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精神表述语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精神 凝练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面对文化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大学理应在文化发展繁荣上迈出创新步伐、实施有效举措、作出重要贡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大学也必须运用文化的推动力、支持力、竞争力与和谐力,以文化理念、文化机制、文化方式、文化产品等推进工作、促进发展。作为实现文化发展力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当前应注重凝练宣扬大学精神表述语,践行大学精神,凝聚师生提升大学文化及整体事业的建设发展水平。
功能与作用:从北京精神表述语说起
2011年11月,北京、江苏先后发布两地精神表述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随后,天津、上海、湖南等地也开始地方精神表述语的凝练宣扬工作。虽然精神表述语之类的语言口号,并非新鲜事物,但是此次各地相继发布地方精神表述语,显然有更高的战略谋划、更强的时代意义。就北京精神表述语的凝练宣扬,刘淇特别提出,“提炼‘北京精神’是首都各族各界人民的强烈愿望,是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是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举措。”要“使‘北京精神’家喻户晓、人人践行,成为反映首都人民精神面貌、代表首都城市形象、引领首都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2]显然,北京精神表述语的凝练与宣扬,虽然起于文化精神,但着眼点却是发挥文化的功能作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
反观作为文化渊薮的大学,从来不缺校训、办学理念等表述语式的资源和基础,并且不论是建设发展所依赖的根基,还是培养服务所围绕的中心,都与文化密不可分。进而言之,大学之发展,所凭借的是文化力量,所进行的是文化活动,所实现的是文化目标。相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学有更充足的理由通过发挥文化的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因此,在当下,与时代形势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进行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凝练宣扬,推进大学精神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功用。
第一,有助于凝练培育大学特色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特定功能使命、悠久历史积淀、现实运行状况、师生精神风貌等的集中体现。提炼出明确的大学精神表述语,是对大学自身价值诉求的思考和定位,是对大学历史传统的归纳与扬弃,是对大学各项工作的提纯与升华,是对大学人文风貌的凝练和超越。以简洁的语言文化符号形成的大学精神表述语,在于构建了一个大学文化衍生传播的有形重心和特定指向,从一个新的层次和维度上建设大学特色文化。如北京师范大学在征集其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公告中就指出,要通过表述语的征集,“弘扬优良传统和百余年来凝练的精神文化”。[3]
第二,有助于强化师生的文化自觉。《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师生具有责无旁贷的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大学精神表述语从提炼到宣扬再到践行,作为一个系统工作,是一个工作平台,更是一个文化载体,它将文化创作的过程,文化理念的教育普及、文化自觉的提升培育过程,文化精神的践行传播、实践创造的过程,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自发地成为自觉的文化主体。
第三,有助于促进大学建设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大学精神表述语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既是启发,也是约束,使大学发展蓝图更加清晰科学;在发展路径上,大学精神表述语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对“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进行了精神文化层面的界定;在发展动力上,大学精神表述语的提炼和宣扬,是一个全体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参与互动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大学建设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就明确提出,大学精神具有“凝练学校文化传统、展示学校形象、引领学校发展” [4]的重要作用。
内涵与特点: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分析与演绎
何谓大学精神?一般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文明成果,承载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着大学的品味、气质和理想”[5]等。不同于办学理念、校训、学风等具体方面,大学精神具有更宽的视域、更强的涵盖性,它是一所大学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以大学特色文化为基础,是大学特色文化的核心与特征,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认识理念、机制模式、特点效果,体现学校师生的价值追求、精神气度、道德素养、作风品格,受到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推进学校长远建设发展的精神性内容。
大学精神表述语,则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对大学精神的核心与精髓进行表述。其特点则主要从内容构成和形式要素两个方面来认识。在内容构成上,大学精神表述语首先要反映和体现大学精神的精髓和核心,应是对大学精神丰富内涵的高度浓缩和精确概括,其基础和依据必须是大学精神;其次构成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各个语言要素,其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正如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中爱国是核心、创新是精髓、包容是特征、厚德是品质,一个体系完备的大学精神表述语,其内部不同语句应该有不同的功能赋予,使其成为一个看似简洁、实则丰赡的表述体系。在形式要素上,大学精神表述语一般应至少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一是简明洗练,语言简洁不拖沓,既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又相对质朴,不会造成一般人的理解障碍;其二是朗朗上口,字数一般以6字~16字为宜,结合汉字的发音规律,易听易记;其三是形式整饬,具有比较强烈的形式美,充分运用汉字的字形规律和造字特点,以便于大范围地宣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大学在提炼自身精神表述语时,不拘一格,选取了诗歌语句作为表述形式,如北京林业大学将“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先生诗句)和“将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北林精神”表述语候选内容,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
