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鸿门宴》教学实录4(第二课时)-文档资料
《鸿门宴》教学实录4(第二课时)
《鸿门宴》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一个天真孩子气贵族的悲歌
师:出示有关评价项羽的四首诗歌,分别是杜牧和王安石《题乌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学生讨论分析,各诗对项羽的评价有何不同?)师: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无疑是悲剧的失败的英雄,在鸿门宴上是怎样体现他独特的性格特征,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生:项羽的性格比较急躁,沉不住气,在文章一开头,他的一言一行就形象的写了出来。师:怎样写的?
生:当项羽一听到曹无伤的告密后,大怒,并且发出誓言,要灭了刘邦,很冲动。
师:朗读项羽的第一句话,用怎样的语气,配以动作来读? 生:咬牙切齿,拍着桌子,瞪眼大骂。
师:这种有些莽撞的性格很早就有,当还是青年时,项羽见到不可一世秦始皇时,说 生:彼可取而代之。
师:当时他的叔叔在旁,吓得叔叔赶紧捂住这位愣头青侄大爷的嘴。就是个二愣子形象。项羽有没有实践他灭刘邦的诺言?
第 1 页 生:没有,听了项伯的劝告,改变了主意,当时项伯已经和刘邦结成亲家,师:文中项羽的表现是 生:项王许诺。
师:简简单单四个字,什么叫许诺,许诺的背后是 生:项羽答应了项伯的请求,实际就是答应了刘邦的请求。师:就一个晚上,项羽来了个180度转弯,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项羽心地善良,心很软,师:项羽真的是个善良的男人吗,在进函谷关前,刚刚把投降的20万秦兵给坑了,即活埋。你说狠不狠? 生:狠
师:在政治斗争中总是讲究你死我活,项羽的巨大的转变只能说明
生:缺少政治斗争的经验。有孩子气。不够成熟。师:毛主席看过《鸿门宴》后说过:“项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刘邦却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是有道理的。
师:鸿门宴上,两大军事集团的老大终于见面了。刚见面,刘邦四次将军,两次臣把项羽捧上了天,自我感觉相当棒,大家有没有注意,刘邦很随意的说了一句话 生: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师:为何这样说
第 2 页 生:无非是为自己解脱,辩解,表明自己没有反叛之心。师:但没有想到,这里的有隙居然真的有戏了。看项羽如何回答
生: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非常直截了当,不加思考,项羽的性格特征如在眼前。师:你能猜测项羽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吗?
生:迫不及待,面带惶恐,好像是自己的不是,是自己误解了刘邦。
生:这是的项羽实在太可爱了,居然把告密者潜伏者和盘托出。
生:还为自己辩解,如果不是曹无伤,我绝不会这样。师:项羽的失言一说,可苦了曹无伤大人,文章的结尾一句话
生:立诛杀曹无伤。
师:刘邦性格是多么的果断,曹无伤到死还不知道自己的脑袋是怎么掉的。可见项羽的性格是
生:项羽的性格是直爽,毫无城府,还是缺少政治斗争的经验,生:做事不老练,想说就说,藏不住话。
师:其实第一个回合刘邦已经在心理战胜了项羽,至少让项羽觉得自己理亏。所以项羽留下来与刘邦一起喝酒,有赔罪的意思。在这次酒宴上,项羽的反应同样使人摸不着头脑。
第 3 页 找出相关的词语,(生找出相关的语句)生:项王默然不应,称樊哙是壮士 生:项王按剑而跽,项王未有以应。
师:总之一句话,曾经叱咤风雨的项大王这里居然天然呆了。我们看第一次反应,项王默然不应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诀以示之三。生:范增多次用眼睛示意,赶快动手,师:是真没看见还是假装没看见?为何会这样?
生:项羽是英雄盖世,他不喜欢这样偷偷摸摸的搞暗杀,生:这样的行为不够光明磊落。不符合他的身份。刘邦来喝酒,你把他杀了,实在说不过去、生:范增用玉诀表示你要赶快下决心,动手,玦就是决心,读音是一样。
师:项王还是假装没看见。这是他的失察行为。谁看不下去 生:范增
师:于是一个著名的成语就诞生了 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师:尽管有亲家项伯的照顾和保护,万一有个闪失,刘邦的死,会憋屈的。这是需要英雄的时刻,故事的高潮来了,发生了什么事,简要概括情节? 生:樊哙闯帐
第 4 页 师:樊哙闯帐是很无理的举动,项羽如何看?
