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时间:2019-05-14 23:2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第一篇: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派,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一行9人,于2009年12月7至9日,对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进行督导验收。在这个期间,督导验收组听取了镇长张艺山同志所致的欢迎词,听取了镇委书记谢常荣同志所作的自评报告,听取了开平市委常委侯永豪同志和江门市教育局局长李霭康同志分别代表开平市委市政府和江门市教育局所作的推荐意见,观看了苍城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专题片,分别召开了有关职能部门代表、村(居)委会代表、校(园)长和教师代表以及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专访了有关领导和人员;考察了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机构等,查阅了近三年档案资料,认真核查了有关数据,多渠道、多角度了解和掌握苍城镇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情况。在这个基础上,督导验收组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充分研究,形成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一、总体评价

苍城镇地处开平市西北部,历史悠久,崇文重教传统源远流长。苍城镇是广东省中心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苍城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工业立镇、商贸旺镇、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落实责任,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同心同德,务 实进取,积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三年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着力建设规范化学校,有效地推动中小学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校长、教师素质,深入开展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成人和社区教育,逐步构建国民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苍城镇的教育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主要做法、经验与成效

1.认真履行教育职责,确保创强工作健康发展

苍城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深刻认识到教育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教育作为发展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作为改善民生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认真抓实抓好。2006年作出决策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纳入全镇“十一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订创强实施方案,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创强领导小组,下设办事工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村(居)会和学校也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落实人员、责任、措施,形成以“政府主导统筹,教育部门主体推进,各村委会和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全民共同参与”的创强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把创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了20多次教育专门会议,听取创强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创强工作中重大问题,部署创强各个阶段的工作,认真落实发展教育的“三个优先”:即优 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解决教育发展问题、优先落实教师待遇,确保教育发展优先的地位。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镇、村及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先后为学校发展办了20多件好事、实事。镇相关职能部门发挥作用,积极为创强服务。村(居)委会积极配合,做好思想工作,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的进程。在创强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阵地,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动员和宣传,让创强工作深入人心,形成“近期抓工业,长期靠教育”的共识,营造良好的创强社会氛围。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助学78万元,支持学校建设。因此,有力地保障创强工作健康发展。

2.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均衡发展

创强前,苍城镇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比较差,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镇党委、政府以创强为契机,在以市财政投入为主,镇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上级转移支付的义务教育经费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市、镇两级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捐助为辅,多方筹措1100多万元(市财政386万,镇财政636万元),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花大力气调整学校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标准要求着力建设规范化学校。三年来,先后撤消11所学校,中学2所并为一所,小学12所并为中心小学与一个分校区、一个分教点,新建、扩建校园校舍,全力办好一所全寄宿制小学。加强学校专门场室建设,配备常规教学仪器,装备教育信息技术设施,新建校园网1个、多媒体电教室5间,多媒体教学平台49个,新添电脑418台,师机比1:1,生机比达到标准 要求,新购图书75000多册。与此同时,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解决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效推动中小学均衡发展,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夯实了物质基础。这是苍城镇教育发展的亮点。此外,健全扶持助弱势群体机制,扶困助学750多人次,按本地生同等待遇解决外来人员子女700多人入学就读,体现教育公平。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苍城镇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强镇”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健全用人机制。积极配合开平市教育局做好校(园)长选拔和聘任工作,实行校(园)长任期责任制,加强校(园)长培训与年度考核,提高校(园)长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为学校持续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的师德教育,实施师德考核,树立师德先进典型,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育教师好形象。二是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与文化水平。三是积极实施“继续教育工程”,落实继续教育经费,在鼓励、支持教师完成国家规定的进修学时与任务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校本培训,包括普通话和教育信息技术基本功培训,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四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健全导师制,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促进青年成长。五是实施“名师工程”,评选培养对象,构建培养平台,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此外,还健全评优奖教制度,每年都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采取措施解决教师住房、医保与社保等问题,提高教师待遇,不断完善教师保障机制。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综 合素质不断提高,并涌现出一批开平市优秀教师。镇2008年被评为开平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4.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苍城镇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健全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常规工作。开展德育工作研究,在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开展多种多样德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校园环境和学校周边环境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广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不断提高,德育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要求,校纪校风良好。学校坚持把实施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抓实抓好。重视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实施课改方案。在课改过程中,一方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另方面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探索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学生体育与健康各项考核指标都达到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与优势,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特色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人数较多,有的奖项等级较高。镇2008年荣获“开平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汇演银奖”。5.加强统筹安排,积极发展成人与社区教育

在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的同时,加强统筹与安排,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苍城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根据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需求,发挥农、科、教协作的整体效能,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村党员与干部等培训,以及学历教育。三年来,参加培训达16000多人次,年培训面均达37.5%以上,提高了村民文化与技术技能素质,提高村党员和干部的素质,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持,有利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升级和农村富余劳动的转移就业。苍城镇“养鸽大王”何顺景、“开平市农村十大杰出青年”许匀桢,就是参加培训后走致富的典型。2006以来,镇筹措资金1800多万元,建设社区文化、教育与体育设备设施。利用这些设备设施,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村(居)委会组织,举办各种文艺、体育、教育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精神生活,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苍城镇正在逐步构建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

三、后续发展建议

苍城镇的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实现持续、均衡、优质发展,苍城镇还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设备设施,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率,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认真研究与规划,发展幼儿教育,规范办园条件,提高幼儿入 园率。要完善社区教育的机制,进一步充实设备设施,发展多元化的社区教育。进一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2.深化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品位 要进一步研究制订下一步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健全机制,强化校本培训,强化校本研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名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上档次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品位。