根据以上探讨,笔者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拟定了一则“印院精神”表述语,以便更好地认识大学精神表述语内涵和特点。
―拟定的表述语内容是:崇文唯美、尚和敬先、笃实拓进、会通予献。
―在内涵上,“崇文唯美”意指:印院文化立身、美美与共,根植文化行业,传播文化大美;“尚和敬先”意指:印院团结和谐、敬先奖优,体现印院人的职业风貌;“笃实拓进”意指:印院质朴坚韧、开拓前进,反映印院的发展道路;“会通予献”意指:印院拓展合作、服务奉献,履行社会责任。
―在逻辑上,“崇文唯美”反映的是价值属性,“尚和敬先”反映的是行为方式,“笃实拓进”反映的是工作风格,“会通予献”反映的是效果形式。就“崇文唯美”而言,“崇文”是根基、背景,“唯美”是目标、导向,二者相辅相成;就“尚和敬先”而言,“尚和”是总体特征,“敬先”是实现途径,二者对立统一;就“笃实拓进”而言,“笃实”是方式风格,“拓进”是主导趋向,二者并行不悖;就“会通予献”而言,“会通”是途径手段,“予献”是宗旨效果,二者内在统一。
凝练、宣扬与践行:科学工作促科学发展
应该说,无论是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凝练与宣扬,还是对大学精神的践行,都是严肃复杂、环环相扣的系统工作,需要科学筹划、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各方齐动,最终在推动大学科学发展上出实绩、见实效。着眼于凝练、宣扬、践行“三位一体”的整体工作,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重科学、重程序、重民意: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征集确认。首先是科学。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征集确认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一般规律,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的要求,其内容要体现学校历史未来的交汇与融合,要根植于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思想文化,要进行高度的集成和凝练,以确保表述语能够代表学校内涵、展示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味。其次是程序。任何精神表述语的征集确认,都要有一个合法的程序,以程序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确保工作效果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征集确认应该建立一个包括党委决策制定方案,教代会、学代会、校友会等群众组织集体讨论方案,海选式征集表述语内容,专家学者研究确定备选表述语,群众讨论投票表述语内容,领导专家共同确定表述语,向上级部门报批等程序环节在内的工作流程方案。最后就是民意。大学精神表述语是一所大学师生典型精神风貌的概括,必须要反映和体现师生(包括广大校友)心声。注重民意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保证:其一是民意的广泛性,领导干部、教师员工、广大学生和遍布各界的校友,都应该有相应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二是民意的权威性,应该在海选、票选等环节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来体现民意的力量,以保证工作成果源于民意、实现民意。
第二,导向性、丰富性、长效性: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发布宣扬。首先是导向性。大学精神表述语的凝练与宣扬要按照文化宣传的规律来开展,但更要从发挥文化力量、推动大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从局限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转变到大学文化建设、文化大学发展的认识层次,真正使大学精神成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推动性力量。其次是丰富性。宣扬大学精神既要集约化运用传统的宣传载体渠道实现广而告之,更要注重以与时俱进的方式走进师生群众生活、以学校灵魂的高度渗入学校方方面面。重点是三个问题:其一是组织化的宣讲、座谈和研讨以及其他传统方式;其二是广泛的新媒体手段应用,网站、微博、手机报等多形式的宣扬;其三是形成系统化的标识系统,进行时间长期化、形神固定化的宣扬。最后是长效性。要有量化或者细化的指标来检测宣扬的效果,如以一定的样本调查观测为依据的认可度、熟知度、领会度检测;要有长效的机制确保大学精神深入宣扬,如在每年的工作布置与工作总结中融入大学精神的宣扬工作等。
第三,抓载体、见实效、促发展:践行大学精神促进大学发展。首先是载体建设。弘扬践行大学精神,需要特定的行动载体。结合实际,可以着重设计以下四类载体:一是“绿园工程”,按照大学精神内涵改造建设校园景观;二是“经纬工程”,突出大学精神要求改革完善制度机制;三是“美行计划”,结合大学精神特点制定实施师生校园行为规范、工作规范等;四是“润心计划”,根据大学精神特质进行师生精神思想引领。其次是力求实效。践行大学精神,不是朝夕之功,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将大学精神贯穿到工作中、转化到行动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内容,例如:结合校史,编纂大学精神宣传读本,使大学精神成为校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加入大学精神的践行;纳入校情校史教育,成为学校师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师德教育与建设等。最后是促进发展。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功用需要广泛的认可和深刻的认同,大学精神的践行需要置于大学发展的大视野中来进行。要用大学精神引领大学建设,形成各项工作开展的精神旗帜和特色标识;要用大学精神提升工作水平,强化教师的第一主体角色,塑造一流的育人队伍和环境;要用大学精神团结师生,形成和衷共济奋发向上的团队氛围,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大学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二篇:城市精神表述语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寓所。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就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在城市文明进程中,城市精神展现的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生机。城市的实力、活力和魅力,就在于它参差多态,各具特色;而城市精神是城市特色的集中概括,市民素质又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培育出独特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城市,往往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长期保持领先的地位。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伦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等,绵延不衰的城市精神,使它们跻身于世界大都市之列。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无疑是将上海建成独具风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巨大目标动力。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号召,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指向表明了上海城市精神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塑造上海城市精神魅力的行动指针。
