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9、新课标下对课堂管理的思考
新课标下对课堂管理的思考
新课标下对课堂管理的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只是课程目标的转变、课程结构的革新、课程内容的调整,同时还要求实现课程实施方式的彻底变革,真正从以知识为本、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唯有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主体活动过程,才能实现理想的课程目标,发挥理想的课程功能,促使学生的全面和创造性发展。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构建以生为本的主体型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对课堂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必然要求以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来支持教学的革新。
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从而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一、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着眼学生主体发展、全面发展,课堂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都必须坚持如下一些基本原则,或者说必须确立如下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
1.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
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课堂管理多方面的教育功能。长期来,课堂管理往往只是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维持教学秩序的手段,只是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忽视管理过程本身的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管理,不只是控制行为、协调关系,而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管理者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要建构的课堂管理,应该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等等。
2.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管理,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学活动中的纪律约束、行为规范,都必须尊重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凌驾于教育对象之上,直接组织、指挥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严密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主选择、自我反思、自觉调适的空间和氛围。在这种单向的、线性的、静态的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缺乏灵性和动力。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是相辅相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是对各个个体的关注,只有关注各个有差异的个体,才能真正促使全体的发展。课堂管理,必须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管理,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学习行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以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以统一的纪律约束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往往只是浮光掠影地注意面上一般的学生活动情况,而对具体学生个体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不当学习行为却常常忽视。另一方面,有时,教师又过分关注个别学生的行为,却忽视了其他学生的相关反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时,往往只是盯着发言的学生留心倾听其答问,不注意其他学生在不在听、在不在思考等全体学生的情况。
4.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长期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教学的过程管理,不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不注意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的调控。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生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不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课堂管理,必须通过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使教与学有机互动,处于最优状态,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
着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必须增强课堂管理的意识,更新课堂管理的理念,但更重要的是必须研究和落实优化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智慧,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提炼。这里结合笔者教研工作中的所见所思,试着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
1.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规范。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张扬个性,并不是不要纪律和规范,合理的行为规范,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目前课堂上基于维持教学秩序的纪律甚多,引领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的行为规范较少,往往是不该管的管得太死,该管的却没有引起重视。
制定的学习行为规范,不是强化“要遵守课堂纪律”、“要积极参与”等一般的、抽象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的、可行的、可观察的行为要求,如:
①课前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收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
②上课前应整理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材料,一上课就打开课本。
③上课时须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④回答提问、发表意见、提出疑问等,应主动举手。
⑤发言、提问等,须高声讲,用普通话。
⑥其他同学交流发言时,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
⑦老师提出问题后,须自觉看书、思考,或参与同伴讨论。
⑧课堂上努力自主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明确、不理解的内容须及时提出。
⑨老师讲解时,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同时注意查看课本、记笔记。
⑩下课前或下课后,应抽时间及时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或作好记录。
这些课堂学习行为要求,不只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善思好问的学风,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同时也包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因此,督促学生坚持去做,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益处,进而慢慢自觉履行这些要求,当能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2.切实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上述学习行为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全体学生坚持去做却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督促和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认真不认真,回答问题对不对,而必须全程关注全体学生的情绪、神态,看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参与、积极思维,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行为,看学生能否以恰当的方法学习。
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要敢于管、善于管。强调宽松、和谐,不是没有规范。强调尊重、平等,不是没有管理。要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恰当的指导,严格的训练,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学习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如现在不少高中学生课堂上交流发言时低声细气,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高声讲。如一个学生出来回答问题,发表意见,其他学生心不在焉,似听非听,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耐心倾听,认真思考,可以在一个学生发言后,请其他同学进行复述、归纳或评点,以促使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课堂上有些学生精神不振,坐姿不正,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挺起胸、坐端正。如有学生不重视课前学习活动,对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课前收集材料等学习任务经常不完成,教师必须在上新课前组织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认真检查、及时评点。
3.着力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
优化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关键是教师必须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只考虑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必须始终着眼于学生主体发展,着眼于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对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适时的调控。
