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1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页至6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教具准备:
钟表课件、主题图、实物钟表。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
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
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学习新知:
1、出示课本60页的情境图。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明和妈妈来到钟表店,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表?(电子表、手表、钟表和秒表。)
2、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还有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
师说明: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3、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用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的动作。请同学仔细观察。
4、请同学谈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
5、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老师演示秒针走一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也在走,分针走一格是1分,所以1分=60秒。)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6、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7、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可以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的同学。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组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并记录下来。
四、课堂作业:
1、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 1分钟写()个字。
2、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3、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五、请同学们在课外查找有关时间的名言。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秒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 P60、61
二、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 时、分、秒是时间单位的一部分,“秒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时 间单位时、分及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秒的知识已有零星的经验积累,但学生对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缺乏具体体验及把握能力,所以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 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学PPT、各种钟表、口算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学们,春节联欢晚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新年到来的倒计时了。我们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跟着视频一起来倒计时。(播放视频:新年倒计时10秒)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
2、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学生举例。师小结: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运动员跑步比赛时,也是用秒来记录成绩的。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
1、师:新年到了,小明的妈妈打算送一份礼物给小明。于是,妈妈带着小明到商场,让他自己挑一个最喜欢的闹钟。商场里摆着各种各样的闹钟,有的有两根针,有的有三根针,有的没有针„„谁知道这个没有针的表,是什么表呢?
(生回答)你能读出表面显示的时间吗?(生读,齐读)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钟,请你们看一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请4人小组进行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关于钟的知识?有哪些是和“秒”有关的?等一下我请一些同学当小老师,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师板书:钟面有3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
2、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1)认识秒针和1秒。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它就是秒针。秒针的特点就是:又细又长,走得最快。师: 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1小格。)生自由回答。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生回答)
(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1秒有多长。(ppt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 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2个字、点一下头)你感觉1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师:想一想,你能在1秒钟之内做什么?(生回答)师小结:1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播放课件,师相应进行解说:(1)喷气式飞机1秒钟大约可以飞行500米,坐在这样的飞机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一眨眼就不见了。(2)人造卫星每秒可飞行7900米。(3)三峡水电站1秒钟大约可以发电2700千瓦/时.相当于大约300户家庭1个月的用电量。(4)现代化车间每秒可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5)中国飞人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世界记录,而他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还不足1秒。师:1秒虽然很短,但一秒创造的价值可太大了。我们的时间就是由这1分1秒组成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以后该怎样做呢?(珍惜时间)
3、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秒的认识。(感受5秒)师:1秒钟真的很短,但是时间就是由这样的1秒1秒积累起来的。让我们来跟着秒针的节奏一起轻轻地拍手、数一数(播放课件:秒针一边走,一边发出
“嗒,嗒”的声音)。让我们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拍手。(生按照秒针走动的节奏,一秒拍一下手。)轻轻地数一数,1,2,3,4,5。师: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大格?是几秒?(生回答)师:秒针除了从12走到1,是5秒。秒针还可以从几走到几,是5秒呢?(生回答)师小结:秒针走5小格,也就是1大格,是5秒。(1)体验10秒。师:我们认识了1秒和5秒。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是小闹钟。(播放课件,小闹钟交待游戏规则:“小朋友们,请你们站起来,当你听到“开始”的口令,就把眼睛闭上,并用你喜欢的方法数10秒。如果你认为10秒到了,就请你安静地坐下并看钟面。比一比谁是合格的小闹钟。”)师:准备,开始!(PPT演示10秒)学生活动,然后反馈。师:虽然是第一次当小闹钟,可有的孩子闹得真准。有什么好办法吗?(2)感受15秒。师:学了那么多数秒的知识,我们再来一次。这次我们是15秒的小闹钟了。那秒针要从12走到几呢?(PPT演示15秒)学生活动。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
4、探索“分”和“秒”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想一想,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生回答。师:秒针走1圈有的认为是60秒.有的认为是1分,到底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察“秒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想一想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播放课件:时钟走1分钟,学生观察并思考。)师:请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生:四人小组讨论。师:哪组先来汇报讨论的结果? 生:汇报讨论结果。师:同学们都发现了“分针走1小格的同时秒针走了1圈。(板书:分针走了1小格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是1分;(板书:1分)秒针走1圈是60秒;(板书:60秒)所以1分等于60秒,60秒等于1分”。(板书:1分=60秒)
5、体验1分有多长。师:我们知道了1分=60秒.60秒也就是1分。那1分究竟有多长呢? 体验探索,发现1分=60秒。师: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乐,配有画面。)
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师: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不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60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12开始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 分针走了1小格呢? 学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钟。
师:那么,1分钟能做些什么呢?请看屏幕。(课件播放:一分钟可以踢25下毽子;可以从一层走到三层;可以画一个小朋友;可以从1写到20。)师: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在1分钟之内做口算题,看看你能做几道?(生做口算题。)师:数一数,一分钟你做了多少道? 生回答。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一分钟大约能算16道左右的口算题。
(三)巩固应用,加深秒的认识
过渡: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秒的知识,妈妈说要考考我们,做对了才把闹钟送给我们。你们有信心吗?
