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专家分析-青春期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 成因:
1、自我意思增强;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企图标新立异,他们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4、特殊的生活经历,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怪癖。
5、教育不当,教育者得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调治:
提高文化素质,这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2、培养想象力。
家庭学校的做法:
重视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把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置身于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
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些事情在别的家庭中存在的很多,大部分的家庭都会有这种情况,你也不用觉得很委屈。
要知道你是小孩的监护人,不是你的个人物品,你要先尊重她,才能得到小孩的尊重,这个你一定要做到,如果你只是笑地说,:“哦,对不起了,没想到我的小宝贝长大了,连我都不能看了,看来妈妈真的要向你道歉了。”这样小孩一定不会再和你针锋相对了,至少不会生那么大的气了。
你的小孩也是需要尊重的,这她也没有错,你应该高兴才是,因为你的女儿以经长大了,你只要尊重她,那她一定也会尊重你的,你不用生气,你生气了,她可能比你还生气,你要让女儿觉得父母都很尊重她,她才会尊重父母。以后你要多加注意,不再是以前的女儿了,她长大了,知道那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这时候你们做父母的更要给她做表率才是,教育小孩也要尊重他人,从现在起每天早上,要对小孩说:“早上好”出门时要说:“我走了”等等的礼貌语言不可少。这样小孩就会知道怎样从小的礼貌开始尊重家人和他人。不要不好意思。真的。常和孩子说自己开心的事,多沟通,自己委屈不要紧,就怕小孩委屈了。不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这样得不偿失呀
文章来源:中国网瘾心理研究中心(免费咨询青少年问题,就上心理100)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xiexiebang.com
-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www.xiexiebang.com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
第二篇:孩子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分析与研究
孩子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分析与研究
一、叛逆现象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父母个性中如果有倔犟、暴躁、激惹、执拗等因素,由于遗传影响,孩子在青春期所表现出来的逆反情绪往往也比较强烈。(没招儿,孩子出问题了一定和家庭教养模式有关,孩子和家长两相碰撞时,首先能做出宽容的应该是家长,俗话说孩子不懂事,那家长也不懂事吗?一般母亲是焦虑的、父亲是软弱的,孩子会不自信,母亲是慈爱的,是当着孩子的面对丈夫尊重的人,孩子心理会更健康。)
2、不和谐的、缺乏沟通的家庭教养模式更是青春期逆反情绪膨胀的关键因素。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如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青春期的孩子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一些个别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二)社会因素
1、学习不适应:大部分青春期的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如果不学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情绪易激惹出现。在中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其他的各种需要都被压抑到最低点,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的是人格塑造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
(一般小学五年、刚上初中、刚上高中的孩子是最易出现逆反的时候,学习上的不适应,他们有时表达不出来,父母又要求他们取得好成绩,加上他们成长过程中生理的反映都易让他们出现压力。张老师举了本校住宿学生的例子:一舍八人,七个同学反映同舍有一名同学势力、小气、为人不地道……咨询师一直倾听,半个多小时后,问:你们很幸运,七个人可以一起发泄、一起一致行动而那个女生看到你们一起的行为会怎么想呢?他可能有问题,20年的时间形成的性格有什么理由因你们而改变呢?他可以势力、权贵、自私、只要不侵害你们的利益,你们就要容忍她。还有对人的印象有时来自你们的心理,你们要觉得她好她就好,要是总在心理觉得她糟,她就糟……后来那个女生变化了。)
2、人际关系不协调:在学生生活中比较集中遇到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许多同学不知怎样更好地与同学相处,多数独生子女处理问题的方法、性格、甚至语言都有差别,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发生冲突;有的学生由于处于情绪敏感期,往往把小事夸大,多疑、猜忌、胡思乱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恋爱心理的躁动
此外,生理疾患、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也是主要原因。
(三)成长因素
1、孩子的青春期与母亲的更年期的不期而遇,处理不好往往针锋相对,水火不容。(都反映比较强烈,出现问题会很多)。
2、父母总是“附有条件”的爱孩子。这样说可能天下父母都会觉得不公平,实际上,如果你的孩子向同事的孩子一样成绩好,像邻居的孩子一样懂事,像王家的孩子那样钢琴十级,像李家的孩子那样书法九级,像赵家的孩子可以拿个奥林匹克数学奖,那你就高兴了满意了,可孩子呢,他(她)不一定就比你高兴,或者他根本就不会因此而快乐。其实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很虚荣。
叩问我们自己的心理:如果孩子健康,智慧少一点都没有关系; 如果孩子快乐,成功少一点也没有关系;
如果孩子善良,完美少一点更没有关系。
如果他(她)不再健康、不再快乐,一切还有什么用!
