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23:1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第一篇: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也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应该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自豪。

2、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落入灾难的深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3、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1、历史的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4、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5、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6、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7、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9、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0、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1、人类的历史变迁、世界的激烈竞争、祖国的百年沧桑,已经无数次的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志振兴中华。

2、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3、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4、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答: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青少年怎样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答:(1)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2)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第四课 走向小康

1、人们衣食住行等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是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具体表现。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提出来的。

4、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设想是: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即总体小康。

6、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党和政府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在21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的小康。与总体、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全面小康的特点)

8、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五课 财富之源

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因素?

答: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管理等。

2、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3、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要充分挖掘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因素的潜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5、怎样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答:(1)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还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1、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2、法与德的关系是什么? 答:(1)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见利不能忘义。“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2)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这就是“见利思义”。

3、税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什么?

答: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5、列举税收的作用:国以税为本。(1)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搞经济建设离不开税收;

(2)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税收;(3)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6、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答: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7、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8、富而思进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富而思进?)

答: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

9、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3)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4)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10、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度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11、列举你怎样做到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

1、什么是弱势群体?

答:弱势群体是指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2、弱势群体的特征是什么? 答:(1)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人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2)弱势群体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3)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3、我国弱势群体的范围和主体是哪些?

答:范围: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

主体: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

4、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我们要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残疾人。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

1、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我们的社会正在创造必要的条件,确保平等能够真正实现。

2、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答: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人格上的平等是指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是指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人格尊严的获得,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4、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既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5、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平等不等于平均。

6、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7、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现象。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第九课 共享阳光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民间社会组织、国际社会的努力)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2、我国政府关心弱势群体、为实现社会公平做了哪些努力? 答:(1)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大力实施扶贫开发;(3)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4)保障农民工权益;(5)实施法律援助;(6)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力求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致力于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

4、我国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例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2003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法律援助条例》正式实施。

5、互助互济、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6、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弱势群体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

7、关爱弱势群体,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只有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8、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付出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第二十一课 时间的足迹

1、成长,是身体发育的过程,也是心理成熟的过程;成长,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成长,更是获得友谊、责任感增强、理想形成的过程。

2、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关爱,我们要感谢关心和帮助我们成长的人。

3、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和人民。

4、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态度。我们为民族的腾飞而自豪,对祖国的强大充满信心,我们也逐步感觉到自己肩上似乎开始有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十二课 第一次选择

1、决定一个人做出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内在因素:(1)兴趣爱好(2)能力特长(3)性格类型;

外在因素:(1)人的生活环境(2)社会需要(3)机会

2、面对升学和就业,我们应怎样做出合理的选择? 答:(1)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全面考虑自己的客观情况,扬长避短,努力做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事。

(2)在选择时还需要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客观的社会需要。

(3)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直面差别,做出理性的选择。

3、通向成功的路有无数条。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

4、如何看待升学和就业?

答: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同样有发展、有前途。不论升入哪所学校,也不论选择哪种职业,都是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一种途径。无论在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都应该珍惜机会,努力学习。走上社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都应该谦虚好学,诚信敬业,开拓创新。

5、人生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甚至伴随着人的一生。一次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决定终身。只要把握机会,不断进取,努力向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6、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管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

第二十三课 走向未来

1、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这说明了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重要。

2、人生理想和目标决定着人前进的方向。一个人的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会有多精彩。

3、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对我们的一生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4、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1)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

(2)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

5、青少年怎样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 答:(1)认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确定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2)艰苦奋斗,积极实践,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3)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改变策略,适应形势,适应社会,确保理想的实现。

