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分析与改善措施
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分析与改善措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体制被打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急需大量的劳动力。高额的工资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吸引着农村人口,因此,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结构上,流动人口逐渐由个体外出务工向家庭化迁徙转变。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徙带来的直接问题之一就是流动儿童数量的规模越来越大。
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 万人。[1]流动儿童大批涌入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能否顺利融入城市不仅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对城市的和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对儿童生长发育、品德培养、价值观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 流动儿童是指 6 ~14 周岁(或 7 ~15 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从规定对流动儿童定义的年龄分段来看,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迅速,接受能力较强,个体进入初步社会化阶段。而流动儿童随着父母进入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重构。流动儿童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解构使儿童必须重新建立新的交际圈。这一时期的家庭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流动儿童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中情感与物资的可靠后盾,也是流动儿童城市化的初始环境。家庭对儿童的支持力度对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认同城市价值理念有着重要作用。
二、流动儿童家庭因素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基础性的资源,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所需的生活资料。
如今,儿童的发展不仅需要家庭提供基础的物质条件,也需要在教育上进行投资。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特长和能力也更加看重,有利于流动儿童全面发展而所需参加的兴趣班、课外辅导班等,还需要进行额外的资金投入,这些都需要家庭在物质上的支持。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其在儿童发展上投入的能力。良好的家庭经济收入能够有效地减少政策上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使其进入较好的学校,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进入公立学校或教学质量较为优秀的民工子弟学校。而流动儿童的父母进入城市后,由于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多数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就业稳定性低的工作,成为廉价劳动力,家庭收入也普遍偏低。2012 年,全国农民工月收入仅为 2290 元,远低于同年中国人均月收入(4134 元).[2]而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在收入低、开销大的情况下,家庭的收入仅能维持收支平衡,他们很难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也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让子女进入教学质量优良的学校。
(二)流动儿童的家庭文化资本
布迪厄在《资本的形式》当中,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的第一大形态是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文化资本通常指通过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等文化产物。[3]
本文重点考察的是家庭文化环境对流动儿童造成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有利于儿童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广泛的学习兴趣。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在某种程度上对儿童的学习辅导的帮助就越大,对儿童的学习重视程度也越高,这有利于构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从 2012 年对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超过 75%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低于高中学历。[2]
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在流动儿童的学习辅导上常常力不从心。同时,由于资金的短缺,流动儿童很少参加补习班,一旦由于转学等原因导致其无法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只能自己进行学习,得不到额外的学业帮助。文化资本的第二大形态是客观形态,即物化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书籍、工具等物质性文化财富。[3]
而由于流动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和父母对儿童学习的重视程度,除了学校要求必须拥有的学习资料外,很少主动为流动儿童购买学习上的辅导书籍以及课外书籍。
流动儿童的家庭藏书和学习工具相比城市儿童较少。在思想上,对流动儿童的兴趣特长和课外知识也不够重视。因此,流动儿童在家庭文化环境中处于明显劣势。
(三)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
雷雳等人研究发现,亲子关系质量不仅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也影响着儿童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4]
