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照两面镜子做好三正干部
常照“两面”镜子,做好“三正”组工干部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林森和李森林,同为组织部长,名字也只是顺序之差,他们的人生却有着如云泥般的差距:一位隐瞒绝症两年多,生命最后一刻仍把病房当办公室;一位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河南省纪委“双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正一反两个典型,正是组工干部发现问题、正身正己的“明镜”和“浊镜”。常照两面镜子,做“心正”的组工干部。组工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常照明镜,学习李林森同志坚守党性、公道正派、牢记宗旨、无私奉献,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常照浊镜,反思李森林等人身居要职,却丧失理想信念、目无法纪、自甘堕落,打着“组织”的旗号“招摇撞骗”、谋取私利,以此告诫自己要在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光明磊落,心胸上正直坦荡。
常照两面镜子,做“身正”的组工干部。组工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处事公道正派,做官廉洁奉公,工作开拓创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常照明镜,学习李林森同志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公道不讲情面,廉洁奉公,不慕名利,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常照浊镜,反观李森林等人拿原则做交易,贪污腐败,徇私舞弊,胡作非为,最终陷入贪欲的深渊,以此告诫自己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增强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线。
常照两面镜子,做“风正”的组工干部。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执政为民的作风,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常照明镜,学习李林森同志不做表面文章,想实事、出实招、见实效,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常照浊镜,反观李森林等人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背弃群众,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以此告诫自己要实事求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公道正派的政治作风。
第二篇:常照五面镜子 践行群众路线
常照“五面镜子” 践行群众路线
楼阳生
《 人民日报 》(2013年08月27日
07 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流传至今的古训,寓意深刻,教益深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照好理论、历史、法纪、典型、群众“五面镜子”,深入查找“四风”问题,认真反思,改正不足,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照好“理论的镜子”。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前提是理论上的清醒坚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应更加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执政能力特别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对照理论查找差距、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作为首要任务,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弄懂弄通,把党的十八大报告读熟读好,把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学深学透。要拿起“理论的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理想信念,看一看精神是否懈怠、意志是否消沉,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为各种诱惑所困,不为各种艰险所阻,不为各种杂音所扰,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这面理论镜子,照一照自己的宗旨意识,看一看群众观点牢不牢、群众立场稳不稳、群众感情深不深,真正把党的宗旨、群众路线装到心里去。
照好“历史的镜子”。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更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习近平同志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拿起历史这面镜子,深刻洞悉历史治乱兴衰的规律,汲取治国理政管党的经验智慧,用深远的历史眼光观察问题,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劣长短,及时检讨政策措施的恰当与否,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个决策、每一个举措都符合人民意愿、体现人民意志。照好“历史的镜子”,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立场与方法上,深化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认识,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和实践自觉,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极大创造力。照好“历史的镜子”,要从我们党创造的伟大精神中汲取营养,牢记“两个务必”,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照好“法纪的镜子”。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无论职位有多高、职权有多大,都没有任何超越法纪的特权,必须时刻保持对党纪法规的敬畏之心,经常把党员义务理一理、用党纪国法紧一紧。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把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为重要内容。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对照宪法法律、党章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检查自己有没有以权谋私的现象、违法乱纪的倾向,检查自己有没有特权思想;在对待耍特权、搞特殊化的问题上是坚决反对、积极批判,还是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甚至大开绿灯、随波逐流。对查出的问题要深入反省,主动纠错,防微杜渐。要争当学法、用法、守法的表率,争当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表率,时刻保持普通劳动人民的本色,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照好“典型的镜子”。在我们党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有许许多多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吴天祥这样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先进典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先进典型的成长轨迹中吸取营养,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实现常扫思想尘埃,永葆先进性。照好“典型的镜子”,要查找自己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的差距与不足,反思自己在联系群众上是全身心投入还是身入心不入,在服务群众上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用先进典型的言行激励自己、规范自己,从而明确努力方向,增添前进动力。
