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创造的七大优势

时间:2019-05-15 01:2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创造的七大优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创造的七大优势》。

第一篇:浅谈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创造的七大优势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创造的七大优势

摘 要: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达自我的情感和与他人的情感。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幼儿能够表达内心的快乐,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关键字:美术教学活动;创作;运用 ;渗透。

美术是一种简单又复杂的造型艺术,它独特的创造力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项属性,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一个课程。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从小培养创新的人才呢?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给了广大幼教工作者很大的感触。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正是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所言。他强调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认为:培养创造力,必须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的培养。他提出创造教育的概念,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原则之一:“解放儿童创造力”,在当今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起着较高的指导作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实现着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目标。

美术教学活动能够鼓励孩子自由的去创作,能够抒发孩子开心的情绪,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美术也是具有创造性的一门活动,充满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的创作,用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怎么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他们能够天马行空的想象;解放幼儿的双手,使他们能够大胆的动手操作;解放幼儿的眼睛,使他们能够大胆的动手操作;解放幼儿的眼睛,使他们能够仔细的观察;解放幼儿的嘴,使他们能够自由的表达想法;解放幼儿的空间,使他们能够获取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幼儿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尽情的创造。”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是解放孩子创造力的创造之神,他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啊!只有你回来,才能促使参天大树的成长。”

一、美术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幼儿想象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把幼儿禁锢的思想解放出来。在以前的教学观念中,大部分都是以范画式为主,偏重于教师为主体,孩子去临摹作品,画什么有教师去固定的,完成的作品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大同小异。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幼儿为中心,他们的想象不能被老师的范画局限了,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创作的环境。幼儿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与成人不同,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绘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没有规矩的,是幼儿自我意思的反应。在他们绘画的作品里面,教师不用刻意去注重色彩的搭配,也不用太注重画出来的形象有多逼真。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的提问,引导孩子自由的想象,把他们见过的好玩的事情,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想象用美术绘画出来。

如中班美术活动:“送妈妈的礼物”,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让幼儿设计一条项链,作为送妈妈母亲节的礼物。美术活动不应该局限幼儿的想象,后来改成你想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通过提问的方法,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说:“我想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我想折一朵花送给妈妈,我想画一幅画送给妈妈……孩子们的想象,真的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

每一个幼儿都是魔术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在幼儿自由自在畅想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孩子在话语中得到尊重,并给予幼儿肯定的答案,鼓励孩子大胆的去表现,能够自信的去创作美术作品。

二、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情感能力 美术教学活动是一种融形、色、情节为一体的艺术活动,很受孩子的喜欢。教师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应该注重情感教学,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激发幼儿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克鲁普斯卡娅说:“老师光爱不够,必须要善于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爱浸入学生心田,触动学生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我们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在教学时应该遵循以情施教的原则,对幼儿充满爱,充满理解,充满激情,充满信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幼儿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美术教学活动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给予幼儿情感教育,那五彩斑斓的色彩,多变的造型,完美的结构等,能够激发幼儿良好的情感,能够注重幼儿对美的感受,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如中班美术活动:“漂亮的手套”,活动以冬天天气很冷,小兔子没有手套的情境导入,以小兔子快过生日为由,让小朋友设计一个手套送给小兔子当生日礼物,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整个美术活动又以此情景贯穿始终,使美术活动更有趣,更能激发幼儿利用废旧布料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兴趣。通过幼儿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自己想象的手套。每个幼儿在逐渐培养对美术创作活动兴趣的同时,在技能上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情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最后我加入送礼物的活动,给予孩子一个情景的表演,能够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更能有效的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幼儿艺术审美能力

