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
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
——以南北朝之前為探討中心
釋道昱
圓光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圓光佛學學報第二期(1997.10)
提要
本文以《高僧傳》與《比丘尼傳》的實例為基礎,劃分四種的淨土觀行,以窺探初期中國佛教往生彌陀淨土者的修行法門與經典依據。又根據《無量壽經》的梵文本,探討漢譯「往生」的原始意義、與「極樂國土」、「淨土」譯詞的演變過程,以及《觀無量壽佛經》何時才被簡稱為「觀經」,並釐清《淨土十疑論》作者之疑。最後探討《無量壽經》與《往生論》的「觀行」,與此兩部經論的關
係。
前言
最早彌陀經典的傳譯始於後漢桓帝 179 A.D.支婁迦讖(LokarakSa)與竺佛朔共譯的《般舟三昧經》, 它因廬山慧遠的受持而被淨土宗所重視,是部修持般舟三昧而得見十方諸佛的經典;其次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約 147-186年間支讖譯),即是《無量壽經》的異譯本,是詳述彌陀願力、極樂世界的依、正報莊嚴、往生的條件與方法的經典,這兩部經在漢譯中曾有多次翻譯。再者是《阿彌陀經》(約402 譯)與《觀無量壽佛經》(約 424-442 間譯),這些彌陀系列的經典從漢代至東晉(第五世紀中)大都已完備了。接著是約 529 年菩提流支(Bodhiruci)譯世親(Vasubandhu)著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因此至第六世紀,彌陀淨土的經論可說是更具全了。本文擬以《高僧傳》與《比丘尼傳》的實例為基礎,以窺探初期中國佛教往生彌陀淨土者的修行依據。
壹、往生安樂國的實例
根據現存文獻史料的記錄,初期的彌陀信仰者並不多,《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記載,最早往生西方安樂世界者應屬於西晉時的闕公則(卒於晉泰始265-274 間),(注意:此案例最早见《法苑珠林》,而《法苑珠林》则转自《冥符记》,后者成书要晚近百年——先锋佛学)與他的門生衛士度(卒於晉永昌年 322),他們都是「苦行者且誦經長齋常飯僧」。(註 1)其次即是一些散佈在梁《高僧傳》與《比丘尼傳》中的零散資料。當慧皎(497-554)編撰《高僧傳》時,修淨土業者尚未蔚成風氣,因此「淨業往生」並未被編入其十大科目之一;再者道宣(596-667)的《續高僧傳》也大致承襲了這個方向,沒有「往生」的分類,因此才有宋朝的《淨土往生傳》、明代的《往生集》的出現。雖然《名僧傳抄》、《淨土往生傳》、《佛祖統紀》與《往生集》中均有許多《高僧傳》中所無記錄的往生事蹟,但由於時代及威信度的差異,本文將不于討論只作參考而已。(註 2)以下簡述此二傳記中往生安樂世界者與其有關的德業。
【表一】簡列出《高僧傳》中往生安樂世界者與其修行的依據:
<習蟬篇>
竺僧顯誦增一阿含經見無量壽佛光而化(p.398c)
<明律篇>
釋法琳專好戒品研心十誦念西方禮懺不息,見諸聖賢皆集目前(p.402a)(註 4)<亡身篇>
釋曇弘少修戒專精律部滅後人見弘,身金色乘金鹿西行(p.405c)
<誦經篇>
釋慧進蔬食誦法華,造法華百部以悔先障(東晉 327-402)時竺道鄰造無量壽像,曠乃立大殿(* 傳文雖未明其往生瑞相,但從文中得知他應是彌陀信仰者).(pp.356c-357a)釋慧虔憩廬山十餘年,宣揚羅什所譯經,書寫講說諸新經聞香又睹瑞相(p.357c)釋慧遠結蓮社念佛,於無量壽像前與 123人建齋立誓,共期西方,並結蓮社十八賢(註 5)(* 被尊為淨土宗始祖)(pp.357c-361b)釋慧持慧遠之弟,與兄共事道安,遍遊眾經事竺曇現與道安厲行精苦願生西方(東晉)-晉太元中(376-396)入廬山從遠公受學(東晉)-為僧實弟子羅什翻經叡並參正自知命盡床向西方,卒後見五色香煙從叡房出(p.364ab)釋曇鑒願生 ` 安養 ' 瞻覲彌陀(p.370a)釋僧柔為弘稱弟子誓生安養,臨亡之日,鋪席西向虔禮而卒(p.378c)釋法度以苦節成務,為妖、神受五戒(東晉)夜夢一大山云是須彌,高峰與天連,寶飾莊嚴,驚覺,體中有異,無痛惱,其友曰是 ` 極樂 ',交言未竟,奄忽遷神(T.50/2063, p.936)法盛從道場寺偶法師受菩薩戒,願生 ` 安養 '-遇疾假寐,如來垂虛而下,與二大士論二乘,臨省盛疾,光明顯燭一寺,盛具說之,言盡尋終(p.937c)(註 7)
道瓊(瑗)-(東晉,宋)-精勤苦行“ 安養國與無量壽佛 ” —高頻率的出現,與【表一】中所列《無量壽經》和《觀經》是幾位往生者的修行依據,可推斷出大部份的初期彌陀信仰者所誦持的經典應該是康僧鎧的《無量壽經》了,而《觀經》即是一部份行者行門的依據了,然此《觀經》是否指《觀無量壽經》,下一節將進一步的探討。
然而到了道宣(596-667)的《續高僧傳》,「無量壽佛」的稱呼幾乎被「阿彌陀佛」取代了;(註 23)而「安養」的用法也相對地減少,僅出現在齊代慧光、隋智顗(538-597)、隋唐道昂(565-633)的傳記中。(註 24)因此筆者對中國的彌陀信仰的發展作如此的分類:由後漢到西晉、東晉可說是蘊量期,經過了南北朝的過度期,隋與唐初的轉型期,到了中唐之後可謂是大成期了。此間由於幾位祖師的宏揚,不僅語詞,已由「安養佛」、「安養國」轉變為「阿彌陀佛」、「極樂」、「往生」、「淨土」,而且重要的淨土教理-「觀行」也被轉型為「持名念佛」、「依賴他力」了。
「往生」與「淨土」這兩個語詞可說是中國淨土宗的特殊產物,它們始自東漢、西晉乃至今日,幾乎歷經了一千八百多年而不衰,仍然廣為佛教徒喜愛,尤其它們的結合:「往生淨土」更是現今唸佛者的最大願望了。首先,在以上【表三】所列的九部經典中除了第二項之外,全部都採用「往生」為漢譯詞,它始自東漢的《般舟三眛經》與《平等覺經》。在梵文本《無量壽經》中有關「往生」之意有三個梵文字,但出現較頻繁的是以下二個:(1)upapadyate, upapatti, upapanna(註 25)→其語根是upa-3pad 有 to approach, arrive at, enter, exist,be produced,to be present 即是〝到達、進入、生存、出生、出現〞之意。(註 26)
(2)pratyAjAyate, pratyAjAta(註 27)→其語根prati-a-3jan 有 in return, back, again, down upon,in the presence of, 即是〝再回,出現〞,也有〝轉生、再生〞之意。(註 28)
另外 utpadyate and utpanna 也被使用於該經中,(註 29)其語根為 ud-3pad 有 up, upwards, 〝向上〞之意。(註 30)以上三組梵文群都有「出生」之意,在該經即是投生於彌陀佛國之意,也即是漢譯淨土經典中的「往生」的原意了。(註31)
「淨土」這語詞應該由 sukhAvatI 輾轉而來,可說是中國佛教很獨特的一點,從第六世紀發展至今,它仍然還有相當的吸引力,廣為接受與使用。在以上【表三】的經典中彌陀佛國並未簡捷的譯成「淨土」,大都以「安樂國」、「極樂界」替代。然而在康僧鎧的《無量壽經》(252 A.D.譯)中有「淨土之行」之語出現,(註 32)但仍非 sukhavati 之譯,而是“anye.saam tathaagataana.m buddhak.setra-gu.navyuuhaala.mkaarasa.mpada.m” 即是 “ 諸佛如來國土中的特色與裝飾 ”。(註 33)事實上,早在《大寶積經》卷壹百一心專注佛號或佛像即能入定,而定中所緣(所觀)之物則明,明則會現前,此即依念佛三昧見佛之意。此定中念佛、定中見佛的理念即是《般舟三昧經》中依念佛三昧見佛之意,也應是後來禪宗所提倡的「禪淨雙修」之濫觴。又《般舟三昧經》云:「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註 82)住在廬山與慧遠共修的劉遺民也是定中見佛,在慧遠與劉遺民書中云:「遺民精勤偏至……專念禪坐始涉半年,定中見佛。」(註 83)由此可知廬山慧遠的門下大都依定而見佛。
不僅廬山慧遠與其弟子重視「禪智」與「念佛三昧」,羅什的門下也不乏其人跟隨此步調,例如僧叡於<關中出禪 經序>云:
「無禪不智無智不禪,然則禪非智不照,照非禪不成,大哉禪智之業可不務乎。」(註 84)
僧叡年二十二時,已「博通經論」,並曾為羅什譯經做過「參正」,(註 85)也為羅什所譯的經典撰寫多篇的序文,可見叡對義解的重視。羅什曾對僧叡言:「吾傳譯經論得與子相值,真無所恨矣」,(註 86)因此叡是羅什譯經事業的得力助手是不可否認的。又據史傳記載羅什入關後,先譯出《禪法要》三卷,「叡獲之日夜修習遂精」,因此僧叡早在遇見羅什之前已熟練禪法。對禪定與義解並重的僧叡也認為 “ 禪與智 ” 是解脫道上不可或缺的二大要素,如上引文所述。此外,叡對西方希求也不亞於慧遠,他「常迴此諸業願生安養,每行住坐臥不敢正背西方」,當他自知命盡時,「還床向西方,合掌而卒,是日五色香煙從叡房出」。雖然傳記中沒有叡見佛之記載,但他重禪智的念佛是相似於廬山派下。
廬山門下如慧虔、慧持、慧永和僧濟也都是重義解,並以西方為期。除僧叡之外,羅什的學生如曇鑒、僧柔,亦是精通經論、重禪慧、並誓生安養。
總之,把念佛導入禪定觀門中,廬山慧遠與僧叡可說是「禪教統一」與「禪淨合修」的先驅了,似乎不是唐朝的慈愍(或慧日 680-748),(註 87)或宋代永明延壽禪師(904-975)了。(註 88)
以上四類是初期彌陀信仰者往生西方修行法門的探討,各依不同的經典修持,仍然達到見佛往生的效果,此可謂殊途同歸了。肆、淨土經典中的觀門
本節將以《無量壽經》與世親的《往生論》為中心,探討往生西方的觀行法門。首先討論對初期彌陀信仰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大部份往生者所誦持的《無量壽經》,繼而窺探《往生論》中的「觀行」法門,接著分析此二部經、論之間的關係。
<淨土法門源流章>提到《無量壽經》的漢譯本據不同的經錄的記載就有五存七闕之說,(註 89)現存於藏經中只有以下五種:
T.12/361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四卷後漢 147-186 支婁迦讖譯(註 90)T.12/362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吳 223-253 支謙 T.12/360 《佛說無量壽經》 二卷 曹魏 252 康僧鎧 譯
T.11/310 《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二會唐 693 菩提流志譯 T.12/363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宋 1001 法賢譯
最古的兩漢譯本《平等覺經》與《過度人道經》的內容大致相同,例如:二十四願、三輩往生、五惡五善之說等的內容與次序都相同,故其所持的原文本應也是無異。(註91)但是此兩本均有內容翻譯不順,與語詞使用不一致的缺失,尤其《平等覺經》語詞使用不統一,導致意思矛盾之處頻生,例如卷二: 「佛言阿彌陀佛國,諸阿羅漢般泥曰(洹)去者無央數,其在者、新得阿羅漢者,亦無央數都不為增減也。佛言令天下諸水都流行入大海中,寧能令海水為增多不……不能……是大海為天下諸水眾善中王也,故能爾耳。佛言無量清淨佛國亦如是...」(註 92)
文詞不甚通暢之外,又在同一段中「阿彌陀佛國」和「無量清淨佛國」同時出現,乍看之下很容易令讀者誤認為是兩個不同的佛國。諸如此類的矛盾在該經中出現頻繁,也難怪在《高僧傳》中沒有依此兩部經為修持的實例出現,由此亦可推論它們流通並不廣,所以當康僧鎧的《無量壽經》譯出之後,才會普為接受。(註 93)再者,宋法賢的《無量壽莊嚴經》可說是前譯幾部經的綜合本,在王日修作的序文上言:「大概乃取其所優,去其所劣」,(註 94)故其原本的真實性有待考量,本文將不予參考。
由內容的差異中不難發現以上五種漢譯本中應該有不同的原文本,又依據本文第二節語詞的討論得知,在早期彌陀信仰中康僧鎧的《無量壽經》應是流通較廣的一部。現存於各國圖書館中的《無量壽經》的抄寫本高達二十三種之多,此中也有五種已校正的刊定本;(註 95)又這五種的漢譯經已難找到其原來的原文本,故筆者只選擇 F.Max Muler and B.Nanjio 所持的梵文本與英譯本:The larger SukhAvatI-vyUha 與漢譯本做比較。(註 96)因為本節僅針對「觀門」的部份做討論而已。
事實上,這些淨土經典的原文並非是印度本土的文字。最早的印度淨土佛經是《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從它們文詞的用法與經典內部架構等種種證明,學者藤田宏達(Fujita Kotatsu)認為它們是出自大約於西元 100 年時西北印度的貴霜王朝。從漢譯本的文學理路上可窺探出,這兩本經典的原始語言應該是 Gandhari, 它是存在於西元前三世紀到西元後三世紀之間,是西北印度和中亞地區的一種Prakrit 的語言;而且早期淨土經典的翻譯者都是來自於中亞與西北印度地區。(註 97)此外,此類早期的經典大都以「三昧」為經名,如漢《般舟三昧經》、西晉《如幻三昧經》,然而到了東晉末與劉宋時代,這些以「三昧」為經題的經典,即被「觀」字所取代了。它們大都是專住觀想(visualization)大乘的佛與菩薩,而這些禪觀經典也大約於第四世紀盛行於中亞地區,(註 98)約在第五世紀初時就陸續的傳入中國並翻譯為漢文了,例如《普賢觀經》或《觀無量壽經》。因此西北印度與中亞地區可說是這些「觀經系列」的發源地了。
經筆者的比對發現康僧鎧的《無量壽經》二卷(以下簡稱康本)與菩提流志《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二會(簡稱流志本),在卷上中,兩本的文章次序與內容大致相同:敘述四十八願及描寫極樂國土的莊嚴。然而在卷下中,兩本的差異就較大了,流志本有雷同的三輩往生的內容,卻無「三輩」的字樣,而康本就明言「三輩」;又流志本省掉了「五惡五善」此一大段的討論。F.Muller 翻譯所持的原本比較接近流志本,據他自己的推算該原本應是 1884 年所用的經典。(註 99)在其英譯本上 Muller 有多處的翻譯參考了康本、流志本與西藏本,並在注釋中做了說明,因此該本在西方國家中常被使用。
