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9-05-15 04:1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教学中,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教学中,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在教学中,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

在教学中,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

学习本次课题后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第一,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明确。

每节课都要有学习的目标和重点,要让学生开始上课就知道这节课要求学习那些知识点,那些知识点很重要,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效果非常好。

第二,应该时时处处注意为学生留白,即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想。

第三,过程与思想和方法相连。

教学中应该注意强调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让学生不仅仅是记住结果,而是掌握学习的思想和方法。

第四,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把生活中的数学要有机的应用在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中药多加入一些和生活有关的例子,贴近生活。

以上是我对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事实上也是教师积累经验的过程。

第二篇: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郭 玲

滁州市清流小学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巧设情境、反思内化的策略获得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关键词: 课堂; 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自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有力依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四基”之一的基本活动经验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已有专家对其内涵、组成、教育意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又当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学生学科知识的有效构建,乃至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联系生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比如,在教学《认识体积单位》时,首先请学生回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再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大小的正方体,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并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今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大小的物体。在认识1立方米时,我制作了1立方米大小的正方体,让学生依次进入,亲身感受1立方米空间的大小。当学生一个个挤进去时,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大约能容纳6名学生,这时的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紧接着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学生们说到了洗衣机、包装大彩电的箱子等等。这样,1 学生在活动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了体积单位。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小猴分别坐在车轮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车上。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辆车会行驶得最平稳呢?(圆形车轮的)多媒体动态演示三辆车的行驶画面。教师接着提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因为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可以始终保持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稳,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把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使学生思考数学,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的升华。

二、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它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晶,只有在不断的“做”和“思考”的过程中才能积累起来。

例如,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师: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对称。

师启发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 生:对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师:观察对折后的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两边重合了。

师: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我们把刚刚对折的天安门图形打开,你发现中间有什 2 么?

学生观察得到:有一条折痕。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是不是每个图形对折后都有折痕? 学生观察后得出:是的。

师:我们把对折后折痕所在的直线就称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在学生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基础上揭题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尤为透彻,积累了有效的操作经验。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等特征后,布置学生课后用吸管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并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吸管来区分长、宽、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几条、正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各有几个顶点、几个面等问题掌握较好,也为今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特点,合理选择、组织操作活动,努力追求操作价值的最大化。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做数学”,在体验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三、巧设情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教育是一种生长,生长的具体过程和内在机制可以概括地表述为“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个过程不是一个通过灌输实现的被动过程,而是在个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动地实现的。数学知识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建立的,而是学生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产生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

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是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提供一个好的活动。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准备一个盒子和各种颜色的乒乓球,让学生通过“摸球”实验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教师一般是先呈现盒子里面的一共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球,让学生说一说,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毫无挑战。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活动,3 教师问:“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的球共10个,不过两种球的数量不相等。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球的颜色多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有的同学用猜的方法,随即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被同学否认。有同学认为可以用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球看看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这种颜色的球多。此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由于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充满了渴望,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需要而充满了活力。

四、反思内化,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反思、内化数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得不同阶段的经验内容,再将获得的经验用于新的数学活动中,完成经验的创造、领悟、反思、内化。

教学《吨的认识》一课时,结尾先让学生独立想想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再交流我们是怎样认识吨的?(利用以前学过的小的重量单位“千克”进而认识今天学习的大的重量单位“吨”)这样主要是想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有整体的构建,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有进一步的提升。紧接着让学生想一想,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内化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杜威强调“一盎司的经验胜过一吨的理论”,因为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第三篇: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

案例“ 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此题目老师们似乎很熟悉,有人把它称为“鸡兔同笼”的变型。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标》在案例的解读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对题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与猜想,并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做一做,运用尝试的方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引发新的思考。

如:椅子数凳子数腿的总数

1604×16=64

1514×15+3×1=63

1424×14+3×2=62

启发学生观察,“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 如果继续尝试下去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带着观察结果,继续探究„„椅子数凳子数腿的总数

1334×13+3×3=61

1244×12+3×4=60

至此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引导学观察发现:腿的总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即:“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常见的“四条腿的椅子、三条腿的凳子”简单背景为研究素材,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实验、发现“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地归纳出数学规律,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其他同类问题的研究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字母代替椅子数与凳子数,得到计算腿的总数的数学模型。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得出数学结论。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归纳法。归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会逐步积累利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数学作好准备。

