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课上防误伤教案
《体育课上防误伤》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培养在体育活动时遵守规则的意识。
2、培养对体育器材可能存在的危险的防范意识。(二)行为技能训练 会正确使用标枪、铅球和实心球,不误伤同学。(三)知识经验积累 知道使用标枪、铅球和实心球的安全常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使用标枪、铅球和实心球的安全常识。
三、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标枪、铅球和实心球,不误伤同学。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 讨论法 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体育器材图片或实物:实心球、铅球、标枪等。教师适时提问:这是什么?想一想,使用这些体育器材时,可能 会有什么危险? 小结:铅球和实心球,本身重量比较重,在投掷的时候,重量更 会加倍,万一砸到人就非常危险。标枪有金属箭头,平时拿取都要十 分小心,不然很容易让人受伤。(二)分析案例,思考明理
1、学生默读平安故事。边读边思考: 王超和李华私自练习实心球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王超为什么会受伤?
2、小组讨论:使用体育器材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体育器材使用不当造成伤害 的案例进行交流分享。
3、学生代表发言,师生进行点评。(三)平安指南,巩固要点 学习习近平安指南:防止体育器材误伤。教师适时提问: 为什么拿取要小心?为什么要擦拭干净?为什么 使用的时候要有老师指导?为什么要划定落地范围? 引导学生明白遵守使用体育器材的规范要求的原因。
(四)诵读歌谣,加深记忆
1、带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记平安歌谣。
2、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内容,创编新的平安歌谣。
(五)平安广角,丰富拓展
1、阅读平安广角中投掷运动伤害的案例。
2、引导学生补充介绍自己了解的关于体育器材使用的知识或事
七、演练设计
(一)场景体验 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感受长 30 米、宽 5 米的实心球落地区域,尽量在这里操练体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建议教师带着孩子们分组体验拿取体育器材。需要使用体育器材 时,只能选取代表,注意防止误伤。
(二)讨论辨析 这样做对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1、上投掷课时穿越落地区域。
2、与前面要投掷的同学距离太近。
3、把标枪当玩具玩耍。通过辨析,让学生进一步明白: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为了方便 走路就随意穿越投掷物的落地区域。②当排队等待投掷时,要与准备 投掷的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器材脱手,反方向投出,误伤自己。③标枪一类的体育器材本身带有危险,不能拿在手上玩耍,否则害人 害己。
(三)拓展作业 学校要召开田径运动会了,有实心球、铅球和标枪比赛,请你来 做小小安全员,给大会提出一些防止误伤的建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器材的拿取、使用以及落地区域的看守等方 面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二篇:一节体育课上
一节体育课上,李老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要领后,便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有一半同学还掌握不好,李老师便鸣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道这时一声尖叫———“青蛙’ ”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女生吓得躲在一边,更多的同学拥上前去围观。李老师见势箭步上去,只见一个男孩子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绿绿的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顾欣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立定跳远自己一点没学会又来搞这名堂’ ”李老师正要发作,却又忽然发现了什么,便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是怎样起跳的(”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观察。“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小顾欣一节体育课上,李老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要领后,便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有一半同学还掌握不好,李老师便鸣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道这时一声尖叫———“青蛙’ ”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女生吓得躲在一边,更多的同学拥上前去围观。李老师见势箭步上去,只见一个男孩子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绿绿的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顾欣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立定跳远自己一点没学会又来搞这名堂’ ”李老师正要发作,却又忽然发现了什么,便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是怎样起跳的(”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观察。“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小顾欣第一个兴奋地喊道。“很好,观察得真仔细’ ”李老师及时加以鼓励。“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答道。“非常好’ 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李老师又问。“以前脚掌用力,而且它身体全部展开了。”小顾欣跳起来答道。“太好了’ 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跳跃是一个道理。同学们,立定跳远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喜欢的绘画组或是手工组第一个兴奋地喊道。“很好,观察得真仔细’ ”李老师及时加以鼓励。“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答道。“非常好’ 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李老师又问。“以前脚掌用力,而且它身体全部展开了。”小顾欣跳起来答道。“太好了’ 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跳跃是一个道理。同学们,立定跳远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喜欢的绘画组或是手工组.
第三篇:体育课上如何保护自己--理论课教案
体育课上如何保护自己
平田学校 王亚
一、学生特点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会总结生活经验,对体育项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践,但是对于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很薄弱,遇到意外事故不知道如何应对。为了使学生更加安全的进行体育锻炼,预防运动损伤。学生需要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内容和常见的运动伤病的防治,从而树立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为以后的体育锻炼及终身体育提供安全的保障。
二、教学内容分析;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意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如果在体育运动中不能注意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因此,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体育运动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体育运动中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2、了解运动损伤的防范,并学会简单的应急处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体育运动中安全防范意识观念的树立。难点: 简单应急处理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类运动的图片,并说说运动项目的名称。提问,你喜
欢运动吗?运动有什么好处?
(二)、观看运动损伤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人怎么了?你猜猜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受伤的?