至於該經中提及「念佛往生」之事,到底其法門是如何,以下將做簡要的探討。在康本中述及無量壽佛光明威神之時提到:「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註 100)然流志本與 Muller的英譯本卻無此段。依筆者的推斷此「至心不斷」,應是持續不斷的相續心,也應相似於定心,因為該經多處提及「專意」,亦應是「專心一意」之義了。在該經中提到「一念」、「專念」之語詞,它們應有其特殊的解釋,如以下數段的討論,在康本卷下:「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註 101)然流志本也幾乎同義:
「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註 102)
這裡的「一念」在 Muller 本中指的是诚心歡喜的一念心,即是:“Raise their thought with joyful longing, even for once only”,(註 103)即是「生起欣喜渴望的念頭,即使只有一念(也好)」。此「欣喜渴望」在《無量壽經》梵本上只有相似詞 “adhyAZayena prasAdasahagatena”(註 104)(信心歡喜、信樂)。另prasAda 意為 “to settle down, to become satisfied or pleased”(安定、愉快的), 又 prasannacitta 指的是 “clear、bright、pure mind”(清淨的心)。(註 105)故此處的 “ 一念 ” 應該是指發出「欣喜、渴望、肯定的一念心」了。
另有「專念」、「專意」出現於該經中,其義並非指「一念心」了。
康本在三輩往生的經文中提到: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中輩者,…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註 106)
流志本言:「若有眾生於他佛剎發菩提心,‵專念′無量壽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願生極樂世界欲見無量壽佛者……復當‵專念′極樂國土……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如來,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無量壽佛……」(註 107)
此處的「一向專念」、「專念」,在 Muller 本上是指 “He must direct his thought with perseverance and excessive desire towards that Buddha country...and being born there.”(註 108)即是「以堅定迫切的心,一心嚮往佛國與往生」之義。又康本的「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流志本的「發一念心,念無量壽佛」,在Muller 本中是指 “meditation on the TathAgata by giving him the ten thoughts”,(註 109)即是「給予十次以如來為中心的觀想」。因此依 Muller的譯本,此「專意」,也應是靜坐中的「觀想」之意了。
事實上,在梵文本中「念」的原語是什麼呢? 梵本的《阿彌陀經》提到:“buddhaanusm.rtih kaaye sa.mti.s.thati ”(對三寶稱念的vyUha“, Description of SukhAvatI, the Land of Bliss, ed.By F.Muller and B.Nanjio(Anecdota Oxoniensia, Aryan Series, Vol.I, Part II).Oxford, 1883.英譯本 ”The Larger Sukhavati-vyuha“, Sacred Book of the East Series, Vol.XLIX.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1972。
‧註 97:見 k.Tanaka,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PP.3 ~ 4,206, note.15.‧註 98:Ibid., 同上, P.10.‧註 99:F.Muller, ”The Larger SukhAvatI-vyUha “, 在 ” 緒論 “(Introduction), P.VIII.‧註 100:T.12/360, P.270b.‧註 101:T.12/360, P.272b.‧註 102: T.11/310, P.97c.‧註 103:F.M.Muller, ”The Larger SukhAvatI-vyUha“,P.45.‧註 104: SukhAvatIvyUha [Larger}, P.96, 第 3 行.現存的漢譯本已難找到同本的原文本,故只能於現存的梵本中找相似詞。
‧註 105: M.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696.‧註 106:T.12/360, P.272bc.‧註 107:T.11/310, PP.97 ~ 98.‧註 108: F.M.Muller, The Larger SukhAvatI-vyUha,P.45.‧註 109:Ibid., 同上 P.46.‧註 110: SukhAvatI-vyUha [Smaller],P.200, 第 12行。‧註 111: M.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1271c.‧註 112:SukhAvatIvyUha [Smaller], P.198, 第 21 行.‧註 113: M.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P.783 ~ 784.‧註 114: 請參考藤田宏達,《原始淨土思想研究》,P.545.‧註 115: T.12/365, P.346b.‧註 116: J.Takakusu, ”The AmitAyur-DhyAna-SUtra“,收集於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Series, Vol.XLIX, 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1972, PP.199 ~ 200.‧註 117:印順法師,妙雲集《淨土與禪》,PP.43 ~ 44.‧註 118:Ibid, 同上, P.44.‧註 119: T.13/417, P.899ab.‧註 120: 見 Minoru Kiyota, ”Buddhist Devotional Meditation: A Study of the SukhAvatIvyuhopadeZa“, 該文收集於 Mahayana Buddhist Med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1991, PP.249,252 ~ 254.‧註 121:見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釋印海譯,台北:慧日講堂,1974, PP.56 ~ 7.‧註 122: K.Tanaka,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P.12.‧註 123:T.26/1524, PP.230c ~ 231a.‧註 124:T.26/1524, P.231b.‧註 125:「作」有「興起、立起、建、為也」...等多義《中文大辭典》, No.1, P.918.‧註 126: 見 M.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1054a.Japanese-Eng-lish Buddhist Dictionary, Daito Shuppansha, Tokyo, 1965, P.272a..‧註 127:T.54/2131, P.1118b.‧註 128: 見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974c.Japanese-English Buddhist Dictionary, P.16b.‧註 129:T.54/2131, P.1118b ‧註 130: T.26/1524, P.232c.‧註 131:T.26/1524, P.233a.‧註 132:見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 是曇鸞個人之主張,恐非往生論之原意 “,P.58,又 ”...不吻合世親之原意 " P.59.‧註 133:印順法師,<淨土新論>, PP.49 ~ 50.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不平等观在社会福利中的地位和作用(精)
马克思主义不平等观在社会福利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关键词:
正
文:
一、“不平等”观念的近代起源
虽然有史以来,人类对平等的追求从未中断,但对这一理念的界定只是到了近代以后才逐渐明晰起来。即使这样,人们对平等的理解与阐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派别之一:视平等为一种结果的公平。他们认为,由于财产在私人手中的积累和继承,人们受教育和参与竞争的机会不可能是均等的,因此,所谓起点的平等不过是幻想。社会需要关注和改变的倒是贫富的悬殊,雇佣者和受雇佣者之间在地位上的实质性差异。他们主张,所有人,无论其在天赋才能、努力程度和实际作出的贡献方面有怎样的不同,他们都应受到相同的对待。
派别之二:视平等为一种起点和规则上的公平。具体而言就是:一切人在人格上都必须平等,都应受到同样的待遇,都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参加所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活动。换言之,社会不首肯人与人之间除了贡献不同之外的其他区别,如种族、肤色、信仰和出身等方面的区别。
作为洛克之后,最早谈论社会公平的学者,卢梭对不平等有着深刻的批判。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一种是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前者基于自然,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后者起因于一种协议,是由人们的同意而设定的。在自然状态,虽然存在自然的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自然状态中,人是孤独自在的。一种自然的自爱心和怜悯心支配着人们之间的原始关系。但人有着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使人类社会经历着不同的阶段。人从最初的一些简单的知觉和技巧逐渐地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智慧和能力;人的最原始的对自己生存的情感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粗浅观念也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人伦情感和道德观念;语言逐步地产生了,社会形成了;“随着观念和情感的相互推动,精神和心灵的相互作用,人类便日益文明化了。”尤其随着“冶金术和农业这两种技术的发明”,引起了巨大的变革。“当他们仅从事于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他们都还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自由交往的快乐。但是,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的时候起;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劳动就成为必要的了、广大的森林就变成了须用人的血汗来灌溉的欣欣向荣的田野;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其实在卢梭的观点里面,社会和法律产生之前便已经蕴含了不同的利益和巨大的冲突,而社会和法律本身是这些冲突的产物。在“第一次变革的时代,这一变革促进了家庭的形成和家庭的区分,从此便出现了某种形式的私有制,许多的争执和战斗也就从而产生了。”随着土地的耕种和分配,“当不动产在数量和面积上增长到布满了整个地面并都互相毗连起来的时候,一个人只有损害他人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错过了取得财产机会的穷人不得不从富人手里接受或抢夺生活必需品。而富人“一认识了统治的快乐,便立即鄙弃一切其他的快乐”,“好象饿狼一样,尝过了一次人肉以后,便厌弃一切别的食物,而只想吃人了。”这样,“最强者或最贫者把他们的力量或他们的需要视为一种对他人财产上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按照他们的看法就等于所有权”,“因为富人的豪夺、穷人的抢劫以及一切人毫无节制的情欲,扼杀了自然怜悯心和还很微弱的公正的声音”,“在最强者的权利和先占者的权利之间发生了无穷尽的冲突,这种冲突只能以战斗和残杀而终结。”于是,“富人终于想出了一种最深谋远虑的计划,这计划是前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那就是:利用那些攻击自己的人们的力量来为自己服务,把自己原来的敌人变成自己的保卫者,并向他们灌输一些新的格言,为他们建立一些新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富人之有利正如同自然法对富人之有害是一样。”“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或者应当是这样起源的。它们给弱者以新的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力量;它们永远消灭了天赋的自由,使自由再也不能恢复;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
