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破解文化才能创新
破解文化才能创新
今年我一直致力于和采用“精益创业理论”的企业与政府机构共事。我总结了很多心得体会,并把它们整理成Innovation@50x(让创新提速50倍),详情见我的个人博客。(http://steveblank.com)
我所遇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创新挑战就集中在企业文化上。
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标准,而想要重建创新的企业则必须重构现有的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如果没能成功改变企业文化将会使公司为创新投注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企业创新需要创新文化
企业创新并不只是伟大技术、重要兼并和优秀人才的简单叠加,它需要一种能与之匹配并相得益彰的文化。通常这意味着要对企业现有的文化进行改变。劝服员工放弃旧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去采用新的标准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
事实上,企业创新经常伴随着董事会指派CEO下达一系列员工准则、推出一系列宣传海报和一天工作的研讨会而开始、结束,于是便催生出了典型的“创新戏剧”,而并未推动一丝一亳的所谓的创新进展。
麦肯锡公司的两位咨询顾问Terry Deal和Arthur Kennedv曾写过一本书,名字叫《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在这本书中,他们指出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被速记为“我们在自己公司的做事方式”。
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大构成要素:
?价值观念/信仰――制定公司做出每个动作的经营理念,并从本质上体现它所代表着什么
?故事/传奇――关于创始人或员工如何战胜了困难,并获得新订单
?英雄――获得什么奖赏和庆祝,如何变成组织里的英雄
?仪式――企业庆祝什么,如何庆祝
企业文化的力量
Convergent Technologies(聚合科技),我加入的第三个创业公司,让我开始明白了企业文化的力量。我们这家疯狂的创业公司的价值观念和基本信仰全都体现在“硅谷海军陆战队”这个名号里。如果加入“海军陆战队”的这个想法不能激起你的兴致,那你就无法加入;如果它能激起你的兴趣(特别是20岁出头的荷尔蒙“爆棚”的年轻人),那么你就会为了加入我们而一战到底。
在我加入“海军陆战队”的时候,公司已经有了大量的“打破不可能概率”和“创新就在你脚下”等故事。据说当时的创始人已经建立了一台完备的计算机来配合单回路的线路板,并使用最新的英特尔微处理器以操作系统和办公室应用向其他的电脑公司销售完整的台式机智能终端(个人电脑的先驱),并且CEO在唯一的一次会面过程中成功让一个满脸写着“我没有一丁点儿兴趣”的顾客完成了4500万美元的产品订单。
后来每一单价值上千万美元的生意都会被庆祝,我们的销售人员还会把完成此订单的销售员视为英雄;当有特别定制的工程计划被要求匹配言过其实的销售承诺时(几乎每个订单都会这样),这个工程师也会被大家视为英雄;当我们的销售人员连夜乘坐长途夜航航班去促成订单时(这种事经常发生),我们也会视其为英雄。
最后,这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仪式来庆祝每一个大订单。CEO会在现场给大家分发价值100美元的账单和25000美元的即时奖金,这一段故事被大家津津乐道了好多年。有一次他甚至在我们主要走廊的墙上用油漆喷绘了一段训词以提醒我们按时货运新产品,对此我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于30年后我依然历历在目。
我的头衔、商务名片和工作说明描述了我的工作职能,以上那些不成文的价值观、故事、英雄和仪式等都指导着我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做出更好的成绩。
企业文化的诊断结论
在进入一家企业之前,你就可以很好地get到它的企业文化。例如,企业会说:“我们很重视我们的员工。”但却为经理主管人员提供专用停车点、私人自助餐厅和奢华的办公室,并且告诉你这只是公关战略;或者如果一个CEO骄傲地吹捧他们的企业孵化器,但这个孵化器的停车场在下午5点15时空空荡荡……
通过在随意的咖啡和午餐时间段旁听,我了解到了比读完所有的企业使命报告或自助餐厅张贴的鼓舞人心的宣传海报更多有关企业价值观、信仰、英雄和仪式的东西。在第一维和第二维的公司里(那些执行或拓宽现有商业模式的企业),故事往往以英雄和不顾现有流程而成功做成某项新业务的叛逆者为中心。而所谓的仪式在这些公司里面都是关于组织改编、升职、授予称号或加薪等。
这些核心的价值观念、信仰及其伴随的故事、英雄和仪式等,也定义了谁在组织中很重要和公司想要吸引谁。例如,一家公司极其重视财政业绩,那么它的故事、传奇和仪式就可能包括某位英雄是如何帮助公司从供销商那里省下了5%的费用;或者如果一家公司聚焦于发展突破性产品,那么他们的英雄、故事和仪式就将有关于产品创新(例如苹果公司的Mac,iPod和iPhone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
破解企业文化
因为创新往往是有意进行的而非偶然,所以企业需要破解他们的企业文化。这类似于在你自己的公司内部进行心理战。那是一个谨慎的、精心规划的过程,需要与人力资源和财政部门协调配合。
1.评定你公司现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并让员工理解。
2.传递一种对新的价值观的需要,鼓励员工转换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这其实挺难的。它开始于透彻地思考公司想要赖以生存的新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3.有组织、有规划、齐心协力地去创造一系列围绕这些价值观念的新的故事、英雄和仪式。
4.在创造新的企业文化的同时,也要将公司的激励项目(酬金方案、奖金、升职等)与新的价值观念相匹配。
一个公司如果想要创建创新文化的话,它需要那些关于谁创建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品和新的客户的英雄和故事。关于新的产品线的故事会催生一个疯狂的想法。也许是一个老派经理的英雄曾派了最好的团队进入企业孵化器,也许是一个分公司总经理创新了后来的产品并把它成功变成了一系列产品等。这些仪式和奖励需要支持这一类型的创新(而不只是现阶段一味地执行)。
