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粤教沪版

时间:2019-05-15 00:5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粤教沪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粤教沪版》。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粤教沪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九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对图片、实验等信息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数字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最后得出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对杠杆平衡的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猜想与假设,能对验证方案进行改进,学会对获得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

2.了解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掌握探究活动中各种注意事项、杠杆平衡的条件。

3.体验、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想象能力和协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杠杆的平衡

1、问题一: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2、观察小实验:知道什么是杠杆的不平衡

3、学生动手小实验:

请大家用橡皮、小刀、直尺、铅笔等物组成杠杆,并使其达到自己心目中平衡?

二、影响杠杆的平衡因素

1、通过观察二幅图片猜想影响杠杆的平衡因素:可能与力的大小和力臂有关

2、实验验证猜想:

请大家把刚才用橡皮、小刀、直尺、铅笔等物组成的平衡杠杆,通过加减物体、移动力臂让其不平衡。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1、猜想:F1、L1、F2、L2的数量关系?

如何猜想:比如:有a、b、c三个数字你可以怎么猜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得出猜想关系:

F1+l1=F2+l2;F1–l1=F2–l2;F1 · l1=F2 · l2;F1 /l1=F2 / l2

3、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便于探究挑水怎样才能成水平的平衡状态,可以对它进行简化。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扁担,用钩码代替水桶和水。

用心

爱心

专心

4、器材设计:

(1)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这个装置能起什么作用?(2)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3)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学生通过两画幅图的力臂,比较哪图的力臂更好测量得出结论

力臂的画法:一找(支点)二画(力的作用线)三引(垂线)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5、教师实验验证

能满足猜想一:F1+L1=F2+L2和猜想三:F1 · L1=F2 · L2这二个猜想是否都是对的呢? 分析:(1)此实验只做一次,能以偏代全吗?

(2)观察实验数据的不妥之处,得出要用国际单位

6、实验方案的改进

(1)、只做一次实验误差大,要做多次实验,至少三次。

(2)、勾码要用弹簧秤测出它的重力、力臂用刻度尺量出或直接读出、要选用国际单位。

7、学生选用实验器材和设计实验表格

8、学生活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9、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F1·l1=F2·l2

四、练习

1、杠杆平衡时,动力为10N,阻力为40N,动力臂为0.4m 求阻力臂。

2、、一条扁担长1.4m 左端挂300N重的物体,右端挂400N重的物体,问人肩能挑距左端多远的地方,扁担才能处于水平平衡?

五、作业设计:

练习册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做一做:

(1)请大家用橡皮、小刀、直尺、铅笔等物组成杠杆,并使其达到自己心目中平衡?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请大家把刚才用橡皮、小刀、直尺、铅笔等物组成的平衡杠杆,通过加减物体、移动力臂让其不平衡。

二、想一想、答一答: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猜一猜:影响杠杆平衡因素是什么?

四、想一想、猜一猜:

(1)有a、b、c三个数字你可以怎么猜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2)用上面相同方法,你可以怎么猜F1、L1、F2、L2的数量关系?

五、动动手、做一做:

(1)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这个装置能起什么作用?(2)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六、(1)画一画:请大家把下列两幅图的力臂画出来

(2)想一想: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七、制定实验表格

八、动动手: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八、实验结论:

九、练一练:

1、杠杆平衡时,动力为10N,阻力为40N,动力臂为0.4m 求阻力臂。

2、、一条扁担长1.4m 左端挂300N重的物体,右端挂400N重的物体,问人肩能挑距左端多远的地方,扁担才能处于水平平衡?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自主学习

(一)目标导读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能从生活生产劳动中识别杠杆,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3.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杠杆的分类

特点及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二)自主预习

请阅读课本P23-P26,重点预习经过科学探究过程,归纳杠杆平衡条件.(三)预习检测

1.在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

_______,这个固定点叫_________.2.使杠杆转动的力叫,用

字母来表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用

字母来表示,从指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用

字母来表示,从指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

.用

字母来表示.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夹砝码的镊子是

杠杆,使用它时可以省

;常用的钢丝钳是

杠杆,使用它可以省

;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是

杠杆.二、互动学案

(一)情景引入

传说中一天,国王希罗接到阿基米德的一封信,信里说:“我确信,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国王看着信发呆,便派人把阿基米德找来.“阿基米德,你信上说的我一点也不明白!”国王说.“陛下,这里说的是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开始讲述杠杆的故事了.(二)钻研教材,勇于探索

1.探究1——杠杆五要素

杠杆: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2.探究2——杠杆的平衡条件

按照课本的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公式表示是

.3.探究3——生活中杠杆的分类

杠杆种类

两力臂关系

两力关系

优、缺点

举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图1

(三)思维点拨,突破重难点

例:在图1中作出力F和G的力臂.解析:力臂指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的一般画法为:

(1)

找到支点O及力的作用点;

(2)

作出力的作用线;

(3)

作O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四)针对训练

图2

1.如图2所示,用一杠杆撬起一块石头,杠杆上的A点是动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块的最小动力F.2.用动力臂150cm处、阻力臂30cm的撬杠撬起3000N的石头,所用的动力至少要________N.图3

A

B

C

D

3.按图3所示方法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图4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4所示.(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会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转,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左”或“右”).(2)实验提供10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二种方法),你的方法是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以上的实验,得到三组以上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拓展提高

图5

(一)基础过关

1.如图5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若在两端再加1个同样的钩码,要使杠杆恢复平衡,可行的方法是

()

A.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左侧的钩码不动

B.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钩码向右移一格

C.左侧的钩码向左移一格,右侧的钩码不动

D.左侧的钩码不动,右侧钩码向右移一格

2.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6,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A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F的力臂.3.请你仔细观察如图7所示的漫画,回答问题:小猴分得的萝卜比小兔分的萝卜

;(填“轻”或“重”)理由是:当萝卜平衡时,粗的那端力臂,根据

就知道了.图6

图7

(二)中考链接

图8

1.如图8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

2.观察图9所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

B.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C.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

D.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

图9

图10

3.如图10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支点在0点,请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动力臂L.(三)生活中的杠杆

图11

在我国的古书《庄子》里,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路过汉明时,看到老农抱着瓮跳到水洼中取水灌田;很费力气,却没有灌多少水.子贡便向老农介绍说,有一种机械叫桔槔,如图8所示,用力小而见效大,它后面拴着石头,“后重前轻”,“挚水若抽”,提水很方便.这是什么机械?