1、口答题: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2)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
(4)分针走1个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 是()分钟。(5)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6)我们学过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有:()、()、()。
2、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
师:生活中有关时间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你会选择正确的时间单位来表示吗?请翻开书本第63页,完成练习十四的第一题。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判断题 生做手势表示对或错,然后集体订正。(1)时针从8走到9,经过1小时。()(2)分针从8走到9,经过1分钟。()(3)秒针从8走到9,经过5小时。()
(4)在钟面上秒针走1圈,分针走1个小格。()(5)唱一首歌大约需要5分钟。()
(6)在钟面上分针走1圈,时针走1个小格。()
4、生活中的秒。跑步比赛 师:赛跑的成绩是用秒来计量的。师:请你先按时间的长短排序。师:60米比赛中,跑得最快的是谁?跑得最慢的是谁? 用手势表示。
4、填空题
小明早上7()起床,花了5()洗脸刷牙,吃早饭用了10(),上学的路上遇到红灯停了60(),走了300()到了学校。见了同学说了一句“早上好!”只需2()。上午8()50()开始上数学课,过了40()下课„„ 同桌讨论,然后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回答。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鲁迅爷爷说得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齐读)
同学们要珍惜分分秒秒。时间确实很宝贵,它一去就不再回来,愿你们能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一分一秒,让我们铭记古人的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五)课外延伸——古代计时工具 出示各种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拓展课外知识。师:传说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刻漏。除了刻漏之外,还有沙漏、石晷等计时工具。对古代计时工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一、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60-61页,练习十四1、6题。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概念念,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之前学过的时间知识。
2、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最传统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呢? 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新年的钟声。师: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一起倒数的10、9、8、表示什么呢? 生:秒。师:秒是记量什么的单位?(时间)那为什么不用以前我们学过的时或分为单位? 引出记量较短的的时间用秒。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秒。介绍计量秒的钟表。师:生活中我们常常用这些钟表计量秒。出示电子钟表,读一读上面时刻。出示钟面,认识秒针。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秒针。课件出示秒针走一小格。师:谁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 生:1秒。秒针从12走到1是几秒? 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大格?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同桌之间拨秒针,说说从几到几经过了多少秒? 2.体验1秒有多长。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做动作。
3、1秒的价值。师:(出示课件)展示1秒钟的价值。1秒很短暂,可时间就是由短短的一秒堆积起来的。让我们跟着秒表点点头。4.体验10秒有多长。师: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点头,数出来,数十秒。体验10秒的长短。游戏:10秒小闹钟。5.体验再长一点的时间。估一估 6.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秒呢?(学生汇报)6.教学1分=60秒。师: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你认真观察。(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学生观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6.体验1分的长短。
师: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老师来拍手一分钟,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师: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别出心裁。(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再次放映课件,学生自由活动)7.小结 师:同学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 生:40个。师:这将近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练习。
1、填写单位。
2、谁跑的快。
3、思维拓展。
4、休息半分钟。(四)课后作业 1.课后练习十四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2.课后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回家自己看钟表统计时间,然后完成。
(五)总结全课 板书: 秒的认识 时针走1格 秒针走1圈 1分=60秒 学习展台
一、轻松填空
1、计量很短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走一圈是()也就是()所以1分钟=()秒 3、150秒=()分 5分3秒=()秒
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2、做一次深呼吸要3()
3、小红50米跑成绩是10()
三、拓展练习小红家的钟一时敲1下,二时敲2下„„十二时敲12下,每半小时敲1下,有一次的到敲1下,过半小时又敲1下,又过半小时又敲1下,你知道这时的时刻吗?