生:项羽称他为客,很幼稚,人家和你拼命来的,你称他为客人,不应该。
生:还要称他为壮士,赐予酒,敌我不分。师:还有吗? 生:赐予肉,生:最后赐座。
生:尤其面对樊哙的一顿批评,居然未有以应,只说了一个字,坐,自己已经理亏了。
师:这是项羽的失策行为,被一介莽夫批得体无完肤,说不定还脸红自责,坐立不安。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说,又闻项羽亦重瞳子。”是说一只眼中有两个瞳孔,看来项羽的眼睛的确是有毛病的,当刘邦假装上厕所的时,他的反应 生:当时樊哙,张良都溜了出去,项羽的反应很迟钝,连三个大活人走了还不清楚,生:一共喝酒就没几个人,差不多一半走了还不清楚,不采取行动。
师:所以这就是是失控,放虎归山,龙游大海。祸患无穷。后来似乎想起了好像少人了,说了句话? 生:沛公安在?可能酒也喝多了。生:这时才想到沛公,反应迟钝,麻木。师:张良及时送上礼物,项羽的反应
第 5 页 生:接受刘邦的礼物时,置之坐上,好好的欣赏,可能要送给虞姬当生日礼物吧。
生:根本没有想到潜在的危险,只看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
师:项羽是一个四失的男子汉,失言。失察、失控、失策。直率轻敌、唯我独尊、光明磊落沽名钓誉、迷信武力、英勇善战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都非常不可思议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样最终只能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演绎出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的凄美的故事和传奇。
(课外思考,在鸿门宴中,张良很忙。在新上映的电影《鸿门宴中》并没有重点表现项羽和刘邦的都用,而是重点演绎了张良和范增之间的斗智,你怎样看张良很忙。)
第 6 页
第二篇:《鸿门宴》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从无赖到皇帝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一(8)班
师:今天我们玩一把穿越,邀请两位大家都熟悉的小学毕业生,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刘邦和项羽。让我先出示他们的毕业诗歌《垓下歌》和〈〈大风歌〉〉。(学生大声朗读)《垓下歌》是典型的一曲英雄末路,壮士悲叹的心声。乌骓马暗示着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走投无路的英雄啊,只有对红颜知己流泪:虞姬虞姬我可怎么安排你啊?另一边传来了洋洋自得的吟诵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回故乡。”是刘邦,一个出生低微的小小的亭长。为何一个流淌着高贵血液的贵族会败给无赖成性的小人物。曾经有一次机会放在我的面前。(学生马上接下去,我没有好好珍惜„„)这次绝佳的机会就是鸿门宴,两位大哥级的人物在鸿门宴来个亲密接触,感受其中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的气氛。
师:按照好莱坞的标准,《鸿门宴》是一部紧张刺激、场面火暴的动作大片,这里有哪些人物登台亮相,请按阵营分类。(马上有学生分出两大阵营并用了VS表示:刘邦VS项羽,张良VS范增,樊哙VS项庄,无伤VS项伯。)
师:当这两位大人物还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愤青的时候,他们都遇见了当时的大人物秦始皇出巡的场面,说了很相似但本质上非常不同的话出示两句话(出示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此矣)
师:这两句话你认为分别是谁说的?体现各自怎样的性格?(学生讨论)
生:彼可取而代之是项羽说的,说明项羽是一个很直接,很霸气的人,天不怕,地不怕,皇帝也不怕。生:大丈夫当如此矣是刘邦讲的,性格隐藏很深,有自己的远大的理想,有抱负,能干大事。师:你们更欣赏哪一种性格?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鸿门宴是个小舞台,但由于人物性格的差异,演出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大剧目。谁是演技最高超的演员?谁是演技最不过关的演员?幕后导演又是谁?(当三个问题一抛出,教室中立即弥漫着惊奇兴奋的情绪,作为教师明显感受到参与的热情。)师:(10分钟后,出示研讨成果,须言之有据,自圆其说)生:我们认为最会演戏的是刘邦这无赖流氓。(教师预料学生会用这种词汇评介并“恶毒”攻击刘邦。)
师:那无赖的刘邦是怎样炼成的九五至尊的皇帝?所有的成功人士的成功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生:刘邦善于用人,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生:他能真正的挖掘手下的潜能,虚心请教。
生:他运气好,心理素质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师:这些就是一位领导很重要的素质,领导不见得有多么聪明,但他头脑是清醒的。用人是大度的。当然这些只是比较抽象的品质概括,我们要从具体的言行来论证。我们从刘邦怎样称呼他人这个看来很简单的细节来考查刘邦的性格和演技,这种性格是在困境中展现的,当时出了怎么状况?
