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培养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培养研究
摘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为重要的任务不在于掌握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学会学习;不在于学问有多深,而在于掌握做学问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强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指导他们掌握适合的学习策略,是当代大学教育之中的关键。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策略,培养
一、学习策略的概述
1.学习策略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956)在其人工概念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的概念。心理学家Newell、Shaw和Simon(1958)随之利用计算机有效地模仿了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形成“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概念。综合国内与国外不同学者的看法,我们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清静下,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一句学习的一般规则,主动地对学习的程序及工具、方法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操作系统。【2】
2.学习策略的构成学习策略是一个多水平、多层次、动态的操作系统,包括四个部分:认知策略,含复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含计划、监视和执行策略;情感策略,是与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有关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含时间管理、学习环境和寻求帮助策略等。
二、当代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特点
1.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经过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但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仍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而且有关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整体学习策略水平不高。在学习策略应用上表现为心理学习策略维度和行为学习策略维度的使用水平较高,自我调节策略维度的使用水平较低,说明大学生更擅长运用复述、阐述、组织加工、积极反思、寻求人际帮助、文献求助和实践应用等心理或行为策略。这些策略使用水平较高是因为大学生受过良好的基础和中等教育,这些已有的教育经验较为强调这些策略的教学和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影响较大。但这种不全面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却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的调节问题,使得学生情感控制、动机控制和理解控制等策略的使用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学生快乐学习和全面发展。从成长的角度来看,自我调节策略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策略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进步程度进行监控、管理朝向目标的前进过程并评价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在必要时做出修正行为,还可消除焦虑,防止因焦虑而产生的注意分散。【1】目前,我国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教学与指导”。另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反而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过分依赖。最后,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应用能力较差。【4】
2.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
2.1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由于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以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新生之间彼此较生疏,同教师的交流也比较少,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一年级大学生的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明显低于二、三年级的学生。而三年级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认知策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因此显著高于一年级的大学生。再则因为考大学的压力使一年级大学生在他们的高中阶段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监控
策略和情感调节策略,这些策略对他们的大学学习持续产生着影响,因此他们的元认知策略与情感策略水平都比其他年级的水平要高。【2】
2.2男女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男、女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整体水平基本一致,但女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比较强,善于积累和运用信息加工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如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而且女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借助一些外在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学习,如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等,因此女生的总体策略水平略高于男生。【3】
2.3文理科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理科教学模式使得理科生大多靠机械记忆的方式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主动加工信息的积极性,久而久之,理科学生就养成了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很少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或从材料中做出推论,造成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水平不高。【2】在高校里,文科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理科大学生轻,这使得他们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去一些好的学习辅助性策略,这造成了文科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的结果。
三、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
1、传授学生学习策略的知识
学习策略本身作为一种知识,是可以传授的。它包括设定目标、评估学习水平、监控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动机、调节学习情绪、改善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图书资料的利用等内容。教师在传授学习策略的知识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一般的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自我监控、检查、评定或修正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选择使用更加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特点,进行专门的指导。
2、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
在大学教学中“老师读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背笔记”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下降。因此,在传授具体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为重要。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各种学习策略教育、训练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其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也只通过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提高来反映。因此,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策略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能力是实施学习策略培养的重要基础。同时,学习策略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帮助和促进他们的学习策略发展。故在学习策略教育的实践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习策略教育成败的关键。学习策略教育比其他形式教育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自觉调控。【5】
4、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学校要尽可能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价值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并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进一步促进学习;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自己去寻找能够在实践中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要做那种“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只有通过这种“走出去”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形成大学生的自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结束语
总之,学会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新观点,对大学生更是如此。所谓学会,不仅仅指学习者
要善于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方式,也指学习者要使自身的学习活动符合自己的个性。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自如地开展学习,并能及时反馈,进行自我调控,学会学习,毕竟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赵俊峰;杨易;师保国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42、李虹、薛宝林 加强大学生学习策略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经济研究导刊2008.083、于木子 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养问题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54、李红英、吴越 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 2007.065、杨易 浅析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第二篇: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衡水市第二幼儿园 王敏
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教师希望幼儿去主动学习、热爱学习,而不是过去那种灌输式、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探索幼儿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针对教师的对策
1.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起伏较大,所以教师的行为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在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并积极的去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幼儿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然后带有目的性的去学习,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真正的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运用到课堂上,并且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和热情去感染幼儿,使幼儿集中精力,然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案,针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活动结束后在进行简单的分析一下自己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