美是妙不可言,这是最美好的东西,有的时候很难寻觅到,我们可以大胆的去追寻,美能够让世界更加精彩。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审美教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审美能力,能够激活幼儿形象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健康快乐的艺术审美情趣,促进幼儿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格和品质。陶行知先生认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孩子自己用眼睛看,用心去大胆的创作,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知觉去感受美的能力,去识别生活中的事物,并用自己特有的形式表现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要唤醒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必须让他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美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对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而幼儿本身自己就有一股强大的艺术潜能,如:大班美术活动:“蔬菜造型”,蔬菜水果是幼儿身边最常见的东西,他们色彩都很鲜艳、形态也各异。幼儿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利用各种蔬菜水果的特征,设计不同的造型,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创作,幼儿自由想象、动手拼摆设计造型。每个幼儿对艺术的感受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观点,往往不需要成人规定太多的要求,能够主动的自我探索方法和技能,幼儿能够靠自己的感受,创造出丰富的造型、多彩的颜色,并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如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贺卡”,节日的贺卡。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圣诞卡,有的孩子带来了新年卡,并聚在一起相互欣赏、讨论。作为老师看到这个场面,在高兴的同时,又冒出一个想法,这些贺卡虽然美丽,但都是从超市里买来的。孩子的想象力无限丰富,为什么不让他们在收集、观察、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自己制作贺卡呢?带领幼儿观察认识了不同的制作材料,引导幼儿知道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幼儿自由的选用材料制作贺卡,最后把自己制作的美丽的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不仅能够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也能让幼儿欣赏到别人的作品,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

四、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美术创造的欲望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常常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那些世俗的东西中解放出来。那么,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是否有束缚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临摹为主要方法,画什么和怎么画都是老师规定的,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首先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其自由想象和思维。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幼儿思考。

如小班美术活动:“月饼”,老师的提问可这样层层设置,一块圆圆的饼干像什么?咬一口后像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像轮胎、像月亮、像小船、像蘑菇、像小山……想象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大班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学“神奇的太空”、“神奇的森林”、“会变的小手”、“有趣的汽车”,等等,在绘画前,我们会让幼儿大胆地去想提问、想象,效果都较好。

如:“大鞋的联想”,我们将一只大鞋放在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背景下,问幼儿:大鞋像什么,孩子纷纷说像轮船、像汽车、像房子等。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艘潜水艇,许多美丽的鱼儿在围着她做游戏;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幢高楼,一楼住小兔,二楼、三楼住小猴子和小松鼠,门前还有大花园……

幼儿自由发挥的同时,老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五、美术活动能增强幼儿自我表现的能力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一大支柱,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幼儿美术创作容易受思维的符号性和自我中心性影响,往往凭直觉表象而进行,因此,具体美术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十分必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像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可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手和脑并用,是培养创造力必要的途径。我们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入手,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拿笔临摹教师作品为主的单一方法,让幼儿在作画前先动手感知,再动笔画。

例如:在美术活动“小草和小花”中,我出示了一张范例让幼儿来观察并绘画,这时小朋友会问:“怎么画出来的?”、“为什么小花是花菜画的?”这时,我让幼儿用切开的和未切开的花菜进行尝试,让他们主动创造出小花。有的幼儿用花菜根敲出来,说是一颗小石头,“对呀!你的发现真不错”,我时常用鼓励来肯定他们创造。

六、美术活动能解放幼儿的嘴巴

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我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给孩子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1.给孩子问的自由。让幼儿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有关美术知识。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中,提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一位幼儿问:“为什么在节奏谱子中,狮子的叫声要画弯曲的线?”这时我引导幼儿相互发表意见,有的说:“因为狮子的叫声一会响一会弱”;还有的甚至说:“是因为狮子叫起来又响又长,所以用长长的曲线……”我们在肯定幼儿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们明白:长长的声音符号可以用长波浪线来表示。经过幼儿间、师生间的质疑释疑,幼儿加深了印象,增进了知识。

2.给孩子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孩子的作品,引导孩子继续创造。如:在绘画“我们的教室”时,发现一位小朋友的画中一片漆黑,我问:“你画了什么呀?”他笑着说:“这是晚上的教室,没灯又没人。”我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真是佩服他所谓的理由。又例如:在绘画“蚂蚁搬豆”活动中,一位幼儿在画好的蚂蚁上涂黑色,把原来画好的蚂蚁涂掉了一半。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涂掉?这个孩子却毫不含糊地回答:“蚂蚁爬到洞里去睡觉了。”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你能让我们知道蚂蚁在洞里呢?”孩子停了片刻说:“给它开个窗吧!”说着给剩下的半只蚂蚁画了一个框。看,孩子的创造不是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提高了吗。

