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面国
《两面国》教案(简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与科幻小说有关的知识,把握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会分析和欣赏小说。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设置问题,探究本课以虚构的情节讽喻现实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两面国”的含义,结合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二、文章主旨:
《两面国》选自《镜花缘》,文中主要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借此嘲讽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三、文题背景
随着雍正“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的局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创作了《镜花缘》一书。
《镜花缘》是李汝珍在海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
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莱的居处称为“薄命岩”“红颜洞”,刻有她们各人所司花名和降生人间姓名钓石碑放在“泣红亭”内,这些都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镜花缘》共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
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而男人也被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镜花缘》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有卖弄才学之嫌。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叫《李氏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
四、《镜花缘》简介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这部小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回到第五十回,这是第一部分。这个部分所叙述的:武则天夺取了唐帝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周,做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企图恢复唐帝国,但全部失败。一天,在残冬大雪严寒的气候里,武则天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总管百花的女神,名百花仙子,其日恰好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开花。
上帝震怒把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贬降凡尘。百花仙子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进京应试,中了探花,谁知却因当初曾和徐敬业等结拜为异姓弟兄,经人告发,致被革去探花,仍然降为秀才。唐敖受了这个打击,对世事感到消极。他的妻弟林之洋,一向跑海外经商,于是唐敖就和他结伴同行,想借游览来抒散郁闷。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和神怪的草木虫鱼鸟兽。后来唐敖吃到了“仙草”,“入圣超凡”,进入小蓬莱山上,再没有回家。唐小山得到父亲失踪的消息,就逼着林之洋带领她到海外去寻访,按照上次路线,遍历艰险,终于未见。走到小蓬莱,从一个樵夫的手中得到唐敖的信,信中要她改名“唐闺臣”,约她中过才女,再行相聚。小山上船回国。
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叙述的: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才女们举行了多次庆祝的宴会,在宴会中,表演了书、画、琴、„„后来分别散去。唐闺臣再去小蓬莱寻父,也入山不返。这时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反对武则天。才女中章兰英等数十人,因夫妻、姻亲 关系,参加军中,有殉难而死者。终于大军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武则天失败,唐中宗复辟,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又复下诏,宣布明年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全书到此结束。
君子国: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大人国:大人国,最是妙不可言。国人不仅身高过于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紧的是脚下皆有云雾护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视阔步;有人虚肩顾盼;有人低眉敛脚。神色各异,全因脚下云雾的颜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国官员的脚下多用彩绫遮盖,素多海外游历、博闻强记的多九公道出了个中奥妙,原来,“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瞒了,这云却不留情„„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女儿国: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
无肠国:顾名思义,这里的人都没有肠子,随吃随拉,所以吃之前得先找好坑儿。还有更让人喷饭的呢,请看这个片断:
他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之下顿之用,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无肠国——吝啬至极、恶心到家。
结胸国:林之洋道:“他们国人为甚胸前高起一快?”多九公道:“只因他们 生性过懒,且又好吃,所渭‘好吃懒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饮食不能消化,渐渐 变成积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久而久之,竟成痼疾,以致代代如此。”林之洋道:“这病 九公可能治么?”多九公道:“他如请我医治,也不须服药,只消把他懒筋抽了,再把馋虫 去了,包他是个好人。”
豕喙国:这日到豕喙国,游了片时回船。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 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当日我曾打听,不得其详。后在海外遇一奇 人,细细谈起,方才明白。原来本地向无此国。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死后阿鼻地狱容留不下;若令其好好托生,恐将来此风更甚。因此冥官上了条陈,将历来所 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 糟糠为食。世上无论何处谎精,死后俱托生于此,因此各人语音不同。其嘴似猪,故邻国都 以‘豕喙’呼之。”
五、作者简介: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
六、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七、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叙述唐敖等人游历两面国的起因(开端)第二部分:多九公回船,三人谈论衣着问题(发展)
第三部分:记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发展与高潮)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局
八、整体感知 和颜悦色
两 满面谦恭 衣着华贵
面 客人 国 青面獠牙 衣衫破旧
长舌如刀
九、课文探究
1.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A、两面国的人外貌是两副面孔;他们嫌贫爱富,势力多变。
B、依据一个人的贫富以及社会地位变换脸面)
2.你在文学作品中或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对这种人你怎样看?
