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摘 要: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扩大就业,活跃城乡经济,满足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除此之外,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是市场力量的演化剂,是创业型企业家的摇篮,是融资制度创新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经济的“晴雨表”。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我国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困境;对策;人力资源;当前
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对我国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我国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如下分析。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困境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就是“规范个人的行为的准则”。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有:奖惩不清晰,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只有处罚,没有奖励;部分制度中的流程冗长不实用,能简单处理的问题反而需要多部门审批完成,能由部门负责处理的偏要总经理签名方可处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没有连续性;制度制订随意性强,朝令夕改……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中小型民营业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体制的缺陷,从而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到执行力;制度的随意性和不可操作性使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目标得不到贯彻实施;流程的冗长在增加中小型民营企业运作成本的同时,导致员工的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制约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体制也随着不断改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当前已不再适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企业的内勤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负责企业内部的招聘与培训、工资核算与发放、食堂宿舍管理、卫生管理、保安管理的工作,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整个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制约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优化配置,严重影响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于“战略性激励”五个字来概括,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所面临一个基本任务,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应对高绩效工作系统、满足利益相关群体需要以及全球性等三大挑战来获取和保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战略优势。
(三)缺乏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力资源需求,从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为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包括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长期规划是薄弱环节,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没有涉及到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不利于企业发展需要、增加用人成本。
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其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项长期工作规划,不能只保持一种工作姿态而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现在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是保持着一种工作状态,而且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未达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了长期规划,这既减缓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更新速度,又制约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紧缺。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很多非本专业工作人员,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由领导层的亲属担任,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差,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理解不透侧,造成其在工作方面依然采用比较传统的工作方法,不能良好掌控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方向。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缺乏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意义不是为了走马观花,而是真正的将学习部分运用到实际当中。而部分工作者注重了眼前的工作,却忽略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上的掌控。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缺失,影响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应解决对策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中小型民营企业良好的企业制度使员工无论在物质、精神上都能到充分的肯定。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就要加强制度中有关绩效考核和奖罚机制的管理;精化流程管理;结合实际制订制度,确保制度可操作。绩效考核的意义是使员工重视业务的开展,提供工作的质量,而奖罚机制意义在于对员工奖罚分明,使员工业务规范化。精化流程管理是减少人力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度的可操作性可以增加人员对制度的认可,从而自觉按准则规范个人的行为。
中小型民营企业如出现的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比较散乱,许多文件或条款已经不适应现在形式需要,不少文件已经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就必须尽快整理、完善。管理就是规范正常,发现异常,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工作,有章可依,制度适用范围对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认真执行,同时责任部门要负起日常检查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要进行监督,不要等出了问题才分析原因。同时对于发现的一些异常要积极制订防范和改进的方法,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不断修改完善制度,保证企业使用的制度是有效和唯一的版。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2)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3)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4)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
(5)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二)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摒弃传统守旧的管理理念,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才适合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应以建设企业文化、组织工作为重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应开展中小型民营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从而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搭建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性表现在“战略性”层面上:
(1)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
(2)在战略目标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目标管理。
(3)在战略范围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
(4)在战略措施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系统化科学方法和人文艺术”的权变管理。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是要通过“激励”来实现。所谓“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企业目标。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由许多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非人力资源的根本特征就是,它依附于员工活的人体而存在,与员工个人须臾不可分离,其他如何人或组织要使用人力资源,都要经由它的天然所有者个人的“积极主动”配合才能实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否“以人为本”,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决定企业运营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和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
(三)明确人力资源长期管理目标。
长期的工作规划需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需要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瞻前顾后,对之前工作发展进行总结,为之后的工作开展做好准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施长期规划,既能保证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又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国情接轨,归根究底的长期目标也就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与时俱进。
人力资源长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
(2)组织人事规划;
(3)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5)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6)人力资源系统调整发展规划。
