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小衔接,促进主动发展

时间:2019-05-15 07:0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视中小衔接,促进主动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视中小衔接,促进主动发展》。

第一篇:重视中小衔接,促进主动发展

重视中小学教学衔接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研究过程

2006年市北区承接了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大课题“幼小中三学段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我校在接受任务后立刻着手开展工作:1.组织有关人员开会,明确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2.分析我校开展研究的优势,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3.在一周内根据区课题的要求制订出中小衔接课题实施方案。为了使课题研究切实可行,富有实效性,我们又组织中层干部和部分骨干教师为组长围绕学校的总方案制定了四个子课题,这四个子课题是《中小学教学方式的衔接研究》、《中小学学习方式的差异与衔接》、《中小学班级管理衔接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衔接研究》。子课题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班级的自主管理、家庭教育的配合过渡等不同角度切入,使学校的总课题更加全面深刻,扎实细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总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每个子课题在制订过程中都列出了详细的具体实施措施,从教学内容的处理、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班级文化的熏陶到家长工作的配合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充分反应了课题组组长和老师们开展研究的决心和水平。在区课题开题会召开的第二周,我校隆重召开了《中小学教育衔接研究》课题开题大会。

开题大会的召开意味着研究的开始,11月2日我校与研究协作体台东六路小学共同开展了“中小幼教育教学衔接”课题研讨现场会,在会上两校各派出一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片断展示,评课后两校老师就中小学在教学方面的理念、教材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在研讨中我们认识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适当相互延伸,不仅要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衔接阶段“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还要进一步认识这样教的道理,从理论层面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提高教师工作水平,促进学生适应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11月13日我校在各子课题组认真分析准备的基础上,对初一新生和家长进行了针对中小衔接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对中学的适应能力、老师的教学方式、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方式、学生心理状况以及家庭教育等几个大方面,设计出了45个小问题。共发出问卷720份,回收719份,回收率99.86%,其中有效问卷719份,有效率达100%。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发现:

1.老师的教学方式方面

学生整体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虽说中学的纪律与小学相比要求更高了,但他们的适应可塑性较大,他们都有着良好的适应表现,这跟我们大部分同学长期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还是有些关系的,毕竟中小学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差不多,所以,对适应中学生活和学习还是有一些充分的准备。

2.学习态度认识方面:

大多数同学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知道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但是,对于进入中学后的接受较高的一些要求时,又一时很难以适应。对这一点,我们应思考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调整一些方式和采取一些途径,作正面积极的引导。

3.学习习惯和方式方面:

大部分学生到目前为止,能以一种良好学习习惯投身于中学的学习中来,在学习上,绝大多数同学通过自己或寻得老师的帮助下,努力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进入中学后,学生的作业量与小学相比是增多了些,但学生能承受,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相应的作业,同时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数据中可以看得出,学生已有了良好的适应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

4.家庭教育方面

许多家长经过多年家庭教育的实践及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渐渐开始转变原有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育方式。如,当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家长“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有的家长能够“耐心教导、耐心讲解”。但仍有8%的家长“不闻不问、顺其自然”,这些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听之任之,不加管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进入中学后,学生的自我独立意识加强了,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有信心,有自我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好坏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心态面对自我。对于中学生活,大部分同学的心理适应能力有所增强。初一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中学学习生活的锻炼,能较快的适应中学学习生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中学生活的准备不充分而表现出无所适从,从以上数据上粗略估计了一下,这类学生占了近15%左右,已是不小的一个数目了。

问卷结束后各子课题组成员认真对比各项数据,寻找研究最有价值和最有利的切入点,将课题研究深入扎实的开展起来。寒假期间,作为教师学习的内容之一,学校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对一学期的研究进行了阶段总结,于2007年3月15日召开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课题阶段交流会。会上老师们交流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初步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对策。

以家庭教育为例: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等机会,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及时反馈,找出问题,使家长和老师们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各环节中所处的位置,各司其职,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学校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我们学校以前开展过许多此类的活动,如在妇女节期间“给妈妈写一封感恩的信”;重阳节期间开展的“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等亲情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的“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增强了对各自家庭的认同感,体验到爱与被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为家长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夯实了基础。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家长会,以“情感”为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家长和孩子进行教育,学生和家长的对话,发自肺腑、感人至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研究我们深刻体会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的衔接是基础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产生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

