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教育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数字教育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多媒体资源正逐步走入小学语文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普及和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数字资源好象清风活水,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异彩纷呈。
自从我开始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上课,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乐于学习语文,每次到多媒体教室上课都会被他们那欢呼雀跃的神情所感染。上起课来也得心应手,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字教育资源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一、数字教育资源中优美的课件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小学生积极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数字教育资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讲《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时,将拉萨的天空的图片作为课堂的导入材料,把拉萨天空的纯净美丽作了栩栩如生地展现,很快就激起了全班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好奇的心情。再如在教学《哪咤闹海》这篇课文时,在导课中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一下子就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导课时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二、数字教育资源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教学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各种好的素材,包括视频、动画、文本等内容。教学资源的丰富为我们的课改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教《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盘古高大威武、情景丰富、出神入化........我问学生:“盘古伟大吗?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盘古形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对录像“中盘古开天地”情境的回忆和描述,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情绪也更高涨了,自然的融入到了课堂中去。整个课堂是那么轻松、快乐。
三、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意境,教师在课堂上恰当适时地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资源可以增强直观性的教学,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乐学。如在教学古诗《锄禾》中,通过“教育资源”中的画面反复播放农夫种地的情景,再点太阳直射和农夫流汗的动画,使学生不仅不用去农田就能亲眼目睹农民“汗滴禾下土”的情景和理解这句诗的意思,而且还能自然地说出:“盘中餐”来之不易,粒粒都是农民用汗水换的,要爱惜粮食等。
四、数字教育资源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开拓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是引导学生去自我创造的催化剂。教学《火烧云》一课时,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火烧云像什么?美丽吗?学生们无拘无束地想象,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认真地读课文,创造性的思考,积极主动地讨论,尽情地交流,学生处在“激活”状态,探究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尝试。
数字教育资源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在数字教育资源条件下,学生具有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这不断促进学生增强自觉性,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总之,数字教育资源好象清风活水,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妙趣横生。
第二篇:数字教育资源工作计划
格里坪镇中小学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工作计划
为了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我校本部的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于教学,让数字教育资源走进课堂。切实加强数字教育资源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管理,全员使用”。不让数字教育资源浪费掉,使其拉动我校教育的发展。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现数字教育工程,深入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面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内容
首先, 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名称、背景、意义。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使教师不遗余力的去工作、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并在技术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机器设备的有机结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其次,是对全体教师进行“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基本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每位教师学会必备知识和技能。对“数字教育资源”设备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明了“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功能、使用方法等。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网络技术,了解设备的基本性能,对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做到了如执掌。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好设备,保护好设备,充分发挥设备和资源的作用。
基本技能方面,主要是熟练设备的操作使用和设备的一般维护。第三、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做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维修,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教育”领到小组。对“数字教育”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指导,为“数字教育资源”设备利用和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成员由各教学点负责人担任,负责工作的全面协调。各教学点要做好本办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工作的组织分工,促使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明确各自工作责任,做到奖惩分明。健全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为“数字教育资源”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这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加强日常管理
“数字教育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而先进的手段,要与正常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本学期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在抓好“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和光盘的使用工作的同时,要有计划的做好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开发。通过加强档案管理、学习培训、教学活动等多种活动,使“数字教育资源”工作得以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发挥其资源广泛和手段先进的优越性。体现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有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意识。教案中必学体现出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并且要有关于“数