卢梭虽然认为不平等最终起源于人类的这样一种“自我完善化能力”,随着人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平等的三种状态(即富人和穷人的状态、强者和弱者的状态、主人和奴 隶的状态),但由于卢梭与其它思想家相比更多地带了股对人类美好生活探讨的激情,他在认识到政治上的不平等(“起因于一种协议,由于人们的同意而设定”)是一切枷锁的起缘时,他试图“探讨在社会秩序之中,从人类的实际情况与法律的可能情况着眼,能不能有某种合法的(合于正义的)而又确切的(切实可行的)政权规则。”正如卢梭试图解决“自由与服从”的关系一样,他也试图通过一个由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公共大我”来消除财产占有的不平等。在《社会契约论》第九章“论财产”中卢梭提出:“集体的每个成员,在集体形成的那一瞬间,便把当时实际情况下所存在的自己———他本身和他的全部力量,而他所享有的财富也构成其中的一部分———献给了集体。”卢梭的不平等观及社会契约思想先后在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中得到体现。
与卢梭不同,罗尔斯等人在宣扬平等思想时,他不将平等归因于任何自然的或内在的性质。卢梭时代两大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即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都把人生而平等作为自己的口号,它们所宣传的平等是自然的、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罗尔斯却把革命性的因素从平等的要求中剥离出去,只强调作为同一主权者的公民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在法律面前的、形式上的平等。
可以说,卢梭所提出的平等,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反对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在平等问题上,卢梭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是一致的,对他们来说,平等主要是机会平等,而不是地位平等。因此,他主张社会应当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主张能人统治。平等机会的存在对社会的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罗尔斯同样首肯人在能力上的差异。在差异性基础之上罗尔斯提出社会正义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他认为,正义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下得到公众认同。也就是说,社会合作的条件是在公平的前提下,社会中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而达成的契约是公平的,所获得的结果也是一种公平。这种公平的结果将促进公共理性的形成。公共理性表明正义观念的内容,是所有享有自由平等的公民都具有的理性。在民主制度下,政治权力的运行也应当使全体公民都能根据其自身的理性而公共地加以认可。因为正义关系到对政治权力的占有和行使以及它所提供的政治秩序是否正当的问题,所以,正义凭借公共理性获得了政治合法性,也就意味着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秩序具备了合法性,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而政治权力的合法运行和政治秩序的确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差别原则使得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与极端自由主义和激进平等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也将当代自由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马克思主义的不平等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带来的自由主义思潮所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引发马克思对现实进行反思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熟悉卢梭的思想,恩格斯甚至还作过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也受过卢梭不平等思想的启发。这种启发不仅体现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而且也包括在“人的异化”,“劳动价值”这个观点上。这一点,在《资本论》手稿中体现得极为明显。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期中,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这种普遍的物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他还具体揭示了异化劳动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相对立。“劳动的物的条件都是劳动本身的结果,即它自身的物化,而劳动的这种自身的物化,即作为劳动的结果的劳动自身,则作为异己的、独立的权力与劳动相对立”。其次表现为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劳动条件作为某种独立的、人格化的东西同活劳动相对立,而拥有劳动条件的商品所有者则作为资本家同工人相对立”。第三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相异化,因为“劳动不是把它本身的现实性变成自为的存在,而是把它变成单纯的为它的存在,因而也是变成单纯的他在,即同自身相对立的他物的存在”。甚至于马克思在阐述其代价思想时,干脆直接援引了卢梭书中的一个例子,卢梭指出,资本家说:“如果你们把你们仅有的一点东西交给我,作为我辛苦指挥你们的报酬,我就让你们得到为我服务的荣幸。”
然而,这种启发是建立在他们对卢梭的社会公平思想中所包含着的抽象人性论前提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就曾指出:“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的思想,既“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也是“缺乏想象力的虚构”,实际上,“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的时代”,而“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由于马克思是用“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观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的,因此自然就要否定卢梭以抽象人性论作为出发点的思想。
与罗尔斯相比,马克思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对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平等原则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资产阶级在凡是它已达到统治的地方,就都把所有封建的和宗法的关系一一破坏,使他们终于获得了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然而,马克思以其非凡的洞察力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起点的平等不过是理想的原则,因为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社会财富在私人手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于是,人们的起点根本不可能相同。
由此,马克思鲜明的提出:自由平等并不是政治饰物,而是人的本质特征。他从来不曾以僵死的物和抽象的精神去遮蔽鲜活而富有灵性的人,马克思注重人的现实性,具体性,历史性,非常强调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与平等,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他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 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总之,马克思的不平等观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
所以,马克思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人的现实出来,从人的本质特征受到扭曲入手,提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事实的不平等依旧存在,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是普遍工人不敢奢望的,企业与工人的关系实质上仍然是主人和奴隶、雇佣者和受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上,由于资本所起的作用也绝不可能完全按个人贡献的大小来进行按劳取酬,资本主义制度下起点的平等不过是政治天国的饰物,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平等的事实,最终目的是为了唤醒现实生活中受不平等待遇的人们,为了实现真正的平等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对平等原则阐释的这一目的是相当明确的,在马克思的心中,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完成没有彻底完成的解放事业,消灭一切社会等级,以实现真正的起点平等。人们拥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拥有平等的参与竞争的机会。
与马克思相比,罗尔斯生活在资本主义发达时期,这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平等观念,按照罗尔斯的说法,他的理论不象马克思那样是现实性而是理想性质,不涉及任何现实的制度和政策,探讨范围仅限于一种“法律被严格服从的状况”,限于一个“ 组织良好的社会”,因而他的理论又被人称为一种“ 乌托邦”理论。是一种证明方式和标准,只是想为非理想(现实)部分的正义理论提供基础的尝试而已,可见,罗尔斯的平等原则是倾向于未来的,而马克思的平等原则更多关注的是当下人的不平等状况。
罗尔斯在解释第一正义原则时,指出按照第一原则,所有人对一种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是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的,亦即一个人的自由只要不凌驾于别人的类似自由体系,或者说,只要它没有通过侵害别人权利而使自己的这份自由扩大时使别人的那份自由缩小,那么这个人就可以享有这份自由。罗尔斯认为,这里关键是要理解“平等”的含义,这里的平等是指份额和状态的平等,还是指权利的平等呢?他说显然是指后者,平等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实际上都享受这些自由的手段,能够在同等的程度上和范围内使用这些自由,他们只是在权利上平等的。在此第一原则只是要求那些确定基本自由制度规范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在这些规范面前人人平等。而在马克思那里平等绝不仅仅意味着权利上的平等待遇,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它还必须表现在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可以有贫富上的差别,但绝不能有资本家和工人、主人和奴隶间的区分。而罗尔斯则认为,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并不可怕,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地位不是世袭的和固定的,而是处于流动之中的。这就是说,不应该把平等理解为一种静止的、僵硬的和一成不变的状况,而应把它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地位升迁的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追求升迁的竞争规则是公正的,那么,一个人勤劳上进,其地位的提升就大有希望。可见,社会地位是人们活动的结果,结果是不能拉平的。总之,平等原则必须受到不压制人的工作热情和自主意识这一要素的制约,即平等以自信、自助为前提。如果说罗尔斯平等原则把社会地位的差别当作人们竞争的结果的话,那么马克思则坚持认为,这一差别是人们活动的起点,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和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是一对相伴而生的孪生子,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们才能在贡献与报酬之间取得平衡,从而使起点的平等得以实现。