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初中生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走了弯路,出现滑坡。

二、研究反思

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否做得好,应该是一个从多方位多角度长期研讨和探究的教育问题,单凭几次调查和一段时间的研究只能看到一方面,甚至得出假象的结果。虽说如此,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还是能初步了解到我校大部分初一学生已对中学学习生活能够适应,能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主动的去适应现有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的模式。当然,我们不排除在设计研究问卷上,可能不是很科学,考虑也不全面的现象,但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反思,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1、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科设置和达成的教学目标的不同,导致中小学对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课程量增大,学科目标的设置出现断层,从而学科训练要求不同,中学普遍作业量增多,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这样极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直至放弃学习。从我们的研究问卷表现的近二至三成的学生对某些方面的“无所谓”答案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此点,我们必须思考。

2、中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明显脱节,小学学科少,反复练习,重复训练为主,有时是老师哄着完成作业,方式方法单一。到中学了,学科量大,更多的要靠主动自觉来学习,灵活运用多样的方式方法。虽说在研究中有很多学生回答能主动积极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能选择一些方法,其实不够真实。怎样让学生由较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如何消除横在中间的这个“坎”?

把过去一味在老师的带领甚至呵护学习的过程中变成自己思考探索的过程?这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3、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变化,学生在自主独立意识、在发现和探索自我、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方面都增强了,但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然而中学学科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一

部分同学走上了弯路,出现滑坡。在我们的研究中,也有近20%左右的学生表现出了这一现象。中小学在这方面如何过渡衔接?也应该要思考。

4、在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有着希望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的强烈意识趋向,希望有着良好的能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在我们研究反馈的信息中也看得出中小学在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上是有较大差别。我们中小学在这一点上对学生的要求要不要严,要不要统一一个标准?这必须思考。

5、在心理状况方面的研究中,还有22%的学生对老师的批评不能认可,甚至于耿耿于怀,14.1%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对这如此大范围的此类学生面,我们要不要考虑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犯错后的老师的批评教育呢?是不是一味的表扬不要批评就有好效果?鉴于对学生表扬和批评的问题,我们中小学都得深思。

6、从学生进入中学后,对中学紧张而有序的生活感受来看,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现出过得不愉快。鉴于此,是我们的中学教育出了大问题了吗?还是没有很好的顾及学生的中小学学习方式的过渡?不由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7、针对家长问卷研究的反馈方面来看,中小学不管存在多大的差异,衔接工作中要考虑多少因素,但有一点是永恒不变,那就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上应严格要求。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带来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课题的研究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愿我们能抓住这个良好契机,乘势而上,为提升市北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市北的教育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如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堪称生命的当然是质量,而质量的获得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如何管理教师,如何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是许多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管理好一所学校,实际上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管理好了,他们会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优秀的教育者――教师再去管理学生,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希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必须有健全合理的制度作保障。但在用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尊重、激励、正面评价等方面下工夫。“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管理。”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地尊重教师,关注每一个教师,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尊重理解,让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

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是看在学校管理制度下,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看每个教师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是看每个教师在这所学校里工作得是否有兴趣有信心。我校有多名年轻教师,虽然工作经验相对较少,但是,他们有热情,有思想,有潜力。作为一个管理者,我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努力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每次去听课时,我都事先打招呼,让他们有时间进行心理上的准备。这样做,可以让年轻教师感受到校长对他们的尊重和期待,促使他们更精心地备课,直接提升上课效果。每次给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时,我总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把工作重点鲜明地指出来,这样大家都很乐于接受任务,并能很好地完成。我指导过两个青年教师,董秀梅老师和刘敏老师。我要求董秀梅和刘敏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管是起始课,还是讲读课,不管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力争每一节课让学生都由知识上的收获,争取每学期上出一节精品课。我经常到她们的她们的班级听课,听完课马上反馈意见;她们也经常到我的班级听课,也敢于指出我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