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 组

长:吴郑珊

副组长:麦农俭 黄志斌

员:袁新松 李健武 梁才盛

张建安 饶纪全 黄爱兵

二00九年十二月九日

第二篇:开平市赤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开平市赤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派,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一行9人,于2009年12月10至12日,对开平市赤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进行了督导验收。三天来,督导验收组听取镇长张伟业同志所致的欢迎词,听取了镇委书记肖章兴同志的自评报告,听取了开平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颜强同志和江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叶一鸣同志分别代表开平市委、市政府和江门市教育局所作的推荐意见,观看了赤坎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专题片,分别召开了有关职能部门代表、村(居)委代表、校(园)长和教师代表以及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专访了有关领导和人员;考察了中小学、幼儿园和教育机构,查阅了近三年档案资料,认真核查了有关数据,多渠道、多角度了解和掌握赤坎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督导验收组在充分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充分研究,形成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一、总体评价

赤坎镇地处开平市的西南部,是著名侨乡,素有崇文重教的光荣传统,文化底蕴厚重。赤坎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近几 1

年来,镇委、镇政府全面实施“工业强镇,科教兴镇”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镇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履行职责,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镇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领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调整中小学布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逐年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镇还注重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弘扬古镇文化传统,积极发展成人和社区教育,努力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区,全镇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出现蓬勃可喜的新局面,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主要经验与成效

1.党政高度重视教育,创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赤坎镇党政领导通过分析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断提高和明确了教育在推动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2005年11月,镇作出决策全面铺开创建广

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创强领导小组,出台《赤坎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镇党委、政府把创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政府打造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三年来,先后召开了17次教育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做到“三个优先”:即教育规划用地优先安排,学与教的困难优先解决,文化教育项目优先安排落实。镇党政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为教育办实事、好事40多件。镇还制定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各学校的创强工作责任制,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为创强工作积极服务,村(居)委会也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动员和宣传,让创强工作深入人心,使全镇上下形成合力共创强镇的局面。镇党政班子亲自挂帅,亲自多次到香港、广州、深圳,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争取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支持创强工作,三年来共收到捐款300多万元。镇切实做好贫困学生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司徒氏和关族等教育基金作用,三年发放“扶困助学”金19万元。为了确保创强工作扎实健康开展,市、镇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近三年,全镇投入教育经费分别是763.28万元、929.09万元、1051.59万元,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由于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宣传到位、资金到位,赤坎镇创强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大力调整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

发展

赤坎镇原来中小学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分散,教学设备设施简陋,制约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镇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需要,2008年9月制定了《关于调整学校布局的方案》,将全镇14所中小学校进行重新规划调整。两年来,镇多渠道筹措资金,总投入820万元。2009年初,先后撤并7所小学。2009年8月,镇又进一步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将五龙学校初中部和永美学校初中部并入开平六中,并将7所小学归并为3所小学(四个校区二个分教点),并按照江门市一级学校标准配备教学设备设施。镇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学校现代化设备设施的配臵。全镇4所中小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镇中心小学实现一班一教学平台,3所小学158名教师每人都配臵了一台办公电脑,全镇小学拥有计算机226台,达到80台/千人。通过大力调整学校布局,优化配臵教育资源,全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促进了义务教育向均衡优质发展,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夯实了物质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赤坎镇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做好校长选拔和聘任工作,先后选拔了6名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镇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利用评先创优激励手段,宣传、表彰、奖励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每年教师节期间召开表彰会和年青教师

交流会,表彰先进教师,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促进全镇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镇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出外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取经,请专家教授来镇举办专题讲座。镇还实施“名师工程”,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镇坚持以师为本,逐年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近三年来,教师工资逐年提高,镇财政积极落实好教师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岗位津贴、节假日慰问金、年终奖、绩效奖等各种教师福利待遇。目前,全镇广大教师安教乐教蔚然成风,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涌现出一批开平市优秀教师。

4.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赤坎镇党委、政府注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促进中小学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镇成立以分管教育的镇领导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定期研究和部署全镇中小学德育工作。镇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道德、文明等方面的教育。镇把具有侨乡文化元素的资料作为乡本、校本教材,渗入到德育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镇还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侨乡和古镇人文环境的资源,设立一大批德育基地和社会劳动实践基地,为全镇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拓宽教育渠道。目前,全镇中小学校风良好,学生文明礼貌,德育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要求。二是深化教

学改革。镇中小学校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推动课堂教学信息化。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大力推广课改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近三年,小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达251人次。三是注重创建办学特色。赤坎镇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注重创建特色学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镇三所小学均初具办学特色:一是永美学校排球特色;二是中心小学篮球特色;三是五龙学校书画特色。尤其是永美学校学生人人会打排球,每班都有排球队,男、女排多次获市、镇排球赛冠、亚军,女子排球从1985年获开平市小学排球赛13连冠,2005年获得“江门市体育特色学校”的荣誉称号。

5.积极发展成人与社区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基础上,镇还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中心,辐射各村(居)委会,形成成人教育网,经常开展普法、种养、婚育等教育,举办各类上岗培训班,近三年共培训26704人次,年培训面达到37.5%。镇还利用得天独厚的侨乡人文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和关族图书馆均建于上世纪20年代,现分别藏书达2万多册,年借阅量达10000多人次。镇积极建设群众文化娱乐场所,投入资金将赤坎文化站建设成广东省一级文

化站,筹建了塘美农家书屋等5间农家书屋,同时发挥江南曲艺社等艺术团体的作用,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社区教育开展促进了文明社区的建设,全镇有6个村被评为“江门市文明村”,有11个村被评为“开平市文明村”。