总之,马克思正是在无产阶级平等观指导下来审视资本主义自由观的。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宣扬的只是抽象的平等,他们宣扬平等的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从封建主手中夺取政权,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王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因而资产阶级把“自由”标榜为全社会的普遍利益原则,强调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出发点是所有人的权利,每一个人和所有人都是平等自由的道德个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由确实是一个美好崇高的字眼,是人类进步的理想追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自由、平等、博爱这一切都属于资产阶级,都是保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口号。这种自由是少数人的自由,它不以所有人的自由为目标,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这种自由使每个人不是把别人看作自己自由的实现,而是看作自己自由的限制,所以,恩格斯说,这种自由是假自由,是一种最坏的奴隶制,这种自由只是徒具虚名,因此平等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当平等被资产阶级宣布为人权时,“平等的剥削劳动力,就是资本的首要人权。
与以人性恶为依据、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的抽象的自由相反,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自由,他认为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在对人的本质认识基础上,他总结出人的三大发展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与恩格斯直接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自由实现的途径上,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就是,首先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实现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解放无产阶级,解放生产力,进而解放全人类,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社会分工也不再是人的异化形式,每个人都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天性,这就是自由的最高形态。
三、马克思主义不平等观与社会福利沿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与不平等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生产力及其低下、私有制没有产生以前,人类处于一种原始平等状态。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分裂,阶级压迫、性别压迫、种族压迫、宗教压迫等逐渐形成。不平等的形式、种类、程度也都在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变化。“ 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的目的的反面。”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实现的同时又造成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夺与压迫,形成新的不平等。无产阶级对平等的诉求便被提到日程上,由隐性转为显性。“ 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的要求———起初采取宗教的形式,借助于原始基督教,以后就以资产阶级的平等论本身为依据了。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尤其是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把公民的平等提到重要地位以来,法国无产阶级就针锋相对地提出社会的、经济的平等的要求,这种平等成了法国无产阶级所特有的战斗口号。”由此可见,平等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对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加以明确阐述:“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其实,不仅平等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平等观念的实现更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脱离这些历史条件来谈平等,只能是空谈。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而在现实世界中,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由崛起到鼎盛时期,再到陷入经济危机,形成了一个抛物线状的发展态势。苏联的社会主义福利体制同样也走了一条由强而衰,再到瓦解的过程。两者之所以如此,从推进平等的视角看恰恰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平等观,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表现为平等的目标脱离实际。西方福利国家和苏联都希望建立一种超越时代的人人按需分配的平等制度。这违背了平等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一是脱离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西方自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来,的确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但这毕竟还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局限。福利国家不考虑那些会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比如人口老化、能源与资源短缺等因素,而保障每个人从出生到坟墓的基本生存条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生产长期停滞,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其二是脱离人的本质发展水平。到目前为止,从人的精神状况看,人们依然无法摆脱消极的生存方式,即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这样,一旦生存没有问题了,人也就丧失了劳动的积极性。这样的福利制度无法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更无法使人将劳动作为第一需要。相反,它鼓励人们紧紧抓住国家日益提供不起的福利待遇不放,最后导致一批依靠国家福利生存的懒汉阶层形成,而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无法承受。出乎设计者们预料的是:国家福利非但不能使人们增强信心,反而使人们对未来产生担忧,使人们更关心捍卫 现有的东西,而不是去创造现在还没有的东西。这就是西方福利国家为什么会陷入困境的原因。
苏联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平等问题上同样犯了严重脱离实际的错误。这是由于赶超西方一直是苏联的发展战略。斯大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宣布:苏联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赫鲁晓夫在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苏联进入了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时期,并在二十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事实上,如此超速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成了两极,一极是官僚特权等级———享受特权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一极;另一级是日常生活都无法得到很好保障的劳动人民。这样,一个以追求平等为宗旨的无产阶级政府,最后建立起来的却是极其不平等的社会。
从上述可见,无论是西方的福利国家,还是曾经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虽然目标都是为了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但结果却培育出两个特权阶层:一个是底层特权阶层,另一个是顶层特权阶层。底层特权阶层无法占有更多资源,无法直接影响国家生活,因此西方福利国家虽然出现滞长,但不至于瓦解,加上及时对福利制度加以改革,加大个人承担福利的义务,从而使社会化险为夷。而顶层的特权阶层高高在上,完全垄断了国家政治经济命脉,更借改革之机,化公为私,囊括天下,终使超级强国彻底瓦解。
平等一旦超越了主客观条件,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无论用什么方式来推动它都会落空。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来看,平等的要求不能脱离实际。一个国家、执政党或政府都要正确认识平等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不能强行把自己的意志,或者局部利益贯彻到平等的内涵之中。
从实现平等的路径来看,社会福利模式无不都采取依靠国家强制力自上而下的方式。由于目标脱离实际,所以只能依靠国家强制力量自上而下地构建平等。这是一种刚性平等,没有国家强制力保障便无法实现。
比如西方福利国家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每人每周缴费,无论人们原来的收入如何,无论个人的情况及风险程度怎样,都必须强制参加保险,缴费费率相同,失业保险金、残疾保险待遇以及退休养老金等各种待遇也都实行统一的待遇标准,强制性的基本保险项目由国家实施。
而苏联的分配制度由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人们的收入就分成工资和消费基金两块,都由国家行政管理。前者分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贯彻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后者分为免费医疗、教育、保险等,贯彻的是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消费基金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的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居民实际收入的重要部分。这也就是说,苏联时期主要推行的是以平均为基点的平等。
至于斯堪的纳维亚模式。而完全贯彻按需分配的北欧模式。忽视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对人的需要、人性的弱点缺乏科学研究,而以往的历史表明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是人类的一种现实的生存状态。这样一厢情愿地推进平等,最终使国家陷入财政困难的境地,不得不进行改革。
上述三种模式均为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进平等的模式,但结果都是导致社会停滞、衰落或瓦解。这些情况说明,平等有一个逐渐实现的历史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扩大平等主体的过程。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平的历史性和客观性。国家的强制性干预未必会达到理想目标。
