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届高考语文作文系列复习教案14
第14练
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训练目的] 用真实、典型、充分的论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复习指导] 如果别人向你表达一个新的观点,一个新的见解,一个新的意见,而你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一定会想:为什么这样?我们写作议论文,也必须时时想到,会有读者在不断地向你提问:这是为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准备充分的论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所谓论据,也就是能够证明观点的材料。一类是事实论据,或者是概括性的事实,或者是典型的事例,或者是文献数据,或者是图片音像;一类是理论论据,或者是客观规律,或者是科学原理,或者是名言警句。如《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既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又有充分的事实作为证明,丰富的论据有力地支撑了作者的观点。如《师说》这篇文章,既列举了“古之圣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等正面的事例,也列举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等反面事例;既有“古之圣人”“巫医乐师百公之人”“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这样概括的事例,也有“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样的典型事例;既有大量的事实论据,也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样的理论论据。
对论据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典型,充分。真实,也就是合乎事实,准确无误;典型,也就是在逻辑上能够充分证明观点,并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充分,就是论据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质量。有了真实、典型、充分的论据,论证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真实、典型、充分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注意论据的新颖,则更能启人深思,增强说理的效果。
丰富的论据来自我们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我们既要善于从占有的材料中发现能够证明观点的论据,又要善于对相关材料进行归纳;取舍和提炼。
还要注意论据的表达。一般说,要力求概括,言简意明。不必对事实进行过多的叙述和铺陈;在交代清楚的前提下,力求简要。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对材料作适当的描写,但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材料的典型性,而不是追求故事的生动和形象。论据的叙述,要突出重点,围绕需要证明的观点展开。有时候,同一个材料,往往蕴涵了不止一个道理,也就可以用来证明不同的观点。在叙述时必须突出材料中与观点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体现论据的价值,更能有力地支撑论点。
[典题探究]2007•高考辽宁卷
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
请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题解读] 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没有自信,小泽征尔怎能在音乐权威面前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萧伯纳说:“信心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鲁迅说:“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
“我能”是充满自信的呐喊,而“自信”是个老话题,古今中外有关“自信”的事例和名言不计其数,能否选取典型、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论点是写作本文能否成功的关键。
[范文引路]
我能 成功者往往是自信的人。自信,在某些时候就是“我能”的代名词。自信这个伴侣,对于你我来说都很重要,我们应该自信,因为自信与成功是密不可分的,自信是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朋友,扬起充满自信的“我能”风帆,让成功伴你一生。
充满自信的“我能”是人生中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成长,它照耀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充满自信的“我能”是荒漠中的一壶甜水,它给予了我们希望,它是支持着我们走出荒漠的希望。
哥白尼就以他持之以恒的自信告诉世人: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就会脱颖而出。以前,人们都认为地球是方的、平的,可哥白尼却不这么认为。经过长期的实验,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后来一举成名。哥白尼正是靠着“我能”的自信,将自己领入成功之门。
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活着的人总要照常工作。”正是自信,面对挫折的“我能”,支持她在经受了失恋、丧夫、社会上的流言蜚语等打击之后,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失败乃成功之母,而自信是成功之基。有了自信,我们才会看到成功的曙光。拥有充满自信的“我能”,成功就在眼前。
“我能”它体现的是自信,而不是自负,更不是自卑,它是我们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信任。自信也不是心血来潮,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相信自己“我能行”!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啊,这句话说得多好,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成功的人,他一定自信,只有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能行,才能为理想的目标努力奋斗,才能到达事业辉煌的峰巅。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他又怎么会相信别人呢?所以要相信别人,首先要相信自己,要勇敢地说“我能”。
朋友,面对人生的进取,坚信“我能”!只有坚信“我能”,才会拥有自我,才会拥有成功,才会拥有辉煌灿烂的人生,才会拥有辉煌灿烂的未来!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荡起“我能”的船桨吧,顺利划向成功的彼岸!
