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破解拆迁难

时间:2019-05-12 16:1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举措 破解拆迁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举措 破解拆迁难》。

第一篇:创新举措 破解拆迁难

创新举措 破解拆迁难

硚口区委研究室课题组

拆迁是项目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城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硚口是一个老城区、老工业区、老市场区和城中村集中的城区,大力实施四大改造、以拆迁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大规模拆迁过程中,部分项目拆迁进展缓慢,引发大量信访稳定问题,拆迁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天下第一难”。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区拆迁工作的现状和原因,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提出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一、拆迁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区四大改造加速推进,拆迁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拆迁面积达到创纪录的100万平方米,超过前三年的总和。拆迁工作总体进展平稳,但仍有部分项目推进缓慢。与此同时,拆迁引发的稳定问题层出不穷。有的拆迁户在敏感时期进京上访,有的成群结队拉横幅堵马路,还有的围堵政府机关妨碍正常办公,一些基础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受到影响。今年1-12月,全区进京上访为146批、236人,其中因拆迁引发的进京上访达到29批、89人,因拆迁进京上访人数占全部进京上访人数的37.7%。拆迁工作逐步陷入被拆迁人、拆迁人和地方政府三方都不满意的局面,成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拆迁难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策层面,部分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合理

1、货币补偿标准滞后于市场房价的变化。拆迁房屋综合评估价,是由周边二手房价格、基准地价和周边新房的预估价等几方面价格综合评估得出的。在实际拆迁事务中,评估价格与快速上涨的市场房价相比往往偏低。

2、补偿标准不具体。《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但是并没有对“居住条件”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3、一些优惠政策规定不尽合理。《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对30平方米以下的极小户型规定了优惠政策,但是新建房屋的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面积)远高于旧房,多补的面积被公摊面积抵消,被拆迁人感受不到优惠。而且优惠政策仅限于货币补偿。

4、对无证房和住改商房屋的规定不尽合理。有关法规规定,“拆迁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房屋拆迁按房屋使用性质进行补偿”。然而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临街房屋由住宅用房改为营业用房,办理了营业执照、缴纳了各种税费,但未变更房屋使用性质;许多房屋由于历史原因或城市管理不到位而长期无证。在实践中如果按现有政策执行,极易引发纠纷,而且不合情理。

(二)体制层面,市区拆迁工作管理体制还不顺畅,权责利不匹配

年初拆迁工作目标由市职能部门下达,拆迁任务由区政府承担,年底要进行考核,责任下放了,相关的职权却没有匹配到位。对拆迁能否顺利推进至关重要的动迁安置房源,是由市职能部门调控,区级拆迁部门对上协调的难度很大,动迁安置房源很难落实。从今年11月开始,市政府已经将经适房的审批权下放到各区,这无疑将提高区政府对动迁安置房源的协调能力。下一步,建议将动迁安置房源的计划、规划和规模控制等权限一并下放,以便更好地适应拆迁安置工作的需要。

(三)客观方面,硚口困难群众和改制企业较多,增大了拆迁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1、困难群体较为集中。我区困难群体较多,拆迁改造的区域又主要是困难群体集中的地块。2009年拆迁户中困难群体约为20%,居住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下的约为19%,安置起来特别困难。

2、困难改制企业较多。2003年以来我区先后完成国企改制145户。在拆迁中有些企业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已改制的企业职工纷纷要求参与分配这些溢价的资产,引发大量纠纷。2009年拆迁上访中涉及企业职工的约占14%,而且都是群体上访。

3、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较差。与其他中心城区相比,硚口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特别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目前经济适用房等安置房源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多存在配套不全、交通不顺、生活不便等现实问题。

(四)主观方面,部分干部对拆迁工作认识不足,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强

拆迁工作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还是民生问题、稳定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但是,目前仍存在少数干部和职能部门对拆迁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工作推进不积极,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对拆迁问题的基本认识

对拆迁行为性质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拆迁当事人的定位和拆迁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对拆迁性质的认识需要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判断。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土地私有制、早已完成城市化进程的情况下,拆迁主要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又处在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不能够简单地与西方发达国家类比。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的条件下,严格区分商业拆迁与公益拆迁并不现实。当前拆迁涉及最为普遍的旧城改造,绝大多数兼具商业与公益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旧城改造主要是依靠商业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是典型的商业行为。另一方面,对旧城区和违法建筑的改造建设以及重新规划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与重组城区经济、社会功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可以调整和改进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更为合理、高效、优质的产业链,增强城市资源集中优势和吸纳能力;短期内可能对被拆迁人的利益有所损伤,但其终极结果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竞争活力,被拆迁人也会从中获利,这就使得旧城改造具备较为明显的公益性特征。此外对部分困难拆迁户采取提供廉租房、经适房及保底面积的做法就更带有公共福利的性质,政府不能因为是商业开发而完全退出拆迁事务。

从实践来看,近期全国各地的拆迁工作也开始表现出政府主导、采用更加优惠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和拆迁安置方式的新趋势。如2009年4月北京市开始实施新的市场评估拆迁补偿办法,拆迁款足以购买政府提供的限价房。西安市棚户区改造中,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赢得拆迁户的支持。2009年2月上海市出台了“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制度,即居住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将以被拆除房屋市场评估价为基础,增加一定价格补贴和套型面积补贴。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提出,征地拆迁必须以人为本,要树立“为民拆迁,拆迁为民”的指导思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当前我区正在全力推进的四大改造涉及的大规模拆迁同样具备商业和公益的双重属性,也应该按照政府主导、优惠利民的模式推进。在拆迁中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更多地采用政府土地储备的模式推进拆迁,由政府主导,更加注重拆迁的规范性和公平性,将“生地”拆成“熟地”之后再进入挂牌出让程序。

2、保障居住条件原则。以被拆迁人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公平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和拆迁安置方式,帮助被拆迁人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保障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

3、利益均衡原则。拆迁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一次新的利益分配过程,要保持各方利益的基本均衡、对等。

4、守法原则。政府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同时,要加强对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双方面的监督管理,坚持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下开展利益博弈。对有些因政策和法律滞后而造成明显不合情理的,要采取社会救助、帮扶等方式予以妥善解决。

三、破解拆迁难的几点建议

在上述拆迁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突破性的立法建议,促进法规政策逐步健全完善;另一方面要在现行法规政策的框架内,进一步推进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举措创新,努力破解拆迁难题,加快拆迁进度,力求拆迁稳定,为硚口的未来发展拆出一片新天地。

(一)综合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实物安置力度

根据入户调查,平均约有92%的拆迁户愿意选择实物安置,这说明绝大多数拆迁户最大的需求还是居住的需求。实物安置是现阶段破解拆迁难、有效保障拆迁户居住条件的最重要途径。要综合采用就地安置、就近安置和异地安置多种方式,加大实物安置力度。同时研究制定梯度价格机制,引导拆迁户自愿外迁,适当减少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为中心城区发展产业腾出更多的空间。