文化变革几乎总是会遇到困难――反对变革(我们总是会这么做),淘汰、退化(世界改变了,但我们的价值观念没改变),互相矛盾(我们口头上承认我们的价值观念,却从不真正地执行它们)。但是通过改变激励措施整合破解和加强企业文化将会使文化变革变为现实。
而文化创新的结果就是一家大型企业将会有着统一的意志,反应迅速、敏捷、富有激情。
第二篇:新乡:创新破解难题
创新破解难题
常新
(一)新乡,以“新”为名,因“新”而兴。
原阳大米香飘海外,长垣起重驰名全国,新飞冰箱家喻户晓,华兰生物领跑业界……在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上,涌现出一大批像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等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人,演绎了一幕幕由“闯”而“兴”、由“创”而“新”的华丽篇章。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难题横亘。解决这些难题,就要找准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主要矛盾,解放思想,不懈创新。
新乡抓住形成“四道难题”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一根本问题,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入,持续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途径。其“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新”在不区分农民市民身份都是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职工,“新”在农民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新”在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省委书记卢展工将其概括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这一概括,符合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科学发展观与河南省情的紧密结合,是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载体,找准了河南在全国区位发展中的定位,廓清了粮食安全责任与富民强省的关系,指明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难题,就是传统观念、传统机制、传统做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四道难题”难以破解的根本原因。
难题,制约了发展,难题,带来了问题。
问题一:二元体制束缚县域经济,全面小康难实现。制度设计重城轻乡,农村资金、土地、劳动力大量流失,建设缺资金,投资缺载体,转型缺条件,新乡的县域经济徘徊不前,多数仍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占新乡国土面积95%、人口总量83%的县域经济不提速,新乡崛起振兴就无从谈起。
问题二:二元体制束缚消费需求,发展方式难转变。资源配置城乡不均,农民转移就业难,资产变现难,持续增收难,新乡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1:1一度扩大到2.8∶1。幅员辽阔的农村不发展,数量居多的农民收入低,不仅难以拉动内需,还会影响和谐稳定。
问题三:二元体制束缚农业转型,粮食安全难保障。发展观念重工轻农,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下,粮食增产难增收。
问题四:二元体制束缚发展空间,新乡发展难持续。发展格局城乡分割,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创业就业承载能力滞后于城乡就业需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四)审视新乡的干部队伍,在领导方式上还有诸多不适应:
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一些干部总是习惯用老眼光判断新形势,用老办法对付新问题,跳不出旧思维,打不破旧框框。
政绩观不端正,急功近利。一些干部唯书不务实,唯上不为民,贪一时一事之功,而不是着力民生、着眼长远,把一个地方引导到一条正确的路子上。
方法不科学,拙于运作。一些干部不注重研究问题,不善于把握规律,分不清主要矛盾,找不准突破口,抓不住着力点。
作风不过硬,甘于平庸。一些干部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回走,不想、不敢、不会创新。
(五)破解难题,“首”在解放思想,“重”在转变观念,“贵”在尊重规律,“要”在制度创新,“根”在发展为民。
解放思想,路子才会更宽广。新乡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城乡发展,一并解决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工业化、城镇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三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转变观念,理念才会更务实。新乡把中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主体,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载体,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民就近创业就业的载体。“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理念,为新型城镇化搭建了实践大舞台。
