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荐季直表教案
地址:教 你 写 锺 繇 讲 义作者:冯祥熙
一、范本:《荐季直表》。
二、毛笔:初学时选用短锋兼毫,上手后改用短锋羊毫。
三、墨:初学时可用一般墨汁,上手后最好使用玄宗墨,此墨漆黑色正且胶性小,但要在砚台中加适量清水用松烟墨棒研磨至散化后书写,墨吃八分,效果极佳。
四、纸:初写不宜用生宣,可使用皮宣,若选用藤宣(四川产黄藤皮所制)效果最佳。
五、临摹目的:体现高古、憨厚及灵动的传神感。
六、对临字体次序:先大楷、再中楷、后小楷。
七、课时、88课时。
八、概述:(1课时)
《荐季直表》为锺繇书,作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此帖流传颇为曲折,唐宋以前未闻,元至元九年(1277年)为陆行直所得,明代归沈周、华夏,后为大吏勒取献于严嵩,严嵩败后没入内廷,后复转流入民间,由王世贞、梁清标、于年等人递藏。清代入内府,清末归孔广陶、裴景福,最后据传被窃取后埋于地下被毁。此表有宋刻本在日本。明代曾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法帖》并列入篇首。又王状弘藏有柯罗版单片,1984年刊于《书法》杂志。据考,其墨迹纸本12.6*40.4厘米,共19行,墨色陈厚如漆。目前市面上版本较杂,其中详情有待进一步考证。
因为此书是我国楷书的早期代表作,故历来影响巨大。赵琦美《赵氏铁网珊瑚》卷载陆行直跋称其“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上有河东薛绍彭印章,真无上太古法书,为天下第一。”又同卷载郑元佑跋云:“漢季楷发全是隶,其古雅可见,于后二王为翰墨宗匠,故岂能外此哉。”王澍《竹云题跋》卷一则云:“太傅《贺捷表》幽深变化,奇绝一世。此表应在《贺捷表》后,益更精微,亦更淡古,盖其晚年融释脱落,渣滓尽去,清虚真味,有如此也。” 锺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少时才思通敏,后举孝廉,任尚书郎、阳陵令,后以疾病为由离职。接着又被三府征辟,为廷尉正、黄门侍郎。郭汜等叛乱时,漢献帝受困,锺繇与尚书郎韩斌同谋帮助天子逃离长安。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
仆射,并录为功封东武亭侯。曹魏建国初期,为大理,迁相国。曹丕称帝,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后又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魏明帝即位,进封定陵侯,迁太傅。魏太和四年(230年)卒。明帝素服临吊,谥号成侯。唐张怀瓘《书断》云:“(元常)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传世锺繇真书不存,宋以来法帖中所刻《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及《墓田帖》等,史传均为后人临摹。此帖为锺繇向曹丕推荐季直的表章,原文中有“故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一语因摹刻不清,历代译文多有将“侯”字误认为“焦”字,以为所推荐者是“焦季直”,明代文徵明等人对此误已加以辨明。季直之名实未见于史记,仅见于此表。表文中记载了季直在官渡之战中立功受封,罢官后生活清贫等情况,是对相关史料的有益补充。
原文:臣繇言,臣自遭遇先帝,忝列腹心。爰自建安之初,王师破贼关东时,年荒谷贵,郡县残毁,三军馈饷朝不及夕。先帝神略奇计,委任得人,深山穷谷,民献米豆,道路不绝。遂使强敌丧胆,我众作气,旬月之间,廓清蚁聚。当时实用故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之策。克期成事,不差毫发。先帝赏以封爵,授以剧郡。今直罢任,旅食许下,素为廉吏,衣食不充。臣愚欲望聖德录其旧勳,矜其老困,复俾一州,俾图报效。直力气尚状,必能夙夜保养人民。臣受国家异恩,不敢雷同,见事不言。干犯宸言,臣繇皇(惶)恐!皇(惶)恐!顿首!顿首!谨言。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锺繇表。译文:臣锺繇言,臣自从遇到先帝,有幸成为心腹之臣。建安初年,王国的大军在关东与刘备、袁绍交战。那时正遇荒年,粮价昂贵,各郡县残败毁坏,三军的粮饷匮乏,几乎朝不保夕。先帝应用他神奇的谋略和计策,任用了合适的人才,使得深山辟地的百姓也纷纷运输粮食,运粮的队伍在路上络绎不绝,让顽敌闻风丧胆,而我军士气大振,最终在不足一月的时间内肃清了敌人。当时这一切是因为采用了原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之策略。季直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运粮任务,丝毫没有延误。因此先帝犒赏他,封为关内侯,并将山阳郡那样的大郡委任于他并做太守。现在季直已罢官,寄居在许都,因为他素来是廉洁的官吏,故罢官后衣食不保。臣不计愚钝,希望看在他过去的功劳份上,怜悯他的年老和贫困,再指点一个州让他去任职,使他继续报效国家。季直精力还算旺盛,必定能够日夜奉公,抚育子民。臣蒙受国家之恩典,所以行事不敢随人苟且,敷衍职务,明明看到了这些事而不敢直说。这样冒犯您的尊严,臣子我实在惊慌恐惧,叩头再拜!谨此表白如上。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锺繇表。
