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2013年10月12日溧阳市小学数学培训讲稿
基于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溧阳市西平小学
崔玉琴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内涵
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如果把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看作是显性的话,那么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就具有隐性的特征。《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目标有两类,一类是结果性目标,一类是过程性目标。一般来说,结果性目标是指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性目标更多地指向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是过程性目标的体现。经验的积累是隐性的东西,光靠老师讲是不行的,必须自己感悟,是“悟出来的,想出来的,而不是教会的”。所谓的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数学活动经验是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的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和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但毕竟是从数学活动中体验到的,获得的认识是有意义的。从动态上看,数学活动经验是过程,是经历,学习个体必须主动地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不断地尝试而获得。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类型
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基本活动观察、操作、交流、体验、猜想探究、推广及归纳的过程中获得的对活动对象的一般性数学活动知识、方法、技能或情感体验。这些一般性数学活动知识、方法、技能或情感体验应满足的连续性原则及交互作用原则,或者说能在以后的数学学习、社会生活或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小学数学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是帮助学生能为抽象的数学找到具体形象的原型,增进数学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形成的基本活动经验有操作、观察、实验、度量、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经验。根据从事数学活动的不同模式,数学基本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1.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操作、实验(行为操作经验)
小学数学知识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因此,应设计源于实际生活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数学味”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比如说:购物活动、测量活动等。
2.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观察、猜测、度量、验证、推理、交流(思维操作经验)创设情境,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经验,这类活动的特征是模拟,在假想的模型中进行操作和探索。比如:做一张数位表,取9颗围棋子,让学生在数位表中的个位、十
2013年10月12日溧阳市小学数学培训讲稿
位中摆数。分别用3、4、5„„9,这些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而大量存在于数学活动之中,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这些活动设计,就丰富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3.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究性经验)
由纯粹的数学活动获得经验。这类活动是专门为数学学习而设计的,是具体的形象的数学操作。比如:圆锥体积的教学,圆的面积推导,圆柱体积的推导等。
4.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实际情境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侧重于方法性、策略性的复合经验)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形成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
1.重观察和操作,丰富学生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在正式学习数学之前并非对数学一无所知的,他们在来到学校之前就已经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了大量的数学经验:形状、数量、时间、空间、位置、排序、大小、分类、集合、对应、比较等。而伴随着数学学习活动的发生,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机会大大增加。正是有了这些“原生态”的经验,学生才能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更高层次数学活动。不过,我们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的这种经验是较为零散的、模糊的、粗燥的,而且学生的这种经验在很多时候是“内隐”着的、是“蛰伏”着的,需要我们去唤醒它,需要我们对它进行梳理。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表面展开》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圆柱、圆锥),同时对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展开与折叠并进行探究,初步感受对“侧面积”的认识;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时,课前收集相关商品、服装等商标,从商标中寻找出百分数,结合基本生活经验,初步感受百分数的应用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必需。在《数学与编码》教学前,让学生到生活中收集无处不在的数学编码:如图书编码、汽车牌照编码、火车票编码等等。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字编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唤醒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经验,从而使本堂课学习有了一块“垫板”,为学生的学习找到了“发力点”,推动了他们更主动的学习和更有效的学习。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诽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2013年10月12日溧阳市小学数学培训讲稿
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尽管类似于这样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地特征,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2.重探究,优化学习策略,积累方法性经验。
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仅仅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数学知识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而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感受,就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甚至于有些还很不容易理解。而在课堂上,正是教师主导下创设一系数学活动,学生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等一系列数学体验。这里的“探究”指的是融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于一体的活动。对于行为操作和思维操作,我们不妨用“操作地思考”和“思考地操作”来界定两者的区别。行为操作的价值取向是问题解决,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第一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经验,但是,探索所获得的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我们称之为“操作地思考”;思维操作指的是在思维过程中开展活动而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思考的经验不仅可以产生于逻辑地思考的过程,也可以产生于归纳地思考的过程,甚至产生于某些实验过程之中,我们称之为“思考地操作”。显然,前者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得,而后者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得。
例如“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使它刚好能装下24个小正体玩具盒”这一问题时,应该摒弃电脑课件的展示,尽可能让学生实践探索。①小组合作,各组堆放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②观察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将数据填入表格;③为什么这样设计,你发现了什么?对各种设计要给予肯定,各组交流设计的理由。在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等体积的长方体,当长、宽、高越接近进,表面积越小,说明越节省原材料,更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一种教育。上述案例是在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学生亲身经历、操作、探究。最终都是以建模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经验的。