2009年5月,我在校内做展示课,是七年级的《最后一课》。事先我做好了课件,布置了预习。在讲授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时代背景,进入情境,积极回答我设计的问题,在教学延伸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走进小说人物,把自己设计成“小弗朗士”,续写课文。学生们群情激昂,当堂成功地写出了以心理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作文。两位老师听课后,也在自己的班级采用了这种讲析方法,也获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2009年7月,我指导刘敏老师参加市区域教学研讨课,她讲的是《端午的鸭蛋》一课,备课期间,我多次听课,不断修正她在讲课中出现的问题。第二次听课后,我向刘敏提出建议:不能干巴巴地讲析课文,我们可以再选取一篇反应民俗的阅读文章,加以配音朗读,让学生来欣赏。我在网上找到了《杀猪菜》这篇文章,语言风格也和《端午的鸭蛋》完全一致。我要求刘敏老师压缩课文的讲析时间在25分钟,留下20分钟进行拓展训练,要求学生找出两篇文章在内容上、写法上的异同点,这样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最后,我邀请全校语文组成员听课,同事们又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结果,凝聚了我们全校语文组成员智慧的《端午的鸭蛋》被刘敏老师研讨会上精心演绎之后,获得一等奖,受到一致好评。是尊重和理解激发了老师的工作热情,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榜样示范,让教师对领导充满信任

对于教师的管理,应该让他们乐于接受。而最好的做法是我们身先士卒,成为他们学习的表率。虽然在三年前走上了副校长、副书记的职位,但我没有放弃教学工作,而是继续承担一个班级的语文课教学任务。在教育科研方面,我勇挑重担,主动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2008年7月以来,我先后承担了1个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的研究。研究期间,我先后在《语文报》、《吉林教育》、《初中生优秀作文》、《初中生学习》、《作文报》、《同学少年》、《中学生作文指导》、《语文学习报》、《中考作文智囊》等报刊发表200余篇论文,指导学生在《语文报》、《中学生阅读》、《中学生阅读指导》、《少年素质教育报》、《读写算》、《初中生优秀作文》、《作文与考试》等全国十余家报刊发表作文200余篇;2008年12月,我的阅读训练作品《三峡》在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举办的现代文阅读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09年3月,在第四届作文与考试杯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中,我的学生获得一等奖一人,获得三等奖3人,我本人获得优秀教师指导奖。这些成绩,让我校语文组的教师看到了表率的力量,他们纷纷在课余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纷纷在科研方面、写作方面暗下功夫。近年来,我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多次被教育部门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正面评价,让教师学会自我激励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需管理,是教师高效自觉地自我管理。管理是艺术,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灵对话,正面评价教师,让每个教师都意识到领导对自己的关注与认可,使教师心甘情愿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经常和董秀梅老师、刘敏老师在一起探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全国考试研究中心(《语文报》主办)、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中学生阅读》杂志社主办)、市教育学院、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指导他们撰写论文。董秀梅老师先把我曾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拿来参考,一道一道设题,每道题目都反复推敲。最后拿到我这里来审核,我提出修改意见后,她再回去修改,最后作答案。有一道题的答案她自己总觉得不够贴切,我和刘敏老师就为她提出作答案的思路,最后终于定稿。一套阅读训练题终于在几天的反复琢磨中寄出去了,等董老师收到用稿通知的时候,她竟然喜极而泣,第一个把好消息告诉了我,让我分享她成功的喜悦。经过努力,董秀梅老师的《洗脚》阅读训练在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举办的“现代文阅读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在《中学生阅读》杂志发表。2008年12月,在全国阅读研究中心举办的“现代文阅读练习”征文大赛中,董秀梅老师的《母亲的眼泪》阅读荣获三等奖。刘敏老师的《一根筋》点示阅读在《现代中学生》发表,《生活如椅子》阅读训练在《作文》杂志发表。对她们的成绩,我予以鼓励,正面评价。她们总是谦虚地说:“李老师,和您比起来,我们的成绩简直微不足道。”正面的积极评价让这两位青年教师更加执着于语文教学。

教师是一种需要付出爱的职业。但作为一名教师,他们也需要得到领导的爱――这种爱,就是学校领导者的尊重、激励和正确的评价。但愿我们每一位领导者都能学会尊重、学会激励、学会正确评价,努力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全校教师的的生命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使师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从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

第三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中,由企业家倡导,并被广大员工接受认可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的综合体现。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重大作用。作为现代企业的内核,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此,企业必须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具体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以下五大作用: 一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就像一根纽带,把员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能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二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五是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基于上述认识,昌河自重组运营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经过几年来的积累、沉淀、渗透,已经形成了具有昌河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凝聚力