尊重规律,内涵才会更科学。新型城镇化,是对发展布局的科学规划,对城乡结构的优化调整。新乡没有为新村建新村,而是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入,推进镇村一体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基层治理、文化与观念加快转型;没有就城镇论城镇,而是“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聚区)镇、建设社区”,优化空间、产业、人口布局,让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制度创新,统筹才会更给力。在省直部门支持下,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66项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城乡发展规划、劳动就业、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正在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正在探索,统筹城乡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破题。
发展为民,方向才会更明确。创新的动力源自一心为民的强烈责任感,创新的目标是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增加群众收入,始终贯穿新乡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
(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创新破解难题,关键在做。
省委书记卢展工莅新调研时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发展的增长点。
切入点、结合点、增长点,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
(七)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关键在发展为民,群众自愿。
农民渴望改善居住环境,十几年一轮翻建新房,但传统村庄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难,“有新房无新村”的情况普遍存在。只有以新型城镇化为方向,打破旧格局,规划新社区,才能把农村的人口和资源集聚起来,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下去。新乡市坚持群众自愿,把农村建设纳入城镇体系,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镇村一体化,引导农民到社区建房,已有369个新社区启动建设,6万户农民喜迁新居。社区居民由衷称赞:“新型社区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
(八)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关键在规划先行,政府引导。
新乡市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土地利用、城镇发展、产业集聚区规划“四规合一”、一体推进,合理布局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结合县城、镇区、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产业,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同时,逐步改变着城乡二元结构。
(九)如何让新型农村社区成为促进发展的增长点?关键在优化布局,调整结构。
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终将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如今,新乡的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市区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生物与新医药、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膜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县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起重、纺织、振动机械等七大集群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73%。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突破1700家,53%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8:1缩小到2.52:1。中心城市-县城-集(聚区)镇-新型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初具雏形,广大农村正在逐步实现“四个城市化”:
居住环境正在“城市化”。基础设施政府搞,不让群众拿一毛,社区道路、供排水一应俱全,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基本相同的居住环境。
公共服务正在“城市化”。公共服务全配套,看病养老有依靠,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正在向农村覆盖。
就业结构正在“城市化”。近三分之二的农民开始从事二三产业。入住社区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29%,“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消费方式正在“城市化”。过去一代建三代的房,现在三代住一代的房,农民不再把一生积蓄用于建房,消费开始多元化。抽水马桶燃气灶,冰箱宽带洗衣机,悄然改变着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
(十)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我们清醒,探索的路子刚起步,要走的道路还很长。我们更清醒,未来遇到的问题还会很多,持续走下去,必须思想更解放,观念再更新,领导方式快转变。
我们深知,破解难题非朝夕之功,革故鼎新,任重道远。我们更深知,面对“破”与“立”的抉择,敢亮剑,永不言败,决不退缩;敢担当,先行先试,为民担责;敢吃苦,不争权力大小、不争角色轻重、不争功过是非、唯求造福于民,百折不挠,求实求效。
我们坚信,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我们更坚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将指引新乡挺立时代变革的潮头,奏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乡之新,在于常新!
