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5 01:0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窗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窗课堂实录》。

第一篇:窗课堂实录

《窗》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大家预习过了?下面请大家把课文再放声朗读一遍,进一步熟悉课文。(生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这个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也可以说一段话,说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生1按照原文思路说故事。)

师:这位同学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说明白了,同学听了以后,是否感觉还有什么情节需要补充上去呢? 生2:靠窗病人描述的窗外美景需要说一说。这内容与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生3:要把靠窗病人病情发作的痛苦说得清楚一些。

师:这些内容的确很重要,似乎都不能省去。老师课前也尝试着说故事,可是无论怎么说,概括也好,说一段话也好,就像听刚才这位同学说故事一样,都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同学颔首,表示赞同)你说说缺少了点什么?

生4:缺少了原文的那种震撼力。

师:君子所见略同。你在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文章的哪一部分让你觉得特别震撼?

生4:课文的结尾,让我觉得太意外了。靠窗病人把窗外的景色描写得那么美,可是不靠窗病人看见的却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师:其他同学的感觉呢?是的。本文的结尾的确让人深感意外。这是小小说的一种结尾方式,叫做欧亨利式结尾。PPT显示:

“欧·亨利式”结尾

通常是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美国小说家欧·亨利以擅长结尾闻名遐迩,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后来成为世界文学的一种结尾方式。

师:请一位读一下。同学们注意一些关键词。(一生读)

师:情节,伏笔、铺垫、陡转。大家注意红色的8个字。记下来:“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谁能说说,这个意外在情理之中吗?作者在结尾解开这个扣子,那么作者扣子设在哪里呢?谁发现了呢?

(生翻看原文,困惑,摇头)

师:这个故事发生哪里?对,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怎样的一个病房呢?大家一起读。

生读: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好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师:窗户很常见啊,它的功能是什么?对了,通风透气,还能看到外面。这一段话的最后一句不是废话吗?哦,哪一个词语很模糊? 生5:外界。

师:作者没有说窗外到底是什么?是一堵墙就成为一种可能。

师:同学们还能说说,情节上除了这里,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觉意外的呢?

生6:当靠窗病人病情发作,最终死了,而那位不靠窗病人却纹丝不动,无动于衷。病友曾经给他带来那么多的享受,他却见死不救,太意外了。生7:医生把靠窗病人的尸体抬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让人意外。师:人都死了,却不足为奇。为什么呢?谁能猜想一下。生8:医生见死人见多了。师:职业习惯。有道理。还有呢?

生9:靠窗病人的病情太重了,他的死是医生意料之中的。师:这样解读,似乎更符合文意。还有让你觉得意外的吗?

生10:当不靠窗病人还沉浸在靠窗病人给他描述板球赛的时候,突然产生了嫉妒心。这让我意外。人家对你那么好,还嫉妒人家。

师:小说的结尾让我们震撼,觉得意外。大家刚才读到的意外,不断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那堵光秃秃的墙而震撼,想想还有谁和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甚至更加地震惊? 生11:不靠窗病人。

师:他心想的窗外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11:应该像是靠窗病人描述的那样。课文的第四小节。师:很好。大家一起来把课文的第四小节读一读。(生齐读第四小节)

师: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是似乎少了那么一些味道。大家合上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想象。用这样的句子说话。PPT显示:

公园里有,这是一座 的公园。(师读课文,读完,稍作停顿,静默)师: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生12:公园里有一泓湖水,这是一座清新美丽的公园。

生13:公园里有漫游的野鸭、天鹅,孩子们在喂水禽,这是一座和谐的公园。师: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14:公园里有手挽手的年轻的情侣,这是一座充满温情和浪漫的公园。生15:公园里有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这是一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公园。生16:公园里有运动场,有球赛,这是一座充满生命活力的公园。

师:说得真好,这里还能看到隐约可见的闹市区,这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公园。温情,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多么美好啊!这座公园是谁创造的呢?怎么会这样的美?