照好“群众的镜子”。“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就无从谈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每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自觉用群众这面镜子来观照自己,对照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反省自己、改造自己,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照好“群众的镜子”,要弄清楚“我是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深刻认识党和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舟和水的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自觉让群众在心中扎根,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照好“群众的镜子”,要弄清楚“为了谁”,匡正自己的价值追求,牢记联系群众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服务群众是“最大责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怨,多干让群众受益的事。照好“群众的镜子”,要弄清楚“依靠谁”,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真正相信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本、执政之基、工作之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推进党的各项事业。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第三篇:《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两面镜子”照担当
《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两面镜子”
照担当
担当就是忠诚,忠诚就要担当。通过观看央视《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以李泉新等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和金道铭等违纪违法分子为正反“两面镜子”,我们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如何以担当诠释忠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担当就要弘扬井冈山精神。总书记在江西视察工作时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对于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从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重大判断出发,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从李泉新等优秀纪检监察干部身上汲取担当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党中央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担当就要经得起考验。专题片中**、魏健等违纪违法案例,深刻证明了纪检监察干部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并非处处“铁板一块”。这些纪检监察干部经不起党纪国法的考验,又如何做得到律人律已的担当?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要引以为鉴、深以为戒,始终保持一颗遵章守纪之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美色所动,不为乡镇条艰苦所扰,决不因“一朝权在手”而自鸣得意,决不因“山高皇帝远”而自我放纵,模范守纪,担当执纪,努力做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基层纪检“铜豌豆”。
担当就要解决基层腐败问题。基层的腐败问题不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苍蝇”满天飞,上面打再多的“老虎”,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扛起担当之责,用正反“两面镜子”加强廉洁教育,把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微腐败”作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德兴市张村乡为例,XX年乡纪委通过建立“三本台账”、开展“一个骑行活动”抓好集中整治工作,目前共接受信访8,立案2,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各1人,起到了较强的震慑作用。
反腐败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持久战。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敢于担当、勇于任事、反复淬炼,才能百炼成钢,真正用担当诠释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
第四篇:明是非、常照“镜子” 知荣辱、从我做起
明是非、常照“镜子”
知荣辱、从我做起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明是非、常照镜子
知荣辱、从我 做起”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的时候,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高屋建瓴(音:林),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是一面 “荣辱明镜”,他明确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这面镜子既可以使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又可以使我们整衣冠、查仪表。它不仅照亮了每个人的外表形象,同时给每个人的行为树立了一面旗帜;这面镜子既给我们带来新的思索,同时又引导我们去深层的解读“八荣八耻”的内涵。下面,我浅略地谈谈本人几点认识。
一、“八荣八耻”内涵丰富,概括精辟,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热爱祖国就是要热爱社会逐一新中国,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崇尚科学为荣”里所讲的科学,是指包括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团结互助作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突出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其中也蕴涵有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直接传承,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
总书记提出的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全面而又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它对于引导我们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头脑中牢牢扎根;对于加强我们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八荣八耻”是非分明,似一面“明镜”,为我们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参照系
“八荣八耻”本身就像一面无形的、宝贵的“明镜”悬挂在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员工面前。我们除了认真学习、消化吸收、铭记于心外,更重要的是坚持经常地、自觉地照照这面宝贵的“明镜”,形成正确的知荣辱、辩是非、懂善恶、分美丑的价值取向。
有镜必照,照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仅出门前少不了要左照右照上照下照,只唯恐有一丝半毫的疏忽和“差错”。即使出门在外,也要时不时掏出镜子照一番。照镜子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保持整洁良好的个人形象。古往今来,爱照镜子不乏一些名人、文人。“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若是没有照镜子的体会,哪来这样的千古名句。唐太宗若是不是常照镜子,怕也不会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千古名言了。