十、重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借“两面国”来讽喻现实的? 作者用漫画的笔法,嘲讽和批判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张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的。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揭开他的浩然巾,他就露出狰狞的本相。作者正是借助这些戏谑的描写来讽喻现实的。
2.两面国人对人的态度反差巨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唐敖、林之洋初见两面国人时,唐敖衣着华贵、林之洋衣着寒酸,当唐敖上去与两面国人交谈时,两面国人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让人觉得可亲。而当他们面对身着布衫的林之洋时,脸色立即变得冷冰冰了,也不再谦恭。这是两面国人的第一次变脸。而后文中唐敖与林之洋换衣之后又一次面对两面国人时,两面国人对林之洋谦恭而把唐敖冷淡起来。由此可见,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衣着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富贵贫贱。
十一、写作手法探究 1.语言运用
漫画式的描写,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与可笑。
文中两次描写两面国人在浩然巾遮盖下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张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作者在写唐敖和林之洋见到恶脸后的反应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小弟一见,不觉大叫——声:‘吓杀我了!’”“俺怕他暗处杀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著他磕几个头,这才逃回”。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恶脸吓得跪地求饶,戏谑中带给我们几分思考,作者正是通过这样夸大和变形的描写,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2.技法运用
驰骋奇思异想,巧设情境,讽喻现实。
本文作者李汝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令他望而生厌,于是他借助想象创造了虚伪的两面国,赋予这个国度的人以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者大胆想象外面的人走进他们生存空间时的情形,使他们虚伪欺诈、嫌贫爱富的本性暴露无遗。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幻想性的虚构情节,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恶俗的憎恨,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本文大胆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两面国的事情,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的,但是在这种夸张的描写中,人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的真实感,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本文还善于制造悬念。文章中衣着的变化,倒叙手法的使用,都造成了悬念,吸引读者深入阅读。3.借鉴应用
本文的结构层次非常清楚,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层层展开,让人读来清晰明了。
第二篇:第21课《两面国》教案
《两面国》选自《镜花缘》,文中主要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借此嘲讽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文题背景
随着雍正“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的局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创作了《镜花缘》一书。
《镜花缘》是李汝珍在海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 名著。
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莱的居处称为“薄命岩”“红颜洞”,刻有她们各人所司花名和降生人间姓名钓石碑放在“泣红亭”内,这些都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镜花缘》共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
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而男人也被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镜花缘》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有卖弄才学之嫌。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叫《李氏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 《镜花缘》简介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这部小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回到第五十回,这是第一部分。这个部分所叙述的:武则天夺取了唐帝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周,做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企图恢 复唐帝国,但全部失败。一天,在残冬大雪严寒的气候里,武则天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总管百花的女神,名百花仙子,其日恰好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开花。
上帝震怒把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贬降凡尘。百花仙子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进京应试,中了探花,谁知却因当初曾和徐敬业等结拜为异姓弟兄,经人告发,致被革去探花,仍然降为秀才。唐敖受了这个打 击,对世事感到消极。他的妻弟林之洋,一向跑海外经商,于是唐敖就和他结伴同行,想借游览来抒散郁闷。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和神怪的草木虫鱼鸟兽。后来唐敖吃到了“仙草”,“入圣超凡”,进 入小蓬莱山上,再没有回家。唐小山得到父亲失踪的消息,就逼着林之洋带领她到海外去寻访,按照上次路线,遍历艰险,终于未见。走到小蓬莱,从一个樵夫的手中得到唐敖的信,信中要她改名“唐闺臣”,约她中过才女,再行相聚。小山上船回国。
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叙述的: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才女们举行了多次庆祝的宴会,在宴会中,表演了书、画、琴、„„后来分别散去。唐闺臣再去小蓬莱寻父,也入山不返。这时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反对武则天。才女中章兰英等数十人,因夫妻、姻亲关系,参加军中,有殉难而死者。终于大军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武则天失败,唐中宗复辟,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又复下诏,宣布明年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全书到此结束。君子国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大人国 大人国,最是妙不可言。国人不仅身高过于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紧的是脚下皆有云雾护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视阔步;有人虚肩顾盼;有人低眉敛脚。神色各异,全因脚下云雾的颜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国官员的脚下多用彩绫遮盖,素多海外游历、博闻强记的多九公道出了个中奥妙,原来,“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瞒了,这云却不留情„„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女儿国
