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26.2模拟实验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
§26.2模拟实验
第一课时用替代物做模拟实验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如何应用替代物进行模拟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应用替代物进行模拟实验的方法,感受其应用内涵.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随机事件中的实验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推断思维,体会概率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用替代物进行模拟实验的本质.
2.难点:怎样选择替代物,怎样进行实验并得出估计值.
3.关键:通过具体实验领会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揭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围棋子、布袋、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牵引,导入新知 l、问题提出:
(1)在一个摸球实验中,假设没有白球和黑球,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可以用围棋中白子和黑子,还可以用„„(2)在“投掷一颗均匀的骰子”的实验中,如果没有骰子.又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想出多种替代方法.
(3)在“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的实验中,如果没有硬币,怎么办?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可以用两张扑克牌或瓶子盖等.
(4)抽屉里有尺码相同的3双黑袜子和l双白袜子,混放在一起,在夜晚不开灯的情况下,你随意拿出2只,如何用实验估计它们恰好是一双的概率.你打算怎样实验?如果手边没有袜子应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填写课本P120表26.2.1.
2.教师再次进行用替代物进行模拟实验的讲解.
二、实验操作.迁移探究 1.问题提出:
一个口袋中有8个黑色的球和若干个白色的球,若不许将球倒出来,则应如何估计出其中的白球数呢? 实验替代物,白色、黑色围棋子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题目,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一个方案,并开展活动.
评析:教学中给予学生较大的空间,采用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而后再小组汇报的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上讲台陈述自己的方案.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方案结果只是一个估计值,比较粗略.不要过多苛求,只是让学生知道这些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估计方法. 2.参考思路: .
(1)思路1: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其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共摸了200次,其中有57次摸到黑球,因此我们估计口袋中大约有20个白球. 建构方法:假设口袋中有x个白球,通过多8次实验,可估}卜出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它x为黑球的概率;另一方面这个概率又应等于,据此可估计出白球数x(2)思路2:利用抽样调查方法,从口袋中一次摸出10个球,求出其中黑球数与10的比值,再把球放回口袋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总共摸了20次,黑球数与10的比值的平均数为0.25,因此,估计口袋中大约有24个白球. 建构方法:假设口袋中有z个白球,通过多次抽样调查,求出样本中黑球数与总球数的比
8x
第二篇:九年级数学上解直角三角形教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解直角三角形教案(华东
师大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仰角、俯角的含义,准确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的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仰角和俯角的概念.【教学难点】
能解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如图,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Bc,小明站在离旗杆10米的A处,用高1.50米的测角仪DA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α=52°,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Bc的高度了.(精确到0.1米)
你知道小明是怎样算出的吗?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想要解决刚才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教学说明】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仰角、俯角的概念.现在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小明是怎样算出来的.【分析】在Rt△cDE中,已知一角和一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即可求出cE的长,从而求出cB的长.解:在Rt△cDE中,∵cE=DE•tanα=AB•tanα=10×tan52°≈12.80,∴Bc=BE+cE=DA+cE≈12.80+1.50=14.3(米).答:旗杆的高度约为14.3米.例如图,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为32.6m,从点A测得点D的俯角α为35°12′,测得点c的俯角β为43°24′,求这两个建筑物的高.(精确到0.1m)
解:过点D作DE⊥AB于点E,则∠AcB=β=43°24′,∠ADE=35°12′,DE=Bc=32.6m.在Rt△ABc中,∵tan∠AcB=,∴AB=Bc•tan∠AcB=32.6×tan43°24′≈30.83(m).在Rt△ADE中,∵tan∠ADE=,∴AE=DE•tan∠ADE=32.6×tan35°12′≈23.00(m).∴Dc=BE=AB-AE=30.83-23.00≈7.8(m)
答:两个建筑物的高分别约为30.8m,7.8m.【教学说明】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分清楚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解决.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如图,一只运载火箭从地面L处发射,当卫星达到A点时,从位于地面R处的雷达站测得AR的距离是6km,仰角为43°,1s后火箭到达B点,此时测得BR的距离是6.13km,仰角为45.54°,这个火箭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精确到0.01km/s)
2.如图所示,当小华站在镜子EF前A处时,他看自己的脚在镜中的像的俯角为45°;如果小华向后退0.5米到B处,这时他看到自己的脚在镜中的像的俯角为30°.求小华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3≈1.73)
【答案】1.0.28km/s
2.1.4米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何体会?
2.这节课你还存在什么问题?