生:项羽得到刘邦军中的曹无伤的告密,将袭击刘邦。
师:刘项军队实力是无法比较的,再加上有人火上浇油,谁? 生:亚夫范增,师:注意其中山东这个词。是个 生:古今异义词。
师:范增是第一谋士,说刘邦是有天子的架势。说到刘邦时其中有个词用的很隐晦,但很刺激项羽,哪一个?
生:妇女无所幸中的幸。因为幸是帝王的专用词,意思刘邦自己把自己当作了帝王,当然项羽很不高兴
师:所以后果很严重,我要把你给灭了,刘邦运气不错,幸亏有 生:项伯,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特地来告诉张良,让他逃命。师:救命之恩课文中怎么说的,生:项伯杀人,臣活之。
师:活是使动用法。项伯还是很讲义气的。注意刘邦怎样称呼他人,这里大有学问。生:他称项伯为兄,自作多情敬酒攀亲,结为婚姻,成为亲家,假戏真唱,唱功迷人。(其中有两生居然扮刘项二人心拥抱敬酒故做亲热状,太投入了吧。)
师:这就是刘邦的水平,化敌为友,不,化敌为亲,高,实在高。这就是水平。师:注意刘邦有句口头禅?就四个字,这里出现了两次? 生:为之奈何? 生:怎么办?
师:你怎么看为之奈何? 生:很窝囊,无能。生:胆小软弱。
师:是真正的软弱无能。
生:不,我看是智慧,用众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不是很好吗?领导不是万能的 师:但没有领导是万万不能的。他怎样称呼张良的?
生:刘邦在危难前,放下主子的架子,称张良这部下为“君”,师:称张良为君,有几次?找出并朗读体会,刘邦怎么说前加上你认为合适的修饰词?注意你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
生:可以握住张良的手,目光凝视着张良,表现自己的真诚,发自内心,恳请对方帮助。师:这样的想象是可以的。果然在张良的帮助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形势得到了好转。师:根据约定,第二天早上见项羽,怎样在英雄无敌的楚霸王前表现自己,也是个难题,我们看刘邦怎样来解题的?注意称呼的词语? 生:这刘邦在项羽面前装成了弱势群体,两次称自己是“臣”,很低调,显示项羽的神威。生:四次称项为“将军”。
师:打住,项羽在“将军”和“大王”两个称呼中更在乎哪一个?
生:我们认为项羽勇猛、尚武、豪爽,相信武力能解决一切“国际争端”,过分的迷信武力,且自己也能举鼎拔山,参加奥运会准拿金牌。他可能比较喜欢“将军”这个称呼。战神啊!生:刘邦无非是摸准心事投其所好迎合项羽这种沽名钓誉的心态,好面子的特点,师:不可沽名学霸王。
生:比如还要借口上厕所(生笑)自己逃命,留下张良入虎口,称张良为“公”。师:公和君比较有何区别? 生:在危机关头称呼张良“公”,表示一种尊重和感谢。生:有一种庄重的色彩,对张良的看重。要张良收拾残局。
师:归纳,一次呼项伯兄,两次称张良公,三次称张良君。三次称自己臣,四次称项羽将军。总而言之,刘邦是用自己的心机和谋略,当然还有出色的演技,最终在鸿门宴上死里逃生,成就帝王霸业。那谁是演技最糟糕的演员呢?下节课见。
小刘
第三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领悟课文所寓含的道理,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课时重难点:
练习写话中感悟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八次》,它是一个什么故事?(历史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两遍课题。(师相机板书课题——11 第八次)
2、复习词语:(教师出示词卡)
师: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谁能大声的把它们读出来?