三、后续发展建议

赤坎镇通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珠江三角洲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赤坎镇教育还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调整的后续工程,妥善解决好学生上学远的交通和生活问题。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率,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全镇幼儿教育较为薄弱,要进一步研究与规划,大力发展幼儿教育,规范改善办园条件,不断提高幼儿入园率,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幼儿教育。

2.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校内涵发展

赤坎镇教师队伍目前名师不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和教育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化

发展规划,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壮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努力培养名师,培育上档次的教研成果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办学水平。

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 组 长:吴郑珊 副组长:麦农俭 黄志斌 组 员:袁新松 李健武 梁才盛

二OO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张建安 饶纪全 黄爱兵

第三篇:江门开平市月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江门开平市月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派,省督导验收组一行9人于2010年1月7日至9日对江门开平市月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进行督导验收。三天来,我们听取了月山镇党委书记梁羽行同志代表镇委镇政府作的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的自评报告;听取了开平市政府和江门市教育局的推荐意见;观看了月山镇创建教育强镇的专题片;分别召开了镇各职能部门、村(居)委干部座谈会、校(园)长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实地考察了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等18个单位;对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专访;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在收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督导验收组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评议,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形成以下督导验收意见。

一、总体评价

月山镇是著名的侨乡,历史文化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崇文重学蔚然成风。现存的博健学校始建于1906年,是开平华侨捐建的第一所学校,办学一百多年,人才辈出,成为了月山镇特有的人文景观。

近年来,月山镇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化工专业镇”,荣获“江门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江门市体育先进镇”等光荣称号。月山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振兴月山经济,致富月山人民的根本大计来抓,把创建教育强镇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通过党政领导带头,动员全社会(包括华侨和港澳乡亲)力量,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创建规范化学校,重视教育信息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了全镇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目前,在江门市、开平市两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月山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全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活跃,教育的综合实力整体得到提升。

二、主要经验与成绩

1、加强领导,规划先行,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月山镇经济发展起步晚,学校小而散,2006年前全镇中小学生5000多人分布在22所学校,教学设备设施严重不足。

镇党委、镇政府确立了“科教兴镇”的战略,形成“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共识,同时,将教育创强作为班子成员任期目标之一,让各位班子成员负责联系一所学校分片包干,把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了《月山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月山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按整体规划进行分步推进。月山镇教育创强工作,通过党政领导的“四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行动到位、经费到位),使得创强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心愿。各村委会,各企事业单位,各群众团体,港澳、海外乡亲、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2、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以建规范化学校为目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按照《月山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原则,党政一把手亲自参与研究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深入到拟撤并的每一所学校进行调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入户,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阻力,经三轮大手笔的布局调整,将原来3所初中撤并为1所,19所小学撤并成4所,形成了“一中四小”的办学新格局。

近两年,镇党委、政府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全镇的规范化学校建设,仍然先后投入了2400多万元,用于扩建、翻新、改造校舍场室,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增添教学设备设施,图书资料和配臵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备。目前,全镇各校都建有校园网和电脑室,全镇共有计算机690台,其中教师用计算机305台,基本达到人手一台;学生用计算机385台,达到初中学生每千人77台,小学生每千人63台。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乡亲们的热心支持下,使全镇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根本的改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镇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以政府为主,多方投入”的教育筹资机制,保障创强经费的投入

月山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始于2005年,2008年进入攻坚阶段。虽然镇财政实力不足,但仍坚持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确保按时、足额到位,逐步加大投入。自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都做到逐年增长,教育经费的增长都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近三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占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以上。

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经济收入逐年提高。财政依时支付教师社保、医保费用,使得广大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创强的攻坚阶段,为了筹集经费,镇党委、镇政府毅然用出售镇府几处物业的办法套现600万元,填补了创建教育强镇的资金缺口。镇党委、镇政府各主要领导还带头为创建教育强镇捐款,从而带动了社会各界、华侨、港澳乡亲共同捐资出力,其中2005年镇中心小学申报“江门市一级学校”,就收到社会捐款50多万元,2008年创教育强镇又收到社会捐款200多万元。

4、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努力从根本上增强教育实力 镇党委、政府深知强镇无弱校,强校先强师,要坚持不断地抓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使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对校长队伍,月山镇建立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校长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明、顾全大局”,同时又有一套校长聘任和考核制度,从而抓住了队伍建设的龙头。对广大教师,月山镇从三个方面着手抓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热心爱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二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三是注重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近年来全镇已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其中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人,江门市优秀校长1人,江门市优秀教师3人,开平市学科带头人2人。

5、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月山镇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理念,通过优化管理机制,使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德育网络,提高了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收到良好效果。中小学生有礼貌守纪律,德育考核优良率及后进生转化率高,在校生违法犯罪率多年保持为零。

通过积极推进新课改,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提高了教学效益,小学、初中毕业生的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在特色教育方面,通过结合地方特点挖掘校本资源积极进行学校特色培育的探索。目前部分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已初步形成,近几年来月山镇中小学生参加市级各类文体项目比赛均取得较好成绩。

6、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月山镇也十分重视办好成人教育,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早在1998年就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该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员的能力,将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有机结合起来,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批初级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镇党委、镇政府重视社区文化教育,除了发挥镇文化站、镇广播电视站的社会教育作用外,各村(居)委均建有文化中心、老人康乐中心、民间曲艺社团等,使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镇、村每年均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各类文艺体育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后续发展建议

1、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要确保在建工程按质按期峻工,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圆满完成;要继续完善学校功能室场及教学设施设备的配臵。

2、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和管理

要按市一级幼儿园标准花大力气办好镇中心幼儿园,使之成为本镇幼儿教育的示范园,发挥其辐射作用。要加强对村级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全镇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

3、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重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结构性缺编问题,并采取转岗培训、接收应届毕业生等多种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 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改进传统的教学研究工作,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研质量和效率,从更高层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不断提升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保障月山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