在《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堂课中,学生在计算400×2时,出现了以下三种方法:①因为400+400=800,所以400×2=800;②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2013年10月12日溧阳市小学数学培训讲稿
③因为4×2=8,所以400×2=800。这三种算法都是学生基于自己的数学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自己的算法总是最能理解和最易接受的。可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引导他们在算法的相互交流中,明晰他人的算法;在不同题目的计算中,选取最有效、最简洁的算法。所以我们又出示了400×3、400×6、400×9等几道题,学生在计算中越来越感觉到用加法算太麻烦了,用第二种方法想也很繁琐,用第三种方法不仅快,而且一算就对了。在算法逐步优化的同时,学生也在对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反思,在学习他人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也时刻在调整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应该说,这种方法性活动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上升到“数学思想”境界的必要桥梁。
3.引导概括反思,在思维活动中侧重于积累和提升策略性经验。
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如果没有概括,学生就不可能掌握概念,从而由概念所引申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就无法被学生所掌握;没有概括,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就无从谈起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后就此终止,不对获得概念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数学活动就有可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如果学生在抽象出概念后能对思路进行检验和自我评价,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概括,从而可以对概念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水平,长此以往,学生便学会了“数学地思考”,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条理化、清晰化、精确化、概括化,而这,便促进了数学素养的形成。
初中数学教材主编董林伟曾说过:“数学课你要有三个问题问自已:一是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二是怎么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三是我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了吗?”,窃以为,在第三个问题中,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行为,当然也是学生反思的行为,学生也要问问自已:我到了那里吗?我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个体获取的数学活动经验上升到数学现实,从而建构模型,为可持续性学习服务。
比如六年级的《复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不是单纯的重复、再现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是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学习习近平面图
2013年10月12日溧阳市小学数学培训讲稿
形的公式时,是按照‘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箭头→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圆形的面积’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从而促使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反思,并让他们尝试着用关系图的方式来描述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随后,我们更是激发他们对这个关系图进行反思,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是将未知的图形切拼成已知的图形来推动面积公式的→这是一种“转化”的方法→“转化”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不仅在平面图形的学习中用到了,在数学的其他地方也有应用,诸如,将圆锥的体积转化成圆柱的体积,将小数乘除法转化成整数乘除法等→“转化”的思想就是将新的转化成旧的,将未知转化成已知的,将陌生的转化成熟悉的,将不能解决的转化成能够解决的。从而实现了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提炼和升华。
4.课后延伸,在综合活动中侧重于发展复合、应用的经验。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后延伸,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机会,使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数学活动经验上升为数学思维的思考。例如,学习《有趣的七巧板》后,让学生自行制作七巧板及设计拼图,并与同伴交流自己所拼图的含义,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魁力和数学美;学习《分数》后,可以进行对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就是一种函数关系的渗透,教师可出示这样数列:1/2,1/4,/1/8,1/16„„让学生思考,这样写下去,会接近哪个数?可以结数学文化的教育,“一日之棰,日取其半,成世不竭”,学生会在数学文化中感受趋向于0的“极限”思想。通过开展上述数学活动的适度延伸,更多的挖掘了学生的数学现实的源泉,扩大了学生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范围。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不是单纯的为了积累而积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运用”应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一大特色。学生总是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构建对数学的理解,并从中累积起新的数学经验。在运用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仅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更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实现了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良性循环。
比如在学习了中位数之后,教师请学生帮他的表妹从下面的公司中选一家进行应聘:甲公司人均工资2500元,乙公司普通职工一般是2000元。先开始受之前所积累的有关中位数的活动经验的影响,学生几乎是一致性的选择了乙公司,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2013年10月12日溧阳市小学数学培训讲稿
“因为甲公司只是人均工资2500元,这里面如果存在极端数据的话,大部分人所能拿到的钱就比2500元少了”,“公司的老总就比一般的人多得多”,“乙公司连一般的职工都能拿到2000元”„„此时教师适时的引导了一下:“都是这么考虑的吗,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呢?”在提示之下,学生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更加的理性了,基于不同经验所产生不同的观点也开始了交锋:“我觉得甲公司也可以考虑,如果甲公司是刚刚成立的,那老总就不会拿那么多钱”,“我选乙公司,这样保险一点,甲公司不保险”,“我觉得两家公司都应该试一试”,“我觉得应该选甲公司,如果你表妹受到重用的话,那工资就会比2500元还要高”„„
翻开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还专门安排了《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算普及率》等40个专门的数学活动课内容,这些活动课无一不是强调学生要亲自实践,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种理念实现。
通过数学实践,让学生感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获取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建构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虽然现代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教材中也注重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习题、探究活动等。但无论问题情景设计的多么完美、新颖生动,学生只是从黑板上、大屏幕中、教师完美的叙述里去模拟构建,亦或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对照、类比。学生的学习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习题到习题,从考试到考试。没有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失败的教行为。正如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努力与学生一同实践,在教学中开展一切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双基”向多元发展作出自已不懈的努力!