生17:这是靠窗病人想象出来的。说明这病人阅历丰富,见得多,他心里很美好,热爱生活,所以他描述得很美好。

师:你读得很透。看得出这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他为什么描述这些呢? 生18:病房里的生活很枯燥,讲这些排解生活的无聊。

生19:给另一位病人带来快乐,给他活下去的希望。这人心地很善良。

师:我们的病尽管都很重,但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这里把公园描写得越美,越能看到什么?对,看到靠窗病人的美好与善良。把公园描写的越好,对不靠窗病人而言呢? 生20:对不靠窗病人吸引力就越大,容易产生别的想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师:这个同学从情节构思上来说出了自己的发现,真不错,会读书。公园那么地美好,对不靠窗病人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他产生了怎样的想法。齐读: PPT显示:

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欣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师:如果是你,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吗?

生20:我不会,那位病人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的享受,我不会这样嫉妒他。生21:我会,因为病房的生活太没意思了。我和他一样,为什么只有他能看到外面的景色啊。生22:我也会的。我也想看到美丽的景致啊。这很正常。

师:大家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两位病人的。先来找找描写他们共同点的句子,在文中圈画。(生边读边画,师巡视)

师:大家一起读,看看是不是一致。(生读参差不齐)看来,有的同学还没有找全。继续圈画。(稍停)再读。

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看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师:读得还是很整齐流畅,但是没读出应该有的意味。把你认为要注意的词语标出来。再读。(生读,注意到了“都”“任何”“既不能”“也不能”“只有”“而且只有”等词语。)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23:他们两人的病情很严重,需要静养,而且他们的生活很枯燥无味。师:你再读一下最后一个句子,读出他们生活的枯燥乏味,无聊之极的味道来。(生读,读得有情有味)师:齐读写他们不同点的句子。

生读: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师:你关注哪些词语?为什么?

生24:我关注了“不得不”。“不得不”带有必须这样做的味道,被逼迫的感觉。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24:无可奈何。

师:这两位病人的差异,再看看这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这样想,也是正常的,人之常情。何况,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也觉得很惭愧。人性的弱点在这里萌发了。大家再读一遍,注意红色的“为什么”和加横线的“偏偏”“不应”。(生读,注意了停顿和轻重音)

师:对这样的嫉妒,靠窗病人愈加控制,却愈加强烈。你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PPT显示:

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生25读)

师:似乎平淡了,注意揣摩这个时候人物的内心。为什么不该,言外之意是? 生26:本该就是我。师:你尝试着读一读。(生27读)

师:哦,真不错。你要表达是怎样的心情? 生28:愤愤不平,愤怒。

师:有嫉妒,觉得不公,再到不平,愤怒。三个为什么展露了人物心理的变化。齐读第7小节。„„无时不„„彻夜难眠„„病情加重„„(生齐读)

师:心魔已经控制了这位病人,人性的弱点萌发开始走向扭曲,走向了另一面。

下面分组读,一到三组读靠窗病人病情发作直至死亡的状况,剩下的同学读不靠窗病人的表现。(生分组读)

师:再请大家自己边读边圈画,你在读的过程中关注了哪些词语。说说理由。(生自主朗读批注)

生29:我说的是靠窗病人,大声咳嗽,呼吸急促,两手摸索,还有“一声接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的呼吸声也停止了”,这里写出了靠窗病人病情发作的痛苦的惨状。生30:这些词语,写出靠窗病人的痛苦,从侧面来表现不靠窗病人的冷漠。师:你来读读第10小节。读出那种挣扎时的痛苦和无助。注意省略号。

生31:我说的是不靠窗病人。“纹丝不动”,“仍然盯着”。可见他的冷酷,内心的黑暗。生32: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占据是什么意思?