九、临写方法
(一)、橫画(3课时)
1、长橫画
范字:直、老、素、安、奇、事。
藏锋入笔、收笔,大都中间较细,收笔要舒畅自然,忌写成“柴担”。
2、短橫画
范字:臣、王、不、三、皇。
凌空逆势入笔,然后藏锋收笔。这种短橫大都收笔时蕴含隶意及行书笔意,临写时要注意整字笔势的变化。
3、橫画收笔
范字:困、我、年、爰、山、復。
逆进行笔,收笔时顺锋向上提笔。
(二)、竖画(2课时)
1、竖画收笔
(一)范字:神、许、军、干、下、同、州。
竖画多为主笔,书写时收笔较重,不能太直,要蓄张力,笔画圆实,忌直线下泄。
2、竖画收笔
(二)范字:俾、年、郡、劇、师。
笔画粗短或纤细,并向右下方顺势收笔。
(三)、撇画(3课时)
1、左撇收笔
(一)范字:旧、及、犯、使、侯。
笔速较慢且稳健有力,一般呈刀叶状。
2、左撇收笔
(二)范字:録、力、先、榖、献、人、廉、不、充、欲。
入笔后徐徐增加笔的压力,并有转锋上挑动作,隶意较浓。特别是“献”字左撇直立,很有气势。
(四)、捺画(3课时)
1、右捺收笔
(一)范字:聚、食、路、破、之、罷。
起笔轻而收笔缓慢,并向右下方舒展时笔画较长而远离中宫。
2、右捺收笔
(二)范字:豪、東、徒、榖、略、家。
根据结体需求、以点代捺。一般左撇短而右捺(点)长,起到中宫紧收的作用。锺字时而放大、时而紧收,这是其特点之一。
(五)、戈画(2课时)
范字:贼、武、蟻、成、残、我。
戈画要舒展挺拔,富有张力,注意起笔与行笔的角度变化。“残”字戈法为隶书笔意。
(六)、乙脚(1课时)
范字:恩、先、绝、、犯、氣、尅。乙脚事实上是竖弯钩的一种,书写时不应瘦弱无力,无论是“先”字的“浮鹅钩”还是“恩”字的斜钩,都要写的扁平,最终使整字稳定。
(七)、折画(3课时)
1、折画
(一)范字:國、内、關、能、见、雷。
转折处在橫画终了向左下行笔时加大笔锋的压力,要慢转而没有棱角。这种写法与唐楷皆然不同,因此不能与方笔转折相提并论。
2、折画
(二)范字:圗、直、自、初、陽。
同第一类折笔相比,转折的角度更圆,有篆书味道,起笔很轻,然后逐渐加重,几乎看不出转折的笔法。“圗”字较明显。特别是“陽”字下边的“勿”有行草的味道,这也体现了当时由隶到楷的变化过程。
(八)、点法(4课时)
1、点法
(一)范字:效、下、夜、不、髪、言。
“效”字的点法为隶,终了时顿锋向上提笔。“髪”字最后一点偏右,落纸千钧,恰到好处。
2、点法
(二)范字:亭、穷、首、尚、自、壮。
“穷”、“首”、“尚”三字是左右或上下两点的配合,秀逸而不轻佻。特别是“亭”字的上部两横化为两点,下部竖钩变为一点,显得整个字稳重而灵动,这是锺字以点代画的经典之所在。无论怎样理解点画,锺体的点画皆含行草之意,这是其一大特点,要细加研究。
3、点法(三)
范字:
期、受、爰、縣、爲、勳、这种点法是两个点以上互相呼应的连点写法,书写时要细细推敲,把握点的节奏感,克服“点多则散,点少则滞”的弊病。“期”子左下两点有飞动感,“勳”字四点稳定结实。
(九)、连笔字(2课时)
范字: 録、豆、望、以、衣、强。
这种字大都带有行意,无意间也透出章草之韵味。行笔时要慢,这样才能显得自然有力。特别是“録”字左偏旁的连续笔画是从竖到两横,竖画的弯曲和两横写法耐人寻味。
(十)、笔画省略的字(2课时)
范字:雷、事、郡、復、嚴、宸。
笔画的省略,增强了行草笔意,其主要目的是增大腹地空间,使中心部分更宽敞,整字看起来更灵动,要经过长期反复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初学的小学生而言要避免日常错字的出现。
(十一)竖长结构的字(1课时)范字:见、月、事、廓、豆、遭。在橫画较多时,橫细竖粗,并有等距感,但必须要笔画长短、疏密得当。
(十二)、橫宽结构的字(2课时)范字:心、不、人、以、任、必。
这种字沉着稳定,是锺体书法的特征,练习时点画必须准确对位,不然会出现结体松散的感觉。
(十三)、重心在中点的字(2课时)
范字:策、山、军、東、米、帝、豪、家。
贯穿一个字中点的竖画,是稳定全字的重要笔画,通常竖画较短而点在正中,这样易形成字形稳健洒脱、神态矫健的效果。
(十四)、下部偏右的字(2课时)
范字:當、年、赏、聖、亭、帝。
字的上部尽量趋向左方,而下部向右偏移以取得均衡,造型十分生动,这种“错位感”也是锺体的一大特色。(十五)、左右偏旁分离的字(2课时)
范字:陽、作、德、使、任、强。
有意加大左右偏旁的距离,增强了一些字的稳定感,这种结构方法多数为左偏旁笔画较少的字。
(十六)、左右偏旁交错的字(2课时)
范字:效、故、欲、旅、敵、毁。
与左右偏旁分离的字不同,左撇右捺很突出,应注意处理好笔画的留白处。这是汉字书写中最为常见的交错方法。
(十七)、右侧长宽的字(2课时)
范字:今、聚、罷、食、矝、尅。
左侧笔画紧凑,右侧尽量寛广延伸,目的是避免字形结构的分割不齐,往往右边一捺成为主笔。“尅”字右侧宽大而不失其重心。(十八)、底部齐整的字(2课时)
范字:榖、保、繇、勳、縣、期。
底边处于水平位置,保持稳定,而左右偏旁亦大亦小,变化无穷。
(十九)、左侧宽大的字(2课时)
范字:顿、委、受、許、能。
左侧宽大的字与右侧宽大的字一样各有千秋,都是横画起主导作用。
(二十)、梯形的字(2课时)
范字:先、愚、氣、獻、报、旧。
