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8次课 实体设计特征的操作
《CAD/CAM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教案
第8次课 实体设计特征的操作
一、成形特征创建:孔
此功能可以在实体模型上用去除材料的方式建立简单孔、沉头孔或埋头孔。这此孔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对于盲孔的孔底可以是平底也可以是锥形底。
单击【特征】工具条中的【孔】按钮,弹出如图1所示【孔】对话框。系统提供了5种孔类型:常规孔、钻形孔、螺钉间隙孔、螺纹孔、孔系列。在此主要介绍【常规孔】类型。
【常规孔】:主要包括简单、沉头孔、埋头孔和已拔模(锥形孔)四种形状。
:就是在实体上打直孔,尺寸参数如图1所示,其参数的含义如图2所示。
其中,【深度限制】选择框有四个选项:值、直到选定对象、直至下一个、贯通体,含义与前面【拉伸】成形中有关参数相类似,在此不再说明。
:用于安装沉头螺栓等零件的孔结构,尺寸参数如图3所示,其参数的含义如图4所示。图1 【孔】对话框 图2 【简单】孔参数含图3 【沉头孔】参图4 【沉头孔】参数
:用于安装头部为锥形的螺钉等零件的结构,其尺寸参数如图5所示,其参数的含义如图6所示。
《CAD/CAM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教案
图5 【埋头孔】参数 图6 【埋头孔】参数含义
:即在实体上打出锥孔,尺寸参数如图7所示,其参数的含义如图8所示。
图7 【已拔模】图8 【已拔模】参
二、成型特征:腔体
图9 【腔体】对话框
单击【特征】工具条中的【腔体】按钮,弹出如图9所示【腔体】对话框,该命令是在现有的实体上创建一个型腔,它有三个选项:圆柱形、矩形、常规。
【圆柱形】:在实体上创建一个圆柱形型腔,用户可定义腔体的直径、深度、底面的圆角半径、锥角(直壁或斜壁),如图10 a)所示。
【矩形】:在实体上创建一个矩形型腔,用户可定义腔体的长度、宽度、深度、底面的圆角半径、锥角(直壁或斜壁),如图10 b)所示。
【常规】:用户可自行定义型腔截面形状(闭合曲线),使腔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图10 c)所示。
《CAD/CAM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教案
((图10 腔体处理结果
(三、成型特征:键槽
该特征是从已存在实体上去除一个槽形材料而形成的特征。单击【特征】工具条中的【键槽】按钮提供了五种槽的形式。,系统弹出如图11所示【键槽】对话框。系统图11 【键槽】对话框 图12 【矩形键槽】对话框
【矩形键槽】:选择此选项,系统弹出如图12所示矩形键槽对话框,当用户指定键槽放置的平面后,系统又弹出如图12所示矩形键槽参数设置框,其各参数含义如图4—122所示。
图13 矩形键槽参数设置框 图14 矩形键槽参数含义
【球形端】:选择此选项,系统弹出与图12类似的球形键槽对话框,当用户指定键槽放置的平面后,系统又弹出如图15所示球形键槽参数设置框,其各参数含义如图16所示。
图15 球形键槽参数设置框 图16 球形键槽参数含义
四、特征操作:螺纹 《CAD/CAM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教案
该工具主要用于在圆柱体、圆台、扫描实体或孔中构建螺纹结构,可创建内、外螺纹。单击【特征操作】工具条中的【螺纹】按钮,或选择【插入】→【设计特征】→【螺纹】菜单,系统弹出如图17所示【螺纹】对话框。
系统提供了2种创建螺纹的方式,即符号方式和详细结构方式。【大径】:设置螺纹的大径。【小径】:设置螺纹的小径。【螺距】:设置螺纹的螺距。【角度】:设置螺纹的牙型角,如对于普通螺纹来说,牙型角为60°。【标注】:标记螺纹,如M20×1。【轴尺寸】:设置外螺纹轴的尺寸或内螺纹的钻孔尺寸。
【Method】:指定螺纹的加工方法,列表中提供了4种加工方法,即Cut(切削)、Rolled(滚压)、Ground(磨削)、Milled(铣削)。
a
b
图17 【螺纹】对话框
【Form】:用于指定螺纹的种类。【螺纹头数】:指定螺纹的线数。【已拔模】:选中此项,则构建拔模螺纹。【完整螺纹】:选中此项,则在整个圆柱上攻螺纹,螺纹的长度随圆柱面的改变而改变。【长度】: 设置螺纹的长度尺寸。【手工输入】:选中此项,则进行手工设置螺纹的各参数。【从表格中选择】:单击此按钮,则系统弹出一对话框,提示用户从螺纹列表中进行选择。【包含实例】:选中该项,对实例特征中的一个进行螺纹操作,否则对所有的特征执行螺纹操作。【旋转】:用于设置螺纹的旋向,有左旋和右旋。【选择起始】:选择一个平面作为螺纹的起始面。
选择【详细】方式,其对话框如图18 b)所示。该方式显示螺纹的真实实体。其参数同上。两种螺纹方式如图18所示,a)图为符号方式,b)图为详细方式。
a
图18 螺纹方式
b
第二篇:《块操作》说课设计
《块操作》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块操作》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在Word中录入汉字、进行文字编辑后,学习块移动、块复制和块删除,是学生提高文字编辑效率的重点。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字块的移动、复制、删除操作;
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鼠标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
1、用游戏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3、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等多种操作方法。
充分利用计算机课堂双主体结构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也体现了双方体的要求。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黑板上抄写一段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们准备进行绕口令比赛,比赛的形式是:在相同时间里,一位同学说25遍绕口令,教师用电脑输入25遍绕口令。看看是说得快,还是输入得快?