重组以来企业始终不渝地广泛传播,深入贯彻昌河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使昌河理念在员工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重组初期,企业紧紧抓住贯彻昌河理念这条主线,深入宣传“不断求索,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自强不息,慢进则退”等理念,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认识,统一了思想,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而保证了企业重组初期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重组后,通过昌河理念再教育、再认识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对昌河理念的认知度和对昌河事业的忠诚度,让员工更加懂得了“员工靠企业生存,企业靠员工发展”的深刻含义;通过昌河文化的学习教育,丰富了企业文化治企的内涵;通过出口战役形成了“知难而进,团结协作,严细求实,顽强拼搏”的出口战役精神;通过引入铃木公司 “员工为本,用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和“为员工创造机会,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营宗旨,与昌河的企业文化进一步融会贯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向前发展。

经过几年的融合与创新,不断吸纳传统精髓,丰富时代内涵在昌河铃木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其主题是: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利润文化;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成本文化;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以自动自发为核心的执行文化;以服务与践诺为核心的诚信文化。这五种文化的形成和实施,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而且增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立学习型企业,实施文化治企

企业根据集团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从学习入手,以《利润倍增》、《自动自发》、《执行》、《执行力》和《没有任何借口》为重点,分层次确定重点内容,在学习方式上采取日读、周学、月论、季查、年评比的“五步督学”措施,在全公司掀起了利润文化学习和实践高潮。最突出的特点是早会制度持久坚持,实现了制度的常态化,每天早晨当你走进工厂时,看到员工精神意气风发,企业面貌生机勃勃。学习不仅积累了员工知识,培养了员工素质,而且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了凝聚力。我们的学习持之以恒,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添了活力。

第四篇:重视评价艺术 促进学生发展

重视评价艺术 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仅靠一张试卷就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出判断,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方法,伤害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偏离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轨道和21世纪对人发展的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迫切需要转变现有的评价观念,探讨科学的评价方法,以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过程评价实现评价多元化

平时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把过程性评价纳入到质量评价体系之中,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强化日常评价。只有加强了平日的评价,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学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综合考评: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的质量、动手操作能力、课堂反应情况以及单元过关成绩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并且及时记载(每个单元记载一次)把这几项成绩作为综合考查的主要依据,结合期终考试成绩,对学生成绩作出恰当的、比较科学、合理、全面的综合评价,实现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延迟评价体现人文情怀

每次测验,缴卷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你等一会,我还有一题没做完;老师先收他们的,等会.........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会大声呵斥:早去哪的!和人一起做的.........接着一把夺过学生的试卷。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存在差异,应该允许一小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延迟评价的方法。对于在缴卷时少数学生没有完成迫切要求迟缴的情况,教师要做客观的评价:是不是有的学生在考试时没有抓紧时间;是不是有的学生思维、书写缓慢.........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在延迟收卷后,就要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让他明确考试是一种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的一项艰巨的学习任务,提醒这样的学生下次要进入考试状态;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可适当延长他们的考试时间,让他们觉得满意了再收卷。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教师可以就学生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这种“延迟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困生,这种“延迟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三、自我评价,促进主体发展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分析,是一种自我监督的行为,是自我教育的开始,这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可在课始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课未由学生自己对照目标检查学习情况,也可组织学生自己命题或相互命题进行自我评估,批改后,写几句话表达自己成功或失误的经验教训;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发表各自见解、互相评议、互相促进;指导高年级学生相互阅卷,从中学会分析判断,提高自鉴能力。

四、实施“双因素”评价,让学生体面地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不搞一刀切。因为一刀切的评价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会使学生,特别是“差生”丧失自信,不求进取。因此,在评价时,教师要依据心理学动机理论原理,对学生实施“双因素”评价法,即对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两个因素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次有进步的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而情感因素可评为优,这样不但对学生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学生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和进取心。另外,教师在数学作业或试卷批改时除了用“√”“╳”来判断正误外,还可把评语引入批改中,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仔细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即使少数同学作业或考试质量不高,也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明显”“看到你的进步老师十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对于“差生”的课堂练习,也可采用分步骤评价法,有一处对就用“√”,因为过多的“╳”容易使他们获得自卑和逆反情绪。

五、改变考题内容和形式,走近愉悦考试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以考试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评价方式单