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无肠国
顾名思义,这里的人都没有肠子,随吃随拉,所以吃之前得先找好坑儿。还有更让人喷饭的呢,请看这个片断:
他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之下顿之用,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无肠国——吝啬至极、恶心到家。结胸国 林之洋道:“他们国人为甚胸前高起一快?”多九公道:“只因他们 生性过懒,且 又好吃,所渭‘好吃懒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饮食不能消化,渐渐 变成积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久而久之,竟成痼疾,以致代代如此。”林之洋道:“这病 九公可能治么?”多九公道:“他如请我医治,也不须服药,只消把他懒筋抽了,再把馋虫 去了,包他是个好人。” 豕喙国
这日到豕喙国,游了片时回船。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 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当日我曾打听,不得其详。后在海外遇一奇 人,细细谈起,方才明白。原来本地向无此国。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死后阿鼻地狱容留不下;若令其好好托生,恐将来此风更甚。因此冥官上 了条陈,将历来所 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 糟糠为食。世上无论何处谎精,死后俱托生于此,因此各人语音不同。其嘴似猪,故邻国都 以‘豕喙’呼之。” 作者简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朗读课文 讲述故事 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叙述唐敖等人游历两面国的起因(开端)第二部分:多九公回船,三人谈论衣着问题(发展)
第三部分:记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发展与高潮)课文探究
1.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a、两面国的人外貌是两副面孔;他们嫌贫爱富,势力多变。b、依据一个人的贫富以及社会地位变换脸面)
2.你在文学作品中或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对这种人你怎样看? 重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借“两面国”来讽喻现实的? 作者用漫画的笔法,嘲讽和批判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张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的。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揭开他的浩然巾,他就露出狰狞的本相。作者正是借助这些戏谑的描写来讽喻现实的。2.两面国人对人的态度反差巨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唐敖、林之洋初见两面国人时,唐敖衣着华贵、林之洋衣着寒酸,当唐敖上去与两面国人交谈时,两面国人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让人觉得可亲。而当他们面对身着布衫的林之洋时,脸色立即变得冷冰冰了,也不再谦恭。这是两面国人的第一次变脸。而后文中唐敖与林之洋换衣之后又一次面对两面国人时,两面国人对林之洋谦恭而把唐敖冷淡起来。由此可见,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衣着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富贵贫贱。写作手法探究 1.语言运用
漫画式的描写,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与 可笑。
文中两 次描写两面国人在浩然巾遮盖下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张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作者在写唐敖和林之洋见到恶脸后的反应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小弟一见,不觉大叫——声:‘吓杀我了!’”“俺怕他暗处杀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著他磕几个头,这才逃回”。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恶脸吓得跪地求饶,戏谑中带给我们几分思考,作 者正是通过这样夸大和变形的描写,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2.技法运用
驰骋奇思异想,巧设情境,讽喻现实。
本文作者李汝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令他望而生厌,于是他借助想象创造了虚伪的两面国,赋予这个国度的人以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者大胆想象外面的人走进他们生存空间时的情形,使他们虚伪欺诈、嫌贫爱富的本性暴露无遗。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幻想性的虚构情节,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恶俗的憎恨,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3.借鉴应用
本文的结构层次非常清楚,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层层展开,让人读来清晰明了。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两面国
《两面国》教案(简案)
文章主旨:
《两面国》选自《镜花缘》,文中主要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借此嘲讽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文题背景
随着雍正“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的局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创作了《镜花缘》一书。
《镜花缘》是李汝珍在海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
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莱的居处称为“薄命岩”“红颜洞”,刻有她们各人所司花名和降生人间姓名钓石碑放在“泣红亭”内,这些都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镜花缘》共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
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而男人也被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镜花缘》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有卖弄才学之嫌。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叫《李氏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 《镜花缘》简介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这部小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回到第五十回,这是第一部分。这个部分所叙述的:武则天夺取了唐帝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周,做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企图恢复唐帝国,但全部失败。一天,在残冬大雪严寒的气候里,武则天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总管百花的女神,名百花仙子,其日恰好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开花。