(三)、进入主题,本节课的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体育课上如何保护自己
1、体育运动中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
(1)运动前的准备(2)运动中的注意事项(3)运动后的行为调节
3、常见的运动伤病的防治
(1)擦伤(2)扭伤(3)运动中腹痛(4)肌肉痉挛(5)其他
(四)、总结
提问:
1、在体育活动中,你有无安全防范意识和具体措施?
2、如何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
第四篇:体育课上的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
李家街小学
杨尚军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在过去的教育生涯里,我一贯认为学生就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早上进入到校园里,学生就要按照一定的常规上好上午四节课,中午吃饭,下午再上课一直到放学,在这中间,学生不应该有其他的事情做,比如吃东西等。早点更应该在家里吃完,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如果有谁违反了这些规定,就会认为是不遵守学校纪律,是不好的学生。在学生中间也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们有与老师同样的看法,如果有谁违反了纪律,就会有人被告状。
有一天,我在上午第三节课是一个三年级的体育课。在课堂常规进行完,准备活动进行完后,进行课课练的一分钟短绳练习时正在我要准备上课时,有的学生举手说:老师,我的绳没带,落在班里,我稍加思索便让他们回到班里取,同时,根据以往经验我规定在上课时间里不准许互相借东西,如果让学生在课上互相借,有些学生就会不顾纪律互相打闹说话,更会让一些学生养成不用带绳的习惯,向同学借用就行了。这些学生回到班里不久,就有一些动作快的学生回来了,同时也把信息带回来:老师,他们不下来;老师,他们在班里吃东西„„我非常生气,我安排好学生跑步,立即就跑到他们班里,看到几位学生在班里晃来晃去,好像根本没有回到课堂的意思,更可气的是居然有一个学生正剥开糖在吃,而且边吃边在座位间串来串去,看到我进来,便若无其事的在座位里找绳。而其他学生也纷纷向我告状说他吃糖,没告状的也用眼睛看着我,似乎正在等着我如何爆发。我用目光在他们所有人眼前扫过,瞬间我感到他们的年龄都不大,在生活上需要家长照顾,小小年纪就要早起投入学习,而他们现在的身体正处在贪玩、贪睡、贪吃阶段,我也隐约从他们的身影中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情境,也是有贪吃、爱吃小零食的习惯,我的心平静了,在学生们的注视和等待之中,我终于说话了:上体育课吃东西可不好,由其是吃糖一类甜的东西,这样在体育活动中会口喝,咳嗽。那个学生不敢看我,我用体谅的语气说:以后别在吃了,懂吗?他点了点头,把嘴里的糖吐到了垃圾筒里。其他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平静了,告状的学生安静地走了,晃悠的学生赶快拿东西。我回到了操场上等他们来,一会儿,学生们陆续回来了。
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就是高高在上,老师的话就是圣旨,不然怎么会出现“老师说的„„”这样的不置可否的学生语言呢?老师说你错了你就是错了,因此告状是同学之间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吃东西的学生之所以背着老师,抓住回班拿东西的机会吃东西,也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不顾是上课时间而抓紧一切机会。其他学生用眼睛看着我,等待我的发怒,也是因为对老师处理问题方式存在某种猜测,我以这样理解的方式解决也是出于他们意料之外的。
从这件事我也体会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教师对学生爱的重要体现。我用这种平和的解决方式解决这个突发问题,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之外,我想因为换位思考起了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体育课上学期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上学期教案
课题:
一、投掷:上步投掷垒球;
二、游戏:障碍赛跑。教学目标:认知:知道上一步投掷垒球动作的方法和意义; 技能:能改进上一步投掷最后用力动作;
情感:乐于重复练习,对能掌握动作感到欣慰; 负荷:发展投掷能力,提高上肢力量。教学
教师活动
流程
1组织:两列横队 * * * * * * * * * * * *
练习负荷
知识点
学生活动
时间 强度
准 备 部 分
一、检查人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2、接受汇报
1、队列、慢跑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
2、徒手操、伸展运
务
动
4、教师指挥,口令
3、专门性练习组织:四列横队迎面而立
1、教师讲解、示范上步投掷垒球的动作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无球的模仿练习;
3、安排学生分组,提醒投与捡的信号,强调安全;
4、开始练习,中途纠正错误。
1、体育委员组织整队并报告人数;
要求:精神饱满、队
形整齐
小
基本部分
一、投掷:上步投
1、学生认真听讲,掷垒球;
仔细比较;
2、认真进行模仿练
重点:改进上步投
习,不懂就问;
掷垒球动作,提高
3、清楚投与捡的信
挥臂的速度和动作
号;
连贯性;
4、不断改进和提高
难点:解决动作的动作质量;
连贯性
中
1、听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
组织:四列从队
2、仔细观察老师示
1、教师教师讲解游戏的名
范障碍物的通过方
称、方法和规则;
二、游戏:障碍赛法;
2、示范游戏中障碍物的通
跑。3在练习中体会通过
过方法;
障碍物的动作方法
3、分组,安排练习;
要领;
4、组织游戏比赛;
4、认真比赛,努力拼搏,争取胜利;
1、教师组织领做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3、组织:四列横队
1、放松活动
2、总结
3、下课
中 上
结 束 部 分
1、学生学习,体会; 32、学生练习小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抓好上步投掷垒球的动作方法。在教学中,本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并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