第三篇:展会创新才能常青
“展会创新才能常青”
点击数:967文章来源:更新时间:2008-10-27
9月27日在琶洲展馆“卸下美丽妆容”的第29届广州美博会再次在金秋时节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美丽风暴,国内外知名品牌汇聚羊城,彰显“中国美容第一展”的惊人魅力。
为了探究这个美丽展会的成功秘诀,记者日前在广州采访了这艘“美丽航母”的当家“船长”马娅。任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和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的马娅,是中国美容业发展历程中标志性人物,从她个人经历中不难窥见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美容产业发展壮大历程:1985年,马娅创办全国首家美容美发学校、1988年创办全国首届美容美发国际邀请赛、1989年组建全国首个省级美容美发业民间组织——广东省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同年举办了首届广州国际美博会„„
产业集聚
给老牌展会“强心针”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百姓的个人美容需求释放出来并迅速膨胀,各种美容美发化妆品进口量日增,美容院、发廊等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服务这个行业,马娅在1989年时成立广东省美容美发行业协会。
为了促进行业技术交流,该协会于1989年牵头举办了首届广州国际美博会,填补了没有美容行业展的市场空白,随即向世人展示了她的勃勃生长速度。
到2006年,广州国际美博会稳步走向鼎盛,跻身亚洲第二大美容展会。与此同时,广州国际美博会带动了整个行业会展经济的繁荣昌盛。
2006年3月25日,广州国际美博会主办机构与亚洲区内最大规模的国际美容贸易盛会“COSMOPRYOFASIA亚太区美容展”主办方——亚洲博闻有限公司及Bolognafiere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一家全新合资公司——广东博环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美博会。拥有庞大海外客户群的亚洲博闻利用独特的国际网络,大大增强美博会的国际气息。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有约3000家化妆品生产厂家,广东省化妆用品制造业商会也有意将广东建成国际化妆品生产基地。广东美容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这也给了广州国际美博会以做大做强的底气。
不抛弃不放弃
铸就“长跑冠军”
见证了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马娅指出,美博会成功的秘诀首先在于定位上的准确。“温饱之后自然求美”,这种可预见的生活享受观点造就了可持续增长的中国美容市场,亦成为广州国际美博会成长的强大后盾。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则是成功的另一关键。“长跑理念”使得美博会成为除广州广交会外历史最长的展会。广州国际美博会如今已成为国内中大型美容机构、代理商、美容精英人士、美容美发培训学校不可或缺的行业晴雨表。参加美博会不仅可为行业人士提供最全面的美容新品、名品和潮流信息,更能寻找到合作项目。在刚刚落幕的第29届美博会上,中医养生美容专馆、名牌化妆品专营及日化洗涤专馆、美发产品展区等特色专区熠熠生辉,其中国际品牌展厅更是囊括了众多国际品牌。
美博会还突破性地加入不少时尚及教育项目,包括举办首届“LNE中国国际美容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妆品发展论坛”、“充满生机的中国日化市场”研讨会、“美容沙龙管理”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与会者共同探讨当前中国美容界的热点话题以及各种美容新技术。
“耐心求稳的同时坚持创新,一个展会才能保持常青,这也暗合了美容行业更新更美更健康的行业追求。”马娅如是说。
第四篇:只有务实,才能创新
只有务实,才能创新
又是一片芳草绿,又是一园百花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是语文教育的又一个春天。这为从事语文教育的我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它使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面对二十一世纪教材,面对如雨后春笋的课改,形形色色的课改论谈,百家争鸣的课改评说,我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新课程竟让我产生一缕难以释怀的怅然。新课程,我将如何接纳你,并将你融入我的语文教学过程、教育指导思想中呢?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是不是创新就时尚,务实就落伍呢?近些年来,创新成为潮流、成为时尚,如教师备课时强调“创新形式”。于是乎就出现了诸如多媒体展示、课本剧表演等。只需让学生熟读,甚至背诵下全篇课文,老师忙于做头饰,忙于借服装、道具,把本应品味语文魅力的语文课堂,当作展示个别学生表演才能的舞台,这样的课堂,上得倒是热热闹闹,可学生究竟能收获些什么呢?把语文教学任务摆在什么位置了呢?
