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肩负着重大责任。本文针对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 教师容易产生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师适应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关键词: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学习者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深入,教师因自身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的不足, 造成偏离课改目标的现象也需要引起注意和反思。
一、培养教师对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避免信息技术万能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 整合的过程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学习理论基础,强调利用信息技术, 把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但有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简单的认为是在网络教室中采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教学的全部内容, 而学科教学是否真的需要, 却不加考虑, “为了用而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分学科, 不分教学内容, 课堂变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内容变成了课件;课件变成了黑板的替代品(一些学科教师因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能力有限, 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完成课件制作, 更是增加了整合的难度)。这种把整合等同于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的观点, 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限定在了工具层面上, 并没有真正理解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 “融合”的内涵。
另外,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也有很大关系, 在课堂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硬性标准, 使很多老师不得不用。
实例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思路: 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特点, 把音乐分为四节让同学欣赏, 节与节之间引导学生讨论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效果, 笔者在制作课件前, 先把 《梁祝》按欣赏顺序裁剪为四个部分, 然后逐段引入课件中, 先不说在 Powerpoint 中引入大段音乐本来就不符合课件制作原则, 只前期把 《梁祝》裁剪为四个章节就费了很大精力。课件制作者和音乐教师都深感不便, 音乐教师更是坦言以后再不用课件上课了。其实, 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兴师动众的制作课件, 一台简单的录音机和一盒磁带就完全可以满足上述教学思路, 但为了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 只好如此事倍功半。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中心理念是 “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学生提供 丰 富 多 彩 的 教 学 环 境 和 学习工具”。在强调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优势时, 也应发挥传统教学工具的积极作用, 合理的使用传统教学工具也能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而过于迷信信息技术, 将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 失去应有的活力。
二、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教学的能力,把握课堂教学。1.加强对学习者信息技术能力的分析, 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是为了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但是, 如果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过于复杂, 超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降低学习效率。因此,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 应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分析,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程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否则信息技术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学习[2]。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就要照顾到信息技术能力最低的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计算机课程, 其计算机使用能力也与其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有关系。当前, 部分教师仍根据学生年龄以及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情况想当然地估计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即缺乏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了解, 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能力差异, 常常出现 “学生不会用, 老师非要用”的局面, 这样就为课堂教学过程埋下了隐患。
实例二, 地理课 《走进巴西》,在网络教室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引导学生对巴西国旗颜色的探究, 理解巴西国旗的寓意, 进而总结出巴西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特点。
教学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上网来查找资料, 探究巴西国旗颜色的象征。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初始能力, 学习结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案例中,学生虽然知道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寻找相关网页, 但还不具有总结归纳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会使用搜索引擎, 便推断学生具有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致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重视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的分析, 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环境, 是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绊脚石。
2.培养对课程引导问题设计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 任务式教学法与问题式教学法因为能充分体现 “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采用。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任务, 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完成知识的学习。问题应该为教学的目标服务, 对教学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任务应能自然的带动学习过程的进展。难度应由浅入深, 逐层推进, 问题与问题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应该是系统的, 关联的。另外任务的数量也应该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符。但是, 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时,主要依靠教师自身的主观理解和知识经验来完成的, 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在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不可控性与不可操作性。
三、鼓励教师在整合过程中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避免千篇一律。
建构主义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在整合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而建构主义又特别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 希望学生能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所以, 教学过程中, 能体现学习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就受到了大家的特别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模式因为其在教学实践上的成熟性、与信息技术良好的交融性,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 此类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步骤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解决任务获取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成果,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布置练习题,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此类任务式教学法既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又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 “包打天下”,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此类教学模式, 如果盲目使用信息技术, 创设出的教学情景却偏离了教学目标, 这样不仅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所以, 学习情景的创设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 要能够将学习内容渗透到学习情景中, 引导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 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3]。在上面的例子中, 老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 创设的学习情景偏离了教学目标, 虽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最终无法引导学生完成整个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不应总是局限于一种模式, 而应在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方法, 形成符合学习内容规律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J] ,电化教育研究,2005,1 [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JJ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如同 医生的临床和律师的辩护活动一样,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 表现的特点。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树立新形象,必须学习掌握新的专 业要求和技能:除了前面提到的尊重、引导、反思、合作之外,学会 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 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一、学会关爱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热爱学生是教师 爱心的集中体现。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要尊重。要尊重学 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抱负志向,尊重学生的选择判 断和个人意愿。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关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 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 更喜爱前者。