有意将校长的先进理念在全校内形成共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每位教师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因为如果人们没有自己的愿景,那么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附合别人的愿景,缺乏了主动性,结果就只是顺从,而决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这样,当原本各自拥有强烈目标感的人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强大的综合效力,朝向个人及团体真正想要的目标迈进。

三、重视学习指导,构建学习网络

是关键环节

培养新形势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教师组成一个团体,共同学习,合作共事。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对教师的团队学习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培养人的工作,在教育的不同阶段,教授不同学科的教师具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造就面向新世纪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教师们是作为一个团体而出现的。同时,学生们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会成为一个榜样让学生来仿效,从而在学生中间也逐渐形成团队学习的氛围,取得个人学习所无法实现的绩效。

重视学习指导,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其意正是形成一种真正的团队学习,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之和。因此要重视教师学习的指导,把学校的科研活动变

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作为校长要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准确把握状况,善于捕捉鲜活的信息,及时敏锐地发现问题,不断超越自我,思考和提出新的目标,同时带领教职工一个个去实现这些具体目标。这种非线性的思维、非固定的模式、非静态的管理过程,是促使教师对校长的理念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一步步深入的过程,更是调整和完善校长办学思路,使教育科研出质量、出效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点即:实现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构建全员学习的网络。我们主要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结合实际问题,重视学习指导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习在许多教

师看来是工作之外的一种负担,学习与教师日常工作相分离的现象非常严重。为此,我们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引导大家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对学习的指导旨在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也意在解决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强调课题研究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强调促使教学行为的转变,强调教育教学评价的转变,增强教师们驾驭教学的能力,也使教学本身产生出巨大的能量,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学习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改善,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又极大地激发起教师更强的学习欲望。这样,学习与教师的日常工作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和有机的整体,实质上是在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在指导教师如何开展学习时,我们

主要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改革过程学习;坚持结合大家的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实际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这“五个坚持”,主要倡导教师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学习的目的即在于将理论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基本素质、基本认识的提高。

(二)构建学习网络,提升基层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构建起全员的学习网络才能形

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我们将这种学习网络的构建作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我校学习网络的构成主要包括“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的学习,在这一网络的建设中,组长是关键人物。

组长应该是学习型组织中的中坚力

量,是广大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示范者。只有每一位组长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体会、把握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后,带领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学习进而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学校的各种理念和各项措施才能真正得以落实。因此,在构建学习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组长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组长的培养。我校特别地提出了“小校长”意识,即:当学校任务下达时,组长们不是简单地复述或者简单地分派任务,而是把任务变成本组工作的再思考。组长要像校长一样全面负责,组织全组教师共同协商、决定,形成本组的行动计划,并带领全组教师自觉学习相关理论认真完成。同时,对于组里教师的各种反馈意见,组长不是简单地以群众代言人的身份上传到学校领导那里,而是能够如同校级领导那样,先了解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后,按照学校的教育理念先进行对话交流并加以引导。

每学年我校都会有近六十人参加的“组长工作研讨会”,旨在帮助组长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校长随时保持与组长们的密切沟通,以便为组长的工作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而对于出现的纰漏或者问题,校方则和组长一起共同承担责任,旨在解除组长拍板做决定时的后顾之忧,使得组长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工作。现在全校教师198名,我们已经锻炼出了拥有40余名“小校长”及“支部书记”的中层管理者队伍。这批中坚力量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无疑为建设全校学习型教师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发展性培训机制,鼓励教

师自我超越是核心目标

构建“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主

体”的发展性校本培训机制,为教师的自我超越提供合适的机会和土壤是我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目标。一个组织只有当其成员都具有不断自我超越的意识和能力,整个组织才会凝聚在共同愿景下获得共同的发展,使组织获得前进的不竭动力。学校在构建学习网络的同时,要注重建立开放、动态的发展性校本教师培训制度,根据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更新教师发展的任务和要求,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在构建发展性培训机制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注意到教师当前的教育教学困难,同时,也强调对未来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关注。在我校的教师培训中,较为有效地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体现了对教师具有前瞻性、全方位发展的关照,没有停留在教师培训低水平重复的误区。