2.在活动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园开展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对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孩子的观察力是增
[2][1] 进其他能力的前提,观察可以集中幼儿注意力,开阔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在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时,常常会感到新奇有趣,于是产生了各种好奇的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正确面对待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客观环境和主观情绪都能影响幼儿的观察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引导幼儿,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要多提供活动的机会,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比如可以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观察,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并在活动中注意多培养、多引导、多渠道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比如可以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观察,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然后观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与大自然相关的活动,让幼儿自由发言,这样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和观察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去观察,因为游戏是幼儿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它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和思维活跃度,比如在角色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看一段视频,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行为,然后在活动中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刚才人物的行为,这样让幼儿带有目的性的去观察,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3.教师可以使用趣味性教具,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具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4]
[3] 一大法宝,比如教师在活动中先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然后可以制作一些与活动相关的教具和幻灯片,但教具要形象逼真,幻灯片要色彩鲜艳,让幼儿对这堂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具对幼儿来说更比较直观便于理解,可以把具体的知识形象化,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而不是使幼儿在结束这堂活动时还处于懵懂状态。通过这些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的教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活动中,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还能使幼儿的学习进入最佳状态。
4.教师要加强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探索的空间,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将幼儿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这样便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使理解的层次进一步加深
[6]
[5]
。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简单的进行一下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去带领幼儿,然后把更多的时间提供给幼儿,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自己动手操作,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根据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发挥幼儿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自己心中最完美的事物,这样教师不仅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还可以满足的好奇心和乐于动手参与教学活动的需求,最主要的是 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非常显著地作用。总之,教师要重视幼儿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更过的动手操作机会,并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幼儿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5.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
如果幼儿对学习感兴趣就会经常问各种问题,其实提问是幼儿对学习感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幼儿的提问主要是能反映了幼儿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要有正确对待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回答和鼓励,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准确的回答,教师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回答或查阅相关资料后在回答
[8]
[7]
。在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当教师正忙着自己的事情时,幼儿却缠着教师问这问那,于是就随口一句:“别烦了,我现在没空回答你,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其实当幼儿有问题时,正是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而这种以敷衍的态度来应对肯定是不对的,这样做只会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要放下手中的事情特别地去鼓励、表扬他们肯动脑筋,然后再很有耐心地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他们会对提问很感兴趣,发展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幼儿园的对策 1.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幼儿园中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重中之重,环境的 好坏影响活动的实施和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影响教学效果。在创设幼儿园的环境时应该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在幼儿园也能广泛接触生活,开阔幼儿视野来丰富知识经验,让幼儿在大量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以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中幼儿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主要是通过幼儿园环境的刺激,由于教师是环境创设的主要负责人,所以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不仅要贴近幼儿生活还要将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有些幼儿在学书法,教师就可以在活动室创设良好的书法环境,如在墙上挂一些书法作品和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并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参观书画展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别人的作品中受到教育,激发孩子学书的兴趣。
2.加强教师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在幼儿教师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学过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人员混了进来,出现了教学水平不一致的现状,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目前这种混乱的状态,幼儿园在选择幼儿教师时应该严格把关,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一经录用必须进行培训以加强教师的素质教育,因为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9]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对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幼儿园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每个活动室可以投入一台多媒体,教师这样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然后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幻灯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样就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课上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必然有很大的帮助。
三、家园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家长在教育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活动时教师要和家长经常沟通,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好老师和好家长共同作用于幼儿,促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0]
。家长也应与幼儿园老师经常联系,及时向老师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让教师更全面的去了解幼儿,通过了解幼儿的这些表现和特点,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幼儿家长分享幼儿的点点滴滴,也可以为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更好的培养策略,这样在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下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向家长反映幼儿存在的问题,好让家长在家庭中教育幼儿,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的合力,共同达到教育目标
[11]。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习是他们不断前进的脚 步,兴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永恒动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要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去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轻松和快乐,真正的把学习当做游戏来做。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幼儿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为了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持久,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观察幼儿在生活中的举动,充分挖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1] 何菊丽.浅谈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2][6][7] 马玮蔚.幼儿学习兴趣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J].2013.[3][4] 赵玲.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几点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1998.[5] 傅旻.谈幼儿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16] 贾天瑛.家园互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N].张掖日报,2009.[9] 王翠.浅谈早期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冯锦华.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1.[11] 赵章留.论学习兴趣的培养[J].衡水师专学报,2003,01:69-72.