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 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正在对教师 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 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师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爱好学生是任何 一个教师都容易做到的,难能可贵的是对差生的爱心:学生看起 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而要想激发对差生的感情,就要换下有色眼睛,睁大眼睛去寻找学生身上闪光的因 素,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暗示、肯定。一量这片良苦用心、趋势的 感情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就可能产生出巨大的力量,甚至创造出奇 迹。爱要有度。溺爱当然不行,要做到爱得有节、严得有度。爱 到恨的程度更不行。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 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各,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恨 铁不成钢,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导致家庭和学校时常演绎 出一些教育的悲剧。实际上棍棒只能造就奴隶,棍棒威慑之 下造就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鞭挞儿童,是教 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贵备中解 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 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 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 生。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 要有一个好结果。
二、学会理解学会理解,才能学会关爱。理解不仅是认识手段,而且是人的存 在方式。误角是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理解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当前充满误解的教学是扭曲学生心灵的教学。教师的言行,要考虑儿 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要用孩子的眼 睛看世界,而不能把我们的认识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学会理解,特别 要理解哪些学生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他们往往被戴上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其结果往往直接影 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
三、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艺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 会宽容,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习惯一个世 界,多咱声音,尤其是对学生缺点错误的宽容性。英国科学家麦克 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 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 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 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发现 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期望我们 的孩子都能有麦克劳德的幸运。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宽容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正处在身心 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 过失,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他们正 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会宽容,教师 要学会期待。期待,就是不能奢望学生一口吃个胖子。教师要以 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 期待的老师,就能最大限度地宽容、理解、善待学生,就永远不会对 学生说你不行;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 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学会了期待,教师就 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蹴而就,就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学 会宽容,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前面已经 谈到了。
四、学会给予给予,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能使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主动发展的 教育首先是具有选 择性。因此教师要学会给予,要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和余地,让 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这个空间绝不仅仅是时间,教学仅仅给学 生留下充足的复习和作业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独立思 维的过程。如果把已经还给学生的时间,再按教师的要求安排得满满 当当,学生依然是傀儡。给时间,还要给权利、给机会、给任务、给困难。教育部组织编写的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一书中讲得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 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 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 自己向前走。
五、学会分享作为参与者,教师要学会分享。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 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 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 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范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学会分享,还要学会欣赏别人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 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我们不见得喜欢 我们所欣赏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对别人表现出的真诚的 赞扬和欣赏会使用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因此教师 一定要学会欣赏、赞扬自己的学生。
六、学会合作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单兵作战。在新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的要求以及综合课程的出现,首先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提 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 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 共享智慧、减轻负担;示范合作,促进成长。其实,即使在以往,一 个成功的教师,也必然得力于同校长、同事、家长,特别是同学生的 密切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 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新课程特别要求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 程。合作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与教师具有 同样独立人格的人。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 素。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学习好、也是教师教好的前 提。
七、学会选择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学会选择。社会的进步伴随着愈来愈多的 选择的机会和 可能,民主化、个性化的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学会选择成了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 力。学会选择,才能与时俱时。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作为引领学生进 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和顾问,教师必须首先学会选择,才能让更多的孩 子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 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教 师首先要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途径和 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从而具备高度的判断力和鉴 赏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八、学会激励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成长需要激励。成功教育,收 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 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 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荣誉。一些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成功 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
分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许多 孩子说,老师从来就没有夸奖过我,却时时面对着老师有意无意 的暗示:你们不是好学生。我们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 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很好,再试一 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 地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勇 气。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否 定;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是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最重要的动力。某学校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心目中的荣誉称号,并自己确定本学 期获得该称号的标准。期末,教师对达到标准的同学进行奖励,极大 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这种激励方法,令人感慨而又敬佩。
九、学会IT 学会IT 这里说的IT也就是信息技术,随着 21 世纪的来临,以计算 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 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素养,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 能行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必须首先掌握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必要手段; 给学生创造最有利有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 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 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 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 具。
十、学会创新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时代过去了,教师 的劳动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课程的实施,期待创造型的 教师来完成。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课程新的教育; 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而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发 展,才会永远体验到职业的内在欢乐与尊严。
