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时间:2019-05-15 01:4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第一篇: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历年来,我系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坚持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建立良好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审计理论与实务》是注册会计师专业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该课程案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分别安排在两个学期来讲授,且在项目化教学方法方面作了深入有益的探索。我们体会到,理论知识是学习审计实务的前提和基础,但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融入真实的案例事件中才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因而也才会更有效。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讲授《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理论部分内容时,至始至终以最新的相关社会事件为案例,将其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环境,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社会环境和实际问题,增加感性认识,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与抽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受到此理念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启发,在最终的期末考核方式上有了新的设计思路。

一、设计理念

1、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实践性

审计工作是具有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岗位,对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要求很高,在校期间除了保证他们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扎实的操作动手能力,为此,我系在教学时一直坚持请有经验的外聘专家走进课堂,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按照“工学结合”教育理念,我系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会专业学生于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要进行5个月的毕业顶岗实习,实习单位是全省各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本考核方案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打破以前课程传统的考试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为指导,按照 “注册会计师助理审计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培养学生对审计风险的评估能力、审计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会计舞弊的鉴别能力。

2、项目化教学,体现应用性

《审计》是一门综合技能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技能,高职会计类专业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会计稽核和审计助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从审计的视角巩固会计核算能力,反思回顾学习的知识。项目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该考核方案则模拟真实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作业模式,以7-8人的团队小组为考核单元,针对负责的项目任务进行作业,强调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投入到项目小组工作中。

3、掌握学习方法,体现引导性

该考核方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依 赖老师讲”变为“自己主动学”。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师看到了学生的潜能,开始重新认识学生,由衷的欣赏学生,更多的激励学生。

二、考核内容

审计理论主要讲授有关审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关准则、执业道德及审计目标,计划及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的理解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是审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它关系到整个审计课程的学习效果。该方案考核的重点是将审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审计程序结合实际案例事件进行分析,把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具体化,针对案例事件的财务造假情况,巧妙运用学习的审计知识解决事件中的财务造假问题。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不断地将学习过的审计知识进行复习,同时,还要回顾以前学习的财务会计知识,最终运用综合职业技能解决实际案例事件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核形式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共布置3套实际作业案例,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案例,两两PK。

2、每个审计小组组长要给组员合理分配任务,学会团队合作,在小组作业中要体现每位组员的任务成果,并选出一位组员对整个小组的作业成果进行讲解发言。(时间35-40分钟)

3、两个小组进行讲解发言后,剩余四个小组和老师组成评委席,对竞赛小组的作业成果进行点评,针对点评的内容,竞赛小组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或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最终成绩评定由四位评委小组及老师给分的平均成绩来确定。(每组点评发言时间3-5分钟,点评总计时间15-20分钟)

四、考核标准 项目 评定标准 分数 内容

1、能充分收集事件资料,用于事件作业,包括文档、照片、视频等资料。(5分)

2、能准确把握案例事件,内容完整。(5分)

3、利用采集的财务数据,深入研究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5分)

4、找出财务造假的漏洞,总结舞弊手段。(5分)

5、结合会计、财务管理知识,分析深入、透彻。(10分)

6、能够结合所学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对分析出的事件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10分)

7、通过小组作业过程,总结事件教训及得到的启示。(10分)50 方法

1、能够有效利用事件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与作业内容联系紧密,针对性强。(10分)

2、根据设计的作业内容,紧扣链接主题,恰当有效的完美展示作业效果。(10分)20 过程

1、能够合理分解小组任务,密切合作,发挥团队作用。(5分)

2、小组成果能紧扣作业内容,思路清晰,内容正确。(10分)

3、各环节内在联系紧密,步骤之间衔接自然。(5分)20 形式

1、有效利用多媒体工具,PPT设计丰富,图文编排合理,布局美观。(5分)

2、讲解时思路清晰,普通话流利,讲述清楚,快慢适度,停顿恰当。(5分)10

五、本方案实施效果

1、经审计教研室、系处审查同意,该方案2011年6月运用于09级注册会计师专业一、二班2010-2011学年的第二学期OOOO名学生的考核。

2、通过考核,以后附的3套学生作业为例,在此PPT中,学生通过搜集案例事件资料,合理运用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结合自己学习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达到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该方案也深受学生欢迎。

3、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训练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考核方案学生通过自然获取业务数据,自主作业、自主决策的方式,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小组作业过程中,鼓励发挥团队精神,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审计线索,获取审计证据,并提出一些建议,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学会了如何应用掌握的知识。

