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二月份月考 高三历史

时间:2019-05-14 23:3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二月份月考 高三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二月份月考 高三历史》。

第一篇: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二月份月考 高三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二月份月考

高三文综 历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下表为王二愣同学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入()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 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2.“夫善牧民者,非以城郭也。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这一制度所起的作用是()

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 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 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1972年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主要针对的是()A.法国重返越南,东南亚局势紧张 B.苏联在亚太地区实行扩张政策 C.国际恐怖组织在亚太地区频繁活动 D.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4.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

5.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

—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7.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

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

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行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 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 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

8.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这种超出寻常的战争承受能力的客观条件是()

A.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B.华北和华东良好的农业基础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受到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

9.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10.2006年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术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A.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11.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12.有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这一概括性评语中的关键词理解错误的是()

A.“应当保留”指资本主义 B.“经济的运营”指市场经济机制

C.“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D.“改进和补充”说明放弃了自由市场经济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15、16、17为选修部分,学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13.(25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14.(12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

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材料二 “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

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的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等等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

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有什么贡献?

(2)毛泽东在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又有哪些失误?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毛泽东?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雅典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不是代议制,故A项错误;雅典公民大会、美国制宪会议、法国国民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有立法权,因而①主题是立法机构,②应该填入立法机构,英国议会,故B项正确;美国制宪会议、法国国民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不属于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雅典公民大会属于奴隶制民主政治,主题不能是资本主义法制建设,故D项错误。2.【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这一制度的作用为“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因此,这一制度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提及的制度是什伍连坐制度,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该制度对于郡县制的促进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故D项错误。3.【答案】B

【解析】二战后法国重返越南,但一直深陷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泥潭,在1954年奠边府战役失利后,法军撤出越南,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70年代初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访华的目的是“联中抗苏”,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也要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这主要针对的是苏联的扩张政策,故B项正确;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是在冷战结束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70年代初的中国是要与西方阵营改善关系对抗苏联,矛头不会在这时指向日本,故D项错误。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仁义心”、“治国以仁”、“为天牧民,当以仁道”、“孝顺父母”、“至孝之行”等信息,可以了解到康僧会提倡仁、礼等思想,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5.【答案】D

【解析】本题以古代中外思想家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去人欲”是南宋朱熹的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6.【答案】C

【解析】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A;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结合材料有分歧还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排除B;中美两国不是战略同盟,排除D。7.【答案】A

【解析】“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1982年新宪法中对“一国两制”明确规定,是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各地方可以随意实行任何制度,故B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在不违背国家宪法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法规,故C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对外坚持“一个中国”,不能独立行使外交权,故D项错误。8.【答案】A

【解析】解放区1947年的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参军参战,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保障,故A项正确;华北和华东良好的农业基础、受到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都不是主要原因,故B、D项错误;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故C项错误。9.【答案】D

【解析】题中学校和学院为男生和女生开设不同课程,没有体现男女地位的不同,故A、B、C项错误;男女课程不同,体现分工不同,故D项正确。10.【答案】A

【解析】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走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全球沟通扫除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隔阂,故A项正确;对“全球化”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国际组织在二战后先后成立,1994年WTO取代关贸总协定,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首先出现,故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美国开始实施单极战略,故D项错误。11.【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并未开始全面的近代化历程,全面近代化应在甲午中日战后,故A项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御西方列强侵略,实施自救运动摆脱民族危机,故B项正确;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应是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萌发,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政权,洋务运动是封建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故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12.【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材料中的“应当保留”、“经济的运营”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和原来市场经济而言的,“改进和补充”则是强调通过国家干预增进社会福利,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改进和补充”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并不能说明放弃了自由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3.【答案】(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2)经济方面:生产力极大提高、;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主义诞生;开创无产资级革命新时代、;文化方面: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社会方面: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生态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

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它东方国家。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解析】(1)回归教材,首先要明确三次变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然后归纳西方人文精神的三次大发展的历史意义即可。(2)阅读材料及所学分析问题,千万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材料、课本双管齐下,并结合时代大背景作答即可,要注意,从多角度作答,用“五位一体”思维法。(3)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14.【答案】“文化大革命”时期,经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首先找到变化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是从否定到肯定。先要介绍70年代否定的原因,然后介绍80年代是改革开放,还要分析学术研究能够发生变化的原因。

15.【答案】(1)不同:俄国改革原因是与英法争夺殖民地战争的失败,暴露农奴制的落后,国内矛盾激化;日本改革的原因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相同: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发展了本国经济;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2)第一、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第二、日本从封建统治阵营中分化出的改革派,实力强;第三、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第四、日本明治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得以真正实行;第五、有比中国较有利的国际环境。

【解析】本题属于选修一内容的考查,题目涉及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维新变法等内容,带有一定的综合性。

16.【答案】(1)原因:违背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绝不单独与敌人媾和”的规定;部分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参加会议或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外。

(2)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企图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冷战前哨阵地。

