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认识与思考
对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认识与思考
麻栗坡县董干镇中心学校 滕兴宗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在倡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感受,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要回归生活等理念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堂上学生潜心读书,书声琅琅;新的课堂上,有丰富的情境,有体验、感悟和想像;新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体验„„
一、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让学生在潜心读书中,进行认读、体悟、融情、碰撞和思索。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
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感悟和情感投入上。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首先,要给每个学生充足读书的时间、自主思考的空间。“充分感知,自主思考”,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其次,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交流的主要形式。对话可以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两两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可以就阅读理解的,或者情感思想的,也可以是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三、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再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建构,应包含一定的知识点,遵循一定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重要的词句和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辩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词句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各个年级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要求。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建构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阅读教学过程是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回归生命,回归主体,回归生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第二篇: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认识与思考
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认识与思考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在倡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感受,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要回归生活等理念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堂上学生潜心读书,书声琅琅;新的课堂上,有丰富的情境,有体验、感悟和想像;新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体验„„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笔者对阅读教学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让学生在潜心读书中,进行认读、体悟、融情、碰撞和思索。
潜心读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潜心认读。这一阶段的主要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在借助汉语拼音的条件下,用较为缓慢的速度,辨认课文中的生字,反复认读,并逐渐把一个个独立的汉字连缀成词语、段落、篇章,最终能将整篇课文正确、连贯地读出来。2.潜心悟读。指在通读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联系上下文对课文中关键句子,或暗含着深刻内涵的部分,进行反复揣摩体味地读。在潜心悟读中,使学生再现课文所描述事物或情境,领悟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哲理或情感。
3.潜心品读。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把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通过抑扬顿挫的美读、赏读表达出来,达到潜读成诵的地步,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另一方面,在品读中,生本和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在读的基础上,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
比如一位老师执教《望月》(苏教版第七册)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反复练读达到“文通字顺”。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月光的句子,读一读,并引导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再现画面,体会意境。如月亮的安详、跳动的光斑、两岸山林的“剪影”以及剪影周围“银色的花边”„„最后,让学生配上柔柔的乐曲,图文结合美美地赏读,在赏读中进一步感悟语言,形成语感;在美读中那皎洁的月光也洒向了孩子那稚嫩的心灵。
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笔者再谈几点思考。
(1)潜心读书中,要适当领读和范读。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
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潜心读书时,要侧重于悟读。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感悟和情感投入上。
如一位老师在指导《鸟的天堂》中“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段的朗读时,针对一些同学把“颤动”一词作重音重读强调的现象,教师作了引导:“同学们,刚才读得不错,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想像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是什么在颤动?这样重读‘颤动’是否符合这样的情境?”在学生想像到这一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感受到“生命的轻微的颤动”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感受边想边读。”结果,很多同学不由自主地读“颤动”前作了一个稍长的气息停顿,再轻读“颤动”,其效果不言而喻。
(3)潜心读书要有目的和层次。
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比如:一位老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自始至终贯穿读,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效果很好。解题时,老师提出:题目里哪个词是中心词?重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后,老师再叫他们带着两个问题默读全文:这篇文章是围绕总理的什么样的品质写的?总理一夜工作情况怎样?这是让学生注意文章写了哪些事,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接下来,引导学生读重点的以及深奥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去思考、去一个一个解决的„„读的方式也有变化,或引读,或自读,或集体读、或分组读、或个别读、或默读、或朗读。这样两课时不到,课文读得很熟,感情也读出来了。学生的语言、思维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对周总理的那种不畏劳苦和简朴的精神都有了认识,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二、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首先,要给每个学生充足读书的时间、自主思考的空间。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执教《西门豹》时,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时让学生思考: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然后用半节课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支老师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一敢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读书,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其二激发了学生对话的欲望。他问的几个问题直接问在学生的内心感受上,把学习课文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了起来,使学生不再是冷峻的“读者”,而是事件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索、感觉、体会的空间,一个情感、思维自主感受和发挥的余地。
“充分感知,自主思考”,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
其次,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交流的主要形式。对话可以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两两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可以就阅读理解的,或者情感思想的,也可以是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特级教师吉春亚在《詹天佑》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读书,与书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师:课文主要通过哪几个典型事例突出詹天佑杰出才能和爱国之情?(学生充分读书后回答)
生:主要通过“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三个典型事例。
师:细读“勘测线路”部分,文中哪一处你最感动,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把自己的体会用点评形式写在书上。)
(学生再次投入到课文中,读读、画画、写写,同桌还进行了交流)
师:同学们,看了你们书中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富的,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下面自由交流一下批注成果,好吗?
生:詹天保你是总工程师,应该只在家搞搞设计,遥控指挥就行了,为什么要亲临场地呢?真是与民同苦,率先垂范呀!