组 长:周延光

副组长:梁贵谦 何维孜

组 员:林永德 陈 国 陈沛熙 张耀伟 李昭新 刘文经 二O一O年一月九日

第四篇:梅州市平远县上举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材料(定稿)

梅州市平远县上举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材料

整合教育资源 建设人文秀区

平远县上举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中共平远县上举镇委员会平远县上举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六月

目 录

一、基本情况„„„„„„„„„„„„„„„„„„„„„„„2

(一)自然条件

(二)经济建设

(三)人文环境

(四)教育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4

(一)党政领导重视,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4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2、制度健全,措施有力

(二)依法履行职责,确保教育稳步发展„„„„„„„„„„„5

1、保障教育经费,落实政府责任

2、实施“防流控辍”,巩固“普九”成果

3、维护校园秩序,创设良好环境

(三)调整学校布局,完善办学条件„„„„„„„„„„„„„ 8

1、科学规划,整合资源

2、完善设施,规范办学

(四)推进教育强镇建设,提升教育实力„„„„„„„„„„„10

1、领导重视,身体力行

2、广泛发动,全民参与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12

1、建立激励机制,让教师安教乐教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3 1.积极丰富内涵,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2、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体、卫、美、劳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幼儿教育与成人教育并重,社区文化十分活跃„„„„„„15

1、发展幼儿教育,规范办园行为

2、重视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3、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和谐家园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17

四、自评结果„„„„„„„„„„„„„„„„„„„„„„„18

成县下达任务的256.16%,全镇国内生产总值6834万元,比增9.2%;工农业总产值9344万元,比增9.6%(其中工业总产值4093万元,比增10.4%,农业总产值5251万元,增长9%);农村人平纯收入5759元,比增6.8%。名列全县第一。

(三)人文环境

上举镇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中国古汉语学家、当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诗人吴三立是我镇畲脑村人。上举乡贤吴应祥先生是我国著名园艺专家、兰花专家。他曾长期担任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名誉理事长和中国兰花品种注册登记委员会主任,在国内外兰花界享有盛誉。被尊为“国兰泰斗”。丘定侯先生是我镇又一杰出乡贤,历任陆丰县政府秘书、潮阳县地方法院推事,代理潮阳县县长、浙江省政府秘书、浙江省丽水、平湖等五县县长。1937年后任第八集团军少将军法处长兼平湖县长。杰出乡贤的奋斗轨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上举人勤学不辍,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四)教育发展

我镇现有完全小学1所,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上举中心小学始建于1934年7月,是县一级学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市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镇中心幼儿园为县一级幼儿园。现有小学教师24人,幼儿教师6人,在校小学生179人,在园幼儿31人。

校园师生人身安全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我镇教育管理体制科学,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实,推动了教育事业有序有效发展。

2、制度健全,措施有力。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能,把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形成党政会议定期和不定期研究教育问题制度。主要领导每年都主持召开二次以上教育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重点研究教育创强、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规范化建设、学生安全、学校食品安全等问题。二是建立镇主要领导与学校、村委挂钩联系制度,镇主要领导挂钩学校。我镇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各村、学校调研,对教育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及时为学校排忧解难。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教兴镇”的发展观,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镇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经费,确保了我镇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依法履行职责,确保教育稳步发展。

我镇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面对困难,我们迎难而上,积极调整财政开支结构、拓宽经费来源,千方百计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依法“防流控辍”,巩固“普九”成果,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了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法实施义务教育的氛围。二是强化政府行为,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并列入镇、村干部考核内容,形成镇、村、校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扶助困难家庭学生完成义务教育。我镇每年都通过政府补助和民间资助等方式帮助一批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避免失学。据统计,近三年来先后投入10多万元用于扶助贫困家庭子女184人。四是各校建立“防流控辍”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对于流动儿童,我们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与当地学子享受同等免费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2007-2009年,我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5周岁完成率均达100%;小学年辍学率为零;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为100%。

3、维护校园秩序,创设良好环境。为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下发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制订了《上举镇关于维护学校周边环境,保护校园师生人身安全的若干规定》,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维护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源呈锐减趋势,在重建与撤校的两难选择中,县镇两级政府本着不浪费教育资源的原则,于2004年8月将原上举中学撤并至百年老校东石镇铁民中学,学生大部分转入铁民中学就读,一部分学生转入县城学校。铁民中学基础施舍完善,文化底蕴深厚,教育氛围浓郁,校风学风优良,连续多年获得县“教学质量优胜单位”称号,上举镇的初级中学学子都接受到了良好的学校教育。

同时,我镇及时出台了《上举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对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向群众讲明布局调整的意义;二是落实“三对一”责任制,即一名镇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教师负责做通一名需撤并学校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三是加强寄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优先解决因布局调整需要寄宿的学生的要求;四是落实补助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的政策,减轻贫困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解决边远学生学习、生活、交通等问题。通过落实布局调整政策,我镇2004年撤销了上举中学、文昌小学、创新小学、赤大小学、赤城小学、咸水小学、龙文小学,2008年撤销了符坑小学和八社小学,2009年撤销了下举小学,2010年撤销华宝小学等11所学校,保留1所完全小学,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2、完善设施,规范办学。学校布局调整任务完成以后,我们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标准做大做强中心

党委、政府经研究,决定举全镇之力,提前完成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任务,并及时召开上举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动员会,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村委和学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上举镇掀起了全民参与、万众一心办教育的“创强”热潮。