(4)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畏惧,不退缩,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6、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低下头,丧失斗志。人生难免有起伏,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磨炼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2011年思想品德时事政治复习资料(2010.4—2011.3)1、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2、4月30日—10月31,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办。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3、6月1日,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4、6月11日,第19届世界杯开幕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西班牙成为新科世界冠军。5、8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6、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7、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8、9月6日,在2010中国进口论坛上获悉: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9、9月7日,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我国渔船船长詹其雄被日方非法扣押17天后回国。25日外交部发表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0、9月26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举行,标志全国人口普查拉开帷幕。11月2日上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在全国展开。11、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2、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3、10月25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14、10月27日,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 15、11月12日至27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广州进行。本次亚运会以“激情盛会,和谐亚洲”为主题。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199枚金牌、416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亚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16、11月17日上午我国超级计算机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了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我国的“天河一号”位居世界第一,“曙光星云”位居第三。

17、韩国和朝鲜11月23日下午在西部海域存在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交火。18、12月3日11时28分,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的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时速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19、12月24日,位于安徽合肥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2010年度实验圆满结束。20、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1、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22、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据初步测算,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23、1月24,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水轮发电机组向家坝电站进入正式安装阶段。这套国产单机容量达80万千瓦的水轮机组不仅拥有世界目前最大单机容量,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轮机。24、2月14日,根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25、3月5日——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6、1月1日,迪尔玛·罗塞夫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第二篇: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热点聚焦1、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英文:2009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缩写“COP15”;2009年12月7日─12月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贝拉会议中心举行。这次会议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同时,它还是《京都议定书》签字国第五次会议。根据“巴厘路线图”的决定,本次会议将诞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因此,本次会议被喻为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2、《人民日报》多次发表评论: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是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脆弱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子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从建设“两型”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把节能减排工作抓。

二、知识回放:

1.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①没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意识淡薄;

②人口持续增长,又以高消耗、高污染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③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欠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2.为什么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①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建设节能减排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3、推动节能减排和环保,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成效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PRED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节能环保机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6)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企业:(1)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2)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3)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个人(青少年):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废弃物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4.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积极意义。

有利于依靠科技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人们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与课本知识结合点:

(1).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沿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三篇: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资料

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学校班级姓名

可以直接向各级人大机关反映;(3)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4)可以向电台、电视台、报纸反映;(5)可以拨打政府热线电话(6)市长接待日;(7)网络途径;(8)法律手段。

14、经济全球化(1)定义:是指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的现状与趋势。(2)出现的原因: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资源一体化。

15、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6、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1)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2)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点低、基础差、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表现:1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8、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标准:(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是否有利于”也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重要性)

第二单元踏上兴国之路

1、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加快的人口特点应该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利用不合理,污染过重,浪费严重的严峻环境问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我们应该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3、列举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生活事例:1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2用淘米水浇花3用茶叶盒做笔筒4用易拉罐制作工艺品5用破旧衣裤制作拖把。

4、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3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正可谓: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其首要前提:珍惜资源,善待环境;其核心:保护环境资源。

6、辨析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观点正确,因为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人的存在,人的利益和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时时刻刻把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不仅要重视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发展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建设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促进人的发展与进步。

7、列举你能为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贡献的生活实例:1少用一次筷子2节约用电用水3不浪费粮食、不倒剩饭4不乱丢垃圾5不随地吐痰。

8、列举你所生活的周边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1河流污染2乱丢垃圾3滥砍滥伐4汽车尾气排放5街道的“三乱”现象。

9、为什么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 A、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比较少;B、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和可利用量在不断减少;C、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D、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11、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12、辨析题:“事实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此观点正确,因为①事实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以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②事实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优先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4、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5、人民管理国家的依据和准绳——法律。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16、宪法是法制的标志,是法治的基础,是法治的核心。

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8、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联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在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增强,必然又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所以,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19、以德治国(定义)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20、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1、作为初中生,你能为思想道德建设做些什么?1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2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优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3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使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接班人。

第三单元熔铸民族魂魄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表现在民族间不论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如何,风俗习惯和宗教异同,都是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都要有同等的地位。

(2)、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或: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前提是一个中国。

4、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和政策:1态度: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 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列举少数民族英雄:邓恩铭、韦拨群、马本斋等;列举少数民族节日:水族“端节”、苗族“古葬节”、侗族“六月六节”、瑶族“瑶人节”、彝族“火把节”。