以上之创新,虽然列举的有些偏激,但在语文教学中却是真真正正的存在的,并且肯定还有一部分人会走类似的路。这样理解新课程,肯于钻研是好的,但走形式,摆过场,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搁浅,一味追求新奇,甚至怪异,一时引来注目者无数,长久下去,学生的收获又有什么呢?根基尚未牢固,怎么可能有创新思火花的闪现?
面对新课程,我也曾走过弯路。记得在讲《天鹅》(北京市二十一世纪教材第十一课)这课时,我知道学生对天鹅的了解很少,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而在学生头脑中居然是大白鹅的摸样。天鹅跟白鹅固然外表相象,但天鹅高贵典雅的动作以及善于高空飞翔的本领是学生所不能体会到的。备课时我费尽心思,从网上查询并下载了不少关于天鹅生活的资料及图片,最让我满意的是那幅夕阳下,几只天鹅悠闲地浮在湖面上的图片:金色的天空,金色的湖面,把洁白的天鹅也映照成金色的了,简直太美了!我想我的学生们一定喜欢看。
课上,以图片引入新课,我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一起欣赏图片,学生看得很投入。许多学生也拿出自己搜集到有关天鹅的资料,小手举得高高的,我不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于是和他们一起继续研究资料中的天鹅。令我惊喜的是,他们掌握了那么多关于天鹅的资料。几名同学介绍了天鹅分布情况、生活习性等,并特意说明了天鹅减少的原因,使学生们一下子想到了环境保护,诸如“青山绿水是天鹅的家,水清鱼肥是天鹅的最爱”;有的学生说出了“人类要是不再伤害天鹅,天鹅就能成为人类的朋友,就不再怕人,会和我们一起玩耍”的话。一节课热热闹闹,学生兴致高,举手发言踊跃。我及时小结,最后总结出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让我们周围有湖水的地方,都能成为天鹅喜爱的家,学生也决心要为环保出力„„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满怀对天鹅的喜爱之情,有语气地朗读这篇课文吧!课堂上出现了第一次沉默,我不甘心,再一次问“难道你们不喜欢天鹅吗?”于是我毫不客气地指名读,那位平时朗读不错的学生,竟然读得结结巴巴,毫无语气。再看看在座的学生,个个脸上竟一片木然,与刚才的积极踊跃判若两人。就这样,这节课在四十几名学生欣喜的眼神中开始,在木然的神情中结束。
课后我开始深深地反思,问题出在哪呢?当我在困惑中随手翻开《语文教学通讯》,看到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所写的《莫被无“度”的“自主”晃了眼》这篇文章时,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在这节课中,学生上得的确很愉快,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体现出来了,学生的潜能的确也发挥出来了,但关于语文的收获又能有多少呢?《天鹅》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用词精确,本该为文字所深深吸引的学生,却一下子把注意力转向了天鹅本身。天鹅是美,但短短的一百多个字为什么能把天鹅描绘得那样美呢?不正是作者那恰到好处的语言,适当的写作手法所取得的效果吗?“为什么不能借助对这些语言的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以培养,同时情感也得到熏陶?岂能因为追求‘生本’而抛弃文本的利用,而天马行空?”吉春亚老师的两个反问,如同说给我听一样,让我猛然顿悟。课上我只注意了资料的展示,忽视了对原文的理解、品味,舍弃了文本。学生没有对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只凭对天鹅的一腔热爱,怎么能读好文章呢?备课时我只一味追求创新的思路,却缺少了务实的精神,怎么能收到真正的实效呢?