1、就地安置。对于开发面积较大、住宅比例较高、有条件就地还建的项目,优先就地还建。就地还建的好处是对拆迁户居住生活影响最小,最大限度地保障拆迁户的居住条件。可以借鉴华通置业公司安置模式,鼓励引导开发商与拆迁户达成协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约定10-20平方米的特殊优惠面积。由于房型的原因,除了“拆一还一”的面积外,多出的面积在特殊优惠面积以内的,按照成本价或同期经济适用房价格补交差价;多出的面积超出特殊优惠面积之外的,按同等商品房计价付款。

2、就近安置。对于地段很好、开发面积较小、公建比例较高、更适合产业发展的区域,可以采用“区域统筹,项目联动,集中建设,就近还建”的安置方式,在一定的半径内实行一个或几个项目就近集中还建。就近安置能够解决一些项目无法就地还建的难题,有利于拆迁户就近享受原有的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减少通勤成本,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时整合利用还建资源,有利于城区功能布局优化。

3、异地安置。作为中心城区,异地安置方式可以有效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降低人口密度,有其必要性。但是相应的,对拆迁户生活条件的影响也最大,要充分考虑拆迁户异地安置后在区位交通、公共设施、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损失,实行更加优惠的补偿政策,同时加快异地安置房源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二)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断完善拆迁政策

拆迁行为应当遵循等价、有偿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和减少被拆迁人牺牲个人利益,着力制定公平、公正、零负担的拆迁补偿政策。

1、确保拆迁补偿价格的公平合理。要按照物权法规定的“不降低居住条件”原则,采取市场价格机制,合理确定补偿价格。补偿标准、补偿金额要全程公开,坚持不乱开口子,确保先搬后搬一个价,保证拆迁公平,消除拆迁户的疑虑。

2、进一步提高奖励补助标准。目前我区各种奖励补助政策为10000-20000元不等。为提高拆迁户的积极性,建议进一步提高奖励补助的标准,通过增加奖励,弥补当前综合评估价的不足,减轻拆迁户购房的负担,鼓励拆迁户早签约、早搬迁。

3、变“拆一还一”为“拆一房还一房”,实现拆迁“零负担”。实物还建“拆一还一”(拆多少面积还多少面积)对于房屋面积较大的拆迁户可以适用,但是难以解决极小户型(30平方米以下)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即使制定了约定特殊优惠面积这样的优惠政策,需要补交的差价也给困难拆迁户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建议借鉴外地经验,对符合特定条件的极小户型困难拆迁户,实施“拆一房还一房”政策,即该困难拆迁户可以得到我区已建成的最小面积安置房一套,而不需要补交任何差价,真正实现拆迁安置“无缝对接”,拆迁户“零负担”。这样的让利一定可以让困难拆迁户乐意搬迁、盼望搬迁。

(三)统筹解决与拆迁相关的其他问题

对我区拆迁中出现的各类共性和个性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实践经验和外地成功模式,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以解决。

1、特困群体的拆迁安置。针对我区大量存在的残疾人家庭、双下岗家庭、特困户等特困弱势群体,应当着力解决其拆迁后的实际困难,体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一是要按照前述最优惠的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安置;二是应当统筹组织民政、劳保、卫生、教育、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尽量为其解决拆迁后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各方面实际困难,减少拆迁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拆迁改善其生活居住条件。

2、涉及改制企业内部矛盾的处置。要慎重处置这类问题,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可以借鉴原利商公司矛盾处置模式,通过做改制企业的工作,促成企业领导层主动拿出一部分利益,与在改制中利益受损的职工以及目前生活困难的职工分享。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多年前完成的改制持基本肯定态度,在当时改革摸索的大环境下,程序瑕疵在所难免,不能因此而否定改制的结果;二是在职工的利益分配上,要注意保持利益均衡,避免产生新的矛盾;三是对在改制中受益的企业领导,要讲究工作技巧,软硬兼施,让其认识到分享部分利益的必要性。

3、“住改商”经营用房的处置。针对汉正街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有合法营业执照并按规定上缴各种税费、但未登记变更房屋使用性质的“住改商”房屋补偿标准无法反映房屋真实价值的情况,应当本着尊重现实的原则,通过与开发商协商,在房屋评估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住改商”房屋的拆迁补偿价,对上述“住改商”房屋按照有证门面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偿。在实践中采用的补偿标准是60%-70%,应该用文件或其他方式将该标准固定下来,使得今后的拆迁中处置类似问题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4、无证房屋的处置。对于历史遗留的无证房屋的处置,要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予以部分补偿或不予补偿。但是对于确有困难、一旦拆迁就无房可住的拆迁户,应当本着有情操作、拆迁惠民的原则,争取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来解决;特别困难且符合条件的拆迁户,还可适用前文提到的“拆一房还一房”优惠保底政策。

(四)强化依法意识,规范拆迁行为

在拆迁工作中,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推进拆迁。同时,加强对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双方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着力防止和及时纠正违法过激行为。一是依法处置钉子户。对于存在思想误区,想要通过拆迁一揽子解决家庭矛盾,而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拆迁户,要充分发挥街道干部、社区群干的作用,切实做好思想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引导他们理解国家的拆迁政策,走出思想误区,同时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等各方面实际困难,减少拆迁阻力。对于个别依仗关系顽固抵制拆迁,想要以此发财致富的“强权”人物,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可以借鉴外地做法,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采用纪委介入、强化组织纪律、所在单位施压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等各种手段进行约束,千方百计打压他们的气焰,避免在拆迁户中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对于以上手段都不奏效,且严重影响拆迁进程的钉子户,应当严格依照法律程序,采用行政强拆、司法强拆等法律手段,予以强制拆除。同时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取得强拆一家、宣传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二是严格监督拆迁人。要坚决禁止和杜绝违法拆迁,防止拆迁人受利益的驱动,采用暴力拆迁、野蛮拆迁等不合法手段对被拆迁人施压。近期发生的辽宁拆迁户杀死拆迁人、重庆等地拆迁户自焚等恶性事件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拆迁,加强对开发商和拆迁公司的监管,保护处于弱势一方的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对钉子户也要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处置,不能图一时之快而埋下不稳定的隐患。

第二篇:破解拆迁瓶颈 创新工作机制

破解拆迁瓶颈 创新工作机制

2011-10-13 10:44:06 来源:

破解拆迁瓶颈创新工作机制

下关房产管理局朱滨

城市棚户区房屋拆迁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改善,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9月,根据区委办《关于区领导集体开展‘调研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拆迁一线与动迁人员座谈研讨,就如何有效破解拆迁难题、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做到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拆迁中的基本情况