生:占有,带有强迫的意思吧。这位病人在质问?病友都快死了,他还在想着这张床位,见死不救。师(对生21):你先前有不平衡,有嫉妒,这时你会见死不救吗? 生21:我不会这样。见死不救太过了吧,没有了底线。

师:这时的不靠窗病人的人性已经彻底的„„对,泯灭,堕落了。有个网络热词叫什么——羡慕、嫉妒,恨!看来,羡慕、嫉妒有时还正常,但是这个恨,就不正常了。作者在这里把人物的人性弱点萌发到人性的扭曲直至人性的泯灭堕落的过程展示了出来。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一组句子。PPT显示:

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欣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让人震撼让人意外的结尾,这时候我们再想一想,公园和这堵光秃秃的墙,对比鲜明强烈,作者是不是有着更深刻的隐喻呢?

生33:美丽的公园就是靠窗病人美好心灵的写照,光秃秃的墙也就是不靠窗病人的丑陋灵魂吧。师:看来大家很好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作者为什么以窗为题? 生34:文章围绕窗来写故事,写人物的。生35:窗是本文的线索,窗也是人的心灵之窗。

师:这位同学发言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上面一同学的发言做了概括,二又深发下去。两位病人通过窗户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我们透过窗户看到了两种不一样的人性,看到了人性的美和善,丑和恶。课后请大家完成练习四,续写这个故事,注意能做到给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谢谢大家,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课堂实录

师:说得很好!对于作者想到的补救的办法,可行吗?为什么?

生:第一个办法不可行。因为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弟弟已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年龄这么大的两兄弟,不可能再去放风筝了。

生:第二个办法可行,但“我”却没有得到自己的宽恕。因为弟弟已经把整件事忘却了,这件事却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三、自主探究

质疑解疑

师:说得很好。一件永远无法得到宽恕的憾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可以看到我们同学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把握。下面我们要进入重点分析阶段。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把文中存有疑问或较难理解的句子或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分析研究,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学生自己读课文,罗列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上下讲台指导朗读)

师:好,下面我们就进入“有问有答”的环节。比一比谁的问题最精彩,谁的回答最有理。生1:我的问题是:文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好,第一个问题提在我们面前,看哪位同学能帮助他解决这个疑惑? 生A: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开来看。“惊异”是指“我”在北京的冬季,竟然还有人在放风筝;“悲哀”的是看到飘飞的风筝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段往事,曾经粗暴地撕坏了弟弟的风筝,从此留下了一件让人终身遗憾的往事。

师:回答得真好,他把这个问题分解后再理解,这句话就比较好懂了。请同学们继续提问。生2: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生B:我觉得这个春天应该是指鲁迅回忆中的春天,是故乡的春天,而在是严冬的北京,看到了风筝勾起了鲁迅的回忆,所以说“在天空中荡漾了”。

生3: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而称为“不幸”? 生C:我觉得是因为作者看了这书以后,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这句话的道理,回想起自己曾经踏扁了弟弟的风筝是不对的,是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这件事让“我”的良心受到谴责。所以感到“不幸”。

师:分析得太精彩了,可以说你已经真正融进了鲁迅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中了。看到这本书让鲁迅认识到了一个令自己终身无法得到的宽恕错误,不能说不是一种“不幸”。好,请同学继续提问。

生4:我以前也看过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包括今天这篇。我发现鲁迅的文章经常有错别字出现,如“胡蝶”的“胡”字,而我们现在写“蝴”。我想请老师帮我们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师:老师由衷地佩服这位同学的大胆精神和火眼金睛,敢于向名著挑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乐意并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鲁迅生活在二十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中的一项就是用白话文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文言文。而鲁迅所处的正是这一转型时期,因此在写作时不免留有文言文的痕迹,出现了这些古今通用的字。而我们编排的课本,为了尊重原著作,保留了这些古今通用的字。因而就出现了刚才这位同学认为的错别字。同学们不妨再找一下,除了“胡”字还有哪些? 生:还有“那里”的“那”,现在应该是口字旁的“哪”。生:还有“发见”的“见”,现在应该是王字旁的“现”。生:还有“他”,应该是宝盖头的“它”。“偶而”的“而”,现在是“尔”。