1、领导重视,身体力行。我镇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创强”工作,镇党委书记亲自担任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组长,镇长、党群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协管教育领导、镇属部门负责人及学校领导为成员。镇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和现场办公,着力解决学校在“创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他班子成员也分别到各村、学校驻点挂钩,做好布局调整、建设规划、建设用地、资金测算、资金筹集等方面工作,保证了创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创建教育强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镇人民的共同参与。我们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发放“致上举镇群众一封信”、各村设臵创强宣传拦、悬挂创强横额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科技兴镇,教育领先”等先进理念深入民心,形成了全民参与,万众一心办教育,全社会踊跃捐资办学的局面。香港太平绅士何冬青先生捐资30多万元在中心小学新建一幢教学楼。近三年,社会各界捐资办学金额就达67.7万元。

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我镇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3%;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4%;成人校教师学历合格率91.6%。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要求全镇4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使用和多媒体教学技能。如今,85%以上的学科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时覆盖率达36%以上。

3、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名师队伍,我们把思想素养好、学识修养高、有能力、有才干、有独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中青年教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依托市、县“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并在思想上给以关心鼓励,在教学上为其搭台唱戏。目前我镇有县级名教师2人,县级名班主任4人。

(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镇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积极丰富内涵,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我镇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努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挖掘本地德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拓展教育渠道,办好家长学校,近三年幼儿园、中小学家长学校培训率达80%以上,并通过

3、体、卫、美、劳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镇在抓好学生德、智的同时,抓好学生体、卫、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严格执行省制定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我镇小学基本配备了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的功能场室、设备设施和相应师资,每年每期都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和措施。三是搭建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发展成才。我们大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学校每年都举行学生田径运动会,并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为学生锻炼和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四是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我镇建立了2个德育教育基地,5个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大胆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适应环境、团结合作、承受挫折等综合能力。近三年我镇学生参加各学科和体育、艺术方面的各类竞赛、竞技活动,获市、县级奖励40多人次。2008年“六一”文艺汇演,学校文艺队表演的相声《趣话》获县三等奖;学生作文(或作品)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发表的有32篇。

(七)幼儿教育与成人教育并重,社区文化十分活跃。我镇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重视加强幼儿教育、成人教育,活跃社区文化,促进了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长效管理机制;投入20多万对圩镇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此举也得到了乡贤肖义松先生的大力支持,捐赠了价值10多万元的垃圾清运车辆5台;大力抓好街道花木绿化、组织人力彻底清理街道路障等一系列圩镇环境整治和美化亮化工程圩镇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有机结合,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二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近三年先后投入资金20多万元,建起了上举镇篮球场、文化室,添臵了一批健身器材,为群众休闲健身提供了便利。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虽然我镇教育工作在近年的改革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我们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学校的个别功能场室仍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

2、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意识,特别是教育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们将积极承担办学责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探索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718-

第五篇:化州市新安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化州市新安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自 评 报 告

化州市新安镇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

目 录

一、基本情况………………………………………………………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3

(一)重视教育,全面落实岗位职责……………………………3

1、领导重视,教育优先.…………………………………………3

2、高度认识,措施有力………………………………………….4

(二)科学规划,认真完善教育机制…………………………..4

1、科学布局,注重督导………………………………………….5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5

3、发动捐款,多方筹资………………………………………….6

4、多方取经,完善制度………………………………………….7

(三)舍得投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8

(四)安全第一,注重校园环境整治………………………….10

(五)师资为本,全面提升教师素质………………………….11

1、任人唯贤,领导竞岗…………………………………………11

2、尊师重教,奖教奖学…………………………………………12

3、关心教师,注重培训…………………………………………12

(六)创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4

1、以生为本,塑身修心…………………………………………14

2、因材施教,科研促教…………………………………………14

3、基础教育,成绩显著…………………………………………15

4、体艺兼顾,全面发展…………………………………………16

5、“防流控辍”,形式多样………………………………………16

6、留守儿童,关爱帮扶…………………………………………17

7、重视幼教,加快起步…………………………………………18

8、成人教育,常抓不懈…………………………………………19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19

四、自评结果…………………………………………………….20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齐心协力创强教育 ——化州市新安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教育兴,人才兴;人才兴,社会兴。2014年,新安镇在上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政府行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全镇人民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创了新安教育新局面。现将新安镇创建教育强镇的工作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安镇属革命老区山区镇,位于粤西地区的化州市西南部,周边与化州市中垌(兰山)、官桥、良光、笪桥、石湾以及廉江市河唇、石城、良垌等镇(街道)接壤,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辖17个村(居)委会,6万多人口。反季节香蕉、特色水果、丰产林和淡水养殖是新安镇农业经济四大主导产业。新安镇是化州著名水果之乡,十月桔、黄皮、红阳桃、四季石榴、龙眼、荔枝、香蕉等传统水果久负盛名,年产各种优质水果近5万吨;新安镇木材资源丰富,有速生丰产桉树林8万亩,年产桉树材近20万吨,镇内有21间木材加工厂,年产桉树切片、卷片10万立方;新安镇矿产资源丰富,硫铁矿、高岭土、花岗岩、钼、银等蕴藏量大,其中花岗岩10亿吨,高岭土1亿吨,石灰石0.9亿吨,铁矿石0.8亿吨,品位高,且开发利用价值高;新安镇交通便利,距离化州

城区25公里、廉江市区20公里,距湛江机场60公里,境内河茂铁路、X642县道、X726县道贯穿其中,辖区内设有火车货运站,镇17个村(居)委员会全部修通了水泥硬底化公路;新安镇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中火嶂、帽子嶂、凤凰嶂、斜半嶂、笔架嶂自然景色,有琉璃井、封诰楼等名胜古迹,西北部鹤地水库依山环绕,与融为一体,蔚为奇观。位于该镇内的广东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是粤西最大的农业观光旅游基地。