6、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福泽世界的)科学文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

7、列举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四大发明、中医中药、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先秦散文、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京剧、戏剧、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

8、正确地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我们必须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9、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

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

10、民族精神的作用: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11、中华民族精神动力的核心:爱国主义。其重要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2、列举新时期民族精神(时代楷模)的人物:焦裕禄、李素丽、许振超、郑培民;体现民族精神内涵的成语:“同舟共济”(团结统一)“愚公移山”(勤劳勇敢)“卧薪尝胆”(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爱好和平。

13、培育民族精神: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我们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实践者。

14、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两弹一星”、抗洪抢险、抗“非典”、抗雪灾抗旱灾、奥运、世博、抗震救灾、“载人航天”等精神。

15、载人航天精神的内容表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抗洪救灾精神内容表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拨、敢于胜利。

第四单元 实现共同理想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构建和谐社会,中学生应该做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村镇,和谐社区等,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3、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标语:和谐环境,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与和谐社会有关的词语: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气致祥。

4、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哪些重大措施:免征农业税、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它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6、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合理的期望,从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推动社会持续 发展。

7、如何维护社会公平?①当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时,首先应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以平和的心态,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

平”现象;②应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求解决途径,用合法手段争取最大限度的公平;③要有正义感,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小康生活水平的现状:水平低,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9、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空前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发展生产力,摆脱贫穷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巩固的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要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进行不懈的努力。艰苦奋斗是一种优良传统,也是现实需要。它体现的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就必须振奋精神、不辞劳苦、顽强拼搏。

10、列举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先辈名字:林则徐、邓世昌、林觉民、孙中山、毛泽东

11、正确认识各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1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前提。2我们应该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不能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只看到个人私利。3当我们的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首先想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2、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是密不可分的,国家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即使是最普通的公民也应尽一切力量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在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13、每个公民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14、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了解社会、磨炼意志、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

15、正确的人生道路:符合自身兴趣爱好、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道路。

16、如何进行正确 的人生选择?

1、考虑自己的人生条件。

2、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3、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4、考虑自己人生目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5、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目标

第四篇: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关键句)

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关键句)

七、八年级

1、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2、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别人因我们的帮助而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

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是一致的。

4、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5、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

6、在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未成年人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7、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首先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

8、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9、保持乐观的心态,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

10、自觉性贯穿于整个意志行动始终,是产生坚强意志的精神支柱。

11、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12、理解是履行承诺的关键。

13、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14、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它把获得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15、判断是非的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九年级

1、在当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p4)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p88)

2、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P5)

3、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P12)

4、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P13)

5、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P26)

6、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P30)

7、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8、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44)

9、指挥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P53)

10、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P54)

11、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P55)

12、竞争是现代社会存在的突出特征。(P55)

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p57)

13、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p66)

14、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是诚实守信品质的基本要求。(P69)

1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76)

16、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77)

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P77)

18、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P78)

19、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P79)

20、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p81)

21、经济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P85)

22、遗产继承的原则: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P86)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P86)

23、财产权的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P88)

24、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P94)

2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领导核心。(P98)

2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100)

27、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采取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问题我们也期待着依靠这一方针解决(还未解决)。(P101)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P102)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02)。

3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P110)。

31、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P104)

3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105)

3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107)

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P107)

3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P108)

3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P109);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P110)

38、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P110)

3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0、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112-113)

4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其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P113)

42、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11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114);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P113)

4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决定权。

4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方略。

46、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117)

47、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P119)

48、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9、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P122-12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125)

50、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126)

51、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同等、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P131)

53、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关键是帮助贫困地区、贫苦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P132)

54、当前国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P141)一个国家能否做到由弱变强,后来居上,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P141)

55、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56、社会理想在各种理想中是最根本的,起着决定作用,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P149)

5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150)

58、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P152)