欧洲
侵略
抗击
布鲁斯 磨坊
唉声叹气
结网 几乎
信心
感动
招集
3、谁能把上面的第一组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句子?(生回答师生相机评价)
(欧洲的苏格兰遭遇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进行抗击)
二、初步感知布鲁斯的英勇: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再一次走近布鲁斯王子吧!(板书:布鲁斯)
1、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为一位王子,当发生战争时,他完全可以让将士去抗击侵略者,自己在王宫里等着战报,而布鲁斯王子却亲自带领军队去抗击敌人的侵略。战争随时可以夺走他的生命,而他却没有躲避、退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鲁斯王子是一位怎样的王子?(英勇、爱国)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谁能读出布鲁斯王子的英勇和爱国?
3、生有感情的齐读
师: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布鲁斯王子的英勇和爱国吧。
三、理解布鲁斯的“几乎失去信心”:
1、师:如此英勇、爱国的王子,他带领军队抗击侵略者,会遭到怎样的战况?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自由读文)
2、师:同学们刚才的朗读中你有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王子?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交流:看到一位唉声叹气的王子,他一连打了七次败仗,受了伤,一个人呆在磨坊里)
3、师:同学们什么是“唉声叹气”?你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唉声叹气”?英勇的王子是因为什么独自呆在磨坊里“唉声叹气”呢?
(生反馈)(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师小结:贵为王子的布鲁斯,他原本应该住在王宫,可因为自己的国家受到侵略,他带领士兵们英勇的抗击。第一次抗击,他们失败了,没关系,他们再次发起第二次的抗击,可是还是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也没关系,整理军队再来第三次的抗击,结果还是失败。就算第三次抗击也失败,依然没有关系,他们再来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可是,第七次抗击最后还是失败,而且自己还受了伤,只好躲进磨坊独自唉声叹气。(师板书:七战七败)
师:磨坊是老百姓干活的地方,是比较偏僻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七战七败并受了伤的布鲁斯王子孤零零躲在小磨坊里疗伤,将士们也打散了。想着自己的国家即将被别人灭掉,自己的人民将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自由,作为一位王子,此时此刻却无法保住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人民,他是如此的难过、伤感,所以他几乎——(导读)“失去信心”。
4、出示句子,指名读:
师:现在谁来读读这个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
面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面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教师根据生朗读进行评价,小结:“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板书:几乎失去信心)
4、有感情的齐读句子,再一次感悟“几乎失去信心”。
四、寻找布鲁斯重新振作精神的原因,品读、感悟蜘蛛结网的过程:
1、师:在文段当中那个词可以看出布鲁斯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几乎)。对,几乎就是没有完全,没有彻底失去信心。现在同学用最快的速度浏览第三、四自然段。
2、品读蜘蛛织网的故事。
师:第三自然段主要写谁?干什么?(蜘蛛、结网)(板书:蜘蛛)
3、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在文段中找出描写蜘蛛结网的词语或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4、生反馈。(教师根据生反馈,用红笔在小黑板上标记)
5、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段。
师: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蜘蛛经历了几次失败?(七次)(教师相机板书:七结七断)你觉得蜘蛛结网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不容易、艰难)
师:是啊,蜘蛛结网,结了断断了结,第一次结网,一阵大风吹来,网吹断。二次再接又被吹断,蜘蛛在继续结网,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一连结了七次,网还是被大风吹断了,可是蜘蛛都没有灰心,同学们想想,如果第八次蜘蛛没有成功,它还会继续下去吗?(会)蜘蛛从头干起直到成功为止。(师相机板书:并不灰心)(引读——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生接:丝断了,网破了.......)
师:一只小小的蜘蛛,要把网结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多么艰难,多么的不容易啊!可它却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请大家一起来读,读出它结网的艰难、不易和不灰心!
五、感悟蜘蛛结网给布鲁斯带来的启示
1、师:通过你们的读,老师感觉到,你们已经被蜘蛛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此时,布鲁斯看到蜘蛛结网他是怎样的反应?一起朗读一下第四自然段。
2、指名反馈布鲁斯看到蜘蛛结网的反应。(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3、师:布鲁斯为什么会“感动极了”?(指名反馈)
师,布鲁斯看到一只不起眼的蜘蛛都能够为了结成一张蛛网,难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都不会灰心,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国的王子,所以他被蜘蛛——生答:感动了。
师:这一部分那些是描写布鲁斯的神态?那些是描写布鲁斯的语言?(猛地
跳去来、喊道)
4、师指名模范布鲁斯的神态、语言,相机点评。
师小结:作者这样的描写能够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布鲁斯的感动。你看,布鲁斯因为感动居然忘记伤痛,猛地跳了起来!今后我们在别写人物时就可以学习这样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描写,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人物写活来了!来,我们大家再读一下这段话!(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5、情境渲染,点明课题“第八次”。
师:在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到了布鲁斯的感动、他的兴奋,他打算要怎样?(在干第八次),同学们我们的课题是什么?(第八次),这里点明了我们的课题。
“是啊,布鲁斯王子心想:难道我还不如一只小小的蜘蛛吗?不!绝不!于是他猛地站起来,大声喊道(生读)我也要干第八次!”