海纳百川,是上海历史与现实最鲜明的特征;服务全国,是上海的责任,也是上海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服务全国中海纳百川,就是要兼容并蓄、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真正发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作用。
追求卓越,是上海突出的城市品格;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去实现“改革勇攀第一峰、竞争勇夺第一名、工作勇创第一流”目标。
今天,上海的改革开放,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精英,他们带来了各自领域的先进经验,也推动着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才和跨国公司汇聚到上海,不少全球商界翘楚的总部落户上海。不仅因为上海有出色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基础、政策支持、市民素质等,最吸引他们的是,上海具有永远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这种追求卓越的品格,体现于上海城市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勇于争当世界第一的精神。比如,上海建造世界级高楼;承办世界级盛会,包括APEC会议、世界博览会等。这种追求卓越的品质,在上海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中日益彰显。[4]
开明睿智,是上海传统文化资源。一座城市精神的塑造,不能抛弃其自身的民族背景。上海是中国的上海,它深深烙下了中华民族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政治社会开明的品格要求和儒家睿智的价值观,为上海塑造城市精神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开明意味着不因循守旧、不抱残守缺,睿智意味着城市智慧更进一步的充分激发。
大气谦和,是上海现代化的基石。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大气谦和精神,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获得其他城市的认同,就必须具备大气谦和的城市品格。在城市自身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处理好与其他城市及地区的关系,体现出一个开放城市具有的国际大都市的广博胸怀。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产生向心力和辐射力,拥有强势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从根本上说,大气谦和的精神,是一种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更为远大的眼光。
第三篇:城市精神表述语收集
部分城市精神表述语
北京:求知 宽容 创新 谦和
呼和浩特:骏马精神 草原气质
徐州:承两汉雄风 集南北大成 展英雄气概 铸徐州辉煌、温州:敢为人先 民本和谐
重庆:登高涉远 负重自强
银川:贺兰岿然 长河不息
上海: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慈溪:慈惠三北 溪通四海
长春:宽容大气 自强不息
第四篇:新时期中国精神表述语
新时期中国精神表述语: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实事求是――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治学、治国、处世态度。我们共产党最讲实事求是,它既是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也是共产党人必备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能否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勇于创新――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淮安。
团结、创新、奋进、争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淮安人民必须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这对提振队伍精气神,创造工作新业绩,推动淮安跨越发展。奋进、争先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城市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态度,要想作为“人先”,就必须敢为“人先”,这就要求要有奋进、争先的态度。
团结、奋进、开拓、创新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可或缺的是团结,只有心想一处,力使一起才能使城市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人民群众有无尽的力量,团结起来更是力大无穷。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需要奋进,奔着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不停的奋斗才能使城市不停的向前发展。
城市的发展需要开拓,只有开拓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及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城市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
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一沉不变的发展理念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的发展环境,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城市的发展才能更加的活跃。
朴质、坚韧、奉献、创新
朴质,是淮安人千百年来所一直秉持的优秀精神,是淮安人为人之风,这种精神一丝不苟,朴素无华,是淮安人奋发进取的基本;
坚韧,就是淮安人无论处于何种困难,都能自强坚韧,不畏艰难;
奉献,是淮安人处事的风格,是推动淮安快速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 创新,就是淮安人能够锐意进取,不断更新思维,随时代而动,紧跟时代的步伐。
团结、创新、实干、自强
“团结”就是要统一意志,齐心合力。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有了这“三力”,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经济不够发达,社会进步缓慢,往往贻误于人的思想不统一,难以拧成一股绳。“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团结,作为“淮安精神”的第一要素,要求每一位干部和群众都时时处处视团结,生命,以和谐为己任,求稳定为大局。