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具有战略性和应变性。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及目标、任务、计划的制定与人力资源战略及计划的制定紧密相连。人力资源规划规定了招聘和挑选人才的目的、要求及原则;人员的培训和发展、人员的余缺都得依据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实施和调整;员工的报酬、福利等也是依据人力资源规划中规定的政策实施的,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目标和规划过程中,它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处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统筹阶段,它为下一步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制定了目标、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成败。所以,制定好人力资源规划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四)引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训。
解决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问题,要从二个根本点着手,一是引起新的专业管理人才,二是要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入手进而开展一系列的相关培训。
引起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就要打破传统的用人瓶颈――用人唯亲。录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满足“专业”这个基本要求,基本任职要求要满足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或相关管理类专业毕业;
(2)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系统了解;
(3)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有深入的认识;
(4)熟悉国家、地区相关法律法规;
(5)具有战略性、策略化思维;
(6)很强的激励、沟通、协调能力;
(7)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必须具备相关工作经验,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系列的人力资源培训,是要加强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层。增强员工制度管理意识,以符合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为要求,以符合时代发展为前提,使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结束语
中小型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解决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人力资源的完善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姜贵红.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议.科技信息,2007(16)
[2]胡春森,曹菲.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当代经济,2008
[3]毛丽君.现代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人才资源发开,2005
[4]郑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困惑与解决之道.人口与经济,2008(1)
第二篇: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对策
2012-02-10
提要: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呈现出来。然而,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了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缺陷,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瓶颈,成为大多数民营企业走向成功之路难于逾越的鸿沟。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淡薄。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公司文化和凝聚力,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和认同感。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对这一观念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的关系为职责,谋求人与事相宜为目标,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强调使用而轻培育,将人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不算人力资本账,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2、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战略的成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发展日益凸显其战略意义。而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并未重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未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需求规划,更未建立一种有效的人才需求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以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所形成的企业人员替补及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多数民营企业深切感受到高级管理人才
和技术人才的缺乏,但由于事先没有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深切体会到了“人”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受,只能是望人才而兴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3、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现代企业,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功的民营企业主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者,是市场的开拓者,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家素质的高低对一个企业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民营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管理水平低,缺乏战略眼光和市场应变能力,致使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走出小生产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除了一些集团化发展的企业及一些从事高科技行业的人才素质较高之外,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其管理人员多是家族成员或企业的创业元老,而他们当中大部分的学历偏低。一般来说,在民营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者缺乏现货企业管理的基本认识,不大懂得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大部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尤其在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中,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单纯学技术出身的,知识结构太单一,缺乏必要的相关管理知识。民营企业如何拓宽提高人才素质途径的渠道,如何通过科学配置,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才整体效应、实现素质与结构的和谐,就显得非常重要。
4、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本身也认识到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培训,结果却是受训者对培训内容兴趣不大,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管理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培训目标并没有与岗位相联系。培训并没有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相联系。培训并未与员工个人发展相联系。缺乏培训要求的调查,并且缺乏培训体系的规划,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方法不适应成人学习特点,培训者专业化素质不高,培训资料和教材缺乏,培训政策不到位等等都给培训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克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陷的对策建议
1、重新确立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地位。民营企业的决策者要改变、更新观念,不要将传统的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混淆。要从根本战略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从
长远发展上支持管理体制的变革和人力资源工作的推行。应由企业改进内部管理制度,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关系企业命运的位置上,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搞活人才的良性机制;也可与其他企业联合起来,优势互补,加速造就适应国际竞争的各层次经理人才和新技术人才。只有决策者真正意识到人才培养、开发人才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才能迅速走上正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聘用机制。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民营企业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所以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家族式的裙带作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首先,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效益、知识就是财富,努力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相应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其次,要本着企业动态发展的原则,适时适量引进,企业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方案要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状况心中有数,对企业近期、中期、远期的人才需求有着合理分析和科学预测,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要对各级各类人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评价。此外,企业还需要分层次、分重点、有步骤地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和人才滚动开发计划。
