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1:2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

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年1月,《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现就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艺术人才需要从基层做起,从小培养,所以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状况及对策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各所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对这一课题展开深刻、系统的实证研究和本土化的理论探讨是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情感、审美、人格教育被大大忽略

教师、家长、孩子对于学习艺术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忽略艺术教育的情感、审美、人格教育。调查报告显示43%的孩子学习艺术是由于家里人让他学,而大多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是想培养孩子一个兴趣爱好特长,多一份竞争力,多一份保障,对于艺术学习的具体课程内容、目标、方向、审美、情感、人格教育等缺乏认识,而很多艺术教师往往只传授艺术技能,忽略对于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人格教育。这就会产生有些学生的艺术专业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在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趋于弱化或缺失的现象。

比如有些小学高段孩子会表现得冷漠、现实、对很多事物缺乏兴趣,音乐课对于教材中的歌曲不仅不感兴趣,反而进行恶意改编,缺乏审美欣赏意识,缺乏儿童该有的简单、快乐、善良和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等优良品德。美育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出了问题。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要求把美育明确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为本位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这无疑对改进美育教学,让艺术教育类通识课程回归美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要求还指明了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审美素养是脱俗的、纯洁的,人文素养是入世的、为民的,因此,“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以脱俗的态度入世的人,即培育以纯洁、高尚、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利人和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改进美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呢?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要牢牢抓住每一次的艺术课堂,教师要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所以美术课的色彩、音乐课的音符、戏剧课的对白、舞蹈课的动作都应是富有动人情感的,而非单纯的技巧和知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就是要养成他们纯洁化和高尚化的情怀和眼

光,让高尚和纯洁成为他们人生的基本前提。其次制定艺术考核制度,如增加中外音乐史和对歌曲乐曲的理解与分析和基本乐理的考核等。

二、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科目不丰富不具体、不系统、内容单调不艺术、教学方法不成熟、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一)科目不丰富表现在很多中小学没有合唱团、合奏团、舞蹈队、戏剧社、绘画社、创造发明、足球篮球田径队等基本必备社团或者说即便有,但是水平和管理均不专业,形同虚设。更别谈分科目再具体细化,比如美术课,又可以细分为素描、色彩、漫画、剪纸、手工、国画、书法、版画等,或可设置综合学习课程,如素描、动漫、版画综合美术课等。影视表演等新型艺术教育亟待提升和实施,传统的戏剧、戏曲类艺术教育存在严重缺失。成都市有不少中小学参加了全国的DI即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这是一种综合创新表演艺术比赛,以戏剧舞台表演形式为主,融合了发明、美术、创造、团队协作等的新型表演艺术,但是并未能有效带动各中小学戏剧社的开展,其实微电影、校园心理剧、情景剧的兴起,均可以作为学生参加戏剧社的动力。而传统戏剧可以通过和现代元素融合的表演形式先去吸引学生、让学生发现其魅力,而教育部门则要有更多关于弘扬传统艺术的相关政策。2013年10月18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市文化局主办,青羊区委宣传部、教育局承办的“蜀韵绵承 童

言戏述——成都市中小学生川剧艺术教育展活动演活动”在成都市西南剧场举行,成都七中管乐团的折子戏拉开帷幕,泡桐树小学孩子们带来的《成都beautiful》将成都美景美食与川剧融入其中,成都市各区县自创的极具川剧及地方艺术特色的《印象蓉城》,展现青蒲互动成果的舞蹈《戏娃》、弘扬四川本土文化的西一路小学展演的《川剧宝贝走来了》……本次展演主题是“蜀韵绵承,童言戏述”,也可以说是对成都市中小学生川剧艺术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川剧进校园,成都市川剧院从2008年就开始推行。成都市青羊区康河小学成为第一个“川剧进校园”成功的试点学校,川剧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和优势,川剧已经逐渐走进该校孩子们的心中。这说明成都市教育部门已经启动并有意识开始推行传统戏剧、戏曲教育,并且做出成绩,但是还不够,需要持续性不断以各种方式推广。

(三)不系统表现在首先很多中小学在开设艺术兴趣班时就没有规划好,如学生年龄、水平划分、班级划分,以及进行了一学期的学习后,新学期的课程安排,老师的任命衔接,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比如组建合唱团时就计划A班基础班30人(一年级到三年级,兴趣和打基础,简单二声部歌曲与声音训练),B班提高班(四年级以上,以四、五年级为主,打比赛表演等),进行一学期的学习之后,B班流失的学生就从A班当中补充,这个过程当中合唱老师务必制定自己的一套系统教案和目标。