第三篇:中学生生物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物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研究
刘丽红安阳市实验中学邮编:455000
【摘要】 学习策略研究近年来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的实质,学习策略研究发展的脉络,个体策略发展的阶段特征、年龄特征和水平特征以及策略的体系构建和策略的教育训练六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为国内学习策略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语言学习理论依据 培养策略学习策略教育训练 引言
只有当学生们积极,学而又懂得怎么学习时,他们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对学习方法的调节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或优化学习策略,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全面提升个人创造能力和创造品位。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通俗地讲,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少中学生会说:我们几乎每学期都在听老师讲学习方法,可是,我们的学习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的改变。我必须承认:情况确实如此。老师告诉学生:“你们要注意学习方法。”这样的告诫或教导可能太多了,然而,重要的不是老师的告诫或教导,而是学生自己的实际体验;重要的不是老师对“学习方法”的笼统介绍,而是学生所接受的具有实际内容和指标的训练。
二、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的关系
学习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个加工过程中,学习策略既参与信息加工,又对其进行控制。学习策略的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控制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以便有效地储存和提取信息。就学习策略的本质而言,由于学习策略是一种策略性知识,它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包括信息加工流程所有环节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注意、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编码等。其中,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是对信息进行的直接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技术等属于认知策略;而对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则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视与指导着个体认知过程的进行,属于自
我监控策略。由此可知,学习策略既参与信息加工又对其进行控制。
学习策略参与信息加工,主要是指其中的认知策略(主要是指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的选择、识记与组织)直接参与信息加工过程,并影响信息加工的效果。学习策略对信息加工进行控制,主要是指自我监控策略对个体认知过程的监视、管理和指导。
三、简述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就其实质来看,元认知应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它包括三方面内容:(1)关于人的知识。(2)关于任务的知识。(3)关于策略的知识。
一般来讲,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具有如下三方面作用:
1. 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学习情境有哪些变量,并意识和体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变化情况。
2. 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自己拥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且明了这些学习方法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意识和体验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根据学习变量间的关系与它们的变化情况,自觉地选择、安排、使用和调整学习方法;知道自己拥有的各种学习方法的作用、适用范围与适用条件,并且能选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3.可以使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激活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任务变化,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效果,客观地评价作为改进自己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并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手段。
四、如何培养元认知策略?
学生元认知策略的获得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自发的获得;二是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元认知的能力;三是通过专门的训练获得。研究表明,后两种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有重要作用。但无论是结合学科的培养还是专门的训练都离不开以下五条具体途径和三种具体方法。
1.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要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五方面的意识性:①学生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②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③使用策略的意识性;④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⑤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
2.丰富学生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水平与其拥有的元认知知识有极大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识的传授,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这些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诱发学生产生元认知的体验,并不断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性,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3.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为了使元认知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习过程的特点,按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元认知指导。
4.给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反馈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反馈环境,不但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而且还要使他们愿意接受别人的评价。在这样一个环境的基础上,教师应逐步地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培养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真正学会元认知学习。
5.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教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和认知活动的调控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非智力因素中的努力程度、动机激发、个人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等方面的调控。最终使学生能把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
元认知训练的方法即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三种。
自我提问法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单,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自我训练问题单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价三个部分。
相互提问法即将学生每两人分成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的自我提问单,要求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问题单相互提问并做出回答。
知识传授法主要是通过传授学习理论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于学习中生成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五、中学生应当如何发展生物学习策略?