基于上述理念,与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一样,教师也必须为自己制定一些具体的、可观察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求,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带动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如:
①上课时必须提前进入教室,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②教学过程中必须精神焕发、富有激情。做到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③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神态及时发现问题、揭示问题。④呈现问题情境后,给学生静心看书、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相互交流、议论的自由。
⑤学生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插话。学生发言后及时予以评价和指点。⑥激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质疑提问,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尽量及时答复,或组织学生讨论。如当堂无法答复,须告知学生确定的回答时间或安排课后教学。
⑦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为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草草了事。
⑧下课前留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本课的学习活动。
⑨必须准时下课,不得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⑩下课后必须在教室稍作停留,回应学生的反馈。
这些行为要求大多是细节问题,是可操作的行为,但往往又是许多教师所忽视或轻视的问题。如果真正在思想上认可,在行动上落实,就能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4.重视对课堂管理的反思和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
现在许多教师能够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也发现,这些反思更多的是总结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新授知识学生有没有理解,哪些题目学生还不大会做等教学结果,而缺乏对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行为的深刻反思,由此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纠。
每堂课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等等。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问题行为,对积极因素及时予以肯定和发扬,对问题行为及时予以批评和指点。特别要对那些存在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不够勤奋好学、不善交流合作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跟踪观察,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督促、个别指导。
第二篇:新课标下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解放学生 放飞思想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 秦松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点,更是难点。语文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做出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在作文的写作形式上改变了单一的先指导后写作在评改的模式,产生了“快速作文”教学;在批改上形式多样,师生共评,学生自评等等。我认为,更要从思想上进行释放,才能培养更多的文学人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有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鉴于这一总体指导性原则,近几年来,写作教学以“命题形式多样、文体自由宽泛,内容丰富多姿”的特色,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人人有话可说,使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自由发挥写作水平。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呢?笔者认为,应该着力解放学生,还原学生写作自由,促其有创意地表达生活。
一精神的解放与自由
1、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社会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青少年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在他们的视野里,每一次的日升日落都是新的,每一声蝉叫鸟鸣都是美的,每结识一个新面孔,都可能成为朋友。这一切会使他们感动,而要变成文字,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观察。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写的只是我所体验、思索、感受、爱、详细看过和知道的”,这“详细看过”就是观察。观察是扩大视野,解决题材来源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做到准、深、活、新、博。重在“新”上,观察角度要新,角度新就要把角度选好,既可观察事物的全貌,又可把握各个局部,然后由局部推及总体,对总体的认识就有了飞跃。另外,观察点要选得巧,“开窗”要小,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到整个社会的缩影。让学生把观察所得写成日记或周记,不论什么题材、体裁,只要是自己观察所得即可。如一名学生经过自己细致的观察,把家乡的月夜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给人以美的向往。
2、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大多数写作,主要是心灵受到了某种情感的冲击,苦苦等待的成功,得到了最渴望的回报,高兴,激动,愤怒,悲伤等感情就会自然流于笔端。像这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的心灵的力量。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尽量让他们挖掘、捕捉那样动情的一瞬间。要能学生的作文所表现的情感有积极和消极,高昂和低沉的不同,教师不能武断地摒弃后者,只让学业生表现光明的一面,这种人为的筛选是对学生心灵的扼杀。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如有学生在文章中,为自己多年养的一只猫的意外死去而伤感,读来令人产生同情。老师就不能无端地指责为格调低下。
3、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人们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就需要去伪存真,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只有深刻地认识,周密地思考,才能全面、准确地作出判断。十几岁的学生世界观尚未成熟,对事物的分析必须有天真、稚嫩的一面,但事物的答案是多元的,就是这天真、稚嫩使事物充满了色彩。学生的结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能盲目地加以评判,更多的是要加以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套住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能用现有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道德评判。让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从多角度去分析,然后加以组合、加工,提炼出富有价值的主题,写出的东西也就有了新鲜感。
二笔墨的解放与自由
1、写作的内容是宽泛的。“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入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命题应尽可能从宏观方面入手,不要在微观方面兜圈子。如《我的妈妈》、《我爱我家》、《窗》等,这些限制性的例题局限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美国小学生的命题方法,如“假如你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你的船已经沉没了,你将怎样生存下去?”“你的未来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的过去与现在”等。题目的宽泛,也使写作的内容伸缩较大,思维不受限制,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新意。学生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为了拓宽他们的视野,学校、教师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校园外,让他们多观察自然,了解社会,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校园内,可以组织他们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或“焦点访谈”节目等,不定期地让他们写出自己的认识,学生们的视野宽了,下笔时也就有话可说了。由于生活内容的宽泛,写作的内容自然也就宽泛了。
2、写作的形式是多样的。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的宽泛,就使得形式呈多元性,但这里所说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文章本身。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布置正常的作文外,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日记或周记、读书心得、名著赏析、影视评论等。教师命题时,尽可能考虑到体裁是否受到限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文章。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了新意。
3、语言具有自己的个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文章的载体。文章要有新意,所运用的语言也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对于学生文章的语言,教师不能盲目
地评改,只要有一两句话闪出光彩,教师都要加以鼓励、表扬。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吸收其中的语言精华。布置一些摘抄、积累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背一些古典名著及精美的文段。有了量的积蓄,就会有质的变化。坚持做好这些工作,学生的语言就会在同中求变,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文章就会有新意。