[例文评析] 此篇议论文论点明确,能紧紧抓住“我能”议论开去,论证结构严密,开篇明意,“朋友,扬起充满自信的‘我能’风帆,让成功伴你一生”。并运用了世界名人哥白尼和居里夫人的典型事例,也引用了爱迪生的名言,论据充实,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文训练]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它旋转着去寻找这部件。因为缺少了部件,它的滚动非常缓慢,这使得它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可以与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而这是它在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但当它找到那部件后,因为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从容欣赏鲜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如果选择议论文,确立的中心论点就应该是“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然后选择典型的论据来证明这一论点,论据的选择要典型、有说服力,同时要适当多讲道理,要尽量以理服人,结合典型事例来分析说理更容易讲清道理。
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很多,如: 1.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2.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报任安书》)3.裴多菲《自由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6.碰到挫折时,我告诉自己,它的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宝贝是你看不到的。(郝明义)7.陶渊明放弃很多人苦苦追求的官职,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净闲适的田园生活。
8.德国总理在波兰犹太人墓前下跪,失去了一国总理的尊严,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9.贝多芬失去听力后创造出传世不朽的音乐巨作。
10.诺贝尔制造炸药,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得到全人类的敬佩。
[佳作赏析] 穿越历史的迷雾 赵晓艳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班昭》中的这句台词可谓经典,一语道破“舍”与“得”的关系。
放逐蛮荒仍心系楚国的屈原;掳捋番邦却梦回中原的蔡文姬;父死母嫁,伶仃孤苦的李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贬再贬,煮酒东坡的苏轼;身逢乱世,瘦比黄花的李清照;僵卧孤村,悲裂九州的陆游;还有远离繁华的孤独思想者卢梭;一生悲惨,饮弹而死的穷画家梵高„„他们或自幼孤苦无依,或一生大起大落,或终生不受重视,或生命短如流星,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经历坎坷,心历孤独,但又抛弃孤独,抛弃浮名,他们正直进取,真诚淳朴,乐观旷达,胸怀天下,他们能弃浮华如粪土,化悲情为思辨,把孤独、寂寞挥舞成七色的才情,为人间留下旷世的佳作!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他却能在失去荣华之后坦然相对,“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哲学思想和理性思维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有所失就有所得,集文化之大成者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失去一切功名之后,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敢于舍弃,让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坦然面对失去,让苏轼真正走向成熟。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世俗的人们恪守着一个因果轮回的谎言。
善者未必有善报。袁崇焕以其丰功伟绩之身反遭碎尸之祸。可怜?可悲?可叹?可恼?然而,在明王朝大厦将倾之时,袁崇焕甩掉官微职卑人微言轻的世俗偏见,不顾个人的生死名节,毅然从朽如槁木的的王朝阴影中走出,面对千枪所指,面对凶神恶煞,凭借一颗赤胆忠心,硬是把一支孤军打造成了新的长城。
有人说,袁崇焕太不值得了,怎么奋斗吧,不也什么都没落下吗?还被碎尸了,值得吗?然而我要说,他被碎尸了,却恰恰完成了自己的整体形象。从另一个角度完成了英雄的重塑。
无论是苏东坡还是袁崇焕,都是敢于舍得善于舍得成就了他们的辉煌。这辉煌也许在当时世俗人眼中不值一提,但是,它的光芒会穿越历史的迷雾,照耀百年,千年,甚至亿万年的岁月、人心!
【简评】舍的本身就是得,有所失就有所得。本文立意高远,更为难得的是所用论据真实,典型,充分。放逐蛮荒仍心系楚国的屈原;掳捋番邦却梦回中原的蔡文姬;父死母嫁,伶仃孤苦的李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贬再贬,煮酒东坡的苏轼;身逢乱世,瘦比黄花的李清照;僵卧孤村,悲裂九州的陆游;还有远离繁华的孤独思想者卢梭;一生悲惨,饮弹而死的穷画家梵高„„横贯古今,跨越中外,为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篇:XX届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第20讲
名句名篇默写
(二)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XX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这就是《论语•雍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默写出来的极少。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从这两年高考情况看,有的考生虽然会背诵,但默写时常常写错字,尤其是《陈情表》中的那两句出现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错字,因而不能得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历代散文中的名句名篇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是故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故曰:
。(《礼记•学记》)
2.独学而无友,;燕朋逆其师;
。(同上)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
,故能成其大;
故能成其深;,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李斯《谏逐客书》)
5.暮春三月,。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忄良
!(丘迟《与陈伯之书》)
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解》)
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寄十二朗文》)
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9.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事务;每读史书,多求理道,始知
。(白居易《与元九书》)
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停记》)
2.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而为之记,亦以
。(张溥《五人墓碑记》)
4.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自力者也。(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二、默写唐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末还。
。(王昌龄《出塞》)
5.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
7.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朝发白帝城》)
8.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望天门山》)
0.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流。乃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崔颢《黄鹤楼》)
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
4.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月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
6.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
2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2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2.客舍并州已十霜,无端更渡桑乾水。
(贾岛《渡桑乾》)
23.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牧《山行》)
24.长安回往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枚牧《过华清宫》)
25.千里莺啼绿映红。,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三、默写唐宋词名篇
补写下列词中空缺的部分。
.西塞山前白露飞。
。(张志和《渔歌子》)
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思悠悠,。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去年元夜时。月上柳梢头。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
9.常记溪这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0.当年万里觅封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面战未体。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默写宋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天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5.僵卧孤村不自哀。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
7.,石桥朱塔两依然。,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梅子黄时日日晴。绿阴不减来时路
。(曾几《三衢道中》)
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附:答案
.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也
2.则孤陋而寡闻
燕辟废其学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太山不让土壤
河海不择细流
王者不却庶众
5.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7.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3.哀斯墓之陡有石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
二、1.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0.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6.正是江南风景好,落花时节又逢君。
7.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1.几处早莺夺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归心日夜忆咸阳,却望并州是故乡