3、建立学习型企业,促进人才资本自我优化。人才资本与其他资本不一样,在一个环境中可以增值,但在另外的环境中也可能贬值。增值的环境就是学习型企业,它帮助人才资本增值,使人才资本持续地自我优化。通常在一个学习型企业中,能够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交流、验证知识的宽松环境,提供员工友好交流的机会;建立一个内部信息网,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制定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促进员工知识更新;大力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倡终身教育。为建立真正的学习型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行“订单教育”,为人才资本积累、开发、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积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民营企业主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为高级人才设计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使其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职务得到提升与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相吻合,助其实现个人理想,并与企业目标相重合。
4、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一是要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里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并留住人才。高层管理人员流动的五个根本原因是“个人发展”、“学习机会”、“工资福利”、“成就感”和“人际关系”。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民企的任务是既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持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也要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企业内部人才流动的渠道畅通,大力促进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在流动中实现人才的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二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建立后备队伍,通过传帮带、换岗、担任助理等形式及时把优秀的年轻员工补充到后备人才队伍中来,同时要扩大视野,把有潜力的员工也纳入进来,进行培养、考察;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企业要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岗位在职培训,让员工能够跟得上或领先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民企应双管齐下,建立一套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推动优秀人才成长的机制。
三、结束语
民营企业的决策者只有转变观念,真正把人才当作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事业发展的合作伙伴,从心里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价值,赢得人才忠诚,实现管理行为和经营理念的创新;以人为核心,认知人性,尊重人性,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就是创造效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这样,民营企业才能赢得人才、赢得市场,得到永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园晨。民营企业的人才战略[J].乡镇企业,民营企业,2009.1.[2]陈春根。论职业经理体制在民营企业的推行[J].乡镇企业,民营企业,2008.[3]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作者: 王平来源: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0期
第三篇: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
笔者刚刚经历一个中小企业咨询项目,该客户是一家老板意识浓厚而发展不平衡的中型投资公司,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人与机制失衡的问题。其用人机制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底层因岗设人、高层因人设岗”。虽然此种用人机制目前已显现诸多与企业发展不相符之处,但从其发展形成的历史来看,奉行该种用人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其自身的显着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较强。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同时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所有者能够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企业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大多比较全面,其管理、市场预测、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较强。
2、企业的用人机制和经营方式较为灵活。产权明晰是中小企业的显着特征,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决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所受到的政府干预较少,可以有效地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用人原则。较之大企业,中小企业能给员工提供更加自由的工作环境和更富弹性的工作时间,员工在中小企业中也更容易获得展示才能的空间,其个人价值也更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
3、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了解程度较高。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人数较少,比起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更频繁,使得管理能够更多的考虑和了解员工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其存在的不足也相当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中小企业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硬件设施往往远远落后于大型企业,相应的软件,诸如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等也落后于大型企业。企业职能部门的划分也比较粗糙,难以像大型企业那样科学细致。
2、家族式管理和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中小企业中相当大比例的管理人员是企业所有者的亲属或友人,企业重要岗位上任人唯亲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企业的最高领导者身兼数职,一人负责企业的生产、管理、财务和销售。这种家族式管理和个人集权化的管理方式,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些管理方式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3、企业的人才流失率高。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率较之大型企业而言要高得多,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也较大。尤其对于高技能的知识型员工来说,当他们所获薪酬和发展空间达不到预期目标,就很容易选择跳槽,由此形成中小企业中人才的频繁流动。
4、企业的发展往往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许多中小企业并不具备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也相当有限,这类企业的经营完全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往往很少考虑和进行长远规划,容易造成企业业务频繁更换的情况,对于市场和技术的变化风险抵抗力差,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上述特点,那么该如何取长避短呢?笔者人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引进科学决策机制
很多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产生的。企业的创始人在所有者权益上占很大比例,股东、董事、经营者多种身份合一,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开,那么公司制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监督、制衡因素太弱,很容易造成“家长制”作风,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企业规模比较小时有其灵活、高效、控制成本小的优势。但企业规模变大时,对管理的专业化、决策的科学化要求就越来越高。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各司其职,也可考虑引入专家参与决策与监督,从而使企业的行为更趋理性。
2、明确中长期目标,加强计划管理
摆脱以往干到哪儿算哪儿的做法,至少拿出精力制定一个3-5年的企业中期发展规划,并尽可能量化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计划、季度计划以及各项费用预算,用计划进行控制。以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分解、目标体系的形成及目标执行过程的控制和目标结果的考核,来规范、引导企业行为。按照正式计划程序进行运作的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效率。在计划过程中企业可以发展和利用外部机会,减少外部威胁的打击。通过计划,企业员工能了解各自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形成协同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另外,要建立定期经营分析制度,适度评价和修正计划,以理性决策代替个人主观决策。
3、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基本制度
一是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再设计。根据公司目标及工作需要,认真分析每一个部门的功能,按照权力、责任“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的原则设置部门和岗位,按“权责对应,统一指挥”的原则考虑管理幅度及层次,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二是加强组织制度的建设。建立部门职能及员工岗位职责标准,制定员工岗位说明书、岗位工作分析、岗位任职资格标准等文件,完善奖惩制度、费用控制制度(如办公用品、招待费用、公车使用、通讯费用等),人事制度(如招聘、晋升、调级、培训等方面)等企业基本规章制度。总经理带头尊重制度,遵守制度,强调制度,这是制度能否长期执行下去的关键。企业应改变以往大手大脚、懒散随意的不良习惯,形成居安思危、勤俭持家的企业风气。
4、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企业环境
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来抓,主要目标是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培训教育、工作评价、利益分配、公平竞争机制,改变以往任人唯亲、任人唯友、主观评判、以人定岗、现用现找的用人方式。
5、着手建设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www.jlun.net