调查表明,我们的中学生至少缺乏下面一些学习策略的素养:
1.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能力;
3.学习情绪的调控;
4.信心的保持;
5.合作精神;
6.自主学习方法。
中学生应当针对自己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改进学习策略。一个人良好的学习策略应当及早培养,事实上,应当越早越好。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中学生已经无法提高学习策略水平了。我们应当认识到:即使是成年人,在经过了学习策略训练之后,也会明显地看到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按照上面的三类目标找出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我们应当依靠自己的分析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2.从改变学习习惯入手。学习策略一般都渗透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所以,我们进行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习惯就是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3.放慢学习速度,克服急躁情绪。培育好的学习策略,必须从某一项具体的学习事件做起,放慢学习速度将有助于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在一件事情上做成功了,我们就有了新的模式,今后,就会照该模式做下去。
4.小步子前进。不要企望一次成功,不要企望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要用小步子逐渐地抵达目标。
5.注重内心检验。在每一次学习事件里,我们都应当把一半的功夫花在化验和反思上。比如说,你正在构思一小段英语短文,你可以先用几分钟想一想自己如何写,然后停下来,“检阅”一下自己这个“想”的过程,看看自己是怎样“想”的,可否做一些调整,接下去,再进行几分钟的构思。
6.反复磨练自己在学习事件过程中的那些瞬间活动。你读一篇文字,说或写一段话,那转瞬即逝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决定你的学习质量的关键性环节,你要抓住这样的关键环节,不断地锻炼自己,不断地提高这些瞬间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总结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课题组
2.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陈维维沈书生
3.网络环境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4.秦晓芳,“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外外语教学》,1996 年第四月期。
中学生生物学习策略及
其培养研究
安阳市实验中学
刘丽红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与策略研究(模版)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实施阶段总结(高段)
申报课题以来,我们依据课题实施方案,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大胆实验,努力探索,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题教师重视不够,学生对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哪些也没有明确的认识,本学期,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依旧是“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校教师把语文学习习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习惯、习惯,习而惯之。下面我就这一阶段高段学生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一个总结:
一、主要培养方向和措施: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没有预习的习惯,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本阶段以来我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生字;借助工具书自主理解难解的生词;对要学的内容,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对自己感受深刻的词句写上自己的体会。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你会发现学生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二)课堂习惯的培养
1、每一课都抓常规,重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的习惯。
课堂的伊始应该从上课铃响,这时候是教师管理的盲区,那学生就会随心所欲,继续玩耍。既不关心上什么课,也不准备好学习用具,因此,对此行为,我校教师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铃声响,进课堂;用品齐,不慌张。互致礼,起勿响;坐姿正,身舒畅。让学生用儿歌的形式,熟读成诵,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2、每一课都是写字指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法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书法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认为学生的写字学习、写字训练可以结合每一篇课文进行,让每一课都成为写字课。在写字教学中有效利用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儿歌,如:“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让学生熟记成诵,并按“三个一”的要求去做。课堂上,老师注意随时提醒、纠正,使学生养成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然后再分类指导写法。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养成认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
3、每一节课都是书声琅琅的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请不要忘记为阅读教学打开一扇窗,让新鲜的、丰富的、充裕的空气得以流入课堂,让轻松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永驻教室。打开了这扇窗,学生就能领略与观赏到窗外那更多更美的风景,外面的世界无限精彩。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方面,我要求学生从读书的姿势,书本的摆放规范自己的读书行为;其次让学生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名学生读课文,比如:开火车轮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以使学生在读课文时音正调准。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注重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4、每节课都是学习方法指导课,培养学生积累、掌握学习方法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首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应该把每节课都当成学习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指点。
例如识字教学,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识字的规律,教给学生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识记字形等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可把规定学习的程序和方法的材料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规定的学习规程进行实践,进而形成习惯,掌握方法。
我们还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如: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我们可以抓住“极其简单”和“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这两个关键词。国家总理的办公室,却只有寥寥几件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的确“极其简单”,这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而已”是“不过这样罢了”的意思,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仅仅这几样,再一次强调了设备极其简单。这个句子说明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
此外,还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阅读教学,教师要把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模仿,从而去学习新的同类知识即“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传授,渗透学法,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作业习惯的培养
作业的问题一直是各位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了,因为作业的掌控遥不可及,状况最多了,如:不做作业,作业的质量差,写的字不规范等等,成为了一个老大难。为了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校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课题组开展多形式的评比活动,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兴趣。课题组采取了多种评价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如网络平台、学校公共展示区域、各班课室墙报展示区等;定期开展优秀作业评比和写字能手评比等,如:硬笔书法比赛、毛笔字书写比赛、优秀作业展览等活动。学校涌现了一批批“书写之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对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的积极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书写的乐趣。
丰富多彩活动是培养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培养,围绕书写训练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达到使学生自愿强化的目的。比如说“我的作业我负责”、“坐的艺术”、“让作业更富有情趣”、“比比谁最不会写错别字”、“谁的作业最清楚”、“比比谁的字漂亮”、“抓俘虏,看看谁的错字多”“争当小小书法家”等系列活动;有的老师利用班会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事迹;有的老师通过开展《走进丰富多彩的书法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提高对书法的认识。我们还通过“学科作业标兵”、“书法小能手”、“一周作业之星”等评比,唤醒并树立少年儿童的主体意识,使孩子由“要我”成长,转变为“我要”成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更多的孩子注重规范的、美观的作业书写。同时,我们还利用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和便利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参观名家书法作品,使他们在懂得什么样的字更美观的同时,获得艺术享受、受到陶冶熏陶;达到培养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目的。