第四篇: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教学片段分析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它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我认真地把郑旭老师的视频看了四遍,下面就我粗浅的理解,简单地加以说明,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感觉郑老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时,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基础和经验基础组织教学、如何引发学生反思以及批判建构等方面在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俄罗斯方块——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游戏,而且又与本节课的图形非常搭。先通过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来热热身,为下面比较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

第二,郑老师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完成报告单,自己发现结论。独立思考是提升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点郑老师做得很到位,确确实实留给了学生5分钟,而不是流于形式,不是走过场,不像我平时教学的时候,不舍得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恐怕时间被浪费了,能多塞几道题给学生就多塞几道题给学生。其实学生对不理解的题目,绝对是“消化不良”。

第三,郑老师接着又给了学生5分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哪些结论大部分同学都有,在前面打上‘√’;如果与别人的不一样,先思考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如正确,再补充到报告单上;除了这些结论,还能得出更多的结论吗?”分层合作,交流反思也是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点郑老师做得还是非常到位,学生在小组内从最简单的结论入手,通过合作,交流,反思,从而发现更多的、自己没发现的结论,补充到自己的报告单上,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自己的不足,立马改正。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第四,郑老师第三次给了学生5分钟,通过在图上画一画、标一标,来论证他们感到疑惑的三个结论:⑿=⒀、⑻=⑿、⑴+⑵+⑶=⒀,成不成立,或者说是否是错误的。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解开心中的疑惑,进一步累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做,5分钟比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一节课,效果好得多!

我非常佩服郑老师,能够并且敢于把课堂上比较宝贵的黄金15分,就这么轻易放手给了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分层讨论,反思提升。其实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明白了,再做题就不怕了,而且根本无需多做多少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老是担心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不敢放手,学生的手脚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以后,我会向郑老师学习,一定要舍得放手,一定要相信我的学生!

第五篇: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课标》的三个案例说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

盼望已久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作为基层教师代表参与了教育部关于《课标》的审定工作。在这里不仅有了静心再读、再品、再思考的空间,更是拥有了与数学教育大家对话、交流、研讨的平台。反复研读讨论,感想多多„„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角度,从三个案例说起。

《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我赞成这样的补充。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我们从《课标》中新增加的三个案例的讨论说起。

案例

(一)图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面积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如图一:

(图一)教师们对此题目并不陌生,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数方格。先数一数有多少个整格,再数一数有几个半格,把不满整格的进行整合,最后累加起来,用此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在这次审定课标的讨论中,张恭庆院士的发言对我颇有启发。他认为这样处理没能体现估算的价值,此题还可以挖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在张恭庆院士的建议下,我们进行了讨论,课标修改组对此也作了认真修改,以充分体现该题的数学教育价值。

教学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事先做好规划,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首先观察图形,边进行思考“你认为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结果可能会在那个范围之间呢?你能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一试。首先选择好用来估计的“单位”即:以图形中的一个小方格为一个单位。再找出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和下界。学生可以这样操作,先数出曲线围成图形内包含的完整小方格数,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下界(有75个这样的单位);然后再数出曲线围成图形边缘接触到的所有的小方格数,也用彩色笔将它圈出来,估计出这个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上界(有113个这样的单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小,第二种方法估计的比实际面积大,实际的面积是在这两个数之间。由此确定曲线围成图形面积可能的取值范围。

如图二:

(图二)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计,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的探究过程,体会估算的意义和方法。

教师继续追问“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使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面积的吗?试一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无疑是提出了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有的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继续利用上面的经验,探索出更接近实际面积的估计值。渗透极限思想。

如图三:

(图三)

同样的数学学习素材,截然不同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数方格”的设计没能充分体现估算的学习价值,只是把估算当成一个操作技能——数方格(知识点)去教了,为了教估算而估算。“寻找区间”的设计则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的培养。特别是选择合适的估计“单位”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估算的关键,引导学生体验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事先做好规划的习惯,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图形的面积。通过对上界、下界的确定,帮助学生寻求取值范围,找到合适的区间。这个上界、下界的确定,对学生体验估算是很有意义的。这是真正意义上估算价值的体现。特别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使估计值更逼近准确值,从中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估算教学要通过在具体情境背景下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用近似的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方法,让学生多拥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其中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数活动的经验。