3.给孩子评的权利。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的评讲为主的现状,积极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提高审美能力。如:幼儿完成作品后,让他(她)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哪里还不够?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增强创作的自信。同时开展幼儿间的互评,在主动参与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如:画“奇特的房子”时,一位幼儿创造出了形状奇特的“自动救火房”,同伴评价说:“他的房子想得好,和别人不一样。”“他的画得背景太花,房子看不清楚。”……针对幼儿园的评价,教师马上引导:“用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看清楚房子呢?”幼儿纷纷议论说:“可以在房子外面勾黑线。”“可以在房子外面涂白色。”“把背景涂掉一点。”他们想出了许多种修改的方法,充分表达了观点,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七、美术活动提供幼儿美术创造的条件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中,首先,要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生活经验是幼儿园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带领幼儿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特别是让幼儿积极地去参与游戏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使幼儿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如:画《春天》,教师在课前带幼儿在户外观察,寻找春天的秘密,带着问题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幼儿在自我观察、发现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用绘画语言来表现,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使画面丰富多彩,充分表现了孩子的个性。

其次,要拓展幼儿认识的眼界,提高审美意识。

如:欣赏课,在图片欣赏中让幼儿观察自然景观,观察建筑、环境设计、产品装潢、广告设计等。有条件还可以带幼儿出去走走、看看,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又如:启发创作时,欣赏大师作品和优秀儿童画,为儿童提供可接受的高层次的欣赏素材,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增强绘画信心,激发表现欲望。

最后,要营造自由、愉快的心理空间,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造、完全展现自我的两大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意识与具有个性化的创作。过多的行为规范和指责,将不利于激发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热情。为此,教师要理解孩子,避免指责,变指责性的语言为启发式的询问。如:变“你的手画得太长了”为“这个小朋友手伸得这么长在干什么呀?”;变“太阳明明是红的,怎么会是绿色的吗?”为“你画的太阳和别人的不一样,肯定是有秘密吧?”等等。教师用充满好奇的语言去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于活动之中,在轻松、快乐气氛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我们坚信,只要教师们能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

结合当代幼儿的实际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发挥好美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中国教育出版社,1992.02.[2]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二篇: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审美教育初探

———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马鞍山师专2010届学前教育专业巢湖幼师教学点 窦盛红

【内容摘要】美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美可以给人以情趣,情趣是生活的原动力。所谓审美情趣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情感的倾向性,它不同于某一具体的美感心理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活动,也不同于基于某一具体的美的认识而产生的美感愉快,而是体现在个人审美活动之中。对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则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情趣的培养。我们利用“美术”这一艺术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审美的兴趣,使幼儿萌发审美情感,尤其要密切联系生活,让幼儿在多听、多看、多想中去寻找美,去发现美去创造美。

【关键词】 美术活动 幼儿 兴趣 审美情趣

所谓审美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美的知识,通过反复的审美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的。它实际上就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生之本。安徒生的童话《雪女王》中写到一面歪曲美丑的镜子。美丽的风景被这面镜子一照就成了烂菜叶,好人在镜子中一照就像个十足的恶棍。幼儿辨别是非能力差,审美能力缺乏,建议从美术教学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侧重于让幼儿临摹范画,训练幼儿的绘画技能,把形象逼真作为评价优秀作品的唯一标准。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过多地突出了对技法的重视和教师的灌输作用,而忽视了对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影响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显然与当代美术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极力提倡美育教育,并认为学生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见,审美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幼儿更应接受审美教育。幼儿园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并能发展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来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凡是有兴趣的活动一定伴有快乐的体验,它能推动幼儿积极地从事活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教育首先是艺术活动,幼儿的 美术作品是幼儿对客观事物认识所产生的美感,进而产生出发自内心的创作热情的产物。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兴趣的培养很关键。我们要舍得在激发幼儿主动投身美术活动的激情上花时间、下功夫。为此,我希望老师们在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中,多为孩子们编写一些故事、诗歌、谜语等。即便是介绍一些枯燥的美术表现手法,也要设法融汇在一些有情趣的活动中。在幼儿园实习的时候,我在教中班幼儿用方形、圆形、半圆形等基本图形绘画食品时,编出这样的儿歌:过新年,真热闹。兔妈妈、蒸年糕(方形)。鹅奶奶,做元霄(圆形)。母鸡大婶下水饺(半圆形)。一群小猪来拜年:“恭喜、恭喜、过年好!”“请进,请进,快坐好!请吃年糕、元霄和水饺。”由此,形象明快的儿歌在幼儿心中燃起一团火,使他们油然而生用画笔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迫切愿望。正是幼儿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得那些活泼泼有趣、充满朝气的幼儿作品,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所以我认为,引起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非只在活动的开始,而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而作为主导的老师也应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的美术活动中。