师:很好,大家找得很对。现在大家为我们这位同学鼓掌,他的大胆质疑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真正的学习就应该勇于质疑。生5:“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句话我感到怀疑。这件事对鲁迅来说是刻骨铭心,为什么他弟弟会忘了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弟弟真的全然忘记这件事了吗? 生D:我觉得他真的忘了,因为毕竟过去了二十年。

生E:我也觉得他忘了。因为当时他哥哥阻止他时,他也没有反抗,说明他觉得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这只不过是生活的一件小事,二十年过去就忘了。师:好。有同学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生F:我觉得他没有忘,只是假装说忘了,因为他怕勾起鲁迅的伤心回忆,为了维护他们兄弟之间的情感,他假装说忘了。生G:我觉得他忘了,可能他记得更多的是兄长对他的好。而这一件事只是小事,微乎其微,不会放在心上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其实无论忘记与否,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兄弟之间一种深深的情谊。兄长的忏悔,弟弟的忘却,不是人间真情的一种体现吗?还有问题吗? 生6:文章最后一句,“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怎么理解?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请同学们从深浅不同层次去理解,可能效果会更好。

生H:我觉得“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是说鲁迅想逃避。只要不看到风筝,就不会回忆起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故乡的风筝是在春天二三月时放的,所以只要“躲到严冬中去”,就可以不见到风筝。后面一句讲鲁迅想躲却躲不掉,虽然是冬天,可他在北京他又看到了风筝,所以他感觉到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

生I:我觉得除他讲的以外,还有一点,鲁迅只要一想起这件事,他就会感到心头涌上一股悲凉,不光光是外界环境,还有其内心世界。

生J:我赞成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我想再补充一点。我觉得这“四面”还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从一本参考书上看到过,讲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反动军阀大搞复古运动,取缔科学思想。因此我觉得,这最后一句-----寒微和冷气------可能还包括着鲁迅深深地感到这种反动思想的压迫。

师:说得太棒了!你对课文的理解远远超过了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你能把看过的知识连贯地来看问题,说明你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好同学,我建议所有同学为你的精彩论述而热烈鼓掌!

四、探究主旨

感悟人生

师: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提问,一个又一个的精辟论述让老师不得不佩服我们同学那种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对文章几个重、难句子进行了分析探讨。应该说,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又进了一大步。对鲁迅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学习,你觉得鲁迅在“风筝”这件事上,由“毁”到“悔”的转变,可以看出鲁迅具有怎样的精神? 生:知错就改

生: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自我反省

师:说的很好,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样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才使这件小弟已经忘却的事还20年后还耿耿于怀。在生活中,你们与家人、朋友有过这样的误解和冲突吗?在鲁迅身上,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生:有过,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后自己也要懂得反省,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哪里做得不好?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鲁迅作为一个伟人尚且这样,我们更应该如此,学会忏悔,学会宽恕,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师:说的太好了。确实,真正的忏悔会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和新生,会使被伤害的人的心灵获得一些慰藉,会使人世间的良知复苏。那么,不忏悔行不行呢?也可以,等到别人的忘却吧。“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也就没有宽恕可言了。让灵魂在时间的月影中偷憩。怕就怕人们没有健忘,这时就得想一想,我在他们眼里是个什么东西。是个什么形象?

五、小结归纳

延伸主旨

师:一次原本出于对小弟负责的举措,却因小弟的全然忘却而给鲁迅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兄长的忏悔和弟弟的忘却中,不能不让人在肃杀的严冬中感受到“故乡的春天”般的温暖。浓浓兄弟情谊谱写的一首友爱颂歌,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同学们课后去探讨,就文章而言,除了表现兄弟情谊之外,还有哪些主题可以挖掘,我们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新课标力图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自如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学习鲁迅的文章,毕竟有一定的难度。问题的引导、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很好的指导。就本堂课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激发思维,积极的投入到对文本的思考之中。

2、设置一个良好的情境,鼓励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做好问题的延伸工作,学生的问题有些肤浅,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追问,以达成教学目标。经过延伸的问题,更有思考性,更具挑战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