学习感悟:

第三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粤版)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问题。

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和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杠杆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 1.提出问题

看图6-37问题:跷跷板为什么能上下转动?

跷跷板为什么能平衡?跷跷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平衡状态? 2.设计方案

[讲解]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成水平状态,我们可采取转换法。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代替人进行实验研究。

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设计如下:

(1)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静止);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学生回答不出,可要求课后思考。

(2)在杠杆支点的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衡为止。

(3)重复多做几次平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4)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3.进行实验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杠

杆平衡的条件)。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4.分析论证

[讲解]:杠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L1和L2叫做力臂;动力的力臂叫动力臂;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平衡。

对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比例式,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5.拓展与练习

1.画出下图中 F'和 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F'与 F"的大小.

2.下图所示杠杆,OA 长20cm,AB 长60cm,现在 A 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 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3.如图6-37中大人重750N,小女孩重250N,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0.5m时,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二)生活中的杠杆

[引入]: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设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

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6-42: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

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

教师举杠杆撬球的例子分析五个概念。

画出杠杆撬球中的各种物理量。

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在分析支点时,我们可以假想杠杆发生转动,杠杆围绕哪一点转动,哪一点就是支点。力的作用线就是从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从支点 O 向动力 F1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动力臂L1,从支点O 向阻力F2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阻力臂L2 了。画力臂实际上就是作一个点到一条线的垂线。作力臂的步骤:(1)找准支点;(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4)标出力臂。

必须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图所示中,不能把 OA 和 OB 作为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题: 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如:铡刀、瓶盖起子、独轮车、铁锹等。

由4名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讨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它们与力臂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课堂练习

四、教学小结

认识杠杆,并介绍了杠杆的几个重要概念,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一、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F1L1 = F2L2)

2、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六、反思:我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力图突出两点:第一,从生活中的杠杆的共同特征引出杠杆的定义;第二,通过教师精心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

针对第一点,我注重突出“体验”。事先准备了一些教学用具,如扳手、剪刀、开瓶器,让学生上台来体验这些工具的用途,从中引导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及杠杆的定义;学生对其感兴趣,且对杠杆有更深入的认识。接下来,课堂练习让学生对杠杆五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针对第二点,我先预设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设计。学生所得出的科学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信息后自行获得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先“扶”着学生进入有效的研讨思路,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获取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记录、分析能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本课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我认为该课不足之处:学生实验时间过长,使得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内容没有归纳小结;实验器材良莠不齐,会造成实验结果与结论不符。

第四篇: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关于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各校都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以上项目每期至少各进行一次。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反对离开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抽象的“讲条条”、“读条条”。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博,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6、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7、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紧持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的满堂灌,要继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与试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开展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四、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第五篇: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粤版)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问题。

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和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杠杆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 1.提出问题

看图6-37问题:跷跷板为什么能上下转动? 跷跷板为什么能平衡? 跷跷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平衡状态?

2.设计方案

[讲解]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成水平状态,我们可采取转换法。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代替人进行实验研究。

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设计如下:

(1)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静止);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学生回答不出,可要求课后思考。

(2)在杠杆支点的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衡为止。

(3)重复多做几次平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

(4)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3.进行实验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4.分析论证

[讲解]:杠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L1和L2叫做力臂;动力的力臂叫动力臂;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平衡。

对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比例式,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拓展与练习

1.画出下图中 F'和 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F'与 F"的大小.

2.下图所示杠杆,OA 长20cm,AB 长60cm,现在 A 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 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3.如图6-37中大人重750N,小女孩重250N,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0.5m时,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二)生活中的杠杆

[引入]: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设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

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6-42: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

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

教师举杠杆撬球的例子分析五个概念。

画出杠杆撬球中的各种物理量。

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在分析支点时,我们可以假想杠杆发生转动,杠杆围绕哪一点转动,哪一点就是支点。力的作用线就是从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从支点 O 向动力 F1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动力臂L1,从支点O 向阻力F2 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阻力臂L2 了。画力臂实际上就是作一个点到一条线的垂线。作力臂的步骤:(1)找准支点;(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4)标出力臂。

必须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图所示中,不能把 OA 和 OB 作为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题: 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如:铡刀、瓶盖起子、独轮车、铁锹等。

由4名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讨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它们与力臂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课堂练习

四、教学小结

认识杠杆,并介绍了杠杆的几个重要概念,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一、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F1L1 = F2L2)

2、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粤教沪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粤教沪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粤版)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一课时联合中学 徐正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第九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

    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配粤沪版下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符合力学原理的是()A.自行车鞍子做成马鞍形,是为了增大压强B.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饮料盒......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3.3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

    八年级物理下册 认识分子教案2 沪粤版

    5.1认识分子 三维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⑵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 怎样描述运动教案1下 沪粤版

    沪粤八下《7.1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

    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1 沪粤版

    沪粤八下《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 一、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2. 使学生领会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设计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第一节中学习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在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