记得朱作仁教授曾经提出过的“大三实”和“小三实”,即备课时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课堂上做到真实、朴实、扎实。因此,我认为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需要创新,但更需要务实,只有务实才能创新,创新一定要在务实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创新使课堂变得更实。
当我走出误区,重新审视这节课时,我的收获很大。在处理师生搜集到的资料时,要适时适度,以理解文章为主,资料应该为文本服务,摆好了这一主次关系,再确定资料的取舍。
新课伊始,我先向学生介绍天鹅体形像鹅,雄性体长1.5米以上,展翅时比成人伸开双臂还要宽。这一资料的提供,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天鹅飞行快速而高的原因。更为下文理解“轻轻地滑行”、“像一只只美丽的小帆船”做了准备。有些学生甚至说到“天鹅翅膀大而且有力,所以落在水面上才不像大白鹅那样扑通、扑通地溅起许多水花,而仅仅是激起一道道波纹。”学生分析得太精彩了,这是连我也不曾想到的。
接下来理解“太阳就要下山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也洒在天鹅的身上。”这时我出示的是那幅夕阳西下的图片,果然学生在一片惊叹中,顺利而有语气地读好了文章的那段话,由此可见学生确实理解了画面恬淡、宁静、超然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样学生利用资料中的知识,理解了天鹅身体大而且有力,所以游起来平稳,看不出脚掌在动,用滑行一词更准确,说明天鹅像在冰面上滑,而不像划船那样需要身体左右摇摆。这也恰好显示出天鹅动作的优雅、神态的高贵。
在理解最后一段“孩子们悄悄地看着”时,我做了一个置换词语的训练,问学生“还可以说是怎么看?”学生换成了“偷偷地”、“静静地”、“轻轻地”,由此可见学生体会到文中的“他们”不想打扰这些“尊贵的客人”的心情。
反思后的课与最初的原形相比,落脚落在了实处。课上我能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准确、生动,学生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创新的电教化手段,为品味文章语言文字起到辅助作用,使学生从直观、优美的画面中理解了抽象的语言,再把抽象的语言应用到体味出的意境中去,这是学生知识的生长。学生是在扎实地积累语言,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因此我认为务实是根基,创新是外观没有扎实的根基,再漂亮的外观也无法立足;务实是树干,创新是果实,没有粗壮的枝干,结不出硕果累累;务实是土壤,创新是种子,没有肥沃的土壤,长不出稚嫩的幼苗;务实是海洋,创新是浪花,没有大海的浩瀚,显不出浪花的轻盈。
沐浴在新课程的和风细雨中,我要脚踏实地,更要积极创新。
第五篇:破解乡村文化“空虚”化
乡村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村落,在城镇化浪潮中,正在加速消失。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中国的村庄2000年时约有360万个,到2010年的十年间,减少到270万个,平均每天差不多要减少300个。
3月26~30日,来自全国各地上百名乡村建设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官员,齐聚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缙云县河阳村,参加以“构建平衡互哺的城乡关系”为主题的首届河阳论坛暨2015批判传播学年会。与会代表们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有美丽的外表,记得住乡愁更多源自其美丽的“内心”,特别是乡村文化和历史的记忆、传承与发扬。遗憾的是,当下中国很多乡村文化已经在混凝土和钢筋的裹挟中被严重边缘化。
在复兴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建设好乡村文化就变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毕竟,那里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所在。
乡村文化“空虚”化
论坛首日正赶上河阳村朱氏宗祠举办三年一度的祭祖大典。各地宗亲代表数千人纷至沓来,包括三十六行队、十八狐狸队、推车队在内的踩街队伍,沿街串巷进行表演,当地村民大摆“状元宴”,大街小巷布满餐桌,盛情款待八方来客。
传统祭祖文化在河阳村完好地延续,并不代表在其他各地乡村也存留完好。常年从事乡土建筑调研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秋香告诉本刊记者,不少刻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都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几乎无人在里面活动,有的祠堂甚至变成了牛、羊等家畜待的地方。