平等和不平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人的意志可以随意左右或消解的。正因为平等和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就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不平等形成的根源,并解决两者的矛盾,否则,用平均消解平等,搞一刀切,则社会易于陷入停滞和僵化。其次,平等与不平等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并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平等状态也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人与人本质上的平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国君权利时提出了平等与不平等的互转性:“ 这些国君必然成为人民的压迫者,而且他们把压迫加重到这样的地步,使得登峰造极的不平等又重新转变为自己的反面,成为平等的原因:在暴君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说大家都等于零。”“ 这样,不平等又重新转变为平等,但不是转变为没有语言的原始人的旧的自发的平等,而是转变为更高级的社会契约的平等。压迫者被压迫。这是否定的否定。”封建特权等级制度造成了新兴的市民阶级对平等的强烈要求。“在封建的中世纪的内部孕育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它的进一步的发展中,注定成为现代平等要求的代言者,这就是市民等级。”市民阶级在借助无产阶级的力量来推翻封建特权阶级的同时也唤醒了无产阶级对无阶级平等的要求。在私有制社会里,平等都是统治阶级的平等,伴随着被压迫阶级的不平等而存在,因此是有限的、片面的,只有“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这说明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就是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其中既包括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也包括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差别,比如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差别。但是,如前所述,无论是西方福利国家还是苏联,都依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差别,所以全社会的平等至今尚未实现。实现全社会平等的前提条件是消灭阶级和消除阶级差别。
平等反映的是不同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平等有不同的层次,也反映了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在国际法的域野内,国家是平等的主体,各个国家应该是平等的;在一个国家之内,平等则反映的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个阶层或阶级应该是平等的;在每个阶层或阶级内就应该是人人平等了。分属于各阶层或阶级中的个体实现了平等,那么各阶层或阶级也就没有不平等。在阶级和阶层无法消灭的时代,平等只能是相对的。
在一国之内,国家和政府将不再作为平等的主体,而是相对独立的第三者。既然是第三者,则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承认社会平等进步的客观性,相信社会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发生了农民工集体讨薪的群体性事件。这类现象对社会稳定而言,的确有消极影响。但是从人们加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与保护来说,则是历史的进步,是人们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是国家无法保障他们利益情况下的一种自救。他们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与剥夺者对抗,因此,只能走联合之路。即使是联合起来也往往无法实现自己的权利,讨回自己的血汗,这就需要更大的联合。这是弱势群体自我保护的直接选择。
第三篇:极限在高等数学中的地位
极限在高等数学中的地位
摘要:1821年柯西(1789―1857)在《分析教程》中,对极限概念的基本有了明确的叙述,并以极限概念为基础,对“无穷小量”、级无穷数的“和”等概念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后经过波尔察诺、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康托等人的卓越工作,又进一步把极限论建立在严格的实数理论基础上,并且形成了描述极限过程的ε-δ语言。微积分理论基础的严密化,使微积分跃进和扩展为现代数学的重要领域。本文将着重讨极限思想在高等数学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现极限在高等数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极限的定义,极限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极限思想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Position limit in Higher Mathematics
Abstract: in 1821, Cauchy(1789-1857)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limit, the basic with a clear narrative, and taking the limit concept as the foundation, to “infinitesimal”, infinite number of concepts such as “and” gives a clear definition.After the excellent work, Weierstrass, Dai Dejin Cantor Bolzano, et al., and further the limit theory establishment in the real theory on the basis of stric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description of limit process epsilon Delta language.Rigorous calculus theory, the calculus Yuejin and extended important field of modern mathematics.Widely used in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pleasing limit thought in higher mathematics, which reflects the position limit in higher mathematics.Keywords: definition of limit, limit in higher mathematics, limit effects of ide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1 极限的定义
意即
使
不等式|Xn-a|<ε刻划了Xn与a的无限接近程度,ε愈小,表示接近得愈好;而正数ε可以任意地小,说明Xn与a可以接近到任何程度。然而,尽管ε有其任意性,但一经给出正整数N,ε就暂时地被确定下来,以便依靠它来求出ε,又ε既是任意小的正数,那么ε/2,ε的平方等等同样也是任意该定义常称为数列极限的 ε—N定义。
函数极限:分为x→∞,x→+∞,x→-∞,x→Xo,,运用ε-δ定义,以x→Xo,f(x)在点Xo 以A为极限的定义是: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0<|x-x。|<δ 时,对
得
小的正数,因此定义中不等式|Xn-a|<ε中的 ε可用ε/2,ε的平方等来代替。同时,正由于ε是任意小正数,我们可限定ε小于一个确定的正数.另外,定义1中的Xn-a|<ε也可改写成Xn-a|≦ε。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
数列极限:设 {Xn} 为实数列,L 为定数.若对任给的正数 ε,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 n>N 时有∣Xn-a∣<ε 则称数列{Xn} 收敛于L,定数 L称为数列 {Xn} 的极限,并记作,或Xn→L(n→∞)读作“当
n 趋于无穷大时,{Xn} 的极限等于 或 趋于 L”。若数列 {Xn} 没有极限,则称 {Xn} 不收敛,或称 {Xn} 为发散数列。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不等式: |f(x)-A|<ε,那么常数A就叫做函数f(x)当 x→x。时的极限。极限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3.1极限在微分,积分中的体现: 积分定义:设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将区间[a,b]分成n个子区间[a,x0],(x0,x1],(x1,x2],„,(xi,b],可知各区间的长度依次是:△x1=X0-a,△x2=X1-x0,„,△xi=b-xi.在每个子区间(xi-1,xi)任取一点ξi(i=1,2,„,n),作和式(见右下图),设λ=max{△x1,△x2,„,△xi}(即λ属于最大的区间长度),则当λ→0时,该和式无限接近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函数f(x)在区间[a,b]的定积分,其中:a叫做积分下限,b叫做积分上限,区间[a,b]叫做积分区间,函数f(x)叫做被积函数,x 叫做积分变量,f(x)dx 叫做被积表达式,∫ 叫做积分号。
微分定义: 设函数y = f(x)在x.的邻域内有定义,x0及x0 + Δx在此区间内。如果函数的增量Δy = f(x0 + Δx)− f(x0)可表示为 Δy = AΔx0 + o(Δx0)(其中A是不依赖于Δx的常数),而o(Δx0)是比Δx高阶的无穷小,那么称函数f(x)在点x0是可微的,且AΔx称作函数在点x0相应于自变量增量Δx的微分,记作dy,即dy = AΔx。
通常把自变量x的增量 Δx称为自变量的微分,记作dx,即dx = Δx。于是函数y = f(x)的微分又可记作dy = f'(x)dx。函数的微分与自变量的微分之商等于该函数的导数。因此,导数也叫做微商。应用实例:已知方法,就其微分解
:,应用极限极限思想
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微分还是积分的定义,都用到了极限的思想,即当函数定义域内的某一变量,以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值变化时,讨论函数的各种变化。应用极限思想,形成了高等数学当中的微商、积分等互逆性计算。归纳导数、积分在极限思想的运用当中有以下共同特性:分割、近似及取极限。以上共同过程均是在分割并且细小化之后,应用中等数学之中的常量关系来处理高等数学微积分当中的变量关系问题,并通过极限思想以降低误差,让无法解决的无规律变化问题能够联系到极限思想,从而让所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加精确,这也就为解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思维,即应用运动与变化之方式来处理问题,从而展示出极限思想深刻的辩证性。总结
极限思想在很久的古代既已经产生,并在近代的微分和积分的定义,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地展现。
(1)极限的精确定义对微积分的定义有重大意义。
(2)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
(3)极限是高等数学研究基本问题的基
础工具。