中小学教师的创新,并 不是指要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新的发明和创造,而是希望教师能够 谋略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 新的解释,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再强调技术本身的能力,而是以课程为主的整合能力。这里主要分析一些重点要素,按照系统观点,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层面。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设计整合技术的教学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专业能力之一。可以说没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就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因此教师要能够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即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及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挑战,将现实、情境和心理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扬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参与,因此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成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知识特征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搜索、在线交流、扫描和打印等方法获取信息。教师要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这里面就存在着判断什么资源好、什么资源有效的问题,在信息时代这种选择与决策能力,像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尤为重要。教师要具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甄别、选择资源来支持教与学的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学是教师促进学习者完成正确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调控,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形式又增加了利用媒体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角色变化,都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教师在集体中要对每个个体进行调控,许多时候对个体的调控要借助于媒体和相关技术。
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正确导航,教师要向学习者及时反馈其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要求教师的调控从宏观纵深到微观。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面临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即时性、可控制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资源和技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具有多种支持学习的工具作用(比如效能工具、认知工具、环境工具等等),围绕高阶学习的特性,产生积极的支持力。因此教师要有能力利用技术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习者掌握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信息化教学实施准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结束后等不同的环节,将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评价活动的能力,包括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等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对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合理评价的能力,包括评价的规划、实施、计分、结果的解释,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判断学生在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使用技术资源的有效性,并能将评价结果用于反思实践以提高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些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设计本身的科学性),另外还包括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评价能力(即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反思能力),这两个侧面都要统一到教学实施过程中来进行。通过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实现思维的再活化,再碰撞。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教学实施能力较强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谈谈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面对当今世界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应该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认识到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振兴民族看教育,振兴教育看教师,作为教育发展基础力量的中小学教师,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深刻认识教育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事业,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首要措施,是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专注于教育,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创新能力,具备高尚的师德。具体包括: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
(1)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事业要表现出蓬勃荡漾的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能克服一切困难,做好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
(2)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要建立健全自己的人格,不断对自我进行反思。(3)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
(4)教师要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即将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情境结合起来。
(5)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要进行培养。(6)教师自身要具有创新意识并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实施创新行动,在学习主体中做出创新。
(7)教师幸福。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水平(1)教师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教师应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高度负责、保护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做到:1.不体罚,守住教师职业的底线2.不搞有偿补课,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3.不迁怒于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4.去贪欲,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2)教师的专业道德
作为教师应具备专业道德:对教育专业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对专业的承诺和对专业义务的履行。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在校本研修中积极参加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包括:(1)打造共同愿景。(2)参与组织学习。(3)创新思维。(4)自主管理。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自主管理,自主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
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要适应网络培训的新形式,积极参与网络远程培训。网络远程培训中,教师既要积极参与网上活动,也要积极参与网下研修。
2、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提高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彻底摈弃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把学生从制造分数的机器转变成全面发展、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最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第三,教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
对于中学数学教学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知识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在课堂上,我们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争强学习的信心,并且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考评方面,多元评价,鼓励为主。比如对毛病较多的作业的评价,如果全盘否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此时要先评其优,后纠其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辩证思维,懂得看任何事物,不应绝对肯定或否定;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劳动的成功之处,尝到成功的甜头,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可以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学到言要有物,言要有据,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思维的缜密性。
3、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答: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在时机完全成熟之前必须有所行动。
我个人认为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减负真正落实到实处。
1、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阵地,课堂45分钟不要满堂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使学生的作业不难做,这样也就不觉得作业是“负担”了。
2.要让学生走出题海,课业设计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结构要优化,课业内容要注重学科联系,把握好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克服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惩罚练习等现象。课业量更要把握好“度”,只有把握好作业时间和量这个“度”,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将猜想、创造和问题解决作为重点而不是机械的答案寻找。这需要积累,需要对内容的熟悉,对课程改革要求考纲,大纲的熟悉,对学生心理、生理、认知特点的了解。因此,教师必须有一种奉献精神,钻进题海,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针对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典型的例题和练习题,只有精讲、精练才能体现高效,落实“减负”。
3、要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和指导。作业的批改分为详批、略批、面批。详批的作业不能只作正误评判或只打一个分数,对错误答案要分析原因,甚至可以主动帮学生改正错误。对个别特殊情况,我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面批,当面指导学生改正错误,让学生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4.要切实减少过多考试,改进考试方法,注重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奋读书的手段。对学生来说,“减负”与刻苦学习都是必要的。