体验探索,发现1分=60秒。师: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乐,配有画面。)
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师: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不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60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12开始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 分针走了1小格呢? 学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钟。师:我知道这段音乐是60秒,现在又说是1分钟。到底是1分钟还是60秒? 生:1分=60秒。板书:1分=60秒(秒也可以用字母S来表示)课堂小结: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感受了1秒有多长,还知道了1分=60秒。
三、练习、感受,加深认识 生活中的10秒。师:如果给你10秒,你觉得能干什么?学生交流。过渡: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来做个小测试。师:老师现在给你一篇文章和一些口算题,还有半张空白的纸。选择好你想做的事,作好准备。师:10秒你读了多少个字,做了几道口算,又干了些什么事? 抽生展示汇报。过渡:10秒你能做了 道口算,如果只给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 学生交流。
一、课堂小结 师:你们认为1秒干不了什么?是这样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1圈是60秒
1分=60秒 同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一、《数一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让学生感受学校的环境,熟悉他们今后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怎么样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在教学时,我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二、《比一比》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一比教学一课时完成,其中包含了比长短、比轻重、比高矮等等,细细品味,这个教材的编排是非常有心的,每一种比的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又是相通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例题学习中没有问题,但在操作第一题同座比铅笔时,一放就收不回来了,小朋友一个个都非要自己的铅笔长不可,当时在讲三支铅笔比的时候,我就用了一支自己的笔去比,引导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又回来了,看来课堂上活动组织的有效性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今天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学生理解了“最多、最少”至少需要三个物体比一比,我在三支铅笔比的时候引入这句话,“三支笔比,谁最长,谁最短,为什么要加一个最呢?” 但在作业中发现学生对绳子绕三圈比绕四圈短,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对于一个菠萝=两个苹果,一个菠萝=三个柿子,一个菠萝、一个苹果、一个柿子比一比,有个别小朋友不清。由此我采取了个个击破的方法,错的小朋友面批,边讲边实验边订正,效果不错。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 练习题(最终版)
一,填空。3 3时=()分
4分=()秒 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走()圈,是()分,所以 1时=()分。
分针走一个小格时,秒针走()圈 是()秒,所以 1分=()秒
240分=()时
360秒=()分 二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学生大约每天睡9()。
小红系红领巾大约20()。
用电饭锅焖饭大约25()。三,在()里填>,<或=
9分()90秒
4时()24分
5时()500分
140秒()2分
120秒()2分
370分()6时 四,小明7:30从家里出来去学校上学,7:45到学校了,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五,儿童乐园早9:00开门,晚8:00关门,文文早上到儿童乐园才8:40,你说文文还要等多久呢?
第三篇:特殊教育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学对象
我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失去了视力,无法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只能用双手感知生活的世界。我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龄层次相差大:学生年龄在9—14岁之间;
2、学习水平层次相差大:在5名学生中,3名学生学习能力强,数学基础好,思维活跃,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上课,另外2名学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动手能力欠缺,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们俩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
我们班的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和普通孩子有很大区别——盲文书,他们学习的内容与普通孩子没有很大的区别,但他们的学习的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触摸盲文来学习,通过盲文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缺乏整体性,学生不能整体感知文字信息,只能一个一个地摸读感知文字信息,这对于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了1小时=60分,同时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已经对钟、表的计时以及时、分、秒的换算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正是在学生已经对时、分有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章节的内容与以前学习的长度、重量单位有很大区别,时间单位是一个很抽象的单位,但是时间又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量,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在材料的选择上以及呈现方式上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将抽象的量经验化,依靠学生已有的有关时间的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本章节学习的秒是一个很小的时间单位,它的进制也不是十进制而是六十进制,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困难,那么在学习秒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秒。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层:学习能力较好的为A层,包括3名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为B层,包括2名学生。这也体现了特殊教育中分层教学的特点。
A层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钟钟面,了解时钟的三根指针以及时钟钟面的刻度的特点,学会通过秒针读取时间“秒”,并能根据读出的秒找到秒针应该指向的刻度。
2、学会分与秒之间的单位换算,并能熟练地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触摸时钟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时钟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通过猜想、推理、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通过秒针读取时间“秒”的方法,通过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体会时间秒的长短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实际事例以及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B层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钟钟面,简单地了解时钟的三根指针以及时钟钟面的刻度的特点。
2、知道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即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触摸时钟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时钟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通过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体会时间秒的长短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实际事例以及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中提出“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即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内基本掌握时、分、秒。在第一学段内一年级上学期和一年级下学期分别掌握了时和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分、秒之间的换算以及认识时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析,本班学生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地障碍,因而在认识时钟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只能通过触摸来感受钟面刻度的特点。同时,在认识秒针的过程中还会渗透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例如:如果秒针读出来的时间是16秒,学生需要根据钟面刻度的特点通过计算确定秒针指向的刻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经历有余数除法的心算过程还必须通过推理和空间定位来确定秒针的指向的刻度,这是一个连续的心理过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触觉来认识钟面刻度以及在确定秒针的位置。