4、在实际的事务所审计中,组织方式就是小组作业,所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非常重要,而该考核设计方式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神,学会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5、该方案在选取典型案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第二篇:全面认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认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一点体会

生物工程系刘振湘

1999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职院校数量、每年招生人数、在校生数量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然而,与规模的快速扩张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提高并不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职教育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本质上还是沿用本科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高职教育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是作为本科教育的一种补充。2006年,国家教育部分别以教高[2006]14号、16号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其主体都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教育部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上。这充分体现了国家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的决心,预示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认真学习教高[2006]16号文件,开展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大讨论,我院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会议、暑假中层班干部培训班和全院教学质量监控会议中都把教高[2006]16号文件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本人现就学习该文件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重要性

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界普遍认为这一文件的出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相当重要,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首次对高职教育进行了正确定位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虽然我们自己早就知道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且其“职业教育”的属性,才是高职教育“质”的属性、本质的属性;现在是由教育部明确了:“高职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而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个正确定位。据专家分析:既然是一种类型,类型中就有层次之分,即: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这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高职内部结构调整的政策依据。

2、准确确认了高职教育的作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这是教育部对高职教育作用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准确确认。教高[2006]16号文件同时指出:①我们要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作出重大的贡献;②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③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

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全面总结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教高[2006]16号文件总结了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吸纳了国外类高职教育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特别是针对当前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新的思想、最新的理念、创新的办法,对于指导我们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件提出: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篇幅不大,全文约3800字,共分九个部分,其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提高一个认识、明确一个目标、深化三项改革、加强四个建设”。

1、提高一个认识

“提高一个认识”就是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高

[2006]16号文件指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服务面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等三个方面,今后要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高职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边天下,质量问题显然比数量的问题更显得突出,关乎高职的健康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知识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明确一个目标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这里有“五个要”:①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②要以中发〔2004〕16号文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④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⑤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提高四种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要求是很高的,本人认为“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是关键,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创造;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就业和创业。

3、深化三项改革

“深化三项改革”是指深化专业改革、深化课程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深化专业改革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但一定要注意,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针对全局而言的,对于具体的院校,要考虑实际基础,动机和效果应该统一。人才培养已经全国化,要有整体眼光,讲求教育成本,不能什么专业人才都“本土化”。对于数量不大、时限很紧的人才社会需求,与其花大力气在本地新建专业,莫如到外地有关院校招聘毕业生,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效率。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与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是一致的。专业设置范围不能够离“群”,新专业要有增长点,龙头专业和支撑专业对于不同的院校答案应该有所区别,此院校的支撑专业,可能就是彼院校的龙头专业,反之亦然。教高[2006]16号文件同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①要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②要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③要力争进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④要在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和规范专业建设;⑤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⑥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2)深化课程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①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④加强课程建设,建设精品课程;⑤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⑥加强教材建设,参与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⑦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⑧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⑩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高

[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为此强调“五个要”:①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②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③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④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⑤要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四个建设

“加强四个建设”是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建设”。

(1)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训、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①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③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④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⑥要力争进入建设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点专业领域。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①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②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③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④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⑤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⑥要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争取成为在高职教育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视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3)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要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①要着力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的获取率与获取质量;②要致力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顶岗实习落实;③要着力于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④要致力于能很好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4)加强规范管理建设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①应重视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②应重视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院校领导要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③应重视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④应重视从严治校规范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⑤应重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出台,表明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与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它的根本宗旨在于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社会,吸引行业企业积极

参与,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维护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实习,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的认识实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活动,但不包括学生勤工俭学、社会实践以及毕业生就业见习等活动。

第三条 学校组织学生实习,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稳定就业。

第二章 组织与计划

第四条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由学校负责联系落实实习单位,学生必须在学校指定的实习单位开展实习。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原则上应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安全防护条件完备,提供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学生因个人原因要求自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的,必须由学生本人和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共同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进行实习。鼓励学生选择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对自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的学生应定期进行实习过程检查。

第五条 学生实习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和管理。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安排学生实习时,要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包括:实习目标、内容、环节、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岗位、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

第六条 学校应当切实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校长是学生实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学工、招生与就业、财务、安全保卫等职能部门及各教学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安排学生的实习活动。学校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实习管理的具体职责,指定专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实习管理,并层层落实实习管理责任。学校应当协商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管理工作。

