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一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和企业形象的代表。在新形势下搞好职工文体活动,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而且对企业经济效益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规模限制等,文体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工会应认真分析小型企业开展活动面临的困难、探索活动开展路径、总结活动实践经验,建立与小型企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多样化发展的工会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 小型企业 文化活动 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一、企业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的重要意义
企业通过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能够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是开展文体活动是宣传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形式。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为职工强身健体和思想情感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同时能够激发职工奋发向上、勇于拼博的斗志。
二是开展文体活动是促进团队建设的良好途径。文体活动以团体竞赛为载体,以职工普遍参与为重点,能够营造团结奋进的氛围,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体现了企业所需、职工所求、党政所谋、工会所能,达到了提高职工健康素质与促进企业职工团队建设的双赢效果。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是职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必要手段。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经营任务、队伍素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职工的精神压力较大,身体透支也较严重,身心感到疲惫。通过文体活动可以释放生理、心理的压力,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塑造企业职工优秀形象。
二、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面临的困难
根据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解释,小型企业是指工业领域,职工人数 3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3000 万元以下,资产总额在 4000 万元以下; 零售行业,职工人数在 1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1000 万元及以下;批发业,职工人数在 1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3000 万元以下;住宿和餐饮业,职工人数在 4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3000 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因此,小型企业具有资产总量低、职工人数少等特点,这造成了部分文体活动开展不具有经济性,从而限制了文体活动开展的规模、深度和质量。当前,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
(一)活动场地存在限制
工会文化场地是职工的“学校和乐园”,对教育职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起到重大支撑作用,单位场地设施的条件决定了工会活动的内容、形式。小型企业受制于资产规模,没有规划出专门用于工会活动的室外场地;部分企业的办公场所是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获得,无法腾挪出专门的室内活动场所。受此影响,传统的球类、健身、舞蹈等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不得不寻找其它活动形式或改为租用场地组织活动。
(二)活动资金较为紧张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按照规定,工会经费按照工资总额2%的比例计提,小型企业由于工资总额不高,工会经费的计提基础较低,造成了工会经费总额偏低;工会经费还承担着维权支出、教育培训支出、工会日常运营支出等多种名目支出,部分支出存在刚性特征,造成了可用于文体活动的经费较为紧张;另外,由于小型企业的行政经费有限,不可能过多的对工会活动进行补贴,使得文体活动的经费来源单一。
(三)活动组织力量不强
工会组织是开展文体活动的重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小型企业工会专职人员较少,且工作量也在逐年加大,工会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其他岗位的工会兼职人员共同努力和配合,但兼职人员由于缺少激励、精力有限等原因,难以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时间,活动的组织力量大打折扣。因此,组织人员的缺少给企业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活动群众基础薄弱
开展文体活动的目的是有利于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身心素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群众广泛参与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型企业文体活动缺少专业人才的带头参与,一些专业性和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只是由具有专业特长的少数职工重复参与,活动的局限性较大;另外,由于职工人数较少,部分项目的开展缺少竞争性,难以调动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活动的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三、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路径探索
由于小型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活动的规模和形式,工会在小型企业中开展活动都必须在一些既定的、较为苛刻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针对小型企业具体问题探索独特的活动开展路径,具体思路如下:
(一)研究企业性质特点,提高活动实效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型企业工会要在复杂的客观环境中,以变应变,找准位置,寻求最佳结合点,开展文体活动。应认真研究企业性质特点,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和服务职工两大主题组织工会活动。首先,工会可以结合企业特点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就“增产节约”、“革新改造”、提质降耗和争做优秀员工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其次,认真听取职工意见,积极调研职工业余爱好,在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应尽量开展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摄影、棋牌、书画、兵乓球等活动,以求活动取得实效;最后,改变活动方式,变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大型活动为日常活动,改变文体活动原有的只有少数人参加的固定方式,寻求新的形式和途径,力争进一步扩大职工群众的参与面,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巩固业内横向联系,提高活动多样性
由于场地、资金限制,小型企业的文体活动种类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大型活动不具有经济性。为了打破限制,创造活动条件,应该加强行业内或集团内各小型企业的横向联系,积少成多,群策群力,共同谋划,不断提高活动档次,丰富活动内容。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可以采取同一种大型活动各小型企业轮流坐庄的形式,以便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和持续的发展;也可以采取同一活动由各个小型企业集体出资、统一组织,充分发挥行业或集团内各个企业自身的优势,工会的人、财、物实现共享,共同打造具有行业特色或集团特征的活动。