影响:将日本拉入西方阵营,加据了亚洲的冷战;中日、苏日等双边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结束对日本战争状态。

【解析】(1)依据材料中“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的相关文字信息进行概括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新中国的成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冷战主要目的的角度概括原因;第二小问从在亚洲冷战、中苏日等关系以及对日本战争结束等角度思考作答。

17.【答案】(1)主要贡献:在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那就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

(2)探索:①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导人民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②发表《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思路;③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失误:①1958年不顾客观规律,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挫折。②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国大**,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

(3)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在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错误,但是其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毛泽东一生功绩与失误的把握来评价毛泽东。第(1)题注意毛泽东在革命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即可解答。第(2)题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考查,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注意探索不仅有经济方面,还有政治方面。第(3)题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看其历史活动的主流,看其对历史发展的长远影响,从而确定对毛泽东的评价主要应肯定其功绩。

第二篇: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六月份月考 高一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六月份月考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A. 洋务企业的诱导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A. 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 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 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3.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 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B.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 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D.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4.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A. 1895~1911年B. 1912~1919年 C. 1927~1936年D. 1945~1949年

5.“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意为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 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 家庭手工业艰难经营D.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6.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道:“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旅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华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

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提倡国货对于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能起到关键作用 ④作者的看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整体性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7.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交通工具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8.“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C. 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D.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有()①实行全方位的开放 ②显示出多层次性

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开放 ④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0.《来自家乡的喜讯》是20世80年代初的一幅漫画,画中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

A. 中共八大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

11.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 电报业B. 大众报业C. 铁路交通业D. 轮船航运业

12.“北约成员国之间,逐步废弃了关税、配额和许可障碍,各国货币可以随意兑换和流通;而国际投资变得简化,并受到鼓励。”这得益于()A.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北美自贸区的成立D. 苏联和东欧的剧变

13.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A.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 欧洲的政治民主已超越其他地区 C. 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14.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概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5.Ronald Wilson Reagan从1981年开始担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美国经济的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下列哪一个可能是他所采取的政策()A. 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底层民众购买力 B. 严格控制货币量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

C. 增加企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以解决财政赤字 D. 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为企业提供指导

16.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 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 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 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 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7.1990年8月,在通往莫斯科红场的一条主要大街上,挂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标语上写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 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苏共的威信降低 B. 国家权力应从党的系统转移到苏维埃 C. 借鉴西方分权致使权力转移到民主派 D. 标语显示思想混乱、派系纷呈、社会动荡

18.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

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D. 斯大林模式 19.二战后期,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A. 雅尔塔体系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欧洲共同体D. 布雷顿森林体系

20.“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据此判断,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相关原因是()

A. 生产过剩B. 分期付款C. 政府干预D. 工资骤降

21.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苏联筹措工业化资金的主要途径是()A. 借外债B.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C. 降低工人工资D. 吸引外国资本家投资

22.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②新政是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23.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 殖民地人民的抵制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2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其中“世界需要中国”体现在()

①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强

③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对世界和各国都是一个机遇

④中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较差,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很少

⑤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④D. ③④⑤

25.何顺果在《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中对美国崛起的过程及特征进行分析,如1607—1789年是“奠基和立国”。据此判断,与1930-1945年对应的是()A. 扩张与起飞B. 重建与发达 C. 危机与调整D. 称霸与冷战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建国以来,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部肇始于1940年终止于2000年的《农民日记》(作者:侯永禄),见证了60年来农村生活最坚实的轨迹。

片段一 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不能!必须带头搞互助组。片段二 1958年8月30日全区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路井人民公社正式成立了。刚成立的路井公社,包括原来的前进社、新生社、卓立社、晨钟社、友好社、路井社等12个高级农业社。

片段三 1960年10月12日晚上,我万般无奈地从黑地里走到街上公社的面粉厂,找到了靳主任,买了25斤麦子麸皮,带回家来,好拌菜疙瘩。我想,有一点儿粮,也许就饿不死。

片段四 1982年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

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材料二 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1)据片段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号召成立互助组的原因。

(2)据片段二,概括指出该阶段农村经济体制的特点,并分析说明该体制与片段三所反映现象之间的关系。

(3)指出片段四中的农村经济体制与片段二中的经济体制相比有哪些改变。(4)结合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的史实,对材料二中的观点加以说明。27.(8分)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巨变,加快了现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后,依靠政府的支持,于1877年以220万两白银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实力大增。外国的轮船公司于是联合起来以削减运价来挤压招商局。李鸿章利用政治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外国轮船公司不得不与上海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协同价格。上海轮船招商局转危为安,在中国的航运业力压外国公司,第一次在对外国公司的商战中占得上风。

材料二 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 ——保守大臣

“完了!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着没落了!” ——黄包车夫

“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 ——开明人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分析汽车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8.(8分)(节选)世界被“发现”以后,人类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时说:“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世界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

29.(12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

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二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增加等趋势下,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注意时间: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张謇企业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2.【答案】B