第七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学校应根据实习工作的需要,选派优秀教师为指导教师或聘请实习单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为兼职指导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在同一单位实习人数达到50人及以上时,学校须安排至少1名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分散进行顶岗实习时,原则上由学校聘请实习单位的技术骨干进行指导。学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按照指导任务计算师工作量。

第八条 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原则上做到专业与岗位对口,并尽可能按照专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要求进行交叉换岗、轮流顶岗。对于因岗位特殊无法安排顶岗实习的专业,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第九条 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顶岗实习的时间一般为3至6个月,不得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或就业实习等名义延长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统一集中安排在毕业年级进行,严禁安排非毕业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不得分多次安排顶岗实习。少数特殊专业安排超过6个月顶岗实习的,或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方式实习的,其人才培养方案须经学校同意后,提前一年报省教育厅备案。学生实习期间其学生身份不变,学校应当按照学生的身份进行管理。

第三章 过程管理

第十条 学生顶岗实习前,学校应当对学生实习的单位、岗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应包括:学生实习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安全防护等方面。学校安排学生赴国(境)外实习的,应当根据需要通过国家驻外有关机构了解实习环境、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等情况,必要时可派人实地考察。

第十一条 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应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或由学校分别与实习单位、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学生应及时将协议内容告知家长,对于未满18周岁的学生,还应提供监护人知情同意书。实习协议原则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工作负责人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姓名,实习学生和家长的姓名、专业班组、注册学号及实习期间住址;(2)实习期限;(3)实习内容和实习地点;(4)实习食宿安排;(5)实习时间、休息休假;(6)实习劳动保护;(7)安全管理责任;(8)实习报酬;(9)实习责任保险;(10)实习纪律;(11)实习终止条件;(12)实习考核方式;(13)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顶岗实习前,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宣布实习安排,严格实习纪律,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习过程中,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结合实习的特点和内容共同做好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开展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

第十三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劳动环境。不得安排学生从事具有安全隐患的实习活动或明显超过学生体力的高强度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到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场所实习;不得安排学生从事不符合实习特征或与实习内容不一致的劳动生产;不得安排未取得职业资格的学生在需要相应职业资格的岗位上顶岗实习;不得安排和接收16周岁以下学生顶岗实习;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人才培训机构等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不得强制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或每周超过40小时,如有确需加班的特殊情况,需征得学生同意,且加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

第十四条 学校应安排必要的实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实习单位管理、师生实习期间差旅及食宿补助、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酬劳、相关保险、实习工具、材料和其他消耗品、特殊劳防用品及其他与实习工作有关的支出。

第十五条 实习单位培训实习学生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实习单位应向顶岗实习学生按工作量或工作时间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并支付给实习学生的报酬,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有关规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实习报酬的形式、内容和标准应当通过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进行约定。学校和实习单位及相关人员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实习报酬提成和其它形式的实习费用,不得借顶岗实习牟利。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

第十六条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努力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和实习单位组织的文化教育及相关培训活动,服从管理。对擅自离开实习单位等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应按学校与实习单位的相关规定处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提交实习报告(总结),并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后,方可参加实习成绩评定。

第十七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住宿管理,保障学生的住宿安全。原则上学校应与实习单位协商统一安排住宿,确有困难不能统一安排,应允许学生自行安排。自行安排住宿的学生,须办理相应手续,经学生家长同意,报学校批准后方可办理。对超过半年的校外住宿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应减免相应的住宿费用。

第十八条 学校要大力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和监控。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要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通报、协调和布臵相关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控,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实习指导教师应当落实实习记录制度,定期检查并记录实习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第十九条 顶岗实习结束后,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对学生实习共同进行考核。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的成绩应当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

第四章 安全与保障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依规开展组织学生开展实习活动,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落实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当根据各项实习活动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安全预警机制,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不断提高学校学生实习活动安全工作水平。

第二十一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加强实习学生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安全纪律、安全生产、心理健康、事故应急、自护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明确实习期间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安全守则,保证实习学生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实习学生,不得顶岗作业。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服从实习单位和现场指导人员的管理,注意现场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针对自身专业设臵、教学安排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投保与其实习岗位相对应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保险责任范围应当覆盖学生实习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经费可从学校学费中列支,不得向学生另行收费。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支付投保经费的,企业支付的实习责任保险费据实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第二十三条 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对在实习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实习单位以及实习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学校、实习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各高校应当根据本办法,及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二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其他高校普通专科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学习心得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九条意见,主要回答了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提出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理由有四条,一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国际大趋势对我们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培养千百万高质量技能型的劳动大军;四是对国内前一个时期极少数高等职业院校出现的不重视教学质量、违规招生、管理松懈等问题的反思。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16号文件中写了九条意见。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九条意见的问题。