(三)建设职工兴趣小组,强化活动组织力
小型企业工会工作人员紧张,组织力量薄弱,应改变文体活动都由企业工会统揽的方式,发挥文体爱好者的骨干带头作用,成立职工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在形式上由企业工会统一领导,吸收在文体方面有一定特长的职工参与组织,各小组要形成自身的章程、制度、活动计划,在工会的协调下,兴趣小组发动小组成员,自发组织活动,工会在经费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另外,要扎实做好各兴趣小组内部的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文体人才,不断提高职工专业素养和能力,定期举办文体常识、赛场技巧、提升技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体骨干分子培训班,扩大文体活动的受众面,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体文体工作的良好开展,增强兴趣小组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打造文体活动精品,强化活动引领力
为提高文体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小型企业在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应选择一至两个有群众基础、易于开展的活动作为品牌工程来打造。一要积极探索寻特色,开动脑筋,用好资源,精心挑选,把精品项目办出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二要弘扬文化出成果,要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将活动办到职工中去,不断培育优秀文化成果,繁荣企业文化;三要突出精品项目的文化魅力,不断提高职工参与率,把精品项目建设成为职工群众的“艺术馆”“大学校”“大家庭”,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亚军.论新时期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J].科技风,2013(04).[2] 张旭光.新时期工会促就业工作的三个着力点[J].中国工运,2013(05).[3] 易敏利.浅析新时期工会女工维权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04(12).[4] 武力.论新时期工会宣传工作创新[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1).[5] 戴穗恩.浅析新时期工会职能的特殊性及新定位分析[J].科技资讯,2011(30).[6] 费登信.浅谈新时期工会干部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J].今日科苑,2010(14).[7] 《新时期工会信息选粹》出版[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03).
第二篇:关于开展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开展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是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如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职工群众的身心健康,有力地促进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探索与实践
我院是江苏油田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科技攻关研究的科研单位,职工长期伏案工作、与电脑为伍,工作压力大。放松心情、排解压力、增强体质,已成为全院职工的共同心声。多年来,我院从关心职工身心健康着眼,积极探索适合我院职工特点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较好地促进了我院两个文明建设顺利进行。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调查文体爱好
准确把握广大职工在文体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是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我院职工主要来自于各大专院校毕业生,文化层次较高,兴趣爱好呈现多样性,这给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但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文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了营造和谐氛围,有针对性的开展文体活动,我们通过基层工会对全院职工进行了一次兴趣爱好大调查活动,每年对新进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也进行一次类似调查,比较准确地摸清了大多数职工的文体特长和喜好,为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成立文体协会
成立文体协会,把各方面的行家里手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协调作用,是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关键所在。我院工会根据职工的兴趣、爱好以及可推广性,先后成立了足球、篮球、棋牌、集邮、钓鱼、摄影、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健身舞、柔力球等11个文体协会,各协会建立了机构,制订了章程,并在院工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自己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为广大爱好者搭建了各自施展特长的舞台。多年来,文体协会在推动和活跃我院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培养文体骨干
文体骨干是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我们十分重视文体骨干的培养、选配工作。一是选配好各文体协会的会长和秘书长。把那些有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热心为大家服务、甘于奉献的文体活动积极分子选配到各文体协会担任会长和秘书长。二是培养好文体活动推广员。有一些文体活动虽然广大职工喜闻乐见,但不少职工不会规范运动,不能直接融入各项活动当中去。我们首先挑选积极分子分院、室两个层次进行推广员培训,然后通过这些推广员对全院职工进行普及推广,为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打好基础。
四、开展文体活动
积极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是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最重要的一环。我们的做法是:一是认真组织好全院性文体活动。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每季至少开展一项全院性文体活动,把广大职工从办公室拉到户外开展一些有氧运动,促进广大职工心情愉快的从事科研生产工作。有些活动已成为我院的品牌项目,如7、8月份的排球赛、年底的迎新长跑、年初的新年游园等项目已经成为我院每年固定必须组织的活动,有的甚至吸引了其他兄弟单位积极参与。如迎新长跑项目由我院过去300―400人参加到目前扬州基地超过1000人参加,形成了江苏油田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一道亮丽风景。二是依托文体协会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每天晚上七点钟,油田机关办公大楼前旗杆下的广场上准时有一群人有节奏的跳着广场舞;在扬州基地科研楼一楼大厅准时有一群人一一展示一拍一球、有的甚至两拍两球球技。他们是我院健身舞和柔力球协会在组织会员开展活动。还有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协会每周或每月定期在附近体育场馆或俱乐部进行球类训练、比赛。有的文体协会还吸引了一批兄弟单位的职工积极参与。特别是我们还依托我院棋牌协会承办了一次江苏油田围棋、象棋比赛以及“地研杯”桥牌邀请赛,取得圆满成功。由我院牵头组织的江苏油田桥牌代表队还荣获中石化桥牌赛团体冠军。在扬州市首届柔力球比赛上由我院柔力球协会组织的三个油田代表队全部荣获优胜奖,其中一个代表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倡导基层单位间开展联谊活动。由于受运动场地的限制以及工作缓急的影响,有些文体活动不适宜于全院性大规模的开展或某个时间段开展,如勘探、开发科研科室经常因设计井位或为重要会议准备材料,经常一个甚至几个室一起加班加点,虽然这些科室的职工非常想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以缓解精神压力,但繁重的工作任务不允许他们分心。再如羽毛球爱好者在我院集中在少数几个室,即使开展全院性活动实际也只是几个室的职工参加。为此,我们倡导各基层科室间在适当的时间开展一些联谊活动,促进广大职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沟通感情、增强体质、缓解压力,丰富生活,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为和谐地研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与思考