“难道我要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国家就此灭亡吗?不!绝不!于是他猛地跳起来,大声喊道(生读)我也要干第八次!”
“难道我要看着我的子民从此流落街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不!绝不!于是他猛地跳起来,大声喊道(生读)我也要看第八次!”(师板书:第八次)
六、拓展想象书写动员稿,升华文章中心,解决课后第四题:
1、指名第五自然段。师:布鲁斯居然决定再干第八次,那会做些什么呢?那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五自然段。
2、师:因为七次战争的失败,布鲁斯的军队都被打散了,当他受到蜘蛛的启发决心再干第八次时,于是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团结起来再次抵抗敌军的侵略。
3、拟写“动员书”。
师:布鲁斯因为七次战败几乎失去了信心,相信他的士兵们也的信心也几乎丧失了。老师有个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探讨探讨,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和招集他的士兵们?
4、小组交流:
亲爱的苏格兰百姓们,勇敢的士兵们:
你们知道吗?一只小小的蜘蛛要经历__________的失败才能把网结成,它们面对失败从不灰心,最后_________。我们是___________的战士,难道还不如__________吗?只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布鲁斯王子
5、教师根据各小组反馈小结。(板书:终于成功)
七、小结下课:
师:英勇的布鲁斯跟小蜘蛛同样经历了七次失败,可当布鲁斯看到小蜘蛛的坚持不懈,受伤的布鲁斯被感动了,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伤痛激动了的跳起,大喊要干第八次。尽力过七次失败的布鲁斯王子,第八次终于成功了。请同学们回去后完成课本65页第四题,并把蜘蛛结网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布鲁斯 蜘蛛 ↓
↓
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 七结七断→并不灰心
↘
↙
第八次
终于成功
相同的遭遇
第四篇:《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执教:无为县开城中心小学 张修忠 点评:孙友根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设计理念】
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听、说、读、写、演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体验人物情感,感悟深刻道理,提升阅读能力,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生齐读课题)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昨天学的词语。出示: 侵略 失败 信心 灰心 动员 战斗 抵抗 成功 生1读。
师:读得很准确,谁能更响亮地再读一遍? 生2读。师:一起读。(生齐读)
师:谁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主要讲了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七次都失败了,几乎失去了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动员人民起来抵抗,最后成功了。
【点评:整体观照,通过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运用能力,又自然地走入文本,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以读促悟,感悟英勇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精彩而又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63页。出示: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师:自由地读一读。(生自由读)师:谁来读一读?
生: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师:“抗击”是什么意思? 生:抵抗。
师:那“英勇地抗击”呢? 生1:勇敢地抵抗 生2:顽强地抵抗。
师:布鲁斯王子为什么要抵抗外国侵略军呢? 生:他们的国家遭到别国的侵略。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王子很英勇。生2:王子很勇敢。
生3:王子很为自己的国家着想。师:为自己的国家着想,其实就是爱国。布鲁斯王子领导的战斗是保家卫国,是正义的战争,让我们为英勇的布鲁斯王子,为勇敢的苏格兰人民加油,一起读。生齐读。
【点评:紧扣“英勇”,读中感悟、体会布鲁斯王子为了自己的国家奋不顾身,让学生在朗读中激发阅读激情。】
三、品读词语,感悟心境
师: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战争是残酷的,残酷的战争几乎让布鲁斯王子失去了信心。师:为什么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呢? 生:因为一连打了七次仗,王子都败了。师(板书):布鲁斯 抗击 七战七败
师:是呀,当打了第一次败仗后,布鲁斯王子不断地安慰他的将士,不要灰心从头再来;当打了第二次败仗后,他仍然信心满怀,坚信胜利一定属于他们。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他们仍然以失败告终。这都已经是第七次了,布鲁斯王子的心都凉了半截,他的信心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师: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布鲁斯王子此时已几乎失去了信心? 生: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出示:唉声叹气
师:请同学来读读这个词。
师:唉声叹气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表演一下?(生表演)师:此时,你能感受到布鲁斯的心情吗? 生:难过。
师:为什么难过,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我们的国家被别国侵略,而我居然不能把他们赶出去,我真无能呀。师:难过地读读这个词。生:(难过地读)唉声叹气。师:你呢? 生:很伤心。
师:为什么会伤心?