比如,随现代社会不断出现的教育

新问题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组织教师更多一些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全校70余位教师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拿到了结业证。又如,我校每学期都有的“凌空杯”基本功大赛,已由简单的优劣评判或例行检查,巧妙地转化成为校本教师培训、学习和提高的良好机会。首先,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大赛是展示,大赛是交流,大赛更是研讨与提高。因此,每学期大赛之后我校都有持续多周的教师自发组织的后续研讨活动。就在这种展示、交流和研讨中,每一位教师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新的发展目标和制定发展规划,不断从中获得发展和提高。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发展进程的需要,每年大赛的主题、内容和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以不断促进教师实现自己超越。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离不开四大要素: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愿景、构建团队学习和引领自我超越。以上四点正是我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对这四大要素的再实现。具体关系请见下图:

五、帮助每一位教师拥有成功的人

生是根本追求

除了上述这些具体的做法以外,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探索中,我们还逐步摸索、发现并形成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学校管理的理论思考和特色。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是他在教育学生的实践基础上的高度总结。这一原则,对于教师一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每一位教师也都有着不同的潜质与兴趣。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就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特点,注意发现蕴藏在每位教师身上的优势与长处,并结合通过前面提到的与教师们的倾心交谈中所获取的信息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适合做什么,周密适当地安排工作以及对其开展相应培训,也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置身于这个集体中的成员满意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注重各有所长的管理策略中获得成功,快乐地生长。

认识到教师是有差异的,学校管理的重心就不是对教师的优劣进行甄别和选拔,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各成员认识自己,找准位置,最优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认为这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型组织管理的根本追求。

在人人追求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师仅仅看作是一种职业的表征,教师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仅仅从职业的需要和职业的特点出发,否则将是缺乏人文特质的一种纯理性主义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中,教师仅仅被看作是实现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的一个工具,或者一个技术性的环节,教师主要被定位为奉献者和付出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单向的付出中教师的生命将面临萎缩、枯竭,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发展中首先高度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通过引导教师发现追求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认可并鼓励教师去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众所周知,价值感的获得往往源于成功的体验。从成人期的发展任务来看,个体的成功主要源于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因此,职业成就感就成为成人获得生命价值感的主要内容。可见,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在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提出

“快乐生命学说”和“适合学说”,引导教师重建职业内涵,重塑职业形象,挖掘“教师”这项职业内在无法替代的尊严、快乐和价值,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快乐地

生活”,帮助教师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

同时,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在当前

学习化社会,教师的成长要更多地借助每位教师自身的力量,学校不可能为每一位教师预设好所有的发展轨迹,更主要地是让教师自身生长出推动其成长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教给教师如何自我发展,而不是为其摆出现成的方案。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特别强调教师们的规划意识与反思能力,鼓励教师制定于自己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这对于每位教师最终的职业价值与生命价值的实现是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的。

六、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根本保证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校长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应该由管理者更多一些向领导者转变,不是只关心正确的做事,而更要关注做正确的事,不但自己具有选择的头脑,而且关注下属增长判断的智慧。同时应转单一的管理者角色为多重角色:是设计者也是实施者;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是组织者也是协调者;是领导者也是执行者;是校长也是朋友。作为校长要为教师成长搭台铺路,创造条件,更要引导教师主动发展,要使其学校的所有教师摆脱那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所处环境的无助认识,使每位教师都觉得“我能行”。在新型的管理角色中,校长要对整个学校的共同学习负责。一位成功的校长,会认识到人们都是学习自己想要学的,而不是别人认为他们需要学的,所以在管理中,不是把理念强加于每位教师,而应该是当让教师在把自己设计的事情完成时说:是我们自己完成这件事情的。