在当今社会各类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工会积极在职工中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使职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促进职工身心健康,推动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顺利进行,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然而,如何更加科学、更加有针对性地策划、开展适合本单位职工实际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还有不少需要思考的问题。
思考一:正确处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
由于职工喜好和运动场地条件的不同以及体育项目普及程度的差异,有的职工喜爱竞技体育,有的职工青睐大众体育,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没有优劣之分,都有各自独特的魅力,只是受各种条件所限,有的适宜开展竞技性项目,有的更适合组织大众性项目。竞技体育由于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竞争激烈,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只适宜少数有运动特长的职工参加,职工的参与率低,适合基层单位多、职工总数多的单位组织开展。而大众体育专业技术性弱、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一般正常职工都可以参加,最适合职工总数少且办公地点比较集中的单位组织。工会组织应根据所在单位的职工总数、基层单位分散程度以及运动场地情况、职工喜好等因素开展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运动。
思考二:科学策划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策划、组织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体现群众性,又要突出集体性;既要坚持多样性,又要增强趣味性;既要把握适度性,又要重视安全性。
体现群众性。工会是职工群众的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也必须体现群众性,这也是工会组织办任何事都必须遵循的原则。不论是开展竞技性体育运动还是大众性体育运动,其难易程度都必须照顾到大多数基层单位能够组织职工参加或大多数职工能够参加,要从面上体现群众性。
突出集体性。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凝聚力,是每一个单位和部门领导的共同心声和愿望,我们在策划文体活动时必须突出体现代表基层单位的集体项目,这样可以为基层加强团队建设提供契机和舞台,同时也可以取得基层上下对我们组织文体活动的大力支持。
坚持多样性。职工群众由于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多种多样,策划、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时必须坚持多样性,除一些已被广大职工喜爱有加的品牌项目外,其它项目应交替组织开展,以满足不同爱好者的文化生活需求。
增强趣味性。趣味性是文体活动的精髓,也是文体活动吸引职工群众的魅力所在。我们在策划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时,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要把增强趣味性作为重中之中的因素来考虑。如在设计各种文体比赛奖励时,要打破只重视奖励前三名(冠、亚、季军)的惯例,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设立一、二、三等奖,使参赛者都能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鼓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或单位)参加运动。
把握适度性。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服务于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目标这个大局。开展文体活动,建设企业文化,同样也是为了服务这个大局。因此,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必须要把握一个度,要在凝聚力量、稳定队伍、促进发展上发挥特殊作用,而不能影响甚至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重视安全性。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工作方针,我们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也必须坚持这一方针。我们在策划开展文体活动时必须把安全性作为第一要素,特别是一些竞技性运动项目,要照顾到职工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尽可能的开展一些既能丰富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安全系数又比较高的文体活动,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参加活动的职工造成伤害。
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去思考、策划、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不断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把广大职工的精气神凝聚到企业的科学、有效、和谐发展上来,为促进广大职工实现个人梦、油田梦、国家梦做出工会组织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第四篇: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摘要:在高级中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新事物,我们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如何选择设计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如何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都需要积极开展研究实验。本文尝试对以上内容进行探索。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知识,解决书本问题为目的,脱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多数学生学习物理是被动的,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的课程标准中规定,在物理新教材中设立“课题研究”的研究性学习项目。
在物理教学中尝试以学科渗透为发展方向的“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是指以生活、社会与自然中的问题和现象为研究专题,以课内课外结合的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开展类似科学探究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而不在于某项具体知识的学习。在高级中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新事物,我们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如何选择设计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如何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都需要积极开展研究实验。
我们知道,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总目标都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教育总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具体化的实施过程,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物理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强化应用物理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学生体验、认识和运用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将“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新型教学模式,对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成为当今中学物理改革的目标。