(4)极限的分析方法具有极大的实用性,是架立在抽象与实体,巨大与极小之间的一 座重要桥梁。6 [参考文献] [1]施红英.对微积分“极限”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1] Shi Hongying.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f calculus “limit” thinking method [J].Journal of Gans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2005(9)[2]叶 林.极限思想的发展与微积分的建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leaf forest.Develop and calculus limit theory [J].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8 [3]翁祖荫;;关于黎曼—斯蒂吉司积分的乘积型求积公式[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0年03期.[3] Weng heritage;Riemann Stieltjes integrals;a product type quadrature formula [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1980 03 period [4]张开菊;;关于极限若干计算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4] Zhang Kaiju;[J];Study on several methods for computing the limit;the new curriculum(Research);2011 08 period [5]丁进忠;;微元问题的处理方法[J];物理通报;2011年09期.[5] Ding Jinzhong;processing method;micro problem [J];physics Bulletin;2011 09 period
第四篇:在创新服务中提升地位
在创新服务中提升地位
——郧西县统计局典型材料
(2012年5月)
近几年来,郧西县统计局在省市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统计方法制度要求,全面落实统计改革举措,服务郧西发展大局,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五个郧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郧西县统计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县统计局先后获得“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省级先进集体”、“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单位”、“全省四年一度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省级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单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省级先进单位”、“全市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届“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县服务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和“行风评议第一名”等多种荣誉称号。
在这从多耀眼光环的背后,凝聚着郧西县统计人凝心聚力抓数据质量,开拓创新抓统计改革,求真务实抓工作落实的心血和汗水,反映了郧西统计质量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进一步增强,统计公信力明显提升,统计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围绕“三个提高”抓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不断提升
数据质量为统计工作的生命。郧西县统计局切实把“三个提高”作为统计的立身之本,下重手狠抓统计数据的打假挤水,力求各项数字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数出有用。
夯实基层基础,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该局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方面主要体现“三个进一步”,统计基层基础于2009年建设顺利通过省局验收,2011年元月该局在湖北省统计工作会议上作“双基”建设交流发言,获得省统计局领导及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基层统计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18个乡镇,348个村委会(居委会)都明确有专(兼)职统计报表人员,并将数据报表质量、时效等纳入年终个人绩效考核,与第年终奖、评先彰优挂钩。
基层统计工作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该局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在基层统计管理上,强化了“五个规范”,实现了从业人员素质达标、报表流程科学可行、统计制度完善健全、统计台帐规范完备、统计档案分类归档。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投入50余万元,购置服务器,为每个乡镇统计站配备电脑、电话和传真机、打印机,将网络沿伸至各乡镇,开通了内、外网专线,实现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联网。
加大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该局对统计违法行为以“严打”的态势,切实做到“三个加大”,确保统计数据质量。201 0年9月,省统计局在郧西开展全省统计巡查工作,抽查了该县的重点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投资企业,统计误差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检查人员动情地说“郧西数据质量经得起检验”。
加大统计违法的查处力度。在执法工作中,坚持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统计执法与统计普法相结合、执法检查与查处案件相结合。在执法工作中,坚持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统计执法与统计普法相结合、执法检查与查处案件相结合。新修订的统计法公布实施后,县统计局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局机关人员都发放了学习手册。2009年,县内一垂直管理单位拒绝报送有关报表资料,县政府分管领导当即明示严肃查处。通过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有效地规范了统计业务,提高了统计报表质量。2011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统计法执行情况报告,由于《报告》内容翔实,获得县人大常委会常委全票通过。
严格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对关系国民经济重要的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业增加值、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进行重点评估,每个月报表数据出来以后,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专业人员一起反复推敲,现实的、历史的、逻辑的认真分析比较,确认数字是否可信,并对有关方面的质疑作重点核查,使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加大统计数据质量稽查力度。该局对内每季度开展一次数据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罚,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承担相应责任;对外实行重点抽查,对报表一贯滞后,有意瞒报、漏报,差错率较高的单位实行核查。通过强化机制,各种统计报表基本做到了无迟报拒报、无重统漏报、无虚假差错、无泄密丢失的“四无”现象。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统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郧西县统计局在统计服务上突出体现“两个注重”,有效地提高了统计服务水平,增强统计的公信力,提升了统计部门的社会地位。
注重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该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各类统计报表。每月统计报表完成之后,把《统计月报》上的最新数据在第一时间报送县四大家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在该县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争取进入全国新阶段扶贫攻坚重点县、南水北调工程前期调查、十漫高速公路数据论证等大型活动中,该局根据国家文件出台背景,掌握准确信息,提供基础数据,充分发挥统计的参谋作用。
注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统计分析。一方面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咨询。另一方面运用统计信息资源,搞好统计分析,撰写出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局领导亲自撰写了《郧西县建设小康社会尚有多远》一文,让社会知晓
小康进程,及时地消除了部分人士认为已经达到小康社会的误区。同时,撰写的《郧西县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从陕南五县发展状况比对郧西经济的优劣所在》等课题分析,都在县委、县政府内部刊物上印发,全局每年撰写统计分析和信息200余篇,并在省、市优秀统计分析评比中多次获奖。
围绕“四大工程”抓统计改革,改革力度持续深入
国家统计局大力实施的“四大工程”,变革了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处理的生产方式,是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的再造,对统计数据进行打假挤水的最有效的变革。郧西县统计局近几年来,积极响应,认真执行,全面落实,使以“四大工程”建设为载体的统计改革花落有声,有效地防止了统计数据一路“祼奔”。
全面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该局组织专班,对全县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网上直报工作进行全面督办检查,并对限额以上贸易、固定资产投资、资质以上建筑及房地产企业进行逐单位、逐指标核实、核查,完善“三上”企业名录库资料,为顺利实施“企业一套表”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政府牵头召开了投资、工业及贸易等一套表网上直报会议,项目主管部门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统计人员178人参加了会议,县统计局通报了网上直报情况,县发改局、经信局、住建局、商务局等单位在会上作了坚决支持网上直报的表态发言,县统计局对各单位的统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针对报表内容多,指标间逻辑关系复杂以及基层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的现状,该局业务人员对网上直报即时进行审核,及时通知“三上”企业纠正逻辑错误,使网上直报工作快速步入规范化轨道。同时对不按时完成报表任务或不及时纠正直报逻辑错误的企业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认真做好名录库与字典库整理。该局及时召开专业会议,安排部署字典库与名录库单位的比对、核查;加大了与工商、税务、民政、编办、质检等部门的联系,定期搜集企业变更情况的资料;对企业有无变化、是否有正式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名称及企业类别是否准确,企业填报的专业报表类别是否正确进行了重点检查,清换“三上”企业临时码。
加强信息数据处理和平台建设。该局采取“三抓”措施,强化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凡是“三上”企业实现了“三有”,即有电脑、有网络、有专职统计人员;组织业务人员,一家一家企业联网,一台一台电脑测试,确保网上直报不出问题。同时,对少数电脑操作水平较低的企业统计人员采取跟踪指导,专业人员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指导,直到每一个企业统计员能够熟练操作为止。
加强联网直报系统建设工程。该局高标准建设60平方米的标准化网络办公室,以联网直报为契机,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台建设。同时,积极配合做好省、市通往县的视频会议系统安装、调试、运行工作。
由于“四大工程”建设工作扎实,2009年10月以来,湖北省推行“企业一套表改革”网上直报,“三上”企业率先实行网上直报,郧西县各企业直报和纸质报表一致,机表一致,确保了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
围绕“三大建设”苦练内功,自身形象不断提升