五、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本章节主题内容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为切入点,因而在本节课的开始就播放截取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视频,引导学生一起倒计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积极引申,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学生认识秒针的过程中巧设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逐渐深入,帮助学生学会通过钟面上的刻度来读秒,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读取的秒来确定秒针所指的刻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程度由浅入深,思维的过程由正到反。
(三)、直观教学,发挥学生触觉的补偿作用。因为学生的生理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大量的教学具,让学生通过触觉来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这也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地操作获得的学习经验是最真实、最有用的,直观的经验经过加工后就可以转化成抽象的知识储存在学生头脑中。
(四)、分层教学,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之间都会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可以一碗水端平。不同的学生最近发展区不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选取上都会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六、说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种学习方法认知时间单位——秒
1、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时钟的指针和刻度。这里所说的观察的方法主要只学生通过触觉来直接感知时钟;
2、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的方法来感受秒的长短,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3、在确定秒针所指的刻度过程中引导学生猜想、归纳、推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的结构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我是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
(一)、情境引入
首先在上课时播放PPT中插入的新年倒计时的视频,带领学生一起倒计时迎接新年到来。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像这样计量很短时间,我们就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将开始新的单元学习——时间单位时、分、秒,首先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秒这个时间单位。
教师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理念: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倒计时的过程中学生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用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引入秒的认识,可以使学习的内容更生活化,从而从学生主观情感上降低了对知识内容的认知难度。】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时钟上的秒针
(1)引导学生通过模型认识时钟上的三根指针。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钟上有几根指针?分别是什么指针?指针走一格表示经过多长时间?走得最快的是哪根指针?
学生自己摸模型,分析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代表交流思考、讨论的结果。
教师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视力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讨论交流,因而在数学课上我会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能力B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识钟面的刻度
在认识了三根指针后,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钟面的刻度:同学们先自己研究研究这个钟面,等一会说一说你自己发现这个钟面上的刻度有什么特征。
首先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的钟面刻度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从12开始往后分别是1、2……11,从12到1之间是一个大格,每个数字之间都是一大格,大格的中间有5个小格。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秒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秒?从12走到5经过了几秒?走一个大格是5秒,5个大格就是25秒……
(3)认识60秒=1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秒针从12又回到12,那么秒针走过了多少秒?
学生思考,汇报自己的思考的结果。教师总结:秒针从12回到12就是走了一圈,那么经过了60秒,那这时候分针就会向前走一格,表示经过了1分钟。
教师板书:60秒=1分钟
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秒针转2圈是多少秒?多少分钟?
(4)学会读秒
提出新的思考题:
如果读出来是20秒,指针应该指在什么位置?读出来是35秒指针应该指在什么位置?
如果读出来是8秒,指针应该指在什么位置?17秒应该指在什么位置?
【此处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先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除法计算找到秒针所对应的大刻度,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有余数除法计算找到对应的小刻度】
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
8÷5=1……3,17÷5=3……2,先找到对应的大格的数字,然后向前再拨余下的小格的格数。
【前面四个教学环节是逐步深入的,首先认识秒针,然后再认识钟面的刻度特点,再通过钟面的刻度读秒,最后则是通过读出的秒来确定秒针所指的刻度,思考的难度也逐步增加,学习能力为A层的学生需要掌握这四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内容,学习能力为B层的学生则只需要掌握前面三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内容】
(5)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秒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大家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秒的应用?
在学生分别举例后,教师播放视频,举例秒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教师列举田径赛场上的数据,说明秒的精确性。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秒的特点——精确性,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感受,使得知识回归生活,增强学生对秒的认识】
(6)感受1秒钟的时间长短
教师打开课件中的计时器,计时1秒,让学生感受1秒钟的长短。然后请学生谈一谈对1秒钟长短的看法。
1秒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了?
首先由学生举例,接下来播放PPT展示事例,说明1秒钟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提醒同学们要珍惜时间。最后教师列举中外名人有关惜时的名言,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一环节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中外名人名言,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珍惜时间的观念,这也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特点】
(三)、课堂练习
(1)1分钟=()秒 5分钟=()秒
(2)秒针转2圈是多少秒?
(3)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天睡觉大约是9()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煮饭大约25()
【课堂练习也是本节课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课堂练习既要反映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我在选择课堂练习中选择的是那些与课堂学习内容联系紧密又具有生活化气息的习题。在做课堂练习过程中,我还会对学习能力为B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示范的过程中,也会有针对性地请B层的学生来回答,增加B层同学的课堂参与度】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秒,还一起认识了时钟,在时钟上秒针转1圈表示60秒,也等于1分钟。秒这个时间单位在我们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生活中每一秒都已经成为过去,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送给大家一句惜时的名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时光,好好学习!
