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与培养研究综述
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与培养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与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简要分析了幼儿教师英语口语的构成与培养所涉及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综述 幼儿教师 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23-01
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出现全社会各级学校空前关注英语教学的热潮,许多幼儿园也开始探索幼儿英语口语教学。同时,20世纪90年代国际第二语言教学改革三大趋势的出现:低龄化、与教育研究相结合、与学科内容相渗透,对我国的幼儿英语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幼儿英语口语教学正以多种方式在众多的幼儿园开设,并且在争论声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是新世纪新环境下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它的提出不仅仅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重视与关注。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教学水平与能力的高低,不仅仅影响着幼儿英语学习的启蒙与兴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教师英语以后的进步与发展。
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学术价值。现今我国幼儿教师英语口语尚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作相应的指导。实践过程中困惑多,问题多。从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这个小切口入手,加强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与培养的研究,有助于加快早期英语教育的发展,丰富英语教学理论;促进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具有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幼师职业现状,对接幼儿教师职业标准,探索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价值。
2.应用价值。为衡阳市自身幼儿教师英语口语的构成与培养得到完善和改进,提高衡阳地区幼儿英语教育质量,进而促进整个衡阳地区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为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提供借鉴与参考。另一方面,真正使儿童在早期教育中获益,并为儿童以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试图对目前的幼儿教师英语口语的构成与培养进行总结和反思。目前幼儿园的英语教学良莠不齐,而家长对于幼儿学英语热情又是如此高涨,热情之下我们不得不做冷静的思考,既然幼儿该不该学英语已经成为了无意义的争论,既然幼儿已经在学英语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甚至可以说是大势所趋,那么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研究工作者,自己如何用高质量的英语口语给幼儿提供一种更适于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氛围,才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幼儿教师英语口语的构成与培养
幼儿教师英语口语的构成与培养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知识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幼儿教师实施幼儿英语教学,必须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都过关的情况下方可胜任。幼儿正处于接受语言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教师过硬的基本功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以免不正确的语音语调对幼儿产生终生的不良影响。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以便在自学英语、备课时,遇到困难能自行解决。此外,英美文化知识也是英语专业知识的必要一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2.了解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鉴于幼儿英语教学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幼儿英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这些理论知识是幼儿教师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了解幼儿的个性差异等,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选择适合幼儿的英语教学方法从而因材施教,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具备较强的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幼儿英语教学技能对于幼儿英语教师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幼儿英语教师要有出色的模仿力。模仿力涉及语音语调的模仿和动作行为的模仿两个方面。其次,幼儿英语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如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包括计算机、因特网等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幼儿教师还要具备其他的英语教学技能,如唱英文歌、跳舞、绘画、制作等,用多种手段教授英语知识,提升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具有从业的热情和对幼儿的爱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热爱幼儿英语教育事业,还要对幼儿有无限的爱心。因为幼儿习得英语如同他们习得母语一样,是从长期的、大量的听说和感知中习得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理性的感知语言信息。因而不能指望幼儿立竿见影地学会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必须反复地、长期地给以他们语言刺激,积年累月的努力才能见效。幼儿是特殊的群体,幼儿英语教学也不同于成人英语教育,有其特定的规律,其教学过程更是相对复杂和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务必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热爱就会在困难面前迷失方向,没有热爱就没有幼儿英语教学成就。
参考文献:
[1]柯丽女,周黎.幼儿园英语教学模式浅析[J].考试周刊.2011(24)
[2]王笃勤编著.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张志远主编.儿童英语教学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第二篇:农村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自申请本课题以来,我们就积极投入到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半年来,我们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多读书,勤思考,多调查,经常上网查阅相关的各种资料和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请同事和领导多指导和提出宝贵的意见。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结合课题的研究,我们收获颇多并从中感到了快乐。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本课题主要概念界定: 所谓口语交际,即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是彼此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的效果是双方互动的结果。
2.教学是活动,通过交际活动,学生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3.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与教师对语言学习客观规律的认识紧密相关,而教师对语言学习客观规律的认识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正是教学促进了这种交流。
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在交际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于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了就能用,从而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此循序渐进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思路及措施