(四)内容单调不艺术表现在教师上课的填鸭式、机械式、保守呆板无趣,于是教

师需要加强学习和备课,做一名研究学习型的教师,增加艺术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比如在音乐课为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的认识,首先是视觉,即呈现实物,如果没有实物,就采用PPT图片形式;让后是听觉,即听音色,进行分辨;最后是视频,在演奏会中,找到乐器,听到声音。当学生对其中某一种或几种乐器感兴趣的时候,即可进行分小组,开设兴趣班,对于一种乐器进行单独的练习。综合班对学生要求可以不“精”但是要基本“会”,专一班就要做到“精”。学生学到基本技能之后就需要一个施展或者证明的机会,学校可利用每周一国旗下活动、班会课、五四、六

一、纪念12〃9等活动给予其平台,达到逐步提高保持兴趣的目的。(五)教学方法不成熟、教学目标不明确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最后容易流失学生,产生学习的中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务必丰富和改进教学方法、制定目标、使得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大大增强。比如大班合唱教学,每节课要有呼吸练习、声音练习、音准练习、趣味游戏环节、欣赏环节、识谱环节、歌唱环节、合作环节、表演环节,曲子难度适中、内容适量等。使得每次合唱课程孩子们都能扎实且快乐学习。

一、中小学艺术教师师资配置的问题和困难

统计显示69% 的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所授课程与自身有专业不对口,8% 教师每年一次外出学习、进修、讲学、参加学术会议,9%发表了跟艺术教育、艺术专业研究的的论文,但无人出版跟艺术教育有关的教材或专著。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依然是

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艺术师资相对短缺,针对教师进修、学习艺术类课程还不够重视,力度仍不够;艺术课程教育的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对自身的修养培养不够深入。中小学对于艺术老师的要求是全面的,但是这样往往很难做到突出且出色,存在专业不足、水平有限、但又忙碌的情况。所以中小学需要招聘一专多能师范生人才,且进行合理的配置,如舞蹈、声乐、钢琴、管乐、民乐,按照这五项进行简单配置,这样中小学的各类艺术比赛均有教师能够胜任。组建艺术团队、选拔1名艺术总监,主要负责艺术团队的建设,艺术教师的聘任管理、社团的开展、学生人员的预备培养与增补、做好一切教学衔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中小学没有艺术总监,只有所谓的音乐组长,是要上课的,很忙碌的不合适。我所说的是必须单独设置一个艺术总监的职位。负责管理本校艺术教师、外聘排练教师、以及社团兴趣班的老师们,以及监督艺术课程的设置、上课进度、目标完成、表演比赛活动策划、服装、道具保管等等。比如艺术教师团队的构成可以分为本校艺术教师、外聘社团课教师、以及外聘排练教师三部分。以管乐为例,本校艺术教师负责孩子们长期的基本功、如识谱、音阶吹奏、监督孩子练习曲目,社团课老师就负责具体乐器的培训,如长笛、单簧管等,而外聘排练教师就负责孩子们集中的合奏课程。而这三部分老师之间务必要有充分的沟通。且艺术总监对这三部分老师又要进行管理和培训,包括聘用考核制度。

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课题通过三个问题着手,剖析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案,旨在给大家更多的启示和思考。这将是一场长久的教育革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思考自己在艺术教育工作中的角色,为撬动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而努力。本课题对艺术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参考文献:

[1]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http://edu.163.com/14/0127/14/9JJRH77600294M9N.html [2]对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的理解http://

第二篇: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舞蹈教育现状

1.舞蹈教学成为深化美育的有效手段。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作为秦陇文化代表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教育内涵丰富。秧歌、舞狮、花儿等民间艺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舞蹈作为健身、娱乐和美育的载体已扎根校园多年,小到班级主题活动,大到参加国家、省级展演,舞蹈都是教师、学生喜闻乐见,实践最多的艺术形式之一。

2.舞蹈师资器材力量有所加强。随着“两基”国检,我市艺术师资和器材配备得到补充,舞蹈专业毕业并从教的教师不断增加,加之部分幼师毕业具备舞蹈特长、有舞蹈选修经历的教师兼任舞蹈教师。各学校高度重视舞蹈器材、场地配备、部分学校固定舞蹈教室,落实基本的把杆、镜子和地毯,为舞蹈教学正常开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3.以课外活动形式开设舞蹈课程。各学校均以兴趣小组、社团和选修课等形式开设每周1―2节舞蹈课程。由于舞蹈课教学尚未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教材组织仍然依靠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学生的条件在课前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深度难以推进。