校长还应注重在学校管理中融入新时期管理的新特点。如,增加一些具有开放性、人文特点的非规范化管理策略。如我校设立了每月一次的“烛光晚宴”,以倾听各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心声;举办“我爱我们的家”新年联欢晚会,请来家属共同参加。目前,许多年级组也开始出现了这样非正式的聚会和谈话活动,使教师在轻松愉悦的交流和沟通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必然成果 实验二小多年来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经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以爱育爱” 为核心,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党员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在内的整体学校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每位实验二小人心中的精神之歌,已经形成实验二小进行“从制度到文化——追求超越制度的管理”重要前提。

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

发展的过程,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才能,无论是教师的工作状态还是生存状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7年以来,我校教师每学年人均一个课题,人均一篇论文,教师论文和评优课获区级以上奖达近万人次,出版了《以爱育爱》文集和个案等10本书。学校共接待来自国内外听课参观者万余人,获得市、区级校园文明示范校、德育示范校、科研先进校、师德建设先进校、校本培训先进校等荣誉称号百余个。接受为全国教师培训等任务,录制课堂教学光盘百余节。教师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教学方面,而且体现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每学期的党课或发展会的自由参加的教师均在全校教师80%以上,目前,党员已达80余人,成为西城区惟一一所拥有党总支的小学。很多教师把实验二小当作自己的家,常常会听到他们这样动情且让人感动的话:我们辛苦却快乐着!我们付出但收获着!

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实验二小

教师在令人羡慕的成长,在自我主动地发展中,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是一种事业,更是生命的一种历程;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付出,不仅是奉献,同时也是在获取:获取自身的成长,获取成功的愉悦,获取生命的价值,获取人生的快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着教师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高度的内在统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充满热情、活力和生命力的教师队伍,才给予了我们的学生快乐而健康的童年,才使得素质教育的推进富有实效。

【责编:刘建新】

第三篇:如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堪称生命的当然是质量,而质量的获得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如何管理教师,如何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是许多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管理好一所学校,实际上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管理好了,他们会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优秀的教育者――教师再去管理学生,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希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必须有健全合理的制度作保障。但在用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尊重、激励、正面评价等方面下工夫。“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管理。”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地尊重教师,关注每一个教师,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尊重理解,让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

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是看在学校管理制度下,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看每个教师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是看每个教师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得是否有兴趣有信心。我校有多名年轻教师,虽然工作经验相对较少,但是,他们有热情,有思想,有潜力。作为一个管理者,我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努力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每次去听课时,我都事先打招呼,让他们有时间进行心理上的准备。这样做,可以让年轻教师感受到校长对他们的尊重和期待,促使他们更精心地备课,直接提升上课效果。每次给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时,我总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把工作重点鲜明地指出来,这样大家都很乐于接受任务,并能很好地完成。我指导过两个青年教师,董秀梅老师和刘敏老师。我要求董秀梅和刘敏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管是起始课,还是讲读课,不管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力争每一节课让学生都由知识上的收获,争取每学期上出一节精品课。我经常到她们的她们的班级听课,听完课马上反馈意见;她们也经常到我的班级听课,也敢于指出我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

2009年5月,我在校内做展示课,是七年级的《最后一课》。事先我做好了课件,布置了预习。在讲授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时代背景,进入情境,积极回答我设计的问题,在教学延伸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走进小说人物,把自己设计成“小弗朗士”,续写课文。学生们群情激昂,当堂成功地写出了以心理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作文。两位老师听课后,也在自己的班级采用了这种讲析方法,也获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2009年7月,我指导刘敏老师参加市区域教学研讨课,她讲的是《端午的鸭蛋》一课,备课期间,我多次听课,不断修正她在讲课中出现的问题。第二次听课后,我向刘敏提出建议:不能干巴巴地讲析课文,我们可以再选取一篇反应民俗的阅读文章,加以配音朗读,让学生来欣赏。我在网上找到了《杀猪菜》这篇文章,语言风格也和《端午的鸭蛋》完全一致。我要求刘敏老师压缩课文的讲析时间在25分钟,留下20分钟进行拓展训练,要求学生找出两篇文章在内容上、写法上的异同点,这样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最后,我邀请全校语文组成员听课,同事们又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结果,凝聚了我们全校语文组成员智慧的《端午的鸭蛋》被刘敏老师研讨会上精心演绎之后,获得一等奖,受到一致好评。是尊重和理解激发了老师的工作热情,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榜样示范,让教师对领导充满信任