上帝震怒把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贬降凡尘。百花仙子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进京应试,中了探花,谁知却因当初曾和徐敬业等结拜为异姓弟兄,经人告发,致被革去探花,仍然降为秀才。唐敖受了这个打击,对世事感到消极。他的妻弟林之洋,一向跑海外经商,于是唐敖就和他结伴同行,想借游览来抒散郁闷。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和神怪的草木虫鱼鸟兽。后来唐敖吃到了“仙草”,“入圣超凡”,进入小蓬莱山上,再没有回家。唐小山得到父亲失踪的消息,就逼着林之洋带领她到海外去寻访,按照上次路线,遍历艰险,终于未见。走到小蓬莱,从一个樵夫的手中得到唐敖的信,信中要她改名“唐闺臣”,约她中过才女,再行相聚。小山上船回国。
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叙述的: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才女们举行了多次庆祝的宴会,在宴会中,表演了书、画、琴、„„后来分别散去。唐闺臣再去小蓬莱寻父,也入山不返。这时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反对武则天。才女中章兰英等数十人,因夫妻、姻亲关系,参加军中,有殉难而死者。终于大军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武则天失败,唐中宗复辟,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又复下诏,宣布明年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全书到此结束。君子国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大人国
大人国,最是妙不可言。国人不仅身高过于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紧的是脚下皆有云雾护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视阔步;有人虚肩顾盼;有人低眉敛脚。神色各异,全因脚下云雾的颜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国官员的脚下多用彩绫遮盖,素多海外游历、博闻强记的多九公道出了个中奥妙,原来,“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瞒了,这云却不留情„„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女儿国
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无肠国
顾名思义,这里的人都没有肠子,随吃随拉,所以吃之前得先找好坑儿。还有更让人喷饭的呢,请看这个片断:
他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之下顿之用,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无肠国——吝啬至极、恶心到家。结胸国
林之洋道:“他们国人为甚胸前高起一快?”多九公道:“只因他们 生性过懒,且又好吃,所渭‘好吃懒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饮食不能消化,渐渐 变成积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久而久之,竟成痼疾,以致代代如此。”林之洋道:“这病 九公可能治么?”多九公道:“他如请我医治,也不须服药,只消把他懒筋抽了,再把馋虫 去了,包他是个好人。” 豕喙国
这日到豕喙国,游了片时回船。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 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当日我曾打听,不得其详。后在海外遇一奇 人,细细谈起,方才明白。原来本地向无此国。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死后阿鼻地狱容留不下;若令其好好托生,恐将来此风更甚。因此冥官上了条陈,将历来所 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 糟糠为食。世上无论何处谎精,死后俱托生于此,因此各人语音不同。其嘴似猪,故邻国都 以‘豕喙’呼之。” 作者简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朗读课文 讲述故事 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叙述唐敖等人游历两面国的起因(开端)
第二部分:多九公回船,三人谈论衣着问题(发展)
第三部分:记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发展与高潮)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局 课文探究
1.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
(A、两面国的人外貌是两副面孔;他们嫌贫爱富,势力多变。B、依据一个人的贫富以及社会地位变换脸面)
2.你在文学作品中或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对这种人你怎样看? 重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借“两面国”来讽喻现实的? 作者用漫画的笔法,嘲讽和批判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张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的。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揭开他的浩然巾,他就露出狰狞的本相。作者正是借助这些戏谑的描写来讽喻现实的。2.两面国人对人的态度反差巨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唐敖、林之洋初见两面国人时,唐敖衣着华贵、林之洋衣着寒酸,当唐敖上去与两面国人交谈时,两面国人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让人觉得可亲。而当他们面对身着布衫的林之洋时,脸色立即变得冷冰冰了,也不再谦恭。这是两面国人的第一次变脸。而后文中唐敖与林之洋换衣之后又一次面对两面国人时,两面国人对林之洋谦恭而把唐敖冷淡起来。由此可见,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衣着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富贵贫贱。写作手法探究 1.语言运用
漫画式的描写,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与可笑。
文中两次描写两面国人在浩然巾遮盖下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张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作者在写唐敖和林之洋见到恶脸后的反应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小弟一见,不觉大叫——声:‘吓杀我了!’”“俺怕他暗处杀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著他磕几个头,这才逃回”。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恶脸吓得跪地求饶,戏谑中带给我们几分思考,作者正是通过这样夸大和变形的描写,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2.技法运用
驰骋奇思异想,巧设情境,讽喻现实。
本文作者李汝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令他望而生厌,于是他借助想象创造了虚伪的两面国,赋予这个国度的人以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者大胆想象外面的人走进他们生存空间时的情形,使他们虚伪欺诈、嫌贫爱富的本性暴露无遗。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幻想性的虚构情节,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恶俗的憎恨,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本文大胆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两面国的事情,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的,但是在这种夸张的描写中,人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的真实感,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本文还善于制造悬念。文章中衣着的变化,倒叙手法的使用,都造成了悬念,吸引读者深入阅读。3.借鉴应用