4.全面普及与特长生培养相辅相成。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原则决定了舞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些文艺活动和校园集体舞的普及带动更多学生去了解舞蹈,接触舞蹈。同时,更多的学校偏重舞蹈特长生的培养,实践中,特长生教育是舞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它不仅满足了舞蹈普及教育中一部分学生的强烈兴趣要求,并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加快校园舞蹈文化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缺乏认同,舞蹈教育没有课程地位。由于“舞蹈”没被列入正式课程,在一些县区和学校,舞蹈教育实际上是一片荒地,为了提高升学率,舞蹈是和中考、高考无关的科目就得让路。学校将舞蹈认为是活动,对教师的课程设计、工作量和教学效果没有足够的认同和对待。

2.舞蹈师资、器材设施亟待加强。舞蹈教师绝大多数为兼任,其专业教学水平与专业舞蹈教师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舞蹈这门不以语言阐述擅长,而以身体感知、表现的艺术而言,教师的切身体会和亲身示范与教学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兼职教师专业水平偏低,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部分舞蹈教师教学及课外活动缺乏系统性和有效组织,舞蹈设施简单落后,舞蹈教育流于形式的问题比较普遍。

3.舞蹈教育缺乏科学管理和规范运行。部分学校片面认为舞蹈教育是为了排练几个精彩的节目获奖,或完成某种演出任务;有的则是为了培养少数舞蹈尖子;一些学校在传统美德教育观念影响下,习惯于把舞蹈教育依附于音乐教育,淹没了舞蹈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自身特点;一些学校在“舞蹈是一种形体律动”的观念支配下,视舞蹈为广播体操一类的肢体动作组合形式,忽视了舞蹈自身内在的美的艺术本质。

三、解决当前舞蹈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更新观念,确立舞蹈教学在学校中的学科地位。要学习借鉴舞蹈教育先进经验,深刻把握素质教育内涵,做好中小学校舞蹈学科建设和舞蹈教学工作。在现有选修课的形式下,落实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和师资、及时检验教学效果。各学校要大胆普及舞蹈教学,探究建立包括舞蹈鉴赏与舞蹈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在审美体验中的丰富情感和完善人格,使舞蹈教育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2.拓宽渠道,提高舞蹈教育师资水平。解决舞蹈专业师资是促进舞蹈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拓宽渠道,加快引进舞蹈师资,结合各级培训,对现有中小学有一定舞蹈基础的艺术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舞蹈师资,培养他们知识广博,一专多能的本领,提高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

3.加强保障,改善舞蹈教育教学条件。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于改善舞蹈教育设备设施、举办校园艺术活动等经费。学校要根据舞蹈教学的需要提供条件,支持、鼓励、引导舞蹈教师用好教学光盘、农村远程教育网资源等多媒体设备,不断丰富网络舞蹈教育资源。同时可以依托社会文化场所免费或优惠开放的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和社区的舞蹈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舞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总之,舞蹈教育全面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需要社会、学校及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各级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关心支持舞蹈教育工作,循序渐进的开展和开拓中小学舞蹈教育。创造和发展我市中小学校舞蹈教育的新天地。

第三篇: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咨询研究详解

《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咨询研究》课题

成果

《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咨询研究》课题组

《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咨询研究》课题是由巢湖学院傅爱国教授主持,由傅爱国、罗发海、胡是平、童永生、陈茜等人组成的课题组承担的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11月立项,已于2004年10月完成课题组在申报时所承诺的任务。

2004年10月,由省教育厅高教处组织并主持,由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伦教授任组长,巢湖学院院长董武清教授、高教处黄泽秋处长、体卫艺处陈钦处长和高教处解平副处长为专家结题组,对该课题进行了结题工作。

《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在课题申报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主持人傅爱国教授在担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于2001年曾领衔提出国家应重视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意见书得到教育部体艺卫司的高度重视,并将第二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文稿寄于本人征求意见。还受《中国改革》文化视点栏目特约撰写专题文章《素质教育不能冷落美育》。

课题获得立项批准以后,课题组成员十分重视研究过程,立即按照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项工作。

一、数据的采集工作。2003年3月至5月。课题组将全省分为江南、江淮之间、淮河以北三个地区,开展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部分市、区、县教育局,以及部分城乡中小学校长;另外我们还对几种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开展了问卷调查。截止5月底,反馈问卷调查表不足发放数的一半,且出现一些关键数据失真现象,对于问卷调查表中的一些硬性指标回答明显抱以正面浮夸心态,报喜不报忧,具有随意性。