59、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艰苦奋斗

60、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第五篇:2014中考政治(思想品德)复习资料2014时事复习资料(含全部内容)

2014年初三中考政治时事复习资料

一、国内大事

对拓展和深化中瑞乃至中欧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2、8月17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以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通知提出两3、8月304、10月24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为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5、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共分12章、65条,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做出全面规范,是党政机关做好节约工作、防止浪费行为的总依据和总遵循,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的重要成果,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6、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7、12月23-2

4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

8、12月26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代表中国政府

说,安倍自己关闭了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中国人名不欢迎他,中国领导人不可能同这样的日本人领导人对话。

9、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的重大原则、方针政策、总体方案;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协调处理全局性、长远性、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改革问题;指导、推动、督促中央有关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

10、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11、2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并发表

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要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

12、3月

1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又一突破。

13、3月

15日,距1994年首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经过大修的新《消法》增14、4月25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在京宣布,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

力,加速北斗导航的产业化。

二、国际大事15、10月8

“上

是解释物质质量之谜的最重要粒子。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

3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展了复杂化学体系中的多尺度模型”,将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研究,使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与当代量子物理研究成果相结合,开拓了崭新的研究领域。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82得2013。

16、10月18日,“2013认为,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准则也应适用于国际网络空间。会议就网络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网络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网络安全、国际网络保

区同管制部门失去通信联络,同时失去雷达信号。截至目前,该航班仍与地面没

有任何联络。这架载有3月24日,马来西亚总

理纳吉布宣布,新的数据显示失联的马航MH370

19、乌克兰局势持续动荡经历了近3个月的社会和政治危机后,2月18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爆发大规模骚乱。3月1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俄总统普京的提议,同意在乌克兰领土动用俄军事力量,直至该国形势恢复稳定。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就“入俄”或者“留乌”96.6%。3月17主体加入俄罗斯联邦。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条约,3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投票批准了克里米亚入俄条约。同时,美欧宣布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俄罗斯20日做出反应,考虑对美制裁做出“同等”举措,美俄互掐的“制裁大战”愈演愈烈。3月21日,乌克兰与欧盟签署准成员国协定政治章节,开始融入欧盟的进程。3月31日和4月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先后全票通过了由总统普京提交的一项法案,决定终止俄罗斯与乌克兰就黑海舰队驻扎问题签署的四份协议。4月1日,北约成员国外长聚首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抗俄罗斯。

三、广东、广州大事20、7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公布《立法论证工作规定》《立法公开工作规定》《立法听证规则》《立法咨询专家工作规定》和《立法评估工作规定(试行)》等五项立法工作规定,通过创新专家咨询、立法论证、立法听证和立法评估等立

法程序,充分保障民主立法、公开立法。五项工作规定的颁布,增加了群众话语权,让立法过程从“听部门说为主”转变为“听群众说为主”。

21、11月

29日,《广州市花城绿城水城建设方案》正式公示。广州市委、市

2016年22、11月9日晚,在201323、12月17其最后一程。

24、3月27日,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广东省信访条例》,计划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广东省信访条例》的实施把解决涉法涉拆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依法纠正执法差错,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

四、2013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国家机构换届顺利完成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月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教育实践活动践活动深入开展,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呼吸保卫战2013年,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9月1

21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

五、***案终审 反腐力度加大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于9月22日和10

月25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和二审公开宣判,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13年,反腐力度空前,十余名省部级高官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

六、中国(上海)自贸区成立9

月29日动运行,其主要任务是“力争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积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诸多创新举措。七、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与共识。

空域飞行安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随后,中国空军识别查证了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外国军机,实现了对防空识别区内空中目标的常态化有效监控。

十、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1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

五、2013年国际十大新闻

一、中国新领导层出访开创外交新局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访亚

运共同体意识,发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

盟自贸区升级版等倡议,绘就我国同周边国家全面合作的蓝图,增强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生机和动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