企业文化体现的主要是“组织记忆”,它从企业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企业行为,有很强的企业自身特色。因此企业要十分注意培养良好的企业行为习惯。在信息丰富、变化迅速的现代经济环境下,应营造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精神的企业文化,鼓励个性发展和人际间的团结协作,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使企业文化不再只是生产经营的副产品,而成为员工自觉创造的结果,甚至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重点要把握好公司基本建设的内涵与文化纲要的一致性,并要求各部门把公司文化价值观念转化成具体的行为准则及规范,从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经营行为中加以体现,改变以往口号式、符号式、只喊不做的虚假文化。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zx.jlun.net/
第四篇: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企业主锐利目光、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情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管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创期中小企业管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靠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管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管理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这点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同感正逐渐从意识上转到实际中去。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而由于在初创和成长初期,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而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管理较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理念已被大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的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解决议程上。同时,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的抽样调查,浙江省私营企业的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量大的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6%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占相当比例,大约为14%。另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
营管理”。2002年完成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指出,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今天私营企业的普遍特征。下图表现不同规模程度私营企业主对直接掌握管权的态度:(图略)
(文献来源: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避免代理人的“通往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代理成本等。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局限性可表述为:①企业并没有足够信得过的亲人可用,如果靠熟人介绍来扩大网络,使得关系趋于复杂,信用度偏低。②人才的压力不断增大。现代企业受技术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挑战,民营企业仅仅依靠原来的家庭成员已难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③近亲繁殖获取信息量小,思路狭窄。④由于家族成员在企业里掌控较多的资源,在企业里无意间容易形成排挤外来人才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引进的管理“空降兵”在企业的存活率往往较低,外来人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很难真正溶入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专业化程度偏低
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先天不足。虽然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有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其职能却是类似的,必须有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测评、培训、激励、考核、薪酬、社会保障与劳资关系等一系列职能。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正步原国有企业中人事工作仅承担行政人事事物和劳资福利的后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界定不清,尤其是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到位,将会影响士气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在高科技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其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仍由人事行政部门承担或直接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也不明确,即使有也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大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因此,要改善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重要的一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了解企业现状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同时,科学设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也是必需的。
漠视人力资本的投入
由于知识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与迅速更新,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固定的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场所和培训时间亦难保证,培训方式也多限于师徒之间的传帮带,培训内容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仅有的培训也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对广东省614家中小型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显示,采用上岗前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的有324家,占52.7%;采用边干边学方式培训的有271家,占44.13%;仅有14家企业回答将员工送学校培训,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28%。在问及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在583份有效问卷中,回答缺乏师资的147家,占25.21%;缺乏经费投入的171家,占29.3%;回答生产任务无法安排培训的114家,占19.6%;因员工流动性大而不作培训安排的最多,达到237家,占40.1%;竟然还有82家企业对员工培训未作任何安排,占14.06%。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认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越高,人才流失的越快。所以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贬值。另外,有些企业虽然较重视人才培养,但只重视对新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旧人的培养。中小型民营企业即没有像摩托罗拉那样的财力用于培训,也没有完善的薪酬设计与良好的劳工关系作依托,因而为了规避因培训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训投资风险,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
钱自行培养。殊不知,外招与内部培训之间,除了有培训成本之外,还存在人员任用风险问题。从企业长远发展和企业安全及培养员工忠诚度考虑,企业内部培训是符合成本核算原则的明智之举。
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且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或者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多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如考虑合理地设计核心员工持股、公开同样岗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额外的保险与福利,或者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假以及员工娱乐等。
此外,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企业多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不利,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企业采用物质激励时,如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在分配时更多是凭主管的个人判断,会导致分配不合理,缺乏依据,往往是企业花了钱却收到激励的预期效果;许诺不兑现,有些企业对职工进行物质激励承诺,甚至签订了目标责任制的奖励合同,但是最终部分甚至完全不兑现,结果不但挫伤了职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采用非规范化的“救火”性激励政策。有些企业某一个部门出了问题,为了激励该部门的职工,就发放特殊的奖金。这种政策,非但不能真正起到积极作用,实际上是奖罚不明,还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混乱。
在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缺乏归属感,往往不会专心工作,更不会对企业“一心一意,白头到老”了。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中都存在,并且也逐渐认识到了,也在积极引进一些科学的考核机制或考核软件,并大胆尝试一些新的考评方法,如360度考评、目标考评(MBO)以及关键指标考评(KPI)等等。