生:布鲁斯会想:我堂堂一个王子,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我没有脸见父老乡亲了。师:伤心地读读这个词。生:(伤心地读)唉声叹气。师:你的心情又如何? 生:像被刀割一样。师:为什么?
生:布里斯会想:我一连打了七次败仗,我真是太无能了。师:读读这个词 生:唉声叹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布鲁斯心中的苦闷,也都体会到了他的心情。布鲁斯王子一连打了七次败仗,他就在心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带着我们的感受读一读。
出示: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学生读,师相机点评。生齐读。
师:此时的布鲁斯是不是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呢? 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不是完全失去信心,我从“几乎”一词知道的。出示: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想想能不能把“几乎”去掉?
生:不能,第一句意思是他完全失去了信心,第二句意思是他还有一点点信心,并没有完全失去。
【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朗读、表演等活动形式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带入到人物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去碰撞人物的心,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人物的情感之中,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四、朗读品悟,感受执着
师:是呀,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就在布鲁斯王子心灰意冷,几乎丧失信心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内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生自由读。
师:他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蜘蛛在结网。
出示:一只蜘蛛在结网的图片。师:蜘蛛一共结了几次网? 生:八次。
师:前七次成功了吗? 生: 没有。
师(板书)蜘蛛 结网 七次未成
师引读: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 生:丝断了,网破了。
师:这就意味着先前的努力——(白费了),蜘蛛灰心了吗?(没有)师引读:只见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师:再一次的努力——(白费了),蜘蛛灰心了吗?(没有)师引读:只见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师:看来这网是结不成了,也许你会劝小蜘蛛放弃努力,你会怎么劝呢? 生1:小蜘蛛,你还是别织网了,你是斗不过大风的。
生2:小蜘蛛呀,你还是等风停了再织吧,否则你还是会失败的。
生3:小蜘蛛呀,你还是别费力气了,这么大的风,你再织网还会失败的,说不定你还会被风吹走的。
师:可只要有一丝希望,小蜘蛛就不会放弃努力.师引读 :只见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师:这一次,它终于—— 生:成功了。师(板书):成功 师(点击“终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蜘蛛结网很不容易。师:谁愿意读一读。生1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仿佛你就是那小小的蜘蛛似的。生2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只小蜘蛛。一起读。生齐读。
师:我们一路读来,目睹了蜘蛛结网的过程,此时此刻,假如你是布鲁斯,你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生1:哇,小蜘蛛,你太了不起了。
生2:小蜘蛛,你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生3:小蜘蛛,你前七次结网都失败了,第八次终于成功了,你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以读代讲,采用层层递进、一咏三叹的复沓策略,营造出与文意吻合的气场,让学生与蜘蛛展开对话,读中领悟蜘蛛那种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五、心灵对话,想象体验
师:是呀,经历了第八次才获得了成功,这专注而又执着的小蜘蛛不仅感动了我们,还感动了——(布鲁斯)
师引读:布鲁斯——(感动极了)。师:此时的布鲁斯会想些什么呢?
生1:是呀,蜘蛛都能干第八次,难道我堂堂一个王子要放弃吗? 生2:难道我真的忍心看着我的子民被欺负,国家灭亡吗?