在每次活动中,我都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感悟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他们的努力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饶有兴趣地将幼儿作品中的点滴创造及时向全班公布,进一步调动全班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画小鸡时费了半天功夫,只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圈,他嘴里直喊:“老师,我不会画”。我鼓励他说:“你画得这个圆圈多象小鸡的身体呀,如果再画上一个小圆圈就成了小鸡的头了。”于是他画了一个歪斜的小圆。我说:“小鸡没有眼睛怎么找吃的呀?”他又 在小圆里点上一个点。我又说:“小鸡没有嘴可怎么啄虫吃呀?”他又给小鸡添上了嘴。最后我说:“小鸡要到处找虫吃离不开两只脚呀!快给它画上两只脚好吧?”他又画了两笔,总算给小鸡添上了脚,尽管他画得很零乱,不太象,但我还是当众表扬了他,说他画得有进步,孩子高兴极了,风了人就说老师说他画得好。从此这个孩子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据家长反映每天晚上他都要画张画后,才睡觉,上课时再也没有听到他喊过“老师,我不会画”了。

二、营造环境,唤起幼儿审美情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他们大多注意事物的外在形态,对那些色彩鲜艳、活动的、富有情趣的环境易发生美感,因此,活动区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幼儿对美的感受。我在布置活动室环境时,选择一些同年龄学生的作品,以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课的兴趣,让幼儿尽情欣赏本次活动的优秀作品,这样幼儿很快进入学习的氛围。努力创设一种平等、欢乐、宽松的活动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师幼关系。有了良好的师幼关系,才能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到愉快、安全,并在这轻松、愉快、自由、活泼的气氛中充分发现美和感受美。我会刻意创设游戏化的情境,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快乐。因为游戏是一种能够使幼儿将内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美术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游戏,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条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如命题画花布,我是这样安排的:我边抱着布娃娃,边说:“过几天,就是小豆豆的生日了,她 很想穿一条漂亮的花裙于,我们送给她好吗?”幼儿齐声说:“好!”接着我又说:“不过在做裙子前,先要设计一些美丽的花布,你们想想看小丽丽喜欢什么样的花布呢?”幼儿可来劲了,争着说出了格子布、彩条布、点子布、星星花布、小动物花布等……整节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我是花布设计师”这种快乐的情境中,大胆想象,设计出各种色彩鲜艳、图案新颖的花布,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真正走进幼儿的绘画世界,品评幼儿作品

幼儿的“真实”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让幼儿像成人那样临摹、写生,是有悖于童心的,他们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大上,太阳、飞鸟、白云画在地上,对于这样天马行空的幻想,教师要表示赞赏,千万不能作贬低性的批评,比如说“你怎么回事,?别的都画得好好的,偏偏就画上个黑太阳!”“哎呀,你怎么把鱼画到树上去了!”这样你会大大挫伤幼儿的自尊心,扑灭了求异思维的火花,而应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态,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与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一次美术课中,陈源画了几只可爱的小猫眯和小鱼,我看了暗自一喜:嗯,陈源画得真好。可当我再次回到他身边时,好好的一张画己面目全非,只见画面上刷刷刷地画上了几条黑曲线和一团火红的东西,我真想批评他,他却仰起小脸,娓娓动听地讲起了其中的故事:一天早晨,猫妈妈带着小猫去河边钓鱼,忽然树林里冒起了黑烟,起火了,你看猫妈妈要去打电话报警呢……你瞧,孩于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差点错怪了他,我们应该珍视这份童心,让更多的幼儿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尽情地泼墨挥毫,表达他的思想感情。