第二篇: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教学片段分析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它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我认真地把郑旭老师的视频看了四遍,下面就我粗浅的理解,简单地加以说明,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感觉郑老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时,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基础和经验基础组织教学、如何引发学生反思以及批判建构等方面在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俄罗斯方块——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游戏,而且又与本节课的图形非常搭。先通过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来热热身,为下面比较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
第二,郑老师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完成报告单,自己发现结论。独立思考是提升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点郑老师做得很到位,确确实实留给了学生5分钟,而不是流于形式,不是走过场,不像我平时教学的时候,不舍得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恐怕时间被浪费了,能多塞几道题给学生就多塞几道题给学生。其实学生对不理解的题目,绝对是“消化不良”。
第三,郑老师接着又给了学生5分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哪些结论大部分同学都有,在前面打上‘√’;如果与别人的不一样,先思考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如正确,再补充到报告单上;除了这些结论,还能得出更多的结论吗?”分层合作,交流反思也是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点郑老师做得还是非常到位,学生在小组内从最简单的结论入手,通过合作,交流,反思,从而发现更多的、自己没发现的结论,补充到自己的报告单上,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自己的不足,立马改正。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第四,郑老师第三次给了学生5分钟,通过在图上画一画、标一标,来论证他们感到疑惑的三个结论:⑿=⒀、⑻=⑿、⑴+⑵+⑶=⒀,成不成立,或者说是否是错误的。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解开心中的疑惑,进一步累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做,5分钟比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一节课,效果好得多!
我非常佩服郑老师,能够并且敢于把课堂上比较宝贵的黄金15分,就这么轻易放手给了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分层讨论,反思提升。其实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明白了,再做题就不怕了,而且根本无需多做多少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老是担心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不敢放手,学生的手脚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以后,我会向郑老师学习,一定要舍得放手,一定要相信我的学生!