本文的结构层次非常清楚,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层层展开,让人读来清晰明了。
第四篇:两面成语
老师;'你能给我一些两用成语么?
答:提供如下:
(一)褒贬两用成语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3.独善其身:善,使之善,指修养,原指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的品德才能修养好。《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多指只顾自己好,不管他人。
4.粉墨登场:粉、墨,指化装品。场,戏场。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例:这位老艺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就~。5.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6.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7.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8.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9.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1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12.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13.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15.奇文共赏: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喜欢把同学的好作文贴出来,称之为奇文共赏”;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如“这篇文章错误百出,我看可以来一个奇文共赏”。
16.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如虎添翼:可以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作褒义词,如“你的到来,让我们有如虎添翼之感,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也可以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词,如“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19.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20.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21.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24.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25.淋漓尽致:既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的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26.标新立异:标,揭示,表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颖的、建立不同一般的。指特创新意、与众不同。(褒义。例:她~地设计出来的时装,很受年轻人的喜爱。)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贬义。你遇事总好~,这难免会遭到别人的非议。)
27.登峰造极: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褒义。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贬义。例: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的地步。)(近: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它只用于褒义。无所不用其极,原指无处不用尽心力。今多指干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得出来。今只用贬义。)28.翻天覆地:把天地翻了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褒义)。也形容闹得很厉害。(贬义)例:他为了这点小事闹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2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旁若无人。这个成语既可以形容高傲,作贬义词,如“这个人一向自以为了不起,说起话来旁若无人”;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作褒义词,如“他上台发言,侃侃而谈,旁若无人”。
30.高视阔步:可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如“屈原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高视阔步,气势昂扬”;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如“这个人一旦得势,便高视阔步,目空一切”。
31.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如“写《我的一天》这类文章,应该摘取二三个片段,来说明生活的意义,决不能平铺直叙”;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如“欧阳修的短文《卖油翁》平铺直叙,明白晓畅”。
32.粉身碎骨: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如“谁要是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身碎骨”;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如“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33.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如“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行若无事”。
34.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35.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如“看到叛徒领着特务来到茶馆搜捕,他喝茶看报,行若无事,掩护了同志的转移”;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是贬义词,如“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 36.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nàn)例一,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例二,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可用做只顾自己,怕惹是非。如:对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坚决制止,决不能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3.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贬义词,如“对于思想好、业务精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大胆提拔,而不该循规蹈矩,论资排辈”;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中性词,如“他办事老老实实,循规蹈矩”。4.高枕无忧: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如“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始终应该抓紧,切不可因为这几年连续丰收,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如“高层建筑最怕雷击,装上避雷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5.面面俱到: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如“这次运动会的组织工作面面俱到,令人十分满意”;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如“这篇文章介绍了语文学习的经验,虽然是面面俱到,但重点不够突出”。