“八荣八耻”为我们自省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我们常说:知耻而后勇。而要“知耻”,就得多照镜子、常照镜子。否则,非但不能“后勇”,反而可能“后悔”。近年来,大大小小的贪官纷纷落马,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缺乏照“镜子”,或是很少照“镜子”不无关系。比如,有些党员干部,少廉寡耻,为所欲为,明明是腐化堕落,却轻描淡写,说成是“生活小节”问题;明明是索贿受贿,偏偏要厚着脸皮喊都是“被迫收下”的等等。由于不照“镜子”,错而不知、错而不改,结果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使“小病”发展成“大病”,乃至“不治之症”。此类例子俯拾皆是,无需赘述。
实践告诉我们,自省才能知荣明耻。人要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经常反躬自省。我们不能借口工作忙碌而拒绝自省。“八荣八耻”就是一面镜子。照镜子可以使人看到自身存在的“瑕疵”,进而采取措施,立马纠正,达到“正衣冠”的目的。经常地、自觉地照照荣辱观这面镜子,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遵纪守法、规范言行。
三、践行“八荣八耻”,贵在行动、从我做起,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观念成习惯、规范变行动,是一个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要把“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变成每个人的行为标准,更重要的是变成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树立,需要全社会自觉地共同努力,需要人人行动起来,从我做起,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对别人,对社会,要大造舆论,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对自己,要又说又做,说到做到,从我做起,让知和行主动统一。
从我做起,就要从小事做起。一定要自觉,不仅是“要我做”,更是“我要做”。能否明荣耻,分美丑,别善恶,反映在大事上,更多时候是体现在小事上。不能认为是小错而原谅放过。因为小错会酿成大害;不能因为是好事太小而不愿做,小德可积成大德。
从我做起,就要从身边的事做起。身边的事,眼前的事,时时耳闻目睹,最方便最有机会去做。对同事,上下尊重爱护,左右团结互助;对邻里关心友好,彼此支持。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从我做起,贵在坚持。从我做起,谈起来比较容易,真正做到并不那么简单;在一两件事情上做到比较容易,在许多工作中做到就比较困难;坚持一阵子容易,长期不懈、善始善终则比较困难。要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周国知、祁爱群等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处处、时时、事事从我做起,一以贯之地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树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形象。
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地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着力点放在与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道德规范上。要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应从具体实际出发,结合业务工作,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贯穿到生产、经营和管理之中,不断提高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动性,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者和坚定实践者。
以上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照照自己这面镜子
照照“自己”这面镜子
——读《沉思录》有感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谏言。时代的变迁,赋予了其更多的含义,以“镜”为鉴,还应包括“自己”这面镜子——以己为镜,可以塑品性、明理性、辨德行。
《沉思录》是斯多亚派哲学的一部典籍,作者马克〃奥勒留是古罗马的一位皇帝,他在位近二十年,却遇到内忧外患,没过什么好日子。即使他以其坚定的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呆在罗马,而是在帝国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的。《沉思录》这部写给自己的书,这本自己和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大部分就是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
在《沉思录》里,作者以一个卓越品质、明辨理性、崇尚德行的“自己”为镜,异常严峻而又平和地告诫“照镜子”的自己, 比如书中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而是一本用灵魂写给自己的书,是自我心灵沉思的独白,是自己战胜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书中这样对 1
自己说道:“你必须总是把这记在心里:什么是整体的本性,什么是我的本性。当你做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时,你要认真地遵循正确的理性,精力充沛,宁静致远,不分心于任何别的事情,而保持你神圣的部分纯净,仿佛你必定要直接把它归还似的;若你坚持这一点,无所欲望亦无所畏惧,满足于你现在合乎本性的活动,满足于你所说的每个词和音节中的勇敢的真诚,你就能生存得幸福。如果你能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你就能在一种幸福地平静流动中度过一生。那么使你自己保持朴素、善良、纯洁、严肃、不做作、爱正义、崇敬神灵、和善、温柔、致力于所有恰当的行动吧。” 他总是这样用心灵审视自己、反省自己、鞭策自己。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我们应该做的是“每日三省我身”,照照“自己”的镜子,看看自我是否“道德善、智慧真”。
在如今纷扰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欲望、诱惑随处可见,随时可遇,要学会自制,并“能足够健康地承受”,同时保持自己纯真的品性,传承优良的品德,使自己能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照照自己的品性,你是否保持了避华丽、求朴实、重实务、求甚解,不闲暇、不推脱,惜光阴、勇担当,不卑不亢、不冷不傲,仁爱宽容、追求自然的品性呢?
“要使你自己适应于命运注定要使你同他们在一起的事物,以及你注定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那些人,要爱他们,真正地,忠实地这样做”。“你所拥有的,就是现在,你失去的不是别的事物而是现在”。照照自己的理性,你能否做到清醒地认识时间流逝,活在当下?你能否明察事物的本质,将它分为内容、形式和目的?你能否别让他人的邪恶挫败你,别让他人的意见阻扰你?你能否坚定不移的遵循“当正义的原则指向这条路,就遵循着这条路前进”?你能否做到不因外在的因素,而改变自己内心的宁静?你能否做到消除烦恼、驯服它,做一个有智慧、有理性的人?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当你有这思想时,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 “我为普遍利益做过什么?” 这都是在解答我们内心的困惑。照照自己的德行,你能否做到胸怀坦荡、勤俭节约,不胆怯、不多疑、不诡辩,虔诚、温柔、宁静地对待你周围的人和事物?你能否坚持“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那么教导他们,容忍他们”?你能否树立高尚的生活目标,做到“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你能否做到“辞别人世而从未有过说谎、虚伪、奢侈和骄傲”?你能否做到“毫不炫耀地接受财
富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你能否做到不为名声所捧、不为名声所累,只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沉思录》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一本能够照照自己的书。读罢,些许思考和感悟,恰如歌词中所写:当岁月的流水唱着悲壮的歌,人的一生能有多少爱恨因果,人这辈子也许是条平静的河,能看见的浪花有几朵?当光阴在你脸上匆匆淌过,你的额头能写下多少坎坷,谁不曾一夜孤行怒发冲冠过,怕只怕没了那份执着。无论是你是他还是我,还不是匆匆的一个过客。爱也好恨也罢来世再说,何必介意那么多!无论是名是利是诱惑,还不是浮云一般散落,生也好死也罢今生坦荡,自有豪情,英雄是我!
自己这面镜子你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