第三篇: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课标》的三个案例说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
盼望已久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作为基层教师代表参与了教育部关于《课标》的审定工作。在这里不仅有了静心再读、再品、再思考的空间,更是拥有了与数学教育大家对话、交流、研讨的平台。反复研读讨论,感想多多„„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角度,从三个案例说起。
《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我赞成这样的补充。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我们从《课标》中新增加的三个案例的讨论说起。
案例
(一)图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面积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如图一:
(图一)教师们对此题目并不陌生,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数方格。先数一数有多少个整格,再数一数有几个半格,把不满整格的进行整合,最后累加起来,用此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在这次审定课标的讨论中,张恭庆院士的发言对我颇有启发。他认为这样处理没能体现估算的价值,此题还可以挖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在张恭庆院士的建议下,我们进行了讨论,课标修改组对此也作了认真修改,以充分体现该题的数学教育价值。
教学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事先做好规划,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首先观察图形,边进行思考“你认为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结果可能会在那个范围之间呢?你能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一试。首先选择好用来估计的“单位”即:以图形中的一个小方格为一个单位。再找出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和下界。学生可以这样操作,先数出曲线围成图形内包含的完整小方格数,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下界(有75个这样的单位);然后再数出曲线围成图形边缘接触到的所有的小方格数,也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有113个这样的单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小,第二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大,实际的面积是在这两个数之间。由此确定曲线围成图形面积可能的取值范围。
如图二:
(图二)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计,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的探究过程,体会估算的意义和方法。
教师继续追问“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使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面积的吗?试一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无疑是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有的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继续利用上面的经验,探索出更接近实际面积的估计值。渗透极限思想。
如图三:
(图三)
同样的数学学习素材,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数方格”的设计没能充分体现估算的学习价值,只是把估算当成一个操作技能——数方格(知识点)去教了,为了教估算而估算。“寻找区间”的设计则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的培养。特别是选择合适的估计“单位”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估算的关键,引导学生体验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事先做好规划的习惯,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通过对上界、下界的确定,帮助学生寻求取值范围,找到合适的区间。这个上界、下界的确定,对学生体验估算是很有意义的。这是真正意义上估算价值的体现。特别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使估计值更逼近准确值,从中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估算教学要通过在具体情境背景下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用近似的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让学生多拥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其中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数活动的经验。
案例
(二)“ 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此题目老师们似乎也很熟悉,有人把它称为“鸡兔同笼”的变型。这是在过去的奥数培训中是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今天的《课标》中又增加了这样的案例,为什么?该案例的数学教育价值何在?面对着同样的教学内容,今天该怎样进行教学?我们不妨将两种教学方法做一个比较。
过去教学此内容教师通常采用假设法,一开始就将自己明白的道理讲给学生,比如“我们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三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四条腿的椅子数;我们再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四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三条腿的凳子数;”接着一下子就把算式给出来了。
(60-16×3)÷(4-3)=12(四条腿的椅子数)
(60×4-60)÷(4-3)=4(三条腿的凳子数)
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照猫画虎完成任务,没有经历公式数学化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事实上正像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所说“老师讲课不能太聪明了,老师虽然知道结果,但要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一下子把算式给出来了,学生还探讨什么?”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已经没有了探索的空间。《课标》教学建议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已经成为了一句空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标》在案例的解读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这样的教学又会给学生继续学习数学带来怎样的后劲儿?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对题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与猜想,并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做一做,运用尝试的方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引发新的思考。
如: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16 0 4×16=64 15 1 4×15+3×1=63 14 2 4×14+3×2=62 启发学生观察,“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 如果继续尝试下去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带着观察结果,继续探究„„
3 4×13+3×3=61 12 4 4×12+3×4=60 至此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引导学观察发现:腿的总 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即:“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常见的“四条腿的椅子、三条腿的凳子”简单背景为研究素材,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实验、发现“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地归纳出数学规律,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其他同类问题的研究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字母代替椅子数与凳子数,得到计算腿的总数的数学模型。
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得出数学结论。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归纳法。归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会逐步积累利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数学作好准备。
比较两个案例,您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
案例
(三)图形分类
如图,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面对着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扣眼的数量不同的众多扣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该从何做起?如何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又该如何表示记录这些分类的结果呢?怎样渗透分类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分类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 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过程。建议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再动手实践、归纳概括、形成正确的结论。具体建议分四步完成:
1、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不一样? 引起主动反思。)
2、讨论确定分类标准。(让学生理解分类是要依赖分类标准的,例如,可以根据扣子的形状、扣子的颜色或者扣眼的数量制定分类的标准。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分类标准的交错造成的分类结果的重叠与遗漏,如:蓝色的一类,方型的一类,就会有扣子既不在蓝色的一类,又不在方型的一类,而有些扣子既在蓝色的一类,也在方型的一类。所以分类时,要按同一类的标准分。)
3、抽象出图形共性。(根据分类标准,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并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
4、组织汇报。(学生报告分类结果,互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思路。)《课标》指出:“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学生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一种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主动反思,从而激起去寻求“新分类标准”的需求;然后再探索“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扣眼数量不同”扣子的分类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着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如何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经过实验探索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对分类思想与分类方法的理解。学会分类,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
总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正像史宁中校长所说:“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不注意思想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在脑子里形成思想,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把应该贯穿的思想贯穿。不然,创造性思想怎么培养?谈创造性,思想方法一点儿没有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意见)。
期待一次质的飞跃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夏家小学于大民2011年10月15日 12:30浏览:9评论:4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2送花
今天聆听了专家们的讲解,受益匪浅。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感觉自己教的都不自信,一上完课感觉这儿处理的不行,那个细节没有处理妥当。这些年来自己在教学中没有什么突破,没有什么成就感。可以说今天的双对接混合式研修期待已久,有一种学习的冲动和欲望,从心里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我会好好把握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对于这次研修中的磨课,我是最期待的。因为平时在听公开课或优质课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上的课这么好?相信通过这次研修学习后我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就让远程研修快些来吧!