【解析】从“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可知体现民间手工技术不外传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项虽在不同朝代都有体现,但与题意无关,故A、C、D项错误。3.【答案】B

【解析】A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指“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C项夜市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期扬州等地,北宋开始较为普遍;D项清代时出现繁华的商业市镇,如汉口、佛山等。汉代“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故选B项。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时期美国货大量涌入中国,此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货大量涌入中国,1895~1911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12~1919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27~1936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45~1949年与此题时间吻合,故D项正确。5.【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耘田”“绩麻”可以判断是指耕织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灌溉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体现小农经济,并未体现出手工业的经营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非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提及的是提倡国货最根本的办法是奠定民族工业的基础,不能体现提倡国货对于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能起到关键作用的观点,排除③;并强调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条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和农村繁荣,故①②④说法正确。答案选C。7.【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89~1926年间,交通工具种类增加,以畜力、人力为动力的传统交通工具逐渐消失,以内燃机、电力为动力的近代交通工具增加,表明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这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密切相关。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增加表明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故D项为最佳答案。

8.【答案】B

【解析】从材料“外轮得行驶”“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可以看出列强通过近代航运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中国近代航运发展起来,达到了分洋利的效果,抵制了外国侵略,故B项正确;A、C、D项属于军事工业,材料涉及的是民用工业,故A、C、D项错误。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是主动的,故排除③即排除B、C;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面开放,并不仅仅限于国有企业领域,故排除④即排除B、D。所以应选A项。10.【答案】B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我国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因此B符合题意。11.【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现象对信息传递要准时和快速,B、C、D项也可加快信息的传播,但并不如电报业,再结合“1884年、直接相关”等信息与要求可锁定A项,排除B、C、D项。12.【答案】A

【解析】关贸总协定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贸易自由化。材料反映了北约成员国之间减少关税等壁垒,贸易畅通,这得益于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故A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政治上公开反共反苏,遏制共产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而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领域方面,故B项错误;北美自贸区成员国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与材料“北约成员国之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是直接因素,故D项错误。13.【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特征,故A项错误;欧洲超越其他地区是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不是政治民主,故B项错误;从欧洲在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地位超然,可知欧洲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体系主导世界,故C项正确;殖民扩张会使亚非拉人民受到欧洲迫害,但材料没有体现,故D 项错误。14.【答案】A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收入最高、居中、最低三个工种”的变化趋势可得出工业方面的工种的收入最高,而原本的一些传统行业收入偏低,说明工业革命促使了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①正确;据表格中收入状况是以是否使用机器为分类的标准,②正确;据“1838年”可判断出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③正确;表格中体现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影响,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无关,④错误。故A项正确。15.【答案】B

【解析】里根政府时期主要是减少国家财政开支,控制货币发行,故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由于福利财政开支过大,开始减少福利开支,故A错误;C项与里根政府政策相反,里根时期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故D错误。16.【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问题是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A、B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17.【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体现了苏共的威信降低,同时也体现了权力的转移,故A、B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借鉴西方分权致使权力转移到民主派,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90年8月,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进行中,他主张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共威信动摇,故标语显示苏联人民思想混乱、派系纷呈,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答案】D

【解析】“控制农业、榨取农业”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服务,材料论述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故答案选D。19.【答案】D

【解析】由材料“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可知,这是关于货币政策的,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答案选D。20.【答案】B

【解析】“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即虚假需求,也就是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故选B。A也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但题干没有体现;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干预实施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C;D是经济危机的影响。21.【答案】B

【解析】苏联工业化需要的资金来源不能靠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而是需要内部解决的,即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依靠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高价出售工业产品的方式来积累资金,故选B项。22.【答案】D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信仰”“挽救”等信息可知,①②④正确;新政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所以不可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③错误,故选D项。23.【答案】D

【解析】依据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可知,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原因有二,即美国的经济地位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关键因素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故D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C项并不是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原因,故C项错误。

24.【答案】A 【解析】④不是“世界需要中国”的体现,⑤表述不正确。故排除④⑤,正确答案为A。25.【答案】C

【解析】1930~1945 年正是美国经济大危机以及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C 项正确。A项不符合经济危机的描述,排除;B项的重建也不符合经济危机的描述,排除;D项是二战后的情形,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项。

26.【答案】(1)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建成社会主义的需要。

(2)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关系: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

(3)经营方式: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分配制度:“大锅饭”(平均主义)变为自负盈亏。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使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解析】(1)片段一中“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无法满足即将开始的工业化的需要。材料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片段二中建立人民公社,其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中严重的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受挫,导致片段三中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3)片段四中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片段二中人民公社 “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体制,包产到户,调整经营方式和分配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和提高粮食产量。

(4)材料二认为中国农民必须成为社会转型的主要得益者,才能成为现代化强大的内在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使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7.【答案】(1)原因:依靠清政府的支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意义: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交通的局面。