2003年6月至2004年元月。课题组又用了8个月的时间重新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我们接受了前期调查工作因“夹生饭”失败的教训,利用学院本身面向全省招生生源广阔和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横向工作联系频繁,以及与兄弟院校交流方便等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分层次、分区域全面铺开调查工作,并对第一次使用的调查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订。根据教育部先后颁布的两个十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制定了《安徽省中小学校艺术教师问卷调查表》、《安徽省艺术教育问卷调查表》、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调查表》。

在方法上,课题组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关于“中小学艺术教师问卷调查表”,我们一方面委派来自全省各地的我院农村和城镇在校学生带回家乡母校以社会调查形式直接让中小学音乐和美术教师填写,另一方面则对历届毕业生作抽样跟踪调查。全省范围内共发出800余份,其中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各占一半。关于另外两种调查表分别委托专业人士在全省县、区、市教育局和所有省属高校进行调查。在此期间,还利用学院承担省、市两级初中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巢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院集中培训的机会,分别召开艺术专业教师和非艺术专业教师,以及学员中担任中学一、二级领导岗位人员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站在不同角度对艺术教育教学现状的看法和意见,并且通过美术、音乐专业教师撰写专题结业论文,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甘苦。通过这些发自内心的面对面的对话和切身经历的体会所获得的有关信息、感受、意见和建议,真切感人,令人可信。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课题组每个成员利用出差和带学生赴中学实习的机会,走访中小学和部分高等院校。利用历届艺术专业毕业生回母校聚会的机会,对在中小学任教的往届毕业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所在学校及地区的艺术教育教学情况。

课题组还派出成员参加全国性的关于学校艺术教育的研讨会、讲习班,了解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动态,联系我省实际,作比较,找差距。

二、数据的统计、归纳、核对、分析整理工作。截止2004年元月,收回三种调查表均达到半数以上。其中:发放城乡中小学及职业高中的《中小学艺术教师问卷调查表》800余份,共收回580份,超过发放数2/3;发放市、区、县教育局的《学校艺术教育问卷调查表》80份,收回42份;发放省属高校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调查表》40份,收回23份,均超过半数以上。

调查表收集完成以后,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对收集来的数据采用图表和文字说明同步的方法进行统计、归纳、核对、分析。

(一)全省中小学艺术教师情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数量上:美术教师多于音乐教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就各项指标总体结构的合理程度而言,高中强于初中,初中强于小学。

性别结构:美术教师男性大于女性,音乐教师女性大于男性,符合学科性别常规。

年龄结构:美术和音乐都是以45岁以下的教师为主体,35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更大,说明我省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毕业时间多为上世纪90年代。

职称结构:中级和初级职称居多,高级职称较少,中级总体上又多于初级,这符合目前我省中小学职称评审规律,中间大,两头小,结构较为完整。(注:被调查人员基本上是专职艺术教师,基本上是有职称的人员,无职称者未被列入其中)

学历结构:高中学历层次美术不如音乐,初中、小学美术和音乐却以专科为主力军,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学历偏低。

专业结构:从教师所学专业的艺术科班而言,高中比初中强,初中比小学强。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师专业性较好,农村中、小学以及城市小学其它专业教师兼教美术、音乐比例较大,艺术教师兼教其它课程又成为城乡初中、小学的普遍现象,说明有限的专职艺术教师并没有将全部精力投身于艺术教学中。

(二)中小学艺术教师进修、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

中小学艺术教师的在职进修和接受培训的情况是:高中和城市初中比较好,农村中学和城市小学次之,除音乐学科中高中和城市初中外,其它各个办学层次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专职艺术教师自任职后从未进修,也未参加任何专业培训,农村小学问题尤为突出。艺术教师专业脱产进修人数极少,由单位资助进修费用的比率低,从中不难看出艺术教师在中小学的地位不被重视。教师进修主要是以提升学历改变工作环境和职称评审为趋动力,进修形式以继续教育为主,经费解决渠道多以自筹与资助相结合的办法。平时了解有关艺术及艺术教育的信息通道,大部分是从书籍和报刊、电视与网络,以及朋友处获得,很少有人有机会参加专业会议和外出交流活动,甚至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从不关注艺术及其艺术教育的信息。