6.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由于现在多用来表述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7.一塌糊涂:可以指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不可收拾,贬义词,如“这篇稿子他不改还好,一改反倒改得一塌糊涂”;也用来表示程度之深,中性词,如“听说儿子和媳妇吵得一塌糊涂,老两口连饭都没吃就赶过去劝架”。
8.海底捞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如“这样不用功的学生,怎样教都是海底捞月,一场空”;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如“他来了一个海底捞月,救起了一个险球”。
9.想入非非:既指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中性),也指胡思乱想。(贬)
10.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毁灭,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11.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褒义词,如“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也可以比喻为人处世圆滑,是贬义词,如“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12.高谈阔论:原指旨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后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近:夸夸其谈,言语浮夸,不切实际。它强调说话内容不切实际。高强调其不着边际。
13.等米下锅:形容生活窘迫,急需钱粮。现也比喻急等着某些东西用。又形容消极等待,不积极创造条件。(贬)
14.不求甚解:甚解,深入理解。不求深入理解。原意是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深究。今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例:这类经典著作不能~地读过了事,必须反复钻研,才能读通。凭他这种~的作风,怎么能去从事科学研究?(贬义)
15.不识时务:不识,不懂得,不认识。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朝代的潮流。有时也指不知趣。例:这个人真~,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还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老板正在发脾气,你还~地去要求加薪,他能有好脸色给你看吗?
16.得过且过:得,能够。且,暂且。能够过得下去,就暂且这样过下去,敷衍地过日子。今多形容胸无大志,不求上进,也指工作马虎,应付塞责。
17.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例一,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例二,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
18.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例一,人家给二牛起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一句话不和,就什么体面也不要了,赤膊上阵,大吵大闹。例二,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三)本义与引申义共存的两用成语
1.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本写自然现象。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2.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比喻随意提笔作文、写字或涂画。又喻指作事无规则、无定准。
3.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4.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
5.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6.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7.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8.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如“请你不要对我指手画脚,让我自己去思考、去行动”;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如“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9.万紫千红:现多指繁荣兴旺、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也指百花盛开,色彩艳丽。
10.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例二,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11.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12.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也指飞速地航行。
13.垂涎三尺:形容嘴谗,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如:我看到人家新买的摩托,便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也有一辆摩托车。
(四)贬义与自谦共用的成语
1.尸位素餐:尸位,尸,主管、执掌。占着职位却不做事;素餐,素,空,不劳而食,白吃。指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也用于自谦未尽职责。
2.不足挂齿:挂齿,谈及,提起。不值得一提。表示轻蔑,也可以表示自谦。
3.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不知自量的意思。有讽刺意味。例:你在行家面前夸夸其谈,~,怎么会不闹笑话?但有时也用于自谦。例:我今天所以敢~,是想得到在座各位专家的指教。
4.狗尾续貂:原指封官太多太滥,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相称。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做谦辞。如:读了书稿,有些想法,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狗尾续貂,放在后面吧。5.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6.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表贬义或自谦。
(五)一般的两用成语
1.灯红酒绿: 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例一,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例二,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
3.步步为营: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4.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了。5.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6.金玉满堂:既指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人很有才学,学识丰富。