3、注重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寻求有效策略。
我们在一至六年级各选取了一个实验班开展实验。课题试验前阶段以个案研究为主,每班的语文、老师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试验对象,在学校科研处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学校科研处为此制定了相关个案研究的要求,各位老师按要求进行观察、记录和指导。课题组定期进行交流、汇报,以及讨论相关策略。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规律,以点带面推及到整个试验班。试验研究不仅纠正了个案中的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也促进了其他同学努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取得较好的效果。
4、家校合作,促进良好作业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
我们采用了家校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校内外墙报、校园网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从自己做起,做好榜样,耐心指导小孩的作业书写;对小孩作业的书写进行监督和指导;大力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相关的作业书写评价活动。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为使我校的学生能够爱上读书,爱上阅读,我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了一个书香校园环境。
1.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建设,并定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
2.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
3.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二)营造了一个书香班级环境。
1.各实验班根据课题方案和本班实际制订了具体实施细则。
2.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建议学生将图书交流。
3.利用黑板报开辟“班级书香”栏,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读书成果、交流思想的舞台。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三)营造了一个书香家庭环境。
1.用心引导家庭文化,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2.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
(四)读书活动四步骤:
1.设立了“四读”时间——多读
(1)晨间自由读。积极倡导学生一、三、五晨间自由地诵读经典,畅谈读书感受。
(2)课堂指导读。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由任课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可带入图书馆,也可在班里)。积极倡导学生自由地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交流可以是两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几人“同读一本书”后的专题讨论,也可以是“各读各的书”后的大杂谈;内容可以是说说书中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的情节等,也可以讲讲自己读书的收获。
(3)午间休闲读。倡导学生午间休闲时,自由读书,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让读书成为孩子们午间最好的休闲方式。
(4)睡前放松读。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建议每个孩子都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晚睡觉之前轻轻打开书本,慢慢品尝一番,让书香伴着孩子入眠。
2、倡导三个“共读”。
(1)同伴共读。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竞争的作用。
(2)师生共读。强化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每个教师都要做学生读书的指导者,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共读一本书。(3)亲子共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内容包括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与孩子一起玩读书游戏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为学生搭建了阅读的舞台,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课题的实施者,也是课题的受益者。为了使我校的课题能够深入实施,我校老师经常阅读有关习惯养成的论文、著作,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与此同时,还把理论带入课堂,每上一次研究课,我们都能找到老师在学生习惯培养的下的功夫。此外,老师还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个案调查,个案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分析,个案跟踪等等,以点带面,不断地反思,总结,根据自己的课题实验教学写出有价值性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
三、问题分析与思考:
本课题的实施阶段虽然已经结束,也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已有初步成效,但是仍有个别学生我行我素;在以后的习惯迁移中,我们应该如何使我们的方法发挥更大的功效。因此我们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整理:穆燕书
2014年8月
第五篇: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各种合作与交往更加密切,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技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条件。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叶圣陶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
3、改变我区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
我区地处农村,通过对本地区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英语学习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在家很少听录音,只靠课堂几分钟;从不大声读单词,只是放在心里默读;只阅读课本内容,不看课外材料;用中文习惯写英语……另外,我区小学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师寥寥无几,导致我区的小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上了初中以后,与城里孩子的发展没有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劣势;而且农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及为他们创造的学习环境远远比不上城市家庭,相当一部分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同时部分教师唯分数至上,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根本性转变——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同时通过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寻找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困惑,采取合理对策,培养学生“会学”、“乐学”的习惯,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也体现出本课题的社会价值。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是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活动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根据外在的信息,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3、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内涵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体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在申请本课题之前,我们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分析我国目前最前沿的报刊文献资料,如《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外语学法教法研究》、《英语教学策略论》、《英语学习策略》、《基本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等,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虽有研究,但研究对象多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小学生,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论述还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更没有操作性强的有效策略。
我们希望在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教学一线全面了解我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状况,并针对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不良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预计在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方面形成系统性的有效策略,从而指导教师有效地教学,并将研究成果在我区及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习惯:是人的一种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是指一个人长期形成的定型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反复练习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是以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听、说、读、写习惯为研究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固定下来并为之需要的行为方式。培养策略:是指为了使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形成良好习惯而采取的步骤、方法和途径。