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有效地为流动儿童提供情感上、心理上的帮助,能够减少流动儿童初入陌生的城市时所产生的焦虑感和孤独感,有利于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然而,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时间不稳定,导致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时间很少。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内容单一,多围绕儿童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加上流动儿童家长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少耐心对儿童进行教育,因此家长长期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导致亲子关系较为紧张。例如: 黄霈媛研究发现,有五成的流动儿童很少和从不与父母共同活动,八成的流动儿童在最近三个月中与父母发生过冲突。[5]
(四)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状况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职业流动性大,工资收入低,经济状况不佳,多居住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从家庭内部环境来看,有调查显示,83.0%的流动儿童家庭以租用住房为主,仅 11.0% 购买了住房; 流动儿童家庭中仅有 23.1% 的流动儿童拥有自己的房间。[6]
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家庭的居住环境较为恶劣,居住空间狭小,缺乏基本的设施。绝大多数流动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学习时易受干扰,学习条件较差。从家庭外部环境来看,城乡结合部的房屋租金低廉,开发程度较低,存在脏、旧、破等问题。部分农村流动人口过着与其在家乡村庄相似的“村落化”的生活。如北京的“河南村”“浙江村”等等。他们的交往圈局限于自己的内群体,缺少与外群体的交往。[7]
他们对流动人口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而对他们眼中的“城市人”较为排斥。父辈对“城市人”的观念和态度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对“城市人”的认知。流动儿童进入的民工子弟学校中,城市儿童较少,在客观上拉开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距离。因此,流动儿童的交际圈往往是与其相似的流动儿童,很少与城市的儿童交往,或者与城市儿童的交往仅限于在学校中。流动儿童过着隔离化的生活,难以享受到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此外,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口来源复杂多样,治安状况较差,缺乏必要的活动场地和文化娱乐设施,黑网吧频现,不利于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和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三、改善流动儿童家庭问题的措施
(一)改变就业歧视,以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
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不仅仅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中,流动人口与城市工人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从收入的绝对数量来看,城市工人总体收入水平高于农民工,其中月收入高11.9%,年收入高 31.6%.[8]可以看出,城市工人的月收入水平与农民工月收入水平差距较小,而城市工人的年收入水平与农民工的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即在基本的月工资水平下,城市工人的总收入存在更多的福利收入。刘曲恒通过基于 Oaxaca-Blinder 的分解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收入差异的 60% 应归结于歧视。[9]
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不仅仅是受其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影响,还存在着劳动力市场排斥的因素。因此,国家在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帮助、提高流动人口劳动技能水平的同时,应该逐步消除因二元户籍政策带来的就业歧视,改变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地位。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积极发挥二次分配的调剂作用,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最终改善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家庭文化环境的再创造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的公平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上,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在文化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经济上能够为教育投入的资金有限,常常导致流动儿童父母难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教育资源。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充分的亲子沟通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促进流动儿童家长及时有效地与学校进行沟通,快速掌握孩子在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家长要了解流动儿童的成长状况,采取教育诱导的方式解决儿童心理上的困惑,避免使用体罚方式。在日常生活上,父母应该多与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多参加亲子活动,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在家庭居住环境上,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提高家庭的文化学习氛围,支持孩子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儿童课外生活。