对于教师的管理,应该让他们乐于接受。而最好的做法是我们身先士卒,成为他们学习的表率。虽然在三年前走上了副校长、副书记的职位,但我没有放弃教学工作,而是继续承担一个班级的语文课教学任务。在教育科研方面,我勇挑重担,主动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2008年7月以来,我先后承担了1个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的研究。研究期间,我先后在《语文报》、《吉林教育》、《初中生优秀作文》、《初中生学习》、《作文报》、《同学少年》、《中学生作文指导》、《语文学习报》、《中考作文智囊》等报刊发表200余篇论文,指导学生在《语文报》、《中学生阅读》、《中学生阅读指导》、《少年素质教育报》、《读写算》、《初中生优秀作文》、《作文与考试》等全国十余家报刊发表作文200余篇;2008年12月,我的阅读训练作品《三峡》在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举办的现代文阅读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09年3月,在第四届作文与考试杯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中,我的学生获得一等奖一人,获得三等奖3人,我本人获得优秀教师指导奖。这些成绩,让我校语文组的教师看到了表率的力量,他们纷纷在课余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纷纷在科研方面、写作方面暗下功夫。近年来,我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多次被教育部门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正面评价,让教师学会自我激励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需管理,是教师高效自觉地自我管理。管理是艺术,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灵对话,正面评价教师,让每个教师都意识到领导对自己的关注与认可,使教师心甘情愿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经常和董秀梅老师、刘敏老师在一起探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全国考试研究中心(《语文报》主办)、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中学生阅读》杂志社主办)、市教育学院、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指导他们撰写论文。董秀梅老师先把我曾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拿来参考,一道一道设题,每道题目都反复推敲。最后拿到我这里来审核,我提出修改意见后,她再回去修改,最后作答案。有一道题的答案她自己总觉得不够贴切,我和刘敏老师就为她提出作答案的思路,最后终于定稿。一套阅读训练题终于在几天的反复琢磨中寄出去了,等董老师收到用稿通知的时候,她竟然喜极而泣,第一个把好消息告诉了我,让我分享她成功的喜悦。经过努力,董秀梅老师的《洗脚》阅读训练在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举办的“现代文阅读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在《中学生阅读》杂志发表。2008年12月,在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举办的“现代文阅读练习”征文大赛中,董秀梅老师的《母亲的眼泪》阅读荣获三等奖。刘敏老师的《一根筋》点示阅读在《现代中学生》发表,《生活如椅子》阅读训练在《作文》杂志发表。对她们的成绩,我予以鼓励,正面评价。她们总是谦虚地说:“李老师,和您比起来,我们的成绩简直微不足道。”正面的积极评价让这两位青年教师更加执着于语文教学。

教师是一种需要付出爱的职业。但作为一名教师,他们也需要得到领导的爱――这种爱,就是学校领导者的尊重、激励和正确的评价。但愿我们每一位领导者都能学会尊重、学会激励、学会正确评价,努力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全校教师的的生命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使师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从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

第四篇: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_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育智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重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于以上认识,校领导班子,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制定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强、学历层次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五年发展规划。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实验课题,经过三年来的反复论证,我们提出了“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验研究这一课题。

为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促进教师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求。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走进新课程后,教师主体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反思性实践,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思考。为使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应对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和造就新型教师,结合我校校本实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1、新教师培训,打好坚实基础

为使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尽快地进入教学角色,我校对新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岗中指导。一是岗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由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新教师上岗前培训,目的使教师快速进入角色,适应教学要求。岗前培训人员达到100%。二是岗中指导。新教师在承接教学任务的同时,与学科骨干教师结对子“传、帮、带”,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跟踪指导,指导常规工作,重点是课堂教学,使新教师一年进入角色,二年达到合格,三年进入骨干教师行列。教师中有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庞静、张艳梅、门海涛等教师率先进放区教学新秀行列。