下部宽大扩展,上部窄一些的字非常稳定。(二十一)、倒梯形的字(2课时)范字:劇、守、季、實、言、得。
和梯形字相反,上宽下窄,但要写出字的稳定感。(二十二)、左小右大的字(3课时)范字:腹、蟻、破、时、髪。
左偏旁小一些位置偏上。右偏旁则大一些,互相映照,带来变化。(二十三)、笔画疏松的字(3课时)范字:穷、國、間、句、爵。
宽松状态下的字很难写,关键是要笔画相趋依从,疏松自然。(二十四)、笔画粗憨的字(3课时)范字:圗、臣、尚、司、困、俾。
粗憨的笔画多数在竖画中反映明显,书写时要粗憨结实,不能臃肿无力。
(二十五)、笔画等距的字(2课时)范字:廉、贵、其、时、建、谨。
横画的间距相等,多出现在以平势和俯视的字上,这种字写不好易板滞,必须处理好相同横画间的笔势变化。“谨”字上下平齐,横画略带隶意,从而显得更加古拙。
(二十六)、大楷通临(10课时)(二十七)、中楷通临(5课时)
(二十八)、小楷通临(10课时)
(二十九)、对《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還示表》、《墓田丙舍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的概述(8课时)
(三十)、分类总结点评(5课时)由于锺体书法结体及笔画变化空间大,有别于法度严谨的唐楷,很难定格讲述,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还要加强上述《宣示表》等诸帖的综合学习。多动脑,勤动手,临帖不但要形同神似,更核心的是要加大临写过程中技术含量的自有沉淀。我曾在《论书法功》一书第六章中提出,由于大部分拓本历代久远,字迹模糊变形,初学者亦选用今人临摹的清晰范本,上手后再对临原帖,这种方法很重要。
第二篇:荐命表并序
韩
超
顿归
建落求书多中育拘
设魄学可人难发一
家如之教忆舍己格谁
源匹居局招桑史
头;胥,展,之
源始霍留刀片涟余门日年苦复志
首来乡斯际。起父之降查流皇去有光语漪,月秋读自,拜已之;,常。母热人悉长开病南戟不,本幼之,诫劳
上有心有所闻恋。
: 月归心怀爨人难常
余来支教文多舍言,教书化次当道
处至,育久催年:
境今奈人远促求“
极未何之,远学我为能文念时上之劝
无谋凭,至上理天
可得非自当海想公
奈差全归下,重
何事日以,未为抖
也,制来已许云数
。生。,不。南,怀活吾无被心教不
才。” ?,筑,园影足仰一侍精未弗:其
也三五二流,达观顽农华列敢“筋
曾江尺爨业犹意天石事,金松天骨
物之道宝篇见。之。终榜弛将,华间,塔;孔吾精年历因。,降饿
天麒昔千八明之华二二天负或大其
宝麟有秋塔七何,十十资笈夜任体、站黄立墓释幸韵有载愚西昏于肤
人,巢,前孟生吾四,钝行怠斯,杰雄自由将获长性,沐且,人空
地壮杀隶台处于之家山幼远辄也乏
灵瑰地入下。斯毓麒川不学以,其
。奇,楷,历,秀麟之好西水必身
珠世封第旌史坐。灵学都沃先,出秀。面苦行江无狼一旗沧享
于,丙昼。其
寒秉戌夜反心x 20 = 500
拂
乱
其于
不。辈书激名。迹,常。
以随细,涕驹寒,蒙念故
余师心今零,窗安恩:,不
难绣王世露乐下。臣始
以鞍,奇头,惟相;
为之亦才角然其明得潜
所西愚居指五。才五敢师父叩及继思有也。后理主、龙
为京鲁于导载吾能载不错母首。刘,故有亦求伟奋,得,陕,有虽不,尽爱之以归大非备是昌千然贤业起
所遇添西甲余一及自言,多别来有吾三为黎里。若遂,以名为国骨,介贤学哉所艰恩毫万不顾人先马良渴成九
动士关画入小书人以?学,师无金愿拜中生”禽、。天
心姚门院手有生远成吾日故,建宝屈孔龙作言择不雏雷
忍满之,火,矣,自渐乡携树剑就明凤《不木拘凤雨
性老徒聆转候三。略幼精不书,藏,,马同而一学及,先,听入。尺然有好进及千无秋古姜然说,栖格飞时
增生授教金授薄,所诗,京零用水有尚非》意,、,来
益,文诲文业命胸得文受沪六武,姜、遇曰如良士万。
其先学,天,中。,益,三之满尚孔明:斯将居里人
所生书得兼恩自自此长匪掩册地马直明主“。择其风亦
不厚法众二不知有往于浅涕乃,春钩者不世及主位云云
能。” 爱国多王胜亦抱日写!叹归生愁钓,能有至而、从:,画长草感非负心作予息。计压文当崭伯当遇君此玉
在,椟千
中里古
慧
眼,求马有始
善有毛吾
价,遂千,伯自里
钗乐荐之
于自,行
奁不今
内当有
待难伯
时求乐
飞。
吾
深
以
为
然
!点
将。
借
尊
伯
乐。
兹
以
作
文
奉
上,不
揣
固
陋,诚
惶清
诚深
恐 顿时
首辛
再卯
拜 年
五
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遇字季直文言文翻译范文
文言文的考试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和掌握,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遇字季直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一、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②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节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注引》
【注释】①讷nè:言语迟钝;口齿笨拙②兴平:汉献帝年号。③稆lǚ:野生稻。