(三)中小学艺术教师所在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调查统计表明,被调查者不论美术还是音乐,所在小学和初中城乡学校规模500人至1000人占大多数,城市中小学1000—2000人的办学规模占有一定比例,高中学校办学规模一般多为1000人以上。大部分学校办学都是达到一定规模的,但各校的艺术办学条件与要求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一般学校音乐、美术仅有1—2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学校因为无艺术教师而未进入调查范围);城市中小学1500人规模的学校拥有3—4名艺术教师的,未超过1/3,学校规模较大的艺术教师数达到3—4名的比例甚小,相对而言,高中的情况要好些。就学校艺术教学设备而言,虽然城市中小学要比农村中小学强,但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在各办学层次中,音乐办学条件低于美术学科,各级学校均存在一定比例学校的无任何教学设备,农村艺术教学的办学条件极其落后,令人担忧。在图书资料建设方面,中小学显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仅有1—10册的图书资料占1/3,还有许多学校,竟然没有一本艺术教学参考资料。使用教材的整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没有教材而进行教学的现象和农村小学存在低水平自编教材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教师个人科研活动:

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师中,美术和音乐学科是可以也是最有可能出成果的学科,但是,从参加各级艺术家专业团体的调查统计看,加入国家级会员的人数寥寥无几,省级专业艺术团体会员人数也很少,市级专业团体的会员尚有一些比例。说明中小学教师艺术创作水平不高,达不到高层专业团体入会条件。就发表教科研学术论文来看,有少数人在地市级的非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了些文章,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屈指可数,绝大部分的教师属于无科研意识,而且在这方面,高中学校的教师未能体现出优势。

(五)艺术教学和管理情况:

各级、各区域学校仅有不到1/3的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达80%,高初中开课率半数以上是在50—80%之间;城乡小学开课率低于50%的学校均在40%左右,中学初高中开课率低于50%的学校均在1/4以上。这说明我省大部分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不规范,开课率不足,高中艺术鉴赏课程全省1/3多的学校未开设。

课外活动情况,城市中小学比农村学校明显要好些,农村小学比初中要好些,但各个办学层次仍有那么多的学校从未开展课外艺术活动,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从何谈起。课外活动的形式一般以兴趣小组、举办美术、书法展和文艺汇演、各种文艺比赛为主要形式。至于领导是否重视艺术教育问题,城市中小学校大部分教师予以肯定回答,而农村中小学则相反。在广大艺术教师的眼里,我省许多地方的教育职能部门和校长们,对于艺术教育是不重视的。

三、作为问卷调查有效补充的深度访谈

课题组利先后召开过中小学艺术教师和校长座谈会4次,共收到中小学艺术教师笔谈120余份,涉及到城市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获得大量真切的第一手资料。

(一)中小学校长们对于艺术教育的态度:

①对艺术教育持积极态度,重视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支持艺术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其本人一般懂艺术或爱好艺术,所在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有起色;②艺术教育教学是美育的主渠道,我们必须重视,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实质的问题,一方面艺术教师自身素质要亟待提高,一方面高师美术教育应该对应中学教改而先行;③只要升学率仍然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艺术教学就不可能被引起重视;④艺术教育是学校的门面摆设,艺术活动的形式可以应付上面的关于素质教育的检查,至于教学好坏就无需多管了;即使学校对艺术教学重视了,学生家长是不赞成的,被认为不务正业;⑤还有一种思想,即:有没有、要不要艺术教育无所谓。

(二)艺术教师对于艺术教育的观点:

学校应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艺术课真正当作一门必修课来看待,开足艺术课时。但是,中小学艺术教育办学条件简陋,少投资或无投资的现象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艺术教育办学条件差,不仅是经费少,而且是不被重视所导致。

(三)学生家长的看法:

家长反对学校重视艺术教育,把开展艺术教育的活动当作是不务正业。家长关心孩子的“前途”,把上大学和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试教育”的模式难以被改变,“素质教育”的内容难以得到落实,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被漠视。

四、改革与发展中的我省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状况。

课题组还总结了我省十几年来艺术教育取得的成绩;(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得到重视;(2)加强法规建设,坚持“依法治教”,使艺术教育得到保障;(3)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艺术教学整体水平呈上升态势;(4)普及提高并举,形式丰富多样,积极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活动;(5)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6)面向弱势地区,确立发展重点,农村艺术教育工作有所进展。

五、当前制约我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针对安徽省艺术教育现状,归纳出当前制约我省艺术教育发展的五个主要问题:

(一)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二)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

(三)专职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四)各级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五)学校艺术教育科研体制改革问题。

六、关于我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对策的思考。

根据上述对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考察和分析,结合安徽经济、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对策提出十项建议: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和指导;

(三)调整和完善全省学校艺术教育总体发展规划;