同时,鼓励流动人口进入“流动儿童家长学校”进行再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三)社区支持体系的建构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多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居住环境和交往对象的封闭性,流动儿童家庭成为了一座“孤岛”,这不利于流动儿童积极有效地融入城市生活。而一个家庭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区的支持,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流动儿童认识和理解城市的窗口。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这一窗口的功能有利于让流动儿童理解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隔离化”生活,互相了解不足,存在一定的误解,这就需要通过社区宣传等手段,使城市居民正确认识和看待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促进城市人口与流动人口的相互理解; 积极开展社区交流活动,让城市的儿童和流动儿童一起互动,扩大流动儿童的交往对象和活动范围,从而逐步消除城乡隔阂,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建立城乡家长之间与儿童同伴之间平等的互助模式,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理解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 同时,完善社区基本设施,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设施建设,为流动儿童提供足够的文化娱乐活动场地; 净化社区环境,杜绝黑网吧、游戏厅等对流动儿童的侵害,为流动儿童创造一片干净的成长空间。
四、结语
流动儿童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地解决流动儿童的困境不仅能够促进流动儿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对城市的稳定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流动儿童从小生活在农村地区,其行为、文化、价值观等与城市儿童并不相同,处于亚文化圈,加之家庭经济、家庭文化、家庭环境的先天不足,影响了流动儿童的顺利融入,这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困境流动儿童问题主因是家庭
2016-01-12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协作者”总结十年经验
1月9日,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发布了《社会支持系统下困境儿童救助服务中的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研究——以“协作者”为例的行动研究报告》,总结了“协作者”10年间困境流动儿童救助服务的经验。
报告认为困境流动儿童的问题主要是其家庭问题直接导致的。相对应的需求,则包括儿童教育、稳定的工作和劳动权益不受侵害、居住环境、医疗、城市融入等。
从2006年起,“协作者”正式启动了困境流动儿童救助计划,救助对象多为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功能缺失而面临失学风险、并且缺少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的小学生及初中生。
来自辽宁的小瑶2015年到了上学年龄,但父母对于入学政策了解不多且不知如何申报,“协作者”社会工作者辅导其掌握网络报名程序,核实报名证件内容等,最终使小瑶顺利入学。小瑶是比较幸运的一个,要符合上学政策,需要的证件多、条件多,不是每个流动儿童都能符合,很多家庭,特别是困境儿童父母不得不放弃,与父母分开回老家读书。这个群体有着几个明显的特征。比如:
家庭人口多,在北京“协作者”近10年救助过的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中,平均每户约为4.1人,直接导致家庭经济压力增大;
家庭功能缺失,因为父母婚姻变故或遗弃等原因,34.1%的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不完整,这对其情感、生活照顾、教育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照顾人/监护人文化程度低,84.3%的照顾人或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因此,这些困境流动儿童在家里面能够得到的课业辅导机会或者辅导质量都难以保障;抵御风险的能力弱,67.9%的家庭近年来家里都发生过重大事件,其中患病的占66.0%,父母离异的占24.5%,家中有人发生过意外事故的为9.4%,双亲或一方离世或出走的为5.7%,其他为1.9%。
环境相对封闭,缺乏社会交往机会与渠道,困境流动儿童所生活的社区大多在城市的周边郊区,城市生活的融入程度较低,社会交往能力较弱。
可以看到,困境流动儿童的问题主要是其家庭问题直接导致的。相对应的需求,则包括儿童教育、稳定的工作和劳动权益不受侵害、居住环境、医疗、城市融入等。四位一体的救助服务模式
“协作者”介入困境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有:通过社区、学校、走访等多种途径发掘有需要的困境流动儿童;深入困境流动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建立专业的服务关系,评估困境流动儿童的需求;为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个案辅导;提供社区层面的支持服务,建设社区支持网络;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构建社会层面的支持网络。
经过十年探索和总结,“协作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困境儿童服务经验。第一,困境儿童—家庭—社区—社会的四位一体的救助服务模式。
困境流动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因此,协作者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儿童服务为切入点,开展流动书桌助学计划;在此基础上,深入困境流动儿童家庭,对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中面临的在法律、健康、亲子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个案辅导,提升家庭改善困境生活的信心;同时通过开展儿童兴趣小组、成长互助小组、家长能力建设活动,拓展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人际关系,提升其城市生活适应能力,搭建困境流动儿童间、社区不同家庭间的社区支持平台;整合多方资源,链接困境流动家庭与企业志愿者、高校学生、爱心人士等不同群体,构建社会不同群体参与的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互助支持网络,实现由儿童、深入家庭再到社区、社会互助的全方位的互助能力建设,改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当下困境的同时,协调社会系统建立起社会支持系统,着眼于长远提升其生活质量。第二,专职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很多人愿意参与到困境流动人口的服务中,但缺乏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技巧,凭着自己的感觉一味提供给予式帮助,往往会给困境流动人口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协作者”以专业社会工作者带动志愿者的方式,将专业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具体的行动中,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育,带动了志愿者的参与和成长。