研究的内容: 1.对我校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小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现状。在实践中,很多学生感到掌握口语有困难,实际交际能力和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差甚远,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体会,对待口语交际能力的态度以及对教师日常课堂形式的喜好等,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困难存在的原因进行研究,便于正确地引导学生。
2.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小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为在英语教学中研究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寻找突破日。语言的交流是需要环境的,由于学生目前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对英语交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那么,如何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3.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研究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具体有效的方法。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积极的评价,能为学生提供成功、愉快的体验,能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这也是保持学生对英语充满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4.寻找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口语交际的训练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它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但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模式和手段,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研究方法:
1.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校园内,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辟英语角,多跟学生面对面交流;合理利用学校墙报、广播等宣传阵地;举办口语交流活动或竞赛。在校园外,注重生活中英语知识的积累,收看电视中的英语节目;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与家人之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
2.采用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撰写调查报告,阶段性地了解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状况。
3.采用经验总结法,阶段性的开展研究课,对教师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把经验运用到教学中。
研究的思路与措施:
思路:
1.让学生明白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给学生多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
2.邀请领导和相关教师听课、评课,提出不足,加以改进。3.加强课题研究材料、课题研究报告、过程材料、各种素材等的收集、整理。
措施: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理论。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做好读书笔记。
3.积极撰写论文,提高理论水平,指导课题研究与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8.3—2018.4)
设计前期调查,提出研究的课题。课题获得延长教育局等市级领导部门的立项。筹划研究的思路与方向,浏览相关的书目,向进行过课题研究的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制定出课题研究的方案,做好充分的开题准备。
2.实施阶段(2018.5—2018.10)
依据制定的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计划,积累资料和数据,深刻反思,概括总结。如阅读《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一些教育专家的理论著作和英语教学方面的书籍等,上网查阅相关的各种资料,写出了一些读后感、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3.总结阶段(2018.11—2018.12)
归纳、总结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认真撰写高质量的结题报告。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
1.阅读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同时建立课题博客,及时发布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体会。
2.完成了前、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3.完成了课例分析报告。4.完成了心得体会。5.完成了研究论文。
6.完成了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点滴收获:
1.个人课题研究的开展改变了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刚接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和担心,使他们慢慢开始喜欢学英语,知道如何学英语,从而快乐的学习。
2.课题的研究改变了我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上,学生会积极思考,大胆回答,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同时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3.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我自身的专业成长。通过开展个人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发展,使我们的职业在成长。使英语学科的实用性得以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科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学会了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对课题研究不再畏缩,提高了我的科研水平。4.整个团队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为了更好的研究课题,我们在不断的更新观念,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先进的理念。教师应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学生自始至终用英语进行思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营造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沉浸在浓浓的英语氛围中,尽量使用学生能听懂得的较简洁的句子。先进理念的运用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现在的课堂中,学生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听说表达能力,增加实践的机会,进行语言的反复感知,促使语言技能的逐步提高。使学生达到了在真实语境中学以致用,能比较自如地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5.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全校在课余时间播放英语儿歌、英语绕口令、英语动画片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能唱多首英文歌曲,说英文歌谣,能大胆的开口说英语,并且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6.课题研究使得学校具有了学习英语的氛围,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持续发展。如课本剧表演比赛就是一种好的形式。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书法比赛,同时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还可以利用设备设计、制作具有连续性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配上一段相应的英语对话。图片配对话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使用英语对话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7.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英语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原先班级里只有很少几个孩子举手回答问题。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学校里的一些英语活动,学生的胆量和积极性明显被调动起来,每节英语课几乎每个人都想发言。创设的情景对话,学生都争着去表演,去说。