2.丰富中学物理实验,强化物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学习物理。
现代物理教学观指出,教学过程应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方向转变。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进行物理课题研究活动中联系实际、联系技术和社会,体验近代和现代物理的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就,使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学习物理”。
3.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物理野外考察、1环境调查和社会访问不仅可以增长学生大量的物理学科内的科学知识和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锻炼体魄,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善于合作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研究的理论意义集中表现为比较全面地深层次地建构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的内容、指导策略和评价学生课题研究模式的个性化操作艺术与技巧,从而丰富和创新现代教学方法的基础理论。
一、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了解学生实际以及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信息,收集可利用的素材,选择课题内容(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物理学史研究、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
(2)深入开展对课题研究课程的理论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
2.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在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的指导策略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1)学生组织的指导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群体的学生组合,大小规模,不同能力学生角色安排及变动。注意研究以下几方面策略:①兴趣相近者②特长互补合作③小组规模适中④组织协调有合力⑤允许人员变动。
(2)收集资料,捕捉问题的指导策略研究。研究指导学生掌握获取资料信息的基础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查阅资料、调查法等),研究估计捕捉问题的研究可能性及成果形成的基本评估。注意这方面的指导不能教师包办,可以安排学生开展交流,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自主地开展社会调查,实验制作,查阅文献,收集需要的信息。
(3)分析资料与信息处理的指导策略研究。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选定了课题,开展进一步研究,指导的内容是针对选定的课题,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树立相关资料的价值观和掌握判断资料价值的一般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实验论证法)。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要结合学生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见解,独立思考,协作研究,直至弄清问题。
(4)表达形式与成果反映的指导策略研究。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对课题成果的最佳表现方式进行选择,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或科学报告,如何指导学生制作仪器、设备等。
3.构建课题研究活动的初步评价模式
(1)评价原则:注意以下原则的研究:①.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原则。②.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③.体现学生个性特点个性化的原则。④.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2)评价内容: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态度、能力、协作精神,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质量等。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学科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以学科教学为立足点,要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有利于突出学生发展为本,让所有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科学培养。上述“三个有利于”是检验本课题研究成效的标准。
2.实践性原则。教育是实践过程,教育科研的生命植根于各类教育实践之中。
课题来源于实践,课题的研究过程更要以实践为基础,研究效果要在实践中检验。
3.整合性原则。课题研究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与传统物理教学的优势互补与整合,重点突出物理课题研究内容形成序列化的研究。
三、物理课题研究内容开发的思路: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了解学生实际以及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信息,收集可利用的素材,选择课题内容(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物理学史研究、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
注意选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原则:指选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原则:指选题应具有创造性,即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能达到前人没有达到的新水平。科学性原则:指选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可行性原则:指选题要从主、客观条件考虑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要量力而行,不能脱离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
2.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课题或指导学生提出课题。注意选题要适应差异,发展特长;高一要上好指导课,使学生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要求,课题内容主要是探索性物理实验和所学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研究;高二物理课中的课题研究要求要高一些,学生应在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团结协作等方面加强训练,课题内容主要是科学原理在社会问题中的应用研究;高三进行开放的综合课题研究。
3.深入开展对课题研究课程的理论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
课题研究内容的特点①.课题与探索性实验相衔接。以往的学生实验,除了某些单纯的技能训练性实验外,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即在学过相应的知识之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另一类则是知识的应用,例如“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两类实验的前提都是认为学生已经掌握所涉及的知识,因此实验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这些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没有很大的作用。探索性实验是为弥补这些不足而设立的。以“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为例。教学大纲并不要求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因此实验的前提是学生不知道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在测出若干组数据后列表,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拟合曲线,用相应的函数表达这条曲线。如果再换其他几个弹簧做这个实验,还可以进一步解释函数式中参数的物理意义„„