(2)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了传统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有利于改变中国交通落后的面貌,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要抓住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和轮船招商局自身的属性——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直接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要抓住材料二中保守大臣、黄包车夫、开明人士这三种不同阶层的人对汽车的不同看法来谈汽车传入中国的影响。28.【答案】特点: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各类原料。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英国海外贸易线路图”可直观得出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据材料二“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棉田……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结合所学分析即可得出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各类原料;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结合所学分析即可得出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9.【答案】(1)特点:有《济贫法修正案》等社会保障措施;但实行个人自愿原则,缺乏政府通盘考虑的保障制度(如养老金制度)。(2)变化及影响

【解析】(1)紧扣材料一信息“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等分析、认知即可得出。围绕“《济贫法修正案》、人民自愿,缺乏政府的保障制度”角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关于第一小问,要注意题干“新变化”要求,紧扣两则材料信息,比较、分析得出。关于第二小问的“影响”,需要紧扣第一小问展开,考查学生正确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相关史实,紧扣第一小问分别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篇: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六月份月考 高二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六月份月考

高二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哪项不是倒幕运动胜利的原因()A. 日本国内更多的大名与幕府决裂 B. 倒幕派得到了大商人更多的财政支持 C. 西方列强见幕府即将垮台,转而支持倒幕 D. 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新政府

2.之所以说宗教改革运动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主要是因为它()A. 采取了神学异端的斗争形式 B.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参与 C. 把斗争矛头指向教皇和教会 D. 只是在个别的国家发生

3.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受田农民可以纳捐代役 B.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 使商品经济获得高度发展 D. 一直延续到北宋

4.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2/3,俄国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1/4,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奴制废除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 B. 农奴制的废除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C. 市场不断扩大的推动

D. 地主和富农驱使农民在土地上劳动

5.商鞅在变法法令中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把小家庭固定化,主要是为了()

A.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B. 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 C. 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D. 显示政府的变法决心

6.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 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 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 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 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7.古代雅典陶瓶中有一幅画,画面真实地记录了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少年积极学习手工技艺的场面。梭伦积极提倡这些少年学习手工技艺,主要是为了()A. 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 B. 打击工商业奴隶主的势力 C. 促进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D. 改变雅典社会的产业结构

8.戊戌变法法令中哪一措施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 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A. 裁汰冗员 B. 裁撤旧军队

C. 废除八股取士 D. 废除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9.北魏孝文帝注重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严格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B. 宣布与汉族同源,要求鲜卑族使用汉姓 C. 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修订官制礼仪 D. 仿照汉族习俗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样式

10.商鞅在被人诬告后,携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 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呼!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A. 推行县制 B. 法律严酷 C. 奖励军功 D. 焚烧诗书

11.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的内容不包括()A. 废除所有债务 B. 禁止以人身为抵押的借贷 C. 释放外邦奴隶 D. 废除“六一汉”制度

12.穆罕默德·阿里在改革中注重民族工业的发展,他从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重点发展()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军事工业 D. 民用工业

13.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 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 缺乏民主传统 14.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维护贵族的统治地位 B.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C. 提高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D. 给下层平民以参政机会

15.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A. 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B. 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C. 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D. 改革教育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16.莫斯科战役在苏联卫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它使二战开始以来德军的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 ②它使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③它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④它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德国外长皮洛夫1889年在议会发表演说:“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该讲话表明()

A. 德国要争夺世界霸权 B. 德国要继续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 C. 德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D. 德国深怕法国崛起 18.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 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和平的作用构成严重挑战 B. 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带来严重挑战 C. 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严重挑战

D. 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正面影响

19.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

A. 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 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 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 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20.1937年,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德、意、日结成同盟的名义是()A. 称霸世界 B. 反对共产主义 C. 维护世界和平D. 帮助弱小国家 21.“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区别是()A. 战争的性质 B. 战争的手段 C. 战争的目的 D. 战争的结果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①②③④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下图),其中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会议发生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的形势,不正确的表述是()A. 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霸权的争夺上 B. 一战前,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 C. 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 D. 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斯拉夫人占多数 24.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25.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但停火后,以色列

却控制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是()

A. 阿拉伯国家无心战争 B. 西方大国的直接参战 C. 以色列总体实力强大 D. 阿拉伯国家分歧过大

26.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 由大国出面签署 B. 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C. 符合英国的利益 D. 迎合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27.使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实力超群、成为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国家的原因不包括()A. 西欧各国饱受战火蹂躏,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B. 两国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经济发展较快 C. 两国军事实力较为强大

D. 两国的政治地位在二战期间及战后逐步提高

28.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

A. 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B. 美国经济全面繁荣 C.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29.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它们没有一个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A. 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 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30.下列关于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 伊拉克对联合国核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决议置之不理 B. 美英借口“反恐”而发动伊拉克战争

C. 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引起美国强烈不满

D. 美英欲借伊拉克战争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上曹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

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日知录·宋世风俗》 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材料一、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