通过对教育部16号文件的学习,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职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专业改革与建设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实行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学院必须重视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实训基地建设要通过产学结合,充分吸取生产一线的管理经验,加强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在硬件建设上,实训基地的设备要与生产一线同步,要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要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学合作,建立一批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与企业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签订合同,使用企业现有设备,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

第五篇:职业核心能力总结

认真对待,与学生共同学习

——关于“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心得总结

本学期有幸参与了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工作,这对于我自身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随着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展,不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其通过组织活动不断相互学习,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此次工作对于我自身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严格依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按时到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堂课主要是借助教学多媒体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及意义以PPT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这个初定的基础上,简单介绍整个教学进度和测评包的构成(任务一二及自选任务)。尤其是重点讲解支撑任务所需的材料如何去收集(照片、活动PPT、策划书、会议记录,所涉及到的作品设计实物等)。同时强调课程实质是实践,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开展,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共同合作让任务圆满完成。最后考评是测评包和试卷同时进行。后期就是分组,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一个成功案例。紧接着由各小组自由讨论并确定需执行的项目。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交由学生,让各小组成员分别到讲台上完成对小组任务的讲解。其余小组提问,相互学习,不断改进方案。同时作为老师,对学生策划的点评要注重方式方法并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度。对于个别执行力度不强或需另行选择项目的小组将重点单独指导并坚持跟进到底。最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所带班级学生都依照教学任务要求完成项目,认真按时完成测评包的填写及光盘刻录并顺利参加笔试。

二、积极面对教学困难,适当引入团队小游戏,增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一想二说三做”——就是我对本门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个简单总结。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各施所长,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比如策划书、会议记录等文本的制作。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间与人交流沟通的次数,力求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而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学生自行组队、小组命名,并根据任务要求(项目意义及可行性)积极讨论后确定项目。紧接着就是由小组长牵头按照进度完成项目任务,同时实时收集并保存支撑材料,同时完成测评包的填写。

也许是由于起初的新鲜感过了,个别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听取其他小组陈词时漠不关心或交头接耳,自由讨论、分析总结环节中参与度也不高。在查阅了一些网络资料后,借鉴了一些团队小游戏。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2班开展的“数字传递”活动。班上所有小组必须参加,其中任意2个小组同时参加。先站一纵队,分别前后热身,捏、敲,再转后重新来过。把数字告诉最后一排的同学,会场保持安静,谁出声或违规谁输分。以捏、敲方式传递信息,最后由第一排同学将答案写在黑板上。重复进行3次比赛,休息期间队员可以简单交谈或实时改变站队顺序以便更好地更快的完成比赛。当然最后还要适当惩罚落后小组——集体到讲台上手牵手唱歌。学生由起初的不配合或被动参与,到后期会不时的问:“老师,今天我们有课堂游戏不?”其实主要是想通过有趣小游戏,除了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互动外,更多更重要的——引导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希望能激发学生自身更多的思考。

三、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出身工科,自入校以来一直从事学生工作,虽然顺利通过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培训,但仍缺乏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理论。但我非常珍惜学院给予的这次教学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做到认真听取意见,积极改进。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包容我在实际教学上的不足。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料,拓展视野和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定时听课,最后也希望学院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学习的平台及培训机会。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下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核心能力学习总结

    职业核心能力学习总结 2012年12月21日至24日,我们参加了全国第73期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和测评师认证培训,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专家团队分别讲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示范课程......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心得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心得 ——技术教研室 李雕 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这么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在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班,通过为期近三天的学......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各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钟媛媛)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2015年7月21日至2015年7月27日参加了为期七日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收益颇多,现总结如下: 2015年7月21日抵达宁......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共5篇)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机电工程系陈燕春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会为一堂精心设计且效果很好的课而激动;常常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自己教授的课是一门受......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总结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学习总结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

    职业核心能力培汇报材料

    学以致用,实践提高 ---暑期参加省培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院及基础部领导给我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让我有幸于2015年7月15日至7月25日,满怀对知识强烈......

    核心职业能力之解决问题能力篇

    核心职业能力之解决问题能力篇一、核心职业能力总述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含义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