按照过去对于验证性实验的处理,要先学习这个知识点,实验前学生已经知道相应曲线的形状,实验后假若有的点不在这条曲线上,要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但是,在这个研究课题中,学生事先并不知道它的图象是什么样的,只是在看到这些点的分布和走向之后才意识到它也许能用某个二次函数来近似地表示。在这种想法的鼓舞下,有些学生会尝试作出T2和m的关系曲线,在这之后就会明确地得到周期与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在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这两种不同的作法中,实验内容可能相似,但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设计,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一样,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中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但是这个实验所用的方法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法,学会这个方法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大纲安排这个实验,目的是进行
研究方法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多学一个知识点。“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也是这样的课题。
②.课题与新科学技术相衔接怎样缩小中学物理课程与当代新科技的距离,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有几个研究课题打算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刹车防抱死系统(ABS)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在汽车刹车时自动控制摩擦片与轮盘(轮毂)的压力,使车轮不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这样司机仍然能够控制车的运动方向。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机械能消耗在摩擦片与轮盘的摩擦上。这项技术虽然很新,但是它的物理模型并不复杂,利用高中物理知识可以做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设计的。“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科普报告:温室效应”、“科普报告:阿尔法磁谱仪与暗物质”等几个课题也都和科技与环境的最新热点有关。
③.课题与社会问题相衔接大纲修订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注意了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联系。例如,臭氧层的保护涉及无氟冰箱的推广,但是无氟冰箱比氟利昂制冷的冰箱成本高,消费者花较多的钱但本人并不直接受益,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宣传策略?许多报导说臭氧层的破坏使得皮肤癌的发病率上升,其实皮肤癌主要是白色人种生的病,黄种人很少有这种病,黑种人更是与它无缘。当今世界上的医学资料大部分来源于西方国家,国际传播媒体也基本上由他们控制,事情的严重性会不会被夸大了?也许这里面也有某种形式的种族偏见?研究课题为这类问题的深入讨论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更方便,然而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爆炸和火灾,还可能使人中毒,使用气体燃料是否利大于弊?天然气比焦炉煤气贵,但是燃烧值高,实际使用时哪种燃料更经济?对于不同地区,用电烧饭和用燃气烧饭哪种燃料更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更能符合中国人的烹调习惯?这些都可以在“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中讨论。过去在物理课中只讲物理原理,最多讲一讲技术应用,但是科学原理的应用及其评价一定涉及社会问题,二者密不可分,我们的学校育应该为学生做这方面的准备。
④.课题与其他学科相衔接氟利昂不是一种单纯的化学物质,其中有的成份能够破坏臭氧层,有的不能。无氟冰箱中制冷剂的化学成份是什么?它有什么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制冷的机理是什么?学生们在“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中可以进行讨论。“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要求研究柴灶、煤球炉、蜂窝煤炉、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电炉、电磁灶、微波炉的燃烧原理(加热原理)和效率,比较燃料的燃烧值。“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要用化学课中学到的知识测量基本物理常量。
总之,开展课题研究能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的主导作用,可使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为充分的准备,教学效果更好,开展课题研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形成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五篇:小型企业生产与经营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①]。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②],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并且,不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在此不一一赘述。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1、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从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看,2001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50人以下的小企业248.5万个,占82.1%,比1996年增加46.1万个,增长22.8%;1000人及以上的大企业1.9万个,占0.6 %,比1996年减少0.2万个,下降10.5%[③]。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计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4%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3800多万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④]。仅从数量上可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同样也反映了一个国际性规律,在国民经济中如“汪洋小船”般的中小企业存在的客观性。
2、中小企业是经济成长的支持力量。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8%[⑤]。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了我国税收总额的50%左右;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中小企业完成的[⑥]。另外,我们再来看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根据资料显示,单从工业上来看,2001年上海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8.61%;而2002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5%来自当地的个体私营经济,而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⑦]。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1998年为53.57%,2007年增加到69.37%[⑧],可见非国有经济