案例

(二)“ 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此题目老师们似乎也很熟悉,有人把它称为“鸡兔同笼”的变型。这是在过去的奥数培训中是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今天的《课标》中又增加了这样的案例,为什么?该案例的数学教育价值何在?面对着同样的教学内容,今天该怎样进行教学?我们不妨将两种教学方法做一个比较。

过去教学此内容教师通常采用假设法,一开始就将自己明白的道理讲给学生,比如“我们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三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四条腿的椅子数;我们再把所有的椅子都假设成有四条腿计算时,求出来的就是三条腿的凳子数;”接着一下子就把算式给出来了。

(60-16×3)÷(4-3)=12(四条腿的椅子数)

(60×4-60)÷(4-3)=4(三条腿的凳子数)

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照猫画虎完成任务,没有经历公式数学化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事实上正像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所说“老师讲课不能太聪明了,老师虽然知道结果,但要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一下子把算式给出来了,学生还探讨什么?”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已经没有了探索的空间。《课标》教学建议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已经成为了一句空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标》在案例的解读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这样的教学又会给学生继续学习数学带来怎样的后劲儿?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对题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与猜想,并进行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做一做,运用尝试的方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并记录计算的过程,引发新的思考。

如: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16 0 4×16=64 15 1 4×15+3×1=63 14 2 4×14+3×2=62 启发学生观察,“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 如果继续尝试下去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带着观察结果,继续探究„„

3 4×13+3×3=61 12 4 4×12+3×4=60 至此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引导学观察发现:腿的总 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即:“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常见的“四条腿的椅子、三条腿的凳子”简单背景为研究素材,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实验、发现“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地归纳出数学规律,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其他同类问题的研究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字母代替椅子数与凳子数,得到计算腿的总数的数学模型。

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得出数学结论。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归纳法。归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会逐步积累利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数学作好准备。

比较两个案例,您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

案例

(三)图形分类

如图,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面对着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扣眼的数量不同的众多扣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该从何做起?如何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又该如何表示记录这些分类的结果呢?怎样渗透分类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分类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 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过程。建议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再动手实践、归纳概括、形成正确的结论。具体建议分四步完成:

1、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不一样? 引起主动反思。)

2、讨论确定分类标准。(让学生理解分类是要依赖分类标准的,例如,可以根据扣子的形状、扣子的颜色或者扣眼的数量制定分类的标准。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分类标准的交错造成的分类结果的重叠与遗漏,如:蓝色的一类,方型的一类,就会有扣子既不在蓝色的一类,又不在方型的一类,而有些扣子既在蓝色的一类,也在方型的一类。所以分类时,要按同一类的标准分。)

3、抽象出图形共性。(根据分类标准,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并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

4、组织汇报。(学生报告分类结果,互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思路。)《课标》指出:“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学生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一种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主动反思,从而激起去寻求“新分类标准”的需求;然后再探索“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扣眼数量不同”扣子的分类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着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如何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经过实验探索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对分类思想与分类方法的理解。学会分类,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

总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正像史宁中校长所说:“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不注意思想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在脑子里形成思想,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把应该贯穿的思想贯穿。不然,创造性思想怎么培养?谈创造性,思想方法一点儿没有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意见)。

期待一次质的飞跃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夏家小学于大民2011年10月15日 12:30浏览:9评论:4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2送花

今天聆听了专家们的讲解,受益匪浅。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感觉自己教的都不自信,一上完课感觉这儿处理的不行,那个细节没有处理妥当。这些年来自己在教学中没有什么突破,没有什么成就感。可以说今天的双对接混合式研修期待已久,有一种学习的冲动和欲望,从心里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我会好好把握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对于这次研修中的磨课,我是最期待的。因为平时在听公开课或优质课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上的课这么好?相信通过这次研修学习后我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就让远程研修快些来吧!

对教材有更深的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专家的指点,更新理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实验学校王树青2011年10月15日 11:51浏览:7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2送花 远程研修开始了,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观看了研修视频。这次研修汇集了众多专家,是一次高起点的研修。我对这次研修有着很高的期待,我希望通过这次研修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更多的教师面对面地对教材、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各方面等展开一次集体大讨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另外,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疑问能及时的得到解决。学生的环境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不同,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知识背景。我希望通过这次研修,对教材有更深的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专家的指点,更新理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期待扣开数学教学的殿堂之门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夏家小学王雷激2011年10月15日 12:10浏览:7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3送花