任亦杰今年13岁,8岁时他就跟随父亲参与“协作者”的助学计划,他和父亲已经持续四年资助一名助学儿童上学,同时他逐渐开始志愿服务,比如二手图书的分类、助学儿童家庭走访、助学儿童材料的整理。2013年他的母亲也参与到“协作者”的志愿服务中来。
第三,发展服务对象成为志愿者,实现助人自助。流动人口被很多人当做弱势群体来看待,只是被动地接受帮助,但实际上这弱化了服务对象的能力,对其长远发展起到的是负面的作用。不管是开展家庭走访还是实施儿童互助小组、大型的社区活动,“协作者”始终注重将“助人自助”的理念贯穿在活动中,也会创造机会让这些孩子和家长们更多的参与志愿服务,以此培育困境流动家庭成员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实现个人及家庭的长远发展。
第四,链接社会资源扩大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社会资本服务。协作者每年都会和社会上的爱心企业积极地开展合作,设计活动让这些企业合作伙伴做一些志愿服务。机构会将新的一年将要进行的服务项目提交相关企业,然后根据企业较为感兴趣的项目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让企业员工和机构的服务对象共同参与进来。而困境流动儿童救助服务也同样是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的。
农民工群体社会资源缺乏、支持系统薄弱,导致该群体应对困难和风险的能力弱,他们既无法从自身也难以从社会中获得所需的支持,因此这部分流动人口一旦遇到问题便会导致整个家庭陷入困境乃至绝望。这些问题的逐步积累不仅仅影响整个家庭,而且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为社会和谐发展带来挑战。因此如何协助流动人口尤其是困境流动人口家庭提升自身应对困难和风险的能力,协助流动人口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不仅仅关系到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发展,同样影响着未来一代的发展。
第二篇:流动儿童管理措施
流动儿童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服务和管理,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外来儿童免疫规划常规疫苗接种管理,防止有漏管和漏种的流动儿童,特制订以下管理措施。
1、凡在本辖区居住三个月以上,年龄在7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及时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登记和预约接种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内的疫苗。
2、各村计划免疫责任医生,负责辖区的流动人口主动搜索工作,发现流动儿童,进驻所属辖区,及时通知其家长,到医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卡册登记和接种疫苗。
3、每月组织对流动人口儿童聚居地进行一次摸底登记与查漏补种工作。
4、随时到当地流动人口管理相关部门或村委会收集流入资料,通过公安、人口计生、妇联、街道、社区等部门进行核对,全面掌握辖区流动接种对象的数量、分布等人口资料,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5、每半年开展1次入户调查,到流动人口集聚地、出租房等地掌握流动人口情况。
6、努力做好外来儿童建卡见证工作,保证免疫接种建卡建证率98%以上。接种率95%以上。
第三篇:儿童个性与家庭因素课题工作报告
儿童个性发展与家庭因素相关性研究
工作报告
商洛市丹凤县商镇大峪小学
王宝军
近几年,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科研提质的思路。2015年9月,经过精心思考,紧张准备,我们开始省级课题研究申报工作,认真填写了《课题立项申报书》,经过专家审定,9月22日省教育学会公布了2015立项课题名单,确定我校《儿童个性发展与家庭因素相关性研究》课题为省立项课题。接到课题立项书后,我们根据立项书要求,我们制定了较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召开开题会议,正式开始课题研究工作,研究阶段,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扎实开展研究活动,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开题会议
2015年10月27日,我们商洛市丹凤县商镇大峪小学“儿童个性发展与家庭因素相关性研究”省课题研究小组接到陕西省教育学会2015课题立项书,之后行政主持人李志迎和学术主持人王宝军认真学习研读文件精神,召开开题会议,落实分工,立即启动课题研究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研读《陕西省教育学会2015课题立项书》。行政主持人李志迎和学术主持人王宝军接到课题立项书后,欣喜若狂,积极、及时、认真逐条、逐句、逐字反复研读立项书,理解文件指导精神,思考落实措施,积极准备召开开题会议,落实措施和分工。
(二)、查找资料,学习、参考具体课题研究方案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明晰研究思路。
我们学习了丹凤县教育学会商镇分会印发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及写作要求》,上网查阅资料,学习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了解了具体课题研究方案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也了解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为顺利、科学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明晰了思路。
(三)、及时召开研究小组全体会议,落实分工,安排、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1、摸索课题研究及资料整理的类别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资料一般分为三大块:计划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总结性资料。每个研究阶段的过程性资料包括调查报告、阶段总结、阶段成果,成果形式主要有研究报告、决策建议、论文等。因此我们把研究小组分成四个小组:调查小组、总结小组、成果小组、综合小组,分工负责,有序完成阶段研究工作。
2、细化研究、总结阶段时间。
我们根据立项、结题时间,将研究阶段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1月。第二阶段:2016年2月—4月。第三阶段:2016年5月—7月。
总结阶段为:2016年8月—9月。2016年9月提交研究成果和资料,申请顺利结题。
3、实施月交流小结、季汇报总结制度。
为了做好过程管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制定了管理制度,即“月交流、季总结”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交流研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汇报总结会。督促、了解、总结阶段研究情况。