23.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5.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2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1.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吴山点点愁
恨悠悠,恨到归时方使休
3.长烟落日孤城闭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花市灯如昼
人约黄昏后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0.匹马戍梁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1.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2.沙声秋点兵
弓如霹坜惊弦。也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工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尚思为国戍轮台
铁马冰河入梦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南浦春来绿一川
年年送客横塘路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小溪泛尽却山行
添得黄鹂四五声
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三篇:XX届高考语文作文突破审题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作文突破审题第二轮导练
复习教案
第4课时 作文突破一 审题
点拨提升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它是介于旧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XX年17套试卷中的作文,有9个省市选择考新材料作文,占了大多数。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会限定文体,而新材料作文的文体不限(最大限度是不要写成诗歌)。
过去的材料作文,强调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允许有较多的立意,只有最合适的立意,而不强调最佳立意。这是新材料作文的特点。这种作文提供的材料更为多样,既利于考生能多角度立意,也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吸收了过去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相比,审题立意的难度加大了。由于过去的高考中,话题作文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备考中教师有意无意地漠视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以致有相当部分的考生遇到新材料作文时,面对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些茫然失措,写出的作文往往偏离了题意。为了在写新材料作文时不偏离题意,考生有必要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一些程序和方法。
(一)文字材料
审题如审案,讲究一个“细”字。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没有读懂材料,像盲人摸象一样摸住一处就写一处,结果往往会偏离题意,审题应按步骤操作。新材料作文(文字材料)的审题程序是:
.概括材料明要点
理清材料涉及的人或事物,如果是多个人物,确定谁是主人公;写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多的,还要注意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明确材料说理的角度。
2.确定性质和倾向
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和命题者的倾向性。材料的结果好的,其性质往往是正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往往是赞成;材料的结果不好的,其性质往往是反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性往往是贬抑;如果材料的结果不明朗,材料的性质往往是蕴藏的,应辩证分析,分析命题人的真正意图。
3.关键词语抓得准
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吃透材料的基本意思,是文字材料作文审题的最基本要求。新材料作文的关键词语常常是材料中议论或抒情性的语句或是总结性的语句。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后,要注意语言的转换,可用“只有……才……”的形式把关键词语变成一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如关键词是“适度”可以转换为“只有适度,才能事遂人愿”。
4.筛选观点定主题
根据材料的内涵,认真分析材料中可能蕴含的各种观点,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筛选出切合材料的、自己感受最深的主题。结合材料的性质和出题者的倾向性确立主题是最起码的要求。对多角度多含义的材料作辩证分析,是保证主题正确的必要过程,罗列观点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全面分析的过程,也是防止跑题或偏题的好方法之一。
特别提示: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含义多角度分析材料,排列观点,再从中选出第一主题。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原材料,结合现实生活,列出二到五个观点,为“好中选优”作准备。罗列观点的过程就是对材料全面分析的过程,也是防止考生脑袋一热抓住一个就写、结果跑题或偏题的好方法。
示例1:XX年全国课标卷的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步骤:
(1)概括材料明要点。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人们如何理解“中国崛起”。
(2)确定性质和倾向。该作文材料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备受世界媒体关注,信息指向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第一段;二是中国崛起的突出表现,这主要是第二段的信息。其含义是指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快速增长。第一个信息是现实结果,第二个信息是具体形式。两则材料的信息,其性质和倾向都是正面的。
(3)关键词语抓得准。“中国”“崛起”“变化”等。
(4)筛选观点定主题。①中国崛起的具体体现如“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等。②中国崛起的实际过程。③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④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⑤中国崛起的背后。
示例2:XX年辽宁卷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步骤:
(1)概括材料明要点。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哲学家问学生是否闻到苹果的香味,结果说法不一,大多数学生说闻到了,但也有三个学生坚持自我。
(2)确定性质和倾向。哲学家教育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材料的性质是中性的,但通过问题的回答却有了褒贬之分。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要贬的,但毕竟有三个学生的回答是令人期待的,这是褒的。
(3)关键词语抓得准。“香味”“闻(不闻、闻到了、没闻到)”“默不作声”“摸”“感冒”。
(4)筛选观点定主题。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不人云亦云,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等。
(二)看图材料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看图画或照片写。要使能准确地反映图意,看清画面是必不可少的。要看清画面,一是总观全图,看全貌,并有步骤地进行观察。二是观察背景和人物。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份、年龄、活动情况等。
三是观察细节(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什么能流芳百世?除了画面上耶稣和他12个门徒在同进最后的晚餐那动人的情景构成画面的整体美以外,还在于这幅画的细节特别感人,尤其是那个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的面部细节画得传神。绘画是如此,看图作文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看清画面上有哪些细节,想一想作者画这些细节的目的。四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一幅画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这样,我们就要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作者要说明什么?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在画面之中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变式。它与材料作文的不同,只在于看图作文提供的是图画材料,材料作文提供的是文字材料。所以看图作文的审题思路与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路大同小异。新材料作文(图片材料)的审题程序是:
.概括画面内容和要点。看图中画了哪些人物或事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上面有哪些文字,文字的表达指向是什么。要找全,找准,不要遗漏。
2.确定画面主体和性质。依据事件的结果,判断图画的性质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中性的。
3.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即命题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者要说明什么道理。
4.分析原因找说明道理。即分析命题者为什么提倡,为什么反对,如果命题者的倾向性是中性的,要辩证分析,找出命题者要说明的道理。
5.根据性质倾向定主题。根据画面的性质、出题者的倾向性,确定第一主题。确定主题时,考生要联系头脑中的储备材料,联系现实生活。
示例:[XX•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据王铎作品改动)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步骤:
(1)概括画面内容和要点。四只猫,面前的桌子上有四盘鱼,第一只猫吃完了鱼,双手抚肚;第四只猫未吃鱼,去捉老鼠;第三只猫对第二只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2)确定画面主体和性质。第三只猫、第四只猫是主体,材料的性质主要是反面的。
(3)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命题者的倾向性是不反对第一只猫“享受”鱼,赞成第四只猫捉鼠,但是反对第三只猫认为有鱼吃就忘记自己捉鼠的职责了。
(4)分析原因找说明道理。生活条件好了,猫吃鱼不是什么新鲜事,关键在于第三只猫和第四只猫之间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好奇,猫抓老鼠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结果因为有鱼吃就成了别人的笑柄了,我们可以由此向人生社会拓展,就会发现这幅漫画的寓意原来如此: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有“鱼”吃了,是不是要放弃自己“捉鼠”的本分、职责呢?