32(14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探究]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3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使美国在原来的列强中间鹤立鸡群,这一结果的出现,甚至连美国人自己也感觉思想准备不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立即决定要用足这种优势,美国扮演起世界宪兵的角色,美国人已习惯于别的国家看美国眼色行事,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冲突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却再也没有发生。材料二 社会主义力量超出苏联一国范围,在欧亚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协调一致显得比大战中更有必要,美国策动建立的北约组织使他们较紧密地站在一起。——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新的特点?并指出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策动建立北约的目的。

34(13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材料三(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请回答:

(1)简要说明材料一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2)通过材料二、三的信息,你对雅尔塔体系作何评价?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六月份月考

高二 历史

1.【答案】C

【解析】西方列强的态度是“中立”而不是“支持倒幕”,故答案为C。

2.【答案】A

【解析】宗教改革运动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力量还十分弱小,无法彻底摆脱宗教的束缚,采取了宗教异端的斗争形式,只求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教会。3.【答案】B

【解析】A项是隋唐时期的措施;北魏时期,商品并不发达;

唐朝实施“两税法”时,“均田制”已无法实施。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的“1861年后”与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入手分析,可知是农民获得土地后积极性提高了。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迁移能力。人头税是国家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把小家庭制固定化,是为了保证小农经济的稳定。从国家发展角度考虑这项措施,保证国家赋税收入是其主要目的。所以答案为B。6.【答案】A

【解析】梭伦执政的时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没有国王,故选A项。7.【答案】C

【解析】梭伦提倡学习手工技艺,主要是为了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进而带 动雅典商业的发展。8.【答案】C

【解析】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大批举人、秀才只有赴考才有可能步入仕途。9.【答案】A

【解析】孝文帝不仅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而且自己以身作则。10.【答案】B

【解析】旅店拒绝商鞅投宿,是因为害怕被牵连而受到严酷法律的惩治。

11.【答案】C

【解析】债务奴隶制废除后,雅典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积极对外掠夺奴隶,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12.【答案】C

【解析】阿里改革重点是富国强兵,重视军事改革。13.【答案】A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是改革的根本原因。14.【答案】A

【解析】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目的是打破贵族的统治地位。15.【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和“治 安之世有之能兴”便可得出答案。16.【答案】D

【解析】不列颠大空战是二战中德军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因此,①③的叙述不正确。17.【答案】A

【解析】“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就是要加入分割世界的行列。18.【答案】D

【解析】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和平的作用构成严重挑战,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负面影响。

19.【答案】A

【解析】虽然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他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选A。C项“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比题干事件要晚,排除。法西斯国家和西方英法等大国之间有着根本的利益冲突,不可能结成联盟,排除D。

20.【答案】B

【解析】德意日法西斯打着“反共”的旗号,欺骗西方大国。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在柏林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史称“柏林-罗马轴心”协定。此后日本不断向德国靠拢,1936年11月与德国在柏林缔结了《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在此基础上,意大利于1937年11月宣布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从而最终形成了所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1.【答案】B

【解析】“特种战争”指的是美国出钱出枪帮助南越军队打击越南南方人民的战争,即“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而进行的战争。它在作战目的和兵力使用方面都有所限制,在侵越“局部战争”阶段,美国大规模派兵作战,并对北方实施狂轰。无论特种战争,还是局部战争,都是美国武装干涉越南的战争,其目的都是妄图称霸越南。

22.【答案】A

【解析】二战中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分别为:开罗会议(图中的②)、德黑兰会议(图中的③)、雅尔塔会议(图中的①)、波茨坦会议(图中的④)。二战后所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会议影响最为深远,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最后阶段的步伐以及对战后国际和平的维护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题的关键是对四大会议地理位置的区分。23.【答案】B

【解析】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上。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斯拉夫人占多数。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及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是符合题意的;而美国是在二战爆发后,特别是西欧战事发生后逐渐改变以往的“中立”政策的。

25.【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西方大国没有直接参加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首先发动的;以色列面对的是阿拉伯联军。26.【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潮风行英法等国。慕尼黑协定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换取了欧洲和平,迎合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27.【答案】B

【解析】苏联在二战中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B项只适合美国。28.【答案】A

【解析】从材料看出美国一战后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变成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9.【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根本原因”,A、B、D三项都是直接的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发展才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内在动力。

30.【答案】A

【解析】B、C两项教材有明确说明,是正确的,A、D两项则没有。联系伊拉克富产石油的事实,再加上美英频繁干预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史实,不难看出D项表述正确,控制石油资源是其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31.【答案】(1)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1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2反对理由是募役法“宽富而斟贫”,“使民失业”。

(2)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并非如此,而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危害大,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青苗水利法为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危害久远。

(4)一致。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者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解析】本题通过围绕王安石变法措施及评价方面的几段材料,旨在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阅读、比较、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

第(1)问时,要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盖免役之法…‘而募役必不均矣”和材料二“敛免役钱,得出他们争论的是: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说明实行“募役法”的好处是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宽富而困贫”,“使民失业”说明“募

役法”的危害。回答第(2)问、第(4)问时可以依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即: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一切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以此理论来思考作答。解答第(3)问时,要注意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材料