第三篇: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
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阳新县白杨中学
刘合明
关键词:新课标
有效课堂教学
提纲:(1)有效课堂教学须以新课标为依托。
(2)有效课堂教学须以学生的进步、发展为目的。(3)有效课堂教学须以教学的创新为载体。
2002年新课程以来,一线教师认真学习、践行新课标理念,有意识地运用课程理论,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等,出现了一些新颖、高效的教学设计,但在课堂教学的实际中,在自己的常规课上仍然走不出传统课堂的泥潭,只关注教学的直接效果,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更谈不上从生命的高度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而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行为,是为了实现由“教”到“不教”的发展。——这也正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次次课程改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让我们的教育能与时俱进,从而带动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但我们也经常很无奈地看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某种看似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摆花架子、举大旗,这就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这种置学生实际于不顾,徒然设计出一些并无实际效果的教学环节,把学生当做教学的傀儡,让学生配合老师表演,无疑是对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亵渎。那么,新课程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首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次,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机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最基本的定义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分工、合作、交流、碰撞之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改革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第三,高效课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于这一点,新课标中有两句话非常值得品味与重视:1.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一个“大量”一个“广泛”,足见强调的力度。第四,有效课堂应致力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诚然,有效的课堂教学也离不开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除了能给学习营造生动形象的声画情景外,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教学需要的海量信息,能快捷地输送,从而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
新课标体现着时代的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知识构建有机相结合,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透彻理解,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以新课标为依托,按教育规律,实设有效课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二.有效课堂教学须以学生的进步、发展为目标。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有效教学” 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基础教育的应试性具有直接的功利性,我们的课堂极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老师教的是知识,学生学的是知识,考试评价的又是知识,知识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切,学生的情感、人格被忽视了,学生的灵性与人文精神僵死在程式化的课堂里,整个课堂只见知识不见人。所以,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应关怀学生的个体生命,关注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荣格说:“一切文化都将沉淀为人格”,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而这种文化人格才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最有用的东西。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课堂要以激励学生自信、突出学生主体性为前提。要以学生为本,始终不渝地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尊重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学得充实,学得有价值感、有成功感,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二)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问题是老师提出来的,方法是老师想出来的,老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老师的话是必须要听的,总之,老师高高在上,面孔严肃、冷峻。师生之间貌合神离,暗藏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怎么能得到发展?学生不敢有积极性,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有自己的主张,不敢有与老师相反的意见。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师生的互动互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发扬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执教能力。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四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曾说“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质量,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执行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保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教师执教能力就是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将知识、能力及其他素质传授给学生的教育能力。教师应着力创造一个为教学所需的氛围,促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并使之达到最佳效果。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善于营造教学环境,以其独特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充满激情的开展教学,语言要亲切、幽默、富有文采,这样,教师的讲授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发挥到了尽致,师生活动显得自然、和谐和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有效课堂教学须以课堂教学的创新为载体。
新课程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强有力地冲击着僵固呆板的课堂教学,这要求我们教师运用新的策略,努力探索有效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路。
首先,表现在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的确定,涉及到“教什么”,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起点。
其次,表现在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上。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设计教学主问题要充分考虑其对全文内容的统领作用和对教学过程的贯穿作用。教师要善于用主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零碎、频繁的问答,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效学习的主体。
第三,体现在课堂教学流程安排上。教学流程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有效教学,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有效教学的理念,重要核心是关注学生的需求,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这要求教师以平和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我们的教育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让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第四篇: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广西百色高中 蒙坤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及其相关理论,以及所引发的思考,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的理论来指导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关键词:内隐认知,外显认知,语法教学
一、引言