4、划分小组,落实分工,顺利开展研究工作。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和人数,我们把研究小组分成四个小组:(1)、调查小组。(2)、总结小组。(3)、成果小组。(4)、综合小组。分工安排如下:
(1)调查报告(含调查问卷):王义军 周胜利(2)阶段工作总结:周小鹏 彭建康(3)阶段研究成果:王宝军 巩黎元
(4)开题报告(具体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情况)—具体方案、开题会议材料、结题成果报告、结题工作报告:王宝军
(5)审稿、校对、打印、报送、经费:李志迎(6)材料、资料收集保存:王宝军
(四)、以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观察、调查、家访、谈话,立即开展研究工作。
1、实验年级:五年级16人。
2、问卷调查分析人员:王义军 周胜利
3、家访调查人:巩黎元
二、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学习文献阶段(2015、11月——2016、3月)。
(1)我们在学习文献阶段,行政主持人和学术主持人认真学习了课题立项证书内容。(2)上网学习家庭教育方式、儿童个性形成的原因、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等文献资料,反复学习,逐字逐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结合教学实际内化理解,充实课题组人员理论知识,为调查访谈做理论准备。我们还要求课题组人员每周至少上网学习一篇家庭教育或儿童个性方面的文献,形成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汇报交流会,实现信息共享。(3)学习怎样做好科研课题工作文献、学习其他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调查报告案例、课题研究报告,学习开展课题研究方法及书写材料的结构框架。(4)督促检查研究组人员任务落实情况,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
2、调查访谈阶段(2016、4月——5月)。
在此阶段,我们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继续学习儿童个性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继续充实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二是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交流活动3次,学术主持人课题研究专题讲座2次,培训研究人员,让他们尽快掌握课题研究业务知识。三是开展调查活动。我们安排调查小组王义军、周胜利2人设计调查题目30多道,内容涉及儿童家庭基本情况、父母教育方式、儿童个性自评方面,分两次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0余份,采用学生匿名作答的形式,了解儿童家庭情 况、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期望、父母价值观,又采用实地观察法,掌握儿童个性特征,归纳、分析、推断儿童个性发展和家庭因素的联系,写出书面调查报告2份。四是开展儿童家庭访谈活动。我们设计印制了家访记录表,安排家访小组巩黎元、周小鹏、彭建康3人走村串户,进入儿童家庭实地考察家庭基本情况、提前拟好谈话问题,和家长面对面问答,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期望、价值观,了解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继续观察家访家庭孩子个性,同时又访谈儿童,采用个案分析法,共计访谈家长10余人,儿童10余人,共计样本20多人,分析、归类,推想家庭因素对儿童个性的影响,积累原始材料,为书写结题报告做准备。
3、整理总结阶段。
在此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积极参加陕西省教育学会2016年第一批课题研究业务培训会。我们自觉严格遵守会议议程安排,服从大会组织管理,认真聆听向华教授课题培训讲座《怎样做好科研课题工作》,聆听侯耀先教授专家学术报告《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和杨秘书长的课题培训讲座《课题的鉴定与结题》专题报告,边听边想边做笔记,竭尽全力记忆、理解,会后多次阅读《学习材料》和笔记,思考理解,充实学术主持人课题研究业务知识,做好书写结题报告准备。二是继续学习课题结题报告书写文献和例子,提高书写材料能力。学术主持人学习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等结题方面文献,又认真学习了3篇研究报告例子,还反复阅读《学习材料》中课题培训讲座部分,研读陕西省教育学会文件《关于开展2016年 第一批课题结题鉴定与研究成果评审工作的通知》,整理写作思路框架和相关研究成果。三是整理研究过程和成果资料,完成课题结题申报材料主件和附件及其他研究成果的书写和填写。我们先学习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文献,又认真阅读了结题报告例子,整理原始资料,整理写作结题报告和工作报告思路,认真撰写材料,收集其他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做好家庭教育,发挥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积极影响,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给学校教育寻找帮手,发挥家校共育作用,提高教育效果,进而提高学校教育效果,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们以五年级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和样本,以5名优秀生和5名学困生为个案,采用案例法开展研究,调查他们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父母养育方式和期望,推想儿童个性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整个过程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问题,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在调查访谈阶段,我们以学生和他们家庭为样本,开展调查和访谈,召开家庭教育培训会2次,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教给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促进儿童形成良好个性。我们也给教师提出了几点管理学生建议:
1、分类要求。
2、抓好重点人员管理。
3、必须高度重视家访,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校合力,发挥最好教育效果。
4、做好个别教育辅导。这些方法运用在教师课堂 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定会产生较好教育效果。
四、提高了研究组成员的教育科研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学习相关文献,了解家庭教育方法和儿童个性形成原因,制定并发放调查问卷,走进家庭开展家访、实地考察活动,课题组成员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培养。
1、养成了热爱阅读的学习习惯。现在,课题组人员有时间就上网学习文献,学习热情高涨。