课题研究的思考: 1.取得的成绩:
建立了融洽、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授过程,更是向学生传授能力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向学生简单机械的传授知识,不再是以权威传授者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而是要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参与其中;教师应成为一名参与讨论的人、发现问题与矛盾的人,而不是拿出现成知识的人。总之,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授之以渔”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课题的开展与研究,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总结、改进,反复尝试。丰富课堂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结合理论也进行了研究与尝试,受到了较好的成果。尤其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教学中,老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唱、画、儿歌、猜谜等形式,创设生活小场景,多给学生开口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在学习新的语言后及时运用到生活中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特有的价值,学会学以致用。2.存在问题:
在课堂的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每学习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或案例,老师会下意识的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但发现并不是预想的效果。这使老师有些失望,但后来我们总结出并不是所有的新观念、新理念都适合我们的学生。学生有所不同,这就叫因材施教。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大有不同。在这方面,老师有时会欠缺一定的思考。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会加以注意,充分备课。
六、课题的反思与设想: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大半年课题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课堂的教学目标、内容、时间、教学方式和考试压力的影响,我们还是惯性于以偏重语言知识教学、提高短期学习效应和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缺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可持续的措施和方法。
同时作为年轻教师感觉个人科研水平有限,科研方法还应改进,对如何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富有个性化口语交际活动上缺乏独创性,在实践中对提炼的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使用还不够成熟。因此,如何进一步分析课堂上口语表达活动存在的问题,如何设计个性化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
第三篇:质量文化构成要素与功能研究
质量文化及其构成要素与功能研究
1978年我国引进日本的TQC至今,关注质量已经从开始的被动行为转变为多数企业的主动行为,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管理职能。但是,也应注意到有相当多的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忽视质量文化建设甚至造成质量文化缺位,是企业质量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抓出实效的主要原因。质量文化是企业推行质量管理的土壤,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文化,质量管理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企业投入再多的努力也难以结出丰硕的果实。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质量文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但对质量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少之又少。要避免质量文化成为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应该对质量文化的内涵、构成因素、特征及其功能有正确的认识。
一、质量文化的含义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受日本产品横扫国际市场的刺激,美国人开始研究日本的全面质量控制无法在美国有效开展的原因,发现之一便是美国的质量文化还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因而,一些质量专家对质量文化进行研究,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论著。如Joe Batten的《建立全面质量文化》,Brian Thomas的《全面质量培训:质量文化与质量培训》,Robin L.Lawton的《创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文化:领导在质量、创新和速度方面的作用》,Linda Seifert的《创建全面质量文化》,Keith F.Holliday的《创建质量文化》,以及John A Woods的《质量文化的六大价值》。在这些论著中,关注的是如何建立质量文化,对质量文化的定义没有明确提出,其中John A Woods通过对文化的定义间接定义了质量文化:Here's a definition of culture: It's the shared beliefs, values, attitudes, institutions, and behavior patterns that characterize the members of a community or organization.意思是文化即表征社会或组织成员的共同信仰、价值观、态度、制度和行为模式。可以认为John A Woods所指的质量文化就是表征社会或组织成员有关质量方面的共同信仰、价值观、态度、制度和行为模式。美国朱兰质量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鲁贝斯勒也认为企业文化、企业作风、企业行为反映在全面质量管理(TQM)上,就是质量文化,企业文化在TQM中表现是作为质量文化的核心内涵。
在我国的质量管理论著中,有关质量文化的定义基本上也是对企业文化定义的延伸。如蒋冬青、刘俊学认为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质量文化,就是指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自然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理念、意识、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水平、行动淮则、法律观念,以及风俗习惯和传统惯例等的总和。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培育企业质量文化的重要内容。质量文化不仅直接显现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和管理质量,而且还延伸表现为消费质量、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等。马国强认为质量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质量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质量规范、生存发展氛围等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质量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质量管理实践的结果,是企业个性化的核心体现。尚鹏飞等认为质量文化是市场经济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所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达成共识的质量价值观、质量精神、质量目标、质量道德、质量教育、质量形象等。万力认为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文化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与质量意识和质量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文化活动的总和,它对企业形成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发展生产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杨晓明、李淑华认为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
涵,蕴含在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及其结果之中,它崇尚以质量为衡量一切的理想尺度,以质量为情感的出发点,以质量为意志的推动力,以质量为生产经营的需求,以质量为理性思考的准绳,由此使质量管理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理念。培育卓越的质量文化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2002年我国著名质量控制专家张公绪教授主编的《质量工程师手册》中对质量文化的定义为:是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理活动当中形成的,围绕质量问题所产生的一切活动方式的总和,这种活动方式体现了企业独特的质量价值观念。