新安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贯彻“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坚持“兴镇必先兴教”的发展原则,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新安镇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学校布局、整合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建设优质学校,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经过教育创强布局调整,目前新安镇有完全中学一间,初级中学一间,完全小学一间,非完全小学十五间,中心幼儿园一间。全镇在校中小学生7715人,幼儿3037人(其中中心幼儿园385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504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经新安镇申报,市创强办审定,化府办[2014]16号和86号文件批复,新安镇概算100万元以上的基建项目有五项,分别是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中心幼儿园的综合楼,三合水小学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合计总价1175.6万元,其中自筹资金

为252.7万元;其它新建和维修项目有60项,合计总造价1089.67万元,其中自筹资金338.52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新安镇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齐心协力创强教育”为宗旨,真抓实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成人教育的比较完整而又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一)重视教育,全面落实岗位职责

1、领导重视,教育优先。

多年来,新安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与学校挂钩制度,安排一名副镇长(或党委委员)分管教育工作。班子会议上,经常讨论研究教育问题,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发展和部署教育工作。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树立了“教育管理无小事”的理念,在工作中优先研究、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书记、镇长及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党委委员)等领导更是以身作则,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和教师工作生活情况,慰问教师,解决学校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每年隆重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先进大会,表彰对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近三年来,有200多名教师、校长

受到镇的表彰。

2、高度认识,措施有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伟业,任重道远。在创建教育强镇的目标指引下,新安镇脚踏实地地开展教育创强工作。一是成立了“新安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冯冰任组长、镇长王云龙和党委委员宁学冰任副组长,相关班子成员和单位主职领导任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镇、各学校“创强”工作的组织、指导、联络、检查、督促等工作;汇总、整理、撰写镇“创强”工作材料等。二是各村(居)委、有关部门、中小学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制订了相应工作方案和措施,切实加强对创强工作的领导。三是制定了《新安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强”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进度措施等,推进了“创强”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召开了创建教育强镇动员大会,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分别负责所分管村委会关于创强的具体工作。对如何设置创强项目,镇党委政府十分慎重。该加强哪方面的硬件建设,该如何撤并学校,该如何分配资金,镇党政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各村委会、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学校布局,多次邀请教育局分管创强工作的李海春、梁华清副局长和市创强办的领导同志到新安镇指导工作。

(二)科学规划,认真完善教育机制

新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以发展教育为己任,把创建教育强镇作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督查,全面落实。

1、科学布局,注重督导。

根据新安镇的实际,我们重新调整全镇学校的布局为一间完全中学、一间初级中学、一间完全小学、十五间非完全小学、一间镇中心幼儿园。为了按时完成创强工作,我们加强了对各创强项目的督导,每个村委会都有挂点领导负责,各项目从立项到每月进度到工程完成,都从学校领导班子和村委会两委委员里安排专人负责跟踪,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凡是没按时完成各个阶段任务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在镇会议上作出表态,并采取措施补救,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按照省教育强镇的验收标准,结合新安镇学校实际,计划投入3100多万元对现有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除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外,还需自筹 8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建设。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新安镇政府想方设法广开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实现教育投入多元化。主要是镇、村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学校通过校会、班会、宣传专栏、广播站、家长会、倡议书等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据统计,在各处交通显要路口、各学校内外、各村委会集市显眼处,分别

悬挂了80多条固定的永久性创强标语,镇和每个学校都设立了大型创强宣传牌或宣传专栏,绘制并张贴了布局调整后的平面图。春节以来,共发出创强宣传短信1000多条,捐款倡议书1万多张,捐款感谢横幅200多条。这样,在全镇干部群众中营造了创强的浓厚氛围,创强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得到了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

3、发动捐款,多方筹资。

新安镇是革命老区,又是山区镇、移民镇,经济相对落后,工矿企业少,规模小,外出的有钱老板也不多,所以全靠单位、企业、老板捐资办学有一定的困难。面对现实,我们采取了灵活的社会捐资办学方法,确立自筹资金各村委会小学由村委会自行解决,中心小学、新安中学、新安初中由镇统一筹集(其中中心小学通过土地置换形式)的方法。具体做法:一是镇通过短信的形式,向外出的乡贤、老板介绍了新安镇创强开展的情况,发动他们捐资捐物支持家乡的教育。二是各村委会在春节期间利用当地风俗年例给老板拜年及举行联谊会、同学会等,宣传创强的意义,募集资金。三是向各机关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发出了创建教育强镇的募捐倡议书,希望积极参与。四是组织主题晚会。2013年12月27日晚,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新安初中主办、广东茂名石油化工学院、化州市第三中学和中国移动化州分公司协办的主题晚会——“教育创强,我要飞翔”,在新安初中成功举行。晚

会创强主题鲜明,节目精彩纷呈,充分表达了新安镇人民“创教育强镇,筑民心工程”的美好祝愿。五是召开捐资现场会。2014年5月23日,在新安中学校园举行了主题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为新安教育创强献力量”的现场捐资会,现场共收到捐资约23万元。通过一系列行动,新安镇创强氛围浓厚,创强热情高涨,创强形式多样,创强效果明显。

4、多方取经,完善制度。

为了更高效地开展教育“创强”工作,新安镇不断到已成功“创强”的镇取经,寻求“创强”经验。如今年5月初,新安镇组织镇领导班子和村支部书记赴宝圩、南盛等镇学习“创强”成功工作经验;10月上旬,新安镇又组织中小学校长到笪桥镇仓背小学学习“创强”经验。通过参观学习,明确了在“创强”中应努力的方向,也全面梳理了新安镇“创强”的各项事宜,更加明确了工作方法。开展“创强”工作以来,新安镇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例如召开教育创强动员大会、教育创强加温会、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培训会、教育创强工作汇报会,开展新安镇教育创强 “走、看、听、比”活动。通过召开会议和开展活动,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不断深化了大家对“创强”工作的认识,统一了思想,更好地举全镇之力开展“创强”工作。为了做到以点带面,镇委、镇政府挂钩领导多次到村、校召开教育创强工作现场会,形成了“镇村联动、部门配合、群