二、安倍献祭参拜凸显政坛右倾化日本4月、10月的春秋大祭和“

8·15战败日”12月26日,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大批政要一年中也前往参拜。一年来,安倍政府积极推动成立国防军、修改宪法、允许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并通过新《防卫计划大纲》等3份安保政策文件。日本领导人的倒行逆施引起亚洲近邻和国际社会对日本未来发展走向的高度警惕和强烈担忧。

三、美国“棱镜门”丑闻广受谴责6月

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

报机构窃听范围遍及全球,“棱镜门”丑闻在国际社会招致反对和谴责,并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危机。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保障各国民众电信及网络通信隐私权、反对非法监听。

四、叙利亚化武危机峰回路转8月21日,干预叙利亚加紧造势。9月9日,俄罗斯提出“以化武换和平”倡议。9月27日,安理会通过决议强烈谴责叙境内使用化武的行为,要求叙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和联合国合作消除其化武。10月31日,禁化武组织宣布,叙政府已销毁了所有其宣布的化武生产和组装设施。

五、肯尼亚遭袭显示非洲反恐任重9月2167人罹难、上百人受伤。这起恐怖袭击再次引发人们对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地区安全局势的担心。目前,从西非至北非再到东非,均存在活动猖獗的反政府武装。非洲反恐,重任在肩、迫在眉睫。

六、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

11月8

314公里。“海燕”在菲律宾造成6109人死亡,1779人失踪,2.7万人受伤,大量基础设施被毁。灾害发生后,包括中

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施以援手,帮助菲律宾灾区进行救援和重建工作。

七、伊朗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11月2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在日内瓦就解决伊核问题第一阶段措施达成协议,内容包括,伊朗同意暂停生产丰度为5%以上的浓缩铀、核设施接受以往从未有过的国际监督、暂停对伊朗石油化工产品的部分出口限制等。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核问题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八、多哈回合谈判获历史性突破12月3日至7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经过艰苦谈判,与会者达成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12年来首份全球协定。据估计,这一全球协定对全球经济的潜在效益可达1万亿美元,此举将对世界经济复苏,避免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发挥积极作用。

九、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逝世12月6日(南非时间12月5日),9

5岁。曼德拉曾因反对种族隔离制度入

狱28年,出狱后致力于推动种族和解。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当选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是新南非的缔造者,为非洲的民族解放、团结合作、发展进步贡献了毕生精力。

十、朝鲜政坛发生重要变动

12月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宣1

2日,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特别军事法庭以从事颠覆国家阴谋行为,依照朝鲜刑法判处张成67岁的张成泽曾任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劳动党中央行政部部长、人民军大将。

六、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为什么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4、怎样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5、如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怎样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7、如何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8、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是指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9、怎样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析、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10、怎样从制度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下载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资料!精!

    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资料一、国情1、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50年左右)2、重要国情:(1)人口国情:人口数量大,新增人......

    2014年朝阳市中考人民版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2014年朝阳市中考人民版思想品德 教材考试复习资料★了解地球村形成的原因,知道地球村的生活状况,承担起建设地球村的责任。 1、地球村形成的原因? 答: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通信技......

    五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爱美丽的生命1、生命因(唯一)而珍贵,生命因(顽强)而精彩。2、只要生命存在,人生就有无限的(可能),(珍爱自己),我们就能不断创造生命的......

    2012年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2012年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一、填空: 1 其次,先公后私、先人后已。集体主义:公私兼顾。 2、道德功能有2个:认识功能、调节功能; 3、当今公共社会生活的特征3 4、我国游行示威法:1)政......

    七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七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心〗1、什么是自尊?(定/含义)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思想品德复习资料(合集五篇)

    ).关键词: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目标”(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

    七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精选合集]

    版权所有,严禁侵害 第一课大家之“家” 一、知识要点: 1、归属感的含义: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团体的重视、尊重。这种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 3、为......

    七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七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1、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在自然界中,生命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存在着。 2、 人的生命独特性的重要表现: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