“创新”就是要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增创新优势、谋求新跨越。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淮安,最迫切、最重要的是要在创新中开辟跨越发展的新途径。推进创新,就要打破思想禁锢,打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敢做敢当;就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就要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实干”就是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实干”是淮安人特有的精神风貌,更是实践“淮安精神”的关键所在。经济次发达的淮安,要加快发展,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真抓实干。“实干”,首先要实,关键在干。实,就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干,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敢试敢干,干群一起干。要把干部群众的心思和精力凝聚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自强”就是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是淮安人的美好品德和精神支柱。多年来,淮安人靠自强精神告别了贫穷落后,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新淮安的征程中,我们仍须大力发扬自强精神。自强才能自立,自强才能跨越,自强才能胜利。自强需要坚韧和勇气,需要毅力和志气,在任何时候都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永不停息地朝着既定目标奋进,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辉煌。
开放 包容 创新 和谐
开放。淮安自古“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明清鼎盛时期,淮安就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河道总督府、榷关都设在这里。运河之水滋养的开放精神,引领一批淮安儿女上下求索,负笈远行。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开放,才能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吸引聚合外部的人才、管理、技术等优质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新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占领制高点。
¬包容。淮安在全国处于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枢纽地位,重要的位置造就了这座城市心怀天下的开放魅力,培育了淮安人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赋予了淮安包容文化的特质,淮扬菜作为四大菜系之“母菜”更体现了其包容的韵味。包容是淮安的气质,更是淮安的形象。具有包容精神的淮安是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本质元素。
创新。创新是一个地方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始终推动淮安的发展,提升淮安的形象。目前,经济发展要转型,社会事业要转型,无一不要求机制、体制、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创新,要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才能不断创造新佳绩。创新精神是淮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淮安充满生机和动力的强大助推剂。
和谐:淮安拥有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城市等诸多头衔,是一座宜居的生态水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和谐的社会氛围,是淮安着力打造具有优势的软实力。也是我市要着力打造的城市形象和名片。和谐美好的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吸引外部人才、企业和项目的重要因素。
敦厚包容、创业图强、幸福平安
敦厚包容。这是淮安的历史、淮安的民风当中的精髓。自秦时置县,古老的淮阴大地,孕育过悠久灿烂的文明。从地理位置上看,淮安曾居南北交通的要冲,因明清时代的运河文明而百业兴盛,名传一时,成为运河之畔的四大都市,同时,兼纳南来北往的官贾旅人,包容南北东西各种区域文化,虽不能说海纳百川,也可算得上见多识广。淮安还因此而培育出许多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漂母以博大的爱心,哺育过大将军韩信,文学家吴承恩、刘鄂等人长期定居在淮安这座城市,观摩世事,体验一个时代的冷暖,写出了《西游记》、《老残游记》,这里还走出了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一代伟人周恩来。凡此可见,千百年以来,淮安的风土人情,淮安这块水土濡养出来的这些精神价值中的精华,也在潜移默化地渗透淮安的民风,锻造着淮安人的精神气质,许多外地人对淮安民风的评价中,都可以见到“敦厚”一词。
创业图强。创业是新时期江苏精神“三创三先”之首,淮安地处苏北腹地,有独特的区位,在江苏省的版图上,淮安地位重要。可以说,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的现代化,没有淮安的现代化就没有苏北的现代化。淮安人当前迫切需要弘扬“三创”尤其是创业的精神,这既是贯彻省委的要求,也是淮安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打造外商投资创业的高地,同时,也要鼓励淮安本地人士奋发图强在家乡创业,要让全体淮安市民各种创业、创造、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为什么要图强?是因为不论在全国还是全省,我们都还属欠发达地区,换言之,我们落后,所以要图强。我们要创新创优投资、创业环境,要让外地客商乐于到淮安来投资兴业,起步、发展、图强,不但能留得长久,而且能发展壮大。同时要成就淮安本地人发家致富的梦想,使淮安这片土地真正成为干事创业、实现理想的风水宝地,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将淮安建设得更加兴旺繁荣。
幸福平安。这是淮安人未来长远追求的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是人民心中的愿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其实际含义就是人人追求、人人得享幸福平安的生活。从全社会角度看,就是要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幸福的新淮安。同时,“平安”一词暗合淮安城市的名字中“安”字的应有之义。读起来也顺口,淮安,淮安,幸福平安。
爱岗敬业 诚信服务 依法行政 廉洁高效
珍惜热爱本职岗位,敬业奉献、争创一流;以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严格依法纪办事,以优质高效的实干精神,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
忠诚 务实 创新 奉献
忠诚是对工作的尽心尽力,对服务人民的真心诚意;务实是立足本职岗位,实事求是;创新是在工作中不断突破,锐意革新;奉献是默默耕耘,不求回报。
团结拼搏 开拓创新 勤政廉洁 猛进如潮