(5)根据性质倾向定主题。享受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本性、追求、奋斗。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是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指定的题目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可分为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基本格式是“题目+要求”。题目主要针对作文内容作限定,要求则是就作文的体裁、篇幅等形式作出限制。有时,命题作文就还会在题目和要求之前加上一小段提示。题目、要求、提示都要仔细审。
命题作文在高考中一直受到重视,自XX年到XX年18套试卷中,是命题作文的,依次是XX年7个,XX年9个,XX年8个,XX年8个,XX年7个,到了XX年,17套试卷中有7个,由此可见,命题作文成了高考作文考试的主要形式。审题准不准决定着命题作文写作的成败。命题作文对于题目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标题本身规定了写作范围,也规定了不能写的范围。为此,命题作文审题必须清楚下列三点:
(一)辨清文体
拿到一个作文命题首先要审清楚题目要求写什么文体的作文,是要求写记叙文,还是要求写议论文或说明文。近年高考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有的作文标题本身是有明显的体裁倾向性的。如果不顺着标题本身固有的体裁倾向性来写,势必事倍功半。例如,XX年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XX年湖南卷“早”、XX年湖北卷“站在________的门口”等适合写记叙文。XX年江苏卷的“拒绝平庸”、XX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XX年江苏卷“品味时尚”等比较适合写议论文。
有的作文标题本身没有明显的体裁倾向性,如XX年广东卷的“回到原点”、XX年广东卷“与你为邻”、XX年四川卷“熟悉”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决定写什么文体。考生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照审准的体裁来写,决不能中途易辙。要切记:跑题绝不仅仅指主旨内容方面,体裁四不像也属于跑题。
(二)明确特指
就是把的内容限定在题目外延所规定的范围之内。首先要明确允许写什么,不允许写什么。如:XX年广东卷“回到原点”题目的“原点”,就不能写成“中点”“半山腰”“突出点”等;XX年湖北卷“旧书”的“旧”,特指“过去的”“历史上的”“传统的”等,不允许只写时尚的,不写“旧”的就是跑题。对于究竟写什么,考生要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熟悉程度来写,作文的特指究竟指向哪一个方面,审题时必须想好。
需要指出的是,在考场上“辨清文体”和“明确特指”这两步往往同时进行。如XX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这世界”可大可小,大可指全世界,小可指小家庭,也可指某一个圈子。“需要”就是社会的缺失方面,因为缺失才需要;因为社会的缺失才弥补。只允许写“需要”,不允许写不需要或无关的东西。“你”可实指,指具体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长、师友等。“你”也可虚指,主要指境界与思想等。在这个大范围内考生可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散文等。
(三)抓住题眼
题眼就是题目的内在含义。一个作文题目拟出来,命题者不是要考生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考生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即抓住题眼。题眼抓得准不准直接决定作文写得好不好。怎样才能抓住题眼呢?