2010年以来,房产局承担了4个保障房建设用地项目拆迁和扫尾工作。拆迁面积62万平方米,涉及被拆迁居民600余户,1800多名群众,工企单位35家。目前工企单位己搬迁33家,占94%,居民己搬迁593户占98%。

二、拆迁所面临的挑战

下关危旧房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较为集中的凸显期。这几年拆迁形势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每个项目的拆迁扫尾工作中各类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执政能力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三不”:

(1)被拆迁居民对政府不够信任。危旧房改造拆迁和保障房建设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它关系到每一人的切身利益调整,因此所带来的矛盾也十分突出。由于拆迁性质、拆迁范围、拆迁主体不同,拆迁的补偿方式、金额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地块由于拆迁原因、拆迁时间不同,在补偿金额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带来利益分配的多样化、复杂化。加之部分动迁人员缺乏与居民沟通和联系,居民对政府缺乏信任感。所以在拆迁中不支持、不配合,影响到拆迁进度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

(2)动迁人员能力素质不平衡。保障房建设拆迁改造本是为民谋利的好事,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好机会。然而部分动迁人员由于个人能力素质问题,对拆迁改造工作思路不清,政策把握不准,导致出现失误和偏差,造成工作被动,致使拆迁工作推进速度慢;有的动迁人员由于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问题,宣传教育不深入,思想工作不到位,甚至办事不公,厚此薄彼,引发矛盾和不满;有的动迁人员在矛盾和困难面前无所适从、无所

作为,造成群体访和越级访;有的动迁人员虽然大刀阔斧地推进拆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不注重说话做事的技巧,给拆迁扫尾工作带来影响。

(3)党员干部先进性不够强。在拆迁实施中,为了加强拆迁的推进力度,不少机关党员干部充实到拆迁一线,这些人中大多数能吃苦耐劳,与群众打成一片。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由于家庭和亲朋好友也在拆迁区域内,考虑个人和家庭利益较多,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带头抵触拆迁,在居民中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而目前对于这些欠先进党员还没有及时、直接、有效地约束和惩处办法。

2、法制拆迁遇到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三难”:

(1)对不该给予拆迁补偿的人处理难。在今年五塘村危旧房片区改造拆迁中,南京长途客车公司租用滨江实业有限公司五塘村的土地(租期15年)租用期己到,滨江实业有限公司按协议要收回土地使用权。在此之前,南京长途客车公司在租用土地上盖起了违建房分给本单位职工。按照《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房屋承租人,是指与被拆迁人具有合法租赁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在此次拆迁中,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长客居民都不符合拆迁政策规定,拆迁实施单位是不能给予补偿的,问题应由长客公司自己解决。但长客居民不跟你讲政策,只跟你讲条件,不跟你讲法律,只跟你胡搅蛮缠,就是不肯搬迁。要求按拆迁政策给予补偿,并多次到区政府上访,扬言“谁拆我的房,谁就要给我补偿”。从拆迁开始到现在己经快二年了,长客居民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好,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摆在政府执政方式的新挑战。

(2)实施行政措施处理难。在拆迁中,遇到一些涉嫌违法违规、借机敛财的投机户,政府束手无策。《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赋予拆迁主管部门的行政裁决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就是为了保障拆迁工作高效快捷。但由于政策的变化,新拆迁条例规定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这一措施,改为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就带来拆迁周期长,问题难解决,捆住了动迁人员的手脚,影响到拆迁进度。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3)违章建筑认定处理难。违章建筑大多数出现在城郊结合部。从类型看,分为违章搭建的简易厂房、违章搭建的简易棚屋、违规加层或拓宽的民宅。这些违章建筑除少部分自用外,大多数是一些企业、居民用来出租获得利益的重要来源,也是部分企业和居民为套取拆迁补偿款采取的一种方式。违章建筑拆迁不仅影响到企业和居民的房租收入,同时在补偿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只能做出相应的补偿,比有产权的房屋补偿要低的多,居民难以接受。

3、拆迁安置任务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四大”:

(1)要求安置房源的压力大。由于下关是个老城区,居民住房面积普遍较小,居住拥挤,弱势群体相对集中,普遍无经济能力购房,大多数人都想利用拆迁,解决一家几代人的住房问题。市场商品房价格高,即使政府收购,按产权置换给被拆迁户,但价格居民仍无力承担,只寄托于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

(2)安置地点不符心意影响大。安置地点是被拆迁居民最重要的一项要求。由于下关城区的土地资源有限,大部分拆迁居民安置地点相对比较偏远,不少人思想上想不通,他们给自

己算了一笔帐,如果搬到离下关比较偏远的地方居住,以后要承担更多的交通费用和其它费用,带来自己上班、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诸多不便,因此不愿搬迁。

(3)非住宅拆迁安置困难大。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后,在拆迁时,多数要求产权置换,以再取得工业用地以满足再生产的需求。因工业用地供应量的局限,要求工企单位拆迁选择货币补偿,形成了一对矛盾。此外,个体工商户为维持生计,要求解决安置门面用房。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原住宅改为非住宅的沿街经营的营业用房是他们的生活来源,而且被拆迁地段的营业用房多处于多年来形成的成熟地段的商圈内,经营状况大多较好,房屋拆迁给他们带来的损失较大。

(4)安置房建设速度困难大。这几年,我区虽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下了功夫,但由于土地、拆迁、规划、审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设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大拆迁带来的需求。我区大部分项目拆迁都2年多了,承诺交付时间也快要超了,仍还有不少被拆迁户在外过渡,引起群众的不满,导致群众信访和上访,更导致目前拆迁没有现房安置不搬迁的矛盾。

4、社会舆论的挑战。

从当前拆迁形势来看,出现顺利拆迁、主动拆迁的现象并不多见,总是存在一些利益分配不公、“钉子户”阻碍拆迁等问题,从而出现了一大批上访户,增加了政府工作成本。究其原因个别项目“不文明拆迁”,确实激化了社会矛盾。加之现在社会舆论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又使一部分群众错误地认为,拆迁惟有满足被拆迁人的要求,才是合法合理的。社会舆论的同情弱者心态,使一部分被拆迁人离开了法律和政策轨道,漫天要价,并以越级上访相“要挟”来争取“超大化”的利益,使得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小吵小闹得小利、大吵大闹得大利”、“早拆吃亏、后拆得利”的不良拆迁氛围。

三、破解拆迁瓶颈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确保依法拆迁

目前尽管出台了新拆迁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但在拆迁管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拆迁补偿标准的确定、拆迁安置方式以及拆迁的操作程序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因此,尽快完善调整拆迁工作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对少数“钉子户”在拆迁中漫天要价,应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处理。目前拆迁中采用司法强制的方式是唯一方式,但司法强拆程序复杂,耗时长、效率低,缺乏强制拆迁的及时性和威慑力。因此,建议缩短司法裁决时间,以保证拆迁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管理监督,致力规范拆迁