(四)深化课程改革,狠抓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五)建立培训基地,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艺术教师队伍;

(六)关注落后地区的发展,尽快改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环节;

(七)规范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不断提高质量;

(八)加强器材、设备配备,为艺术教学提供基本的办学条件;

(九)加强教科研工作,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十)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走特色发展的路子。

七、制定了安徽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体系

为了进一步指导学校艺术教育开展工作。课题组还制定了《安徽省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估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构成:办学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与管理;师资队伍;教学工作;艺术活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条件保障;附加因素。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并确立主要观测点,有具体的评估分值和等级标准。

八、课题组成员的相关成果:

1、傅爱国:《素质教育不能冷落美育》(《中国改革》);《美育: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安徽教育》)《培养具有本国特色的新“包豪斯”——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的改革方向》(《中国改革报》)《走出学校艺术教育的误区》(《中国书画报》)。

2、罗发海:《安徽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估工作指标方案》(《巢湖学院报》)。

3、胡是平:《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人大复印资料》)。

4、童永生、胡是平:《高等学校艺术普及教育刍议》。

5、童永生:《重新审视高等美术教育基础教学》(《巢湖学院报》);《高等师范院校“工艺与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衔接》(《美术大观》)。

6、陈茜:《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待发表)。

作为课题主体成果的《咨询报告》的有关内容将被整理成若干篇论文陆续公开发表。

九、本课题的创新点:

创新点一:基于“没有美育和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新世纪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直面我省学校艺术教育的落后状况,选题本身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

创新点二:调研方法及深广度在我省有关艺术教育方面是第一次。尤其是关于“中小学艺术教师问卷调查表”,为了获取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资料,我们深入基层,涉足各级学校艺术教学的第一线,运用多种方法,寻求多种途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普遍的调查,一方面委派来自全省各地的我院在校学生带回家乡、母校以社会调查形式直接让中小学音乐和美术教师填写,另一方面则对美术系历届毕业生作抽样跟踪调查,全省范围内共发出800余份,其中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各占一半。关于另外两种调查表分别委托专业人士在全省县、市区、市教育局和所有省属高校进行调查。由于做到让数据讲话,让第一线的教师讲心里话,所以,得出的大量数据和发现的问题虽然和其它统计出入较大,但更具说服力。

创新点三:通过对本省艺术教育纵向的动态分析和横向的跨省比较分析,对现状作出客观评价,总结成绩不夸大,对存在问题既能在《咨询报告》的前三部分做具体入微的分析,又能在该报告第五部分抓住主要矛盾。

创新点四:大胆提出了在落实新《规划》的同时,须全面对旧规划的补课的发展思路。发展对策研究部分紧扣新规划的指导思想,联系中小学艺术教育新课标改革的思想观念,关注艺术教育的人文属性和在素质教育中的本质作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础教育,抓住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探素我省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并寻求特色办学的切入点,尽快改变我省学校艺术教育的落后面貌。

创新点五:本课题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等文件,结合安徽省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徽省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十、应用情况:

(一)该课题不仅得到省教育厅高教处、体艺卫处的重视、关怀与指导,而且得到了各地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级学校及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关注和支持,唤起了大家对改革与发展我省艺术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咨询报告》对于我省各级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制定艺术教育教学的政策具有咨询服务功能。在结题鉴定时,由高教处、体艺卫处主要负责人和安师大、巢湖学院领导组成的专家组对这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通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和在各种培训班上的宣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普遍对学校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三)《评估体系》被专家组一致认为是目前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一个抓手。通过局部的征求意见被认为是可行的,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实验工作。

(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得省、市一些教育职能部门在更多的方面更大的范围关注起艺术教育问题。

该课题得到省教育厅有关职能部门的关注,“结题鉴定会”会上,专家组一致对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给予高度肯定,认为不仅使我省广大教育管理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我省艺术教育现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我省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文件和政策具有咨询服务价值,对于各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同时对全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提高、改革和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一次大规模的宣传和发动,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

第四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教育科学学院 07级小教专业 陈慧梅 学号:1011407018 心理健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心理健康教育指一切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狭义上指在学校范围内,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专门教育。我们通常说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狭义这个观点。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化进程;第二,它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三,它对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受教育者通过教学活动,心理素质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提高,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渐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概念被提出并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高的关注。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群体由于处在人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受到了高度关注。我将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做简要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广大中小学生虽有着热爱生命、积极进取、开朗活泼等等健康状态,但也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占19%左右。可见,虽然我国中小学生当前心理不健康的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由于我国中小学生的基数很大,所以中小学生——这些祖国未来的主人身上的各种心理问题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也进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进行了初步培训,同时也加强了地区间与地区内的合作与交流。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来的特点有:第一,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较快;第二,城市学校比农村学校发展快;第三,部分大城市由个别学校实验发展到了成批学校实验;第四,不少地区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地方教育改革举措予以推行。