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整个教育创强工作进展迅速,效果明显。

(三)舍得投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安镇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

镇委镇政府在经济还欠发达,镇财政还较紧张的情况下,仍然登高望远,宁愿放慢其他项目进度,也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优先安排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教育经费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都逐年增长。近三年来,新安镇对教育的投入分别为1500万元、1635万元、1782万元,年增长率为9%。其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750元、750元、950元,教师收入年增长率为6%。尤其是教育创强以来,先后投入3100多万元资金对校舍校容校貌、教育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建设、改造、购置。其中中心小学新建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共5543平方米;三合水小学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共2700平方米;中心幼儿园新建综合楼1300平方米,以上5幢新建校舍资金达1175多万元。另外全镇投入1090多万元维修了改造教学楼、宿舍楼、厕所、水沟、围墙、门楼等;投入了830多万元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校电教仪器、功能室和体育器械装备。全镇同时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各校都有图书室,室内内现有藏书202477册,其中中学共有112521册,生均达34册,小学共有,89956册,生均达近

20.5册,阅览室中各种报刊杂志充实。通过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改造,各学校和幼儿园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几年全镇各校加大对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中学(初中)、完全小学共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室9间、非完全小学共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室15间,全部学校接通互联网,实现“校校通”。全镇学校共装备有电教平台的多媒体教室101个,座位数占比逐年提高。现在的新安镇,现代化教学设备已达到教育强镇的标准,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为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新安镇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一是构建文化阵地。如设置黑板报、阅报栏,在醒目的地方镶嵌校训、教育方针;在教室里悬挂了地图、国旗、“学生守则”,悬挂了伟人、名人的肖像和格言;建了校园广播系统等教育阵地,使每个校园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与书香味道,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教育。学校还结合传统与实际,运用校园文化载体,适度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五四”、“六一”和元旦、国庆文艺晚会、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等,以弘扬热爱艺术、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主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各显其能,让学生发挥了自主创造的才能。二是打造绿色校园。布局调整后,新安镇学校占地大,目前,全镇中学占地面积9037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7.3平方米,小学占地面积223465平方米,生均50.8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师生宿舍)中学达24668平方米,生均7.4平方米,小学达30772平方米,生均7.0平方米;绿化率高,达62%以上,学生在开放的绿地活动,使环保公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等意识得到增强,绿色文化得以弘扬。

(四)安全第一,注重校园环境整治

一直以来,新安镇十分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成立了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安镇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反应预案》《预防突发事故疏散措施和应急避险方案》。镇政府与各校长、校长与各教师、学校与家长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各校制定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演练,教会学生逃生自救能力和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同时,中、小学校认真抓好学生在校上课时的安全教育,坚持安全教育天天讲。每天晨会及放学前一分钟都强调安全教育,落实点名登记制度,对缺勤的学生做到家访或电话跟踪,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每个假期都印发关于安全的《致家长一封信》;每学期都对学生家访一至二次,召开学生家长会一至二次,不断强化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在学生上学、放学时加强了对学校路口、危险地段的站岗指挥,坚决制止非法营运,保障学生的安全出行。另外,学校从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聘任得力干部到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由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工商所等部门联合执法,经常对学校周边500米范围内 的小店、书店、音像店进行重点清查,重拳打击黑网吧、游戏机室。对无牌摊贩、乱停车辆等进行整顿和治理,为学校营造了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三年来,新安镇中小学没发生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五)师资为本,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承担者,教师资源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推进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近年来,新安镇认真实施“兴师强校”战略,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任人唯贤,领导竞岗。

一是完善校长选拔、任用、考核制度。新安镇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实施了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全镇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制定校长任期目标制,实施校长任期考察制度,政府每年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二是把领导队伍进一步激活。采用组织考察和民主推荐的方式,把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优秀教师提拔为学校的中层干部,让新安各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年轻化、优质化。三是加强培训学习。新安镇制定培训计划,按《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进行培训,也多次邀请市教育局的领导到新安镇对学校领导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培训。目前,新安镇的学校领导班子已建成一支思想素质好,管理能力强,勇于进取的学校干部队伍。

2、尊师重教,奖教奖学。

镇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措施,使全镇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一是关心教职工生活,为全体教师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教职工进行体检,切实保障了教师的根本利益。此外,镇党委、政府每年春节都为离退休、患病和困难教师带去慰问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二是奖教奖学,每年教师节镇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同时,镇政府还大力筹集奖学资金,每年对高考、中考优秀学子进行表彰、扶助,并动员村、企业等社会力量设立各种奖教奖学基金,开展奖教奖学活动。新安镇不管是民营企业老板,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对教育都非常热心,积极支持学校建设,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等。三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捐资累计100多万元。

3、关心教师,注重培训。

关心爱护培养教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也是新安镇政府的一贯做法。对教师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业务上培养提高,工作上放手使用。

一是抓师德教育。新安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细致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工作责任心。开展了“爱岗、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安教、乐教、勤教为荣的高尚师德。利用评先、创优等激励手段,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一大批“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全镇教师的品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新安中学南粤优秀教师1人,茂名市优秀教师或班主任21人,化州市十大杰出教师3人,化州市十佳班主任2人,化州市、茂名市、省各种优秀分别为91、15、1人;新安初中化州市以上各种优秀38人;中心学校化州市各种优秀81人。镇主要领导还亲自上门拜访教师,关心教师冷暖。在政治上,积极鼓励先进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有目的地培养后备力量。每年,学校党支部都要发展党员或确定考察对象、入党积极分子。