学生:好。
教师:(比赛结束了)请同学们评一评优胜者是谁呢?
学生:老师。
教师:你们想学这种方法——“块操作”吗?
学生:想。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块操作。
(板书:块操作)
(二)授课
1、块移动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上机操作,完成例一的作业,并找出块移动操作中的重点步骤。(小组讨论总结,师指名回答)
学生:„„
教师:师小结(板书:块移动:定义字块 剪切 粘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一练”
学生:学生边说步骤边操作。
2、块复制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进行块复制操作,完成例二的作业,并总结重点步骤。
教师:谁来说说块移动和块复制有什么异同?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项操作后被定义块的变化。
教师:你知道教师是怎样战胜同学,获得胜利的吗?
学生:知道,用块复制。
3、块删除
学生:独立自学。
教师:师强调慎重使用块删除。
(三)提高练习 主要是反馈学生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清晰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四、说教学反思(略)
我选择的是《信息技术》第三册,第六课《有趣的块操作》。我想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讲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联系整套书来分析这一课的教材,我认为本课的主要内容--文字块的选定和操作是WORD等任何文字编辑软件的一个基础内容,只有会进行文字块的基本操作之后,我们才能对选定内容使用WORD中丰富多彩的功能。同时文字块操作也非常频繁、广泛地用于其它操作环境。所以本课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知识点有四个知识点:“选定字块”、“复制字块”“删除字块”“移动字块”,其结构可以划分为两大块,其一是对文字块的选定方法;其二是对选定字块作剪切(复制)、粘贴、移动、删除等操作。由于教材的内容偏少偏浅,我认为可以对这两大板块作一下扩展,对文字块的选定方法,除了教材上的拖动选择外,再加入常用的三种方式:行左点击选一行,文字内双击选一字词、三击选一段。对于块的操作,可以增加Ctrl+鼠标拖动成为复制--粘贴。
学生在第一册第十五课里已经使用过了拖动鼠标选择文字,所以对WORD中使用拖动方式选择文字应该较容易。对于剪切(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学生在第二册学习画图程序的时候已经掌握,可以很自然地从旧知引入新知。
只是对其它几种选定文字块的方法可能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纵观教材我认为本课的“选定字块”、“复制字块”“删除字块”“移动字块”四个内容是重点,难点是多种选定字块方式的灵活应用,以及如何用鼠标移动字块。
二、学生分析:
我将要授课的年级是四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属于小学中段偏上的孩子,他们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自学能力,能够有十分钟左右的学习注意力。所以本课可以实行分段、分层的任务式教学。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信息技术,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之前已经会汉文输入,在上一节课还顺利地完行了对文字及标点的修改。由于学生家庭条件和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本课之前就能完成本课的基本任务。
三、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出以下的学习目标:
学会使用多种选定文字块的方法,掌握对选定字块作剪切(复制)、粘贴、移动、删除等操作。并且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个体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助相结合,以完成内容和难度不同的分层任务为主导进行教学。由于我教学的微机室安装了多媒体控制平台,所以能很方便地进行教师和学生的演示教学、文件分发,也能够方便地调控学生各次上机的时间。在本课的教学准备中我还注重了网上邻居的使用,将教学的操作素材和任务目标都放在指定的只读共享文件夹中,学生最终完成的作品也要求放在规定的共享文件夹。本课的教学的帮助课件也将放在共享文件中,供学生在完成最后的操作任务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
1.因为上节课是以帮助“马大哈”同学完成秋游作文的修改为任务,学习了对错字、标点、回车符号的修改。所以本课接着欣赏“马大哈”同学输入的唐诗《望庐山瀑布》。(教师将这首诗通过广播教学把教师机屏幕分发给学生)当然学生看了之后发现其中有字、句顺序的错误,接着以继续帮助“马大哈”同学改唐诗为任务来引入对文字块的操作学习。引入部分大约花一分钟。
2.接着让学生先思考该怎么改。如果有学生说删除了重新输入,教师要立即加以肯定,但同时提出有没有更快一点的办法呢?这时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对文件的“移动”和文字的跨文件粘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用使用以前用过的剪切(复制)--粘贴的办法。此时教师板书:剪切(复制)--粘贴。
3.学生回忆剪切(复制)--粘贴的操作步骤,以此提醒要先对我们操作的对象--文字,进行选中。教师板书及演示讲解选定文字的两种基本方法。拖动鼠标选中任意起止的一段文字和行左点击选中一行。
4.讲解完毕后,通过控制系统把文件分发给学生并交待任务:用三分钟时间练习对文字进行选中,并尝试利用剪切(复制)--粘贴的方法修改句子及字、词的顺序。四人小组内可以相互交流。
5.接着教师提问:找到了帮马大哈修改诗句顺序的方法吗?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本小组自己发现的方法,并作讨论交流。教师将总结的操作思路(步骤)。板书。如学生采用复制则同时引导出对文字块的删除。如果学生只发现了使用剪切(复制)--粘贴的方法来改动顺序,而没有发现鼠标直接移动文字块,则接下来引导学生:我们在使用画图软件时,可以用拖动的方法将移动图片,能不能直接使用鼠标拖动文字呢?