7、春风得意:既可以指进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洋洋得意的样子。
8.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一,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例二,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9.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例一,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例二,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10.处之泰然:既形容对待事情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11.目无全牛:指解牛时,看到的不是整头牛,而是牛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隙。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12.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3.按部就班:按,依照;部,门类;就,归于,班,次序。按照门类,列定次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后用以形容做事按照一定条例,遵循一定的顺序。
14.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精巧。剔透,剔除而使透空明晰。形容奇巧精制、明晰透亮。也形容人聪明灵巧或俊俏标致。
15.苦心孤诣:苦心,费尽心机。孤诣,独到的境地。指刻苦钻研探索,学问技艺超群,达到某种独到的境界。也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煞费苦心。
16.滴水不漏:比喻将手中掌握的东西控制得非常严密,没有丝毫遗漏。也比喻说话办事非常周密,没有疏漏。例:他是个非常干练的人,说起话来~。
17.并驾齐驱:并,并排,驾,使牲口拉车。齐,一齐。驱,快跑。几匹牲口并排着拉着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先后,也比喻两都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例:他们俩在学业上~,都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在世界上销量~的这两种饮料,都出自同一个国家。
18.不可开交:纠缠在一起。开交,结束,解决,摆脱(今多用于否定)。无法摆脱或解决,不能了结。也表示程度上达到极点。例:在开会讨论时,双方意见分歧很大,争得~。这两天儿子办喜事,家里所有的人都忙得~。
19.馋涎欲滴:涎,口水,欲,将要。馋得口水都快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嘴馋。也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眼红,很想弄到手。垂涎三尺:流下口水有三尺长。形容极其嘴馋。也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眼红,极想弄到手。它比馋涎欲滴形容贪馋的程度更甚,语意更夸张。
20.道听途说:途,道路。在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播。泛指轻信并传播没有根据的话,也指没有根据的传闻。例:有人~,经常散布一些无稽之谈,这种人实在是太缺乏责任感了。你把~当作分析问题的依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第五篇:科学技术两面观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技术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科学的是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完善的.所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全面否定科学.汽车的发明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几乎对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然而也正是这柄锋利的“双刃剑”,不仅制造了频繁的交通堵塞、交通事故,而且还是消耗能源的无底洞和大气污染的移动污染源。虽然这样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只是由于人们没有找到更好的科学技术来使它得到发展.氟里昂使人类坐享舒适得以梦想成真,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制冷剂而被最先发明的氟里昂,一方面使人类的生活提高了一个档次,同时,也带来了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的问题,甚至即使现在立即停止氟里昂的使用,要恢复已遭破坏的臭氧层也要到本世纪中叶。滴滴涕一度曾是全世界农民的宠儿,甚至二战后在控制疾病方面都显示了神奇的功效,但就是这一所谓人类的宝贵财富、划时代发明的滴滴涕,竟然成了破坏生态之链、毁灭动植物种群、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现在,尽管全世界已禁用滴滴涕,但其残毒仍然顽固地滞留在大自然的循环中,即使是远在南极的企鹅也在劫难逃。电池的确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发明,它能根据人的需要,随时随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然而,就是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得不重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可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享受电池的益处,却要用更多更长的时间遭受其害!手机的发明无疑给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然而就在手机备受人们青睐时,关于手机无线电波辐射是否会伤害人体DNA并杀死肿块的细胞修复系统这一话题,前后矛盾的传言漫天飞舞,让人不知应该相信谁。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现代科学技术也对人类社会环境存在负面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破坏的统一上.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只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的功能性作用,它可以在人们转化资源成为财富的过程中,给人们提供巨大的能量和很高的效率,因此去欢呼科学技术对自然征服的胜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当人们为取得农作物的高产而无限制地使用化学农药时,自然界中百鸟的歌唱与溪中回游的鱼虾贝类,却离我们远去;当我们享受着廉价的取之不竭的核能源时,我们的生命却要冒着被放射性污染的威胁;当人们能够方便地对基因进行分离、剪接和重组时,我们却面临着改变生物的基因、改变物种,甚至改变人种的变异;当我们提倡死的尊严时,同样存在着某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利用安乐死谋杀病人的可能;当网络技术大大缩短人们的交往距离时,网络的虚拟性导致色情、仇恨、信息污染的泛滥,使人的是非感、责任感、尊严感被抛到九霄云外。一向以为与我们无关的高科技的伦理问题,却直接显露在每个普通人的面前。
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1]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
我们人类虽说不能杜绝科技的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所以,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我们要尽量减少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发生。只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想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和自然协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