生3:一只蜘蛛都不放弃,难道我一个王子要放弃吗?那样我就太对不起我的子民了。师:想到这儿,(引读)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师:同学们,这里不是说,不是讲,而是——(喊),用尽力气地——(喊)。这一喊,喊出了什么? 生1:勇气。生2:信心。生3:成功。生4:永不放弃。生5:坚持不懈。
师:谁来演一演布鲁斯? 生1演。
师:想想布鲁斯感动极了,他会有哪些动作呀,拳头怎样,表情呢? 生2演。
【点评:言为心声,语言是从人物心里流淌出来的,当布鲁斯王子喊出“我也要干第八次”时,让学生与人物同呼息、共命运,设身处地融入角色,说说心里在想什么?再让学生表演,体会布鲁斯的心情。】
出示: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师:心动不如行动,布鲁斯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他要把他的见闻和感受告诉他的将士们,假如你是布鲁斯王子,你会怎样动员这些士兵重新鼓起作战的勇气呢?
出示:英勇的斗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同桌之间先讨论讨论。(生讨论,师巡视指导)师:下面把你们讨论的内容用笔写下来。(生写,师巡视指导)师:注意写字的姿势,开头空两格。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播放音乐)
师:孩子们,现在你就是布鲁斯王子,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你的将士们,你将如何动员呢? 生1:亲爱的斗士们:我们虽然失败了七次,但不表示我们永远失败,你看,那只小小的蜘蛛不是战胜了大风,最终成功了吗?我们难道连一只蜘蛛都不如吗?只要我们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就一定会胜利。生2:亲爱的斗士们:我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看到了一只蜘蛛,它一连结了七次网都失败了,但是他并不灰心,最后织成了一张网,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还有第八次,我们不要灰心,跟着我一起把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家,冲啊!
生3:亲爱的斗士们:一只小小的蜘蛛都能不放弃,最后取得了成功,只要我们永不放弃,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走,跟我去干第八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师:假如你第八次抵抗不成功呢? 生:我会干第九次。师:第九次也不成功呢?
生:我会干第十次,一直到成功为止。师:我看到了一个坚持不懈的王子。师引读: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师:同学们,这成功来得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从哪里看出的? 生:激烈的战斗。
师:是呀,战争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是什么支持着他们呢? 生1:蜘蛛永不放弃的精神。生2:蜘蛛坚持不懈的精神。生3:蜘蛛永不灰心的精神。生4:蜘蛛不怕困难的精神。
【点评:让学生抓住“空白”进行角色体验,有时为了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课文往往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些空白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的好材料。课文的最后一段便是如此,让学生想象布鲁斯王子是怎样动员那些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来参加第八次抵抗。读写结合,学生进入了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这样做是符合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
六、联系实际,提升认识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同学们,你们碰到过哪些挫折和失败? 生1:一篇课文读了几遍都读不好,就不想读了。生2:学溜冰,学了很多天都没有学会。生3:做实验,好多次都没有成功。„„ ……
师:学了这篇课文,面对失败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师:你会在心底加油地说—— 生1:失败是成功之母。
师:你会在心底勇敢地说——
生2:我们要学习蜘蛛永不放弃的精神。师:你会在心底坚强地说——
生3:面对失败,我们不能放弃,要向小蜘蛛学习。„„ ……
师:是呀,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有蜘蛛那执着的精神,有布鲁斯王子那坚持不懈的精神,什么事都能成功,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人生的强者。好,下课。【点评:让语文服务学生的生活,这不只是教学一篇课文,而要让学生深深感受蜘蛛、布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从而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对这篇课文的主题作总结和提炼,让学生学既巩固了“内涵”又拓展了“外延”。】
第五篇:《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严萍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一课,了解到江潮还没有来,江面很平静,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等啊!盼啊!直到午后一点左右。听,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同学们,那是什么声音呵?
生:潮来了!
师:对,大潮就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说去就去,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轻声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大家要仔细地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观后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并记下问题。)
生:大潮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的声音非常大,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大潮给我的印象是它气势非常的雄伟。
师:那你所说的气势是你听到的还是看到的呢?
生:是我看到的!
师:能看到气势吗?
生1:我觉得气势是想到的。
生2:我觉得气势是感觉到的。
师:同学们真会观潮,真不错。
生:我不明白的地方是课文中“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前面说白线很快地移来,后面又说它拉长变粗是逐渐的,我不明白这里前后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师:她真会动脑筋!
生:我不懂的地方是课文中为什么用白色战马,而不用别的什么马来形容大潮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潮来时这一部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大潮声音的词句,用“直线”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词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勾画。)
生:我画的描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是——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是——从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师:嗯,你听到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闷雷滚动,看到它的样子——一条白线。
(师板书:闷雷滚动、白线)
师:那么大的潮为什么会是一条白线呢?