作为语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法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交际教学思想被我国英语教学界广泛接受,中学英语教科书也随即进行了全面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由于教师们对交际教学思想的片面理解,近几年来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忽视语法教学的倾向。于是乎凡是进行语法教学的方法都被认为是落伍的、过时的教学方法。为了避免“落后”之嫌疑,教师们人人避免讲语法,致使学生出现了“高原现象”,学生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有进一步的提高,英语学习无法再取得长足的进步。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重申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课标》指出,“知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对英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语法素材,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他们对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有着强烈的要求。诚然,提倡重视语法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在课堂上抽象地讲解语法,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新课标》提倡高中英语语法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强调语法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法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文化意识、篇章语境、题材体裁、词汇等联系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法意识,确保语言使用的准确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如何教授语法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心的问题。最近几年,围绕着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以及由这两个理论带来的外显式及内隐式语法教学,各路学者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本文拟通过对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的介绍,探讨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进行语法教学的新视角和新理念。
二、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 1.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
提到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就必然涉及到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R Ellis(2004:229,引自戴炜栋 2006)将外显知识称为“学习者关于某种语言的组成部分及该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意识”。即关于语言结构如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传统的语法描述就是外显知识。具体到日常的学习行为中,如学生不仅察觉到某个句子不合乎语法规则,而且还能分析出其错误时使用的就是外显知识。内隐知识是关于语言自动化使用的程序知识(戴炜栋 2006)。内隐知识是默会的知识,比如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的知识。同样,具体到日常的学习行为中,如学生意识到某个句子不合乎语法规则,但又无法进行解释时使用的就是内隐知识。应该可以这样说:外显知识确保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有助于学生监控语言输出,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而内隐知识则保证语言使用的流畅性,有助于学生自发而快速地使用语言,发展其语言技能。McLaughlin认为自发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如何从课堂外显知识的教学最终到自发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是语言教学者应该考虑的问题。许多语言专家也指出外显知识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意识,促进外显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建立内隐知识。这些提法与《新课标》提出的以培养语言技能为核心的理念不谋而合。目前在语言教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就是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是否可以转化及如何确保两者之间的成功转化。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如何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让他们在体验和感悟语言(内隐知识)的同时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外显知识),如何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技能,最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
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都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 引自刘耀中 2000)认为人们认知复杂任务时通常采取两种本质不同的认知模式来进行。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认知模式。凡是需要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策略来完成的活动都属于外显认知。这种认知过程的特点是学习者受意识支配,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另一种是内隐认知模式。在内隐认知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学习,学习者置身于鲜活的环境中自然地习得知识。比如儿童在习得母语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了母语的特征和规则。因此区别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的核心就在于学习者在学习时是否有意识的学习。内隐认知不同于外显认知,内隐认知是在偶然的、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条件下进行的,获得的知识主要是程序性的知识而非描述性的知识。而外显认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理性的认知,获得的知识可以用语言加以表述。具体到我们英语语法教学中,内隐认知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语法时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和使用语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在交际中表达思想,潜意识地习得和发展英语语言技能,无需关注语言规则。而外显认知却主张通过对语法形式的讲授,发展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语法意识,构建语法系统。许多学者对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的优势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过分地强调内隐认知作用,忽略课堂语法教学容易导致“语言石化”现象,影响语言的准确性。同时,也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学生学习进步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有提高。尤其是在英语为外语环境的中国,英语信息输入较少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大量地接触语言材料,坐等学生自然习得语法显然是极不现实的。而过分地强调外显认知的作用,过分重视对语法知识的讲授,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交际时容易出现过高的语法监控而影响流利程度,再者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疲劳感。
三、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对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尽管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作为人类认知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着重语法规则的讲练,忽视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语言。另一个极端是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性而放弃语法教学。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教师们误解了语法教学根本原则,过分夸大了内隐认知或外显认知的作用。因此,仅仅依靠外显认知或仅仅依靠内隐认知来进行语法教学都明显存在着不足。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这两个认知机制结合起来,两者协调合作。近年来,由于研究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而发展起来的以提倡语法讲解为主的外显式语法教学和以提倡以学生感悟语言为主的内隐式语法教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教师们开始意识到语法教学中外显与内隐相结合的重要性。笔者认为,研究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至少可以给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提供如下启示:
1、读透《新课标》,认真领会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研究证明,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法尤其能够促进外语教学。因为它强调语言的输入以任务的方式呈现,鼓励学生从语言输入中领悟和感知相关的语言形式,激活认知过程。此外,学生在课内接触到的真实交际活动十分有限,语言输入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强调对语言鲜活的体验,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呈现隐含特定语法项目的语言材料,包括音像材料。学生在学习这些语言材料时调动了其内隐认知的机制,从而自然地认知语言中的语法规则。
2、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风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已经对英语有了一定的了解,思维水平已经接近成年人,已经有了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他们对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有着强烈的要求,希望通过语法来规范自己的知识,期待在英语学习上有大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外显认知的机制,帮助学生打造扎实的语法基础,构建语法意识。确保语言使用的准确,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语法教学要融入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教学中,既不单纯教语法,也不能把语法和技能培养割裂开来。做到外显式教学与内隐式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意识和形成语言技能。研究表明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外显方式学到的知识将监控语言的实际使用,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相关的语言特征和差异,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语言的能力,大大缩短学生掌握语法的过程。以内隐形式组织的教学活动轻松活泼,学生易于接受,帮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研究证明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都极大的影响着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的过程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学生的实际展开,鼓励学生通过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四、结语