1.词语类文题往往其本身就是题眼
审题立意时,要准确理解这个词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进而切入题意的深层:要抓住词语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仅仅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要在参透事物的本质特点的基础上解读出该命题包含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引申意义以及道理和规律。如XX年湖南卷作文题“早”,看到这个“早”字,想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可以想到“早离早散早好”等,考生可以见仁见智,因此留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是很大的。
2.偏正短语的题眼一般在其“偏”
偏正短语的中心词是命题规定的写作对象,而短语的修饰性、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命题的特殊要求,因此常被认作题眼。如XX年湖北卷的“旧书”,就偏在“旧”,既可以写某天整理书柜发现自己某个求学阶段的某本书,以及围绕该本书展开回忆,也可以是历史或虚化成古代历史文化,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传承与继承”等话题。作文的主题只有鲜明有力地突出这些题眼,才能得高分。
3.动宾短语的题眼一般在“动”
即宾语前面的动词。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表现的是行为主体的行为,是写作的重点所在,这也就决定了它的题眼地位。如XX年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标题为一个动宾短语,动词“总有”即“一直有”“一向有”,宾语“期待”即期盼、等待。首先应回答清楚“期待什么”,可从小我角度构思,如期待成功、期待幸福、期待真诚友情等;也可从大我角度构思,如期待社会和谐、期待国家强盛、期待世界和平等;还可逆向构思,如期待对手。然后应重点回答“为什么总有”,要结合期待的内容深入分析,这是写出深度的关键之所在,也就是“题眼”。
又如XX年广东卷的“回到原点”,先确定“原点”,然后就只能围绕“回到”来写。再如XX年江苏卷的“拒绝平庸”,题眼就是“拒绝”,表现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还如XX年江西卷“找回童年”的重心是“找回”。但这并不意味着“宾”的不重要,相反更要先认真确定好“宾”。
4.主谓短语的题眼一般是谓语
例如XX年辽宁卷“我能”,文题中的“我”(主语)是行为主体,文题中“能”(谓语)就大有讲究了。首先,这个谓语是个能愿动词,意思是“具备某种能力”。那么以“我能”为题作文,所表现的就不应该是“过程”或“结果”,而只能是潜在于“我”身体内的一种能力以及将这种能力充分展示出来的冲动和愿望。
其次,这个“谓语”没有宾语,“我能”什么,写作时应该补出来(从这个角度说,这又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从语法上讲,“能”可以带各种不同的宾语(甚至是比较抽象的事物),但考生决不能率性而为,任意填补,而要兼顾文题中“我”的限制,从自身实际出发精心选择,补出“能”的具体内容。
5.并列短语的题眼,往往体现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关系
理清出现在文题中诸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这类文题审题的关键。XX年广东卷的“与你为邻”中的“你”是题眼,是主,“邻”是从,无论写什么必须突出“你”的主导地位。XX年重庆卷“我与故事”中,两者是主从关系,“我”是主,“故事”是从。写故事、谈故事等必须突出“我”的主导地位。XX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是个并列短语,究其深层逻辑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步”是局部,是过程,而“一生”则应是整体,是结果。抓住了题眼,我们就能迅速把握题旨,围绕“每一步都是一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基本认识,确定的立意。
而XX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也是一个并列短语,但写作时则需要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写到,可以侧重一个方面,但绝不能舍弃另一个方面。
6.句子类的题眼一般是该句子的谓语
这类作文题目往往就是一个观点,或者隐含着一个观点。如XX年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题眼是“需要”,为什么需要?怎样需要?如何需要?都是可以说的内容,“需要”就是观点。再如XX年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可以是表面的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但更重要的是诸如下列一些隐含的观点:时间在流逝,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时间在流逝,救援工作在紧锣密鼓;时间在流逝,德才兼备、怀才不遇的人在无聊地打发时光;
时间在流逝,麻将桌前长城在更新,我们的民族生存状态堪忧;时间在流逝,癌症患者在战斗不止;时间在流逝,个体生命在消长,整体生命在生生不息;时间在流逝,世界在变化,新陈代谢不可逆转;时间在流逝,生命因为美丽和丰富而延长;时间在流逝,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在丢失;时间在流逝,机遇在一个个瞬间中错过;时间在流逝,高考在进行,厚积才能薄发;时间在流逝,感情在强化……
示例:XX•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审题步骤:
(1)辨清体裁。本题目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都可以。以写散文较容易展开。
(2)明确特指。先明确大的范围,“回到”是指返回并到达原来的地方;“原”,又指根本或开端;“点”,是指位置。动宾式结构,有比喻的性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原点”可实指,也可通过引申、比喻等手段获得虚指意义。“回到原点”可以是一种反思反省后再出发的大智慧,也可以是一种调整策略或力量后的再出发、再冲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世艺术;还可以是表面上写一种重复或位置复原,其本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其次,要在这个大范围内筛选出自己熟悉的有把握写好的题材,考生可以就生活中的具体话题,如自然环境回到原生态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还可以写个人迷失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等。
如现在的法网冠军李娜,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处于巅峰状态,又要向新的目标进军。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同时还是一个原点。
(3)抓住题眼。“回到原点”的题眼好找,就是“回到”,“回到”是有限制的,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地任意发挥。可以侧重写“为什么要回到原点”,也可以侧重写“怎样回到原点”。例如,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正直、善良、奋斗的进取之心,回到人的本真和纯洁。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审题同新材料作文审题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新材料作文可从和材料有关的不同的角度中任选一个立意,话题作文只能从话题的角度立意。
.审话题的背景材料,明确要点。即材料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2.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是什么。认清出题者的倾向性是什么。(赞成、反对、辩证分析、自由选择等)
3.辨清体裁。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照审准的体裁来写。
4.审提示,或抓住话题的关键词,或由因溯果,确定主题。明确字数、范围、方向,把握立意的重点。要特别注意抓住话题的关键词语,吃透话题的基本意思。确定主题时,要保证主题的指向同背景材料的倾向和提示语的导向完全一致,高度统一。可以用“只有……才……”的语言模式把审题思想转换成主题。
示例:XX•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XX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XX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步骤:
(1)话题的材料选取了考生非常熟悉的校园领域中的普通人,很容易拉近与考生的心理距离。校工和乡村老师极其普通,却依靠自己的爱心与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2)材料的性质是积极的,这个话题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可写性、情思性,彰显了时代价值、个性特色、生命追求和理想信念,非常切合学生实际。特别是紧扣社会生活,让考生关注主流价值取向,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可以围绕材料、人物,深入挖掘,写成一篇议论文;也可以联系身边的人物,诸如老师、同学、邻里、亲友等进行描述,写成记叙文;或者兼具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大家完全可以从自己观察的视野出发,写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体验、真实情怀。