综合以上定义,可以发现对于质量文化的阐述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企业的质量意识、企业的质量制度和质量形象的总和。
二、质量文化的层次结构
质量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其层次结构同样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如乔东在《试论企业价值观与企业质量文化》中提出企业质量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体现:
一、物质行为层,表现为与质量工作有关的原材料、器具、环境、员工素质、质量行为和服务水平等;
二、组织制度层,表现为质量组织、质量标准、质量法规和质量体系等;
三、精神层表现,为员工对待质量工作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质量意识、价值取向、思想方式及精神态度和作风等。企业的质量文化从形态上可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其有形文化指可被人们观察到的实体或行为,它是质量文化的表层、表象形态,无形文化则是企业深层次的、抽象的形态,表现为人们的意识、思维、价值观念等,无形文化对企业质量文化的影响通常要比有形文化更为广泛、强烈和持久。
当然也有文章认为物质层不应属于质量文化的范畴。邵友和在《营造企业质量文化,推进企业持续发展》中将质量文化分为三类:
一、企业质量精神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被员工接受的质量价值观、精神理念、行为准则和质量道德观,这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
二、质量制度文化:是企业为约束员工质量行为用文字规定的必须遵循的企业规章制度。
三、质量行为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用的结果,包括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是企业员工的风貌体现。
笔者认为,把与质量工作有关的原材料、器具、环境等因素列为质量文化的范畴是不妥当的,但因这些因素而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质量形象却是质量文化的重要表现,因而结合质量文化的定义,可以将质量文化分为形象层、制度层和意识层。
1.形象层:形象层又称外层。是指质量文化的显现部分,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服务水平、质量标志、品牌形象、质量行为和社会形象等,它是质量文化的外在体现。
2.制度层:制度层又称中层,也是质量文化的固化部分。这一层是指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和质量法规等,制度层具有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3.意识层:意识层也称内层。这一层包括企业的质量价值观、质量观念、质量态度、质量忧患意识、品牌意识和顾客意识等,是质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质量文化各层当中最为稳定、最具影响力的一层。
意识层决定了制度层和形象层,它是质量文化中相对稳定的层次,一旦形成就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制度层和形象层是意识层的外在体现,意识层直接影响制度层,并且通过制度层来影响形象层,形象层和制度层是意识层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手段,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企业完整的质量文化体系。
三、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
根据质量文化的定义和层次,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的质量意识、质量制度、以及质量形象等内容。
(一)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企业员工对质量重要性认知程度的体现,它包含了质量价值观、顾客意识、品牌意识和质量忧患意识。
1.质量价值观
企业的质量价值观是企业质量意识的核心内容,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企业的质量价值观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质量态度和质量行为取向,也是企业质量文化独特性的本质所在。良好的质量价值观,能够对企业的全体员工产生内在的感召力和强烈的质量忧患意识,引导员工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质量制度并维护企业的质量形象,在工作中主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企业的质量伦理道德是质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道德标准。与质量制度不同,它不是硬性的质量管理要求,而是通过长期培养和倡导而形成的群体的质量精神规范。质量伦理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是企业质量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质量观念是企业员工对待质量问题的观点,观念决定态度和行为取向。落后的质量观念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适宜的质量行为。
2.顾客意识
顾客意识,反映了企业员工对顾客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它决定着员工在处理与顾客有关问题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强烈的顾客意识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形成强烈顾客意识的企业,才会有强烈地探究市场需求、钻研顾客心理的冲动,才会有创新产品、丰富产品质量内涵的方向感,才会有创立品牌,维护品牌的紧迫感,才会有突出质量优势、赢得顾客忠诚的使命感,企业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
3.质量忧患意识
质量忧患意识是指企业职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深刻体会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并清醒认识到本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存在的差距,由此形成提高质量水平和保持质量优势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在工作中自觉主动提高工作质量,以使企业取
得竞争上的质量优势而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4.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是指企业员工对品牌价值和品牌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它决定着人们对待品牌的态度,最终必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二)质量制度
质量制度是质量文化的“固化部分”,它规定了企业在质量方面对企业以及企业员工具体要求,是企业员工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企业质量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和落实手段之一,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必要保证。
(三)质量形象
质量形象主要体现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和社会责任感给顾客和社会留下的印象。它是企业质量文化的外在体现,影响着顾客和潜在顾客对企业的评价,从而对企业未来的运作产生影响。
1.产品质量形象
企业的产品质量形象是顾客最为关心的质量形象,它是顾客在对产品的观察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产品质量好坏的印象,一经形成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因而,企业应把产品质量始终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不能有一丝松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优选地位。
2.服务质量形象
对于耐用品制造企业来说,服务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服务已经成为满足顾客要求的基本业务内容。服务质量直接影响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优秀的服务可以弥补企业产品质量上的不足,化解顾客的抱怨。
3.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综合了企业的许多方面,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的内涵与格调等,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有利于企业留住老顾客,而且有利于企业吸引潜在顾客。
4.社会责任形象
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反映企业对职工权利、能源与资源消耗、环保、社区以及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和贡献大小。企业只有重视职工的福利与健康、节约能源与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社区发展、支持慈善事业才有可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广大潜在顾客的认可,否则,不仅无法获得未来的发展空间,更有可能遭致员工的抵制甚至是法律的制裁。
四、质量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一)质量文化的特征