3、教师语言要以鼓励为主,尽最大可能肯定学生的思维。

4、最重要的一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寻找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没有问题,也就不存在探究问题的可能了。

5、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不要把课堂变成某个人或几个人的表演舞台。

第三篇:课堂实录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

原创参赛】

“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打造高效阅读课堂”主题

研究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通榆县第二小学

徐春颖

师:(指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胸怀壮志”

生齐读

师:这是第五板块的主题,我们从这一板块的《龟虽寿》中感受到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襟,也从《十六字令三首》中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远大抱负和豪迈之情。今天让我们走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看看作者又胸怀怎样的壮志?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预习本课,那你对课题是如何批注的,怎样理解的。

生:“少年中国”就是像少年一样朝气蓬勃的中国。

生:“少年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

师:“少年中国”只是课题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师:“说”这种文体可以用于记叙、说明、议论。你们以后还会学到这种文体的文言文,像《爱莲说》《师说》《马说》。

生:节选就是原文很长,从原文中选一段。

师:那你知道原文由多长吗?

生:我通过查资料知道原文由3000字左右。

师:课题大家理解得很好,那你对梁启超有哪些了解?

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还想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出示字词指名读,齐读。

师:大家对字词预习得不错,那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读,正音,齐读。

师:学习一篇文章仅仅读得正确流利还不够。还要

生:读得有感情,理解意思,体会情感。

师:说得非常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为课文分层,用竖线在文中标出。

师:谁来说说分几层?

生:三层,从开头到“红日初升”前是第一层,到“来日方长”是第二层,最后一句是一层。

师:你们在家预习时觉得哪一层好理解一些。

生:第一层。

师:那我们就来读读第一层,说说你的理解。

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层的意思是“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师:在这段话中“故”是什么意思?

生:所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在“故”的上面标上“所以”,听别人的发言做笔记,这也是作批注。“则”字在本段中出现了很多次,怎么理解这个字?

生:“则”就是“就”的意思。

师:非常正确,请没有作批注的同学做好批注。

师:两个“于”字的意思一样吗?

生:“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的“于”是“过”的意思。“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于”是“在”的意思。

师:理解了这几个重点字词的意思后,谁再说说第一层的意思。

生说第一层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从内容上对第一层进行了理解,你还从哪方面对第一层有理解?

生:这层在写法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师:排比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有气势。

师:那你能试着读读吗?

生读,指导朗读。齐读。

师:默读这一层,概括层意,写在书上。

生:这一层写了“中国少年有责任建设少年中国”

师:“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之间有怎么样的联系呢?可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一说。

生: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日本称我们为老大帝国,所以作者心目中有一个少年中国。他是智慧、富强、独立、自由的。

生: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是他的理想,他变法失败,实现不了这个理想,想让少年实现这个理想。

师:所以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学生接读“而全在我少年。”

师生共读第一层。

师:第一层我们理解完了,看第二层,同学们觉得难理解是吧,先看第一层有几句话?

生:四句话。

师:哪句容易理解些? 生:第一句话。“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

师:“太阳”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

生: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初升的太阳,说少年中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有希望,前途一片光明。

师:理解得非常好,这就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象征意义。大家之所以觉得第二层难理解,就是因为第二层的每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象征意义蕴含其中。拿你默读另外三句话,先理解字面意思,再想少年中国和所比喻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再揣摩其中的象征意义,做好批注。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你的学习成果?

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意思是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象征少年中国非常强大,有声势,前途无量。

生:“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把少年中国比喻成小老虎,虎虎生威,其他国家都害怕他。

师:用第一层的词句来概括就是

生:国胜于欧洲,国雄于地球。

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说中国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顶天立地。

生:中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雄踞于世界之林。

师:读读这一层,带着你的感受和理解。

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齐读第三层。师:第三层进一步点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作者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他没有见到。但是已经实现了,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你能说说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吗?