生:詹天佑你真谦虚呀!自己是个总工程师,还不忘请教当地的老百姓,而我一有成绩就沾沾自喜,自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生,同学们的意见根本就听不进去。
师:相信你以后会很谦虚,会有更多的收获。
生:詹天佑你是多么认真呀!“大概、差不多”不能说,真是精益求精。而我呢,做事学习总抱有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了的态度,看来,我今后无论做什么也该一丝不苟呀!
师:你已有了这样的认识,今后你的学习做事一定也会精益求精的。老师为你高兴。在吉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情感得到了交流和沟通。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中活力四射。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话、交流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甚至争论。但教师一定要加强调控、引导,避轻就重,不能只图形式上热热闹闹,不讲实质效果。一定要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逐渐学会学习。
三、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再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
要实现有效地自我建构还要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建构的渠道。面向生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散,把内容相关的、结构相似的、内容相同而方法相异的面状或球状的阅读资料,通过有效的组织,扩展学生阅读,拓宽建构的渠道。
练习是巩固知识、积极建构的重要途径,有效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充满智慧的练习。练习要把握重点、难点,要带有一定的方法指导,要具有显著的语文素质培养导向,要符合学生的练习水平和练习兴趣。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建构,应包含一定的知识点,遵循一定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重要的词句和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辨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词句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各个年级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要求。
第三篇:新课标下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解放学生 放飞思想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 秦松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点,更是难点。语文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在作文的写作形式上改变了单一的先指导后写作在评改的模式,产生了“快速作文”教学;在批改上形式多样,师生共评,学生自评等等。我认为,更要从思想上进行释放,才能培养更多的文学人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有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鉴于这一总体指导性原则,近几年来,写作教学以“命题形式多样、文体自由宽泛,内容丰富多姿”的特色,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人人有话可说,使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自由发挥写作水平。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呢?笔者认为,应该着力解放学生,还原学生写作自由,促其有创意地表达生活。
一精神的解放与自由
1、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社会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青少年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在他们的视野里,每一次的日升日落都是新的,每一声蝉叫鸟鸣都是美的,每结识一个新面孔,都可能成为朋友。这一切会使他们感动,而要变成文字,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观察。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写的只是我所体验、思索、感受、爱、详细看过和知道的”,这“详细看过”就是观察。观察是扩大视野,解决题材来源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做到准、深、活、新、博。重在“新”上,观察角度要新,角度新就要把角度选好,既可观察事物的全貌,又可把握各个局部,然后由局部推及总体,对总体的认识就有了飞跃。另外,观察点要选得巧,“开窗”要小,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到整个社会的缩影。让学生把观察所得写成日记或周记,不论什么题材、体裁,只要是自己观察所得即可。如一名学生经过自己细致的观察,把家乡的月夜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给人以美的向往。
2、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大多数写作,主要是心灵受到了某种情感的冲击,苦苦等待的成功,得到了最渴望的回报,高兴,激动,愤怒,悲伤等感情就会自然流于笔端。像这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的心灵的力量。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尽量让他们挖掘、捕捉那样动情的一瞬间。要能学生的作文所表现的情感有积极和消极,高昂和低沉的不同,教师不能武断地摒弃后者,只让学业生表现光明的一面,这种人为的筛选是对学生心灵的扼杀。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如有学生在文章中,为自己多年养的一只猫的意外死去而伤感,读来令人产生同情。老师就不能无端地指责为格调低下。
3、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人们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就需要去伪存真,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只有深刻地认识,周密地思考,才能全面、准确地作出判断。十几岁的学生世界观尚未成熟,对事物的分析必须有天真、稚嫩的一面,但事物的答案是多元的,就是这天真、稚嫩使事物充满了色彩。学生的结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能盲目地加以评判,更多的是要加以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套住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能用现有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道德评判。让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从多角度去分析,然后加以组合、加工,提炼出富有价值的主题,写出的东西也就有了新鲜感。
二笔墨的解放与自由
1、写作的内容是宽泛的。“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入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命题应尽可能从宏观方面入手,不要在微观方面兜圈子。如《我的妈妈》、《我爱我家》、《窗》等,这些限制性的例题局限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美国小学生的命题方法,如“假如你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你的船已经沉没了,你将怎样生存下去?”“你的未来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的过去与现在”等。题目的宽泛,也使写作的内容伸缩较大,思维不受限制,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新意。学生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为了拓宽他们的视野,学校、教师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校园外,让他们多观察自然,了解社会,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校园内,可以组织他们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或“焦点访谈”节目等,不定期地让他们写出自己的认识,学生们的视野宽了,下笔时也就有话可说了。由于生活内容的宽泛,写作的内容自然也就宽泛了。
2、写作的形式是多样的。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的宽泛,就使得形式呈多元性,但这里所说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文章本身。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布置正常的作文外,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日记或周记、读书心得、名著赏析、影视评论等。教师命题时,尽可能考虑到体裁是否受到限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文章。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了新意。
3、语言具有自己的个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文章的载体。文章要有新意,所运用的语言也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对于学生文章的语言,教师不能盲目
地评改,只要有一两句话闪出光彩,教师都要加以鼓励、表扬。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吸收其中的语言精华。布置一些摘抄、积累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背一些古典名著及精美的文段。有了量的积蓄,就会有质的变化。坚持做好这些工作,学生的语言就会在同中求变,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文章就会有新意。
第四篇:在新课标理念下,对语文“人性化”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标理念下,对语文“人性化”教学的思考
康滩中学