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这当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此来发挥他们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从引进外资来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出口创汇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向大企业提供配件等方式实现间接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外贸部门直接出口产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灵活特点,生产适销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显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各国都把就业当作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其原因在于,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据统计,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⑨]。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⑩]。二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额上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11]。三是从容纳就业人数的空间上来看,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就可以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据《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数据显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70多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达820
亿元;“十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5%,我省专利的2/3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3/4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12]。与此同时,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丢冒风险。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加快走农村工业化道路,这个繁重、艰巨任务的解决还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二是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13]。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还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治本措施,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增加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小。可见,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民小康生活的有力保证。三是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4、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首先,如前所说,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湖北全省有1.5万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234万职工转变身份,实现了体制、机制的转换,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14]。其次,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为国有大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国企改革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先例借鉴,前期可以通过借鉴中小企业改革试点获取的经验,这样国企改革不仅规避了很多风险,而且提高了改革效率。第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变与发展的催化剂。广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给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研究和开发支出,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从而中小企业起到了一种类似“鲶鱼效应”的作用,使得整个中国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最后,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断拓展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产业,特别是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要把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逐步调整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使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这就是“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有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中小企业陷入了艰难的境地。特别是那些市场主要在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笔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引起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但毋庸置疑,早在危机爆发之前,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就已显现经营困难的端倪,可以从企业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此次金融危机及其他外部因素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1、国际市场萎缩。美国金融风暴向全世界漫延从而造成全球通货紧缩,直接导致国际产品市场急剧萎缩。早在2008年前,我国产品出口多年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08年增幅只有8%左右,从2008年11月开始,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出现了负增长[15]。这样,受第一波冲击的就是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其中,生产玩具、服装、纺织、鞋类、家具、文体用具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企业大部分倒闭。浙江省温州市和广东省东莞市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中小企业集聚地,据温州市经贸委对全市重点乡镇的调查,共有2万个企业完全倒闭,东莞也有近万个企业倒闭[16]。
2、国内市场变数不定。国际市场萎缩直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下降,这一方面导致企业被迫将产品转为内销,带来了过度竞争,从而使内向型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导致那些专为出口产品的提供原材料与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开工不足。同时,所有相关企业都会因产量减少而相应减少员工数量,工资数量的减少必然影响消费品市场。加之,在此前形成的房地产市场因价格过高造成的市场低迷,以及因宏观调控影响了一些大型项目的进度等,更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几乎全部都是处于产业链条的某一部位,产业链条的断裂就意味着企业市场的消失。相关数据表明,2008年6月底,全国有6.7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7]。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迅速蔓延传导并累及我国经济,使原本已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生产经营状况更加困难。