加强班子建设。该局领导集体坚持不断地学习,增强党性,身先仕卒,勇于负责;班子内部坚持大事商量、小事通气,不争权利、不争高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在统计系统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大兴优质服务之风,营造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氛围。
加强队伍建设。该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真心实意培养干部成长。近年来,局内1名副局长提任党支部书记,4名业务骨干被提拔进班子成员,3名年轻干部在县直换届中被提拔交流到县委、县政协机关工作,有2名年轻职工上挂武汉和十堰锻炼。通过公开招考形式,新进5名刚刚毕业的本科生,为统计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坚持形象建设。该局凸显“三新”。即环境新、管理新、服务新。县委、县政府将新落成的最好办公楼作为统计办公用房,全局新分配办公房屋面积500多平米,从计算机到办公桌椅全部作了更新,人手一台计算机,改变了过去办公场所脏乱差的现象,工作环境舒心舒畅;管理上推行以制度管理人,结合人性化管理,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推行接待首问负责制,建立24小时工作联系制。通过两次行风评议,统计部门有口皆碑,名列全县第一名,统计部门的社会形象大大提升。
第五篇: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姓名:
学号: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摘 要:在向信息经济世界的转变过程中,传统商务由于存在太多的弊端,已经不能胜任现时条件下的贸易环境。电子商务作为因特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结果,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新方向。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nce)是一种以电子数据交换EDI和Internet网上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全新商务模式。其体现的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在符合商业经济内在要求的同时,还使其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而且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冲击。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在带动经济结构变革的同时,对整个现代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电子商务因特网国际贸易影响
一.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不断拓展和日益成熟,电子商务活动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得以迅猛发展。它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国际贸易领域是最早感受到电子商务影响和冲击的领域之一。谁能先进入E-C应用领域,使贸易电子化,掌握电子商务网络技术,谁就能进入国际市场,并占据较多的市场份额。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扩大贸易机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世界各国、WTO和世界其它一些经济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极为关注。因此探索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向信息经济世界的转变过程中,传统商务由于存在太多的弊端,已经不能胜任现时条件下的贸易环境。电子商务作为因特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结果,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新方向。它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而且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冲击,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在带动经济结构变革的同时,对整个现代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发展的贸易大国,在电子商务的挑战之下,要同时面对其带来的压力和机遇,进行自我调整,以求跟上其快速变革的步伐。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今后的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动,应拿出自己的举措,以赢得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在传统国际贸易中,交易方对产品的订购、销售、配送、支付以及各类谈判等商务活动往往分别在不同的场所进行。而在网络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商务场所和运营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整个贸易活动包括交谈、讨论、信息的索取、洽谈、定购、商品交换、结算、商品退换等都是在电脑网络上进行的,这大大地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同时,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凭借网络技术将商务活动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并通过这个平台完成资源的共享和业务的重组,从而帮助交易主体降低经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另外,电子商务能够使人们更广泛、更充分地利用信息,了解商情,共享资源。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使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必将有助于促进企业拓宽服务渠道并带动服务质量的提高。简而言之,作为一种以电子数据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全新贸易运作方式,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加快了商业周期循环,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说,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它的运用,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使国际贸易活动全球化、智能化、无纸化和简易化,实现了划时代的深刻变革。[3]所有这些,都是电子商务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也是其可能取代传统贸易方式的根本所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商务越发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其必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强化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政府于二十
世纪九十年代即实施了“金关工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管理。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进出口统计系统、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系统、外汇核销系统的联网,通过金关工程的主干网把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商检、银行等政府和外经贸企业联系起来,实现贸易动态管理,逐步改变企业贸易方式。近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一份报告声称,未来几年内,全球电子商务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其增速将超过50%,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最多可达12万亿美元。报告着重指出,中国在全球电子商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及其具体影响
2.1 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于外贸公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广告功能,Internet上有介绍产品的网页、公司和厂家的网页、国际贸易信息数据库和征求产品代理的广告等,展现公司和企业的实力,扩大知名度,寻找最佳的国际分工合作伙伴,便于国际名牌效应的产生,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其次是情报功能,通过Internet的各项网上服务,外贸公司可以了解客户的各项最新信息,其他公司动向,跟踪国际市场和国内外产业政策的变化,掌握最新市场动态,明晰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收集顾客的需求信息和对产品的意见反馈,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第三是业务功能。新兴的电子商务系统从中提供信息服务的商情信息传递机构,向着既提供商务与信息服务,又组织多功能交易的综合机构方面发展。
2.2 促进国际分工扩大、深化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增长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型的国际分工。在Internet上可以进行原材料、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控制,使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通过网络尽展所长,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资源和人才的优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让世界各地公司、企业之间进行直观的生产和协调,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日益超过国家的界限,形成生产的国际化。
2.3 促进世界服务贸易的扩大 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不必跨出国门就能为其他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服务。同时,公司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时承接来自不同国家的业务,而不必担心国际旅费和日程安排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咨询人才培训、新产品开发、工业设计、医疗诊断等领域,这种服务需求的扩大导致了国际服务贸易的飞速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高级化、软化。
2.4 推动世界技术贸易的发展 现代工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制成品中的科技含量增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任何科技新成果一出现马上“家喻户晓”,成为同行业赶超的目标。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相关的贸易,国际贸易总额也随之增加。