生:我们国家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

生: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

师:你们就是少年,中国的未来需要你们的努力。希望在你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下课。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理想

实现

希望

少年中国

责任

中国少年

第四篇:课堂实录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谁更伟大?》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而展开,由“历史学家的讨论”“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大家议一议”四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已经在本单元学过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内容,因此教材安排本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在知识面上进一步扩充,而是重在考察学生收集资料、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本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或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

2.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3.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5.学会在课堂中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规模、目的、手段、影响等方面的比较,让学生感悟郑和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以史为鉴,理解当前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辩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探究性强)及学生(“好动”)的特点,本课以“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本课设计了“海上功夫大比拼”“龟兔赛跑”“和平使者与‘海盗’”“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四大活动,通过活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同时,“讲述法”、“比较法”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突破难点。本堂课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辩论进行的,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了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各司其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flash动画配解说词导入。

15世纪,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世纪之初,东方浩瀚的洋面上,骤然出现了一支超级舰队,郑和便是这支舰队的统帅。世纪之末,经过大西洋风浪洗礼的哥伦布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不过,在他的眼中,这不过是东方印度大陆,可是,这件事的影响却改变了西方人的世界观。你愿意跟随他们曾经探险的道路,追寻神奇、惊险的经历么?你认为他们俩谁更伟大呢?你愿意参与这场异常激烈的大讨论么?来!让你的思维穿越时空吧!(新课教学)

本课的新课教学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进行。活动一:海上功夫大比拼

1.提供情境。教师播放flash动画“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本flash动画是教师自制的,如学校条件限制,教师可以用自制漫画代替。

2.教师设问。

为什么我们把郑和的船队叫航空母舰?而称哥伦布的船队为小渔船?(规模不同),教师承转:好,先让我们来比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海上功夫。

3.学生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书本P88页“动手做一做”中的的问题。4.师生交流,构件知识。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及时利用多媒体插放相关资料加以引导,如航海路线图等。本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记忆、扩充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把前面独立所学的两个内容连贯起来并加以比较,从中使学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相比:规模更大,时间更早、更长,范围更广,航海技术更先进。

5.教师承转。通过“海上功夫大拼比”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航海规模、时间、范围、技术相比,哥伦布都是郑和的手下败将。但是,一说起世界航海史,人们记得的却是哥伦布、麦哲伦„„,这是为什么?(发现新大陆、环球航行)在国际上,郑和的知名度根本无法同他们相比,以至被人称为“水过无痕”,更有学者称郑和下西洋──“杨白劳”(教师可简单解释:郑和下西洋虽然规模大、时间长、路程远,搞得很张扬(与‘杨’谐音),但却是徒劳无功的,不仅明政府没有从中得利,还白搭了明政府的许多银子,纯粹“白劳”一阵)。你同意什上面的观点吗?

活动二:龟兔赛跑

设置以下活动的目的有三:(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及随机应变、口头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历史问题。

1.提供情境。在上面教师承转的过程中,教师播放flash动画或展示漫画“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之二“‘小渔船’捷足先登发现新大陆”。内容如下:郑和的 “航空母舰 ”在海上游荡,旁白:“杨白劳”;哥伦布的“小渔船”登上小岛,旁白:“印度到了”„„

2.设置辩论题与讨论题:

○讨论题:新大陆为什么会让“小渔船”捷足先登?为什么“航空母舰”发现不了? ○辩论题:郑和下西洋──“杨白劳”,你同意吗?

3.学生分组活动。(1)教师让各个小组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题进行探讨,其中再把选辩论题的若干小组按同意与不同意分成两大组,各自分析材料,准备论据。(2)教师按各组选题不同发放相关资料。(3)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师生交流。

(1)讨论题。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不需要学生有统一的答案。设置本题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不同的动因,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大地观及船队性质的不同、组成成员的不同等。