2、培训者培训,促进能力提升

教学管理人员在自我提高的同时,积极参加市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培训部举办的培训者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培训技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走进课改,并解决课改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月两次的校本培训,教师通过培训者的引领,掌握课改新动态,借鉴名校先进经验,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3、骨干教师培训,树立学习典型

“十五”期间,我校被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省级骨干教师有3 人,市级骨干教师8 人,区级骨干教师12人,均参加了培训,现已结业。“十一五”期间重新认定的新一轮省级骨干教师有1 人,市级10人,区级22人。这些骨干教师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对教师成长与发展起着领引作用。如送教下乡活动中的城乡教师同台献艺、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示范课(走近新课改引路课等等)。数学学科的李文娟被评省数学科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区级首届名师;关春霞被评为市教学新秀、区学科带头人、区第二届名师;语文学科的王海燕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率先列为高级研修班学阳天员;朱永丽、宋金莲、候红艳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郭小红、宣丽娟、宋玉杰、门海涛、赵丹这些骨干教师被优选为区名师班学员。

4、教师岗位培训,更新知识结构

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中,我校教师全员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通过培训,补充了教师本体性知识,丰富了教师的文化底蕴,使教师实践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以完善,条件知识得以进一步更新。在培训中,村小教师克服路途较远、严寒酷暑等困难参加学习多次受到好评。褚福莲等八位教师被评为优秀学员。

5、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学科整合

结合信息技术的进一步使用,我们从教师中选拔具有一定潜力的四位青年教师承担教师计算机校本培训任务,他们善于钻研,进行自学自悟。一是参加市电教部举办的信息技术学科培训;二是由于各校设施配置不同,有的是借助WHNDOWS操作系统进行教学,有的是用DOS操作系统进行教学。

为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通过有效的教研互动,互相学习,互相促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之势,使我校计算机学科教学有序开展。与此同时,也为其它学科信息技术进课堂提供了便利条件,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骨干教师。王江锋、初传军两位教师被评为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杨兆明被评为市信息技术教学新秀,巴连余被评为电化教学优秀教辅人员。孟香君老师的课件“环境保护”荣获省课件制作一等奖。杨兆明老师的信息技术说课荣获市二等奖。

6、学历提高培训,完善知识体系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提高学历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6%;教师利用假期及时充电,进一步完善更新、知识结构,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构建教研培训体系,促进教师快速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立意高,视野广,观念新,力度大。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与自身素质构建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健。我校遵循省、市、区课改实验工作要求,本着“自主实践、感悟体验”的培训理念,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位和”边实验、边研究、边学习、边总结的教研原则,采取了分层(科)培训、课题牵动、优化管理等具体措施,让教师在学习、实验、研究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驾驭课程改革的能力。

1、结合课题研究,把常规与科研整合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探究的过程。在我校省“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创新学习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确立“十一五”课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其目的在于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科研促课改,发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科研上,我们提出了“五个一”的科研工作目标。结合校科研课题,提出一个子课题(小课题),设计一个实施方案,写出一份实施计划、上一节研究体验式公开课、发表一份高水平科研论文。结合小课题实验研究活动的开展,我们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举办教师全员性“优质课”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查找不足,修正自我。第二个月开展骨干教师“典型引路课”活动。第三个月实施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请家长同志走进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第四个月开展学期课堂教学“汇报课”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构建了学科教学模式。郭小红、门海涛老师在参加市学具课评比活动中所做的课荣获一等奖。宋金莲、候庆云两位教师参加市、区说课竞赛分获一、二等奖。教师荣获省、市、区教学设计奖32项,取得省、市优秀科研成果223项。吴永军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十佳”教师,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省级青少年科技大赛二等奖、市级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殊荣。

2、优化常规管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在教学常规上我们很抓了“四课”。“四课”是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在备课中我们提出:一是扩大备课阅读量,拓展信息来源,阅读相关资料;二是补充重组教材内容,使教师善于处理教材,敢于超越教材;三是提倡多学科、多元化的整合性教学设计,提倡多学科教师合作备课。