5.要建构多元评价机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版面的评价手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自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并且消除由他人评价引起的极度焦虑。6.要做好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与参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
我认为可行,但任重而道远。
由于地区差异和环境差异,教育地区不公平现象确实存在。就这点来讲,我们教师个人无能为力,但政府可以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
作为教师,如何做到教育教学中的公平,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实现:
第一,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人天生就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异存在,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人是具有复杂情感的高等动物,因此,我们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并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二,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接受”与“亲历”的矛盾,而且,学生不能事事都亲自经历一番,必须向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必须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但这不能作为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借口,就是接受间接知识,也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传授者、施与者的身份对待学生。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仍在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班额较大,这是促使“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神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但是,教师也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我们的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集体教学条件下关注个体的好经验、好方法。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第四,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总结来讲,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
一、教育教学资源公平。
二、课堂身份公平。
三、座位公平。
四、提问公平。
五、活动公平。
六、课堂平价公平。
七、作业公平。
5、你认为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答: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好奇心,要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讲有关打折销售的内容时,从生活中常见的打折用语引课,学生会很乐意参与讨论。(2)环境可以引导人们的好奇方向和产生好奇心。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要让学生亲自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习兴趣。
(3)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讲勾股定理时,给学生讲有关勾股定理得出的有趣故事,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感兴趣。
二、要帮学生解脱思维习惯的心理压力
成年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长,对事物的了解更加深人广泛,因而缺乏对新事物迫切了解的心情和需要,思维处于一种惰性状态,对周围事物的差异缺乏敏感性;在心理上具有一种知识的满足感,不愿去作寻根究底的研究和思考;成年人荣誉感、自尊心较强,畏惧不熟悉的事物,害怕遭致失败,因而主动放弃对好奇事物的研究。小孩什么也不懂,也无任何思想上的束缚,因而能对感兴趣的新事物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因此,解脱思维习惯的心理压力,保持好奇心在创造中是十分必要的。
三、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知道。老师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找答案,鼓励其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可以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力争由他们自己找到答案,但是不要过分注重结果。
四、要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
人们对于自己动脑想出来的东西,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模仿性强、爱动,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趣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可以适当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开放性、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动机。
五、要鼓励学生提问题
每堂课都刻意让学生质疑问难,而且要适当运用奖赏。通过这样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可以适当增加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乎他们的意料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适当地增加材料的复杂性,恰当利用认识冲突,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七、要采用扬长避短,表扬激励的方法
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不难发现,有些同学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和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易受批评的负面影响。他们更需要安慰和表扬,哪怕是老师简短的一句话,都会给他们一种满足感,犹如注入一股无形的力量,能使之精神振奋,学习劲头倍增。相反,如果对他们,特别是纪律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处处不顺眼、事事都批评的话,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将老师的批评当作家常便饭而成为顽石一块。
八、要满足学生的虚荣,成功激励学生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数学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在考试时,不能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使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认真分析试卷,当面迅速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使他们不至丧失信心。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它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
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的很多知识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的课程。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为生活服务,同时,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更好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该:
第一,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如学生学习三视图时,就应该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进行分析考虑。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时,从生活中天天见到的车轮开始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教学中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如我们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测量旗杆高度时,就尽可能真实地让学生去实践完成测量。虽然目前学生搞实践活动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但我们已经开始逐渐去改变这一现状。
总之,就时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答: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我认为加强师德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师德建设重在教育。搞好师德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内容等形成共识。认识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广大教师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师德水平提高的过程,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投身于“课堂质量工程”活动中,坚持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学习。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
第二、师德建设重在规范。只有教育、没有规范,师德建设易成为“软”工程。
第三、师德建设重在落实。首先是计划要落实,要把师德教育活动列入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实施;其次是责任要落实,师德建设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要明确责任,把工作落到实处;再次是要落实奖惩。
第四、师德建设重在培训。对青年教师,学校要关心青年教师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力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采取岗前培训、伦理与道德讲座等有力措施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养,为其长远工作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还要经常性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拓宽青年教师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地渠道,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第五、师德建设重在自我道德修养。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只有通过学习、宣传、讨论等多种教育途径,弘扬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陋的道德风尚,推动广大教师自重、自警、自立、自强,激发其投身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第六、师德建设,要特别注意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二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仅仅要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做得好,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包括:(1)不体罚,守住教师职业的底线(2)不搞有偿补课,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3)不迁怒于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4)去贪欲,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三是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教师只有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具备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四是教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材施教既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注意研究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
8、谈谈你对“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的理解。