6.让学生再上机尝试大约两分钟(看哪个小组还能发现其它方法)。同时提示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技能去尝试新的技巧。
7.然后让尝试成功的学生总结直接用鼠标移动文字块的方法。再问:能不能在移动文字的同时对文字进行复制呢?如学生不知道,则直接告诉学生,如果在移动过程中按住Ctrl键则可以在移动文字块的同时对文字进行复制,而在文件的移动中按住Ctrl键也可同时复制文件。另外还可提示学生:其实为了快速操作许多软件都设有一些键盘快捷方式。这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的涉及。
(以上的学习时间共约七分钟)
8.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大约给十八分钟的时间。上机内容为:
1.修改《盐道街小学校歌》的文字顺序,并补充完整:
2.将以下的体育项目,按你喜欢程度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在前面加上顺序编号:
1、2、„„。
跑步
足球
乒乓球
篮球
羽毛球
游泳
3.(选做题)试一试你还能发现其它选定文字块的方式吗。
4.(选做题)将第1题中的校歌进行文字修饰。
其中学生完成第1、2题就达到基本要求,3、4题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
最后将花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对第3题作一个总结,我们还可以双击段内文字选中本段;在行前双击选中全文等。
然后再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练习选定文字的几种方法,以及整理自己的上机作业,将作业上交到指定的网上共享文件夹。
一、说教材:
《有趣的块操作》一课是《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会输入文章后,学习怎样对文章中的字块进行编辑修改。是学生继续学习文章排版、美化文章以及建立电子报刊的基础。根据教材的地位及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字块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删除字块”与“移动字块”的区别。
2、技能目标:掌握字块的选定、复制、删除、移动的技巧与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关于本课的重点我个人认为并不十分明显,其中“选定、复制字块”与“移动、删除字块”两部分内容都可以说是重点,但由于“移动和复制字块”使用方法与第一册中“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的使用方法类似,掌握了“移动和复制字块”,也就意味着复习巩固了“文件的移动和复制” 这一知识点,因此我把“移动和复制字块”作为本课的重点。
因为“复制字块”和“移动字块”极容易混淆,因此我把难点定为:“复制字块”和“移动字块”的区别。
二、说教法、学法:
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愉快的学习,提高上课效率。教学从复习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效应,突破“移动和复制字块”这一重点。
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于始终。在我校还没有配备投影仪的情况下,采用教学软件广播演示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这节课主要采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多种操作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1、介绍什么叫字块:
首先展示教科书第28页“四季的脚步”这首诗,请一位学生朗诵,班级的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这首诗的特点所在。
学生通过观察可得出结论,原来在这首诗中,有许多文字重复出现。从而引出学生思考:对重复出现的内容,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输入既快又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在WORD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利用WORD中块操作的功能,我们可以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进行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2、选定、复制字块:
先做练习复习一下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归纳出多种操作方法。有了这些知识准备,学生在学习“复制字块”时,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要对一段文字进行块操作,首先需要选定这段文字作为字块。“选定”操作是为其他操作作准备的一个重要操作。选定字块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将插入光标移动到要定义块的块首位置;②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将Ι形光标移到块尾处;③松开鼠标左键,被鼠标拖动过的文字即被定义成块,字块内容变成反白显示。
教学复制字块是通过本课中的例1进行教学的,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①选定字块②单击工具栏的复制按钮,复制字块③单击工具栏的粘贴按钮,粘贴字块。
3、删除、移动字块:
在修改文章时,如果要修改的内容较多,可以使用块删除的方法。教师主要通过例
2、例3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删除字块的技巧。例2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当你选定好一个字块以后,如果不按DELETE键而直接输入新的内容,会怎样呢?引导学生尝试操作,自己得出结论。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在教学移动字块时,让学生掌握通过使用工具栏中的剪切工具和粘贴工具实现字块的移动。学生操作练习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移动字块和复制字块的区别(相同点、不同点)。
四、结束语:
由于现阶段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因此在做练习时,我要求后进生尽量熟练掌握一种操作方法。中等生除熟练掌握一种操作方法外,还要会用其它方法完成操作。优等生要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方法。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所进步
第三篇:微课教学设计,生物的特征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础之上,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微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1、对照课件,学生完善“观察”的预习笔记。
2、投影情景图片,启发学生找出生物与非生物;投影各种动物、植物图片,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投影:植物的生命活动幻灯(需要水、矿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动物捕获食物的生命活动幻灯。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让学生闭嘴捏鼻感受呼吸。投影幻灯:小鸟在呼吸;野牛在晨光中呼吸。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进行呼吸。
5、投影幻灯:小狗排尿;“撒尿小孩”的铜像;落叶。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6、投影幻灯:猎豹追捕猎物;河鲀平静、受惊吓;含羞草;玉米细苗。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投影幻灯:红狐的生长;胎儿的发育;菜豆的生长。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8、补充生物的其他特征。
9、归纳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10、课堂练习
第四篇:CAXA实体设计教学教案
CAXA实体设计教学教案
课题: 三维球的功能与运用
设计: 金 道 算
学校: 乐清市职业中专
CAXA实体设计教学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机房),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教学的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伸,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本目标:熟练掌握三维球的基本操作。
中级目标:在掌握三维球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利用三维球的定向和定位能力,进行产品装配。
通过利用三维球工具来装配设计产品零部件,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实例的操作实践,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三维球的操作。
2)、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轴架的装配,并进行产品设计。3)、独立完成练习零件的装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体验机械设计中的美学感知能力
2)、通过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对CAXA软件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一个很好铺垫。
三、教学重点
1)、三维球的功能熟悉
四、教学难点
1)、运用三维球进行零件的装配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3min)
通过CAXA软件展示二级变速齿轮机构的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任何机器都是有零件组成的,如何将散乱的零件进行组合装配?(将齿轮、键、轴、齿轮箱体、螺栓等零件单个展示)答:三维球
我们已经学习了,使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设计各种零件。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设计和制造各种零件是用来把它们装配在一起,以达到完成一定的功能的目的。可是,由于设计的因素,往往有一些零件不能合理的装配在一起,造成零件必须对设计进行修改。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所以,许多三维工业设计软件都有进行虚拟装配的功能,以达到在设计阶段就发现零件设计的错误。CAXA实体设计软件也能进行虚拟装配,并且它的零件设计环境和装配环境是一样的。CAXA实体设计软件用其独特的三维球工具来进行装配。有些人称赞三维球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历史上最有用的工具。它是CAXA实体设计的一个强大而灵活的三维空间定位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三维球工具来进行装配。首先,我们来学习三维球工具的操作。
二、教学重点
(利用PPT说明三维球工具的操作要领。结合CAXA实体设计软件演示三维球工具的操作)(15min)
1、三维球的作用
三维球是CAXA实体设计的一个强大而灵活的三维空间定位工具,可用于装配定位、零件定位、特征定位等很多场合。
2、三维球的命令方式 1)、F10---打开/关闭三维球。2)、点击按钮---打开/关闭三维球 3)、空格键---附着/分离于所选特征
3、三维球的结构和功能概述
三维球在空间有三个轴,内外分别有三个控制轴。
4.三维球操作方式
1)、在三维球内侧拖动,进行自由旋转(在允许无约束旋转条件下)。
2)、在圆周上拖动,绕过中心的虚拟轴旋转。
3)、设定回转轴,在内侧拖动,绕回转轴旋转。
4)、在中心点上单击右键,选择到点方式。
5)、在方向控制柄上单击右键,选择方向定位方式。6)、在二维平面上拖动,沿指定的二维平面移动。7)、拖动外控制手柄,沿指定轴线性移动
5、三维球装配实例(教学难点)原图:
完成图: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教师巡堂指导学生)(20min)
1、学生按教师的演示完成同样的零件装配练习;