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南京市下关拆迁安置系统》建设,加强对各拆迁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拆迁实施单位的操作步骤规范性监控,严格把关。做到严格审核拆迁主体是否合法、要件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安置方案是否可行、资金是否足额到位、监管是否落实,把好申请资料、听证、调解、集体讨论决策关。对最有可能引发矛盾的评估过程必须执行拆迁评估的准入制度,评估结果必须公示,接受被拆迁人咨询,评估争议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鉴定。

(三)坚持让利于民,倡导友情拆迁

拆迁要把被拆迁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尽量考虑被拆迁人的利益。决不能以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作为代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考虑被拆迁人的利益。同时要想法设法确保被拆迁户拆迁安置后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某些既得利益,在一般情况下要给予认可。对那些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被拆迁户要采取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政策温暖,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合法友情拆迁。在具体拆迁中,切实落实好拆迁政策,让拆迁最大限度地实现让利于民。一是困难户拆迁的处理。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居住情况,针对居住面积比较小的困难居民,通过调查、审批和公示监督等程序,确定住房困难户,借助政府的力量,扶贫结对,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综合保障体系,给予享受一定优惠的安置政策。二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房屋的处理。依据实际,针对集体土地所有的建筑,应采用人性化操作,可以选择货币安置或调产安置的方式进行。三是建房证件不符的处理。由于多种原因,原居民建房批复人与建房人不一致,出现房屋实际建造者并非宅基地审批者的现象,针对这一特有的实际情况,通过司法调解、集体协商等办法妥善处理,让建批双方共同获得公平合理的合法利益。

(四)健全机制,多措并举,力推非住宅用房拆迁

加大非住宅用房拆迁的货币补偿和调产力度。为鼓励被拆迁当事人选择货币补偿,建议提高货币补偿资金增加部分比例,特别是工业用途非住宅用房。同时,拆迁人可对其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设施和设备以及企业搬迁安置所需的费用通过评估等手段予以相应补偿。对确需调产安置且符合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的企业,建议在全区范围内安置或提供置换土地。通过区政府收购存量企业用房、竟拍购买工业用地等方式,合理储备企业安置用房和土地,同时要及早规划落实非住宅用房的置换地块。对区块开发项目的工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收购、置换商务办公用房、合作开发等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对个体营业用房的拆迁安置,可考虑在安置小区配建一定数量的非住宅用房用以租赁。

(五)统筹谋划,多渠道探索安置房房源供应

一是超前谋划,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确立“以建促拆、先建后拆、快建快拆”的理念,从重视拆迁逐步转变到重视安置房建设上来,力争做到“房等人”,为加快拆迁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建立健全以定向拆迁安置为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的安置房源保障体系,对符合廉租房供应条件的被拆迁人,应优先提供廉租房保障,廉租住房保障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相结合,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对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应优先提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中小套型结构房源的市场调控。建议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在项目立项、规划方案论证、土地出让、开发条件会审等具体工作中,严格规定中小套型所占比例,促进住房供应结构合理化,增加中小套型房源的市场供应,充分保障拆迁群众有充足的选购房源。同时要继续规范推进对闲置拆迁安置用房、经济适用房的回购工作,努力减少直接建设安置用房的压力。

(六)加强违章建筑整治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拆迁工作外部环境。少数动迁企业及拆迁户因非法利益驱使,在未经任何审批的情况下,擅自进行违法建设和违章搭建,已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拆迁秩序,若不采取强硬措施及时加以制止,就会影响拆迁政策的公平公正。一方面

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依法对已经存在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另一方面要加紧建立一套快速灵敏的反应机制和简单有效的执行机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制止“两违”现象上,力求把“两违”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拆迁工作的推进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篇:破解难题中树新形象创新业绩

一、加大农村地区的语言文字工作力度,破解语言文字工作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难题。针对目前我省广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的现状,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语言文字工作力度,努力改变城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不均衡问题。一是拓展推普周活动宣传区域,精心组织省第十一届推普周开幕式等活动,将推普活动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拓展延伸,实现“语言文字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要求;二是着力做好农村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第二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中,将示范校认定名额向农村学校适当倾斜,保证农村学校名额不低于20%;三是继续在杭州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普通话培训试点工作,并将试点工作扩大到舟山市,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克服交际障碍,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为其就业和生活提供便利。

二、加大教育系统以外其他行业系统的语言文字工作力度,破解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难题。加大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其他重点领域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努力改变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重点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积极协助省人事厅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省适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任务,力争在我省旅游、金融等个别公共服务行业普通话水平测试方面有所突破。二是积极会同省广播电视局对新闻媒体用语用字进行联合执法,会同工商、城管、建设、规划等部门对公共场所用语用字进行联合执法,重点在全省各地抓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一条街建设,形成协调有效的公共场所用语用字监管机制,力争在完善语言文字执法机制、探索语言文字执法途径方面有所突破。三是继续加强对省语委各成员单位特别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统筹协调工作,通过上门走访、主动服务和工作实效来争取他们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争在加强统筹协调、树立服务形象方面有所突破。

三、加大调查研究和服务基层工作力度,破解语言文字工作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难题。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检查,业务性、专业性、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特别是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底子薄、基础差、困难多,对其评估时间紧、任务重。同事,一些地方存在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经费投入不足、工作还处于被动应付甚至自发自流状态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继续发扬“沉下心、扑下身”的精神,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加大服务基层力度,出台有力措施,努力改变语言文字工作地区之间不均衡的面貌。

七项活动展现教育装备中心新形象

省教育装备中心

一、丰富内涵,作风建设有新要求。进一步落实“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精打细算、精诚合作”的总体要求,丰富内涵,把握实质,将其融入每一项具体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去年中层以上人员中成功推行《职位说明书》制度的基础上,在全体职工中推行《岗位说明书》制度,明确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目标和考核要求。

二、细化管理,业务流程有新效率。实施新的业务流程和应用管理软件,注重提高装备采购和供应的工作效率。引入erp现代管理软件,使单位管理步入了标准化、规范化行列。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实施精细操作,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养成标准化管理的习惯,提高科学管理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三、履行承诺,为民办事有新作为。努力办好两件教育实事:一是在今年9月1日前,按照由省级专项经费和地方(学校)各出50%的方案,重点扶持31个经济欠发达县和海岛县每所普通高中新建一个通用技术专用教室。二是扎实推进2008年书香校园工程工作,为2800所农村中小学配送图书150万册,争取在9月底前配送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图书准时配送率达到98%。

四、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有新突破。4-5月份集中开展调查研究,班子每位成员确定一个主题,到基层进行蹲点调研,并写出一篇调研报告。业务科室开展不少于一项专题调研,科室的同志和分管领导深入学校课堂,全年每人听课不少于5节。结合开展“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装备现状与发展对策”课题研究,选择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市),重点扶持1-2个学校,从整体规划学校装备入手,帮助建成农村学校教育装备的样板学校。组织教育装备先进地区与薄弱地区进行“结对帮扶”,促进全省教育装备工作的均衡发展。