(4)抓关键词“情有独钟”和“44(33)年”“妈妈”“影响”“点燃”“爱心”“师魂”等,确定主题为:我们身边更有大量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勤于吃苦、乐于干事的普通平凡人物。让我们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他人、反思社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价值、认识崇高,回归生命的本真,坚守内心的信仰。
新题精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
第4课时│新题精练
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材料人物:寒鸦、宙斯、众鸟。主体人物:寒鸦。主人公做了什么事:寒鸦捡起众鸟脱落的羽毛,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事件的结果: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2)材料的性质:反面。出题者的倾向性:贬。为什么贬:寒鸦虚假的美丽只能骗一时,不能够骗一世。众鸟揭穿寒鸦后,他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
(3)关键词语:“小心翼翼”“粘住”“丑陋”“漂亮”“丑陋”。
(4)确立主题:这个寓言故事主要是说要追求真实的美,虚假的美丽只能骗得了一时,不能够骗得了一世。当谎言被揭穿,结局有可能会更加悲惨。从这个角度可以产生很多主题立意,如“认清自我、拒绝假象”“真实和虚假”“欺骗”“虚荣”“投机”“耍小聪明”“坚持自我”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
对待贫贱富贵的态度,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前提,也是识别一个人的重要标尺。上述对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社会生活和个人实际,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材料的主体:子贡问孔子贫穷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比不上贫穷却乐道,富贵却好礼。
(2)材料的性质:正面。出题者的倾向性:中性为主,有正面、赞扬。
(3)关键词语:“谄”“骄”“乐”“礼”。
(4)确立主题:①人生的意义不只在于获得温饱,而更在于追求温饱之外的更高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中无暇也无法分心分力来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
②认识到对事物,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够达到的,而有些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虽然可能接近,却是永远不能达到的,因此而用主要精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够达到的事情,却不忘对此之外事情的尝试,以试探是否能最终达成;③人生的快乐在于工作;④可以通过礼使人知道如何与人平等相处,如何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同他人,尤其是贫贱之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得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材料的主体:弓的主人。主人公做了什么事:弓的主人出于对弓的“珍惜”请人雕刻弓。事件的结果:弓断了。
(2)材料的性质:反面。出题者的倾向性:贬。为什么贬:弓的主人出于对弓的“珍惜”请人雕刻弓,反而毁了弓;因为他过分追求形式美、外在美、表面美而破坏了内在美。说明的道理:不能因为追求形式美而破坏了内在美。
(3)关键词语:“珍惜”“雕图”“断”。
(4)确立第一主题:“不要让爱成害”或“不要过分追求形式美、外表美而破坏了内容美”。
4.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漫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概括画面内容和要点。本则漫画的主体是一个人,左边有一个衣服架,前边墙壁上有多个衣服挂钩,衣服架和墙壁挂钩上都没有东西,这个人脚下有一圈虚线,是他活动的轨迹,最重要的是整幅漫画的点睛之笔——三个字提示“帽子呢?”说明这个人是在找帽子。
(2)确定画面主体和性质。帽子就在身边却找不到,性质是反面的。
(3)确定命题者的倾向性。事件的结果是画中人没有找到帽子,原因是他只知去自身之外的衣服架和墙壁挂钩上去寻找,却不知摸摸自己的头,在脚下都形成了“圆圈”运动的轨迹。很明显作者是反对的。
(4)分析原因找说明道理。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也会像画中人一样,只知把目光投向外界,而且眼光只限于身边的一个小范围,这是思维定势或思维束缚造成的,可从打破思维定势或束缚方面立意;帽子明明戴在自己头上,画中人却不能想到自己,这又属于不能认清自己和不能发现自身优势,也可从此种角度立意。
(5)根据性质倾向定主题。如:打破思维定势、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等。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恐龙灭绝了,但留下的化石依然显示出它们曾经的强大;孔子去世了,但儒家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考;北京奥运会结束了,但奥运精神依然振奋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那些过去了的一切,虽然已经从人们的眼前离去,但它们背后的某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
请以“__________依然在”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辨清体裁。本题目除诗歌外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文体选择上比较自由,写记叙文或散文比较容易出彩。
(2)明确特指。必须先作出选择,选择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事物、人物等,填写在横线上,然后结合提示语可以得知应该辩证地看待“依然在”的内涵。“依然在”的是遗迹,是精神,是思想。
(3)抓住题眼。题眼是“在”,运用增加词语大题小做法,确定主题:“落水救人者牺牲了,其崇高品德依然在”,“申办冬季奥运会失败了,美好追求依然在”,“旧屋消失了,民风依然在”……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有成功有失败。一切机遇会来,一切波折会走,一切都会过去,好在还有下一次:下一次参与,下一次拼搏,下一次轮回,人生下一步,人生下一站……快慢交替,强弱换位,胜败逆转之事古今中外难计其数。下一次就是新的起点,拐弯处就见太阳……
请以“还有下一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辨清体裁。本题目记叙文、议论文、散文都可以写。文体选择上比较自由,写议论文相对较易,写散文也比较容易出彩。记叙文要有主要人物或中心事件;注意细节描写要准确生动;构思要有波折;文中要有比较恰当的抒情、议论来升华主题;能抒发真情实感等等。议论文要求能在开头界定好主题,确立好具体的中心论点;能合理有层次地设置分论点;注意辩证分析;举例要贴切、新颖;语言要合理不偏颇等等。
(2)明确特指。结合提示语可以得知应该辩证地看待“还有下一次”的内涵。从正面来看:“还有下一次”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心,可以给失败的人以安慰,是不认输、不气馁的表现;从反面来看:“还有下一次”也可能是一种对失败的搪塞,是自欺欺人的借口,会使人在自我安慰中变得安于现状,是不肯直面现实、不敢承担失利的表现。
(3)抓住题眼。题眼是“下一次”,运用增加词语大题小做法,确定主题。谁还有下一次,下一次怎么办。如“还有下一次,不认输!”“还有下一次,要坚信!”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储蓄”是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或物积存起来,多指把钱存到银行里。其实人的一生也是在不断地储蓄。储蓄知识,储蓄情感,储蓄审美……储蓄人生,应当要储蓄人生中那些宝贵的事物。
请以“人生中的储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辨清体裁。本题任何文体都可以写。
(2)明确特指。先明确大的范围,它的外延规定只能写跟“储蓄”有关的事。其次,要在这个大范围内筛选出自己熟悉的有把握写好的“人生中的”事例。把题目具体到自己掌握的范围内,即做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3)抓住题眼。题眼就是“储蓄”,运用增加词语大题小做法,确定主题。如“储蓄”人生中的什么、谁“储蓄”,具体化后的部分就是题眼,就是写作重点。如储蓄能力、储蓄知识、储蓄金钱、储蓄爱好、储蓄真情……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绩卓著,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一千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
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一千页,里面有治疗方法三千种,药物一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几个字。”