生: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就是人们在地平线上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所以这时的潮头看起来像一条白线。
师:原来是这个原因,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那条白线就是大潮的潮头。观潮的人们从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后一点左右,这时才看到了一条白线,如果你们是观潮的人,你们会怎么样呢?
生:喊!
师:怎么喊?
生:快看呀!大潮真的来了!
师:那么多的人,大家都这样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这就是“沸腾”的场面。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齐读)
师:有一点老师不明白了,怎么说人群“又”沸腾了呢?
生:我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写了“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这句话也就是在写潮来前,人们已是人声鼎沸,所以在这里他用了一个“又”字。
生:先听到隆隆的响声,人们就议论纷纷,现在既听到声音,又看到形状,所以是又沸腾了。
生:前面已经喊了一次“潮来了!”这里是真的潮来了,所以又喊了起来。
师:课文既写出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和样子,还写出了观潮人的情绪,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啊!让我们带着观潮人的情绪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会观潮,不仅听到了大潮在远方的声音,看到了大潮在远处的样子,更难得的是你们还体会到了观潮人的情绪,真是不简单。
师:大潮在远处时其声如闷雷滚动,其形似一条白线,难道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潮仅仅是这样的吗?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个句子,想一想这条白线是怎样变化的?(提示学生重点理解“横贯”一词。与同桌讨论刚才同学提到的“那条白线很快地移来,却慢慢地拉长变粗”是否矛盾。)
(生自由读,并与同桌讨论。)
生1:我认为刚才这个问题并不矛盾,课文中它逐渐拉长变粗,我们在美术课学过远小近大的道理,那是一种视觉效果,所以我认为这里并不矛盾。
生2:我想这里是进一步说明钱塘江大潮很大。因为江面很宽,那么宽的江面全都是潮水,所以我从这里体会到它气势雄伟,而并不矛盾。
师:你体会得真好,“横贯江面”多么壮观!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想像那个情境,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师播放大潮由远及近的画面。)
生:(不由自主)真美啊!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这个句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读“那条白线……横贯江面”)
生:我们脑海中出现了那条白线慢慢拉长变粗,向我们涌来,最后整个江面满是潮水。
师:咱们一起再体会着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浪头越来越近的时候,大潮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生:大潮越来越近,就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喜欢这个句子的举手!
(学生全体举手)
师:(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再自己多读几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读得最好。
(指导学生个别赛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去感受了大潮汹涌而来的气势,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师播放大潮通过时的电脑画面,学生看着,不由自主地惊讶、赞叹。)
师:谁能谈谈你刚才的感受?
生1:我想到书上“飞奔而来”这个词。
生2:我感到潮水真是“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师板书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生3:我觉得浪潮就象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气势非常雄伟,声音非常巨大,大潮好象千万辆坦克发动的声音。
师:你体会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生3:我怕读不好。
师:你刚才体会得这么好,一定能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教室一片鼓励的掌声)
(生3读句子)
师: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吗?
(学生高兴地叫好,教师朗读这一句,学生热烈地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该轮到我为你们喝彩了,行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读得棒极了!我都被大家的朗读给震撼了,学到这儿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大潮的样子?
生:想!
师:现在你们就站在海塘大堤上,每位同学就是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中的一员,你们现在观潮是什么心情?
生:激动!
生:着急!
生:兴奋!
师:大家看了画面后,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此时的感受。
(师播放大潮来时全景画面,学生发出惊呼。)
生1:大潮真是雄伟。
生2:我觉得钱塘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真是名副其实!
师:你们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一天下奇观讲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听呢?
生:想!
师:那大家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生自述)
生1:我讲给我邻居姐姐听:姐姐,今年暑假我到钱塘江去了一趟,我们很早就到了那儿,直到午后一点左右,才听到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一样……
(三名学生分别依据课文和画面,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了复述。)
师: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放画面,请大家当小主持人,给画面配解说词,大家高不高兴啊?
生:高兴!
师:当主持人可不容易,你们知道解说词在哪儿吗?对了,就在书上的三、四自然段,咱们就来个《话说钱塘大潮》的第二集《潮来时》。
生:好!
(两名学生配解说词)
师:作者围绕着大潮声音、形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具体地描写出来,我们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这种细致的观察方法,平时多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想、去体验,这样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