四、恰到好处地指导与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幼儿个体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作画技能、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和评价。纪歆怡小朋友喜欢临摹范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是她的作画优点,也许是女孩的天性——爱美的缘故吧!不管什么画面,都喜欢添画上翩翩起舞的蝴蝶、振翅欲飞的蜻蜓,我在赞赏她良好的作画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她联系生活经验,拓宽思路,向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诸如“哇,这么漂亮的大轮船开在海洋里,谁来欢迎它呢?”、“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这么快乐?他们在干什么?”……慢慢地她的思路开阔了许多,添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指导和评价实际上是审美教育的升华过程,而美术活动教学也离不开这个过程,审美教育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才能使审美教育达到一个新的层面。由此可见,幼儿审美情趣的提高是逐步的、循序渐进的。要使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大的发展,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指导可不断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欲望,并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我个人认为这个“发现”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新的悟和新的发现。我想明天的幼儿必将成为“审美型”的高素质儿童,而世界的明天与必将满阳光,充满生机,充满情趣。参考文献:

1、扬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鱼玩教具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2、教育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3、朱中芳,《中国美术教育》,工人日报,1997年2月16日

4、陈幸军,《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5、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第三篇:发挥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发挥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万荣县五一幼儿园 高麦芳

摘要: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等信息媒体,来整合教学信息、表现教学内容的教学系统。在信息技术引领下,多媒体电教手段在幼儿园课堂上得以广泛应用,课堂由枯燥变为生动、由单一变为多变,信息由资源匮乏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幼儿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幼儿美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优势

正文:二十一世纪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过去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用简单的陈旧的教学手段向幼儿进行强制性的“教”,而没有幼儿主动地“学”,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变成了主要由教师向幼儿发号施令,幼儿只是被动地执行和服从。因此,应高度重视教育过程手段的改革,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多媒体技术正成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与课程活动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育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能刺激、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现代化教育手段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美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多媒体电教手段有利于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再现生活实际,扩充信息

教师要给幼儿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认识美术,引导幼儿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促进幼儿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给幼儿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幼儿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大班开展的《恐龙乐园》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观看VCD《中华恐龙园》,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形态及生活环境,认识了霸王龙和剑龙。又在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有关资料的幻灯片,引导观察后,孩子们对恐龙异常的感兴趣。由于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我就运用启发式的提问进行导入:“你认为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假如要你来设计一只恐龙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用笔画下来。”结果,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记忆和想象,大胆地运用线条的疏密、曲直、交叉等表现自己所设计的恐龙,并津津乐道地向同伴、老师、家长讲述呢!这样的效果要比只给孩子展示一幅或者两幅恐龙作品之后的效果强多了。

二、多媒体电教手段能激发幼儿兴趣和提高注意力

熊猫是我国四川特有的珍稀动物,但是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无法和熊猫近距离的接触,在开展《可爱的熊猫》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个课件,有各种姿态的熊猫,有各种精美的图片,有各种熊猫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可以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熊猫的外形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图画。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多媒体课件就是这样能使活动变得有乐趣,让孩子们开心,能激发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兴趣的培养;幼儿在学的过程中有兴趣地接受和探索。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幼儿主体地位,使教师教中有乐,让幼儿学中有乐!利用多媒体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显现内容十分简便。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幼儿的兴趣。如在《我喜欢运动》这节课中,我先让幼儿观看了一场运动会的视频,然后让幼儿讨论有哪些运动项目。孩子们都非常积极的回想,接下来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模仿一些运动项目的动作。等到孩子们非常想画的时候,我再请幼儿仔细观察运动员的动作。通过看—想---画,幼儿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而且画面内容多样,没有以前单一一幅示范画所带来的画面雷同的问题。