1.客观性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文化是与企业共生的。即企业质量文化依赖于企业的存在,没有企业就没有企业质量文化。企业质量文化的根源来自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根归结底是企业成员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企业质量文化伴随企业的发展、变革而形成和演变,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质量文化的内涵和成熟度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认识质量文化的这一客观性质,是自觉推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前提。
2.独特性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内容、管理体制、高层领导、员工素质以及历史变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就决定了不同企业的质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这种质量文化上的差异往往是难以消除的。质量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简单照搬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3.一致性
质量文化是一种以质量道德、质量意识为基础,以激发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以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效益为最终目的的文化管理方式。质量文化理论基础的一致性表现在:质量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思想,突出员工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依靠员工质量意识的强化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自觉性
质量文化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倡导的文化,它是企业领导根据企业远景和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质量管理经验,有意识地提出并逐步引导形成的。优秀的质量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强化质量意识,能够调整全体员工的质量行为,因此在质量文化的确立和培养过程中都加入了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自觉意识。
5.实践性
培育质量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的质量经营提供相应的文化氛围,这种特定的使命使它不同于普通的文化,质量文化带有强烈的实践性。任何企业的质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都应该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需要、自身的特点和以往的质量管理经验,那些脱离本企业具体情况提出的质量文化是不切实际的,无法真正发挥质量文化的作用。
(二)质量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质量文化可以在企业内建立共同的质量价值观和质量目标,使员工在主观观念和客观目标上
有统一的准绳和方向,使群体的质量意识有正确的引导,使员工能够认同企业的使命和远景,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凝聚力是企业的宝贵资源,是协调员工质量行为的内在力量,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员工在质量追求上齐心协力、步调一致。
2.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体现在企业质量文化一旦被全体员工接受并理解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以增强员工对质量的认同感和依存感,强化员工的质量忧患意识和顾客意识,激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零缺陷的质量目标。
优秀的质量文化能够激励员工,能够使员工拥有使命感;优秀的质量文化能够激励员工,能够使员工拥有前进的推动力。美国强生公司的信条中有这样几句:“我们首先要对医生、护士和病人,对母亲、父亲及其他所有使用我们产品及服务的人负责”、“我们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以及整个世界负有责任”、“我们鼓励公民的发展以及更好的健康和教育”;希尔顿酒店则提出“顾客第一,员工也第一”的质量文化,体现公司对顾客和员工的极端重视,从而激发员工提高服务质量的主动性和热情。
3.规范功能
质量文化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共同质量信念,这种信念体现了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一切违背企业质量价值观的行为都会遭到员工的反对和抵触。因此,企业的质量精神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使那些不符合质量文化的个体行为(包括领导的个体行为)难以存在下去。
4.反馈功能
质量文化一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企业员工同时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质量文化通过他们向社会传播进而影响社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不断扩张,使其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企业的质量观念和行为准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因此优秀的质量文化,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有益于社会进步。
五、小结
企业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明确质量文化的真正内涵,掌握质量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质量管理的需要来改善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从而确保企业质量文化作用的发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的质量工作能够生根、开花和结果。
第四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陈 超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1 世纪,随 着 信 息 化、全 球 化 时 代 的 到 来,世 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国际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相继建立了学 生的“核心素养”模型。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十多年,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使素质教育的期望与实际目标相互背离与矛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中学教学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评价机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离,有能无德,心理异化的残缺人,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 会问题,素质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问。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全地成长、进步和发展。2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与技能 本位的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 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2.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 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那么,究竟什么是 “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 题研究。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 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2002 年 3 月,欧盟在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把“核心素养”界定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体,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 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素养。”