二、材料三都是指出:变法的危害,可知是反对变法;材料三还指出变法对以后历史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是其不同点。

32.【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解析】第(1)问中的弊端从“他们的奴隶地位”可以看出平民地位低下,从“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看出他们缺乏政治参与权;社会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雅典社会贵族和平民、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关系分析。第(2)问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政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措施包括财产等级制和民主政治改革等。第(3)问根本原因根据材料“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分析;据“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以公正为本”等信息归纳梭伦的观念。

33.【答案】(1)特点: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原因:一是战后美国实力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二是为了共同对抗社会主义国家。(2)目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控制西欧,建立世界霸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战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特点主要根据材料得出,但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印证;原因则要根据关系特点入手分析,角度主要从各国的实力以及相同的意识形态等方面切入。第(2)问主要根据所学知识来作答,但要明确第(2)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目的也有根本目的。

34.【答案】(1)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2)雅尔塔体系把东欧和希腊分别划分为苏联、英美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美苏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妥协条件来加速日本的投降。可见,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之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解析】

第四篇:云南省宣威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二月份考试 高三历史

云南省宣威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二月份考试

高三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 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 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

3.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充分说明希腊()A. 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于权威

B. 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把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C. 重视参政素质的培养

D. 善于从事政治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4.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中国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这说明()A.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B. 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D. 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5.“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 小农经济的停滞性B. 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C. 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 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6.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A. 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推动国内贸易的发展 C. 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 D. 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7.亚里士多德说:“不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寡头的,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民主的。”下列为确保实现“所有公民共享”古雅典民主而采取的举措是()A. “四百人会议”B. “陶片放逐法”

C. 十将军委员会D. 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8.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9.毛泽东在1956年12月讲过:“可以考虑开私营工厂、开夫妻店,雇工也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与以上思想相似的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D. 赫鲁晓夫改革

10.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

A. 孟子B. 董仲舒C. 朱熹D. 黄宗羲

11.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与下图展现的水利工程相关的是()

A. 是东汉治理黄河的重要场景 B.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C. 为秦军并吞六国提供了军粮 D. 曾是韩国采用的“疲秦计”

12.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艺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C.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14.(18分)“法”被列为“汉语盘点2016”国内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清末“预备立宪”大事记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揭开“预备立宪”序幕。

1906年,出洋考察大臣回国,并奏说,立宪可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在中央筹设资政院,各省筹设谘议局。

1908年,清政府又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同时颁布以保障“君上大权”为核心内容的《钦定宪法大纲》,但也限制了皇帝的权力,规定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此后两三年,还颁布了各种法律的草案,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的范畴。

1909年,多数省份设立谘议局,多由立宪派主持,积极开展立宪活动。

1911年,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大臣中,皇族占7人,人们讥称它为“皇族内阁”。——据人教版《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思想主张。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进步意义。(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指出“妥协”在调和当时美国国内矛盾方面的具体表现。由此,谈谈你对当时“妥协”的认识。

(3)长期以来,人们对清末立宪的认识有两种主流观点:①认为清末“预备立宪”是一场政治“骗局”,是“假立宪”;

②清末“预备立宪”推动了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进程。请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进行剖析。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世纪后经济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

(3)综合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

【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22条(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二)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任务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国际联盟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国际组织发展的成果,是20世纪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则集以往国际组织一切进步和经验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国际联盟的成果,堪称20世纪国际组织发展的高峰。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2)概括材料二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何进步性。(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联。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向英国殖民者抗争的方式是什么?体现了他奉行的什么原则?(2)根据材料一说明甘地是在调节哪两个教派的矛盾冲突?其宗教主张如何?(3)谈谈你对爱因斯坦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陈独秀主张学习欧美政治文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并超过欧美诸国,说明对中国社会的未来作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D项与材料不符。2.【答案】B

【解析】汉承秦制,汉初在地方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汉武帝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故A,C,D三项错误。3.【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可以得出个人的自由是有条件的,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可以得出每一个公民都要服务于城邦,故B项正确;C、D项内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故C、D项错误。4.【答案】C

【解析】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处于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体系仍有发达国家把控,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就是机遇也是挑战,材料内容体现了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收购了发达国家的企业,不能体现出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故D项错误。5.【答案】A

【解析】材料通过中西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小农经济最先发达,但一直停留在最初的状态,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停滞性,故A项正确;经济体制的稳定性指小农经济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是停滞的表现,不是本质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欧洲经济后来居上,故D项错误。6.【答案】B

【解析】北洋政府统一度量衡,更多的是便利国内经济发展与维护国家统一,对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无明显影响,故A项错误;国内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国内贸易,故B项正确;此时官僚资本还未诞生,故C项错误;统一度量衡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7.【答案】D

【解析】伯利克里时期,为确保所有公民都积极参与政治,推行津贴制度,即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故D项正确;A、B、C项都只是涉及部分公民,故A、B、C项错误。8.【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9.【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也曾主张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而战时共产主义主张单一公有制,大小企业一律国有,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排斥市场,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仍是单一公有制,故D项错误。10.【答案】B