不仅如此,乡村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村落,在城镇化浪潮中,正在加速消失。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中国的村庄2000年时约有360万个,到2010年的十年间,减少到270万个,平均每天差不多要减少300个。
经过历史多次洗劫,还残留在乡间原野的传统文化余脉正在衰落。很多传统的风俗、礼仪、表演艺术正在面临失传危机。
不过,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化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广覆盖,农村人可选择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如看电视、听广播、看书读报、上网、打牌、跳广场舞等。
但是,本刊记者在农村调研发现,有些文化设施并不受农民“待见”,背离了文化惠民的政策初衷。缙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局长沈挺峰对本刊记者说:“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应该是让有需求的农民,均等享受文化服务,而不是设施全覆盖,平均化。农家书屋在一些大的自然村还是有效果,可是对一些小村,同时也是山村的地方,出外打工的人多,我们把桌子、凳子、书架、书都送过去了,结果没人看,所以它们就常年关着门,里面也落满灰尘。”
此类情况并不独见,本刊记者调研中还听到一个故事,在一个送电影下乡的放映现场,只有一个老人,放映员说:“大爷你也回家吧,很冷啊。”老大爷说:“我回家了就没人给你锁门了。”
浙江财经大学博士洪艳以浙江省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农村文化礼堂”为对象,研究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洪艳在调研中发现,文化礼堂虽然改善了村庄的文化生态,为村民的文娱活动提供了公共空间,但是村民的参与情况和活动室的开放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些礼堂只在领导检查时才开放,村民也认为文化礼堂跟自己关系不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村群众更愿意去宗教场所参加规律性、仪式性、平民性的活动。
清华大学博士沙垚告诉本刊记者,他在陕西农村调研时惊讶地发现,现在农民有钱买智能手机了,可是一些乡村的中老年男性居然用它看黄片,而且还毫不避讳地说:“可以定期去镇上的网吧更新,一个片子一块钱。”
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是政府外部的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可是在今天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已经出现断层。而政府送给基层的有些公共文化服务正在遭受“水土不服”,农民“不买账”,乡村文化建设在实际意义上面临“空虚”化。
村庄“空心化”的连锁反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农业先是服务工业化,后是服务城镇化,乡村发展的动力耗尽,形成农村对城市的依附关系,以及人口和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
春节期间,本刊记者在陕西眉县一农村看到,60岁的郭姓老农一个人守着新建不久的三层楼房,里面的家具已经蒙了一层灰,气派的房子里总感觉冷飕飕的。他告诉记者:“女儿出嫁了,儿子和儿媳都在市里上班,孩子他妈也跟过去照顾孙子了,要等到除夕夜才能一起回来。”
其实,春节一过,农村里很多两三层的楼房里,就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被冠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之名,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城市务工了。
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张孝德对本刊记者说,城镇化过程中,因撤点并校、拆村进城、公共投资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乡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5.47%,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
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乡村文化建设陷入乏人组织、乏人创造、乏人保护、乏人传承、乏人享用的困境。