但是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存在着五大误区。

1、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德育化的倾向,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严重。很多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混淆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有诸多差异的:就目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重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而德育侧重于思想品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行为,以提高社会认可度;就内容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知能力辅导、情感辅导、意志力辅导、个性塑造、学习辅导以及交往辅导;德育侧重于学生的社会认知,学习社会的规范,使学生能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追求符合社会广泛认识的思想与品行;就方法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组咨询、个别心理咨询、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德育侧重自上而下的传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向学生传达道德理念,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以致内化。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有着紧密联系、,但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相互替代的。

2、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严重。有些中小学将心理咨询室与医务室放在一块,让校医做心理咨询工作,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当心理有疾病时才应该去心理咨询室,致使有一般心理问题或有发展性咨询要求的学生望而却步,这种医学化的倾向严重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进行。

3、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

许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上课模式与普通课科目等同,老师用填鸭式的照本宣科将各种心理健康知识机械灌输给学生,目的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没有将心理健康知识付诸实践来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素质以及健全人格。

4、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

很多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为提高学习成绩服务的上面,主要集中在帮助学生解决考试焦虑、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而缺乏对学生的人格、气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探究。而且一些老师过分依赖心理测验数据,缺乏对被试实际情况的了解与深层心理原因的挖掘,从而对被试心理问题的诊断出现偏差。这些心理教育方式都背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5、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某些中小学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于课表之中,但是很多仅仅是在刚开学的时候上几节课,不久就将该课堂让位给数理化等科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上课模式也与普通课科目等同,只是将知识机械灌输给学生,或者认为根本没必要上课,让学生自己看看课本就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小学始终把升学率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不少学校将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纸上、嘴上和墙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中小学的评估也是升学率有多高,学生分数有多高。在这样的体制下,学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考试科目的教学上,而无法顾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真正开展的重要原因,有些学校甚至明确提出,心理健康再重要也没有学校升学率和学生的前途重要,将学校的资源向考试科目倾斜,完全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流于形式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没有发挥其真正应有的效果很多学生因此也不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认为自己不会有心理问题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过分相信自己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觉得自己可以应付,或不愿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向别人倾诉,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不愿进行心理咨询。这都是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二、解决上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在中小学设立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实行心理咨询室与医务室相分离,避免学生将心理咨询室与医务室的任务相混淆。有条件的学校可对心理咨询室内的装修与布置进行完善,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心理咨询的氛围,让需要咨询的学生感到放松、自在,以减轻前来咨询的学生的紧张情绪。如桌椅舒适度、颜色、样式的选择,屋内光线的强弱,窗帘、墙壁、地面的颜色,环境的布置等等。

(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支持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处或基(普)教处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有专人负责或分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当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对人员配备、工作规范、经费划拨、师资培训、器材完善、宣传督导等方面的措施支撑,来促进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全面展开。

(三)、搞好心理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搞好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要从对教师的专业化的培训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两个方面来做好工作。首先,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由于现在的中小学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数量不够、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比较缺乏,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注重教师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正常、健康开展的关键。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充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首先,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指导家长以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文明、美满、和谐的校内外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针对中小学生不同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与发展目标。让学生思考、讨论、分析、选择,逐渐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应以心理老师为主导,运用简单的、具体的、有趣味性的活动或游戏来引导他;中学生由于对自我的认识已较为完整,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更加多样的方法来引导他们。如让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开阔心理空间,主动调节自身问题。开设心理课堂,经过对某些问题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得到心灵的启发,获得一些相应的技能。通过心理信箱、心理热线,也能让学生能吐露内心的困惑和烦恼,来宣泄掉心中的苦闷等等。

(五)、以预防为主,注重防治结合

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以预防为主,注重防治结合。心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教授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心理自助的知识。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促进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得到缓解,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发展。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 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上的研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类学科教育的关系。各学科可以针对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并通过学科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营建以学科教学为载体,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个教师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潮中探索、构建“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如在具体的实践中,语文科目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与完善人格;数学科目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科学学习策略、坚强意志品质;英语科目可培养学生大方开朗、善于交流的性格;物理科目可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和老师应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成已任,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力求在范围上有所拓展、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艺术等修养,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是心理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并能有的放矢地对其心理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认识的需要。心理档案中所收集的资料,为教师和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要注重归纳总结学生的心理偏差,实行个别辅导和群体辅导相结合。要注意保密,由心理教师统一保管,不能随便给学生看,以免其中不宜让学生知道的内容给其带来负面影响。还要注意档案内容的收集与结果解释的科学性,对于心理测验的数据分析与解释应以专业人员为准,不能随意曲解。尤其对智力测验和心理健康测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一定要慎重、仔细,不能轻易下结论。