【解析】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为汉武帝所接受,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故选B项。11.【答案】C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都江堰,故A项错误;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灵渠,故B项错误;都江堰当时修建的原因是为了为秦军运送粮草,故C项正确;韩国采用的“疲秦计”应是指郑国渠,故D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可知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营纺织作坊,故B项错误;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代而非西汉,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不会鼓励民间手工业发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3.【答案】(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3)强调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不仅……而且……”提取信息做答;第二小问,立足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修己”“复礼”的政治内涵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知天下之势”“致用”;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社会学术发展状况及社会要求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二者“经世”“致用”的共同特点,概括其社会特征,强调社会责任;第二小问,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角度分析。14.【答案】(1)主张:执法公正、平等。

意义:有利于打击特权阶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2)表现:通过确定联邦制,调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通过确定参议院和众议院不同的选举规则,调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通过确定黑人奴隶的人口折算,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

认识:“妥协”是克服建国初期邦联体制弊端的有效途径;“妥协”是各利益集团斗争和谈判的结果(或: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妥协”为以后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范例;(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3)答案一:观点①: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是:从目的看,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皇位永固”;从内容看,以保障皇权为核心;从结果看,最终成立了“皇族内阁”。这种观点是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看待,有一定局限性,没有看到预备立宪的客观进步性。

答案二:观点②: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是:从内容看,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推进了法制建设;从影响看,预备立宪传播了宪政知识,培养了一批具有初步宪政素养的知识分子,为我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为后来的《临时约法》提供了一些启示(或形成了君主立宪政体,推动了我国政治体制的变革。)这种观点是站在近代化(民主化)的立场看待,也是将这一事件放在较长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较为合理;但该观点也有一定局限,未能看到立宪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体现了执法公正、平等;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直接作用和深远意义归纳。(2)第一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1787年宪法的内容(联邦制、参众两院的选举、黑人的选举权)归纳;第二小问认识,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归纳,是当时解决体制弊端的有效途径,是各方利益集团斗争的结果,为美国社会的稳定提供范例。

(3)此题考察对观点的剖析,可以任选其一分析,如果选择第一种观点,可以从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和结果分析,最后还需要对其评价,指出其实质是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看待,没有看到其进步性;如果选择第二种观点,可以从内容、影响归纳其推动了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进程,最后仍需要分析其实质,说明其局限。15.【答案】(1)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2)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作奴隶。

(3)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日益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政局动荡不安。

【解析】本题实质考查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工商业发展对其阶级关系与政局的影响。第(1)问应结合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及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应注意把文学语言转化为历史语言。第(3)问阶级关系的变化应侧重于工商业奴隶主的兴起来组织答案。

16.【答案】(1)工业革命使各国间交往密切,世界连为整体,行业性组织建立,为国联建立奠定基础;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提出;战后反战和平思潮的兴起。

(2)实质: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地、维护统治的隐蔽手段。

进步性:在国际组织的监督下,按照国际法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的国际冲突,证明国际托管殖民地的可行性,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3)积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为联合国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教训。

消极:实质是英法操纵,维护霸权和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从经济方面入手,考虑工业革命推动联系加强,为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及反战思潮等方面的因素;第(2)题从帝国主义本质方面入手分析,进步性分析有利于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第(3)题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

17.【答案】(1)绝食。非暴力。

(2)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主张两教派团结合作。

(3)甘地品德高尚,宽以待人,意志坚韧,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由独立运动。

【解析】图片式材料分析题在综合时一定要把图片的关键信息把握准。然后再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组织答案。第(1)、(2)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较易得出答案,不过第(1)问中的“方式”和“原则”的关系要明确,即原则决定方式。第(3)问主要从甘地的个人品质方面进行阐释。

第五篇:云南省永善一中2018届高三二月份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2月9日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2018届高三二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这段话评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D. 国民革命

2.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 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 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 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3.从世界范围内看,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的国家是()A. 英国B. 荷兰C. 美国D. 德国

4.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5.“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A. 全面辩证的方法B. 发展的方法 C. 比较的方法D. 史料解读法

6.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 第一次柏林危机B. 两个德国分立 C. 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 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7.《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A. 推行直接民主政治B. 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C. 公民缺少民主权利D. 公民道德高于一切

8.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 圣人托梦B. 内心自省 C. 行万里路D. 读万卷书

9.《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0.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 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 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C. 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 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11.下图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A. 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 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2.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兴起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上述评论应用了()

A. 文明史观B. 现代化史观 C. 社会史观D. 整体史观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材料二

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摘自《张学良口述》

材料三 1992年1月至2月,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很多人也都从中嗅出了巨大的机会。这期间大批主流社会精英下海创业,开创了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新篇章。——摘自余广珠《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下海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海潮”出现的有利条件。辩证分析“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14.(19分)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Every truly repentant(adj.后悔的, 悔改的, 有悔改表现的)Christian has a right to full remission(n.免除)of penalty(n.处罚,)and guilt, even without letters of pardon(n.赎罪券).──Disputation of Doctor Martin Luther on the Power and Efficacy of Indulgences by Dr.Martin Luther(1517)材料二: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加尔文