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一次”。
他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大学”“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可见,左右你心理的,有时候并不是物质上的贫乏,而是心境的好坏,它常常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心境与成功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请你以“心境与成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1)审话题的背景材料,明确要点。材料要点:心理学家讲座,提出的观点是:心境的好坏常常会影响你成功与否。
(2)根据事件的结果确定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正、反、中),出题者的倾向性是什么(赞成、反对、辩证分析、自由选择)。性质是中性材料——作者让考生自由选择,好的心境,成功;不好的心境,失败。出题者的倾向性提倡好的心境避免坏的心境。
(3)审提示,抓住话题的关键词,确定主题。关键词:心境、成功。
第一主题:只有正确处理好心境与成功的关系,才能获得成功。
第四篇: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重新整合教材知识)
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自主学习篇、文化对人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的的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化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对人们影响的特点:
⑴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都是
、的。
⑵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任何文化对人都具有塑造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
积极参加
,不断丰富自身的,是培养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人的、和
等方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
的作用。
合作交流篇
一、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教材14页最后1段
注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能据此认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因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同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辨析: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
解析:见上
二、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16页1段
文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应该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析见教材16页最后1段 17页第1段
【注意】
第一,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人们得到思想启示、精神享受、情感陶冶等,无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辨析:文化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辨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一成不变的。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特别是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得到改造。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这里的文化是指优秀文化。
(1)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人格的塑造上。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不良文化对人们的人格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教材18页最后1段
2.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强调】
.任何文化对人都有塑造作用,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这里的“文化”是指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健康文化。
2.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3.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力量的增强是统一的。
4.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
辨析: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解析: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
学以致用篇
1.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
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③中
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 ④表现在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忙碌在训练馆、赛场、机场、城市路口的广大志愿者,他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全运会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3~4题。
3.弘扬志愿者精神有利于
①感召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感召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感召人们提高健康素质 ④促进我们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在志愿者精神的激荡之下,并不是人人都受到相同的影响,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 D.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
5.x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见面礼节:维吾尔族人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哈萨克族人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俄罗斯族人一般要拥抱,并亲吻面额,一般人见面时只握手,并说:“孜德拉斯维基”。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XX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庆典展示了我国各方面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上述材料表明
A.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优秀文化是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7.XX年12月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以“阳
光网络•创新生活”为主题的本届网博会,云集了网络教育、动漫、游戏、文学、音
乐、视频、软硬件及网吧等文化市场领域的80余家企业。通过博览会引导网络文化
产业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
A.网络文化是最具时代性的现代大众文化 B.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快速直接的
c.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网络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8.XX年11月29日,中国移动宣布从30日起,对所有wAP类业务合作伙伴暂停计费,并进行全面清理,斩断淫秽色情网站收费链条。运营商之所以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因为
①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网络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9.XX年9月12日至10月6日,上海旅游节成功举办。旅游节期间上海推出55条“世