五、探索拓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有新举措。创新学习载体,健全学习教育机制。实施中心负责人确定主题讲课计划。每月举行一次全体职工集体学习会,中心中层以上干部(科室长和班子成员)结合实际工作,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或专题研讨。每人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开展优秀文章的评选奖励。结合技术进步和单位业务需要,为职工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选送职工参加能够取得相关业务资质的进修和培训。

六、固本正

源,反腐倡廉有新力度。健全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制度,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反腐倡廉分析会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单位反腐倡廉的情况。开展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抓好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筑牢广大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完善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督,内部重点岗位和采购项目实行交叉监督,聘请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实施专业监督,请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采购等活动实行全面监督。

七、以人为本,和谐单位建设有新面貌。以纪念单位成立50周年为契机,开展“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主题活动,增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党员、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正气,继续开展评选单位先进工作者活动。加强工会、共青团工作,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发挥他们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进一步重视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定期通报情况和听取意见的制度。

第四篇:新形势下破解“拆迁难”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破解“征地拆迁”难的实践与思考

岑松镇是剑河“工来强县、城镇带县、旅游富县”三大战略的主战场。我州的“6个20工程”岑松占了其中5个。岑松特色小城镇建设、屯州工作园区建设、温泉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温泉美丽乡村建设、高速公路和国道沿线的房屋立面靓化、县城城景水电站建设、县城城东城市综合体建设等涉及到岑松镇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自2013年2月由太拥调整到岑松工作以来,本人先后组织参与了所有的征地拆迁工作。近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征地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各个重大项目建设胜利推进,为加快我县发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本人就如果硬解“征地拆迁难”的问题谈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征地拆迁难”的原因分析

在太拥任书记期间,我只认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最难抓的一项工作,号称“天下第一难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来到岑松后我感觉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各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基层干部感到最头疼的不再是计划生育工作,而变成了征地拆迁工作了。“征地难、拆

迁难”已经成为镇政府倍感头疼的一项工作。结合在岑松镇的工作实践,我认为,新形势下征地拆迁工作难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法律法规的误导。《物权法》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出台,一方面,为群众捍卫自己的私有财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也让那些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想多占多领征地拆迁补偿款的群众提供了糊搅蛮缠的“上方宝剑”。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捆住了我们基层干部的手脚。特别是2010年,国务院曾就《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两次征求全民意见,最终得以颁布实施,对推进拆迁工作影响非常大。目前从法律政策层面及社会舆论层面,推进拆迁工作的环境和气候并不是很好。

第二,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过去,信息传递慢,农民胆子小,见识浅,遇事缺乏主见,个人对政府和集体依赖性强,即使有意见也不敢随便发表。在剑河有三板溪征地搬迁先例,加之群众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广泛,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步增强,既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阐述不同的立场,还敢于向政府提要求。群众真正懂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法律知识的一知半解,是站在个人利益角度上对法律政策的曲解和误读。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征拆。如今,“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多数群众都有这样的共

识:现在讲究以人为本了,群众即使不理解征地拆迁政策,政府也不能不按程序征拆。部分群众因自身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信访不信法,期望值过高,要求偏离当今标准和政策范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依法征地拆迁。

第四,群众等待观望现象的存在。“等待观望”、“先行吃亏”、“攀比多疑”、“要想拿钱多,就得往后拖”是被征地拆迁户的普遍心态。近年来,网络、报刊上经常曝光不少地区的征地拆迁工作浮躁,给群众留下的印象是:“前紧后松”、“政策调整”、“虎头蛇尾”、“标准不一”、“先征拆的吃亏,后征拆迁的受益”。于是,拆迁对象“患得患失”,都在你看我,我看你,看谁先签协议,都想自己放在最后。也有的群众认为“千年等一回”,想投机取巧,想通过政府征地拆迁,争取利益最大化,或从中发点小财。于是漫天要价者有,试图敲政府竹杠死扛硬顶不签约者也有。

第五,稳定压倒一切的影响。征地搬迁涉及的要么一条线,要么一大片。而面临拆迁,所有拆迁户的利益诉求都是相同的,很容易聚在一起,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捆成一团,集体讨价还价。面对这种情况,基层政府往往迫于维稳压力只能表现出谨小慎微、束手无策。

第六,补偿标准的不一致,也非常容易造成征地拆迁“肠梗阻”。当前,我县涉及的征地搬迁有三板溪电站建设、高

速公路建设、新县城建设、城景水电站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等。由于拆迁时点的不同、拆迁项目性质的不同,往往造成补偿标准和后期扶持政策的不统一,这就容易造成群众想不通,不理解,不支持。此外,一些群众对政府不信任,对干部有抵触情绪,总认为干部在欺瞒自己,会执行政策走样,会克扣截留补偿资金。

以上这些,大多是拆迁群众内心不愿配合拆迁工作的思想根源。具体在行为上,又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争”。拆迁补偿面积上争“大”,拆迁补偿标准上争“高”,补偿项目上争“多”;群众为自己争,有些村干部也为老百姓争;补偿标准及安臵房面积上与相对优惠的县城看齐;村干部为群众争,这是因为村干部与当地群众朝夕相处,抬头不见低头见,不管群众对与错,他都要为他们撑腰说话;另外,村干部每过几年,要面临一次直选,都怕选举的时候失去选票。

二是“拖”。不少拆迁户清楚,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有施工进度,有完成时间,所以想方设法拖时间,影响进度,让拆迁实施主体着急。最后,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政府为了顾全大局,加快项目进度,只好向群众妥协、让步。同时,不少拆迁户还拖时间看别人。看别人都是怎么补偿的,占到哪些便宜。反正一句话,别人占便宜的地方自己都要占,别人没有占到便宜的地方自己也要占。

三是“等”。主要是边等边看已经签约的户补偿款能否如期拿到手。在目前政府公信力普遍缺失的社会环境下,群众最怕约签了、房拆了,但最后钱不能及时拿到手。

四是“忧”。存在畏难情绪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忧虑将来的新房建得怎么样?忧虑水、电、路如何解决?忧虑上楼后的生活成本增加了怎么办?忧虑土地失去后的就业及生活如何保障?