.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4.4”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本节课从学生接受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创设了学生最熟悉的旗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探索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知识,逐步把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学习方法,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后继学习的激情,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第三篇: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测量》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
24.1 测量
【知识与技能】
利用前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初步接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探索、实际测量和计算,归纳、总结出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懂得数学来源于实际并用之于实际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勇于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原理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你可能会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在阴天,你一个人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例1 教材100页“试一试”.如图所示,站在离旗杆BE底部10米处的D点,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与水平线的夹角∠BAC=34°,并已知目高AD为1.5米.现在请你按1∶500的比例将△ABC画在纸上,并记为△A′B′C′,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C′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解:∵△ABC∽△A′B′C′,∴AC∶A′C′=BC∶B′C′=500∶1 ∴只要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C′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BC的长度,加上AD长即为旗
杆的高度.若量得B′C′=acm,则BC=500acm=5am.故旗杆高(1.5+5a)m.【教学说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物体高度或宽度时,关键是构造和实物相似的三角形,且能直接测量出这个三角形各条线段的长,再列式计算出实物的高或宽等.例2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并测得图(a)中BO=6m,OD=3.4m,CD=1.7m;图(b)中CD=1m,FD=0.6m,EB=1.8m;图(c)中BD=9m,EF=0.2;此人的臂长为0.6m.(1)说明其中运用的主要知识;(2)分别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分析】图(a)和图(c)都运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图(b)运用了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教学说明】测量物体的高度可利用自己的身高、臂长等长度结合相似形的性质求出物高,也可以运用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的性质测量物体的高度.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已知小明同学身高1.5m,经太阳光照射,在地面的影长为2m,若此时测得一塔在同一地面的影长为60m,则塔高为()A.90m B.80m C.45m D.40m 2.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任选一点C,连结AC、BC,分别取其三等分点M、N,量得MN=38m,则AB的长为()
A.76m B.104m C.114m D.152m 3.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枝红莲,高出水面1米,一阵风吹来,红莲被风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多少?
4.某同学想测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m长的竹竿竖起时的影长为1.5m,同一时刻测量旗杆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幢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9m,留在墙上的影长为2m,求旗杆的高度.【答案】1.C 2.C 3.1.5米 4.8米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在黑板上展示,教师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教学说明】小组讨论展示,教师归纳总结.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4.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本课时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测量旗杆的高度入手,通过探究设计各种测量方案,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的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经历测量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并用之于实际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篇:九年级数学三视图教案2
课题:29.2三视图
(二)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
2、经历探索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能识别物体的三视图;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 难点:三视图中三个位置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什么?(上节课中的小结内容)
2、说一说:直三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3、做一做: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
4、讲一讲:你知道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获
图29.2-7
(二)讲解例题
例2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分析:支架的形状,由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体构 成的组合体.画三视四时要注意这两个长方体的 上下、前后位置关系.解:如图29.2-7是支架的三视图
例3右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
分析.钢管有内外壁,从一定角度看它时,看不见 内壁.为全面地反映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那分遮挡
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图29.2-9
解.图如图29.2-7是钢管的三视图,其中的虚线表示钢管的内壁.(三)巩固再现
1、P119 练习
2、一个六角螺帽的毛坯如图,底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50mm,高为 200mm,内孔
直径为200mm.请画出六角螺帽毛坯的三视图.四、作业
第五篇:九年级数学旋转教案2
26.1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使学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审美意识。
2.能清晰地描述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
2.能清晰地描述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清晰地描述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的过程。教学准备:方格纸、简单的基本图形(2个)、自制的可转动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欣赏图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大风车这个节目吗?老师带来(风车),你们喜欢玩吗?(教师前后拉动,使得风车依次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
提问:同学们,风车有时向这边转,有时向那边转,这两个方向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叫做什么呢?(板书: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转一转。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其中很多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旋转得到的。请欣赏:(演示课件)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旋转变来的。你们想不想也用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旋转,变一个漂亮的图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学生活动:用课前准备的图形尝试着旋转,变出投影中的图案。
⑴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案的特点后:
师:老师相信在每个同学心里一定有了一个答案,但这只是你的一个猜想,到底用你的方法能不能变出这个图案呢?我们还需要动手试试。同时,你要一边旋转一边思考,你是怎么转的?
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⑶ 全班交流
①
弄清固定点就是中心点,可以用字母O表示,用数学语言就是围绕点O旋转。②
弄清旋转的方向,同时简单复习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③
弄清楚为什么是旋转了90,你从哪里看出来是90?
0
0小结:现在,我们已经弄清楚了三点:旋转时,要围绕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⑷ 学生再次体验旋转的方法,同时说清楚旋转的过程。在旋转卡纸上进行旋转,(此环节可参照上课录像。)
2.课件演示制图过程 ①
课件演示完整的制图过程 ②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③
课件再次演示:请学生观察一个基本图形的旋转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在旋转的过程中,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3.新课小结:
同学自己动手、动脑将一个基本图形旋转变出一个完整的美丽图案。
三、活动深化,巩固提高 1.想一想,填一填 课件出示教材的练习。
2.学生再次活动(小三角板旋转,变出不同的图案。)
引导发现:同一个图形,绕不同的点旋转,可以变出不同的图形;同一个图形,绕不同的点旋转,但每次旋转的角度不同,也可以变出不同的图案。
四、实践体验,拓展应用 1.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师:生活中需要各种不同的美,有时人们就会利用旋转能变出美丽图案这一特点,来美化我们的生活。请继续欣赏(课件演示,地砖、磁砖、窗花、布艺设计等)
2.学生设计图案
利用手中的图形或身边的一些器物,用旋转的知识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3.作品展示
五、回顾反思,效果评价
问: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快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六、板书设计:
0
旋转
中心点
顺时针 方向
逆时针 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