材料三: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43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权利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2)这些宗教主张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改革的实质和最终结果是什么?(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 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俄国死去了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材料三 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战争的后果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一战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影响。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材料二 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才能由真正的富人来统治。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和智慧的生活。——柏拉图《理想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的政治主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二位东西方先哲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巴黎决议”是巴黎和会的决议,“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指五四运动,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2.【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规定说明《十二铜表法》维护贵族的利益,说明A项不正确;“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说明B项不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D项。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最早创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是英国。4.【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的目的是因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这具有号召推翻清朝统治的作用;其次是分析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也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选B项。A、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不相符;D项与辛亥革命不相符,均排除。5.【答案】A 【解析】材料对“皇帝制度”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采用了全面辩证的方法,故答案 为A。6.【答案】C 【解析】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7.【答案】B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直接民主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句话可知,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城邦利益的维护,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民主权利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公民道德要求与其他要求之间的比较,故D项错误。8.【答案】B 【解析】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其他三项均与信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9.【答案】A 【解析】本题以《红楼梦》的故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看出贾父对四书五经的重视,A项与此意相符。重视“四书”不一定轻视《诗经》,故B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富家子弟弃儒从商,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作品,不可能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对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信息“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可得A、B、C正确。11.【答案】C 【解析】从材料图2所示时间“1948年”和“1968年”可知该时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却未受经济危机影响,史实错误,故A项错误;“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图2可知“1948年”和“196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西欧则相对稳定,且与美国相等,说明西欧在一体化进程中推动了其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1973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答案】C 【解析】文明史观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整体史观认为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史观关注从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社会状况和社会变化来研究历史的发展,从题干材料来看,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13.【答案】(1)分歧:“治国上”儒家强调德治(礼治),法家强调法治。变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2)因素: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的抗日救亡政策;民众救亡运动的推动;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努力;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激励。

(3)条件:南巡讲话解放了思想;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关系:以“下海潮”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度对讲诚信的传统价值观产生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传统价值观的有力支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如从“义” “利”观的变化分析)。

【解析】(1)第一小问分歧,由材料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来确立具体的分歧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变化,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概括。

(2)本题需结合材料二图片信息,分析1935年的中日关系与中华民族危机、中共的努力与让步。结合张学良口述的内容分析国民党爱国将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的作用。(3)第一小问条件,主要从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的精神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关系,分析出“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影响,言之成理即可。

14.【答案】(1)历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国有企业。

(2)举措: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或宁波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或经济开放区的开辟)。(3)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2分)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经济体制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从农业到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浦东开发。这些举措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第(3)问,根据材料一“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重视经济规律;材料二“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 反映了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反映了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15.【

【解析】第一问注意利用汉字去揣摩文意,第二问主要考查加尔文教改革的内容。16.【答案】(1)战争使疾病流行,夺去无数人的生命;战争带来了饥荒和贫困;战争使欧洲国家社会矛盾激化,出现政治危机。

(2)一战促使亚、非、拉地区民族觉醒,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局面。

【解析】第(1)题注意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各国伤亡人数;材料二中的“物价上涨”“暴动”“被捕入狱”进行总结。第(2)题注意材料中“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及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提示作用。

17.【答案】(1)思想: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德治民,取信于民;贵贱有序(或长幼有序、建立规范和谐的社会秩序等)。

(2)主张: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出任或统治者应接受哲学训练;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和谐;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或把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

(3)相似处:道德与政治结合(或对统治者提出了道德建设方面的要求);主张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协调的理想社会;都体现了对民众的关心。启示: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加强官员的道德修养(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第(1)题应提取材料一的信息,“仁”“德”“君君”等。第(2)题先由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柏拉图主张“哲学家王”,再结合教材归纳其他主张。第(3)题第一问由材料一、二可以提取出信息,“德”“和谐”以及“对人的关爱”;第二问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

下载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二月份月考 高三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高三二月份月考 高三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六月份月考 高二物理(精选5篇)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中2018年六月份月考 高二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中国&世界古代史 一、 单选题 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

    云南省泸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份考试 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泸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份考试 高三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

    云南省宣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五月份考试 历史

    云南省宣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五月份考试 文综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

    云南省元江一中2018-201学年高三10月份考试 历史

    云南省元江一中2018-201学年高三10月份考试 文综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古雅典的出土文物上的铭文中,记载了古代雅典法庭判处损污神像、对神发布......

    云南省富源二中2018届高三四份月考 历史

    云南省富源二中2018届高三四份月考卷 文综 历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中华人民......

    云南省富源二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

    云南省富源二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文综 历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美国1787年......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答案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C B A D B C D A C B A 41.(25分) (1)思想:综合考察与分类定级;扶贫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常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