英语语法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尤其如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法教学应该注重通过外显和内隐的方法,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语言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和归纳能力,进一步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elce-Murcia M.1991.Formal pedagogy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 2.McLaughlin, Barry.1987.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Edward Arnold,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陈琳,王蔷,程晓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英语课程标准研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6.戴炜栋,任庆梅.语法教学新视角:外显意识增强式任务模式[J].《外语界》, 2006第1期
7.刘耀中.内隐学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6期
8.张 人.内隐认知及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J] 《外语界》,2004年第4期
9.郝兴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外语语法教学的新趋势[J] 《外语界》,2004年第4期
10.周 遥.英语语法教学新动向[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第9期
第五篇: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学校 林建华
提要:本文着重于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解读和在新理念影响下对历史教学的思索。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也势必要与时俱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教育部在2000年修改原有教学大纲之后,又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2001年9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我国38个地区实施,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我省的历史课教学即于2004年正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标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我们先来看看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纵观新课标它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强调专题性,打破了以往以中国史、世界史为分野的学科“本位”体系,按照 内容性质划分为三大模块,分别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连续性的整体论述,这样有利于形成学习模块,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
(二)以问题为中心,三大学习模块以相应的核心问题为主题,总分为25个学习专题,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也可互为补充,有助学生理清思路。
(三)改变了过去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 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认知历史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等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上来说,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历史观大有裨益。
从这些改进中可以这么认为:新课标是对传统的一次颠覆,而这样的颠覆又是必须的。当今社会我们称之为“信息社会”,讲的是“知识经济”,其实就一句话:谁能解读信息,一切就掌握在他手里。国家亦是如此,那这个“谁”又是指什么呢?人才!人才哪儿来?靠教育!对于历史教学而言,“上下五千年,全凭老师一人说”、“吃老本,炒冷饭”等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发展。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切就集中到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成熟为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实际,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协调发展,提倡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由此,一场打破传统的运动展开了,新课程标准即是这一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新课标下一线教师要做些什么呢 的确新课改、新课标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 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体来说的话我们还是可以从传统的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备学生。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都是有差异的,老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在上每次课程之前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从而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教学流程和决定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能力培养,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备知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而历史课程的特点又使得这个桶得是“特大号”的,尤其是在新课标引领下,历史教师要将更多较为客观的历史事实摆在学生面前,表叙应尽量完整,对历史事实的评价也尽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评价,如果有完全相反的史实或评论,不妨也讲给学生,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去思索、去评判,从而使学生得到许多启发和教育。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要历史教师一要对专业著作尤其是许多伟人的著作,多去阅读,必要时,对一些伟人关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的评论,用读书笔记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适当的时候就能用上去;二是要博览群书,历史本身就是包含一切,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去涉猎;三要多留意时政信息,因为现在所发生的往往都与过去有关联,对比、联系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如果你再有很强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有浓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则完全能胜任任何要求下的历史教学。
(三)备方法。
新课标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能力、情感等的培养,传统的历史教学必须要变。怎么变才能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这是关键,最引人关注,也让人最为困惑。本人觉得先要找准出发点——学生是主体,他要“学”;教师呢,叶圣陶老先生早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再来看看怎么办,有一种从国外引进的称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受到教育学者的普遍欢迎,其中的“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更适于本学科的教学,并能突出强调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不要因此而将传统方法一锅端,比如“讲授法”在对概念、制度的讲解中仍有它的优势,网络化教学的确很受学生欢迎,但我们绝不可为“变”而“变”。最后要注意的是阶段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实行非常重要。提问、作业、摘记包括测试等等,都要及时给予评价,多给与学生精神的褒奖,甚至于可以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这份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劲头。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对“学习”的重新认识,教师更要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从而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将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这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与改革精神!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胡高清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管理好课堂[J] 《成才之路》 2009年09期
作者简介:本人林建华,担当历史科目的教学工作,工作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系,邮编215104,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