“很多风俗、仪式、手艺活、表演绝活,只有村里的中老年人懂,会弄,缺乏接班的,一旦他们离世,这些民间的文化也就跟着入土了。”河北永年小西堡村的李大爷无奈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民间、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很多乡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重新受到重视,境况显著改善。可是,一些被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如何避免过度行政化与商业化的干扰,值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雷霞,以她调研的甘肃西和乞巧节(传承了千余年历史,被誉为“七夕节”民间风俗的活化石)为例,告诉记者,2008年西和乞巧节申遗成功后,过度的行政参与和城市商业化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使乞巧节自身的精神传承和文化认同出现了偏离和异化。本是以民众为主体,自发、自愿、自主庆祝的节日,被政府与媒体主导的“晚会”式庆典喧宾夺主。
拥有美好初衷的惠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为何在农村遭受“冷遇”?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月枝告诉本刊记者,政府的文化下乡活动背后有个共同的“城市中心主义”问题,没有处理好城乡关系。比如每年浩浩荡荡的送书下乡活动,真的是每个乡村都需要吗?青年人都进城务工了,剩下的老人、妇女、小孩,有多少人去读农业科技的书?至于电影下乡,刚上院线的片子太贵,送下去的又大多是农民看过的老片子,是都市文化的“残羹剩饭”。这种居高临下的福利主义思想,只把农民当作城市文化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参与性。
探寻多主体共建
沙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在田野调查中最大的发现是,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时代,农民们一直在坚韧不拔地寻找乡村文化的出路,只是他们的声音被由知识精英、政府和市场精英所垄断的话语所掩盖,以至于很多人忘记了农民的表达,误以为他们是“失去主体性”的沉默的大多数。
以陕西皮影戏为例,1980年代以来,皮影戏遭遇了衰落危机。但皮影艺人却在妥协中找到了一条适应时代的生存之道。一方面,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皮影戏表演者,以惊人的毅力坚守着,奔赴全球各地演出;同时,他们创造性地将雕刻与演出分离,让雕刻产品进入国内外收藏、礼品、家居市场,用皮影雕刻产业的可观收入补助皮影演出业,带动演出艺人。
赵月枝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全国各地流行的农民春晚,表明农民正在创造自己的文化,他们不仅借鉴了央视创造的春晚形式,而且在上面表达农民自己的生活内容。
“农民春晚大联欢已经成为目前最受村民欢迎、参与热情最高的文化活动。”缙云县文化馆副馆长楼焕亮介绍,“缙云县253个行政村目前有126个在举办乡村春晚。农民平时打工在外多,春节期间难得一聚,谁有才艺谁就可以上台表演,比较有草根文化特色。”
赵月枝认为,建设乡村文化首先要对当下的“城市中心主义”视角进行纠偏,真正从“三农”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文化主体性,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性。
雷霞提醒,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政府行政力量的参与功不可没,但是要谨防“保护性”破坏。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的“难兼容”问题,沈挺峰对本刊记者说,基层干部要注重分类管理,通过每年的年终评估,对群众反馈良好的文化服务给予加倍奖励和补贴,而对群众反应冷淡的服务则可以暂时搁置。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在站博士后林玮认为,针对乡村文化遗产的衰落问题,可以审慎启动商业资本力量,利用资本的自发流动性,盘活乡村文化资源,避免有开发利用可能性的文化遗产消逝或博物馆化,从而带动文化在城市和乡村的流通、竞合与互生。为了避免资本的逐利性可能对缺乏现实生活土壤的乡村文化以毁灭性冲击,必须确立文化引导资本,而非资本控制文化的路径。基本思路是:在乡村中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养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经营性文化产业。
河北张家口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王东宾提出,破除乡村文化的“空虚”化,首先必须打破现阶段的城乡依附关系,恢复乡村社会的自主性空间,吸引人才回流。不过,政府十多年推动广播电视、电信、金融服务、公路、客车等“村村通”工程以来,所有“村村通”的协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借助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今日农村已经涌现出大量的“淘宝村”、“淘宝镇”,生动再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勃勃生机,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才也开始回流,城乡之间的鸿沟有望弥合,乡村文化建设的美好未来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