二是抓业务培训。新安镇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等院校函授、自学考试或电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组织教师开展学习《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全体教师每年都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不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学科的教研活动、论文、课件等各种比赛,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是抓法制教育,预防违法违纪。新安镇一直坚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各校利用周会例会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在学习中开展法律常识测试。多年来,无一人违法违纪。

(六)创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安镇中小学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模式和教育观念。

1、以生为本,塑身修心。

新安镇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成立了镇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导行、励志、修身”为教育目标,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以家庭为基础,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镇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我们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校近几年的德育工作重心是:确立德育目标,完善德育制度,突出德育主题;搭建育人平台,抓实育人措施,提升育人效果。近年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活动的引导,新安镇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形成了勤奋、好学、团结、拼搏、奋进的良好的校风、学风。

2、因材施教,科研促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关注学

生,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安镇各学校都成立了教学科研组,以本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确定校本课题,开展校本研究,以科研促教,增创教育发展新优势。三年来,新安镇教学科研成绩令人欣喜,新安中学获省优秀课例奖2人、茂名市1人、化州市72人,新安初中化州市课例优秀奖奖16人,中心学校化州市优秀课例奖60人;新安中学获化州市以上优秀论文奖360人,新安初中75人,中心学校165人。

3、基础教育,成绩显著。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根本,是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贯来,新安镇中小学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为主体,切实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积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减负”的有关规定,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努力实践“减负不减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新安镇中小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上级教育部门和广大家长的一片赞誉。其中,近三年来新安中学高考成绩稳步上升,普中考上重点大学3人,本科89人,专科以上637人,平均上线率79.4%;职中专科以上150

热么,上线率69.4%。在各类智科比赛中,新安中学获得全国奖56人,省奖125人,茂名市奖207人,化州市奖416人。

4、体艺兼顾,全面发展。

新安镇各学校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特色教育,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近几年,新安镇中小学生在参加校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有125人次获奖,在参加镇级以上各类艺术比赛中有96人次获奖。2012年高考,新安中学美术类考生32人参试,术科上重点线3人,上线人数创我校高考历年之最,上本科线以上7人,整体升学率75%;音乐6人参试,上本A线2人,专A线3人,升学率81.32%;体育类15人参试,上本A线3人,上专科线3人。

5、“防流控辍”,形式多样。

为了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普九”质量和水平,落实上级关于控辍保学工作精神,新安镇对学生的防流控辍工作常抓不懈,推动着新安镇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新安镇团委、妇联等部门,开展了以《义务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宣传重点的法律知识宣传,培训活动,各村都将依法送子女入学作为各村村规民约的一个主要内容。二是教改控辍。教师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育人艺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以知识、艺术、真情实感全方位控辍,以此保住学生。三是情感控辍。学校要求班主任与学生结“帮扶”对子,“跟踪防辍”,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经常家访,电访,及时掌握“学困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困生”的各种困难。四是扶贫控辍。加强对学校的收费管理,坚决禁止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对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多渠道筹措资金,经济扶贫控辍,动员社会力量,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补助相关政策和发挥本地助学基金的作用,解决困难学生的读书难问题。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缀学率为零,初中缀学在1%内。

6、留守儿童,关爱帮扶。

一是建立好留守儿童档案。通过对留守儿童摸底调查,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新安镇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父母的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电话,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文化程度等,有详细的记录。二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学校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找留守儿童谈心,家访或电话

访与其监护人交流教育信息。教师指导其学习、关心其生活,以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三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各学校开展的具体活动就有:“关爱留守儿童”亲情捐赠、拔河比赛、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真情告白”亲情电话等活动。四是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以学校为中心,发动了党员、村干部以及退休教师等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热心人士的热烈支持。

7、重视幼教,加快起步。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更存在着发展的机遇。新安镇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建立机制,明确职责,不断规范办园条件,科学安排教育内容,提高幼教质量,大力发展新安镇学前教育。一是加强新安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新安镇投入了230多万元,按照省级幼儿园标准打造了新安镇中心幼儿园,全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2%。二是切实抓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省颁发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幼儿园规模、幼儿人数,配足幼儿教师,增配一定数量的校医、保育员等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幼教短期培训,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组织观摩交流活动,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邀请市优秀幼儿教师到

新安镇介绍经验,使全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上新台阶。

8、成人教育,常抓不懈。

新安镇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阵地,每年不定期开展农作物栽培技术、水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三年来,全镇不定期组织各类成人教育培训班,邀请专家、致富能手开办专题讲座,组织各类成人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共82期,合计受训人员达到6250人次,年培训面达45%以上。通过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增强了农民就业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农民科技种养骨干,提高了人民群众致富本领,拓宽了人民群众增收渠道,帮助了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新安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教育的投入仍然不够,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还有待挖潜,等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重点,加快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经过“创强”建设和改造,新安镇 的学校建设已能满足当前教育需要。但我们将牢记“教学为先”的理念,与时俱进,在加快全镇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学校的基础建设,巩固和发展“创强”成果,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二是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学校教学现代化。同时着力办好农村小学的附设幼儿园,普及幼儿学前三年教育,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三是继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内培外引,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团队,促进全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是继续抓好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进一步加大成人、社区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管理,提升新安镇全民教育水平。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所有必达条件已达标,自评结果是:政府责任68分、教育管理18分、办学水平11.1分,自评合计得分为97.1分,占总分的97.1%。据此,我们认为,新安镇已达到广东省教育强镇标准,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请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专家组给予督导验收。

化州市新安镇人民政府 二○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下载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平市苍城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