五是“怕”。自己如果先期签约搬迁了,害怕最后签字的人提高补偿标准;害怕政府有暗箱操作行为。

二、岑松镇在征地拆迁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通过直接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屯州工作园区、温泉景区、城景电站建设的征地拆迁,我亲身体验到征地拆迁工作的酸甜苦辣。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公正、公平、公开把握拆迁政策,真心帮助被拆迁户,热心关爱弱势群体,细心处理工作细节,就一定会赢得拆迁对象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一)事前充分准备

古人讲“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也就是说 “不打无准备的仗”。首先是组建一支优秀的干事队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我镇党委、镇政府成立了“征地拆迁工领导小组”。挑选部分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会说老百姓话,组织动员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同志来参与到征地拆迁队伍中来。其次是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乡镇主要领导是基层政府 的最高首长,说话处事对征地拆迁户来讲更容易产生信任感,解决问题更直接。因此,在我镇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中都是主要领导亲自挂,现场指挥调度,从征地拆迁户情况摸底、政策出台、宣传动员、房屋测量评估、动员被征地拆迁人签约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过问和安排,做到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同时,主要领导亲自到村下访,跟群众交朋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第三是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主导作用。村干部天天和拆迁农户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各家各户情况熟悉、信息灵通,处理问题更切合实际。因此,征地拆迁工作中,我镇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主导作用,把担子压在村“两委”班子肩上,充分发挥了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确定好一套科学的分工方案。不分工不合作,不行;只分工不合作,也不行。分工合作,在拆迁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分工上,我们注重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段和不同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安排。比如,在住宅、非住宅及地上物实物调查阶段,我们机关干部和村干部配合评估、拆迁公司分成3个小组,即房屋面积测量组,青苗地上物清点组和土地调查组。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进入协议签订阶段后,我们以马坊北区三个行政村为单位,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组,由三家不同的拆迁公司、三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和镇机关干部分别负责,每个工作组负责一个村,引入竞争机制,在村与村之间进行开展进度评比竞争活动,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同时,要求各工作组对拆迁过程发生的矛盾问题包干负责,一包到底,明确责任,增强工作人员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心。在合作问题上,采取协同“会诊”的做法。镇拆迁工作指挥部对征地拆迁实行统一指挥,统筹安排,协同作战,强力推进,严格规定各项工作纪律制度。在拆迁的初始阶段,我们在白天工作结束后,每天晚上都要组织召开一次拆迁工作会议,从不间断。会上不仅要求各村、拆迁和评估公司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还要交流工作体会,布臵第二天的工作任务。针对拆迁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无论是共性的问题,还是个性的问题,大家都共同商讨、研究,找出问题症结,指明下一步工作思路,提出解决问题办法。

第三,要制定好一系列实用的管理制度。好的制度能够解决出工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等具体问题。马坊镇城建区北区拆迁正式启动之前,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并借鉴其它地区经验,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村干部奖励激励制度、对评估拆迁拆除等服务公司评价考核制度、拆迁工作人员考勤制度以及政策宣传解答制度、廉政制度等,明确规范了全体拆迁人员的岗位职责。

此外,为使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我们还建立了一套督察检查机制,由拆迁指挥部办公室出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督察,每天向指挥部反馈工作情况,对拆迁进度落后、拆迁工作不到位及违反拆迁工作纪律的,通过督查简报的形式进行督办,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四,要抓好启动拆迁前的集中研讨培训。拆迁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各被拆迁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如何统一口径、统一标准,显得尤为关键。拆迁工作启动前,镇政府拆迁工作指挥部分别组织了相应的业务培训,就一些主要的业务问题、可能诱发的争议焦点等进行了集中讲解。同时,我们还将业务培训班变更成为业务研讨班,在广泛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在区政府制定出台的《指导意见》大的政策框架范围内,制定了符合本镇实际,有利于推进工作的统一标准和拆迁补偿办法,为后来的工作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五,要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拆掉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住宅是天下第一难事,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只有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到位,才能争取绝大多数拆迁户的支持,形成势不可挡的强大声势。马坊北区拆迁的宣传工作,我们针对目前百姓对政府信任程度不高、对政府的宣传持半

信半疑的心理特点,认真把握好政府宣传与村干部宣传的尺度。在让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充分了解各项拆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把宣传的主动权交给村里,通过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群众口口相传,起到了比单纯依靠政府宣传好得多的效果。当然,也不是说在宣传的问题上政府就完全充当“哑巴”。我们政府的宣传以政策宣传为主,分别下发了致全体党员、共青团员、全体拆迁户、本村在外工作人员的一封信,在三个村的主要路口、密三路两侧及村内一些地段,把马坊北区今后发展的前景、回迁楼的位臵图、平面图和户型图、效果图等展示给群众,让群众自己去看、去想、去感受、去感悟。使群众从内心接受拆迁补偿政策,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是在通过一级开发项目,实实在在地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2、实际操作层面必须务实

在拆迁进入实施阶段,我们主要做法是:结合拆迁工作实际,求真务实地把握好“十一个注重”。

第一,注重领导推动。拆迁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间肯定会面临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作为乡镇基层政府一时无法答复或解决的问题,很容易使拆迁工作陷入窘境,这

就需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才能使拆迁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迎刃而解。马坊镇的几次拆迁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成绩,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为推进马坊镇拆迁工作,区政府专门成立了“马坊地区地产办公室”,从区建委、规划分局、区发改委、区国土分局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全力支持配合马坊镇的拆迁工作。区委书记邱水平同志亲自承包马坊镇的拆迁,并多次现场指挥调度,帮助我们攻坚破难。以区住建委为牵头单位的“区重大地产项目办公室”,多次就马坊拆迁工作召开协调会,从政策的制定、拆迁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拆迁推进期间,区委、区政府还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题会,就拆迁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决策、部署,使拆迁户关注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得到明确答复。上级领导对拆迁工作的重视和关怀,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拆迁干部群众的士气,增添了我们工作的信心和力量,为拆迁工作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注重工作程序。在实践操作时,我们坚持按照程序和规定办事,遵循“先宣传后发动、先告知后入户、先党员后群众、先解决周转房后拆迁”的“四先四后”模式,既防止了盲目无序打乱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先解决周转房后拆迁”这一条,极大地拉近了政府与拆迁户的距

离。由于我们这次拆迁并没有为群众提供回迁安臵楼,群众拆迁后只能在外租房居住。镇拆迁工作组将全镇其它19个村的闲臵房源及有租房意愿的农户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下发到三个拆迁村群众手中,确保了拆迁户能够很方便地在附近进行租房周转。

第三,注重工作方法,严格程序公开。为规范操作,确保政策不走样和拆迁资金安全使用,我们大力推行“三公开三落实”,即公开征地拆迁数量、公开补偿标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补偿经费落实到户、资金监管落实到位;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促公正。同时,我们还采取了对被拆迁人的激励措施。为了调动拆迁群众的积极性,经区、镇共同研究,我们制定了房屋拆迁奖励办法,为拆迁户设臵了“四奖六补”的奖励政策,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拆迁工作。

第四,注重创新机制。马坊镇城建区北区的拆迁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为拆迁工作提供服务的评估公司、拆迁公司、拆迁公司以及参与拆迁的镇村干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自任务的实行重奖,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则实行处罚。对参与拆迁工作的镇村两级干部,则提出了”比进度、比效率、比态度、比干劲“四比”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马坊北区拆迁时,我们采取了“四包”方式推进拆迁工作,把因种种原因拒不签约的户分解到每一个镇村干部头上,镇村干部对拆迁户要一包到底,即:包做说服教育工作、包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包签约、包稳定。这样就使拆迁工作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快速推进拆迁工作。