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利用以前所学CAXA实体设计软件的零件设计知识结合今天所学知识完成练习二。(巩固与提高)
2、学生自主练习和学习。
练习二
四、作业提交以及挑选个别作业总结(7min)
第三部分【课后反思】
实践课堂里,学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直接提问,教师可以现场答疑,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操作相结合,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课堂需要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才能高。
第五篇: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一、微课
1、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模拟一对一教学情景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与课堂教学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就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讲解具有“启惑”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习者学习,区别于一对多课堂教学。
3、微课与视频课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习者学习,区别于一对多课堂教学。具有时间短、制作简单,容量小、易搜索、易传播的特点,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传统视频课:更注重教师教,但时间长、容量大、不易传播、制作难度高(需专业人士配合)、精彩教学环节不易搜索,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和观摩交流学习。
4、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评价反思
5.优秀微课的标准: 1)至少做到微原创
2)选题好、适合用多媒体表达,是教学中典型、重点和难点问题、是传统教学中不能很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3)不是课堂实录、不是课堂搬家、教学具有启发性、要有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件设计、教学反思设计)、创意要新颖(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4)教学过程精炼(微到极致就是质量)
5)实效性强(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6)拍摄(录制)画面清晰、声音宏亮清楚。以教学内容为主,拍摄主体明确(背景简洁)
7)后期制作(整合其它资源,如:片头、字幕、动画演示)8)性价比高。(与传统教学相比,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对教师个人素养、技术要求高,如果使用微课达到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达到的教学效果差不多,建议不制作微课。)
二、选题标准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三、教学设计要求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并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四、PPT设计
1、内容设计
A:PPT是只要放核心内容,边末角的东西可以通过教师的嘴跟动作表达出来,对于照本宣科读PPT的微课跟优秀微课没有任何关联。B:PPT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C:PPT内容设计要有悬念性。D:布置反思
2、版面设计
A:首页与封面设计:最好采用PPT的首页作为封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知识点与作者。第一张PPT作为微课的“脸面”,应当有以下清晰的“五官”,额头:如果是系列微课,可以在这说明;眼睛:简明扼要的微课标题;鼻子:作者及单位;嘴巴:学科学段、章节及教材;耳朵:边饰,缺乏了边饰则显得有些古板、单调,不建议在这里放置教师画面。
B背景:就好似人的皮肤,尽量以素雅为主,能烘托字体,不能太艳丽,如果跟人的皮肤一样浓装艳抹,则凸显了内容的苍白无力,同样,背景不能乱,试想凹凸不平的皮肤,能美到哪里去?
C中间页:最顶上可以写着知识点的小点,一目了然,中间则放置主题内容,右下角或左下角留出空白,以放置教师画面,同时不挡住文字。背景应当比首页更加简单,但是不推荐没有背景或是某种纯色的背景,太素颜也不好。
D尾页设计:可以加入感谢语、微课题目、欢迎观看其它微课等语言,此页不建议加入教师画面。
3、美学设计
A:整个PPT当中,应当是50%文字,20%图片,30%空白。B:整个PPT文字颜色不要超过3种,最好只使用2种。
C:上下一致,左右协调,PPT的上半页与下半页内容数量差不多,不出现头重脚轻,不要出现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左半页与右半页协调。
D:翻页动画可以有数种,但是不能太多,2-5种翻页效果是合适的。E:审美不疲劳,不要出现连续的好几张都全部是图片或者全部是文字。
五、录制与剪修
1、录制要点
A:录制背景简洁,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B:声音大小合理,摄像头不朦胧,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
C:如果不习惯,可以让一个学生坐在对面,就好像是给他辅导一样。D:不要录制课堂教学,原因看第一章。
E:对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可以与学生一起录制视频放入PPT。F:特殊人群如教授聋哑学生则可以采用特殊的录制方式。G: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2、后期制作原则
A: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过5分钟不能通过初审。B:如果声音太小或太大,可以适当调整。
C: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视频格式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