事实证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学校和老师应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持续、坚定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新的亮点,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助推器”,把中小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五篇: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它的思想性和知识性,又有它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给予小学音乐教学充分的重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小学生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未来,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将小学音乐教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之中,是尤为迫切和重要的。音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的要求,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 可以说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那么在在新课程背景下,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样呢?

1.中小学的音乐师资严重不足

我们国家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不少,但是真正的、专业的音乐教师就少得可怜了, 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音乐老师基本上都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兼课老师,有的老师甚至一点乐理知识都不懂,只不过会唱几支歌而已。所以,他们上音乐课,也只不过教唱一点歌曲,至于乐理知识基本也都没教过,所教的歌曲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流行歌曲,而爱国歌曲却教得太少,这对小学生的思想发展很不利。

2.教学设备不足

有的学校只有一台风琴,有的学校甚至连风琴都没有,至于乐队之类的,恐怕除了乡镇的中心小学有第二课堂的时间给他们练习外,其他学校都没有,不夸张的说有很多小学生连腰鼓、小号这类小学最常见的乐器的样子都没有见过。

3.领导、老师和家长重视不够

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刻,升学率还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思想的束缚下,学校领导只管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如何,老师为了多拿奖金,也就只好拼命地补课、考试,干脆把音、体、美这类课程挤到一边去了。

4.资金不足

现在,我国对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特别对小学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农村山区尤甚。所以,客观条件也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资金问题,导致教学硬件差等其他问题,这也是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怎样改变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

一、加强音乐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建设

1.加强武术师资力量

通过两种渠道可以使音乐师资力量得到加强,一是通过招聘高校毕业的合格的、专业的音乐教师,二是通过对在职的具有音乐特长的教师进行专业的音乐培训,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

2.音乐教师要更新观念,尽力使音乐课程根据培养目标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音乐课室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只有主动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首先,音乐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准备多种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音乐教师要钻研教材和教法、熟练掌握音乐教材,具备教好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其次,音乐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找准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把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学手段相融合。再次,音乐教师要提高文化素养和自身素质。给学生一滴水,需要教师有一杯水,这就说明音乐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技能,一句话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3.建立完善的音乐教师在职培训机制

音乐教师在职培训直接关系着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和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我们要组织音乐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访问学者、短训班学习等,使其无论是在专业基础上,还是在理论层面上都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知识层次,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让他们为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带来新观点,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音乐的需要。

二、改善音乐器材设备

学校的音乐器材设施是保证学校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器材的利用有助于活跃教学课堂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音乐器材的音乐教师就如同无米之巧妇,无法上得一桌佳肴。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应该重视音乐设备的配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

三、领导加强重视程度

俗话说:“领导指示不如领导重视,讲话重要不如行动重要。”可见领导重视的重要性。想改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就要加强领导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使他们明确音乐教学的重要位置,明白音乐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利无害,如:可以通过组建校内音乐兴趣小组、合唱队等形式,使音乐教学在中小学校园中得到发展。

相信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一定能给农村学生一个终身受益的大环境。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给音乐教育提出的新目标与要求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精神,要切实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全面改革刻不容缓。只有真正把审美体验的教育新思想融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才能将农村的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关心和支持音乐教育, 尤其是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寻求适合当地音乐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还农村孩子一个完整、全面的教育。

下载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成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围绕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学......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学生和老师正是纷繁角色中特殊的两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师生......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国防生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满足中国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当前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

    A外贸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A外贸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引言(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文章主要章节安排) 第一章:企业融资相关理论介绍 第一节、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 一、 二、 三、 融资......

    XX西餐厅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原创]一篇酒店内部的文章(1) 御园西餐厅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万豪大酒店在清溪是最豪华的酒店,也是唯一一家星级酒店.御园西餐厅是酒店内部最好的餐厅之一,无论从其硬件设施......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的任务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修养;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

    关于农村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报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但在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教师缺编严重、整体素质偏......

    5甘肃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甘肃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以静宁县田堡村为例 蔡鑫 [内容摘要]加快我省艺术教育的发展步伐,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