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加以改进。

(1)试卷内容。一张试卷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模仿、记忆转变成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建立起“数学模型”,学会“做数学”。设置选做题也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面对自我评价的考题前有选择权利,也让不同的学生展示出自己不同的学习状态,体现个性化学习。比如:6道体现不同层次的考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4道,另外2道也可以做,做对可以给学生附加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这一理念得到体现,让学生有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

(2)试题形式。试题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文字式的、可以是图画式的、可以是表格式的、也可以是情景式的,以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一个问题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比较愉悦的状态下进行考试。

(3)增加考卷的人文性。考卷上除了丰富多彩的题型外,还要把刻板的题目要求换成“亲近学生、充满情感”的语言。如计算题的要求是“争当优秀会计师”,把判断题换成“火眼金睛,我来当名小法官”,图形题的要求是“动手又动脑,我会更聪明”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被这种激励的语言包围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须在试卷上印有诸如“友情提醒,别忘了检查哟!”、“相信自己是最棒”、“加油,成功在向你招手”,在附加题处写上“想试试自己聪明吗?那就挑战一下自己吧!”通过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扫除了原来考卷“一本正经”面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激活了学生思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轰轰烈烈的实施阶段,作为在课程改革中起杠杆作用的教学质量评价已引起各地教育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线教师,更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更新评价观念,尽快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让评价更自然、更得当、更有效,让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摘 要】教育的目标旨在学生的发展,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标志。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是现代教育观的重要观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了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教师传统角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注重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形式,力争灵活多样等方法,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关键词】优化 体育教学 主动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标中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都要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重视和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在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现代教育阶段,它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外种种课程实践和改革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那么,在当前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们的体育课,通常采用两种教学形式:“填鸭式”与“咀嚼式”。要么是教师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我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要么是教师将知识和技能吃透,再来将结果传授给学生,唯恐不细,怕学生消化不了。这两种常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需要接收教育的被动者,学生被动应付,失去主体意识。教师主要是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产生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使学习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呢?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心理学家罗斯认为: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孩子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压抑,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孩子的创造性便被扼杀。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下的课堂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以师为导,以生为本”的思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打破直接给结论,学生进行单纯的听一看一记一练的方式,要形成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脑想,身体力行,亲身体验从而发现总结出教学重,难点内容。要提倡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已有的知识结构,质疑发问,探究性的学习,对难点开展讨论与争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尽管“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但重心在“学”。“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被动接受,二是主动获取,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所获取的知识只能表面的浅层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练,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对学生异议要予以鼓励,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主观努力获得成功时,才会感到无限乐趣。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寡淡。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学生在这种有趣、活泼的情境式活动中,个个争先恐后、积极参与,在欢快的游戏中锻炼了身体,活跃了身心,真正实现了自主参与运动的愿望。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学生时时处于被动、压抑状态,谈什么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参加他们的游戏活动,做学生的“大朋友”,例如我在教授初一年级的足球教学中时同他们一起做“老鹰捉小鸡”、“飞飞机”……游戏时我时而是老鹰,时而是鸡妈妈,时而又是一架大飞机……这时我不再是一名教师,而是孩子们的大朋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玩耍。