对教材有更深的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专家的指点,更新理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实验学校王树青2011年10月15日 11:51浏览:7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2送花 远程研修开始了,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观看了研修视频。这次研修汇集了众多专家,是一次高起点的研修。我对这次研修有着很高的期待,我希望通过这次研修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更多的教师面对面地对教材、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各方面等展开一次集体大讨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另外,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疑问能及时的得到解决。学生的环境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不同,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知识背景。我希望通过这次研修,对教材有更深的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专家的指点,更新理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期待扣开数学教学的殿堂之门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夏家小学王雷激2011年10月15日 12:10浏览:7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3送花
在这次小学数学研修中,我深切地感到学无止境!通过听了几位专家的讲解,我心里豁然开朗,对数学的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现简述如下,与同仁共勉!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要追求多样化,不能沿用一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去进行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像人们吃饭一样,长期吃一种饭,将会很烦,只有不断的调整口味,才会更加有滋有味,我将根据专家的讲座,在教学中多用几种教学方式,尽其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得更有兴致。
其次,就是业务学习要不断加强。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才能够做到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必要性,重要性,这样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不至于学生提出问题来答不上来,这样才会能随时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最后,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学习差,就歧视他,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来学习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娱乐中学到数学知识。
一句话,研修改变了我的教学理念,我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扣开数学教学的殿堂之门!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0
期待提高、期待成长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夏家小学赵海波2011年10月15日 12:13浏览:5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过去一段时间,如果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我往往是从网上搜罗一些资料加以利用,可是那些东西不是自己的,自身的业务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此次研修是一次全新模式的学习方式,犹如一场细雨滋润我们一线教师的心田,在我们的热切期盼中向我们走来。学习本身是枯燥的、但更是快乐的,获得知识、开拓思维、升华思想,充满着无尽的乐趣。此次研修,我感到机会难得,在与专家面对面的思维碰撞中,我得到了专业的指导,开阔我的教学思路,更使我认识到自己与专家的差距在哪儿,专家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理解教材和教学,她们的理念高屋建瓴,具有提高教育教学层次的指导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获得真正的提高,无论是从教材的理解上,还是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上,都能得到很大的升华,使我在教育事业上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一个大跨步的成长。感谢各位专家辛苦的工作,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对双对接混合式学习的认识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实验学校赵爱红2011年10月15日 11:42浏览:6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学习,这次双对接混合式研修我的感触很深,学习到了不少东西,希望自己在这次研修中有收获,有提高,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数学专业修养。在平时教学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总是希望有答疑解惑的机会,这次机会很难得。我静下心来,带着疑惑、期待走进了双对接研修。
我认真观看了专家的讲座视频,专家的讲解让我对平时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我期待着通过这次学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教育工作是神圣的、要求教师们用心去思考,用热情 和孩子们一起进步,教学相长,这次的双对接混合式研修,帮助教师迅速成长,少走弯路,更加准确、规范 全面的了解教育教学的许许多多目标和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预设,生成,新预设,新生成,不断改进教学认识和水平。我对这次双对接混合式研修的期待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尹东小学尹海峰2011年10月15日 12:44浏览:11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2011年10月,我有幸参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的远程研修。在专家姚宗玲的引领下进行网上专业研修。这次研修是双对接混合式研修,即利用视频和网络两类学习资源,采取传统的面对面研修和利用网络与专家探讨交流的方式进行研修。对于这次研修我很期待,希望自己在这次研修中有收获,有提高,充实自己,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利用网络,能够和专家一起探讨交流教与学中的困惑,通过磨课研讨使自己的课堂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查找自己不足,提升上课水平,争取多创优质课,争创名师!