他(她)将来不一定才华横溢,不一定在商界业绩辉煌,不一定官运亨通。他(她)可能普通、平凡甚至琐碎,但心理健康能求得和平、宽容,他(她)就一样可能快乐、幸福。
二、青春期的特征
(一)自卑与自负并存:(孩子一边不那么自信,一边又觉得只要我做事没什么不行的)
(二)独立与依赖并存:(拒绝家长,又离不开家长,表现上拒绝,心理上依赖)
(三)盲目冲动与懒散倦怠并存
(四)自我中心与从众并存(敏感,别人说事就以为是不是说自已?张老师对自已孩子主要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一个石头在水面上怎样能不落水,抛飞、速度快)
三、青春期叛逆的常见极端表现
(一)焦虑
(二)孤僻
(三)犹豫
(四)暴躁
(五)郁闷
(六)怨恨:(易反社会,如马加爵)
(七)猜忌
(八)说谎: 极端行为反应上:一般容易出现早恋、自虐、出走。
情感反应上:一般有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外显如摔东西、损物等,内隐如冷滞、呆板、漠不关心等。
四、极端逆反情绪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危害
(一)引发躯体疾病:如近几年咨询中常见的无器质性病变的抽气、耸肩等等
(二)出现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电脑综合症、(三)也可能导致精神障碍
五、调适的方法
(一)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1、合理发泄——哭、喊、诉、动
2、自我暗示:如皮格马利翁暗示、酸葡萄效应
3、延迟满足
4、换位思考
5、学会分享:古人语:“与人乐,其乐无穷”
6、改变认知:苏东坡与朋友快悟惮道
(二)培养良好的个性
1、学会悦纳:接纳自己、接纳别人、2、保持乐观:不要思考的太多,很自然地去做如:张大千的胡子的故事
3、增强自信
(三)学会处理压力
外界因素导致内心心理状态,如中考高考的压力,会出现呕吐、拉肚子、腹泄、反复上厕所、出汗、口吃、增胖等现象,心理会抑郁、烦躁、这时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家长应找一些有点难度的事让孩子做,引导孩子看哲理故事,如《简单道理》《我在美国当农民》
(四)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任何人在成长中都会有苦恼,不可能永远不感冒,心理感冒有的可能不治而愈,有的必须进行心理咨询,当我们的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理性处理。
与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共勉:
一、心理健康之“八品”
第一种品质是happiness,就是幸福感。
第二种品质是和谐,是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对事物的认识,对自己眼前的处境,对将来追求的目标,还有现在所能够做的,这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协调。
第三种品质是自尊感。所谓的自尊感,简单讲就是self-like或 self-love,就是自己喜欢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够喜欢自己。
第四种品质是个人的成熟,是指在处理自己的问题,人际关系,环境的要求,工作的要求,处理家庭、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能够非常得体。
第五种品质是人格的完整。
第六种品质是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第七种品质是有效地适应环境。
第八种品质是在环境中保持独立。这两个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适应环境的要求,同时还要保持独立。这个独立就是说要给自己一定的空间,一定的调整自己行为的空间。一方面顺从了环境,同时又保持了独立性,既服从又能够反叛,有一定的反叛精神。那么怎么处理好这个度呢?我想这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地汲取经验,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学习。
二、人生之“八戒”
一戒“过度忧愁”:即使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令人烦恼、焦虑的事情,我们也应振作精神、积极面对,而不该整天闷闷不乐地就此消沉下去。
二戒“高兴过度”:高兴本来是好事,但要防止“乐极生悲”,特别是当生活中有突如其来的好事降临时,例如:“久别亲人团聚”、“摸彩中了大奖”等等。高兴过度会引起大脑中枢兴奋性增强,使交感神经过度亢奋,这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尤其不利。
三戒“悲伤过度”: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应当学会调解、控制自己的情绪,故友离散、亲人谢世、朋友反目、恋人分手等等,都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严重打击。此时我们切勿钻入牛角尖,更不要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要学会摆脱,用向好友倾诉、向心理医生咨询等方法,尽快使自己走出心理危机。
四戒“猜疑过度”:有些人疑心病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恋。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五戒“过度愤怒”:工作中出现矛盾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事情。此时,最好避免激烈的争吵,更不要三句话说不到一起便“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况且,发怒就像“双刃剑”,既伤别人也会伤及自己,正如人们常说的“气大伤身”。此时不如先冷静下来,“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对矛盾的双方都有好处。
六戒“过度消极”:当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可能会导致有些人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或极其消沉的情绪,严重者甚至自暴自弃。这种做法实不足取,因其对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七戒“过度焦躁”:
有些人脾气很急,做事情总想一步到位、一举成功,有些急功近利的心理趋向。当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一下子不能如期实现时,他们便会产生焦躁情绪。其实这种情绪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并有损身心健康。
八戒“过度关爱”
有些家长对孩子可谓爱到极至,他们的爱呈现一种令人费解的分化状态:在生活上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在精神上却对孩子过于专制、强加于人。不少父母将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堆积起的这份“厚爱”,不但给孩子造成过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也给自己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有损自身的心理健康。当我们做父母的生活越来越有品位,当我们自身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快乐,我们的孩子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愿天下父母都能将一片苦心化作片片菩提叶,托着孩子在善良、包容、豁达、谦和中不断上升,达到应有的高度。
第三篇:青少年叛逆心理分析
让他往东他往西,让他打狗他撵鸡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解析
胡振汉
菏泽学院 教育科学系
摘要:论文全面分析了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其心理发展中产生的关于逆反心理的探究,全面综合的分析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通过这些研究和解决方法,可以纠正青少年产生的心理问题,使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更加充分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问题 逆反 解决 健康
逆反心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管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通过概念可以得出,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机制,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抵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里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反心理倾向。