2、养成了勤动笔、勤总结习惯。现在,课题组人员凡每有想法,马上用笔记录,经常书写教学论文,教育叙事,学习风气很浓厚。
3、整理资料,书写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成果报告的能力得到锻炼。
4、研究成员自觉运用研究成果指导自己所任学科的教育教学,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我们开展儿童个性发展和家庭因素相关性研究任务较为艰巨,课题组成员工作较为认真,各尽其责,各履其职,养成了爱阅读、善思考、勤写作的学习习惯,自身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所教学科质量持续上升,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第四篇: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勾海波
【摘要】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前期既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某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儿童接受、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启蒙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前期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城市学前儿童;教育效果;对策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前期既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某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儿童接受、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启蒙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前期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不断增强,更多儿童跟随父母涌入城市,流动儿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政界、学术界和社会媒体关心的热点话题。
家庭教育效果如何,孩子身心能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最后能不能成才,这一切是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些受访家庭都已来受访地2 年以上,经过城市生活,思想上多少发生了一些积极转变,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仍是农村人,生活在城乡“夹缝”中,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显示出一些特有的特点和问题。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整理访谈资料发现,这些家长对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期孩子的家庭教育认识有偏颇,认为家庭教育是辅助学校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学前期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中的重要作用。
2、家庭教育内容不全
尽管幼儿园并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但是流动儿童家长很看重在幼儿园里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在谈及孩子的成长时,他们用“学了不少知识”、“进步很快,学了好多儿歌,还会数数”、“老师教会了很多知识,有些我们自己都还不知道”等来衡量与评价。在他们看来,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巩固这些知识。除此之外,保护孩子身体让孩子不患病或少生病是这些家长的另一重要家教内容。总的看来,绝大多数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全面,重智轻德,重身轻心。
3、亲子互动质量欠佳
亲子互动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中介。流动学前儿童尽管结束了隔代抚养的经历,和父母共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的亲子互动次数并不多,互动方式贫乏,互动内容也较狭窄。
二、城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问题的原因
1)家庭内部原因
流动儿童家庭父母从事的多是个体修理、小商店主、菜场摊贩等非正规就业的工作,劳动时间具有极大弹性,不能保证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经常要起早贪黑,家长也没有更多精力与孩子互动。另一方面,这些工作层次相对低,收入低又不太稳定,既难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空间宽敞且书籍、玩具较多的物质环境,更难以承担培养孩子特长的高昂费用。
家长自身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从受访家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看,普遍只有初中学历,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很小。这种普遍较低的学历水平无疑会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气氛,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力和正确教育方式的选择。他们认为学前期家庭教育不重要,宁愿把时间花在看电视或打牌等娱乐活动上,不注重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很盲目也很随意。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在孩子幼儿园阶段,他们就很注重孩子是否学到了知识,家庭教育被看做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内容偏颇,目标单一。
2)外部环境原因
幼儿园方面,尽管研究中选取的幼儿园收费相对便宜,入学门槛也相对宽松,但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做得很不够。一方面,幼儿园教师抱怨这些家长不支持幼儿园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对流动儿童家长态度冷漠,家长不敢问家教问题,很少甚至几乎不和老师主动交流,使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社区方面,当问及“幼儿园或社区提供过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或活动指导吗?”时,受访家庭都选择了幼儿园,社区没有提供过此类帮助和指导。社区既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流动儿童父母的流动性,使孩子居无定所,过早接触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这种变换的社区环境和条件不好的租住环境,无疑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和孩子的成长。