博之旅”线路,另外,“新沪上八景”评选、上海街舞大赛、城市景观灯光艺术评
比等新项目也逐一推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举办旅游节
①基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巨大影响的考虑 ②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的考虑 ③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促进全面发展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0.著有《道德箴言集》的法国一代圣哲拉罗什富科重视智慧与健康的统一,他认为,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我国古人也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这启示我们
A.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非选择题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
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回答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举措。XX年9月4日,全党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要性。
三、社会实践探究题
了解校训,分析学校自习文化的独到之处,总结分析校园文化在高一阶段对自己产生了哪些影响,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课
第一框
DccDc
第二框题
cDDDc
6•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关注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可见,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促进政治文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篇:XX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立体几何总复习
一、基本符号表示..点A在线m上:Am;
2.点A在面上:A
;
3.直线m在面内:m
;
4.直线m与面交于点A:m
=A;
5.面与面相交于直线m:=m;
二、点A到面的距离.(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①作法:过点A作Ao
于o,连结线段Ao,即所求。
②求法:
(一)直接法;
(二)等体法(等积法包括:等体积法和等面积法);
(三)换点法。
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c,AB⊥Ac,PA=Ac=2,AB=1,m为Pc的中点。
(II)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例2)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cD,AD=cD=1,∠BAD=120°,PA=,∠AcB=
90°。(III)求点B到平面PcD的距离。
(例3)如图,直三棱柱中,Ac⊥cB,D是棱的中点。(I)求点B到平面的距离.三、两条异面直线m与n所成角.①作法:平移,让它们相交.(若mn,则可证出mn所在的平面)
②求法:常用到余弦定理.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任意两
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I)当为的中点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
四、线m与面所成角.(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①作法:在线m上任取一点P(异于A),作Po
于o,连结Ao,则Ao为斜线PA在面内的摄影,m与面所成的角。
②求法:一般根据直角三角形来解。
③线面角的范围:
.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I)求直线与侧面所成的角的正切值.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II)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 五、二面角(注:若所求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一般转化为求它的补角—锐角).(一)定义法:
①作法:在棱c上取一“好”点P,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c的垂线(射线)m、n,则角即二面角—c—的平面角。
②求法:一般根据余弦定理。
(二)三垂线法:(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①作法:在面或面内找一合适的点A,作Ao
于o,过A作ABc于B,则Bo为斜线AB在面内的射影,为二面角—c—的平面角。
三垂线法的步骤:
1、作面的垂线;
2、作棱的垂线,并连结另一边(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
3、计算。
②求法:一般根据直角三角形来解。
③二面角的取值范围:
.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c,AB⊥Ac,PA=Ac=2,AB=1,m为Pc的中点。
(III)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例2)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II)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例3)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cD,AD=cD=1,∠BAD=120°,PA=,∠AcB=
90°。(II)求二面角D—Pc—A的大小;
(例4)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cD,且PD=1。(III)求二面角B—PA—c的余弦值.(例5)如图,直三棱柱中,Ac⊥cB,D是棱的中点。(II)求二面角的大小。
六、三垂线定理.(第一步:作面的垂线)
.定理:PA为斜线,Po
于o,oA为射影,m,AomPAm.2.逆定理:PA为斜线,Po
于o,oA为射影,m,PAm
Aom.已知正四棱柱中,AB=2。(I)求证:.七、线面平行()..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例1)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cD,且PD=1。(I)求证:Bc//平面PAD.八、线面垂直()..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例1)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cD,AD=cD=1,∠BAD=120°,PA=,∠AcB=
90°。(I)求证:Bc⊥平面PAc;
(例2)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D⊥底面ABcD,且PD=1。(II)若E、F分别为PB、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PBc.九、面面平行()..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十、面面垂直()..定义: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如图,三棱锥中,PA⊥AB,PA⊥Ac,AB⊥Ac,PA=Ac=2,AB=1,m为Pc的中点。
(I)求证:平面PcB⊥平面mAB.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的斜边上.(I)求证:平面平面;
十一、有关对角线..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平分.2.菱形:
对角线垂直且平分.3.矩形:
对角线相等且平分.4.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且垂直且平分.十二、平移的方法..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
且等于底边(上下两底之和)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对边
且相等.3.等比例线段:
十三、重要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见到中点,考虑:①中位线;②
;③
.2.见到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同理),考虑:①连结对角线;②对边平行且相等.十四、求三角形面积的通用方法.十五、三棱锥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方便使用等体法.十六、立体几何解题策略(附加:在做立体几何大题时,后以文经常用到前一问的结论,平时注意)..由已知想性质;
2.由结论想判定;
3.由需要做辅助线或辅助平面.十七、有关棱柱.棱柱——————————直棱柱—————————正棱柱..两底面平行;
+1.侧棱垂直于底面
+1.底面是正多边形
2.侧棱平行
十八、有关棱锥.棱锥——————————正棱锥..一面一点一连;
+1.底面是正多边形;
2.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正好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