第五,注重具体细节。古人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马坊北区拆迁过程中,我们注重从细节落实工作措施,做深做细各项工作。例如,在入户测量宅基地面积过程中,为尽可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公正性,我们要求评估公司选择钢质卷尺作为测量工具,钢质卷尺有硬度,与皮尺相比可以尽最大限度降低测量误差,减少人为因素。又如,在房屋评估过程中,有部分拆迁户提出当初自家的房屋建在一个大土坑里,是自己雇人拉土垫坑才把房子建起来,要求补偿时加上地基处理的钱。按评估公司规定这种情况不应当进行补偿,但我们考虑到群众建房的实际,通过现场测量、找村干部和街坊四邻调查等方式,为群众加上了这笔补偿,赢得了拆迁户的一致首肯,也向其他被拆迁人展示了我们公平、公正、合理补偿的形象,促进了工作的进展。再比如,非住宅拆迁补偿政策最早规定养殖户动物迁移是没有补偿的,当我们了解搬

迁会对动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我们就及时向区政府提出增加动物迁移费补偿的问题,受到广大养殖户的一致拥护。

第六,注重发挥骨干分子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教师、国家公务人员等骨干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了头,群众心里就踏实,大多数群众就会跟着走。马坊北区的拆迁,无论是评估补偿阶段,还是拆迁拆除阶段,都是采取镇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典型引路的方式来启动的,最后都起到较为明显的推动效果。梨羊村拆迁工作初期,由于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拆迁工作难以“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张力游顶住一切压力,不但自己带头先签约,而且带动自家亲戚10多户带头签约,使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第七,注重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在做好镇村干部、党员、公职人员带头工作的同时,我们还下大力气摸清了拆迁户的所有社会关系,然后整合社会力量,通过拆迁户的亲戚、朋友、战友、同学来做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如小屯村拆迁时,我们了解到一位已经退休的区直部门领导是本村人,他的叔伯、兄弟有十多处房屋在拆迁范围,而且他们家族这些人对他都十分尊重。摸清这一情况后,我们主动把这位老领导请

到拆迁现场,请他帮助做好其亲属的工作,在他的说服教育下,一直不理解拆迁工作的十几户亲属,都转化了思想观念,表示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大局。

第八,注重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拆迁涉及到各类非住宅时,遇到的阻力相对会比拆迁住宅大得多。当宣传、教育、引导不起作用,致使拆迁工作无法推进时,我们便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针对无证经营、偷漏税收、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拆迁户,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小屯村一户食品生产企业认为补偿标准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便百般阻挠,带动了一批非住宅拆迁户联合拒绝拆迁,使拆迁一时陷入僵局。镇党委、政府在摸清这户相关情况的前提下,及时从派出所、税务、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从检查无证经营、偷漏税收、食品质量、消防安全等方面入手,对这些商户逐家进行执法检查。联合执法组一面向经营户宣传政策法规,一面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理,短短的三天时间内,10多家经营户全部转变了思想观念,认识到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许多经营户还写下书面承诺表示愿意配合政府拆迁。

第九,注重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拆迁工作也是政府和

部分拆迁顽固分子进行复杂的斗争的一个过程。一些顽固分子为捞取更多无理补偿而冥顽不化,以各种理由来搪塞工作组,想方设法阻挠拆迁。作为拆迁的决策者,必须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才能及时消除这些人的非分之想,使拆迁工作立于不败之地。但如果尺度掌握不好,很容易使整个拆迁工作陷入僵局、难以推进。梨羊村在拆迁进入尾声时,只有三户村民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仍拒绝签约,经过研究,镇党委、镇政府果断决定启动房屋拆迁行政裁决程序,通过行政裁决申请、行政裁决受理、调节、行政裁决、送达行政裁决书等一系列程序的推进,对这3户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和震慑。同时我们组织力量对已经下达行政裁决的这3户被拆迁群众,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使他们最终在强制执行前签定了拆迁协议,终止强拆程序,降低行政成本,也有力地促进了其它2个村的拆迁工作。

第十,注重发挥公安司法机关作用。拆迁工作涉及面广,可能会不同程度地触及到一些拆迁户的利益。因此,在拆迁过程中总有一些极端分子,他们抱着不同目的,制造种种理由,非法组织、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访、闹事,甚至辱骂、围攻拆迁工作人员,而且屡教不改,迫使拆迁工作无法推进。例如,小屯村就曾发生过拆迁户围攻、殴打拆迁公司工作人员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及时组织公安机关及时

介入,从侧面掌握了解这些极端分子各种违法犯罪行径(打架斗殴、无照驾驶、诈骗赌博等),搜集犯罪证据,从严从重给予打击,发挥公安机关的强大震慑作用,从而起到“打击一个,震住一片”的效果。

第十一,注重维稳工作。拆迁必然会有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冲突,有冲突就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作为基层政府必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决不能把矛盾推向上级、推向社会。马坊镇在拆迁初期,少数拆迁户不理解,几次组织煽动群众上访拆迁工作组和村干部都能及时收集到上访信息,及时组织阻拦、劝说、瓦解上访群众,把问题处理在基层。

3、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真心维护群众利益

所谓“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指的就是在拆迁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既定的政策,不能为赶进度而无原则地满足一些拆迁户的非分要求。又要结合拆迁实际,尽可能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解决好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的一些现实矛盾和实际问题。

实践证明,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较强,但如果不会灵活

变通,生搬硬套,在实际操作时很容易使工作难以推动,出现僵持局面;变通得巧妙,则能够事半功倍,一通百通。对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要努力加以解决。面对拆迁对象提出的种种要求,我们在拆迁过程中提出的口号是“真心做加法,艺术做减法”。即在不违背国家征地拆迁补偿基本政策的情况下,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应该得到支持和解决。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尽量寻找拆迁户的有利条件,为拆迁户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如宅基地面积确权是否最大化、装修评估是否有遗漏、附属物补偿是否全部到位等。对不符合拆迁政策要求,则要“艺术地做减法”,通过耐心解释,或在其他项目里作适当调整补偿,使拆迁户心悦诚服。

拆迁是摆在我们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又是一个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作为基层政府应该时刻关注拆迁户的生产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让他们感觉到政府时刻没有忘记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政府产生信任感。对于拆迁户中的特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我们都尽可能地给予了照顾,使他们拆得无怨无悔、搬得后顾无忧,确保“居者有其屋”。但对个别村民在实物调查登记时,造假骗取国家补偿资金等虚假行为,我们坚决不予支持并严厉打击,维护了国家利益。通过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使马坊北区的拆迁工作得到了绝大多