三、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海底世界”的绘画教学中,我们以往只能教授一、二种热带鱼的画法,以至给幼儿设制了一种模式,孩子们画画时就像是小学生做数学题目一样,按照公式向上套,所以画出来的鱼就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全是一样,只是数量不同。借助多媒体,重新设计了“海底世界”这一美术教学活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引导幼儿欣赏电脑中的“海底世界”的动画。电脑中鱼儿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畅游。它们美丽的花纹,各种各样的形态、游泳的姿势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我以和幼儿一样的学习者的身份,一起来探索鱼的画法。我们试着问:“椭圆形身体的鱼是不是可以用椭圆形来画?”电脑显示器立刻就出现了一个椭圆形,并演示由椭圆形添画上尾巴、鱼鳍、头、花纹变成鱼的过程,再以同样的的方法演示了圆形、半圆形变成鱼的过程。结果,幼儿创作的“海底世界”没有一幅画雷同,没有一条鱼雷同------这一次活动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小朋友能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电脑来演示,与幼儿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找出画鱼的方法,使小朋友觉得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学会的。幼儿掌握了规律,就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鱼。

四、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提高审美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除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还应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经验,包括组织幼儿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和外出游览,广泛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美术作品等。通过欣赏、观察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加深对绘画表现力的认知和理解,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比如:大班的美术活动《有趣的大树》,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合作,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四棵大树,从树上要体现出四季的变化。由于幼儿感知水平较低,对于四季变化很难理解,而且对已过去的季节特征已经淡忘,因此这次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若只凭教师口头描述四季特征及树的变化,必然会枯燥无味,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好多了,我们利用多媒体把四季轮换制作成动画形式:春天,天气转暖大树开始慢慢的从枝头冒出小芽,并逐渐长成绿叶,绿叶很快长大,到了夏天枝叶茂盛。秋天,树叶颜色慢慢变黄,并从枝头一片一片飘落下来。冬天来了,树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天空撒下片片雪花,在枝头积了许多白雪……同时加上教师的贴切优美的讲解,使幼儿在几分钟之内就感受到了四季轮换及明显特征,丰富了关于四季树木的感性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意识,为最终的创作做好铺垫和准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方法和各种材料创作出了不同季节的大树,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多媒体电教手段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是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这一本质特点出发,在有限的时空内,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使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视听形象,吸引幼儿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其在重点、难点处“布阵设防”,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通过向幼儿展示教学情境和步骤,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如故事创编画《小姑娘和大拖鞋》,通过播放事先准备的课件,向幼儿讲述前半个故事,将形、声、色三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再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在丰富多彩的富于变幻的信息传递中,幼儿很轻松、很自然地借助想象去续编故事。在熟悉“小姑娘被大拖鞋载上天,老鼠从鞋子中钻出来,大拖鞋落下来,一群小鸟叼着小姑娘飘在空中然后把小姑娘送回地上”这些情节后,让幼儿去想象后半个故事,孩子在提供的这种机会中,创造力得到充分开发,你一言我一语,慢慢构成了五个画面。第一幅:小姑娘睡在床上,墙上有风筝,床边有拖鞋,鞋内有老鼠,床前有电视机;第二幅:小姑娘穿着鞋子去玩,路上碰到了老虎、小兔、熊、小鸟;第三幅:小姑娘脚上的鞋又大起来,大得像飞船,又要飞起来,老鼠又能进了大拖鞋;第四幅:小鸟又围成圈叼住小姑娘,虎、熊赶走了老鼠;第五幅:小姑娘捧着鲜花,和鸟一起,坐在大拖鞋里终于飞上了天。这里当然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启发,但教师作用仅仅是引导与启发。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用画来表示,进行再创作。

六、多媒体电教手段能解决绘画中的色彩的调和

通常,我们给小朋友讲解色彩都是用语言讲解、出示范画以及实物颜料的调和来进行。但是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可视性不强、色彩变化不丰富,操作麻烦等。但是电脑提供的丰富的调色盘以及所具有的改变色彩、融合色彩等功能往往能改变这些弊端,解决了色彩不便演示的难题。