团结拼搏,是富有协作精神,团结全市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开拓创新,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为工作注入活力;勤政廉洁,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敬业 为民 高效 廉洁
敬业:是工作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廉洁: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勤廉表率,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创新奋进如潮 廉洁奉公似莲
创新奋进如潮: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改革的观念、发展创新的思维方式,以猛进如潮的劲头,推出新思路,创出新模式,干出新水平,做出新业绩。
廉洁奉公似莲:廉洁奉公是国家政治清明的基础,既是对全体机关人员的作风要求,也是机关效能建设的需要。既要做到干净干事,廉洁从政,又要反对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廉洁如莲。
忠诚于党 服务人民 求实奋进 廉洁高效 忠诚于党:是政治立场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牢记使命,努力工作,为党旗添彩。
服务人民:是机关工作人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带着责任和感情,深入基层和群众,解难分忧,让社会认可、让人民满意。
求实奋进:是机关工作人员应有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勇于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廉洁高效:是机关工作人员思想品格和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勇于担当,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忠诚可靠 服务人民秉公从政 清正廉洁 勇于奉献
忠诚可靠:要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服务人民:要时刻牢记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秉公从政:要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办事,维护公平正义;
清正廉洁:要时刻注意拒腐防变,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廉洁、清明;
勇于奉献:要具备无私奉献精神,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无所畏惧。
依法 勤政 务实 廉洁
依法:树立依法行政意识,积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勤政:敬业奉献,加强学习,勇于实践。
务实:着力提高工作人员服务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生活的能力。
廉洁:坚持打造一支公正、清廉、高效的机关干部队伍。
开放 争先 团结 包容
开放:
一个开放的城市,就有一个开放的宽松的环境,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活力。争先:
有争先的精神和意识,就能激发出无穷的工作热情,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有力量就有竞争力。包容:
包容不同的文化、民族、理念、信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科学发展。
“团结 奋进 开放 建设”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的是团结一致的精神。这需要上下营造和谐的氛围,搞斗争、搞破坏,无利于一个城市发展,我们淮安更不例外!在现在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在团结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我们的人们群众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前进。改革开放是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充分运用改革开放的手段,充分运用市场这一个杠杆,将淮安建设成为领先苏北,赶超苏南的领头人。在苏北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创新 自主 进取 争锋
创新:我认为创新包括三层含义
1、更新,更新要求是的速度,紧跟时代的步伐。
2、创造新的东西,这需要我们培养、留住人才。
3、改变,人类的进化就是在不断地改变,我这时谈的改变也就改革。
自主:自主指的是自已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对我们城市而言,自主不是要求独立,而是能人所不能,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进取:进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城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已形象、所以说进取是城市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
争锋:争锋指的是一种敢于比拼的精神,争就是要力求获取,互不相让,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就是要争机会、争长舍短,力求实现自已的目标,而锋,是指锋利,我们比的就是谁更快、谁更好。
团结、创新、实干、自强
团结:就是要统一意志,齐心合力,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有了这“三力”,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创新:就是要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增创新优势、谋求新跨越;
实干:就是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实干”是淮安人特有的精神风貌,更是实践“淮安精神”的关键所在;
自强:就是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是淮安人的美好品德和精神支柱。
第五篇:企业文化精神表述语
企业文化精神表述语:
诚实守信。拼搏创新
企业文化精神表述语:
诚实:是做人之根本,不做假。反映在企业中的诚实,不仅仅指品行上的一种概念,同时也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一种体现。
守信:是处世之要诀,人无信则不立,不毁诺。信守诺言,保质保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拼搏:是成功之法宝,不言败。提升专业技能,磨砺职业素养,在企业建设中孜孜不倦地为企业兴衰不断努力。
创新:使历史前行的钥匙,不拘泥,不守旧,不盲从。时代在飞速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只凭前人经验,照搬别人的成果而缺乏研究问题的能力,缺乏超越意识和主体意识,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我们市政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动。
企业文化精神表述语:
“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以艰苦的作风打拼坚实的企业基础;以诚实的信念承诺一流的企业服务;实干的精神创造高效的企业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