2006 年 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向各成员国推荐了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OECD 核心素养的框架。尽管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 OECD 用胜任力,美国用 21 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 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参照国际组 织与其他各 国关于核心 素养内涵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 终 身 发 展 和 社 会 发 展 所 需 要 的“必 备”品 格 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核心素养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也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素养。如果说,一般素养是为公民的基本生活
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公民优质生活之所需,因为它是一般素养的高度凝练和核心内核(精髓和灵魂)。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 的,因 此,它 是 可 学习、可 培 养、可 塑 造、可 测评的。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1.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 观念是指将 所认识的史 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 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阐述中国及世界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性;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 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 行史料的甄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教会学生运 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 指要从历史 实际的角度 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要想真正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一种博大的襟怀和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 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后果等等都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并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在理解历史中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 指以史料为 依据,以历史 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历史的解释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了 解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以辩证的眼光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客观的态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 通、立德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即对历史的探究以不断接近历 史 的 真 实 为 目 的;以“通 古 今 之 变、成 一 家 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提供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意识和精神;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 学 必 须 紧 紧 围 绕 着 培 养 学 生 核 心 素 养 这 一 主 线展开。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 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 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 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 在梳理和概括秦始 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 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 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 主 动 学习,由“学 会”向“会 学”的 学习方 式 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 念创设问题 情境以培养 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 1851 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 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使其迅速走向灭亡,正所谓是“兴也速,衰也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呢? ”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 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教师也可用假设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在问题情境的氛围中,学生很快就会以秦始皇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各抒己见,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能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确定“探讨中国古 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活动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的交流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并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作为合作 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 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 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些史事比较枯燥 无味,很难激 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便可以运用富有魅力讲述法,以丰 富沛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与言行,如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奋发精进的人生态度;厚 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都是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熏陶,汲取前人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 评价目标 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 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也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一线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篇: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推荐)
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
经验交流材料—— “ 经历着 收获着 成长着”
一、课题研究基本做法
(一)理解课题研究内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学校的课题研究是行动研究,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研究的提出是推进课改实验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我们针对实践需要变革教研制度的一种必然选择。在新课改实验的过程中,每一项实验内容的深入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和高素质教师的创造性的实践,只有这二者有机结合,才会使实验进程产生质的飞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显得十分必要。为了转变观念,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我们突出培训目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同行互助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培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路,熟练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教研实际,适时运用,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迁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
(二)建立课题研究机制,为课题研究提供措施保障