在教幼儿画表情娃娃时,我事先在电脑中设计了哭、笑、难过、生气不同表情的娃娃,请幼儿讨论、与同伴商量怎样配颜色。幼儿说出后,我直接在电脑中上色,幼儿立刻就观察到不同的效果,紧接着就能直观地对照比较。幼儿通过电脑在活动中的教学,逐步感悟有关色彩情感的规律,知道了色彩的使用也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来选择,选择的好坏可以影响画面的效果。

在识别颜色、辨别颜色的变化、深浅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效更加显而易见。以往我们让幼儿认识调色是让幼儿自己操作调颜料,但是幼儿由于受年龄限制,特别是小班幼儿调色经验不足,不是调的不正确,就是弄得很脏。现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中丰富的调色板,就可以与幼儿在电脑中玩调色游戏。小朋友自己选两种喜欢的颜色,看着他们在显示器上慢慢融合,紧接着变化成另外一种颜色。颜色的深浅变化同样也可以在电脑中演示。小朋友通过观看电脑演示,感觉好像自己在调色一样。而且弥补了幼儿用颜料调色经验不足的缺憾。同时也为小朋友积累了一些调色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的实际操作时就能把握各种颜色的选用和分量。

多媒体电教手段具有逼真、形象、高效、直观的特点,体现出诸多优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电教手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属性,选择最佳电教媒体,选择最佳演示时机,同时要把多媒体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幼儿的信息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电教多媒体的作用,使美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美术教育》 万中 编写

第四篇:浅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浅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浅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艺术对培养幼儿创新学习能力的价值,他们认为幼儿艺术活动是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它为幼儿创新学习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美术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思维创造的实践活动,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能通过“儿童画”这一特殊的语言,展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奏出创新的主旋律。因此,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创设一个个引人入胜、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良好环境,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这样也就为幼儿自主参与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幼儿生性好奇、好问、好玩、好动,这是他们或多或少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实践能力的表露。这时,教师只需利用好环境资源对幼儿创新活动的影响和支持,呵护稚嫩的创新幼苗,激发创新灵感,就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如在玩色活动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和小瓶,幼儿任取颜色相互搭配、调和,便可发现:瓶中的颜色一会儿变深,一会儿变浅,一会变绿,一会变紫,十分奇妙,孩子们一下子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创造新颜色。在幼儿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后,为进一步提高对配色活动的兴趣,教师应及时为幼儿准备相应的宣纸和剪好的各式服装外型,用配置的颜色装饰服装。之后,听,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这裙子上的绿色、紫色都是我自己配的。我还能配出别的许多颜色呢。”另一个小朋友大叫“啊!我成魔术师啦!变一一。”幼儿一旦对所接受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将会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在不自觉中进行创新。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创新都是通过想象,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新假设开始的,这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幼儿时期正是想象力发生和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而且创造性想象的能力也逐步发展起来。幼儿由于缺乏旧知识经验的束缚,想象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想象力不仅包括幼儿对事物的联想能力,还包括他们对事物的幻想,这两者都是幼儿探索.活动和创新性活动的前提。正如心理学家考伯所述:“正是儿童期的幻想引发,才形成了以后所有创造性活动。”因此,促进幼儿创新教育的开展,想象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未来汽车设计展》中,教师在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汽车的功能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大胆想象设计未来汽车的多种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大胆现象、创造,设计了新型警车(设有跟踪器、监视器、飞行器、潜水器等多种功能)、环保车(设有吸尘器、过漉器、太阳能、空气清新器等多种功能)、游乐车(设有卡通乐园、玩具区、游戏区、太空飞行区、海底世界等多种活动区域)等新型汽车,促进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这次活动后,在讲故事时、泥工活动时、建构活动时,幼儿总能想象、创新出新型的内容(如:房子、汽车、机器人等)。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了幼儿的想象,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我发给幼儿数张彩色纸,想看看他们能用这些彩色纸折出哪些形状。我的这个活动设计启发了孩子们,他们折出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许多几何图形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还充分展开想象,如三角形像雪花,圆形像桌子、饼干„„在几个小朋友带领下,大家开始玩组合图形:有的用椭圆形和正方形组成圆顶房;有的用三角形和长方形组成尖顶房;有的折出了不同形状的鱼;有的拼贴组合成春天的景象,等等。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由于处于特定的问题情景中,从而会激发他们创新的动机和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正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恰好对应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内容,也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