雍守清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次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探索,随着本次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但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中以工具性为筹码的教学方式并未得到完全的放松,这种机械化、技术化的训练,使语文的情感因素和价值因素被淡化或削减,缺少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生命意识。好在这次“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制定者们明确界定了
“人性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由此可见,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一样,都属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者既缺一不可。我们在重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对语文所蕴含的人性化内涵进行挖掘,使学生在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标》)”。谈语文的“人性化”教学不只是对语文本身进行“人性化”因素的挖掘,还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向“人性化”教育方向的转变。
一、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人性化”转变
关注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标》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材选编、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都应体现对学生进行的“人性化”教育。过去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科本位(重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和教师本位(重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和灌输),缺少最基本的情感原则,没有以人的发展为本,也没有服务、服从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流弊,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就明确指出过:“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能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就应该立刻改变以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新型的教学体系。
1.语文教学应把学生看作是第一要素。
在教学中,我们的工作对向不只是作为“学生”而存在,更重要的是要把他们看作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存在。因此,“目中无人”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关注学生的,更何况我们把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与能力定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如果把作为素质和能力的载体的“人”都忘了,就谈不上回归生活、珍惜和尊重生命、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奠基。相应的,教学就有了相当大的盲目性而缺乏针对性,当然也就谈不上备“学生”和备“学情”了。
2.坚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新理念。所谓的自主就是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坚持以自主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合作是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学习,是为了求得共同进步。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就更加珍贵了,只有真正做到了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理念的真正转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和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至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是应当积极提倡的,同时也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所必需的,因为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二、新教材的“人性化”理念,使得我们必须挖掘和强化教材中的“人性化”因素
语文学科的“人性化”价值是通过文章来体现的,它包括了很深的文学内涵。我们常说“文学即人学”,就说明了文学中包含了“人性化”的东西,要不然怎么会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句子呢?因此,在教学中,应从文学中挖掘出“人性”的东西来。
1.理清作家、现实、作品、读者四者的关系。
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时,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再现客观现实,并从中去了解、感悟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并受到文化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化目的。
2.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让学生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使其性情得到陶冶,修养得到提高。况且,文学作品都要反映一定现实生活,进而表达作者的看法,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辨证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人,从而知道怎样做人,比如在《雷雨》里,对各式人物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为假、丑、恶,让学生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达到从善如流的目的。
三、语文本身的“人性化”蕴含,要求对其进行“人性化”教学
1.语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具有很强的“人本”意识。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语)关注人的心声,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而自古以来我们就有
“言而不文,行而不远”的传统。因此,语文内容多为古今圣贤之所“立言”,承载着中华文化之精髓。但不管是“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体意识较强,都强调“人”的本身。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语文素养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语文教学是与文本的对话,需要对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生命意识的尊重。
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与文本对话的教学方式,而文本本身不应被看作是单纯的阅读对象,而是应该把它看作是个性鲜明,生命意识较强的生命体,里边融入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主观世界的情感,而我们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是用我们的感悟和情感去关照文本,其实质是与文本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因此,语文教学需要与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让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生命意识得到尊重,从而让读者真正领悟到作者在文中所展现的丰富内涵,通过学生的思考,探讨出人生的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3.语文本身是对人性的张扬。
几千年以来,语文的人性美一直都在感动我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为我们展现了各式的人物个性,让不同的人性得到张扬。同时,《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的真正“春色”应该在这里,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出路之一。
总之,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人的发展除了能力以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格和个性的形成,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课标》才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口号,这都是与语文的“人性化”分不开的。在当今物质科技一日千里的情况下,我们都在呼唤人文精神,而语文的本身天生就具有这种精神。因此,我们应发挥好语文的这一先天优势,在教学中,不能只顾“授业”、“解惑”,同时还兼有“传道”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健康、合格的人才。
第五篇:论文---新课标下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新课标下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长治高新区火炬中学 杜雄丽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传递的教学信息,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从而走入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我们应及时发现并切实改进。
关键词:新课标、多媒体、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它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从而走入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我们应及时发现并切实改进。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误区:
1、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特点,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的“多”和“滥”容易忽视了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笔者见过一个用FLASH软件制作的《雨霖铃》课件,赏析部分共两分钟,画面上枫叶纷飞,图案迭换,文字上下翻腾,赏析内容跳荡出现,诗歌朗诵声情并茂,所配音乐惨惨凄凄。用这样的课件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许多东西,实则在轰轰烈烈的背后,根本就没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更谈不上去感知、创造了。因此,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
2、喧宾夺主,图文脱节,干扰学生视听,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变形,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纯粹只是为了点缀画面,求得所谓的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不融洽和谐。这样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许多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再配上音乐、动画等元素。甚至图不对文,缺乏印证,牵强附会……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有了,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过去之后,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抽象的文字虽不能像直观的图像那样给学生视觉、听觉的直接享受,却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可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的享受。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运用中的误区:
1、留白不足,限制学生思维。
常规教学中,在内容处理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师生根据非预见性的互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些课件中,制作者大大疏忽了学生的这种思考时间,只是在貌似纷繁而刻板地播放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在他们的诱导下,“一千个读者”,也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2、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过分突出教师的“表演”,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连珠问之后继之以精彩解说和绚丽的演示,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便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之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
3、认为上公开课、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在许多地区,许多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这样也造成有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迅速成为评选优秀课例及说课的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主要条件,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常常为了上好一节课,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几天或一周甚至更长)甚至请人帮忙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课件。不可否认,不少老师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很多优秀的课件,并在课堂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不少课件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致命的缺陷:不能动态跟踪学生的知识状态和学习背景; 不能适时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教学方法固定单一,没有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魅力。还有相当数量的课件只是生硬地把课本上的知识条文搬到了电脑屏幕上,把原本应写在黑板的文字写到了电脑屏幕上去了,最多再拼凑上几个简单动画和乏味的音乐,一个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便出炉了。另外大多数老师经千辛万苦设计出来的课件,仅仅是为某个教师上某一节课而已,其他教师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同而无法使用已有的课件,唯有自己重新设计符合自己教学要求的课件。而且这种课件由于容量庞大,不利于在网上交流,这样一来,我们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因重复开发设计同样的课件而使教学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我想,这与我们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我们实施多媒体教学的目标是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衡量课件的双重标准是:效果,质量标准;时间,精力,费
用的支出标准。因此,不哗众取宠地追求表面热闹,坚持以效率原则规范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我不主张花大量时间去开发设计那种只有一节课寿命的多媒体课件,而提倡设计供多人重复使用、易于网上交流的多媒体素材,这样老师们在教学上可直接使用这些多媒体素材,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也没有那么辛苦,也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学研究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三、扬长避短,矛盾相长。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形成能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实施,并将其编制在课件中,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应该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
2、课件的使用应是必要的、灵活的、易用的。
⑴、我们在制作课件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化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因而,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效果的内容,即课件是必要的。
⑵、课件在素材的组织上应是灵活的,准备的素材要多,将它用菜单的形式提供出来。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调整,确定哪些该用,哪些可以不用;哪些该详细讲,哪些该略讲。同时,要能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随时调整教学进程。不宜把素材制作成固定的模式,非那么讲不可。
⑶、课件在操作上应是简捷方便的,这样可以让教师在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教学上。要确保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被操作电脑的过程所羁绊,课件应该能用键盘或鼠标简捷地控制教学进程。每一个画面的继续可以按一下鼠标或用空格键来进行。
3、课件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制作课件的目的是采用多媒体手段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从教材中捕捉出重点和难点,从突破重点和难点出发制作课件。
4、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
在语文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多媒体很难企及的;又如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虽被抨击得很多,但它仍具有很多优势,多媒体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试图以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所以,教师在运用媒体时,不是考虑怎样更多地运用媒体,而是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配合,相得益彰。如:在教授诗歌时,当然可以用现成的录音资料来给学生示范朗读,但它绝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朗读;可以用一些图片来对诗句进行解释,但不能所有的诗句都用图片来解释;可以营造诗歌的意境,但不能取代学生自己用心去体悟,用语言
来描述。只有认识到这些,学生才能真正提高欣赏水平,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难道不正应该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为目的吗?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丰富,无疑会使我们的教学背离这一目的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好的课件不是看它运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适合教学,是否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也许,我们多一些平常心,少一些功利思想,心平气和的对待它,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新课标下,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主要参考书目:
1、《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意识培养之我见》 钱吕明
3、《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与作用》 李永前
4、《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 李国强
5、《浅谈课堂教学课件制作原则》 赵建志 周春雷
6、《关于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邓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