答: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感“教海无涯苦作舟”,要加强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教得起我们的每个学生,才能配得上“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它将极大地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从这点来说,参加教师培训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其次,(1)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意识。教师培训为我们创造了崭新的学习环境。通过培训,我们除了能阅读大量相关理论知识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领略名师风采,以及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用于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学习,这也就给了大家一个共同进步的机会。我认为这种培训很有必要,因为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进步是学校和学生进步的前提。(2)我们更新了教育观念。通过培训,可以使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3)开阔了视野,为以后的教学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培训可以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能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这几方面来看,教师培训是国家给我们教师的福利。此外,参加教师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培训就是为提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的,是为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的,更是为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服务的!每一次的培训一定会激励广大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教学思考,促进自身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所以说教师培训“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
总之根据其培训的总要求、培训的任务、培训模式与方法、培训制度和最终的目的可以说“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
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答: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个人的分散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具有分散、个案的特点。一个人的一个教育叙事,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一个教师的案例研究只能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这样的研究优势是扎根于教育实践,弊病是研究过于细小。有人把这样的研究称作“草根研究”是不无道理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教师群体的教育叙事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就可能构成一个庞大的课题。教师的群体行动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而且,经常坚持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
此外,校本研修也不能局限于校内。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多,总体水平有限,如果把研究局限在校内,就会产生“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的局面,校本研修也不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用区域性联合教研克服这样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把校和校的隔阂打通了。我们完全可以把校本研修活动放置到网上,开展区域性联合教研,或者把校本研修做到全国去,做到海外去。这样的“校本”,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它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有人把校本的行动研究称作“草根研究”是不无道理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培养和造就一支善于学习、精于反思、长于教学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障。校本研修立足校本实际,关注教师现实状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现实有效、最经济实惠的途径和方式。校本研修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发专家的引领作用,也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最终达到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第一: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校本教研有了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高级形式。校本研修不能只局限于个体研究,局限于行动研究,局限于本园的研究。校本研修不能“坐井观天”,更不能“坐井研究井”。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师思维,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专业引领。一是骨干教师引领。专业引领的第一种方式是骨干引领,也就是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的带动。二是专家引领。专家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深刻实践的人员,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师范院校的教师。三是专业理论引领。专业理论引领,是指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教育、课程、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被引领”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引领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综合在一起使用。不能简单地分类,更不能机械地应用。
第二: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校本教研有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校本研修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是在“本校”展开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部力量。校本研修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会困于经验水平上的重复,导致形式化。因此,“请进来”是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内容,邀请省、市、县教育专家和教研员到校开展理论培训。同时,充分利用校本人力资源,邀请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与教师面对面座谈,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保证校本研修的高水平,高效益。
第三: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校本教研有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帮带作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和环境变化的要求。
第四: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校本教研有了引导教师积极反思的作用。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自我反思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师个性反思和课后记上。学校坚持“教学问题即课题,教学反思即研究、教学改进即成果”的科研思想,要求教师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
因此,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研究,但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的个体分散研究。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10、举例说明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更多运用现代教育信息化,使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最终决定教育革新成败的因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将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做到:
(1).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呼唤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应该具备较为充分的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能够把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思想方法;能够准确地理解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并客观地评价信息时代的信息文化,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是要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信息处理、开展信息交流、创作信息作品或产品、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探求新知、研究问题,能够将信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创美好的生活。在数学教学这方面,我们就应该学会如《几何画板》这样的教学软件。
(2).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于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生动直观的表象或精美装饰的文字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展现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如经常在网上查找一些教学资源。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的同时,也要防止对其滥用。要遵循以下原则:为教学服务的原则,适度使用的原则,简约可操作原则。就数学学习来说,我们的重要定理,公式,不是单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学生就可以接受的,因此,很多时候是要结合板书共同完成的。有时候,实物投影倒是比幻灯片更适用。
(3).要学会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4).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
广义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我们提倡的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指的是狭义的教育资源,即教学内容资源以及与内容展现有关的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积累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尤其是采集图片、音频、视频资源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能极大地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对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和下载图片、音频、视频资源,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发挥这些现代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
可见,我们教师要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努力建成自我完善的智能结构,才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真正的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但要注意对于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生动直观的表象或精美装饰的文字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的同时,也要防止对其滥用,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展现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第五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一、知识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对“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