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相当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如组织层次少、对市场反应灵敏;机制灵活,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等,如能合理解决上述三大问题,将会极大地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成为企业赢取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第五篇: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摘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充足高效的人力资源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要积极发挥中小型民营企业中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就要克服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树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采取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规范管理模式;做好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加大人员的技能开发和能力培养;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留住核心员工;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吸引高端经营人才;完善机构设置,配足配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措施来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可谓是遍地开花,不但繁荣了经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证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反还存在一定的劣势。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小型民营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人力资源战略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仍在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
(2)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尤其是高端经营人才难求。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采取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
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人才,即不仅要有深
厚的工商管理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如职业经理人,而这种职业经理人却往往难以融入到民营企业。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带有很深的家族式管理烙印。家族式管理的主要表现就是所有权和支配权不分。作为企业所有者来说,他的兴趣应该在于拥有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主不但要拥有企业,而且还要支配企业,希望自己去行使经营管理权。这实际上就把职业经理人的“领地”给占领了。因为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他的目标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支配。资产是谁的他无所谓,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去支配资产,资产增值了,他们就有成就感。在民营企业主把所有权和支配权都“占领”了的情况下,即便聘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主也不愿放弃经营权,造成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那么对于这些高端人才来说,他们就会觉得在这样的企业里发展空间太小,宁愿选择他业。即使高端经营人才勉强进入民营企业,在所有权和支配权短期内难以调和的情况下,也会引发一系列矛盾,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往往会造成这些高端人才的流失。
(3)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要确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薪酬机制,必须依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先天不足。虽然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拥有一整套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其职能却是类似的,也必须有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激励、考核、薪酬与劳资关系等一系列职能。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仅停留在承担行政人事事务和劳资福利上,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界定不清,尤其是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到位。其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大部分都是由行政后勤部们的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不明确,即使有大多也未受过专业训练,还是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
(4)人力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知识、技术的快速增长与迅速更新,员工以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过时,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不断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使得人力资本的投人严重不足
(5)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它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企业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使他们不仅能付出努力来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能达成一定的工作业绩来实现企业的目标。为了能够吸引激励和保留有能力的员工,公平的薪酬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般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往往缺少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他们对员工的激励往往是短期的,随意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在缺乏良好的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缺乏归属感.往往不会专心工作,更不会对企业“一心一意,白头到老”了。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应该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战略资源的角度重新审视员工价值,运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1)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规范管理模式。要实现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发展指标并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就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自己培养还是通过外部引进等办法来解决,这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调查和思考,制定完整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战略就不能很好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发展提供的战略性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在当今,人力资源规划已经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力资源支持的企业战略是难以实现的。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
(2)做好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工作分析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现代企业组织必须随着其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应结合实际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或服务)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在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描述,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进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考核得结果作为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职业发展、荣誉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当然,绩效考核应尽量排除主观随意性,坚持公正化、制度化和及时反馈原则,用公开、公正的科学方法对员工进行评估,切实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3)加大人员的技能开发和能力培养。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是提升人的能力,尤其是把员工的潜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把人作为可开发的资源,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培训,一方面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员工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应建立起规范的培训开发体系,根据员工的特长和企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能力。
(4)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留住核心员工。造成人才尤其是核心员工外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5)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吸引高端经营人才。民营企业家应有意识地去参加有关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老板的思想不改变,其他人改变是没用的。如果这些民营企业家能够去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实用的培训课程,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不仅能够“充电”,还会带来经营管理理念上的更新,这样会有利于他们与自己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更好的开展合作。同时,民营企业主也应走出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离的思想误区,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虽然他们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然而理论水平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家应适时地退居二线。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方式,让那些拥有较高管理能力、专业技术的人,来负责企业的决策、管理,不必事必躬亲。这样不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还可以吸引和留住职业经理人等高端人才。
(6)完善机构设置,配足配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缺乏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难以想象的。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人力资源
管理机构设置,调整组织结构。要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配足配强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使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