(2)辩论题。本活动的进行可参照正规辩论赛分三步进行:正反双方一辩先简单陈述本方观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正反双方总结本方观点。本活动正方理由可能有:①动机不良:宣扬国威、寻找建文帝、寻宝,②非商非外(外交)、不伦不类,③劳民伤财、难以为继,④嘎然中止、坐失良机;反方理由可能有:①敢为天下先,②举和平旗帜,筑开放里程碑,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④移民海外、开发南洋⑤继“张班”伟业,开“哥麦”先河⑥厚往薄来,造福亚非。由教师或学生担任主持人,宣布辩论的规则并在学生辩论过程中维持秩序,从而让辩论精彩而不“乱堂”。教师也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前做好本次辩论的准备工作。

5.评选出“最佳辩手”并给以奖励(“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邮票、书籍、DVD等)

6.教师小结并承转。教师在对上面讨论与辩论做小结的基础上指出:我们撇开郑和下西洋是不是“杨白劳”不说,在新大陆的发现上,“航空母舰”确实输给了“小渔船”。这是否说明哥伦布比郑和伟大呢?

活动三:和平使者与“海盗”

1.提供情境。教师播放flash动画或展示漫画“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之三“和平使者与‘海盗’”。内容如下:郑和的“航空母舰” 来到印度洋边某国,该国国王带着官员及迎宾的礼仪用品,骑着马,排起长长的队列欢迎郑和上岸„„;哥伦布拿着枪,驾着“小渔船”登上某岛,嘴里喊:“兄弟们,找黄金去”,岛上印第安人纷纷逃离,嘴里在喊:“强盗来了”„„

2.教师设疑。

○印度洋沿岸的居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对两人的到来各自的态度是什么?(夹道欢迎与深恶痛绝)

○印度洋沿岸的居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对两人的到来,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 3.学生探讨,师生交流。本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不同的目的、手段及部分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学生主观认识的错误:哥伦布就是“强盗”。

4.教师承转并小结。

○通过前面三个活动,我们对郑和与哥伦布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现在认为郑和与哥伦布哪一个更伟大?(学生再次举手表决,与新课开始时定有变化,因为活动设计的倾向性,估计与课前相比会有更多的学生认为郑和更伟大)

○为什么你的观点会发生变化呢?(叫几位观点转变的同学回答。学生:以前对他们的了解很肤浅)

教师:同样,通过今天短短45分种,尽管我们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对他们做出更客观、公正的比较与评价,还需不断研究。(激发学生的课后探究欲望)

○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个人观点?(设计这个问题用意有三:①这个问题本身并无定论,如以标准答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势必限制学生的思维拓展和探究欲望②通过展示教师的个人观点来小结本课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③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

教师:首先要指出的是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称哥伦布是“强盗”,这是片面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功过相当,功魁祸首(功:哥伦布航海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对印第安人进行殖民侵略,实行种族灭绝。)郑和尽管没有发现新大陆,但绝对不是“杨白劳”。关于郑和与哥伦布谁更伟大的问题,老师同大部分同学一样,投郑和的票,这不仅因为我是中国人,何况客观理由也很充分:

规模 目的 手段 部分结果

郑和下西洋 “航空母舰” 厚往薄来 和平亲善 造福亚非

哥伦布航海 “小渔船” 东方金梦 殖民扩张 祸殃美洲

在出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承转:伟人已逝,精神永存。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来纪念他(播放纪念活动的新闻片段)。同学们,我们都认为郑和伟大,那么伟大的郑和给我们留下了怎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呢?你们认为我们应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中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活动四: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郑和精神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初二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学生的能力有限,本课以情境分析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感悟和体会,提升自己的情感。

1.提供情境。情境1: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诞生在云南昆明。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郑和病逝于古里,把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郑和一生七下西洋,每次都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1497年率领的葡萄牙船队到达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这段材料蕴涵了郑和的哪些精神?(敬业献身、经略海洋、科学创新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情境2:

(1)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2)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2003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体现了郑和的睦邻友好精神,正因为郑和是一个和平使者,才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缅怀;正反例子的比较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和侵略)

情境3:

(1)“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2)1984年金秋时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关门主义必然导致落后,我们应抓住机遇,扩大开放)

2.学生活动。让各小组选取其中的一个情境进行探讨,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感悟郑和下西洋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参考答案见上面)

(教师总结)