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个特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的全盘否认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程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的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加长都希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的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的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其实,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临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置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展,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人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于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容忍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于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三)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的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的所谓“差生”,没有明显过错或根本没有错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但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四)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学生 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级集体中,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中取得一定地位,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们注意,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诱发因素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的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容易诱发逆反心理:
(一)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
(二)企图标新立异。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的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的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特异生活经历。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的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怪癖。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影响,经常性的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湮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六.青少年逆反心理克服方法
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克服逆反心理
(一)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见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科学,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往往太迟了。
(二)想象。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方法就已足够,但是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无限的可能性。
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训练。
七.青少年逆反心理防治具体对策
(一)要重视复杂的心理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让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是让他们置身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二)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己。这须提高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三)要改善教育机制。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少年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杜绝出现“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情况发生。教育者要爱护和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方式对待青少年。
(四)要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青少年中逆反心理的产生,责任不能完全归于他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于克服和防止青少年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第一版
[3]郑确.《青少年逆反心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4]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 《探索:哲社版》200005期53~55版
[5]靳丽霞.《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办:父母与孩子的成功沟通方法》 新世界出版社 2009-07
[6]许泽高.《赢在此时—青春期逆反心理分析与对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第一版
[7][美]詹姆斯.温德尔.《小反叛者:如何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 新华出版社 2000
第四篇: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 讲稿(共)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 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知识。(page 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定义:(page 2)青春期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的“对方”尤其指我们的父母长辈和老师。叛逆心理是我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我们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那么青春期叛逆心理在我们身上有哪些表现呢?(page 3)
在分享这些表现的同时,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这些心理或行为。一是认为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比如父母给我们规定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学校里的规章制度等,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不合理的,认为这些规定、制度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有些人是背后有怨言,而有些同学呢,则以违反这些规定、制度的行为来表示不满。这些都是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具体表现。
(page 4)二是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家长、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而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处于家长和老师们的监管之下,因此当师长再三叮嘱同一件事时,我们常常会感到厌烦,甚至恼怒。尤其是在认为家长、老师的话有漏洞时或者他们批评我们时,我们会觉得特别反感和恼怒,从而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和行为,来显示自己的“成熟”,却往往是事与愿违,显得更加幼稚,也可能伤害师长们的感情。
(page 5)三是“逆反行为”频发。什么是逆反行为呢?简单来说,逆反行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顶牛”、“对着干”等行为。逆反行为的对象往往是针对“教育者”。这种反常的心理和行为是由于我们的逆反心理作祟,目的是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长大了”。
同学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经常出现以上这些心理和行为?心理学上认为,青春期叛逆心理是这些叛逆行为产生的原因,那么青春期叛逆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page 6)
青春期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有4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方面的因素。