2.5 促使国际贸易运行方式和环境的重大变化 网上订货、网上促销、网上谈判、跨国公司内部网络销售都为国际贸易开辟了新的发展形式。EDI工程是信息技术与社会化服务系统的结合,进出口商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报关、商检、保险、运输投保和结汇等工作。大大减少了人才、物力和时间消耗,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这种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2.6 国际贸易经营主体上的重大变化 作为一新兴产业,信息化导致了大批新兴高新技术企业的产生,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专门化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职能从各种不同的公司、企业或政府机构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化的行业。与此相适应,一些专门化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或企业也应运而生。跨国服务公司的动作导致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产生了“虚拟”公司或企业这样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向世
界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2.7 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7.1 交易工具。EDI将订单、发票、提货单、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按协议用国际标准化的文件通过网络进行传送,Internet网上广告代替了电视、杂志、报纸等日常新闻媒介中的一些宣传作用;微软公司开发的98视频会议系统可直接在Internet上进行谈判、促销等活动;E-mail(电子邮件)和通过电话连接Internet,比以前的一些传统工具如传真、信函、国际长途来说,降低了成了成本和交易费用,节省了时间。
2.7.2 付款方式。一些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系统在网络上实行电子付款,即将资金存入电子银行或信用证公司的电脑中,交易达成后,在网络终端输入信用证的号码,在网络上进行资金的结算、转账、信贷等服务,在客户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架起一座高速运转的桥梁,大笔资金流向的安全无法完全保证,不过,纸币流为无纸电子流所代替而引发的支付革命和货币革命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2.7.3 交付方式。网络化上电子商务的交付方式分为两种:①有形产品的直接贸易方式:通过电子网络传输为买卖有形产品而进行的洽谈、订货、付款、开发票、收款等活动,然后在商定的地点进行实际产品的交割。②无形产品的直接贸易方式:通过电子网络方式买卖咨询报告、电脑软件、数控程序、电子书刊、电子音像制品等,通过计算机传至客户的网络端完成交易。
2.8 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系统,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贸易,缔结一种现代化的贸易服务方式,为国际贸易提供一种信息较为完全的市场环境,从而使市场机制能够更为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在计算机网络上为进出口提供包括进出口代理报关、商检、仓储运输等为内容的物流作为整套服务体系的载体,不断向网员提供商贸信息咨询、市场分析、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和仓储、网上推销与广告宣传等服务,在世界各地建立代理销售网络,为制造商与贸易商创造商机,寻找买主,撮合并成交,并提供成交后的出口服务。这种经营战略,把代理、展销等多种传统贸易方式融为一体,把全部进出口货物所需要的主要流程如市场调研、国际营销、仓储报关、商检等引入计算机网络中,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的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深化发展。
2.9 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传统的贸易方式是由商人作为生产者和用户或消费者的中介人,在国际贸易中是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的媒介,专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直接接触,使得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的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从而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三.我国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虽然我国已经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范围、程度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存在着诸如网络基础设施、安全认证、电子物流配送等诸多问题。
3.1 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网络规模相对较小。信息基础设施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我国近年来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差甚远。以因特网的普及率为例,据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在我国将近13亿的总人口中仅占5.2%,而美国则在50%以上,比例相差近10倍,而网络拥挤、运行速度慢、资费偏高等因素,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另外,我国的网络规模相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显得严重不足,这就决定了目前电子商务的市场机会还十分有限。有限的网络人口大多集中在学历较高、年龄较轻、收入尚不稳定的群体。如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中,大专、本科学历占到52.6%,硕、博士占到2.6%;18~24岁的用户占到39.1%,25~30岁的用户占到17.2%;用户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的占到20.8%,500~1000元占到18.3%,1000~2000元的占到25.7%。[5]这就使得网上销售的商品只能局限于电脑、软件和耗材等信息产品以及图书、音乐制品等可以在线销售的商品。
3.2 网络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它就要求网络间的数据传递、交换和处理要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但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不设防的系统,其开发和设计的初衷也并非出于商业目的,故此因特网并不具备商业交易需要的安全性。大量的经济信息在网上传递,资金在网上划拨流动,网上交易的权威性认证都要求做到万无一失,然而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还令人忧虑。据CNNIC电子商务资料库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内我国有63.0%的网络用户计算机被入侵过。加之,我国仍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还很不成熟,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健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无需见面,因此会产生很多传统商务模式中不会出现的新问题。目前对网上交易产生影响的主要问题有交易主体的身份识别,交易过程的商业秘密,电子通讯的安全,特别是未经授权的中途拦截和篡改,交易和其他记录的保存和管理等。
3.3 跨国电子商务容易导致避税和各国间税收冲突问题。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打破了时间的束缚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较自由地通过国际互联网从事跨国商务活动,这无疑增加了获取充足税收证据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冲突。此外,在电子商务中,由于出口目的方在国外,其身份不易确定,供货方更容易伪造向国外供货的证据,并以此骗取出口退税。虽然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都在加紧寻求对策,但是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交易特性给国家税收征管带来的技术障碍是不容回避的。再加上我国电子商务支付方式落后,即使在技术上解决了网上追踪稽查的难题,也难以避免网下现金交易导致的税收流失。
3.4 物流环节不畅。在电子商务下,虽然无形商品贸易的全过程可以全部在网上进行,但实物商品的交割必须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即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一段落。没有现代化物流的保障,无论多轻松的商务活动都会变成一纸空文。目前,我国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体制上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在物流硬件上,物流设施和物流装备都较为陈旧,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且工作效率低下。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缺乏,跟不上电子商务物流的要求。总体上说,我国的物流系统效率低下,距离现代化物流的目标相差甚远。
3.5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事法律和商业习惯提出挑战。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全球对于电子商务都没有标准的法律文献。传统的商事立法和商事习惯都是基于“有纸式”交易制定并存在的,然而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的,涉及到非基于纸张的通讯和信息存储办法,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立法模式与电子商务运作是格格不入的。而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种种法律问题,如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商务认证、电子数据证据、网上交易与支付、网上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管辖权及在线争议解决等,多数还是立法的空白。这种立法严重滞后于技术的局面,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带来了高度的风险,构成了阻碍电子商务应用的一道不容忽视的屏障。我国虽然已在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方面制定了相
关的条例,但采用的都是部门割裂管理模式,缺乏权威的法律来全面、有效地解决争端。因此,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首先所面临的就是法律风险,其次才是技术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有重大的促经作用并对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扩大贸易机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和探索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培育企业的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保持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升起.《国际电子商务》[M ].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2
[2]任润姣,吴杰.互联网的利用与降低成本.河南商业专科学校学报.2003
[3]齐玲.《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立法的影响》[ J ].《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
[4]牛东来,张铎.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王有刚,龚应梅.《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J ].《商业研究》2004年第18期
[6]高功步,焦春风.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