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经过多次的接触,真诚的帮助,周到的服务,我们的拆迁工作人员许多都成为了拆迁户的“老熟人”、“好朋友”,成为拆迁户的拆迁“依靠”,使我们的拆迁工作真正做到“拆出了感激”、“拆出了信赖”、“拆出了和谐”。

三、应注意避免的几种倾向

在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建设品位的同时,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科学推进拆迁安臵工作。我个人认为在拆迁安臵工作中要切忌以下“五种倾向”:

一是切忌简单粗暴。拆迁是一项直接面对群众的工作,在维护大局利益的同时,可能会不同程度地触及到群众的私人利益。因此做拆迁工作的同志不宜简单粗暴,应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用心和群众去沟通,争取群众对拆迁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切不可认为拆迁工作是履行政府职能,便在工作和言语中给人一种以权压人的感觉,这样容易使拆迁户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拆迁工作行程举步维艰的局面。

二是切忌照搬照抄。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处理拆迁工作实际问题时,必须要结合实际,因项目而异,因人

而异,决不能凭借老经验,照搬照抄。

三是切忌急躁冒进。拆迁工作事关民生,必须虑及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如果操之过急,盲目地强行推进,便容易伤害群众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结果形成欲速则不达的被动局面。因此做拆迁工作必须在做好说服教育的前提下,把握住被拆迁人的思想脉搏,了解被拆迁人的心理,稳步推进。

四是切忌回避矛盾。矛盾往往是拆迁过程中群众碰到的困难和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待群众提出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合情合理的要妥善解决,无理取闹的要在说服教育的前提下,正面回绝。只有正视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才能顺利推进拆迁工作。若有意回避矛盾,群众便会对干部、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拆迁工作。

五是切忌随意表态。拆迁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处理拆迁相关问题既要考虑工作实际困难,又要考虑政策的延续。对待群众提出的问题,要慎重考虑,有的必须提交集体决策,千万不要图工作一时好做而随意乱表态,这样往往会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造成被动局面。

六是切忌违法行事。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的基本要求。在拆迁过程中,作为拆迁主体的乡镇政府必须要时刻坚持这一原则,使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给“钉子户”留下任何口实。例如,在组织对小屯村的强制拆除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充分维护被拆迁的合法权益,做到“八个不强拆”,即:自觉履行拆迁协议,没有行政裁决的不强拆;没有提供周转用房的不强拆;补偿资金不到位的不强拆;安臵补偿方案没有落实的不强拆;临时出现特殊情况,又有正当理由的不强拆;没有司法公证的不强拆;社会监督不到位的不强拆;有新的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不强拆。另一方面,对漫天要价、态度顽固的个别被拆迁户,坚决按照强制拆迁程序,协调建委、国土、公安、司法、城管、公证等有关部门,周密组织行政强制拆迁。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对个别人的制裁,保证不让一个被拆迁人吃亏,也不让一个被拆迁人获取额外利益,维护正常的拆迁市场秩序。

第五篇:如何破解就业难问题

如何破解就业难的问题

据了解,中国2003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其中学生700万人、退役军人和农转非占300万人,全国失业人口1400万,新增和失业人数总计2400万人。另外,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的估计,2002年离乡离土的农民工约为9460万,离土不离乡的约为1.3亿人,加起来农村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约有2亿多人。再加上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很多的工厂倒闭,大量的劳动力闲置。使的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的突出。

就业难的主要人群有大学生,农民工,下岗职工,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变成了政府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第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两个体系: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成人高等教育体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实际上引导大家走上了一条路:就是上高中、考大学当本科生、研究生进而做博士生。这一条道虽然培养了众多研究型、应用型的人才,却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千差万别的需要,特别是岗位性、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导致了目前大学生“过剩”、蓝领技术工作要从国外进口的现状。现在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都相类似,在专业的设置上不能紧跟市场的需求,比如眼下很热门的会展经济、体育经济,需要大量专业对口的就业者,但是我们的高校根本就没有专门设置过这样的专业以满足市场的要求.要让毕业生们转变就业观念,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制定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政策,同时要积极研究就业市场的新变化,培养“供销对路”的新型人才,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终办法。第二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首先应尽快立法废除现行的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劳动者的合法身份;其次,强化劳动监察执法职能,严厉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不按《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支付工资的行为;第三,建筑领域应认真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第四,劳动监察部门应制定《农民工的举报和投诉办法》,规定举报和投诉的管辖、解决问题的专设机构、解决问题的期限等问题,为农民工的举报和投诉提供便利;第五,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应该将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作为一项法律援助的重要内容,应为农民工追讨工资的诉讼提供法律援助。第三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在提供实用技能培训、小额资金贷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加大力度;企业对他们也不能存在着“甩包袱”的想法,要积极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而下岗人员自身也要调整好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挖掘自身潜能,争取尽快重新融入社会。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就业问题是个关乎民生的大事,是能否稳定社会安定繁荣的一个基本保障。如何破解就业难问题,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以及出谋划策。

下载创新举措 破解拆迁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举措 破解拆迁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举措

    面对面恳谈心连心交流 浏阳市局扎实开展“与群众恳谈对话,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浏阳市局扎实开展了“与群......

    创新举措 努力破解珙县卫生事业人才发展难题

    创新举措 努力破解珙县卫生事业人才发展难题 珙县副县长 郑 静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总揽事业发展大局的关键。近年来,珙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育才我用,量才......

    破解信访难题的几点举措

    破解信访难题的几点举措 作者:李宗健 笔者今年有幸参与了镇坪县安宁渡电站民情纠纷调处工作。安宁渡电站总装机容量2万KW,工程总投资1.52亿元,年发电量6300万KW.h,年售电收入189......

    破解民事送达难调查报告

    破解民事“送达难”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2-9 9:06:38 三门县人民法院课题组 送达工作是诉讼程序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中间环节,送达周期过长将直接导致案件审理期限的延......

    破解扶贫贷款难问题

    破解扶贫贷款难问题 笔者近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建档立卡贫困户申办扶贫小额贷款难、银行资金放贷难,出现贫困户急需用钱而银行钱用不出去的现象,影响了精准扶......

    破解习作教学之“难”

    破解习作教学之“难” 在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眼中,习作教学之“难”,堪称“难于上青天”。一是拿到一篇习作教材,不知道该教什么,更不明白该从什么地方教起;二是每次教学唯恐不够,“......

    破解法学学生就业难

    破解法学学生就业难【正文】谭敏涛题记:之前,有文章发出:“进不了公检法,法律学生才去当律师吗?”的呐喊,时隔半年之后,又到新一届的法学学生毕业之际,媒体刊发出“法学毕业生就业率......

    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举措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解读

    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举措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新华网北京频道6月26日电(记者王先涛记者从中关村管委会获悉,2010年以来,中关村推出了“企业信用培育双百工程”(以下简称“双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