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反思。各校也要在接收资源的同时,做好光盘的刻录和整理工作。把好的资源永久的保存下来。
3、抓好教育培训
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中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一线教师在这一年内要都能够熟练的上机操作,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要能够正确处理所接收信息,深入挖掘数字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不足,使我们能够尽早地更多地学到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使“数字教育资源”真正地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
4、建立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对我校中老年教师更好的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中老年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少的情况,所以我校的数据库建立就只有青年教师多担当一些,使数据库的资源更完善。
总之,我们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高效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数字教育资源”真正成为学校的一朵奇葩,并使其绽放出应有的光辉与灿烂的色彩。
格里坪镇中小学校 2016年1月17日
附1:
格里坪镇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领导小组: 组长:罗文斌
副组长:张荣洪、李勇刚、伍从云
组员:
罗世友、胡德胜、何晓云、刘蓉、胡文华、钟世卫、丁付才、卢燕、贺伟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小组。组长:罗文斌
组员:所有校级领导。
第三篇: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摘要:信息化环境下使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已司空见惯。但数字资源、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源是外延和定义都不同的三个概念,一线教师常常将它们弄混并不加区分地应用。本文从课堂应用入手,着重?U述了三者的转化过程及教学应用时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2-0089-02
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不可能不使用数字资源,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丰富,哪些数字资源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哪些教育资源可以纳入课堂成为教学资源已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数字资源≠教育资源
通常,把利用信息化终端设备看到听到的都称之为数字资源,可简单将其划分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含动画)等。一般来说,一线教师除了手中有限的与教材配套的数字资源外,更多地是利用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数字资源。听课中,笔者发现,教师将原生态数字资源放置在课堂中充当教育资源的情况比比皆是。
笔者认为,网络数字资源在升级为教育资源之前,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筛选。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上寻找所需教育资源是一线教师的常规做法。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取舍”体现了教师对学科性质的把握和对教材的理解。一位教师在讲《满江红?抒怀》一课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中的音频来感受诗文的节奏,这个视频中的朗读是表演性质的朗诵,听着让人很不舒服。且不说提倡语文教师课堂上范读课文,单从数字资源的选取来看就很不恰当。
2.下载。确定数字资源并下载。文本、图片的下载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再赘述。视频下载是一线教师经常遇到的难题,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下载工具和下载方法。“硕鼠”“稞麦”是两款性质相同的下载软件,适用于国内大多数主流视频网站,具体使用方法感兴趣的教师可以自己下载摸索使用。另外,还可以等网上视频全部播放完毕后,在IE缓存文件中寻找视频文件。当上面的下载方法都无效时,教师可以使用“快剪辑”“喀秋莎”等录屏剪辑软件进行选择性录屏,这样可得到需要的视频。
3.处理。从教育资源专网上下载的可能是教育资源,但从公网上下载的数字资源绝不是教育资源,必须根据课程性质、教材目标、教学过程等需求进行技术处理才能成为教育资源,如截取、增效、重组等。将网络原生态的数字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是教育资源应用的大忌。一位教师讲《生物育种》一课,用下载的某日《新闻联播》视频导入新课,长达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中介绍我国生物育种发展状况的仅有几十秒。教师课前对自己提供的资源并没有进行截取,“东拉西拽”了一分多钟学生才看到了预定的内容。
这里的“筛选”体现的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素养;“下载”和“处理”显现的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那是不是经过了上面三个步骤后形成的教育资源就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呢?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可以把具有教育属性的数字资源统称为教育资源,但不能说“差不多”的教育资源就可成为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在将一个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资源之前,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审视。这是将拥有的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做的。首先,要审视教育资源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的契合度。这是资源应用的关键,契合度越高融合度就会越高。其次,要考虑教育资源的放置位置,是放在课前创设情境,还是放在课中优化课堂结构,或放在课尾梳理总结。不同的教育资源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不同,效果也不同。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应用教育资源方面都存在“跟着感觉走”随意使用教育资源的现象。在初中思想品德《自觉维护正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好汉歌》引入,并让学生找出《好汉歌》中反复出现的一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与教学主题“自觉维护正义”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这样不加审视地随意使用数字资源对教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2.加工。一个教育资源在纳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资源之前,教师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我要用这个资源?我用这个资源干什么?……使用资源的目的和作用等搞清楚之后,教师一定要动手对即将纳入课堂教学的教育资源进行适度加工,使之契合教学目标,将其提升为教学资源。即使使用《好汉歌》这样的短资源也不能让其全部呈现,应该截取与教学目标最相近的那一小节,大概就几十秒的时间。对于网上得来的较长的数字资源,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进行加工、重组的工作就更不能少。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阿炳与二泉映月》一课时,一位教师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纪录片《二泉映月的录制过程》。此片以人物专访的形式呈现,时间很长,这位教师将此纳入教学过程中,但没有进行任何加工重组,而是边讲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拖拽”观看,将一个极具使用价值的教育资源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样使用资源给教师的警示是:缺少加工的数字资源很难与教学目标直接融合。