二、翻译: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奔到朋友段煨将军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三、点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一、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其实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关于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不足之处是有时不能做到字字落实。
二、翻译原则:信、达、雅
文言文中的“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多余。
文言文中的“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关于“雅”,就是要求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中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体现“信”和“达”。
第四篇: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初荐表
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初荐表
外商投资,个体,股份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它;3.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交 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 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 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其他行业。
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初荐表
资,外商投资,个体,股份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它;3.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其他行业。
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推荐对象
(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处级领导干部)签署意见表
姓名单位和职务
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章)推荐对象企业或企业负责人有关部门签署意见表
所属区、县(市)、开发区总工会,产业工会(盖章):
资,个体,股份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它;3.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其他行业。
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章)详细事迹
所属区、县(市)、开发区总工会,产业工会(盖章):推荐单位、个人联系电话(手机):(约1500字)
第五篇:季氏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
2.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3.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教学难点
对孔子提倡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抄检大观园”的一个片段,当时探春说了这么一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老先生说季康子的担忧,是在萧墙之内,也就是说在鲁国内部,换句话说就是乱自内生,如果这样,那么一个国家或一个家族走向倾覆的厄运也就不远了。
那么我们就走进《季氏将伐颛臾》一文,看看我们先人的仁义与智慧。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三、简介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把不熟悉的字标注读音。
①论语
()
②颛臾
()③社稷
()
④虎兕
()⑤ 出于柙()
⑥焉用彼相矣()⑦干戈
()
⑧冉有
()⑨椟
()2.全班齐读。