1、注重学习,端正认识,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我校在进行此项课题实验研究之前,首先,对教师进行小学生英语口语活动课程开发背景、开发理念、实施和操作办法等辅导讲座,提高实验教师对该课题的认识。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多次邀请专家和各级名师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教师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者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及观点进行剖析,使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成为课题实验的新亮点。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流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课程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探索与总结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动课题研究
1、抓集体备课改革,发挥课题组的群体优势
改变传统的备课活动形式,强调备课重点以“突出口语交际”为中心,备课程理念、备学生心理、备课程资源,使英语课活动方式多样化尽量体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主体性。课题组还定期就课题实验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召开课题组教师集体研究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创新课题研究活动形式,探索课题研究的模式
⑴开展“教学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自己的研究所得,与其他课题组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受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⑵定期召开课题研究阶段分析会议。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讨解决课题实验中的问题与困惑,保证了课题实验的稳步推进。
3、强化过程记载,注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每个研究阶段,课题组成员都严格按照要求,收集、整理好常规性研究资料。
二、课题研究中的做法和体会
我校地处偏僻乡村,方言对学习英语有着重大影响。以往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方法也制约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影响,为了提高这些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端正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重”说。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教师在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时,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方法,以后的课堂上他们才会更好的配合教师。因此,教师就应让学生首先认识到:不要把英语看作像语文、数学这样的学科,而要将它看作像打字、游泳、踢足球这样的技能。技能的熟练掌握只有通过反复实践,就像通过打字的实践学会打字,通过跳到水里游才学会游泳一样。学会讲一种外语则要通过反复重复其基本句型和词汇项目直到他们变得脱口而出。不要厌烦重复、背诵、操练。只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指导其行为规范。
(二)、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让学生“敢”说。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好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但是这种天性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很快被传统的教育方式给磨灭掉,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激励性评价来保护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言。
1、利用评价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表达成功的欢愉,因而始终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
2、利用评价激励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帮助他们消除胆怯心理,做到“少责备,多赏识”,鼓励他们大声开口说英语,让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老师的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给了学生一种希望、一股力量、一种自信。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爱”说。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1、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交际情景氛围。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们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四)、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会”说。
1、图文对照,启发想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开发人的思维,强调认知,不要过多的机械化的重复,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
2、寻因索果,理清脉络,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交际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多动脑,利用自己的想象改编课文对话,并当众展示让大家集体评改。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之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为“说话”训练打下了丰厚的基础,促使学生把话说得象书中那样,达到人们公认的“会说”。
(五).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想”说。英语口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记忆材料,小学生学习与记忆英语口语多靠机械模仿,反复跟读,这样,记忆效果差,导致记忆过程缺乏兴趣,影响记忆的积极性,这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同时,也造成由于记不住,导致不会说,从而影响了口语交际能力发展。
1、直观教学,眼见为实。
人总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所以视觉在学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单词卡片、头饰、图片等,在教每一个新单词学生都能亲眼看见,这样也不需要花时间去解释含义。
2、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爱玩是孩子的本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习得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单词。教师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他们对很多的单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能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农村的孩子不再害怕学习英语,才能大胆、主动的开口说英语,用所学到的书本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才能使学生爱说、会说、说得准、说得好!
三、正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课题组已经进行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实践。然而由于时间与课题组成员能力、精力的限制,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盲点。
(一)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一些教师遇到具体问题不是通过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
(二)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从英语的发音到语言的运用上要有一个高的标准,但我校缺乏英语专业教师,教师们的素质参差不齐,使研究标准难以把握。
(三)在交际课堂上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动起来但动的形式标准,及课堂气氛难以把握尺度。
(四)如何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行合理评价?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中缺乏一些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评价方式,而我们自己对其进行的评价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也比较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