(page7)第一是我们自身的因素。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方式超出了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青少年时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同时,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和对立心理。这些心理使得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人和事,比如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提出质疑。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page8)第二方面是家庭的原因。首先大多数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因此对子女要求过高,一旦要求超过了子女能承受的范围,对子女来说这是一种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可能使子女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子女提出要求的方式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是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子女屈服,不给予子女任何自主性的空间。久而久之子女便会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产生反感、抵触,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page 9)第三方面是学校的因素。首先,目前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简单的教育方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仍没有根本改变,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代办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
其次,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程度低。有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能体谅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排斥,进而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目前评价学生的方式还是”分数至上“。不少教师过分注重分数,忽视对学生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住不放,使得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page 10)第四方面是社会因素。社会的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都可能影响敏感而好奇的学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带有一定的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叛逆心理都有哪些危害呢?(page 11)
第一,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导致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后果。
(page12)第二,上述病态性格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说明,如果对叛逆心理疏导失当,将会出现多么惨痛的后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面对青春期叛逆,顺利地度过这一特殊阶段呢?(page13)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第一,善于体谅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学校的大家庭里,我们要学会为他人考虑,体谅他人。体谅父母、师长的辛苦,体谅他们为我们的一片苦心。
第二,控制情绪
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那么我应该学会冷静对待,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静对待。
第三,主动交流
生活中一多半的矛盾都是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应学会与他人平等地沟通,让他人了解你的真实想法。
第四,承担责任
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而真正的长大是从能够承担责任开始的。因此我们要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以正确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其实我们都是幸福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抱怨父母没有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当你欣赏到下面的图片时,就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人们说,父母之爱是无条件之爱。他们为了我们,忍受着生活的艰辛(page14)他们用自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空,我们才能无忧无虑地成长(page15)
而我们的老师们,传授我们知识,呵护我们成长,是值得我们去尊敬和爱戴的人。(page16)
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page17)而有些偏远山区的同龄人却只能在露天教室里接受知识的洗礼,他们生活艰苦,却仍拥有梦想,刻苦学习。那么,我们呢?(page19)
(page20)现在的我们,正生长在璀璨而美丽的生命季节,你们有激情,有梦想,当然也有些叛逆,我们需要个性和成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正面临着成长阶段中必然出现的心理逆反期这一阶段,希望我们和家长、老师们一起努力,来走过这一段特殊的路。我相信我们必然是很出色的新一代学生,也相信我们会如愿以偿,梦想成真,成长为理想的自己。
今天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知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我自己感觉收获很多,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想。因此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地思考下:(page21)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青春期的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与父母、师长相处得更融洽、更和谐。”
我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page22)
第五篇:青少年心理之叛逆期【青程-青春期心理】
青少年心理之叛逆期
小编常听大人们抱怨叛逆期的孩子们多么多么让人头疼,贴心的小编在网上认真地查找了一番,其中一篇文章让小编很是感兴趣。希望通过小编的转载能够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什么是“叛逆期”。
叛逆期这个说法怎么来的我从现在的这些书里面是无从考证了。我感觉心理学上面应不会使用这么有倾向性的词语来作为一种阶段的划分。
所以我觉得心理学并没有把我们认为的叛逆期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在特定年龄段由于生物性上的原因导致的一种心理特征作定义。
但我感觉作为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而在心理学书籍上难以找到的这个叛逆期其实是一个多种因素构成的。
我自己总结有这么几点
个人的气质
我也是看了书和身边的养多个孩子的家庭。才认识到,孩子的气质的差别大到难以想象。
很多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往往觉得孩子的好与坏是自己教出来的。
但有了第二个孩子了以后就会发现用同样的方法是养不出同样的孩子的。
所以同样的到了青年的时候,就算在同一个屋檐下,有些人会有叛逆。有些则完全没有的可能是存在的。
成长的环境
教育模式
有证据证明适当的针对不同气质的孩子进行干预,会增加孩子解决冲突的技能和更少的问题行为。同样的,如果教育不合适,也会起到反效应。
社会文化
也有数据证明,同样气质的孩子,在北美和亚洲(中日)收到的鼓励和抑制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而这种鼓励或者阻碍气质发展的概念我们称为拟合度。
拟合度的不同也会导致成长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的气质被评为勇敢、大胆的,但是养育方式是严厉的。孩子在8岁时会出现持续的行为问题。
突发事件
由于小概率的事件导致孩子在思想和气质上的急剧变化,比如战争,主要亲人的丧失,意外事故造成的各种残疾等等。
家长的教育模式 家长的气质
家长的气质特征对孩子起到一种示范作用。特别是家长在与孩子互动时候的表现。
家长对于教育的认知
家长认识到教养质量的重要性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家长做出有益于孩子发展的倾向的决定。能够注意到孩子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及早发现孩子的行为问题。
家长执行教育的方式
无论家长是否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最终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下一代是真正影响到孩子成长的。
生物性发展的阶段
由于青年的各种生长激素的影响。年轻人更容易感受到情绪的波动,并且向外表露,情绪的起伏比较大。
加上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如果不良的复合之后,就会激烈的表现出来。
至于成年之后,我觉得很多人并不是没有了“叛逆期”而只是转为不那
么明显了。
至于所谓叛逆期的成因,我猜测可能和我们原始本能有关,在青春期的时候需要自己独立去开疆拓土。
需要有攻击性,精神敏感。而原来的父母又要准备下一代,也需要将孩子赶出去。
但现代的生活模式极速的改变,孩子往往在青春期还无法离开父母,这导致的这种矛盾就开始了。
但孩子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离开父母,这样的问题可能就会缓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