2、途径与目的:
本课题研究将从调查“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案例中研究总结出具体方法,引领教师积极应用。研究将从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助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把握课标的总体及教学要求,利用个案分析、课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形成对“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新认识,形成有效策略,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要内容:
(1)省级课题内容:
①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②农村初中生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③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④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 A 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B “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C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D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2)子课题内容:
①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现状调查
B 农村初中生英语不良听力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C 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良好听力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
a 学生良好听力方式习惯的研究
b 学生自我良好听力习惯养成的研究
c 学生良好听力习惯评估的研究
d 学生获取听力资源的研究 ②“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分析
B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策略研究 ③ 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B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英语阅读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C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英语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
a 良好生词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b 良好难句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c 良好语段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d 良好评价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e 自主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④ 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B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与对策研究 C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D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探究,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行动研究法是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典型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归纳整理出有效的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将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为辅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分析、整理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我区实际的培养学生良好英语习惯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研究本课题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对来自各方面的数据加以归纳、分析、提炼,获得比较明确的结论。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1、筹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1)撰写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培训实验教师,学习英语教学理论,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2)将本课题分别落实在杨桥初中、大龙山初中和花山初中三所学校,各小组分别拟定本组的实验方案。(3)举行开题报告会,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0月)
(1)2010年12月,各实验班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2010年12月—2010年10月,各实验班按计划进行实验性研究,各课题组之间加强交流、研讨,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的撰写,同时调整策略,进行课题深入研究。
3、深化、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8月)
对实施阶段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撰写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论文。
七、本课题的预期成果
1、《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案例、反思、论文集
3、《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八、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本课题的组织机构
本课题组聘请安庆市教研室谢余良主任当任本课题的专家顾问,指导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组长:伍玉红
孙明
组员:杨桥初中:吴皖闽、夏云林、刘婵娟、江满英、潘亚萍、潘玲悦 大龙山初中:郑文胜、倪红宇、陈家齐、王世宏、李玉霞、戴海燕、王淑萍 花山初中:金武、杨新、何明生、唐元山、查海燕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长期当任英语教学的一线中青年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其中有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素质高,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一负责人伍玉红:中学高级教师,安庆市外语学会理事,市骨干教师、市教坛新星,荣获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第二负责人孙明: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在一线从事教学二十余年,教学成绩突出,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等级奖,并参与主编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英语教学参考》一书。
另外,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希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并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多媒体设备和研究经费。
2、人员分工
(1)伍玉红负责课题的立项申请、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负责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孙明主持课题组的日常工作,完成阶段性报告的撰写,负责课题组研讨会及研修课的开展,负责课题组各阶段性工作的安排。
(2)吴皖闽、夏云林、刘蝉娟、江满英、潘亚萍、潘玲悦负责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3)倪红宇、陈家齐、李玉霞负责“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4)郑文胜、王世宏、戴海燕、王淑萍负责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5)金武、杨新、何明生、唐元山、查海燕负责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6)各校联合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论文、个案分析及多媒体课件
3、资料准备(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4、科研手段
我们有充足的研究实验时间和文献资料;课题负责人高度重视,组织能力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安装了多媒体、农村远程教育网,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优越条件。
5、经费保障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都希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将积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多媒体设备和研究经费。
本课题作为一项行动性教育实验研究,需要各参与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与支持,把课堂教学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向着研究型教师团队迈进。我们将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努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为推进我区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英语教研工作,并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探索出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