我对双对结混合式研修的期待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尹东小学孙小军2011年10月15日 12:54浏览:6评论:3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这次双对结混合式研修活动,通过网上平台这一全新方式进行。在学习过程中,我就像刚参加工作时第一次走上讲台。心情是激动的,兴奋的。观看着众多的专家,省教学能手为大家点评、讲解、上观摩课,我心里无比的快乐。并且在我的心中,这次研修犹如雨后的春笋,新鲜而又充满着生机活力。我真心的希望能够通过研修能够更进一步深入的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精神;能够学习和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专家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我盼望着通过这次研修丰富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进一步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从而,锻炼自身,增强教学授课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篇: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应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加深学生数学理解的有效方法,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挖掘实践性活动因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许多数学问题的得出,数学规律的发现,都离不开动手实践. 教师要充分挖掘可以探索的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材料,创设可以开展实践活动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动”的愿望.课本是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活教材.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时,我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白纸与一把剪刀,问:能否一剪子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有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把白纸对折,展开后即得一个等腰三角形,我又让其他同学剪一个钝角等腰三角形,并思考两底角有什么性质,为什么?如何论证?通过启发,学生都注意到了剪的过程中折痕地位,他们领悟到要把新知识转化为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很自然想到添底边上中线、高、顶角平分线的证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把课堂教学的兴趣性回归为探索新知识的原型,把学生带入探索情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沟通生活中的数学和课本中的数学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如在学习“随机事件”时,正值学校组织年级歌咏比赛,创设学生熟悉的以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了随机事件,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时,结合例题的学习,设计了生活中掷骰子的游戏.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后,向学生提出了:你能设计并制作一个精美的盒子吗?这样的一个问题既联系了所学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知识,又回归学生的生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美术知识,动手实践,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情境的设置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使学生积极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去,体验数学、感受数学,获得经验.要尽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猜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猜测—验证—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结论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科学性,获取成功的喜悦.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首先出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鼓励学生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相等?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在不断思索、尝试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办法来验证:有的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计算,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有的同学用剪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验证后提出:你进一步思考应如何证明?能否从验证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在整个猜想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升华了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了不同的体验与收获,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堂上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
四、体会生活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较简易的数学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都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相关的数学,如比与比例,利息与利率,统计与概率,运筹与优化,以及分析与决策,方案设计等,都可成为数学问题的实践内容.总之,经验积累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学会到会学则是一种能力的升华. 当学生体会了从实验到验证和从推理到实验这样两个互逆的活动过程后,应当让学生感受一下这两种活动过程如何恰当地使用,进而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学会到会学的升华.
第五篇: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辩证地认识教学过程。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重新强调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并主张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全面理解“联系实际”。除了联系日常生活现实之外,增加“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课标》的三个案例说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
盼望已久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作为基层教师代表参与了教育部关于《课标》的审定工作。在这里不仅有了静心再读、再品、再思考的空间,更是拥有了与数学教育大家对话、交流、研讨的平台。反复研读讨论,感想多多„„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角度,从三个案例说起。
《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我赞成这样的补充。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我们从《课标》中新增加的三个案例的讨论说起。
案例
(一)1 图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面积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如图一:
(图一)教师们对此题目并不陌生,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数方格。先数一数有多少个整格,再数一数有几个半格,把不满整格的进行整合,最后累加起来,用此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在这次审定课标的讨论中,张恭庆院士的发言对我颇有启发。他认为这样处理没能体现估算的价值,此题还可以挖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在张恭庆院士的建议下,我们进行了讨论,课标修改组对此也作了认真修改,以充分体现该题的数学教育价值。
教学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事先做好规划,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首先观察图形,边进行思考“你认为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结果可能会在那个范围之间呢?你能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一试。首先选择好用来估计的“单位”即:以图形中的一个小方格为一个单位。再找出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和下界。学生可以这样操作,先数出曲线围成图形内包含的完整小方格数,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下界(有75个这样的单位);然后再数出曲线围成图形边缘接触到的所有的小方格数,也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有113个这样的单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小,第二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大,实际的面积是在这两个数之间。由此确定曲线围成图形面积可能的取值范围。