上课即40分钟时间的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

(1)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探究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感悟、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动手实践能力,满足了学生发展的精神需求。

听课包括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之间每周互听课。

评课指听课后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教学常规管理重点抓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这两个环节。

3、结合自学自练,丰富教师内涵

每学年开学初,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制定教师自我发展计划,目的是丰厚教育理论,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教学特色。一是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做到每天书写一板粉楷,每周写一篇钢楷,画一幅简笔画。二是强化教师学科基本功。做到每学期上一节优质课,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份教学体会,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三是提升教师文化品位。做到学习相关学科知识,读一本教学理论书籍,每周背诵古诗两首。教师结合自学自练,补充了自身知识缺陷,丰富了文化底蕴,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杜宏波、温慧鑫、吴永军、三位教师在市举办的音、体、美学科教师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受到好评。王秀艳老师在市、区举办的英语竞赛中荣获六项殊荣。孙波加省四城区体育研讨会论文获一等奖在大会上交流,所做的课受到好评。教师在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竞赛中都获得了成功体验。

三、构建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以反思性教学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要形式,它的基本策略有自我反思、集体备课、互动研讨、案例学习、专题论坛和课题研究。

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渠道,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改的关健。为此,我们结合校本培训策略,依据我校校本实际,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1、自我反思—促进教师能力提高

教师用批判、审视的眼光,通过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阶段,对教育问题的反省、思考,探索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从而促进自己观念转化,能力提升。要求教师每月写出一份教学反思,写出自己的行为记录(学生分析、策略分析、亮点分析),得出经验的积累,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在这一活动中,青年教师进展很快。如郭春红、张兴波、寅丽娟等青年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集中反馈,促进自身教学能力快速提高,今年有13人参加了市、区教学新秀、能手评比。

2、集体备课—促进教师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主要突出交流与反思。程序是个人备课、集体议课、专人整理、反思 修改。每学期中心校范围内举办两次集体备课活动。具体由教研组长负责按集体备课程序进行,备课结束后要向教导处进行汇报。为避免集体讨论和交流流于形式,中心校教学人员进行实地考查,对在集体备课中认真准备,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在这一活动中,受益最深的是村小教师,因为他们每学年只有一个班,平时没有机会与同学年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集体备课是同学年组共同研讨的最好时机。

3、互动研讨—促进教师优势互补

互动研讨是围绕典型课例进行的,突出教师参考的培训形式。环节:集体听课—分组讨论—大会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等环节进行。互动研讨的重点是提供“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互动研讨按不同的学科每两月开展一次,教师在互动研讨中,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这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内在潜力,使教师间经验得以互相借鉴。

4、案例学习—促进教师经验积累

为更好地开展案例学习,培训者注重收集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定期“讲述自己的故事”,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通过案例解读、课件演示、角色转换、情境模拟等方法激发参训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培训者对案例要做全面、深刻和点评。即要把优点说够,要给人以鼓舞,又要把问题说透,给人以鞭策。

5、专题论坛—促进教师能力提高

专题研讨的内容主要基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对于个性的问题由学年组间探究解决;对于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由教研组协调研究解决。这种专题性论坛促进教师围绕专题查阅大量资料,总结思考自己的经验,通过调研访谈、同伴质疑,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6、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提高功效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题研究中有意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让教师真正领悟“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步骤是:问题—设想—尝试—总结—反思。提倡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确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我校的校本培训模式构建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开展的一种尝试性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通过反思修正,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修正。

四、学习型团队建设再思考

(一)校本培训,注重实效,以评促变

培训思路:

1、把校本培训做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

2、科学规划今后五年校本培训规划与计划。

3、在中心校范围内全面启动,抓点带面。

4、抓住校本培训的关健环节,促进教师快速发展。

具体做法: 一是在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和战略构想的原则下,指导和帮助教师确立自我提高计划; 二是组织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活动,人人都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 三是组织每位教师就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教学 中的优点及不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四是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创新;五是组织教师结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校本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六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必备条件: 一是校长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是学校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三是要有专门的培训组织机构; 四是骨干教师和先进教育设施;五是建立培训管理的激励机制。