3.诠释。教师将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应用目的和作用,其次要做好资源的诠释准备工作。此项工作对从长篇电视连续剧中截取的视频资源来说尤为重要,某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时,从电视连续剧《戚继光》中截取了一段大战前戚继光的阵前训话,时长约3分钟。学生看完后,教师问:“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一个女生脱口而出:“帅气!”全班哄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教师播放截取视频前,既没有对视频前后背景及截取视频本身进行简要介绍,也没有提醒学生看视频时重点观察什么。学生看到的只是1个年轻英俊的男演员在队伍前走来走去说着话。“帅气”的答案就不难解释了。课后调查更发人深思:笔者随意问了5位学生,“那个年轻的男演员扮演的是谁”?只有一位学生答出来了,还有4位学生竟然说不知道。
当教学中加入了“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这两个因素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变得比传统教学过程更难把控。笔者认为,教师恰当使用数字资源,必须提升两种能力:一是将数字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能力,因为数字资源不等同于教育资源;二是将教育资源升级为教学资源纳入自己教学过程的能力,因为教育资源不等同于教学资源。当然,任何能力都是从失败中不断积累的,但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反思与总结。
第四篇:让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
让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 让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
——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课数字化资源应用实践 石嘴山市第二十二小学
韩小凤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数字教育资源技术引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数字教育资源教学尤为重要。数字教育资源以音、光、形、色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庞大的信息库,不断更新的资源,成为我们今天新的“知识来源”。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我们今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在数字教育资源条件下,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自从我开始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上课,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上起课来也得心应手,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字化教育资源让语文课堂绽放了光彩。
一、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是小学生积极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数字教育资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篇课文时,开课利用《劳动最光荣》这首动画歌曲给学生初步的感受,让他们感受到小蜜蜂、小喜鹊的辛勤劳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氛围中,为下文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二、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教学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各种好的素材,包括视频、动画、文本等内容。教学资源的丰富为我们的课改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发言,有什么就说什么,有时还会要求学生根据资源中的素材入境表演。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生动、有趣的景象,化静为动,声形并茂,形象直观的解决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这一课生字词时,课堂上我通过数字教学手段让学生做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以争夺红苹果的形式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跃跃欲试,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而且还很快的认会了本课的词语,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再现事物的动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降低理解难度,从而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优化的情感状态,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动力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燕子衔泥造窝、青蛙抓虫保护庄稼、蜜蜂采花酿蜜的辛苦,我在课堂上恰当适时地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展示了青蛙捉虫、燕子造窝、蜜蜂采蜜的相关数字资料,同时播放燕子衔泥造窝、蜜蜂采花酿蜜、青蛙捉虫保护庄稼的动画,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他们造窝、酿蜜、捉虫的辛苦以及利用辛苦劳动获得了快乐,在学生理解了劳动创造快乐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四、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是引导学生去自我创造的催化剂。课堂上在教学波斯猫经过到燕子、蜜蜂、青蛙那里没有找到快乐特别失望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我便适时地播放了波斯猫回到家后无所事事的动画,学生很快的把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做了比较,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了快乐就是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不劳而获是得不到快乐的,真正的使他们受到了思想教育的熏陶。
总之,在实践与摸索中,我深刻感觉到数字资源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同时学生掌握了许多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数字化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新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好助手,是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合理、科学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语文教学资源和手段的有益补充是十分行之有效的。它就好象清风活水,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生动而有趣,使学生真正做到“乐于学,学中乐 ”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运用数字化资源教学 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
运用数字化资源教学
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
——《张衡》教学数字化资源应用实践
石嘴山市第二十二小学
孙学梅
在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笔者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等。按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功能可分为:教学素材和辅助程序两种。教学素材是指在教学中可以用到的文字、图片、动画以及数字化视频和音频等资源,辅助程序则用于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学习问题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笔者也逐步尝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数字化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机的整合,自然恰当的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信息技术手段、数字化资源整合对于突破教学难点,凸显教学重点的实效和高效。