如图二:
(图二)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计,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的探究过程,体会估算的意义和方法。
教师继续追问“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使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面积的吗?试一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无疑是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有的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继续利用上面的经验,探索出更接近实际面积的估计值。渗透极限思想。
如图三:
(图三)
同样的数学学习素材,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数方格”的设计没能充分体现估算的学习价值,只是把估算当成一个操作技能——数方格(知识点)去教了,为了教估算而估算。“寻找区间”的设计则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的培养。特别是选择合适的估计“单位”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估算的关键,引导学生体验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事先做好规划的习惯,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通过对上界、下界的确定,帮助学生寻求取值范围,找到合适的区间。这个上界、下界的确定,对学生体验估算是很有意义的。这是真正意义上估算价值的体现。特别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使估计值更逼近准确值,从中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估算教学要通过在具体情境背景下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用近似的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让学生多拥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其中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数活动的经验。
案例
(二)“ 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此题目老师们似乎也很熟悉,有人把它称为“鸡兔同笼”的变型。这是在过去的奥数培训中是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今天的《课标》中又增加了这样的案例,为什么?该案例的数学教育价值何在?面对着同样的教学内容,今天该怎样进行教学?我们不妨将两种教学方法做一个比较。
过去教学此内容教师通常采用假设法,一开始就将自己明白的道理讲给学生,比如“我们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三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四条腿的椅子数;我们再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四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三条腿的凳子数;”接着一下子就把算式给出来了。
(60-16×3)÷(4-3)=12(四条腿的椅子数)
(60×4-60)÷(4-3)=4(三条腿的凳子数)
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照猫画虎完成任务,没有经历公式数学化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事实上正像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所说“老师讲课不能太聪明了,老师虽然知道结果,但要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一下子把算式给出来了,学生还探讨什么?”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已经没有了探索的空间。《课标》教学建议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已经成为了一句空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标》在案例的解读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这样的教学又会给学生继续学习数学带来怎样的后劲儿?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对题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与猜想,并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做一做,运用尝试的方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引发新的思考。
如: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16 0 4×16=64 15 1 4×15+3×1=63 14 2 4×14+3×2=62 启发学生观察,“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 如果继续尝试下去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带着观察结果,继续探究„„
3 4×13+3×3=61 12 4 4×12+3×4=60 至此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引导学观察发现:腿的总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即:“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常见的“四条腿的椅子、三条腿的凳子”简单背景为研究素材,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实验、发现“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地归纳出数学规律,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其他同类问题的研究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字母代替椅子数与凳子数,得到计算腿的总数的数学模型。
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得出数学结论。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归纳法。归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会逐步积累利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数学作好准备。
比较两个案例,您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 案例
(三)图形分类 如图,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面对着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扣眼的数量不同的众多扣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该从何做起?如何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又该如何表示记录这些分类的结果呢?怎样渗透分类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分类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过程。建议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再动手实践、归纳概括、形成正确的结论。具体建议分四步完成:
1、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不一样? 引起主动反思。)
2、讨论确定分类标准。(让学生理解分类是要依赖分类标准的,例如,可以根据扣子的形状、扣子的颜色或者扣眼的数量制定分类的标准。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分类标准的交错造成的分类结果的重叠与遗漏,如:蓝色的一类,方型的一类,就会有扣子既不在蓝色的一类,又不在方型的一类,而有些扣子既在蓝色的一类,也在方型的一类。所以分类时,要按同一类的标准分。)
3、抽象出图形共性。(根据分类标准,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并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
4、组织汇报。(学生报告分类结果,互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思路。)《课标》指出:“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学生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一种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主动反思,从而激起去寻求“新分类标准”的需求;然后再探索“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扣眼数量不同”扣子的分类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着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如何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经过实验探索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对分类思想与分类方法的理解。学会分类,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
总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正像史宁中校长所说:“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不注意思想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在脑子里形成思想,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把应该贯穿的思想贯穿。不然,创造性思想怎么培养?谈创造性,思想方法一点儿没有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