3、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这个问题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据江苏、陕西数十家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反映,中小企业融资难已存在多年,轻纺、涉农等民生类行业以及软件、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由于利润率较低、或者是缺少资产抵押担保,除了极少数上市公司和地方扶持的骨干企业,大部分企业贷款很难[18]。笔者也对湖北省云梦县2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资金缺口总计4200万元,部分企业在资金紧张时,主要靠私人借贷,大幅提高了融资成本。而国际金融危机又把贸易型、出口加工型企业纳入贷款难行列。许多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制约中小企
业融资难的关键因素是担保问题。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支持成立了多种形式的担保公司,为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为对接企业和银行两个商业主体,目前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支持手段让官方背景的担保公司做中介桥梁。但可以想象,背负着扶持中小企业的官方使命,担保公司将难以完全按市场化规律选择中小企业给予担保,这对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三方而言均难言是最佳结果,这也是中小企业依然觉得融资难的原因所在。
4、生产成本上升。相对于产品价格,目前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从2007年初开始,国家确定了以“两防”(„防过热、防通胀‟)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政策走向,使产品市场逐步萎缩,价格逐步下降。而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则呈上升趋势。加之人民币汇率上升,以及《劳动合同法》的颁发布实施,更增加了成本上升的幅度。其中后两项属于硬成本,企业是不能消化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控制成本的难度。更严重的是,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完全达到了侵蚀利润的程度,由此造成大批中小企业亏损,导致部分外资企业外移的同时,丢掉了一些产品的国际市场。
(二)内部因素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1、技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产品同质性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国际上一般认为:技术开发资金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可以维持,占5%的才有竞争力。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开发经费,有开发经费的也往往不足其销售额的1%,自我积累能力很弱[19]。由于自身资金和技术水平所限,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只能有选择地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其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而且越是低端产品,厂商越多。由于进入行业过于集中,行业之间产品同质性明显,且都属于竞争性行业,故相互之间竞争异常激烈。由于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和研究开发费用的昂贵,中小企业只能依靠产品模仿或停留在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上。企业管理的焦点只停留在产品的质量、价格、渠道和广告宣传上,而不能根据市场的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新产品,造成企业产品单
一、样式陈旧,缺少市场竞争力。
2、管理的原因。在迅速壮大发展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经营管理者们大部分靠的是抓住了市场的机遇,他们缺少经营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内部管理和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认识也较肤浅。另外,根据中国社科院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中调查结果显示,在对736个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中,有72.6%为企业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90%以上:有455家(占样本企业总数61.82%)承认本企业本质上仍是家族企业
[20]。由此可见,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为家族企业,管理方式也多为家族式管理,随意性很大,规范性不足,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管理手段原始、混乱和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以及对企业的财政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
3、经营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都非常希望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特别是实行多样化生产和多元化经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多元化扩张就成为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在这些中小企业看来,企业的成长就是规模的扩大,结果造成一批中小企
业盲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追求多元化发展道路,从而使企业出现资金短缺、产品质量不高,服务跟不上等困难,陷入产品越来越多而市场越做越小的困境。
三、支持中小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发展困境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是当前有效应对危机冲击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要支持中小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不但政府要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服务保障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创造了宽松环境。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定好位,正视困难,沉着应对。具体来讲:
1、要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一方面要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出口、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上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经验,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建立助推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好要妥善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工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摆脱生产经营困难。
2、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中小企业促进专项基金,鼓励由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设立专项用于支持各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及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积极推进费改税,在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变费为税,使中小企业的负担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清理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中小企业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收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