社会层面,由于我国城乡户籍制度的存在,城市人和外来人在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城市对外来人表现出强烈的排斥,这种不公平的排斥无形中影响流动儿童家长,进而影响孩子。他们不被城市接纳,因而难以形成城市归属感,也对城市人充满了敌意,因此家庭教育内容上容易忽视与人交往、合作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另外,流动人口被社会贴上了“文化低、就业层次低、收入低”的“乡下人”等“弱势性”标签,按照社会标签理论,一个人这样被标定,他事实上就会这样。在这种社会标签下,流动儿童的家长自卑感更强,当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敢和教师沟通交流。在标签作用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就给流动儿童家长“素质不高”、“不关心孩子教育”、“难以沟通”等消极评价,这种评价也导致教师不愿意和流动儿童家长沟通,即使沟通,也难以掩饰对他们的轻蔑,从而形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导致家庭教育得不到及时指导。
三、解决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庭对策
流动学前儿童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融入到所处城市中,接受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主动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知识,主动寻求帮助,树立明确的、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重视学前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为孩子创设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
2、幼儿园及社区对策
幼儿园可以专门为流动儿童家长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因为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共性问题,这样即能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也能调动他们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幼儿园还可以把这些共性问题组织所有家长讨论,一方面可以拓宽教育孩子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拉近了流动人口与教师、幼儿园和其他家长的距离;幼儿园也可以委派园中有经验的教师,与流动家庭结成“帮助对子”,服务流动家庭,给这些家庭提供及时的家庭教育帮助。
社区也应该为这些家长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如可以设置咨询机构让家长免费咨询、举办讲座邀请家长参加,举行一些亲子互动活动为家长提供家教的及时帮助,加深家长对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认识,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以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3、政府对策
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这些家庭家长的工作性质和家庭收入有密切联系。艰辛的工作及极低的报酬,难以提供家庭教育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政府既可以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提供一些资金借贷或税率优惠,使他们不必离开故土也能过上目前这样的生活;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规定提高进城流动人口的最低工资标准,提供一些减免政策,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通过多建设廉租房等手段改善他们居住环境,为流动学前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关爱环境。
*【作者简介】勾海波,贵州省兴义市桔山街道办凤仪路一小教师(贵州兴义562400)
第五篇:流动儿童免疫措施
流动儿童管理措施
为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切实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针对南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工作服务人群多,流动人口多,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特采取如下措施:
1.严格遵循“政府负责、社会参与、部门配合、法制保障”的原则。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与辖区公安、教育和托幼机构密切配合。公安部门在输暂居证和教育部门在办理入学入托手续时,严格审查儿童预防接种证,凡无接种证或未按国家规定接种有关疫苗者一律不予办理,从而有效督促家长主动带孩子到南直辖区预防接种门诊接受免疫。
3.预防接种医生定期与居委会一道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摸底调查,每月下社区走访1-2次,及时督导家长办理接种证,按时到接种点接受免疫。
4.采取“现场办证”方式,改进计划免疫服务方式,提高办证的及时率,在农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地等流动儿童高密地区采用现场发现现场办理接种证,使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免疫接种机会。
5.建立流动儿童档案,定期开展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种。
6.采取多种宣传方式与途径,开展计划免疫知识宣传教育。利用计划免疫日、社区妈妈班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和计划免疫知识宣传。
7.在农贸市场、车站等流动人口聚集地宣传计免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让家长明白“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8.强化培训,定期对辖区的学校及托幼机构保健医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指导其开展工作.幼托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常规开展查验接种证,对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补证、补种。
南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