在执教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张衡》时,备课的时候笔者关注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地动仪的造型和工作原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尤其是它的工作原理更是理解本课“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的关键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呢?仅凭书中的文字介绍和描写,学生是无法具体感受到它实际的工作过程的,而且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性限制,学生也没有能在博物馆或者科技馆具体见过地动仪,更没有直观形象的看到它的工作原理,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通过网络搜寻,我不仅找到了地动仪造型更具体的文字介绍资料,而且还找到了演示地动仪工作原理的动画视频,还有关于张衡地动仪第一次测量地震发生故事的动画片,带着激动兴奋,我认真备课,制作课件使用了链接,把所搜集到的这些数字化资源有效的整合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
课堂教学中,从题目“张衡”入手,学生介绍了搜集到的张衡资料,当介绍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时,笔者就直接大屏幕展示地动仪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外形描述,因为有具体直观的图片观察,结合第五课《翠鸟》第一自然段学习有顺序的描述,学生看着图对地动仪的外形构造有顺序的进行了描述,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然后再来具体的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描写,感受地动仪的外形特征,紧接着展示网上搜集的地动仪构造的更具体的描写,对于增加的信息材料教师经过处理用红颜色标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又一次让学生增进了对地动仪整体构造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做好铺垫。其次,当学生读完课文第四自然段地动仪工作原理的叙述内容之后,笔者打开链接地址,播放了地动仪工作原理动画,结合动画效果和音频介绍,学生看的惊呆了,播放第二遍,学生对地动仪内部构造的独特和科学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感慨油然而生——“张衡真的很了不起呀!”,“张衡不愧为杰出的科学家。”课文学习的重点自然突破,也为理解课文结尾“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做好铺垫。
学生对张衡和地动仪如此感兴趣,课间笔者还播放了地动仪第一次测试地震的动画故事,以及笔者自己制作的张衡小时候故事《数星星的孩子》二年级语文欣赏微课程,把张衡小时候对科学的热爱再一次展现在学生眼前,结合本课学习让学生又一次对张衡有一个立体的丰满认识,对于感受张衡对科学的热爱和奉献从而更加敬重他,这一目标落实就水到渠成,这比教师总结强,也比教师说教来的有效。课后,学生纷纷说“老师,今天这节课上的太有趣了!”“老师,以后的语文课都这样上。”
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好的路径。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的模式而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而成为主动学习,由教师传播知识而到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数字化资源有效运用不仅带给语文课堂的精彩纷呈,而且提高了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转变。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笔者还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及其发挥的优势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学媒体数字化的产物,教师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实现使用过程的智能化。其次,随着教师对教学过程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探究使用的重点由教学媒体逐步转移到教学资源的层面上,即由对教学媒体操作的实践探究,转移到从学习者出发研究学习资源,以实现包括媒体在内的一切学习资源的使用方法,与使用目的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生和教师运用多种信息处理方式,对数字资源进行运用和再创造,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最高效,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落实。最后,师生还可将自己制作的资源(如电子作业和课堂练习题)加入到数字化资源库中,从而对学校或者班级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库起到推动作用。
第五篇: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
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德庆县九市镇中心小学陆灶婵
“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索然无味的,缺乏活动的。然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启动的确给我们农村教学点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股新的冲击力,它促使师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那么如何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开课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数字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开课前5分钟,我把“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美丽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浓厚,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见,数字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二、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文本精彩纷呈,但有难有易。我们可以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弥补不足,成为突破教学难点“尖刀”,增强教学效益。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教学难点是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 1
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和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在解决这两个难点时,我充分合理地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优势,首先播放小蝌蚪生长顺序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文本中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小蝌蚪有什么特点,然后按小蝌蚪的生长顺序排列小蝌蚪的照片进行分角色演读各个时期的小蝌蚪,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读出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读出小蝌蚪的快活、乐观,最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遇到鲤鱼和遇到乌龟”的两个部分,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是需要讲礼貌,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遇事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多动脑,善于观察„„
三、依托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精当拓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广大教师必需明确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学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重在以教材为引子,启迪教师开放教学空间,拓展探究领域,善于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寻求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探究和思维历练构置直观鲜明、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实践的舞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语文课堂,定是一个兴趣盎然、学玩结合、轻松活泼的课堂。它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