四、改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一种乐于思考、乐于探索、大胆实践,刻意求新的精神。在美术课中,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中心,通过联想、类比等思考方式,使思维向各个方面扩散开来,从而产生新的方法,这就是求异思维。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表现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幼儿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学方法、评价模式,鼓励幼儿标新立异,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例如教学折纸《裤子》、《狗》时,教师先教幼儿折叠好小裤子,接着让四、五个幼儿一组将折好的小裤子和起来进行组合,提出问题“你们能将它们组合成什么呢”?教师留充分的时间让幼儿去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幼儿敢于用别人不曾用过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经过思考,讨论和教师的启发,幼儿能够讲出用三条小裤子可以拼接成猎狗:用好多小裤子可以拼接成蜈蚣:许多幼儿还能为自己拼接的物品取出好听的名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惊人力量,选择有意义、积极、正面的语言,如“你真棒”、“真聪明”、“很好”、“行”、“就这样”、“可以试一试”等简明扼要的语言对幼儿发出暗示和鼓励,从而促进幼儿树立“我也能创造”的信念,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内因,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五、成果展评,体验创新乐趣

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指导

要点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分层主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对完成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对有进步的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对其不足用商量的口吻、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彰,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地进行创造,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

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每个幼儿都可能是小小“创造发明家”,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精心培育这些创造萌芽,在教学中时刻加强创新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并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幼儿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训练幼儿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第五篇: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幼儿天生有美术创作的欲望,他们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一个开放性的美术空间对幼儿来说就显得很重要,他们的美术表现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投入。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力求做到为幼儿提供开放性美术活动空间,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不像成人,对物体的理解可深入体会,他们看到的只能是表象,也只能从表象上去理解。我们对幼儿的要求不能像成人一样去要求他们,这样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发展。

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创作,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那么,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呢?我觉得主要有一下两点:

一、内容的多样性。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和自主的创作,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比如,剪贴画的美术活动中,可以

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美术创作离不开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以往美术活动衡量的标准是以幼儿模仿作品的效果为基准,即在造型、构图、色彩上与老师一致。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强调了技巧,封闭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扼杀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而自主性美术活动打破了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即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构图来表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创作更有童趣,更有灵性,更富有个性。

——再以《叶子拼贴》为例,在活动前,老师和幼儿共同搜集有关叶子的标本、叶子的照片、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叶子的图书,激发幼儿对叶子的喜爱。在听听、看看,说说中孩子们了解了叶子的各种形状特征:有尖尖的、长长的、像手形状的、像尾巴形状的等等,幼儿创作的形态活泼可爱,富有灵气,连大人都惊叹孩子竟有如此创造的意象,令成人望尘莫及。

下载浅谈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创造的七大优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创造的七大优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练习说话(5篇)

    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练习说话 刘亚琴 美术活动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把 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想象创造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想象创造力 幼儿绘画中往往会反映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展想象力。我认为具体的做法可有: 一、在幼儿完成......

    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范文)

    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幼儿画画或做手工之前,首先是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基础。比......

    在幼儿剪纸活动中

    在幼儿剪纸活动中,进行创造教育的探索 ——怀宁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徐爱梅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民间广泛流传,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幼儿园剪纸可以激发孩子的审美情趣,......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有这样一位叔叔,他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他身高只有1......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三月是温馨的,因为它是希望的生长;三月也是激昂的,因为它是生命萌发前的搏击;三月更是荣耀的,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平凡但却不朽的名字——雷锋!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三月是温馨的,因为它是希望的生长;三月也是激昂的,因为它是生命萌发前的搏击;三月更是荣耀的,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平凡却不朽的名字——雷锋!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

    幼儿美术活动

    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授课地点:成庄矿托儿所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 授课人:夏晓君 本课学习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 教学设计: 以范为例,首先提起对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