伟人已逝,精神永存。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缅怀郑和,更要继承和弘扬郑和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探究)

以班级为单位在九年级几个班中搞一次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征文比赛或知识竞赛。

第五篇:《窗》读后感

《窗》读后感

童心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它可以让黑白的世界变得绚丽,可以让复杂的思维变得简单,可以让沉闷的时间变得风趣。描述童心很容易,保持一颗童心却很难。每个人的初始都是单纯的,对世界充满好奇,随着点点滴滴的成长,许多人被世态的变迁磨灭了童心,变得世故,也逐渐遗忘了曾经那个充满欢笑与无知却令人倍加珍惜的童年。

童心是充满欢乐的。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借着自己对童年的回顾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童心,唤醒人们对童年欢乐的记忆。在小豆豆眼中,每一天的阳光都是崭新的,每一秒的生活都是无比幸福的,尽管她是一个刚读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她从不对世界有任何抱怨。看着小豆豆的一言一行,每个读者都会流露最温馨的笑容,因为在小豆豆身上有每个人童年的影子,看到她就像看到了幼年的自己。小豆豆与燕子对话时投入的模样,小豆豆丢失公交卡时焦急的神情,以及她遇到问题时迷惑的样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怪表情都让读者捧腹大笑,笑容就像童年时那样灿烂。

童心是充满想象力的。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成功的校长,是一位和蔼的长辈,更是一位永葆童心的教育家。我很羡慕小豆豆,羡慕巴学园所有的学生,因为他们遇到了最懂孩子心的老顽童校长。小林先生将废旧的电车改为教室,每一节课想学什么科目由学生自己决定,每次吃饭前都会合唱一首歌或讲笑话。这些看似另类的教学方式,正是童心的体现,一个没有童心的人,是不会有如此标新立异的想法的。

童心是充满相互关爱与尊敬的。在小林先生看来,给孩子们最好的爱就是尊重。每个小孩子都有自己对世界独到的见解,有时会让大人感到荒谬,甚至会遭来谴责,而小林先生永远尊重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哪怕它不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

小豆豆是幸福的,因为小林先生,她拥有一个别样却丰富多彩的童年,拥有一颗不会随童年的消逝而消逝的童心。太过紧密的逻辑思维会麻木我们的思想,童心却可以让我们以孩子般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很多我们曾经从未关注过的新奇。所以,童年虽然消失了,但别让童心也就此驻足。

下载窗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窗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窗》赏析

    泰格特:他的著名作品《窗》全文仅1200余字。以小见大,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很值得一读。 原文如下: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

    窗教案

    《窗》 -------2006年金坛市中层领导评优课教案 金坛市白塔中学 王雪青 教学目标: 1、能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2、谈谈对比、心理描写等手法的作用; 3、说说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

    《风筝》课堂实录

    《风筝》课堂实录 一、作家作品简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风筝》。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鲁迅先生。 生:他有个弟弟叫周作人,也是伟大的文学家......

    《风筝》课堂实录

    《风筝》课堂实录 一、作家作品简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风筝》。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鲁迅先生。 生:他有个弟弟叫周作人,也是伟大的文学家......

    《将相和》课堂实录

    《将相和》课堂实录 淄博师专附属小学: 董丽娜 (课前进行猜谜语游戏。) 师:同学们,刚才我给大家出的是谜面,让大家猜谜底。这次我出的是谜底,请同学们来猜谜面。出示“斌”,......

    将相和 课堂实录

    将相和课堂实录 一、走进古典名著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

    劝学课堂实录

    《劝学》教学实录 浙江省温岭中学 田继松 师:先说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 生:好! 师:古代有个富翁,他不识字,因此经常吃亏。为了不让儿子不自己的后尘,他请了一位先生教儿子识字。......

    黄河颂课堂实录

    《黄河颂》课堂实录(预设) 一、 直接导入: 师: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抗日战士的光未然路过黄河,目睹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思绪万千,写下一组长诗,当他为同志们朗诵时大家都受到了强烈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