在这次小学数学研修中,我深切地感到学无止境!通过听了几位专家的讲解,我心里豁然开朗,对数学的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现简述如下,与同仁共勉!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要追求多样化,不能沿用一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去进行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像人们吃饭一样,长期吃一种饭,将会很烦,只有不断的调整口味,才会更加有滋有味,我将根据专家的讲座,在教学中多用几种教学方式,尽其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得更有兴致。

其次,就是业务学习要不断加强。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才能够做到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必要性,重要性,这样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不至于学生提出问题来答不上来,这样才会能随时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最后,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学习差,就歧视他,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来学习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娱乐中学到数学知识。

一句话,研修改变了我的教学理念,我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扣开数学教学的殿堂之门!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0

期待提高、期待成长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夏家小学赵海波2011年10月15日 12:13浏览:5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过去一段时间,如果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我往往是从网上搜罗一些资料加以利用,可是那些东西不是自己的,自身的业务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此次研修是一次全新模式的学习方式,犹如一场细雨滋润我们一线教师的心田,在我们的热切期盼中向我们走来。学习本身是枯燥的、但更是快乐的,获得知识、开拓思维、升华思想,充满着无尽的乐趣。此次研修,我感到机会难得,在与专家面对面的思维碰撞中,我得到了专业的指导,开阔我的教学思路,更使我认识到自己与专家的差距在哪儿,专家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理解教材和教学,她们的理念高屋建瓴,具有提高教育教学层次的指导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获得真正的提高,无论是从教材的理解上,还是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上,都能得到很大的升华,使我在教育事业上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一个大跨步的成长。感谢各位专家辛苦的工作,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对双对接混合式学习的认识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实验学校赵爱红2011年10月15日 11:42浏览:6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学习,这次双对接混合式研修我的感触很深,学习到了不少东西,希望自己在这次研修中有收获,有提高,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数学专业修养。在平时教学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总是希望有答疑解惑的机会,这次机会很难得。我静下心来,带着疑惑、期待走进了双对接研修。

我认真观看了专家的讲座视频,专家的讲解让我对平时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我期待着通过这次学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教育工作是神圣的、要求教师们用心去思考,用热情 和孩子们一起进步,教学相长,这次的双对接混合式研修,帮助教师迅速成长,少走弯路,更加准确、规范 全面的了解教育教学的许许多多目标和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预设,生成,新预设,新生成,不断改进教学认识和水平。我对这次双对接混合式研修的期待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尹东小学尹海峰2011年10月15日 12:44浏览:11评论:2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2011年10月,我有幸参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的远程研修。在专家姚宗玲的引领下进行网上专业研修。这次研修是双对接混合式研修,即利用视频和网络两类学习资源,采取传统的面对面研修和利用网络与专家探讨交流的方式进行研修。对于这次研修我很期待,希望自己在这次研修中有收获,有提高,充实自己,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利用网络,能够和专家一起探讨交流教与学中的困惑,通过磨课研讨使自己的课堂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查找自己不足,提升上课水平,争取多创优质课,争创名师!

我对双对结混合式研修的期待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乡尹东小学孙小军2011年10月15日 12:54浏览:6评论:3鲜花:0专家浏览:0

指导教师浏览:1送花 这次双对结混合式研修活动,通过网上平台这一全新方式进行。在学习过程中,我就像刚参加工作时第一次走上讲台。心情是激动的,兴奋的。观看着众多的专家,省教学能手为大家点评、讲解、上观摩课,我心里无比的快乐。并且在我的心中,这次研修犹如雨后的春笋,新鲜而又充满着生机活力。我真心的希望能够通过研修能够更进一步深入的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精神;能够学习和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专家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我盼望着通过这次研修丰富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进一步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从而,锻炼自身,增强教学授课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下载在教学中,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教学中,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应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加深学生数学理解的有效方法,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挖掘实践性......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辩证地认识教学过程。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重新强调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并主张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心得体会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心得体会 吴正宪主讲,课程标准是注重双基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面”,获得“基本的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模型初探(共5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模型初探 数学模型是数学结构或关系的体现,即用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来表示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模型,......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帮助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帮助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入,引起了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促进了教师、学生、......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时间:2007-12-8 来源:枣庄市人事局 阅读1009次枣庄市目标管理考核办公室 (2007年11月29日)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高......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累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咬笔头,老师皱眉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在体操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在体操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体操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有很多的体操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因而学生在练习体操时,往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