3.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4.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来。5.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作业 1.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2.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 ..3.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 A.危险 颠簸 辅助
B.不稳定 跌倒 辅助
C.不稳定 颠簸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 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4.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
.5.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 .③虎兕出于柙
于: .④龟玉毁于椟
于: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 . 6.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 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____ __,二是__ 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⑸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冉有季路违背了先生的政治主张的行为是(多选)
()A.相夫子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谋动干戈于邦内
⑹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______ ______。答案:
1.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2.A 3.D 4.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5.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对于,介词 ③从,介
④在,介
⑤到,介
⑥在,介 6.⑴季氏将伐颛臾⑵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⑶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⑷D ⑸bcd ⑹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二、合作、思考、讨论
1、说说你对孔子的印象(可以穿插讲孔子“三怒”)
2、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义正词严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不能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
3、提问:孔子与自己的弟子的第二次谈话中,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请画出来。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类比:“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类比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4、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
5.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学生个别朗读、集体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三、归纳、整理
1.教师板书课堂要点
2.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3.全班同学诵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本文是典型的孔子和学生的“攻防演习”,学 生三次陈述,步步设防;老师三次反驳,针针见血。学生陈述得闪烁退让,振振有辞,孔子驳斥得有理有据,切中肯綮,让人心悦诚服。这都是围绕“仁”字做文章。
孟子曰“仁者无敌”,古人也经常讲“战胜于朝廷”,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和我们国家当今奉行的对内实行韬光养晦,对外奉行睦邻友好的政策也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真是:仁哉,孔子!大哉,孔子!伟哉,孔子!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第二教材练习。