其次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例如:我校初二(2)班学生葛某属随班就读,他协调能力相当差,以前,做任何动作都掌握不了,经常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大家越笑,他动作越笨拙,最后不管做什么他都孤零零地站在一边。我接该班的体育课后,在教学中我时常对他进行个别辅导,做游戏时鼓励其他同学帮助他先学会游戏动作,再逐一进行练习,等他把动作掌握熟练后,最后再进行游戏。使他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信心大增,不再自卑自弃,协调性也有很大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爱和友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融洽、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转变教师传统角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因此,现代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角色,改主讲为主导,变传统的组织者、指挥者为引路人。教师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例如:我在教学“后滚翻”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尝试后滚翻。学生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打转,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虽然没按照动作要领却也滚动自如。接下来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说说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再让学生根据交流、探讨出的方法去实践,教师适时、适当地加以辅导,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动作。又如,在跳远教学中,可先向学生设疑提问:“原地起跳跳得远,还是助跑跳跳得远”学生经过练习和体验,便知道助跑起跳比原地起跳跳得远,教师接着问:“你觉得助跑的快慢与跳的远度有关吗?”学生经过比较就能得出跑得越快,跳得越远的结论,最后,教师概括补充答疑让学生获得跳远的助跑方法和要领,通过设疑答疑法,可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新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评价的实施,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新的教学必须释放学生,还其以自由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去讨论,去探究,去实践,去预见未知,去发挥想象,去创造新的答案,新的方法,新的动作,新的形式,新的组合。如:一堂武术课,教师可以只教会学生基本手型与步型,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创编一套简单的组合拳术,学生可根据个体差异自由结伴,通过讨论、探究、实践完成任务,再与各组进行交流、展示,最后进行评价。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应强调层次性,让强者更强,能吃得饱,让能力弱者,也能通过从低层次的练习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扶持学生的独立见解,促使学生对问题高度敏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勇于设想,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立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展现自我在实践中的创新和成果。例如:我在教前滚翻教学中设计了由易到难的四组练习:1组:有斜坡的前滚翻,(要求头后部着垫,团身起立),2组:正常的前滚翻,(要求同第1组),3组: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在2组要求的基础上滚直线),4组: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3组基础上,不分腿,且有一定的远度支撑,完整滚翻)。当学生们学得很好的时候,我提问:“前滚翻大家都翻得不错了,下面我们能不能把它稍稍变化发展成新的动作呢?”“你发明了几种新动作?能为大家表演吗?”这两个问题适应了学生学习和创造新的动作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好胜心,并给学生设立了创新的空间,学生表演了前滚翻不用手,前滚翻头不着地,连续前滚翻等自发动作,教师随机点评,指出有的动作太危险,这种发明不太好;有的动作与体育专家发明的一样,这种发明值得提倡。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开展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形式,力争灵活多样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去春游时,无意中发现学生在外面竟欢呼雀跃,兴奋无比。他们相互追逐、嬉戏,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草地上做侧手翻,有的做头手倒立,有的用小石片打水漂,学生童趣尽露无疑。对呀,何不利用校园现有开发课程资源环境,拓宽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呢?于是我每周总要带领学生上一节特别的体育课,有时利用草坪做前滚翻,有时利用特有地形进行冲坡比赛,有时利用可乐瓶进行投掷练习,有时组织学生在操场上拣垃圾,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将体育教学与美术、常识等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使体育教学打开封闭的大门,突破狭小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进行体育锻炼,陶冶情操,学会自我锻炼方法,使其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优化课堂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或“纯开放式”体育教学。而是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主动、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优化课堂教学,既要打破传统教学中不利于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又要继承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形式并大胆改革探索创新,一层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猜想、想象,让学生带着想法、疑问去尝试验证,而教师则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尝试、体验、讨论、验证、从中体验成功的感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享受了体育带来的乐趣。

七、结论。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去,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共同参与性。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把课堂教学创造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攻玉可借他山之石”,“在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参考文献】

《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 2002.2 《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中小学教育管理》第62期 1998 《教育科学研究》 1998

下载重视中小衔接,促进主动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视中小衔接,促进主动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新型管理模式促进师生主动发展

    构建新型管理模式促进师生主动发展 ——沙河城镇中学制度管理模式 沙河城镇中学位于大沙河北岸,107国道东侧,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7年由原来的“东风小学”改名为“城关中学”,1......

    英语中小衔接论文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之我见学 华亭县皇甫学校 邓丹霞 自从参加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已有九年,我想我是与小学英语教学共同成长的,尤其是我们学校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最近几年常听到初......

    中小英语的衔接

    专题讲座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 王庆兰(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 一、为什么进行中小学英语的衔接教学研究? (一)关注学生终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学生从小......

    中小衔接活动总结

    关于“中小衔接”问题,早在1981年于漪就曾撰文用“接力赛跑”的比喻形象阐述过,它既是我们一线老师们急需了解的问题,也是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都表现......

    重视早教工作 促进婴幼儿发展

    重视早教工作 促进婴幼儿发展 【摘要】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起重要作用,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早教工作,意识上提高,行为上落实,物质上储备,管理上促进等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工作,组织了丰......

    重视妇女儿童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重视妇女儿童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高州市××中学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情况汇报 我校是一所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于一体的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女......

    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摘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制定出台,是党和国家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

    重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 促进古籍修复行业发展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