八、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表示1秒
1分=60秒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最终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
教学用具 演示用的实物钟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
(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
(3)1时等于多少分?
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
二、揭示课题
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习“秒的认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三、教学新课
1.认识时间单位“秒”。
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
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平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
教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慢慢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书:1分=60秒
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
(1)教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
(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有()根针,比较短的针叫()针,比较长的针叫()针,又细又长的针叫()针。
(2)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分。
(3)60分=()时 60秒=()分
2.练习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时间单位,那就是时、分、秒。
2.时、分、秒间的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3.时间正是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要从珍惜一分一秒开始。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5、6、7题。
七、思考练习
练习十九第9题。
第五篇:三年级教案认识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记住并能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新知识,并尝试用类比的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2)尝试让学生学会“总结”。(3)通过教师的讲授、互动的游戏、激烈的比赛反复强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了解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都是人研究和开发出来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难点: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
三、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枯燥的理论课变得有趣和活泼;通过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台式计算机,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的外观组成;通过与人处理信息的过程作对比引出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方面既复习了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又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重新调整课本知识结构,按照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输出设备、存储器的顺序来介绍组成计算机的硬件设备,符合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设计计算机硬件纸牌的游戏和快速抢答赛两个互动活动,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通过设计未来计算机的拓展练习,学生明白计算机不是深不可测的,他们参与到计算机的设计中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研究计算机的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了电源就睡觉。(谜底:计算机)
师:由于计算机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所以人们也叫它电脑。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2课 认识计算机。(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是大家司空见惯的,通过谜语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二)共同讨论,讲授新知
1、外形各异的计算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吗? 生:知道。
师:那你们知道大名鼎鼎的计算机都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呢?
生:学生自由发言。如:查看资料、看电影、玩游戏、购物、聊天、学习等等。师:大家除了在学校机房里见到过计算机以为,你们还在其他什么地方见到过计算机的呢?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
生:在家里,像电视机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那同学们见过这样的计算机吗?(课件:出示PDA图片,掌上计算机)
生:议论。
师:这其实也是计算机,它是掌上计算机。从外形上去看,常见的计算机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课件:出示三类计算机的图片)
师:台式计算机有多个部件组成;笔记本计算机也叫手提式计算机,俗称笔记本,它的体积比台式机计算机小很多;掌上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拿在手掌上进行操作。目前,台式计算机的使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机房用的就是台式计算机,下面我们就以台式计算机为例,来研究一下计算机都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设计意图:计算机的外形多种多样,为了不生硬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归纳总结出计算机从外形上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2、台式计算机的组成
(课件:课件出示完整的台式计算机图片,教师指认相应的部件,学生回答它的名字。)
师:组成台式计算机的主要有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器和音箱,这些设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把它叫做计算机的硬件。光有硬件计算机还不能工作,必须给它安装上相应的软件它才能工作。计算机的软件主要安装在主机箱内。
4、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运算控制中心 师:人获取到信息后,交给什么去处理的呢? 生:大脑。
师:眼睛、耳朵等器官将获取到信息交给大脑去思考,计算机也有具备像人的大脑这样功能的设备。老师手里拿的就是这样一种设备(出示CPU实物),大家想知道它的名字吗?(想。)
师:它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名称是CPU,它的作用就像人的大脑,它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中心。CPU有不同的型号,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不同的CPU图片)
师:这是早期的I386CPU,这是后来使用比较多的奔腾4CPU,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酷睿2CPU,这一块CPU已经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的主板上了。
(设计意图:计算机中具备人脑这样类似功能的设备只能是中央处理器了,通过对比,加强了记忆。)
5、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传出来 师:人的大脑把信息处理完以后通过什么来表达的呢? 生:嘴巴说出来的。
师:除了通过嘴说出答案,我们还可以通过手写、脸、肢体来表情达意。那计算机可以通过什么来说、来写、来表情达意呢?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样一组图片(课件出示:显示器、打印机、音箱),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填一填。
生:计算机通过音箱把信息“说”出来,通过打印机把信息“写”出来,通过显示器把信息呈现出来。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般地,人们就把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叫做计算机的输出设备,通过它来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传出来。
(设计意图:人表达信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借助于不同的设备,计算机也同样能表达信息,这就是输出设备了。)
6、存储器——计算机的记忆仓库
师:人的大脑除了会计算,还有记忆的功能,但是计算机的“大脑”中央处理器可以没有记忆的功能。它只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那么需要处理的信息和处理好的结果放在哪呢?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