(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一是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敬请区教研室人员,来校进行调研,以促进我校拉近城乡距离,跟随时代发展需求;二是开展与名师互动活动(送教下乡)。通过观摩名师班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借鉴他人之长,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是与区内学校开展校际间活动,下属分校能够与市内学校结成对子,帮扶弱势学校,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四是发展的有潜质的骨干教师与区内名师建立师徒关系,借名师效应,名师引领,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五是与市小学教研部经常性沟通,关注农村教育发展,使教研活动、师资培训向弱势学校、弱势群体倾斜。目的是快速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激励机制,发挥潜质,创造机遇

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充分用好教师30%津贴和岗位补贴,对于成绩突出和有特殊贡献的人在评优、晋级、提升给予优先考虑。

一是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二是引导教师敬业爱岗,精益求精;

三是鼓励教师勇挑重担,多做贡献。

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挖掘教师的潜在价值,引发其强烈的需求动机,以进一步唤起、激活和弘扬教师对人生境界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

(四)自我剖析,正确引导,营建氛围

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领引教师快速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并依据学校实际,进行自我剖析,制定出有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体制,形成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管理氛围。

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 ;行动,让自己享受生活;思考,让自己更加聪敏; 收获,让自己更加充实。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型团队建设承担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教师也在学习力提升的过程中,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智慧、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与艺术,最终实现了教师发展质的飞跃。

随着市区的南移,江南新区的建设,我校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建立有效教师培训导向、激励、保障机制,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平台,给教师创设施展才华的机会,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第五篇:教师建设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

最近一直在推广学习型组织,在一个月的学习后渐渐的对学习型组织有了大致的了解,作为一种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特写出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看法,希望网友兄弟给出意见。学习,自古以来强调的是个人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又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当今社会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而往往我们都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是价格的竞争,其实,这一切的竞争归根还是人才的竞争。由于当今社会变化速度非常快,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也老化的快。今天不学习的人,明天可能就不是人才,只有不断地学习,持续地学习,终身学习才是个不退色的人才。所以,在这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学习力的竞争。从古至今,许多关于学习的至理名言还成为我们教育后代不变的真理,如活到老,学到老;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学而时息之不亦乐乎……由此可见,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地进行学习,不断地开拓创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时代、全局和战略的角度,把建设学习型政党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总结我们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借鉴当今世界最前沿管理理论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全会精神,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这样几点认识。建设学习型政党,将学习置于党建的重要战略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加强学习的思想,但并未明确提出学习型政党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的学习,有着比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中的学习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它不仅强调学习是保持党性的内在要求,而且更在于强调学习是激发党的创新力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是为纠正错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而被迫进行的自我教育运动,而是为了提升党的领导能力,而必须抓好的战略任务;它不仅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而且更是为了治国理政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所以,相比以往,学习在党的建设中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因此自身要狠抓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形成一种自觉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专业知识,带头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并作用着课堂教学。为此,一定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状态中工作,不断充实自己,尤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强化学习意识,朝着建设学习型教师的目标努力。

下载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

    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建......

    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专题

    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

    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最终定稿]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不断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新加坡一直致力于......

    建设学习型组织

    建设学习型组织 在曼德拉(Nelson Mandela南非著名反种族歧视运动领袖、总统)身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当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27年之后,即将出狱之前,有个与他熟识的狱卒很小声音的......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秀范文五篇]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摘要] 学习型组织是圣吉博士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在组织上推行学习型文化,构成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组织比传统的教育组织形......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多年来,良乡第三小学党支部致力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一三四四”的工作方法,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1.树立“一......

    建设学习型组织5篇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反思 —叶延红 由 20 世纪末美国企业界开始的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活动,由于党和国家领导的号召,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全党性和全民性的学习热潮。建设学习......

    建设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推荐]

    建设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来,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